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服务型建构管理论文

2022-04-21

摘要:生态位理论视角下,当前教学服务型大学办学定位中存在办学生态位重叠、办学生态位宽度失衡以及办学生态位态势分离的困境,基于此,文章提出错位办学与精准定位并重、有限办学和恰当宽度融合、特色办学与协调包容的共存策略,以期突破生态位困境,明确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政府服务型建构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政府服务型建构管理论文 篇1:

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现实依据与根本路径

摘 要: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履行党的根本宗旨和根本执政理念,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根本保证,有利于提高基层社会的治理水平,其关键是要准确把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理论和实践内涵、本质属性,以及找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着力点。未来一段时期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应重点围绕增强服务意识、做强服务队伍、创新服务载体、加大基层投入、提高治理能力五个方面来推进。

关键词:服务型党组织;基层;服务能力;社会治理

一、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

建设服务型党组织,是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新时期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不断强化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职能和能力,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日益多元化的物质文化需求的重要前提,是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型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以善治为核心的治理理念的根本保障。党的根基在基层、阵地在基层。数量众多的基层党组织,肩负着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高效服务的直接责任。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组织、动员、团结和服务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始终是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战斗堡垒,最重要和突出的就是其体现出了党服务群众的根本属性和功能。因此,对于现阶段的中国而言,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核心、重点和难点都落在了县域以下一级的基层地区。可以说,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始终保持党同群众血肉关系的本质要求[1]。也正是基于此,党的十八大之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被确定为一项重大任务,并立足于解决基层党组织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以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二、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现实依据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在各领域向纵深推进,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各方面的利益诉求也随之增多。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引导和服务群众的职能,对于全面深化改革能否继续得到群众支持继而取得有效推进,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从这一角度来讲,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根本职能,无疑是有其坚实的现实依据的。

(一)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内在要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党的根本执政理念。在国内外经济社会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强社会管理、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基本制度、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等任务面前,基层党组织如何在新的时期内更好地履行党的根本宗旨和根本执政理念,在现实中面临诸多的难题和挑战。目前,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面临着“科学的服务理念尚未充分确立、服务群众的能力素养有待提升、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2]。因此,关于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其根本性的、最为重要的意义就在于,通过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能够赋予基层党组织更为完备的服务职能,继而使服务群众的这项核心功能成为基层党组织的内在特质和属性,并且使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高质量、更高效的服务成为基层党组织、广大基层党员的一种本能和自觉行为,以此来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宗旨、理念等从国家的顶层设计层面真正落到广大的基层地区,同时实现基层服务性党组织建设的长效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于现阶段的中国而言,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实践方面的一个有益的探索和创新。

(二)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保证

在世情、国情、党情无时无刻不发生变化的新形势下,国家与社会、国家与市场、党群关系、干群关系都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也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和问题。一些地方党政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淡薄,党群关系不断恶化、干群矛盾逐渐激化,这不仅严重地影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加快构建,也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如何在新的时期、新的形势下科学、有序地做好群众工作,当前成为必须要加以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另一方面,在新的世情和国情下,我们党传统的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和模式等方面也遇到了诸多挑战。怎样通过创造性地开展群众工作,来进一步有效地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核心职能和优势,是近年来,特别是21世纪以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各级党组织一直致力于解决的问题。通过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能力,加快推进基层党组织的职能从传统的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继而通过将自身所开展的群众工作与对于群众利益的维护、对于群众最关心问题的解决,以及对于群众最迫切的现实需求的满足等有效结合起来,成为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能否继续获得广大人民群众支持的决定性条件。通过加强对于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把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等各项工作真正从政策的层面落到实处,并使之常态化、具体化,是从整个宏观制度层面保证党群关系不断密切,以及巩固党在广大基层地区的执政基础的一次有益探索。

(三)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前提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处于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经济结构深刻变动、产业结构深刻变迁、体制机制深刻变革、利益和分配格局深刻调整的社会矛盾凸显期。大力发展基层民主,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治能力和水平,以及全面提升基层社会的整体治理水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基本要求,也是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转型发展过程中所必须要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面对群众各方面诉求的日益多元化,当前,基层党组织在组织结构、功能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科学、不合理、不完备等问题,其集中体现在一些基层党组织没有能够及时顺应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以至于自身引导、教育和服务群众的“主动性不强”“体力精力不足”“意识和能力不够”“素质和水平不高”。通过不断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不仅有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不合时宜的传统社会观念,构建各级党组织服务科学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需求的能力和水平,而且还有利于进一步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推进传统的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管理的活力和热情,促进多元化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加快形成,最终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序发展。

