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社会管理论文

2022-04-18

[摘要]社会管理是一个颇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其根本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开放、自由、民主、公平、平等、和谐的社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一元化社会管理体制在新的社会发展条件下表现出不适应,致使社会管理必然要走向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社会管理模式。转变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是当务之急。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服务型社会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服务型社会管理论文 篇1:

学习型社会下开放教育管理需求支持服务的探索与思考

摘   要: 在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中,要推动开放教育的学生管理落实落地,探索开放学员管理的有效方式。本文分析了制约有效支持服务的因素,提出了开放学员教育管理需求支持服务的路径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将各项开放学生管理活动顺利实施和实现。

关键词: 开放教育管理服务探索   思考   学习型社会

一、学习型社会下开放教育的目标导向

2016年《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中指出开放大学要以终身教育思想为引领,树立开放、灵活、优质、便捷的办学理念,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办学形式、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努力办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新型高等学校。聚焦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学习型社会的推动下,架起终生教育的立交桥,着眼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开放教育的学生管理落实落地,探索开放学员管理的有效方式和方法成为新型课题,积极为开放学员教育管理需求支持服务探索路径将成为社会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

开放教育学员具有社会性,共同点是葆有对继续教育求学的需求和愿望。不论是在年龄、阅历等方面,还是在成长经历、社会处境、学习追求、心理特点、自身学习条件和发展趋势等方面都存在较大个体性差异。这样的社会学生群体共有性较少,却是类别众多、需求多元化的现实反映,对他们的学习需求进行实效分析,有利于探寻适合不同开放教育学生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模式。

二、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制约开放教育管理针对性和有效性

1.校园文化熏陶较少、学员缺乏必要的归属感。

开放教育通过网络远程线上授课学员,学习环境相对独立,一定程度上缺乏與课程老师、学生群体的沟通与交流。尽管网络的互动性和交流方式使得学习的收益度更广泛,内容日趋丰富,但是毕竟在虚拟的学习空间下,与现实社会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笔者经过充分调研了解到,同课程的学生上课时运用的是网络平台,部分同学之间基本零交流,只在最后考试时才相见,时间和空间的有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们的感情沟通和延续,导致他们缺乏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缺乏校友情怀,对校友工作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必将成为开放教育共有的瓶颈问题。

2.学习的自主性较强,导致学生管理难度较大。

开放教育教学管理实行学分制、选课制和弹性学制,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学习课程和安排学习时间,并且可以提前和延后毕业,在这种完全学分制条件下,学生能够自由支配学习时间,学习的灵活度较大,给学生管理带来较大阻力。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使学生学会自主性学习、探索性学习,正是目前国际课程改革的一种新趋势。自主性学习是以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进行的学习,是一种学习者自觉的、主动的学习方式,是学习者迫切需要的、高效率的学习方式。所以进行自主性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3.学生管理人员欠缺、学务导师制度亟待加强。

从事开放教育管理的学务导师是为学生课程学习提供“辅导性”支持服务,包括教务、考务、学生事务等任务的工作人员,学务导师负责该学生非学业上的支持与服务。但就开放学生管理与教学管理运行来看,学务导师和课程导师工作边界性不强,往往是课程导师承担了学务导师的工作,课程导师应是直接与学习者面对面开展教学的教师,是教学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和责任人,由于目前信息化水平日益提高,一名课程导师教授的学生人数日益增多,课程导师有效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理想的非学术性教育和服务将大打折扣。往往陷入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融为一体的困境,使得学生管理和教育引导不够,无法及时有效解决学生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影响和制约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4.相关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招生入学、教学质量、学分互换、毕业条件等支持服务没有得到制度保障,维护教育秩序、保护师生权益等方面不健全制约了学生的有效管理。从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性入手,讲解了学校教学管理的职能,着重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了相关解决方法,完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5.人文关怀缺乏,学生的情感认同度不高。

工学矛盾、年龄差异、空间分离等因素的影响,人文教育关怀落地落实不够。虽然开放学员均开有形势与政策课程,但是思政领域的教育引领还没有可发挥的空间,从开放教育的角度来看,大思政概念还未有效形成。从学生求学需求来看,部分学生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以拿到毕业证书为根本目的,缺乏学习热情和动力。同时,由于时间、空间等条件的制约,在开放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的人文教育关注较少,导致学生缺乏应当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三、对开放教育学生管理有效性的思考

