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财务会计论文

2022-04-21

摘要:企业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至关重要,但企业内部控制存在诸多问题,使企业管理不尽如人意。结合近期财政部、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于2009年7月1日在上市公司实施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基本规范》,对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进行了探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企业内部控制财务会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企业内部控制财务会计论文 篇1: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规范财务会计行为

摘要: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内部控制制度的核心。加强内部会计控制,是提高企业经营水平和效益的客观要求。本文首先阐述了内部会计控制的概念以及其与内部控制的关系。论述了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的意义和应遵循的原则,最后从组织体系、人员保障、会计核算控制、财务收支控制、资产保护控制、检查考核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议。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财务会计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又是内部控制制度的核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完善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逐步加快,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以提高管理效率、保护资产安全、规范会计秩序、防止会计信息失真,进而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

一、内部会计控制的概念

20世纪初至今,内部控制在国际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从理论到实务内容不断丰富。关于内部控制的定义,理论界存在各种观点。20世纪90年代,由美国会计学会(AAA)、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财务经理协会(FEI)等多个职业团体参与的“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对内部控制作了如下描述: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这是目前国内外最为权威的内部控制定义。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注意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建设。1999年修订《会计法》时从法律的角度对内部控制作出规定。2001年6月22日以后,财政部相继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等一系列规章,其中对内部会计控制作了定义: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内部控制制度的中心内容在于对企业经济运行的控制,而控制的主线是内部会计控制。从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过程看,内部控制的内容是以会计控制内容为基础,并始终围绕会计控制而发展的。而内部控制的目标虽然随着公司制的出现和完善逐渐多元化,但是保护资产安全和保证会计信息真实这一最初内部控制目标始终未变,这也是会计控制的目标,并且由于会计的发展,会计控制所涉及到的企业资金运作的效率和效益,依然与发展了的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相吻合。因此,内部会计控制就是与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直接有关的控制,即通过会计工作对经济活动或资金运动进行指挥、调节、约束和促进,使其按既定目标进行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对资金、成本和利润的控制,控制方式主要有:政策控制、预测控制、定额控制、责任控制等。

二、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的意义

如前所述,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和主线。它可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不同岗位、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业务活动相结合,进行综合控制,从而有效地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维护财产安全、提高经济效益。内部会计控制不到位,必然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影响,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发展,比如美国的安然事件、我国的银广厦事件等都是明例。具体讲,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保证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在企业的贯彻实施。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可以对企业内各部门、各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对所发生的各类问题能及时反映、及时纠正,从而确保国家方针政策和法规得到有效的执行。

(二)保证会计信息及其他各种管理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正确可靠的信息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了解过去、控制目前、预测未来、做出决策的必要条件。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通过制定和执行业务处理程序,科学地进行职责分工,有效地防止信息收集、处理错误和弊端的发生,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三)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及对其有效使用。完善的内部控制能够科学有效地监督和制约财产物资的采购、计量、验收等各个环节,从而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成,并有效地纠正各种损失浪费现象的发生。

(四)保证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合理地对企业内部各个职能部门和人员进行分工控制、协调和考核,促使企业各部门及人员履行职责、明确目标,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

(五)提升企业经济效益。通过制定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尽量压缩、控制成本费用,减少不必要的成本费用,以求企业获取更大的利润。

三、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应遵循的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内部控制活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包括《公司法》、《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等,这是一个单位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前提条件。

(二)系统全面原则。一方面,企业的内部控制应贯穿于生产活动的全过程,渗透到单位各项业务活动过程和业务各个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使企业业务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内部控制的各部分内容应当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成的,互相补充、互相协调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三)权责对应原则。内部会计控制应当约束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所有人员,对单位所有的会计人员和岗位,都必须严格实施相互制约和互相监督,任何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会计控制的权力。规定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

(四)内部牵制原则。每一项业务活动,都必须经过具有互相制约关系的两个或两个部门以上的控制环节方能完成。比如:在销售业务活动中,发票开具环节由财务部门人员处理而不是销售部门的人员处理。

(五)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内部会计控制应当保证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的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不相容的经济业务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和部门参加。