三、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根本路径

“服务型”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制度要求[3]。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意识和本领,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内在要求和核心任务。其中,促进广大基层党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是全面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十分肯定地说,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以广大基层党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为根本前提。与此同时,加强基层党组织结构和体系等方面的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内在的组织动员和服务机制,是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目标,与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目标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基层党组织结构的完善和功能的不断强化,是从整体上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的根本体现。再者,提高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理念,是新时期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毫无疑问,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在业务素质上的全面提升,是促进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不断强化的根本保证。此外,健全基层党组织向服务型转变的体制安排、机制设计和框架体系,是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的根本要求,健全的体制机制,科学合理的架构体系,是基层党组织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识和能力能够取得提升的最为根本保障。总之,在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新时期,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多渠道、系统化地推进。具体展开,关于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如果从当下的建设实践看,那么就必须改变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机制、拓展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意识,实现从管理群众向服务群众转变、从领导驱动向制度驱动转变、从单一组织向社会多元组织转变[4]。

(一)增强服务意识

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主动性意识,首要前提是基层党组织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坚定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当前,基层党组织功能弱化、结构松散、整体战斗力不强,几乎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些党员干部缺乏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意识。为解决这一问题,基层党组织必须要从讲党的理想信念的高度出发,使广大基层党员干部能够在开展群众的具体工作中,自觉地做到将满足群众的实际需求作为根本导向,将“让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评判自身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到群众之中,深入到一线,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真正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从群众的角度出发看问题,以提高群众的满意度为目标来解决问题。

(二)加强服务型队伍建设

提升基层党员队伍的业务素质和服务群众的能力,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点。今后,应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广大基层地区的深入开展为契机,加大力度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基层党员队伍,提高广大基层党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具体而言,首先是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批业务能力过硬、理想信念坚定,服务群众能力强的党员干部队伍;其次是要通过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和完善,提高基层党组织对外界的吸引力,通过放活政策、优化环境,吸引一大批优秀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加入到服务群众的基层党组织之中,引导各种资源向广大的基层地区流动;再次,要健全和完善基层党员素质提升机制,探索建立以服务群众为导向的基层党员素质培训机制,强化对基层党员的教育管理,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技能培训和作风建设,并在拓宽基层党员培训渠道的同时,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以此来激发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内生动力。

(三)创新服务载体

在遵循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致力于打造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社会的服务新载体,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发挥自身的应有作用搭建广阔的舞台。深刻把握新形势下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脉搏和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特点,以基层党组织为“点”,全面带动基层社会服务载体这个“面”,逐步形成以基层党组织为内核,以各种服务载体为外延的立体化为民服务体系。通过设立责任区、意见箱等形式,畅通基层党组织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渠道,及时了解广大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并有针对性地对群众的各种诉求加以解决。要借助“两新”组织等社会载体,进一步延伸基层党组织为群众服务这只手,如通过创建社区和村民理事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紧抓基层发展、服务基层社会等重点事项,并以此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活动的意识和热情。

(四)提高对基层扶持和投入力度

基层党组织正常开展活动、充分发挥自身的服务功能,需要一定的政策、平台和经费作为保障。今后,应加大对基层党组织的扶持力度,并使之常态化、制度化。首先,完善县级以下财政体制,加强对乡镇一级和村级财政的支持,让基层党组织真正有能力服务群众、有条件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所面临的各种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其次,逐步提高乡镇干部和村组干部的待遇,进一步扩大村干部纳入基本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给广大基层干部吃一个定心丸,提高广大基层干部全身心投入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主动性;再次,要完善基层党员干部考核和晋升机制,拓展优秀基层党员干部的上升空间,提高基层党员干部专心开展工作、为群众服务的积极性;最后,加快建立和规范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工作流程和程序,加大资金和各种资源的投入保障力度,提高基层党组织开展群众工作的科学性,提高资金和各种资源使用的规范性。

(五)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新时期的群众工作,重心在基层,因此社会治理的难点也在基层。基层党组织要尽快实现从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对于基层社会的治理能力。例如,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获得信息的途径日益增多,需求也随之变得更加多样化,这对基层党组织在开展工作方面提出了更高和更多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拓宽工作思路,以此来全面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一方面,要加强对于各种信息技术使用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广泛运用互联网、移动传媒等手段对舆情展开研判,并借助手机短信、QQ群、微信、微博等媒介和移动客户端,全面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建立密切党群关系的长效机制。一方面,要积极探索“村企联建”“村社联建”“跨区联建”等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新样态,形成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强大合力。此外,要进一步完善基层“网格化管理”,按照地域分布、网络覆盖等维度将村、社区科学划分为不同的网格单元,同时组建专业的网格化服务团队,实现政策咨询、民意采集、民情研判、纠纷处理等工作的动态化、持续化。

四、小结

在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新时期,全面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体现了我们党对自身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把握,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客观需要,也是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应有之义。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重在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党员[5]。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自觉探索价值建构对于凝聚团结党员、整合社会成员具有重要意义[6]。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应成为各级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的主线,而且也应成为今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抓手。在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思路和方法,通过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和完善,不断强化引导、教育、团结、服务群众的各项本领,为全面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福祉水平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杨蕾,殷焕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路径探析[J].中州学刊,2013(6):22-25.

