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论文

2022-04-26

【摘要】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但教育的实效普遍存在低迷现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文化意识,借助文化视角创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极具可行性。本文立足于文化视域,探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论文 篇1:

一级管理模式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与实践

摘要: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培养类别的多元化,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建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是研究生培养单位的重大课题。为解决一级管理模式下研究生思想教育体制问题,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体制建设、组织机构建设、管理队伍建设、拓展途径和保障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保障措施

文献标识码:A

16721101(2014)05000104

收稿日期:2014-06-10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XM-HLJ-2011106)

作者简介:董春游(1962-),男,吉林长春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

2014年我国研究生在校人数已经突破 150 万人,其规模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研究生教育国家,是真正意义上的研究生教育大国。随着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日益呈现多样化。一是专业学位比例上升,科学学位相对下降;二是弹性学制和专业设置上各高校具有较强的自主权;三是社会对应用型研究生数量需求日益增多,研究生深入社会实践的比例不断增

大。在此背景下,研究生的教育管理矛盾也日益突出,如何建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已经成为许多研究生培养单位管理部门所面临的一项紧迫而重大的课题[1]。为解决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相对薄弱和不足,黑龙江省教育厅学位办对所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调研,并组织从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人员对其他省份高校进行了实地考查学习,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黑高工委联字[2012]10号)文件,文件规定根据研究生培养单位的规模,可以采取一级管理和二级管理模式。根据考查的结果和从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验,对一级管理模式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体制进行了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研究生思想特征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级管理模式是指规模在1 000人以下的培养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由研究生学院统一管理。目前,我校研究生规模为近900人,对象包括全日制科学学位、专业学位、工程硕士、MBA等几种类型,由于没有录取年龄限制,取得学历的经历和受教育的程度也有很大差异,普遍性特征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受教育主体和自我教育主体的双重性。由于社会阅历、年龄、家庭背景、婚姻状况、心里承受力、民族文化差异的不同,其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管理方法上不能采取统一模式,对大多数研究生而言,他们具备独立的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但在认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上仍存在较大差异,表现在团队协作、人际交往、道德行为、政治立场、思想观点、心理素质和处事经验等方面都明显不足。此外来自就业竞争、婚姻、经济、学业等心里压力因素,直接影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难度[2]。因此,建立科学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对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道德素质,使他们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高尚,学风严谨,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团结协作精神及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和组织体系

(一)建立健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

实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必须建立健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中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0]11号)是建立健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的政策依据。根据这些政策,我们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制定了《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及管理工作办法》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意见》,建立了由校党委领导、相关部门配合、专兼职队伍具体负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培养规划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实现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划、部署、实施、评估的“四统一”。做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培养紧密结合,形成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格局。

(二)构建科学的组织体系

组织体系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为此,学校成立由主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校领导、主管研究生教育的副校长为副组长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办公室,与学生工作办公室合属办公(简称研工办),研究生学院党委书记和行政院长分别任研工办主任、副主任,二级学院党委书记和主管研究生教育的院长为成员。研工办具体负责落实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划的制定、工作部署、方案实施、效果评估、培养计划的审核及日常管理工作,建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例会制度和政治理论学习制度。

三、队伍建设

队伍建设是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证[3]。因此,必须建立以研究生导师、辅导员为主体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作为一级管理模式,研究生学院党委全面负责组织、协调各培养单位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上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作用,强化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首要责任[4]。导师必须恪守职业操手和岗位职责,及时跟踪研究生学习与研究工作状况,全面掌握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全心全意的关注研究生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风、遵守学术道德。导师作为就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对研究生进行就业和创业指导,帮助研究生规划职业生涯。在完善导师育人机制同时,制定相关政策,明确导师的责任。研究生学院年度要对导师进行考核,组织评选优秀导师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交流,通过这些工作确保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倡导导师参与研究生社会实践和各类活动中,充分调动导师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遴选研究生导师的必要条件,实施“一票否决”制。

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件的基础保证是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辅导员、班主任是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必须精心选配与培养[5]。结合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实际工作实际情况,按照1:350的比例配备专职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辅导员应为中共党员并具有硕士以上学位。鼓励辅导员长期从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化其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加强能力培养和业务培训,落实双重待遇,实现双线晋升。加强研究生辅导员的培养培训和考核,严格按照《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兑现相关政策,为选拔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或优秀研究生担任兼职班主任创造条件。