开放学生管理工作是非专业性的学习需求支持服务,主要围绕人文关怀、情感投入和学习组织等方面给予学生有益的支持服务,加强师生间的有效沟通,以更加人文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对学校的情感归属和集体归属,加大学校对学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使开放学员管理形成校生共建模式,并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

1.健全学务导师队伍培养和机制。

开放教育学员的学习支持服务需要有较高素质和熟练掌握信息化手段的教师队伍。学生服务与管理实行学务导师制,主要是以提供导学、督学、助学和促学为责任的导学教师队伍。学生档案管理、学务咨询,与课程导师的沟通及交流等需要健全专兼职学务导师工作队伍,开展岗前培训和业务培训,建立有效的考评考核和激励机制,通过评优表彰等手段,肯定学务导师的重要性和作用发挥,激发学务导师的能动性,开展导学教师工作研讨和沙龙活动,使他们能够为开放教育学生提供更加高质量和强效果的学习支持服务,进一步提高学务导师在学习支持服务中的业务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2.通过丰富的凝聚活动加强思政教育。

一是学务导师通过在线支持服务及心理咨询服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让开放教育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自主学习的方式和特点,充分掌握课程学习的路径和方法,帮助他们克服在线学习的困难。二是加强师生们的情感沟通,通过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友返校等仪式感极强的方式,使开放教育学生充满对学校的热爱和归属,并明确学习目标,明晰学习任务,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学生管理服务。三是通过制作介绍在线学习技巧的课件并演示有关操作,增进师生情谊,增强学生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认可度。如:登录课件平台的使用;与同学、老师的交流沟通;学习资源的整理和搜集等。

3.创建有效的学习活动小组。

在开放教育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中,学习活动小组的创建能够有效地加强人际交流。推动学习活动小组建设,可以加强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增强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合作性学习效能,课程导师与学生之间建立线上交流策略和方案,学习活动小组可以集中辅导安排、小组学习跟踪、个别化自主学习指导等方式深入探索开放教育协作学习方式和方法。学习活动小组的建设和管理为开放教育管理提供了更加鲜活的元素,充分发挥了在协作化能力培养方面的特色,并贯穿开放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的全过程,保证学习效果,提高学习质量。

4.加强开放教育在线平台的服务建设。

在信息化建设发展的今天,做好学生工作网站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搭建学生工作交流平台显得尤为重要。网站有专人负责管理,要在学籍管理、学务咨询、教学工作、督学促学及校园文化等方面设计多个模块,并有效建立学生在线咨询、投诉和信息反馈渠道,教师和学生可借助网络平台实施在线交流,实现师生互动。开通公共信息发布和学习服务绿色通道,使开放教育学生及时了解课程设置和导师安排,掌握有关教学信息,知晓学分银行的存储和转换方法,以便合理安排工作和学习时间。通过官方微博和微信平台的使用,学生及时查看相关管理服务信息,关注学校动态和考试上课信息等。通过BBS、学习软件等组成互助学习的学习讨论版,充分运用云媒体开展在线咨询交流服务,为学生学习期间遇到的各类非学术性和理论性问题(包括心理方面的问题)提供解答、帮助和建议。

5.健全奖助激励机制。

学生奖助激励机制是做好开放教育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方式和手段,以助学激励机制打通学生学习的绿色通道,以奖学激励机制评选出励志求学的典范,以示范效应带动在读学生模范践行终身学习的理念。以优秀毕业生评选表彰活动为依托,推举社会精英为开放教育的优秀学生,并以他们为标杆,丰富学校的校友资源,充分体现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成效。