[2]孙黎海.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理论架构[J].理论学刊,2013(8):22-25.

[3]付杰.准确把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内涵[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3-05-31.

[4]鲁月棉.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困境与对策思考[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4(2):36-38.

[5]胡绿叶.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路径选择[J].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3(2):14-17.

[6]程勉中.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的价值建构[J].福州党校学报,2013(4):12-15.

作者:李天舒

政府服务型建构管理论文 篇2:

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困境及突破策略

摘 要:生态位理论视角下,当前教学服务型大学办学定位中存在办学生态位重叠、办学生态位宽度失衡以及办学生态位态势分离的困境,基于此,文章提出错位办学与精准定位并重、有限办学和恰当宽度融合、特色办学与协调包容的共存策略,以期突破生态位困境,明确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办学定位。

关键词:生态位理论;教学服务型大学;办学定位困境

作者简介:陈昌芸(1992-),女,贵州威宁人,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侯长林(1963-),男,贵州铜仁人,教育学博士,铜仁学院校长,梵净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文化哲学和高等教育学。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背景下应用型学科生态化发展研究”(编号:DJAI60284),主持人:罗静。

2015年10月教育部發布《关于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方向转变的指导意见》,引导地方高校转型建设成为应用型大学;2017年2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应用型大学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被明确确定。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在应用型大学行列中,承担着培养应用型人才职责、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教学服务型大学如何办?本文运用生态位理论,从生态位重叠、生态位宽度、生态位态势三方面深入分析目前教学服务型大学办学定位中存在的问题,试图突破现存的办学定位困境,为实现办学定位合理适宜目标,提供相应策略。

一、生态位理论的内涵解读

生态位一词,英语为Niche,含有“位置、适合的位子”之意[1]。这一概念最先由美国学者R.H.约翰逊(1910)提出,之后其内涵不断地扩充。在国外,当前具有代表性的生态位概念具体包括:格林内尔1917年发表的《加州鸫的生态位关系》,从种群的空间分布和对环境适应的角度,阐述了“生态位”指“每一物种由自身结构上的功能上的限制被约束在其内的最后分布单位”[2];英国动物学家埃尔顿(C.Ehon)1927年出版的《动物生态学》,从生物功能角度出发,指出每一个物种在生物社群中处于特定地位和功能[3];哈奇金森(Hutchinson GE)1957年从生物种群的环境资源视角,提出生态位是生物单位生存条件的总和[4]。在国内,对生态位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如1997年朱春全在其生态位态势理论与扩充假说中,明确认为生态位应该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生物单元的态(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状态)和势(对外在环境的现实影响力或支配力)[5]。

从中可以看出,所谓生态位反映的是该物种在某一时期、某一环境范围内所占据的空间位置,受到两方面的影响,第一,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状况;第二,主体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及发展状况。

二、生态位理论视角下教学服务型大学面临的办学定位困境

所谓办学定位,学者们各抒己见,如眭依凡(2001)从理念层面,指出大学办学定位是一种关于办成什么样大学的理念,具体包括了大学的方向、角色和特色[6]。郭桂英和姚琳(2002)从办学依据层面,提出办学定位要从社会需要、学校环境、办学条件及现状出发[7]。而牛金成(2012)在此基础上,认为高校办学定位还要对自身在社会与高等教育系统中所处位置进行愿景构思[8]。刘文锴(2016)进一步阐明了高校办学定位需要确定服务面向、发展目标及任务的一系列规划活动[9]。不管内涵如何,办学定位受到高校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至少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目前学校在所处的位置;另一个是学校将来发展的方向。

当前黑龙江科技大学、江汉大学、浙江树人大学、武汉纺织大学、宁波大红鹰学院、常熟理工学院、铜仁学院等已经明确定位于教学服务型大学”[10]。其办学定位的相关表述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当前定位于教学服务型大学的高校办学定位意识强,已经对办学定位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深入研究。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高校办学定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那么从生态位理论视角来看,教学服务型大学要实现办学定位的恰如其分,要实现其办学“生态位”合理,适宜发展,在生态位重叠、生态位宽度、生态位态势三方面,面临了如下生态困境,亟待突破。

(一)教学服务型大学办学定位的生态位重叠

“生态位重叠”反映的是在生态系统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生物个体或种群生态位相似性的量度,用来描述生态位[11]。因为生态位重叠度越高,说明在其功能和其他物种的关系方面就具有较高程度的相似性,那么对同种资源的争夺性越强,竞争也就会越激烈,最终导致该物种要么被淘汰,要么实现生态位分离(完全分离、部分分离)而形成共存[12]。这就表明,在生态环境下,每一个物种都需要拥有自己的角色和地位,能够占据一定的生存空间,发挥一定的功能,同时通过一定程度的竞争,促进生态物种的不断进化和发展。