四、拓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做好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必须要努力探索有效的工作方法。首先,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总体要求,努力建设体现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学风、教风和校风。通过学术平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研究生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同步提高。

第一,要搭建研究生学术文化平台,开展研究生学术文化活动,建立和完善学科、学院、学校三级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交叉学科学术交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一是要创新学术活动的内涵和方式,逐步实现学术交流多层次、多形式、系列化、品牌化,努力提高学术交流的质量和成效;二是要引导研究生将研究内容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为就业奠定基础,充分发挥国家奖助学金的作用,鼓励研究生参与导师科研课题;三是要建立完善研究生学术科技活动长效机制,加强我校“六个一”培养特色的考核;四是加强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制订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把研究生学术道德列入研究生评奖评优考核体系。

第二,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6]。一是作为刚性指标,社会实践必须纳入到研究生培养方案,时间至少两个月,各培养单位及导师要为研究生制定社会实践计划,帮助联系社会实践基地,研究生的社会实践报告要含有思想政治内容;二是充分利用学校与导师的资源,加强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挂职锻炼基地和培养基地建设,不断丰富实践内涵和扩大基地规模;三是健全社会实践的保障体系,划拨年均50元/生作为研究生社会实践专项经费;四是鼓励研究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研究生可利用所学领域知识和科研成果,以成果转化、专利转让、技术推广等途径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第三,要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为主,预防为先”的工作理念,切实做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是请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的专业教师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对个别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等工作,对全体研究生积极推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健康教育;二是与心理健康中心联合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电子信息档案,研究生学院会同学校有关部门指导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工作;三是聘请省市著名的心理健康专家,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有针对性的进行个体辅导和团体辅导,增强研究生心理调节和适应能力,提高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四是在研究生中开展健康教育,倡导研究生健康行为方式和健康生活,树立全面健康发展的理念,促进研究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第四,完善研究生学习生活保障体系。积极关注研究生的学习、科研、生活和合理需要,努力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一是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充分发挥研究生奖助学金的激励作用和助学济困的作用。要特别关心经济困难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在优先提供“助教、助研、助管”岗位和资助的同时,鼓励他们自立自强;二是聘请校外兼职导师、杰出校友和成功人士做好研究生就业、创业教育,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培养计划,通过社会实践培养研究生的职业生涯、就业创业规划能力,教育他们树立正确就业观,使他们掌握提升就业、创业的关键要素,鼓励研究生根据自身特色及外部资源进行自主创业,引导他们结合专业知识与国家需求去建功立业;三是采取有效措施,畅通学校、导师和研究生之间沟通与交流的渠道,确保研究生顺利圆满完成学业。

最后,要发挥各种媒体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影响作用。导师、班主任和辅导员要主动利用以网络为主体的各种媒体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稳定服务。一是着力建设融思想性、学术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研究生主题教育主题网页和博客;二是加强网络舆情工作研究,建立定期网络舆情分析制度、信息沟通机制和沟通平台,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维稳工作更具主动性和前瞻性;三是导师、班主任辅导员要通过博客、QQ、短信、微信等平台,通过信息内容及时掌握研究生思想状况,严防各种不良信息在网上传播,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五、保障措施

加强考核与评估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保障,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纳入学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和研究生教育评估体系,定期接受检查与评估。学校党委和行政定期听取关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在工作指导、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等方面加大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投入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将研究生辅导员纳入到高等学校辅导员管理体系,在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等工作中给予政策保障。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考察、培训、交流等机会,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整体素质。对于正科级任职满五年,经考核,政绩突出的可晋升为副处级辅导员。加大经费支持力度,按在读研究生人数每年每人50元的标准安排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项经费;按当年毕业研究生人数100元/人的标准安排研究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专项费用;研究生班主任津贴按本科班主任标准执行;对于兼职辅导员按折合每月不低于15学时的教学工作量予以补贴。此外,还要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学校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纳入学校或省教研项目,不断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

六、实践效果

由于建立健全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和组织体系,强化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拓展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建立了相应的保障措施,经过三年的实践,我校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高,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与好评,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位于黑龙江省高校就业率的前列,人均发表学术论文1.3篇,60多篇论文被EI等检索,申请专利20余项,有6名研究生获得省优秀论文,获得专利23多项,连续6年没有违法和伤亡事件。这些成绩的取得与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体制的有效实施息息相关。参考文献:

[1] 廖世平.对建立研究生思想教育管理体制的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1994(1):75-79.