6.进一步探索虚拟校园文化新模式。

开放教育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学习中难免遇到困难和阻力,对他们的情感关怀尤为重要,要帮助他们树立健康的学习意识,排除独立学习的孤独感,增强持续学习的积极性。虚拟空间的局限性使得校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无法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因此,进一步探索虚拟校园文化建设的合理方案及制度建立显得更为必需,有利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的有效实施,保障开放教育虚拟校园文化氛围和学习氛围营造。组建学习班组,学习兴趣团队,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组成学生社团等,成为学生线下活动的骨干力量,健全班级架构和班干部建设,赋予学务导师、学习小组和学生社团拓展现实开放教育学生活动的职能,在时空分离的远程教育环境中,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各级各类教学及文体比赛、参与学校重要活动,缩短学生与学校的距离,为学生提供学习之外的情感关怀,为学生增强荣校感奠定基础。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为目标,探索学生工作校园文化的新模式。

7.加强开放教育管理制度建设。

开放教育的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自主化,在开放教育教学运行制度规范下,二级学院需要进一步细化学生支持服务的相关制度建设,使得教育教学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形成全面的管理体系和章程,加强学籍管理、考试管理、教学运行与学习支持服务、学务导师制管理办法、考试管理规定、学习小组制度、毕业答辩制度等的建设。只有在健全的制度管理中,才能保障学习支持服务的全面有效,让学生主动适应学习和发展需求的变化,逐步形成学生工作新模式和新机制。

开放教育可以更好地实现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创新,为社会上的普通大众提供受教育的机会,通过灵活和方便的教育形式满足人们的学习需求。因此要想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需要将开放教育管理学习支持服务贯彻整个学习过程,其中学生管理工作特别是思政教育、意识形态教育等在学生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各高校需要面向社会成员制订办学理念,结合学习型社会需求,促进其建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9年大会上通过了一套有效的法律和技术规范标准,促进开放教育资源在国际间共享。我国可积极参与到共享资源建设中,并通过认证引进多类在线教育平台,借助智能伴学系统落实“泛在大学”,通过自适应技术支持留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通过扩展现实增强教学效能,提高我国国际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仇伟.现代远程教育管理的有效策略研究[J].智库时代,2017(10).

[2]刘冰.现代远程教育管理的有效措施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7(7).

[3]张亚楠.我國高校现代远程教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6(19).

[4]居冰莹,李璐,周宝.大数据提升远程教育管理信息化研究[J].软件导刊,2019(4).

[5]王婷.高校现代远程教育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

作者:汤丽丹

服务型社会管理论文 篇2:

关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几点思考

[摘要]社会管理是一个颇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其根本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开放、自由、民主、公平、平等、和谐的社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一元化社会管理体制在新的社会发展条件下表现出不适应,致使社会管理必然要走向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社会管理模式。转变传统社会管理模式、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是当务之急。社会管理创新,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工作,必须以正确的社会管理理念作为内在基础。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2008年,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在社会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以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语境下数次提及“社会管理”这一概念。2009年12月,全国政法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及公正廉洁执法的三项重点工作。于是,社会管理创新成为三项重点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被纳入更完备的体系性框架之中,成为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的重大问题, 更成为摆在实务界和理论界面前的共同的重大研究课题。

一、社会管理与社会管理创新概念的界定及二者的关系

(一)社会管理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概念

社会管理是指以维系社会秩序为目标,政府和社会组织等主体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运用多种资源与手段,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活动和过程。

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当下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规范,研究并运用新的社会管理理念、知识、技术、方法和机制等,对传统管理模式及相应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建构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以实现社会管理新目标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过程。

(二)社会管理与社会管理创新之间的关系

社会管理创新与社会管理是统一系统的两个侧面。社会管理创新依赖于既有社会管理,又是既有社会管理充实完善的动力;社会管理创新既是活动,也是活动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使社会能够形成更为良好的秩序,产生更为理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科学合理的社会管理创新能够促使社会管理的完善与发展,为社会、社会成员乃至社会外的主体带来发展和变革的机会,最终促使整个国家一定时期的社会建设繁荣、社会管理顺畅,形成政府、社会和个人良性互动的“创新盛世”;社会管理作为基础,对社会管理创新进行限定。

二、当前中国社会管理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也步入阶段性、系统性的改革“深水区”。我国的社会转型,正在从“整体性社会”向“多元化社会”转变: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格局多样化、社会生活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社会结构的剧变冲击着传统的一元化社会管理模式,导致“大”政府格局的社会管理模式日渐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社会管理主体单一、政府主导色彩浓厚