(六)成本效益原则。企业最关心的是经济效益。如果单纯从控制的角度来考虑,参与控制的人员与环节越多,控制措施越严密复杂,控制的效果就越好,但控制成本也越高。因此,在设计内部控制时,一定要考虑控制投人成本和产出效益之比,以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四、加强内部会计控制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合理的会计工作组织体系。各单位应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置独立的会计机构,配备符合条件的专职会计人员。同时要明确单位领导人对会计工作的领导职责,以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领导职责等。规模很小,业务和人员都不多的单位,可以在有关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或者实行代理记账。但不论是否单独设置会计机构,承担

会计业务的会计人员或组织应相对独立。

在建立会计工作组织体系时,要做到会计岗位职责明确、相互牵制。要符合以下要求:一是会计岗位设置应当与单位内部管理和会计业务相适应;二是各会计岗位都必须有明确的职责并能够进行考核;三是各会计岗位之间分工明确,业务往来,应当有记录,以分清责任;四是实行职务分离,即一个人不能同时兼管可以隐匿自己所犯错误和不轨行为的职务,如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和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五是对各个岗位进行定期考核。同时在会计人员配备上应当符合回避制度要求。

(二)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力资源保障。内控制度实施效果如何,人是最关键的因素。所以最首要的是对会计人员素质的控制,包括以下内容:制定有效的用人政策;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对会计人员进行轮训或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其业务技术能力;岗位定期轮换,以加强责任心,同时也有利于会计人员全面熟悉业务;实行会计委派制,切实把“一把手”行使权力的过程纳入会计监督的范围。其次,要发动管理者和员工主动介入、参与内控制度的各项活动,培养参与意识,提高内控制度的实施水平和效果。毕竟,落实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仅靠财会部门是无法做到和做好的,需要各部门、各层次人员的支持和配合。

(三)加强会计核算控制。企业内部会计具有监督的日常性与全过程控制的特点,是外部监督无法代替的。只有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控制作用,强化对经济活动的事前分析与过程控制,才能把可能出现的财经违纪和财务违规事项消灭在萌芽状态。会计监督职能依附于会计核算职能而存在。会计核算控制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会计核算业务流程控制,主要是会计核算的程序、方法等应当符合会计法规政策的要求。二是会计核算具体业务的控制。是指在办理具体会计核算业务时应当贯彻有关内部控制的要求,以保证会计核算的质量,对会计业务的控制,在核算业务不同而各异,如对现金的核算,应当体现职务分离,相互核算,权限控制的要求,现金收支人员应当及时与会计人员进行核对并定期盘点。

(四)加强财务收支控制。财务收支控制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其基本要求是:一是授权批准控制。授权批准控制是指企业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以便进行控制。包括明确授权批准的范围、授权批准的层次、授权批准的责任以及具体审批程序。以便按程序办理审批,避免越权审批、违规审批的情况发生。二是权限统一。财务收支权限的授权应当体现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不能将单一的财务收支审批权经办权同时授权多个人,否则就失去了控制的有效性,应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三是职权分离。指财务收支的审批人与经办人必须职务分离。

(五)加强资产保护控制。对财产的有效控制应当是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单位限制未经授权人员对财产的直接接触、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由专人保管。即单位和各项财产应当专人保管,限制无关人员接近财产。二是职务分离。即财产的保管、使用审批权限应当经过授权严格执行,只有经过授权批准的人员才能接触资产。三是定期清查。即财产保管人员定期进行账物清点,保证账物相符,确保各种财产的安全完整。

(六)强化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检查和考核。为了保证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使之不断地得到完善,企业必须定期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检查内部会计制度是否得以有效遵循,执行中还存在什么问题,原因如何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要严格奖惩,使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同时还应借助政府和社会的外部审计力量,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以实现对内控的双重性监督。内部审计人员的责任不再局限于监督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被执行,而是通过独立的检查和评价活动,针对内部控制的缺陷、管理的漏洞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促进企业依法经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七)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推动企业财务管理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一个良好的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使企业及时掌握营运状况,提供全面、及时、正确的信息。目前,我国大中型企业的会计核算基本实现了电算化。很大一部分企业内部控制也实行了计算机管理,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减少了人为因素对内部控制效果的影响。有的企业还引入了ERP(企业资源计划),实现了对人、财、物的全面控制。