[2] 李之文,李家圆.论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体制障碍[J].继续教育研究研究,2012(10):119-120.

[3] 王军.新时期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2010(1):61-63.

[4] 辛玲玲,刘佳.浅析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思想政治教育,2010(1):64-67.

[5] 郭见彩,黄值.培养机制改革下的研究生思想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9):101-102.

[6] 屈晓婷.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生思想教育现状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10):5-9. [责任编辑:吴晓红]

作者:董春游 侯树成 杨铁军 高志刚 李强

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论文 篇2:

文化视域下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

【摘要】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但教育的实效普遍存在低迷现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文化意识,借助文化视角创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极具可行性。本文立足于文化视域,探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

【关键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视域;创新

一、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大学生是国家及民族未来的希望,其思想品质、道德修养、政治态度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构建,而当前属于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类信息文化的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及思维方式,使大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思想问题及情况,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在完善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及政治信仰,促进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予以实施,但教育的实效普遍低迷,学生普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枯燥无味,兴趣不高,单纯的知识灌输与政治说教往往将大学生置身于被动受教育的地位,使学生陷入机械接受知识的怪圈,不仅难以掌握知识,也逐渐弱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而在当前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能通过各种媒体渠道便捷快速地获得大量信息,这些信息广而杂,远远超出了课堂上教师所教的内容,这些现象一方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更关注新兴事物,也不断提升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另一方面也使大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思想问题,诸如浮躁、脆弱等,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应不断探索新的路径,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及实效性,才能切实为社会培养拥有科学、正确三观的事业接班人。

二、借助文化创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文化意识,借助文化视角创新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极具可行性。首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属于文化一种文化现象,是传递并践行特定的文化成果,而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便是文化的产物。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助人文精神的引导,依托文化熏陶的支持,才能跳脱出简单的政治说教及知识灌输,培养出思想活跃丰富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而不是思想僵化空洞的形式主义者。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育人,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文化,顾名思义,即“人文教化”,作为社会历史的沉淀物,文化体现了国家、民族的精神财富,其博大精神的内涵本身就具有育人的功能,与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息息相关,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应在弘扬并发展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文化育人,以文化凝心聚力,充分运用文化的育人优势,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再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关系,文化的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是相互契合的,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文化往往被用做是改变社会成员思想政治品德的有利资源,而当前的高校同样倡导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其内在要求是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及优秀人格,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内容高度契合。基于此,思想政治教育以明确的政治取向汲取广博丰厚的文化资源,并以政治需要对育人的规格进行规导,势必深受文化的影响,而文化则成为实现这一过程的重要载体,二者相互交织渗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可借助文化不斷创新教育的路径,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人文精神的引导,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意识的形成提供养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三、探讨文化视域下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

(一)增强思想政治教师的文化意识

文化意识是大学教师必备的重要素质,是人通过理性分析而取得对文化的特点的认知。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活动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首先需要增加文化育人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是一种文化活动,文化核心内容与大学教育理念的实质是人才培养,文化的终极目标就是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不断提升全体教育工作者的文化育人意识和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队伍,包括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师和辅导员等,应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文化进行植入式、培育式等方法,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人生观、苦乐观、荣辱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树立为民族建功立业的崇高志向,为祖国和人民贡献智慧和力量的崇高理想。而专业学科教师也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队伍,他们是与学生日常接触最为频繁,根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深入挖掘学科本身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与道德内涵,在课堂教学里结合学科特点,因势利导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使学生既学到学科知识,又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最终达到知识、能力培育和价值观培育的有机统一。其次思想政治教师要提升自身文化能力。思想政治教师既以学问教人,还要以道德育人,自身文化能力非常重要。一是要多读好书,都德就说过“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 遇到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可以多读古今中外的文化典籍,包括《西方政治思想史》、《论语》、《庄子》等,可以拓宽文化视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除了书籍外,还可以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取知识信息。二是多参加各种培训和研讨活动。思想文化需要交流,也需要研究,通过参加不同的培训活动和研讨会,可以与其他专家学者进行充分交流,达到取长补短,博采众长的目的,以此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能力。