在《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中,已经明确将我国的高等教育学校大体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种类型[13],教学服务型大学归属于应用型大学行列,这就充分说明了教学服务型大学作为在培养目标、办学理念、发展思路等一系列问题上都要与社会、市场等保持具有高度匹配性的应用型大学,既不能继续维持原有的办学定位模式,也不能照搬照抄研究型大学亦或职业技能高校的办学定位模式,所以在办学定位结构中,对内,需要建立各种制度机制,借以明确规范高校内部各部分的当下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创设一种适合教学服务型大学生长的内在土壤。对外,需要在保障其生存发展条件的过程中,依托地方政府、地方市场资源,保持教学服务型大学办学的外在活力。但是一些高校办学存在着生态位重叠的状况,主要表现为以下两大方面:

第一,一些教学服务型大学内部各要素(學科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办学定位不全面,缺乏具体可行的规划。所谓的高校办学定位应该是一个包括了总体目标定位、学校类型定位、办学层次定位、特色定位、学科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等多个方面的体系[14],而非简单意义上的高校整体宏观层面的发展目标亦或微观层面某一部分的发展定位。但从上述相关教学服务型大学办学定位表述来看,一些教学服务型大学办学定位不太全面,着重于总体目标、办学类型、办学层次等方面,而在办学特色、学科发展定位以及服务面向等方面缺乏细致的发展规划。

第二,要达成“同类型高等学校之间有序竞争、争创一流的发展格局”的目标[15],一方面教学服务型大学与同行列的应用型高校之间,需要展现教学服务型大学特征,实现各自高校的有序发展;另外一方面教学服务型大学培养出来的满足地方需求的应用性人才数量和层次需要根据地方市场需求适当调整,需要发挥地方政府、地方市场主体(如地方企业、行业)的作用,实现同类高校的一流发展。但综观教学服务型大学当前的关于办学定位的表述,存在着定位空泛的情况,高频率出现的“高水平”一词,在传递一些教学服务型大学宏伟的发展目标时,也间接折射办学定位的内容空洞,办学水平中的“高水平”高在何处?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问题都必须追问并加以回答,所以教学服务型大学在办学定位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国家及地方高等教育体系发展的特点、趋势和要求,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总结高校的优劣势。

(二)教学服务型大学办学定位的生态位宽度失衡

所谓“生态位宽度”本质上反映了物种对环境资源的利用和适应状况,用来衡量生态位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如果该物种在综合利用资源的能力、利用资源多样化的程度和竞争水平三方面都比较弱,表明了其生态位较窄;与之相对,则说明其生态位较宽[16]。同理,教学服务型大学不是独立存在的,必然涉及到自身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利用资源的综合能力,利用资源多元化的程度及竞争水平。由地方本科院校发展而成的教学服务型大学,其办学定位合理化、适宜化的实现,回避不了办学生态位宽度问题,必须明晰在办学体系中,各办学参与主体(政府、地方市场和高校自身)各自占有的资源限度。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相关政策文本中(如国家层面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地方层面的《四川省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施意见》等等)高频出现的“企业”“行业”“学校”充分说明了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离不开其他外部主体的参与[17]。即高校要向应用型方向发展已经不是高校单一个体的内部事务,而是在充分发挥高校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需要外部政府部门、行业部门、企业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合作。同理,教学服务型大学作为应用型大学中的一类高校,亦然。政府、地方行业、企业与身处地方的教学服务型大学之间本应息息相关,应参与到对地方高校办学定位活动中,共同探讨确定符合地方实情,适合高校发展的办学定位内容。但反观当下的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办学定位相关表述(如表1所示),政府、地方行业和企业并没有很好地参与到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办学定位活动中,在办学过程中,参与主体之间处于相对失衡的状况,三者之间并没有建立起相互平衡、相互联系、共同参与学校发展的实施、协商、监督、评估等制度机制[18],即一定程度上,教学服务型大学办学定位中涉及的参与主体尚未达成一致协商的现状,特别是当前严重缺乏地方行业企业参与学校办学定位体系建设的机制,没有设置相应的组织机构及制度保障。地方市场主体的生存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办学生态位宽度较窄,必然无法发挥其市场具备的特有功能,无法达成三方参与主体保持各自参与办学的生态位宽度的平衡的目标。

(三)教学服务型大学办学定位的生态位“态”“势”分离

从某种意义来说,所谓“生态位”即是“态”(物种过去生长发育、学习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积累的结果)和“势”(物种对环境的现实支配力或影响力)的综合反映[19],教学服务型大学办学定位亦然。既具有“态”,办学定位需要考虑原有的大学内外部办学结构特征;同时又具有“势”,办学定位需要考虑现有的政策、资金、人力、环境等变化,明确现有办学结构的功能发挥情况。即教学服务型大学办学定位的良性发展,需要将“态”“势”两方面的内容结合一起,既要考虑过去,又要立足现在,而不是与之割裂。