作者:李永红

企业内部控制财务会计论文 篇2:

财务会计视角下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摘要:企业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至关重要,但企业内部控制存在诸多问题,使企业管理不尽如人意。结合近期财政部、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于2009年7月1日在上市公司实施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基本规范》,对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原因和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财务会计;企业内部控制;思考

企业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其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与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一、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企业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动力不足。首先企业管理人员内控意识不强,法制观念淡薄,以权代控,领导“一支笔”审批情况普遍;其次股东和企业管理层委托关系不完善,企业高管人员兼职比较普遍,由内部人控制企业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因为没人愿意制定出束缚自己手脚的控制制度。另外,由于内部控制的成本是由企业自己承担,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导致企业内控动力不足。

2.内部环境适应性不强。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受长期计划经济和公司领导由政府任命的影响,许多高层领导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自然停留在行政领导的角色上,没有真正把企业当做自主经营、自负营亏的经营主体,企业的公司制改造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许多上市公司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聘任了总经理,但在实际运行中,没有发挥各自的职能,没有形成一个适合于各单位的内部控制框架,也缺乏可操作性的内部控制指南,企业无法正确使用已有规范进行操作。

3.风险评价意识淡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越来越高,但是从目前企业状况看,企业的风险意识比较淡薄,缺乏风险控制的有效机制。能否搞好内部控制在很大程度上看能否遏制企业风险的发生,如果内控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就可能错误地作出估计和判断,导致错误地决策。

4.会计系统控制不严信息失真现象严重。企业由于会计系统控制不严,核算不实缺乏有效程序控制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人为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根据、设置账外账、乱挤乱摊成本,隐瞒或虚报收入和利润等。近几个世界范围内重大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呈上升趋势。如“巴林银行”、“安然事件”等一系列的公司财务丑闻和国内银广厦、郑百文为代表的上市公司会计作假事件,引起了中国会计学界对内部控制课题研究的重视。

二、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1.规章制度难以落实。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内控制度有章不循,将已订立的内控制度“印在纸上,挂在墙上”,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审计,遇到具体问题多强调灵活性,使之流于形式,失去了刚性和严肃性。

2.财会人员难以控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与执行财会人员起关键作用,从实际情况看,财会人员难以控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出纳付款时只看报销手续是否齐备、金额是否正确,会计在财务处长审核的基础上注重原始凭证的内容真实和会计分录是否正确,财务处长若领导无交代的按正常程序审核,若有特殊情况的还要按领导意图处理好此笔业务。在领导心目中财会人员既有很强的业务水平又要灵活的领会领导意图,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才是好的财会人员,死板硬套的决不是好的财会人员。

3.内、外部监督乏力。内部监督形同虚设,执行不力。外部监督效果不尽如人意:一是各种监督功能交叉、标准不一、管理分散,未能形成合力;二是各种监督没有按照设定进行,有的甚至以平衡预算和创收为目的,监督弱化问题严重;三是不规范的执行环境和不正当的业务竞争,使得“经济警察”没有发挥作用。

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对策

1.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明确管理岗位职责。由于国有企业根深蒂固的集权管理,经理层集控制权、执行权、监督权于一身,无法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更谈不上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要解决的对策是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理顺现有管理体制:

(1)股东大会行使企业经营方针、筹资、投资、利润分配等重大事项表决权。

(2)董事会行使企业经营决策权,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

(3)监事会行使企业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及内部控制监督权。

(4)经理层实施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事项,主持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

形成职责明确、岗位分工、各司其职、互相制衡、协调高效的运行机制。

2.建立良好的内部环境控制。内部环境控制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包括任何企业的控制活动都存在于一定的内部环境控制中,内部环境控制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遵循和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目标、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环境控制建设,应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3.健全风险评估机制。风险评估是指分析和辨认实现有关目标可能发生的全面风险,以便形成确定的应该如何对他们进行管理的依据,这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内部控制的重点是防范风险、避免和减少差错和舞弊、效率低下、违法乱纪等行为的发生,企业必须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制定生产、销售、财务等业务相关的目标,设定可辨认、分析和管理的相关机制,了解自身各种不同风险。