(二)提升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

首先,充分依循教育规律及科学发展的要求,不断挖掘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加强多种学科的融合与交叉,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合作,发挥出学科之间的互补优势,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多维性问题,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将人文社会科学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当中,将人文与科学有效融合起来,不断拓展大学生的人文视野,在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审美情趣及思想修养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发挥文化的软实力作用,以不断影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引导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大学生对当今复杂的社会现象有正确的认知,坚定其理想与信念。其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目标及内容是通过有的放矢地教育,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思想政治课堂、走进宿舍网络,从而深入到学生的思想意识当中,以解决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程度不一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通过生动的理论讲授和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转化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根本价值取向,转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根本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整个过程,与高校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目标有机融合,充分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针对大学生中存在的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党的基本路线为纲领、改革开放为契机、构建和谐社会为己任的教育,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夯实学生的思想基础,使其内化成为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及精神追求。总之,文化视域下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应不断提升其文化内涵,充分发挥学校及地域优势,深入挖掘具有特殊的文化资源,打造文化精品,并适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充分发挥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力与感染力=,不断提升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三)优化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包括物质文化载体、制度文化载体、精神文化载体等,需要对这些文化载体进行优化,促进各项文化载体的协调发展,以此充分发挥出文化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思想政治的理论成果运用到实践中。一是优化物质文化载体,物质文化载体的优化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硬件保证,能增强大学师生的归属感及自豪感,提升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物质文化载体的优化可以从基础文化设施及校园环境着手。高校可根据自身实际,加强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建立兼具服务、学术、艺术功能的文化场所及活动中心,加強媒体传播设施建设。并以人文性、文化性、艺术性为原则,打造美好、和谐、典雅的校园环境,充分发挥物质文化载体的审美功能、育人功能。二是优化制度文化载体。制度文化载体不仅能对大学师生的言谈举止起到约束作用,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还能形成特殊长效的文化氛围。首先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导制度、工作奖惩制度、培训制度、考核制度、日常管理制度等,其次是加强对这些规章制度的宣传内化及执行监督,通过各种校园宣传途径全方位地对规章制度进行宣传,营造遵守制度的校园氛围,并加强检查监督,对违背规章制度的观念及行为及时予以纠正,提供一定的物质精神奖励及惩罚措施。不断将规章制度内涵成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心信念及需求。三是优化精神文化载体。精神文化载体是大学思想政治文化载体的核心所在,以特有的校风、教风、学风全面指导大学师生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行为模式及道德规范,精神文化载体的优化可从师德师风建设、学风建设、校园精神三个方面着手。完善大学教师职业道德培训机制,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思想观念教育,开展名师评选、师德征文、教师表彰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营造浓郁的师德氛围。学风建设则需加大教师的人才引进力度及培训力度及考评制度,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素质,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同时搞好对学生的入学教育及奖励制度,使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根据学校特色、办学思想及治学风格,提炼校园精神,包括科学、求真、求实、竞争、团结等精神内涵,使之成为激励学生、鼓舞学生的内在动力,继而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及行为规范。

参考文献

[1]刘大勇,陈设,李国义.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

[2]纪晓蓉.依托传统文化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

作者简介

姓名:罗丹,出生年月:1972年10月13号,性别:女,.籍贯:贵州省兴义市,单位:贵州省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现任职称:高校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

作者:罗丹

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论文 篇3: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方位思考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前提。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培养主体人格,开发个体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确立这一基本原则,就必须强调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发展观在坚持以人为本这一本质要求上的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目标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与人性化的一致性。关注大学生的需求,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体系,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工作 思考

[作者简介]马占军(1964- ),男,山东平原人,德州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山东德州253000)

胡锦涛同志曾经强调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要解决好的一个根本问题。”大学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未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关注大学生的成长就是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在新的历史阶段,面对更加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大学生成长的实际需求,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尤为艰巨。当前,我们必须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创新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切实提高教育实效。

一、统一思想,深刻认识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

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从国际来看,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世界和平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仍然在增加,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科技优势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有效抵御西方思想文化渗透、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任务十分紧迫。从国内方面来看,我国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从思想文化领域来看,社会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日益明显,正确的与错误的、先进的与落后的思想观念相互交织,思想理论领域的噪音、杂音时有出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在尊重差异中扩大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用一元化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任务十分艰巨;从高等教育自身来看,多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总体上是健康向上、富有成效的,但是一些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