中国现有的社会管理体系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计划经济时代是国有经济垄断、政府完全主导的社会体制,政府以全能政府的姿态展现。随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人们生活方式、就业观念呈现出多元变化形态,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人口流动性增强,一系列的社会发展变化迫使传统的管理模式需要更新。但目前的社会管理仍是中国各级中央政府的重要职责,社会管理仍以政府主导、行政主导为主,单位制、街居制、户籍制等社会管理载体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法律政策、方法手段非常滞后,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且有些已经制约了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政府也已无力独自包揽全部社会管理和服务。十七大报告已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因此,在今后的管理中,主体必须开放,党委、政府、社会和公众多元主体分工负责、共同作用,形成合力、达成共治。社会管理在分工过程中不断创新,达成兼顾各方利益的社会管理。非如此,才能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的目标。

(二)利益多元化趋向明显、社会风险不断积累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社会利益关系更加复杂,社会呈现利益多元化的趋向,带有全局性和严重性的利益冲突、价值冲突、社会冲突日益突出,物质成为许多人崇尚的对象,各种诱惑和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明显增多,现行的維稳体制又无法解决当前尖锐的社会矛盾。随着利益分配不均与利益分化的不断加剧,导致了社会风险的不断累积。当前中国进入了“矛盾多发期”,各种群体性事件层出不穷,如贵州瓮安事件、甘肃陇南事件等,已由一些简单的冲突事件逐步发展为非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同时一些背离社会主义文化核心价值的颓废观念大量出现,贪污渎职等腐败现象层出不穷,造成的损失危害不断扩大。这些行为和现象作为反社会的游离因素,时刻侵蚀着社会秩序的根基。可以说,当前中国已经步入风险社会,并向着高风险方向发展,社会风险也在不断累积。社会风险的累积对中国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构成了潜在的、相当大的威胁,部分地方政府的权威遭到信任危机,从而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成了严峻的挑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就必须控制和化解社会风险。“堵”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必须学会“疏”,做好疏导。我们应当转变思路,寻根溯源,从源头上减少和化解矛盾,开放性管理,建立多层社会矛盾化解管理机制,及时、充分分流矛盾。

(三)社会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社会组织形式日益多样化

现代社会是一个分工高度专业化、精细化的社会,社会职业高度专业,职业更加细分,社会管理逐渐专业化。以前的无限政府在面对繁琐复杂、专业化的问题面前捉襟见肘,同时大量NGO、NPO组织的出现,确实承担、化解了许多社会管理中政府无力顾及、周全的问题。面对中国社会管理的任务与现实需求,政府应当逐步适应有限政府的模式。

另外,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结构发生了急剧嬗变,社会组织也随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进步,社会更为自由、开放,为人们的活动空间创造了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原来局限在一个单位或队社范围内进行活动的社会团体,突破了单位或队社的界限。村组、协会、物业等社会组织成为承接政府职能、增强社会自治的重要载体。今后一个时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快,政府将不再包揽一切事务,政企、政事、政社不断分开,众多群众性、社会性、公益性、服务性的社会职能将向社会分离和转移,“小政府,大社会”格局日益明显。社会组织植根于公众,是人民群众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重要形式,为人民群众开展社会自治和互助服务,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提供了有效的组织平台。

(四)社会自治空间狭小、社会管理方式不够灵活

当前社会被高度结构化于国家体系,由于当前政府触角过多深入,社会的自主性及居民自治空间十分狭小,公民参与社会自治和自我管理能力不足、条件有限。现代社会应是分层管理、主体自治,而我国目前是国家本位,管理主要以行政为主导,社会组织和群众的自治习惯、自治能力没有充分培育,社会自治功能难以有效发挥。礼俗社会一个最重要的表现投射到现代社会来说,就是要有一个相互熟悉的社区,这样才有自治的空间。此外,由于对社会组织的作用认识不足,在社会管理中仍然存在着简单管理甚至粗暴管理的现象。尽管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有所提高,公民参与渠道有所拓宽,但是,总体而言,很多时候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程度仍然不高。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因此,通过各种渠道倾听群众呼声,深入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成为有效解决社会管理中突出问题的重要前提。其中重要的一个渠道,就是居民自治。在社会转型中,公民本身的自治习惯的培养也是重要的。公民社会有自治的习惯,但这种社会习性也需要政府去培养、引导。因此要推动礼俗社会的回归,让公民形成自治的心灵习性,在社会中找到归属感,具备节制、自律的美德、具有强烈的道德感。