4.构筑严密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应当做到科学合理,符合本单位生产经营的特点及管理要求,并且有利于检查与考核。内部控制制度内容极为广泛: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等。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所有方面和所有环节。严密的企业内控体系,应该是完整的、有效的。完整性是内部控制的前提,有效性是内部控制的精髓。

5.提高企业财会人员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财政部副部长王军指出,企业内部控制标准的执行,是企业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的灵魂,这一论断揭示了内部控制的实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核心是财务会计控制,企业的重大经济业务,每一项收付和债仅债务的发生都通过会计核算反映出来,在会计核算中保证这种反映的真实、准确和完整,并有责任以会计资料为依据,控制企业经济活动按预定目标进行,就要充分发挥财务部门控制职能:

(1)从制度上保证会计人员实施监督的环境。一是从国家法律角度要保护会计人员实施监督职能的措施。二是企业内部建立具体相应的内控制度,明确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有关的人员职责,实行岗位分离、相互制约的机制。三是坚持财产清查制度,并对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予以明确。四是强化企业领导对会计监督重要性的认识,企业领导的支持是做好会计监督工作的前提。

(2)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主要是强化会计人员的会计内部监督意识,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和教育。扩充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积极推行会计终身教育。要求财会监督突破财务会计的常规工作,掌握投资、金融、市场、营销、法律、信息等多方面的知识。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财政部、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将于2009年7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实施,并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内部控制真正得到了重视。只有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早日建成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内部控制框架体系。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证监会等五部委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控制基本规范》[S].2009-07-01实施.

[2]翟利艳.谈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设[J].会计之友,2006,(4).

[3]王灵蕙.刍议企业内部会计控制[J].财会研究,2006,(9).

[4]朱春敏.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J].浙江教育财会,2007,(3).

[责任编辑 吴 迪]

作者:朱善秒

企业内部控制财务会计论文 篇3: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内部控制逐渐成为企业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的关键所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内部控制用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当中,这种制度体系对于企业自我调节自我制约来说至关重要。然而在我国的多数中小企业中,由于内部控制整体来说还不健全,其在执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就通过对于我国目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几点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中小企业 内部控制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一、内部控制的内涵与作用

(一)内部控制的内涵

在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以及保证企业各项方针政策良好的贯彻执行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内部控制是由管理层、治理者会同其他管理人员一起制定的一种策略和程序,旨在提高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合理改善企业经营效率以及保证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目标提供相对合理的保证。内部控制主要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信息系统和构成、控制活动以及监督活动五个要素。这五个要素相辅相成,共同满足内部控制在企业中的要求。

(二)内部控制的作用

1.财务控制方面。企业实行内部控制最直接体现的部分就在财务会计控制方面。在一个成熟发展的企业当中必然会运行一个规范化的财务核算系统,这个系统明确规定了每个岗位的职责范围,它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例如财務人员在登记明细账之后需要有其他独立的工作人员进行复核。这样保证在第一时间发现账务记录上的错误,有效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因此,内部控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做到防止侵吞财务、贪污舞弊以及其他违法行为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企业财产的安全。同时,内部控制能够不斷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改善其真实性和准确定,规避企业内部、外部的各种腐败或欺诈行为,为审计工作搭建良好的基础。

2.企业内部管理方面。有效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保证企业有关政策方针的顺利实施,整体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同时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的进行,确保实现企业经营的目标。内部控制制度规定了具体明确的岗位职责以及相关考核机制,使得每个员工都能给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这一方面会大大促进企业的生产活动效率、提升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规范组织内部领导者的行为。合理科学的考核机制以及约束与激励制度对于企业内部的从业者来说既是约束也是动力,能够充分地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同时,它还有利于协调所有者和管理者间的利益矛盾冲突,建立双方相互信任的关系,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地长期发展。