在当前的教学服务型大学办学体系中,其办学定位却面临着“态”“势”分离的现状,严重影响了教学服务型大学办学定位体系的生态平衡。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原先的地方高校在建设成为教学服务型大学之前,有着各自的办学传统、办学特色、办学优势及劣势等,在引导地方院校向应用型方向转变的现实背景下,一些高校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定位于应用型大学体系中的教学服务型大学,并不是对过去高校自身所有一切的全盘否定,需要考虑到原先高校的内部办学状况、外部发展状况、与其他地方高校相比发展现存优势、劣势等涉及办学定位中生态位“态”内容的诸多问题。只有在充分全面了解高校自身处境的基础上,结合大学发展逻辑和以服务为宗旨的教学服务型大学特征[20],才有可能实现其办学定位的合理、适宜化,做到办学定位合乎教学服务型大学发展逻辑,适宜教学服务型大学发展方向。但在相关的办学定位的表述中(如表1所示),一些高校办学定位没有很好地凸显出原有办学定位与现有办学定位的联系,没有很好地反映出各自优势的充分发挥,劣势的有效弥补。

第二,地方高校定位于教学服务型大学,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基于此,不得不思考教学服务型大学在所处地方社会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未来应该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现有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未来应该发挥着什么样的影响力等涉及办学生态位中“势”内容的问题,高校假若缺乏对现有和未来角色认识,过高或过低地评价影响力,都不利于教学服务型大学办学定位体系的构建。反观现实,一些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办学定位表述,并没有明确描述出高校在地方社会中的影响力、作用力,缺乏对办学生态位中“势”相关问题的回答。

三、教学服务型大学办学定位合理、适宜化策略

考量生态位视角下的教学服务型大学办学定位困境,笔者提出如下策略,力求实现办学定位的合理,合乎教学服务型大学发展逻辑,体现教学服务型大学发展特征;实现办学定位适宜,适合教学服务型大学自身发展,起到适合、融入并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一)错位办学和精准定位并重

正如伯顿·R·克拉克所指出的:高等教育系统本身“单一的结构阻碍变革,唯有多元化的结构才能促进变革”[21],教学服务型大学办学定位体系亦不例外,一般而言,大学办学定位体系包括了内部及外部的办学定位结构,这也就意味着,对内,做到精准定位,内部各部分在各自所占的恰当的生态位上,发挥各自的办学效能,实现内部办学定位结构符合教学服务型大学发展逻辑;对外,做到错位办学,保障各参与办学定位的各主体在各自恰当的生态位上,明确教学服务型大学在地方市场、地方政府及地方高校行列中的办学定位。简单而言,即是通过错位办学定位、精准定位策略,来突破办学定位生态位重叠困境。

第一,对内,面对有限的内部办学资源情形,高校需要进一步完善内部办学定位结构,理清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办学定位关系及各自的办学生态位,实现办学定位的精准化,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在宏观层面发展目标指导下,明晰微观层面的学校类型定位、办学层次定位、特色定位、学科定位、专业定位、学校管理定位、校园文化定位、教师队伍定位、人才培养定位、科学研究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等各部分的内容,做到微观和宏观的有机统一。

第二,对外,面对广阔的外部环境,高校一方面需要与其关系密切的政府、地方市场建立良好的外部办学定位结构,与政府、市场保持适度的位置和关系,做到张弛有度,在保持教学服务型大学发展逻辑的基础上(如以政治论统摄下的人本论、认识论和文化论的有机结合作为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哲学基础[22]),形成适宜自身发展,适宜、融入并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定位生态位。另外一方面,需要与同类型高校或周边高校开展有序竞争,共创风格各异的“一流”,依托地方政府、地方市场资源,打造出专属于高校本身的品牌、名片,以此来诠释“一流”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内涵,借此来避免其生态位被同类型高校或周边高校挤占或重叠。最终形成错位办学和精准定位并重的办学定位局面。

(二)有限办学和恰当宽度融合

教学服务型大学是一种“以服务为宗旨并通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兼顾科技、文化艺术服務社会的应用型大学”[23]。要具体落实服务宗旨,就需要多元参与主体,在各自的生态位上,发挥各自的功效,共构办学定位体系。所以针对前文指出的办学生态位宽度失衡困境,需要坚持多元参与,各参与主体之间有限办学,恰当宽度的策略。具体可以从参与主体、参与层次、参与环节三方面来实施。

第一,在参与主体方面,各参与主体在涉及办学定位的权利和责任方面,能够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保持各自的生态位宽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教学服务型大学、市场、政府之间协商和沟通机制,以此来建构并保障一种多元主体共同协商的办学定位格局形成,做到将这些办学定位主体都纳入统一的办学定位框架中,最终实现有限办学和恰当宽度的融合。