三、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应树立三个理念

鉴于当前中国社会管理现状滞后,必须加强社会管理創新。而社会管理创新必须以正确的社会管理理念作为内在基础。转变传统社会管理理念,确立新的现代社会管理理念是当务之急。

(一)树立主体开放的理念

与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相比,现代的社会管理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开放的。社会管理主体只有开放,并通过与社会管理客体之间的物质交流与信息沟通,才能根本提高社会管理的能量,为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提供基础。

在中国,社会管理的“一元主体”理念定格于改革开放之前30年。在这一时期,我国建立了“国家—单位—个人”的社会管理格局。政府在社会管理领域的一元核心地位比较突出,政府成为社会管理的唯一主体,政府的管理活动触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社会生活的全面组织者、公共产品的直接提供者以及社会稳定的强力维护者。直到今天,仍有人会错误地将社会管理“政府负责”解读为“政府统揽”:“凡事政府说了算”,导致社会管理依赖政府,使政府陷入了一些本不应由政府具体管理的社会事务之中,影响了社会管理的效率。同时,政府对社会的全面介入也导致公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得不到完全发展,公民社会和社会自治发展缓慢。

因此,应当树立主体开放的理念,即社会管理的“多元主体”。也就是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政府不可能包打天下,包揽所有社会管理事项,而是需要开放的多元化的治理主体,把该由市场做的事还给市场,把该由社会做的事交给社会,清晰界定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职责,发挥好各自的作用。政府必须“再造”,善于与多元主体共治,多元主体应该通过适当的组织形式,参与社会管理,形成多元社会中与政府协同的社会自治的管理格局。中央强调“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强烈释放的正是这种社会管理“多元的主体开放”的理念。

(二)树立多元监督的理念

当前,中国正在从一个传统的社会向现代化的社会过渡,伴随而来的不仅仅是GDP的快速增长,还有大量贪污腐败现象。针对大量的贪污腐败,人们公认的一大原因就是缺少监督。反腐败的措施很多,最重要的是要多元监督,人大、司法、舆论媒体等多种监督形式有效、有序地开展多元监督,尤其是要发动人民群众进行监督。

政府只有依靠人民群众、重视人民群众监督,才能最广泛地代表人民群众,依法做好人大信访工作,督促“一府两院”及时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促进社会和谐。要通过立法、执法检查等活动,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普遍树立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意识,使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在法制轨道上有序运行,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将政府的事情做好做大做扎实,将国家的事情做好做强,将人民的事情做好做满意。

舆论监督也是多元监督的一种重要方式。互联网这种现代传媒的诞生为舆论监督提供了更加广泛、开放的平台,成为反映公民诉求、问题曝光、批评建议,让政府了解民意、了解社会的重要手段和沟通桥梁。近期发生在社会管理中的一系列事件中,公众通过舆论监督在其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例如儿童希望志愿者的一张照片引发人们对贩卖器官等的质疑。又诸如红十字会的万元餐费发票在网上被公开等。舆论监督作为司法监督、群众监督的重要补充,在维护社会正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

因此,要树立多元监督的理念,要依靠群众、舆论、司法监督等形式推进社会管理。建立多元参与监督机制,多管齐下,拓宽渠道,建立多元化的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把社会管理监督摆在突出的位置,要强化监督,促进社会管理走向法治化。

(三)树立政府补充理念

现代社会管理是一个以政府补充管理为主导、基层社区自治为基础、社会组织为中介、公众广泛参与为基础的多元互动格局。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只应起到补充作用,为此,在创新社会管理中,要树立政府补充理念。