二、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及其内部控制的发展现状概述

(一)中小企业的特点

相对于其他大型企业或者上市公司,中小企业规模较小、经营权与所有权并未完全分离,生命期较为短暂以及资金相对短缺。而且中小企业组织结构相对简单,对于内部控制的认知尚不成熟,同时经营品种相对专业化、集中化,缺乏多元化和灵活性。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活动中非常活跃的主体。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现状

在内部控制环境方面,并不是所有的中小企业都能够做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这样不利于管理层高效地做出决定。中小企业需要形成一套认可度较高的管理体系来规范企业内部员工的行为。

在内部控制实务方面,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比较理想。然而中小企业缺乏规范正式的机构,这可能会影响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

在内部监督方面,存在部分中小企业因经费不足缺少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他们还未意识到审计部门对于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性。这样可能会导致他们在内部控制的执行过程中出现延误或误差。

三、我国现阶段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足。现依据内部控制的五要素,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信息系统及构成、控制活动以及监督活动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一)控制环境方面的问题

1.企业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飞度发展的进程中,内部控制对于一个企业的长期发展来说越来越重要。企业需要通过各种方法对自身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提高,以适应残酷的市场竞争。然而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多数中小企业中的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缺乏足够的重视,甚至将内部控制等同于内部监督。即使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制定出有效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切实的执行也就根本没有落到实处,导致企业经济效益和经济管理水平较为低下。

2.组织架构不明确合理。我国现阶段部分中小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容易造成企业内部控制的职权职责混淆。明确的组织架构应当明确规定组织内部各个部门的人员所拥有的权限以及必要的职责范围。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应当明确决策层、管理层和监督层的责任,使得各个职能部门之间形成相互制约、相互协作的组织氛围,以明确内部职权的职责,从而避免权力滥用等行为。

(二)风险评估过程的问题

风险评估是企业风险管理决策的基础,它要求管理者或经营者对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未知活动进行风险的判断和评估。现阶段我国的大多数企业仍然将生产和销售作为发展的首要任务,对于风险评估方面尚未形成完善的机制和体系,企业无法对未知风险进行有效的预警。风险评估体系的不完善会影响企业的应变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给管理者的重大决策增加风险、带来障碍。因此企业需要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以及合理的风险预警机制,对于未知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应对。

(三)信息系统构成方面的问题

对于一个现代企业来说,建立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状况、生产形式以及人员数量的内部控制机制非常关键。然而有的中小型企业处于对成本的顾虑,未建立这样一套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或是直接使用其他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这势必会成为企业未来发展道路上的隐患。

与此同时,企业已有的内部控制制度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内容上过于零散片面,并没有从全局出发看待整个企业的运营状况。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需要从管理的角度出发,更加整体系统的对于企业运营过程中的环节进行控制,完善整个控制网络。

(四)控制活动方面的问题

1.企业内部专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无法满足内部控制制度要求。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具体的执行过程中,需要一批能够将专业背景和实践经验完美结合的专业人才,并且这样的人才还需要有道德操守和职业水准。“家族式”的企业很难将这样的人才保留在自己的企业中,然而现有的人才很难迅速满足内部控制的要求。部分企业的人才还存在一定程度老龄化的现象。同时企业缺乏对内部控制人员的培训,导致许多人无法满足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因此无法得以有效地执行。

2.优秀健康的企业文化的缺失。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代表着全公司所有员工的共同理想,它能将众多背景迥异的人才身上的兴趣、需求、目的统一起来,团结他们向着同样一个目标奋斗。企业文化对于内部控制的执行活动阶段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现如今我国的许多中小企业中,还未形成鲜明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或是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但并未产生巨大的效用。有效的内部控制建立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上,需要由此将企业内部员工的行为统一起来。先进的企业文化能够有效地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顺利执行,为企业未来长期稳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保证。因此,作为中小企业來说,必须要重视企业文化给内部控制能够带来的巨大效用。