第二,在参与层次方面,各参与主体需要在各自的生态位上,在规定权责范围内,明确自身在高校办学定位体系中的边界,有限地、分层次地参与到办学定位活动中。在宏观方面,依据《高等教育法》、《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等法律政策,政府通过对教学服务型大学办学定位体系进行宏观层面的规划和指导,为其定位发展提供思想上的指导和制度、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在微观层面,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高校、地方市场主体则主要负责具体的办学定位的具体事务,即基于实情,将政府的宏观指导落实到微观层面,具体实施下去。如地方市场主体与高校可以达成合作协议,对其发展前景进行规划。

第三,在参与环节方面,政府、教学服务型大学、地方市场三方主体之间在参与不同环节,进行分工和协作基础上,最终实现办学参与生态位的相对分离,发挥各自优势,规避各自劣势的效果。以地方市场主体为例,在高校的服务面向环节,可以引入地方市场主体,通过对地方企业或行业的需求进行调研、评估,来知悉明确高校服务侧重点,借以弥补政府、高校的办学定位缺陷,以此来明确生态位宽度。

(三)特色办学和协调包容共存

教学服务型大学办学定位体系的建设,绝非“空中楼阁”,它是建立在对原有不恰当办学定位结构的修正基础上,立足于国情、省情、区情及教学服务型大学特征,学校具体情况,在实践和理论中通过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完善而成。不可否认,其办学定位结构建设都非一日之功,面对办学定位生态位的“态”“势”分离的困境,需要采取特色办学定位、协调包容的策略,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办学定位结构多元,各校各显特色。教学服务型大学内涵丰富,包括民办高校、行业高校、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等,这些高校虽然都定位于教学服务型大学,但在层次水平上参差不齐,各有特色,这就意味着各个大学的办学定位结构也应该在共性基础上,做到多元、特色办学,在具体实践中,需要充分考虑自身学校特征、学校办学优势和劣势、所处地域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方面的资源等来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富有特色的办学定位思路,构建各有特点的办学定位体系。以铜仁学院为例,结合所处的地缘优势,在学科发展定位方面,围绕“梵净山”核心,正在逐渐形成并壮大发展林业生态、锰钾汞高效利用与治理、文化生态、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特色学科专业体系。

第二,协调包容的办学定位格局,实现“态”“势”统一。教学服务型大学在办学宗旨、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教师队伍等方面的诸多不同,决定了其办学定位格局必然区别于其他高校,需要打破,改革办学定位格局;需要评估,摸清高校自身与周边地域高校及同类型高校的实力、影响力,在此基础上全面了解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办学生态位的“态”“势”情况,充分发挥高校办学优势,弥补办学劣势,做到抓住办学机遇,迎接办学挑战,形成定位优势及劣势、发展机遇和挑战协调包容、共存的办学定位局面。上述,对于高校本身而言,可以通过调整学校内部结构,使其适应现有的办学定位环境。如可以通过原有院系办学定位结构调整,重新组合以此来聚集高校“应用性”资源,借以打造优势应用性专业,更好地改变、拓展地方行业、企业与政府参与办学定位的空间,最终实现特色办学;可以在考虑国情、省情的前提下,设置一些组织机构来了解高校在办学生态位方面“态”“势”,沟通并联系高校外部环境。如可以成立由学校成员、有学术背景的企业家、政府职员等共同参与的高校办学定位委员会,使其成为处理办学定位事宜沟通平台。

参考文献:

[1]张明新.媒体竞争分析:架构、方法与实证——一种生态位理论范式的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78.

[2]GrinnellJ.Fieldtestsof theories concerning distributionalcontrol[J]. American Naturalist, 1917(51):602.

[3]林开敏,郭玉硕.生态位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1(3):283-287.

[4]张光明,谢寿昌.生态位概念演变与展望[J].生态学杂志,1997(6):46-51.

[5]朱春全.生態位态势理论与扩充假说[J].生态学报,1997(3):324-332.

[6]眭依凡.大学校长的办学定位理念与治校[J].高等教育研究,2001(4):49-52.

[7]郭桂英,姚琳.关于我国高校办学定位的研究[J].江苏高教,2002(1):59-62.

[8]牛金成.高校办学定位研究:内涵、属性与内容[J].现代教育科学,2012(4):18-21.

[9]刘文锴.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定位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6(9)32.

[10]梁国胜.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应是一部分本科高校转型选择[N].中国青年报,2016-05-30.

[11]刘开淼,魏立志.关于高校生态教育的若干思考[J].教育探索,2009(2):3-4.

[12]李永峰,等.环境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88.

[13][15]《教育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03/s181/201702/t20170217_296529.html,2017-02-04.

[14]周倩.省部共建高校办学定位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J].现代教育科学,2012(6):166-170.

[16]王刚,赵松岭,张鹏云,等.关于生态位定义的探讨及生态位重叠计测公式改进的研究[J].生态学报,1984(2):119-126.

[17]陈昌芸,侯长林.地方高校发展转型的涵义及出路——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J].职教论坛,2016(22):80-85.

[18]刘振天.谁来给高校办学定位[N].中国教育报,2012-10-01.