政府除了要积极扶持其他社会管理主体的成长,健全引导社会组织和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渠道,协调好多元管理主体的互动协作关系,自身在社会管理中承担的最大责任,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让全体社会成员充分分享发展的成果。政府对于社区、村组、非政府组织要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的政策,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律性和诚信度。政府引导与社会主导相结合,当村组、非政府组织达不到公平、公正时,由政府补位,出面协调解决,满足他们的需求,政府才能有所作为。因此,各级政府必须切实加快职能转变,改变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包揽一切的做法,解决好越位、错位和缺位问题,政府通过转变职能,有所为、有所不为,使自己从纷繁复杂的具体社会管理事务中摆脱出来,把精力集中在必须由政府承担的社会管理领域里以及对其他主體社会管理行为的监管上,可以使社会管理活力得到极大释放,同时又可以保证社会管理创新平稳有序进行。

政府既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更加积极、有效地参与社会管理,发挥多元主体的相应作用,尽快从传统的一元管理转向新时代要求的多元治理,大力发展社会组织,让具有更高生产效率的社会力量来直接供给公共服务;大力培育和发展公益慈善、社区服务等枢纽型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社会建设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重点发展社会工作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实现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政府应该对社会非营利组织、市场化的组织、公民社会等多元化的社会主体充满信心,主动“放权”给社会,让多元的社会主体主动参与管理。

四、结语

在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党委的领导下,政府负责,进行开放性管理,从无限政府中解脱出来,形成“小”政府,做好社会组织的依法准入、规范与引导。加强监管,以政府的自律、法治树立自身权威,以补充作用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让群众在实际生活中真切地感受到人民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实意、实功、实效,以切实改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社会协同,基层自治组织等社会组织,提高自身公信力,加强管理能力建设,实现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公众参与,通过参与社会管理,使公众在社会中找到归属感,得到社会认同,自觉依法自治、发展。因此,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既要树立政府补充管理理念,充分发挥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又要推动政府自觉改革,向其他社会管理主体适当让渡部分权力,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自治、自律、互律作用,形成有效政府、有序社会,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新格局。

作者:王劲晓

服务型社会管理论文 篇3:

社会管理中社会自组织功能的培育与开发

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社会的和谐与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秩序。为此,需要处理好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几大任务,这正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内容。科学、高效的社会管理,离不开政府的主导,但也不能忽视社会自组织功能的培育与开发。

一、政府社会管理与社会自组织管理:社会管理的两个基本方面

依据管理主体的不同,社会管理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政府对社会生活、社会事务、社会组织的规范、协调,即政府社会管理;第二类是社会(各种自治组织、非营利组织、公民等)依据一定的规则和道德约束,对自身所进行的规范、协调与管理,即社会自组织管理,或曰社会自我管理、社会自治管理。

政府社会管理和社会自组织管理,是社会管理的两种基本类型,也是社会管理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对社会事务的管理,离不开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社会管理也是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我们也不能由此而否认或忽视社会自组织管理的必要性。社会管理任务的艰巨性,面临的情形的复杂性,管理事务的繁重性,决定了单纯靠政府进行社会管理是不行的,社会管理上的“政府失灵”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社会自组织管理也就成为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类型。而且,在现代社会,人民主权的理念和原则早已深入人心,并成为政治生活的核心规则。人民主权原则昭示着,人民不是单纯的、被动的被管理者,而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民有权参与国家事务、公共事务、社会事务的管理。在社会管理领域吸收和注重人民的参与,以及人民组成的各种正式、非正式团体的参与,是人民主权原则的一个具体体现。也就是说,社会自组织管理既有法理上的充分依据,也有现实的客观需要。

那么,接下来还有一个问题:社会能够自组织管理吗?答案无疑是肯定的。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系统论等理论揭示,自组织是任何系统都有的基本特性,事物存在自组织的力量,即将自己组织成日益复杂的系统的持续力量。开放系统在系统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复杂非线性作用下,内部要素的某些偏离系统稳定状态的变化可能放大,从而在系统内部产生更强烈的、更大范围的长程相关,自发组织起来,使得系统从无序发展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发展到高级有序。社会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内部有着强大的自组织力量。事实上,在国家产生前,社会就是完全自组织的;国家产生后,社会的自组织力量仍然很强大,社会的自治、自我管理和国家对社会的管理一直并存。