首先,高校的办学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一校多区的现象较为普遍,办学类型也在不断增多,对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次,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兴传播手段的快速发展,使高校成为各种思潮、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激烈交锋的重要阵地。再次,对独生子女教育难度增大,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错位。现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同时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诚信意识淡薄和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团结协作观念缺乏等问题。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一定要切实增强紧迫感,主动应对挑战,采取扎实措施,切实做好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科学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高校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拜金主义思潮在大学生中盛行,人生价值观出现偏差;学习、就业、家庭经济方面的压力及人际交往、情感、竞争等方面的因素,导致在大学生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高校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不到位而留下不少空间,致使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人数有增多的趋势;网络的负面影响对许多高校大学生产生严重的困扰;面对市场经济的不完善、利益分配的多样化,以及社会上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诚信正受到极大的挑战。

同时,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教师育人的理念有待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课堂、主阵地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尤其是辅导员队伍建设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培养机制和保障机制有待健全;大学文化和学校精神的挖掘、总结和提炼有待进一步深化。因此,高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把党的科学发展的执政理念转化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观念、工作思路和制度措施,贯通到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三、创新机制,狠抓落实,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1.以制度建设为先导,探索建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远的、与学校办学进程始终紧密联系的重要工作。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完善机制、提供保障,形成一个办实事、办好事的实效工作机制,创造一个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的良好环境。

首先,要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学校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学生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要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学校党委工作的重要位置,把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一个重要依据,切实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其次,要完善激励机制。要调动专职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师的积极性,在职称评聘、职务晋级、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一定政策倾斜。同时,继续开展优秀辅导员、优秀班主任、优秀导师等评选奖励工作。再次,要确保经费投入。在确保每年学费总预算的20%用于学生奖学金、困难补助之外,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项经费的落实。

2.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切入点,抓好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为此,学校必须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切入点,切实抓好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不断完善落实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制度,完善落实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信息沟通制度、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和服务体系。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要对教职工进行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引导教职工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要求,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以及学识学风上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既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又要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受社会尊敬的人。再次,要建立健全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体系。学校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摆在重要的位置,引导广大教职工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和教学科研水平;逐步加大对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经费投入力度,要为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和设备,不断改善条件,以确保各项思想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3.以队伍建设为抓手,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开展。大学生思政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建设好这支队伍;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明确工作责任和考核办法,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工作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第一线,对大学生的影响作用是不可代替的。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

4.以载体建设为手段,努力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平台。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要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始终保持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要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形势政策教育;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要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切实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全力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创建充满朝气和活力的现代大学校园文化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以文化标识、文化活动、文化环境为重点的校园文化系统;形成以办学理念、办学方略、校风教风学风为主要标志的特色校园文化;继续加大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工作力度,进一步完善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把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建设纳入安全工作网络,进一步建立健全校园和学生生活园区的稳定预警机制,有效防控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把校园建成大学生学习生活、教职工安居乐业的平安和谐的家园。

5.以党团建设为重点,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健康发展提供保证。首先,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学校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党建工作,大力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要建立健全学生党支部工作机制,增强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自我教育、学风建设、安全稳定等方面的骨干作用。其次,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和学生组织作用。学校共青团组织要把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要认真做好推荐优秀共青团员入党的工作;要加强对学生会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学生会组织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等方面的作用,构筑一个完整的素质教育系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6.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完善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体系。首先,做好对贫困家庭大学生的资助工作。建立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包括“奖、贷、助、补、减”等多种形式、比较完善的助学解困体系。其次,做好心理咨询和健康教育工作。构建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一体化心理支持系统,以及学校、学院、宿舍联动的三级心理防护网络。再次,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加强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组建大学生创业中心,推动大学生职业指导走向专业化、职业化。支持大学生发挥专业优势,进行创业实践,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最后,“从严治校”与“热情服务”相结合。“从严治校”就是要切实维护学校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民主管理;“热情服务”就是要始终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要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

总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关广大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一项基础工程、民心工程、希望工程和社会工程。学校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终摆在育人的首要位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齐心协力,真抓实干,进一步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刘洁.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D/OL].http://dlib.edu.cnki.net/kns50/detail.aspx?QueryID=17&CurRec=1,2009-05-31.

[2]汪俊.以人为本视域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OL].http://dlib.edu.cnki.net/kns50/detail.aspx?QueryID=139&CurRec=1,2009-05-31.

作者:马占军

上一篇:学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论文下一篇:村民自治制度安排讨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