[19]马金虎.论高等教育生态位的重叠与矫正[J].教育评论,2010(3):57-59.

[20]陈昌芸.对教学服务型大学服务社会的探讨[J].铜仁学院学报,2017(2):53-57.

[21]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跨国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219.

[22]侯长林,罗静.论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哲学基础[J].贵州社会科学,2017(1):113.

[23]侯长林,罗静,叶丹.应用型大学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选择[J].教育研究,2015(4):62.

责任编辑 刘扬军

作者:陈昌芸 侯长林

政府服务型建构管理论文 篇3:

浅论公共服务型地方财政机制的构建

【摘要】公共服务型财政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过程中,不但发挥着重要的财力保障作用,而且还可以通过财政管理手段的创新,对政府职能的转变发挥较强的指导作用。为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公共服务财政”,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财政改革,在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地方公共服务型财政机制的若干措施。

【关键词】公共服务 地方财政 构建

“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不但是政府职能从行政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而且还应包括政府规模结构的优化、行政成本的降低、行政效能的提高。公共服务型财政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过程中,不但发挥着重要的财力保障作用,而且还可以通过财政管理手段的创新,对政府职能的转变发挥较强的指导作用。

一、公共服务型财政的内涵及其特点

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新公共管理运动蔚然成风的背景下首先由西方国家提出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我国于1998年提出了建立公共服务型财政体制的基本框架。“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使公共服务型财政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提升。

1、公共服务型财政的涵义

公共服务型财政是指“国家为满足一定的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权的力量,强制支配一部分社会财富,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经济关系”。公共服务型财政的本质仍是“国家财政”或“政府财政”,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表现形式不再以生产性、建设性、投资性、全能性为特征;而要体现公共性、服务性、效益性、透明性、诚信性或规范性。

2、公共服务型财政的特点

(1)公共性。公共性是公共服务型财政最基本的特点。这是因为:公共服务型财政的运行目的——满足全社会公共需求——具有公共性;公共服务型财政的运行主体——政府——具有公共性;公共服务型财政运行内容——治理市场失灵——具有公共性;公共服务型财政运行资金——财政收入——具有公共性。

(2)服务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价格机制应该主导资源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应该由市场来调节,企业根据市场信号变化自主决定自己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用什么方式生产。财政必须从旧体制下那种政企不分、直接干预经济活动的状态中彻底摆脱出来,转到以宏观调控为重点的轨道上来。政府职能定位也应由“全能型政府”、“建设型政府”转变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服务型政府。

(3)效益性。公共服务型财政体现支出的效益性是以全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政府除了要像微观经济主体一样计算直接的和有形的所费与所得外,还要考虑长期的、间接的和无形的所费与所得。

(4)透明性。公共服务型财政的透明性是其公共性和服务性的必然要求。公共服务型财政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享受服务”的公众对这一目的的实现情况最有发言权,服务型财政必须公开透明,向公众提供关于过去、现在和未来预测的政府财政活动的充分信息,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5)诚信性或规范性。在实行法治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服务型财政自然也是法治财政、规范财政和诚信财政,是依法理财、按照严密的法规制度运行的新型财政。为维护公平的市场秩序,政府在充当市场规矩的制定者,而生产者和消费者是规矩的遵守者,“定规矩的”首先要守规矩,“守规矩的”才能更好地定规矩。诚信财政是信用政府的一张重要名片,是服务型政府的“立政之本”。

二、构建公共服务型地方财政机制的必要性

国外成功经验表明,公共服务型财政体制是政府科学实施宏观调控,按职能要求提供公共服务和进行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础,是建立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现公共福利均等化的重要途径,是协调平衡好社会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重要手段,也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具体而言,构建公共服务型地方财政机制的重要意义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公共服务型财政能有效解决国民各项权利实现过程中资源稀缺的矛盾。公共服务型财政体制有利于解决地方政府在安排公共支出时重经济性支出而轻社会性支出的现象,从而能够有效地合理安排财政资金,加大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方面的支出。

第二,公共服务型财政有利于解决经济运行中市场失灵的问题。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公共产品、垄断、信息不完全和外部性等问题会导致市场失灵,政府以其非营利性、掌握国家机器的实力以及宏观调控能力而成为解决市场失灵问题的合格主体。

第三,公共服务型财政是政府职能有效实施的物质基础。政府不仅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要通过财政手段来实现,而且在其实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时,更加需要财政资源的支持。如果没有公共服务性财政提供财力保证,服务型政府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三、构建公共服务型财政机制的改革

为建设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公共服务型财政”,1998年后国家以大力推进财政支出管理为重点,进行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改革,同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在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