对现代社会的治理,政府和社会不应该是互相排斥的,而应该是建设性的合作伙伴关系,二者需共同承担起社会治理的责任。同样,政府社会管理和社会自组织管理,也不是相互对立、非此即彼的,而应该是相互协调、配合的,是社会管理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管理方面,政府和社会都存在管不了、管不好、管理效率低的环节和问题,即有所谓“政府失灵”、“社会失灵”(或“志愿失灵”)的现象。在“政府失灵”的环节和问题上,需要充分发挥社会的作用;在“社会失灵”(“志愿失灵”)的环节和问题上,需要政府的强力干预。因此,政府管理和社会自治管理是互补的,我们应该努力追求和实现二者的合作、互补。

我们党也正是这样提倡的。党中央提出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胡锦涛总书记今年2月19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这些方针和指示的实质,就是要重视政府社会管理和社会自组织管理,在加强党委、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发挥社会组织和群众在社会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

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政府社会管理和社会自组织管理的密切关系,注重二者的协调、配合,既不能以社会自组织管理否定政府社会管理,也不能以政府社会管理否认社会自组织管理。但是,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并没有能够很好地把握二者的关系,特别是有一些人简单地把社会管理等同于政府社会管理,而有意无意地否认或忽视社会自组织管理。这是我们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时尤其需要警惕的。

二、社会自组织管理与自组织功能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价值

社会自组织管理,就是要重视社会的自组织功能,通过社会的自我管理实现社会的有序运行和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加强社会自组织管理,注重社会自组织功能的培育与发挥,具有重要的意义。

纵观国家产生以后的社会管理,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社会管理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在传统社会,社会管理主要是国家(政府)对社会的控制、管理,其特点是社会管理权力自上而下运行、权力配置的单一中心性,以及权力范围的广泛性、无限性。在现代社会,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政治文明的进步,社会获得了独立的生长空间,社会自我管理的权利得到了政治上和法律上的承认,自我管理的能力也不断增长。因此,现代社会的社会管理,就表现为政府和社会对社会生活、社会事务、社会组织进行规范、协调与服务。其管理主体不单纯是政府,还包含社会;管理权力不再是单一的权力中心,权力运行方向包括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个向度;政府的社会管理权力成为一种有限权力,受到各种制约而不能为所欲为。总之,社会自我管理能力的增强及自组织功能的发挥,是政治文明、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在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管理是建立在单位制基础之上的。这一时期的社会管理模式的基本特点,是政府承担着几乎全部社会职能,以单位制为基础对社会实行总体性控制,社会运行成为政府运行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后,单位对国家、个人对单位的依赖不断弱化,单位制逐步解体,国家在相当程度上失去了依托单位承担社会职能的组织基础,建立在单位制基础上的传统社会管理模式也难以为继。与此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获得了广泛的成长空间,公民社会在不断发育、成熟,社会的自我管理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这两方面的因素使得社会自组织管理既成为必要,也成为可能。

以上两个方面,是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的时代背景的宏观层面,考察社会自治管理与社会自组织功能培育的价值。从微观层面来看,当前的社会管理中,重视社会自组织功能的培育也具有重要价值。(1)可以有效弥补政府社会管理的不足。如前所述,政府社会管理难免存在“政府失灵”的现象,这时就需要社会自组织管理来弥补了。而且社会自组织管理由于其草根性、自治性、非强制性,而在一些情况下具有政府社会管理所无法拥有的可接近性或可亲近性,更容易赢得被管理者的信任和认同。(2)可以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培育和发挥社会自组织功能,可以有效地遏制“全能政府”的错误倾向,推进有限政府建设,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推进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从而能够提高政府社会管理的效能。(3)可以降低管理成本。社会自组织功能的弱化,将迫使政府承担更多的社会职能,“大政府”因此难以避免,继而催生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等消极现象;相反,如果社会自组织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社会能够自主承担更多事务的管理,可以减少政府干预事项,有助于精简机构和人员,从而可以大大降低管理成本。(4)可以提高社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从而更好地与政府社会管理相协调、配合。社会自组织功能的培育与强化,将有效促进公民社会的发育与成熟,大大提高社会自治能力。在社会自治能力提高的情况下,良好的政府与社会合作关系将使得政府社会管理与社会自组织管理的协调、配合达到一个新的更高水平。

