出奇守正,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插上新媒体的翅膀

2022-09-10

新媒体是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核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 新媒体借力点的角色是由其特点和所具有的教育功能所决定的。其具有内容丰富、形式新奇、传播快捷、跨越时空与互动隐蔽等诸多传播优势和特点, 同当前公众尤其是大学生群体接受教育的偏好及成长发展规律相吻合, 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生长点。挖掘新媒体的育人功能, 规避新媒体自带的负面作用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力保障。

一、新媒体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一) 新媒体对社会主旋律传播的积极影响

1. 更多主旋律的信息通过新媒体广泛传播、挖掘。

新时期的媒介形式经过新媒体的超媒体性 (融媒体性) 进行整合后可迅速传播。传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被新媒体的超时空性完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 新媒体的超时空性更是让大学生能够更快地在第一时间广泛获得丰硕且有价值的信息。

2. 大学生通过新媒体传播获得更多话语权。

大学生社会主核心价值观绝不仅仅是凝练后的24个字, 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是赋予大学生的更多现实意义。目前, 全国许多大学校园涌现出的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均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运营, 也能看出现阶段各高校对新媒体平台的运行传播和实时互动非常重视。让大学生从“思考主题→内容采编→后期剪辑→审核内容”全程参与微信、微博整个流程的制作, 从而使更多的话语权由学生掌握, 真正做到运营的主体是学生, 让学生感知社会、感知生活, 能更深层次的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 新媒体传播调动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最根本特性是交互性, 传统媒体互动困难, 受新媒体交互性的影响, 大学生就会积极参与并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较传统被动地“推”, 大学生索取信息变为主动地“拉”, 这一推一拉之间就体出现了大学生积极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 新媒体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挑战

1. 新媒体传播方式增加了危机管理的难度

相比较传统媒体, 新媒体传播速度快, 危机管理面临不确定性, 信息传播不受时空的限制, 可以实现跨地域传播, 信息的传播者与受众可以实现瞬间传递, 任何危机事件的发生, 新媒体都能第一时间关注并报道, 这无形中扩大了危机事件的危害范围, 给高校危机管理者采取应对措施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2. 新闻媒体行业存在价值失序

随着经济的发展, 市场对新闻从业人员产生了极大的诱惑, 当前传媒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 媒介数量激增, 点击量、发行量、收视率成为媒介市场生存的重要指标。利益的驱使引得部分媒体不惜借助新闻媒体快速传播的特点, 兜售自家观点, 吸引眼球, 唯恐天下不乱, 导致媒体的社会责任缺失甚至出现严重偏颇,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去中心化, 让信息的权威性、真实性降低, 使危机的平息面临巨大的挑战。

3. 新媒体信息良莠不齐, 虚假低俗信息泛滥

信息量的绝对增加是新媒体发展的最为直观的社会结果。新媒体的空前繁荣降低了信息传播的准入门栏, 呈爆炸式增长态势。伴随爆炸式增长的副产品是信息难辨优劣, 低俗淫秽信息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而一些制谣传谣者为了博人眼球、引起关注, 不惜捏造虚假新闻, 在误导公众判断的同时也造成了社会的动荡不安。

二、新媒体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一) 占领新媒体阵地, 积极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科学认识新媒体传播形态、深刻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充分发挥新媒体助推作用, 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实效起着重要作用。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需要深入挖掘传统媒体在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要创新手段, 积极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创新方式, 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师生容易理解、便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宣传引导, 把国家的大目标与个人发展目标相联系, 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 立德树人, 守土尽责, 牢牢掌握宣传思想工作主动权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也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明确要求。高校, 更是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引领和倡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阵地, 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渠道。高校应将宣传思想工作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 纳入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 真正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让高校宣传工作切实成为大学生思想的引领者。

三、新媒体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 加强新媒体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诸多优势, 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更丰富的教育素材和经验, 不断提升教育水平, 同时教育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可以通过多种媒介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也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同时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接受并研究新媒体, 改变以往灌输性的教育方法, 建立引导互动式的教育模式, 并充分利用新媒体, 做到: (1)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 引导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 (2) 加强新媒体德育工作, 提高大学生的媒体素养, 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 (3) 加强新媒体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积极影响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二) 强化新媒体对网络事件的评价引导功能

网络的舆论引导作用是新媒体影响力的主要表现之一, 舆情事件的性质决定了舆论的主要形成。从根本上讲人们对网络上出现的与公众的自然观、道德观、群体观等价值观判断或准则有关系的事件可以称为网络事件。在当下的数字信息化社会里, 公众价值判断思维的形成和价值观的确立与网络舆论事件的正确评价和引导有着密切地关系。随着网络信息化的普及和广泛使用, 新媒体的互动性、隐蔽性等特点对公众影响日益增强, 利弊并行。例如网络上经常出现对官僚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宣扬的视频、图片、文章等, 以及一些经不起考证的炒作、谣传等均会对公众的价值判断产生重大影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某卫视某娱乐节目中出现“宁可做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的择偶标准居然受到众多网友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追捧, 这些明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思想应被及时叫停。

(三)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 统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对于高等教育者, 为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培育政治合格、素质过硬的高端人才责无旁贷, 而投身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本职引领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光荣使命。

习总书记高度关心青年的理想信念、关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了明确要求。高校的管理者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 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政治理论, 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与目标, 始终坚持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集中统一领导。在工作实践中, 必须自觉担负起青年学生思想理论与价值引领的责任、创新培育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和行为对标、切实解决青年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

为培养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新时代大学生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展开新作为、创造新成就、作出新贡献。

摘要:作为信息互联网时代迅速崛起的产物, 新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全方位的影响。新媒体以其开放性、交互性、个性化的特点迅速且广泛地被使用, 对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 新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 其主体传播思潮的多元化、工具主义倾向、参杂其间的不良信息、网络的虚拟性, 都对大学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消极影响, 在高校突发的危机事件中起着舆情发酵的作用。如何以新媒体为载体, 扬长避短, 深入、扎实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亟需研判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

参考文献

[1] 《对话:新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2015-04-15陈辉《教育参考》.

[2] 《新媒体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原则与实现路径探索》201-8-2高丽静《浙江学刊》.

[3] 《新媒体给核心价值观传播带来了哪些改变》2016-12-10王巍《人民论坛网》.

[4] 《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探析》2014-12张羽程《常州工学院学报 (社科版) 》.

上一篇:对施工阶段项目管理的认识下一篇:内踝上皮支皮瓣在足踝部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