1、政府采购制度改革

2000年6月,在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财政部颁布了《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随后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颁布了地方性的政府采购管理办法。2002年底,《政府采购法》正式颁布,标志着我国政府采购工作进入了成熟稳定的法治化时期。总体上讲,通过多年的改革与建设,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框架基本上已经形成,采购的规模、范围渐次扩大,采购模式趋于稳定和规范,已对政府管理、社会生活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2、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国库管理制度是强化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效率的必要技术支撑。国库制度改革始于1998年,正式启动于2001年2月,明确了我国要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拨缴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体系。这项改革的核心主要有以下两项: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和财政收支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收付。此后,相关的配套改革,如建立了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建立了专门的国库收付执行机构——国库支付中心;深化预算编制改革等也陆续展开。同时,作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延伸,公务卡改革是公务消费管理模式的一种创新,通过减少现金结算,促进消费透明,打造阳光财政,进一步提高财政财务管理水平。

3、金财工程

金财工程于2000年8月正式启动,主要由财政业务系统和信息网络系统构成,两大系统全部工程完成以后,将实行管理和信息沟通上的“三纵三横”,即纵向上将联通中央、省、市、县,横向上将联通财政部门、预算单位和国库、银行、税务等部门。这样一个系统出来以后,将详细记录和反映每一个预算单位、每一笔收支的来龙去脉,可监控任意时点的财政收支状况,不仅能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而且还将用于宏观经济分析,为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与数据,大大提高管理与预测水平。

4、收支两条线的改革

“收支两条线”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将执收、执罚单位履行职责所取得的收入与所需要的经费分开,收入全部上缴财政,支出由财政保证。这是规范政府收入分配,防腐反腐的重要举措。2002年,中央实行包括预算外资金在内的非税收入收缴改革试点。2006年,中央级70多个有非税收入的部门已全部纳入非税收入收缴改革范围,实施改革的收入项目也逐步扩大到所有非税收入。而地方非税收入收缴改革进度也明显加快,2006年全国有十几个省份通过使用中央非税收入收缴系统进行了改革,其他省份也积极探索了适合本地实际的收缴管理模式。

5、农村税费改革

农村税费改革有助于规范农村税费制度,遏制面向农民的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和各种摊派,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问题。农村税费改革于2000年正式启动,随着改革的推进,农民负担明显减轻,地方政府收入也相应减少,为保证地方财政正常运转,中央财政通过完善转移支付政策,出台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办法,对地方给予适当支持。

四、构建公共服务型地方财政的措施

1、以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

长期以来,地方财政一直存在非税收入比重过大、财政支出刚性过强、地方政府债务过重、宏观税负过高等问题,这主要由于短视性严重,不注重培养财源,不重视财政支出的长期效应,忽视财政远期风险的防范。今后构建公共服务型地方财政必须树立财政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贯彻到地方理财的实践过程中。通过优化财政收入结构、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合理配置政府财力资源、解决人民群众最迫切、最关注的实际问题,建立起财政与经济相互促进、财政收支平衡协调、财政运行健康有序的可持续地方财政。

2、实行“法治财政”

“法治财政”是财政部门在“依法治国”大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在构建公共服务型地方财政体制中,必须强化“法律至上”的意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以“法治”代替“人治”,强化预算的完整性、统一性和预算执行的严肃性,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行为的不确定因素,使财政运行纳入更加稳定、规范的轨道。

3、推进“民生财政”

随着社会财富差距的逐渐拉大,如何发挥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发挥财政应有的作用,缩小贫富差距,应该在以税收政策直接调节收入分配的同时,通过进一步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生态建设、就业再就业等民生领域的支出力度,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真正实现“让人民的钱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

4、完善地方财政监督机制

财政监督是对财政资金的运动过程及其效果所进行的专门监控,是为实现财政管理目标而建立的一种约束财政主体行为的机制,其主要功能就是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中的偏差,确保财政分配科学、合理、有效。作为公共服务型财政的职能之一,财政监督机制也必须体现出服务的本质特征,即必须为公共服务型财政服务,必须为政府职能转变和经济体制转轨服务。

(1)建立各监督主体的协调机制。目前我国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都负有政府经济监督职责,虽然他们的监督目的一致,但由于监督内容和监督方式各有侧重,所以难免发生职能重叠现象。各监督部门应该树立服务意识,并且加强相互之间的协调,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密切合作,最大化监督合力,提高监督效率。

(2)实行规范的财政监督方式。建立适应公共服务财政体制需要的、规范的财政监督方法体系,必须对监督方式进行规范。这包括:实行收支并重的监督方式;实行财政分配全过程的监督;实行规范化的经常性监督;实行内外监督并重的监督方式;实行宏观监督方式。

(3)加强会计监督。加强会计监督主要应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财政部门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监督。二是必须加强会计中介机构的监督。

【参考文献】

[1] 高培勇:财政体制改革攻坚[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2] 刘明慧:公共服务型财政与社会性支出制度建构[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2).

[3] 姚大金:公共服务型政府和公共财政体制[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6).

[4] 邓春霞:公共财政框架下服务型财政监督体系建设研究[D].重庆大学,2006.

作者:林 晟

上一篇:医院信息与信息管理论文下一篇:中职语文多媒体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