有学者在分析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管理模式建设时指出,一方面,国家在推进改革过程中努力把组织社会生活的职能转移给社会;而另一方面,社会却因为传统社会管理模式的延续而不能有效地自我发展和组织起来,难以承接这种职能转移。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大都与这一矛盾密切相关。应该说,这一分析很深刻,如何从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作为单一主体的社会管理模式,转变为政府社会管理与社会自组织管理协调配合的现代社会管理模式,是当前社会管理中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解决之道在于促进社会的发育和成熟,培育和强化社会自组织功能。

三、努力培育和开发社会自组织功能

在社会管理中,社会自组织管理与政府社会管理同等重要,因而,加强社会管理需要政府社会管理和社会自组织管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强社会自组织管理,最核心的就是重视社会自组织功能,努力培育和开发社会自组织功能。然而,当前社会自组织系统由于外部、内部多种因素的制约,社会自组织能力并不强。培育和开发社会自组织功能,我们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第一,转变观念,重视社会自组织功能。我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有一种强烈的权力崇拜倾向,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与社会关系也长期处于一种强国家弱社会(甚至一些学者认为是强国家无社会)状态。在这种传统文化和现实政治背景下,社会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此外,传统政治文化中对社会组织有一种强烈的敌视,如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所指出的,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每个组织、社团都必须以某种方式归属于政府,否则就会被认为是敌对于政府的,是危险的。这种传统观念仍然在一部分人心中有较大影响。要开发社会的自组织功能,就必须破除这些忽视、敌视社会的观念。此外,在社会管理问题上,当前也存在一些错误观念,如把社会管理仅视为“对社会的管理”,忽视了“由社会的管理”,片面地把社会视为管理对象,忽视了社会自治和自组织的一面;把社会管理等同于政府社会管理,忽视社会自组织管理,忽视社会的自组织功能;把社会管理等同于社会控制,不承认社会的自组织功能,从而过于依赖政府的强制力。这些错误观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人们对社会自组织功能的认识,进而影响到对社会自组织功能的培育与开发,必须予以纠正。

第二,排除社会自组织功能发挥的外部障碍。从当代中国的政治生态看,社会自组织功能的培育与开发,需要政治系统从外部提供相关的制度安排,为社会自组织功能开发提供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政治系统提供的这些制度安排,既要规范对社会的管理,同时也要为社会自组织系统的运行提供大力支持和保障。比如,努力培育社会自组织功能,为公民社会的健康成长提供政治和制度保障;培育和发展社会自治与自我管理能力,不断扩大社会自治和自我管理的空间;进一步推行“政社分开”,减少行政权力对社会、社团的干预;完善社团管理体制,降低社团登记许可管理的门槛准入限制,规范对社团的管理,促进社团的发展;健全和完善相关公共政策,从税收、资金、人员培训等多方面扶持非营利组织的发展。

第三,加强社会自组织系统内部建设。社会自组织功能的培育与开发,固然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但更重要的是系统内部建设的加强。“有为才有位”,社会要获得国家和政府的重视,首先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赢得国家和政府的信任。要加强公民和社会组织的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提升其责任感,提高社会组织的公信力,塑造良好社会形象;加强社会组织的内部制度建设,以科学、完善的制度规范组织行为,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内部凝聚力建设,提升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开拓创新,努力探索加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新形式,提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推进社会的组织化建设,加快社会组织的发展;推进社会组织的再组织化建设,组建多种形式的倡导性、支持性联合组织,作为各类社会组织整合资源、交流互动、提升能力与公信力的平台。具体来说可以考虑分行业、分领域、分地区组建社会组织的联合组织,形成有机联系的组织网络。

第四,促进社会自组织功能的发挥。社会自组织系统要在为系统内部提供服务、协调关系、规范行为、调解纠纷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国家和政府也应该为此提供支持和帮助。社会组织要利用自己的草根性、可接近性优势,努力开展服务,通过良好服务赢得民众认同和支持,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要健全社会系统内部的利益表达机制,以有效的制度安排规范和容纳利益表达;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协商谈判机制,兼顾各方利益,合理处理利益纠纷;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民众与社会组织正确看待利益矛盾,实现有序参与、表达和博弈。

作者: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责编/张立新)

作者:龙太江

上一篇:洗煤厂安装工程论文下一篇:信息化石油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