(五)监督活动方面的问题

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是评价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必要过程,这种监督包括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效果以及其根据具体情况变化采取的相应措施。一个完善的內部控制体系最重要的还是执行,而监督就是对内部控制执行效果的重要保证。有的中小企业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但是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最终还是会影响其执行效果。例如,倘若对管理的各个环节缺乏基本的监督力度,就可能导致某些人员擅自挪用公款、贪污甚至犯罪等。除此之外,有些中小企业虽然有一些内部控制监督机制,但对于监督功能的划分不够全面,对于监督人员的管理尚未完善。在这种状况下,管理人员与监督人员之间同样缺乏有效的沟通,从而无法达到预期的监督效果。

四、加强和完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意识,引起各级人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

内部控制不但是财务会计相关部门的职责所在,而且也是企业规范经营管理、规避各类风险同时提高经营效率的重要途径。内部控制的效果如何部分取决于企业内部领导以及工作人员的影响。企业内部各级人员首先要先从思想上重视内部控制,这是其能够高效实施的前提。只有在更多的员工自觉遵守内部控制制度的情况下,企业才能将内部控制执行到每一个环节,真正达到目的。各个业务部门之间必须要协调配合、积极沟通,为内部控制制度创造一个公平和谐的氛围。与此同时,管理层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视非常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实际执行效果。

(二)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提高中小企业的风险预警能力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小企业需要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来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企业必须要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念,主动加强内部控制,对于可能遭遇的风险进行防范。

在风险评估机制或风险评估系统中,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设置各种财务类或非财务类的指标来及时反映企业即将面对的潜在风险,专业人员对指标状况进行分析从而能够得知企业即将面临的潜在风险所带来的影响。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将风险划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针对不同的风险类型提前做好相应的紧急预案,完善风险管理系统。

(三)强化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体系

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监督机制首先需要建立明确的企业岗位责任制,对于每个部门的不同岗位职责以及职权范围都有明确的限制,这是企业实行监督控制的重要前提。企业岗位责任制能够使企业内部人员分工明确、相互合作、制约,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其次对于组织内部的特殊岗位实施重点监督:这些工作岗位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至关重要,企业有必要对于部分重点岗位特别设立监督内容及方式,甚至可以指派专人进行监督,保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在监督的方法方面,内部审计可以协助管理层进行监督相关政策或程序的有效实施,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除此之外,外部监督也能够给企业带来不小的帮助,它能给从社会层面为企业内部控制进行优化和改革。政府以及社会审计部门对于企业的内部控制、检查与监督都能够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对于社会内部控制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四)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营造良好的企业内部竞争环境

企业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就需要建立在组织内部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这对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非常有帮助。企业在谋求长远发展的同时越来越需要重视企业内部控制,有效的内部激励约束制度会将企业的未来与管理者的命运相连,从而使他们直接面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促使管理者全力为企业经营管理谋求最大的经济利益。另外,积极的企业内部激励约束制度为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内部竞争氛围。企业对于严格遵守以及部分藐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员工,应当奖惩有度,从而全面达到内部控制的效果。

(五)企业内部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

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优秀的企业文化,它能够给组织内部人员带来精神力量,让企业从业者对工作充满激情和动力。这恰恰既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有帮助,又利于企业自身的长足发展。同时良好的企业文化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培养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建立健全有效内部控制的环境。

(六)提高中小企业员工综合素质,满足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

为了满足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人员素质的要求,企业必须通过多种途径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企业应当在人员招聘的过程中科学考量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应届毕业生或社会人员,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科学设置关键岗位亲属回避、同业回避的制度。其次,企业应当在内部建立科學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范围。针对员工进行不同的轮岗、绩效考核,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后,企业应当组织定期的员工培训,特别是财务人员和内控人员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不断适应现代企业对于高层次人员的素质要求。

参考文献

[1]張颖,郑洪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审计研究.2010(01):132-134.

[2]李军训,秦静,李少莉.基于战略目标导向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财会研究.2010(07):95-96.

[3]郑石桥,郑卓如.核心文化价值观和内部控制执行:一个制度协调理论架构[J].会计研究.2013(10):68-70.

[4]王竹泉,隋敏.控制结构+企业文化:内部控制要素新二元论[J].会计研究.2010(03):23-24.

[5]李志斌.国家文化视角的内部控制研究[J].会计研究.2012(10):85-87.

[6]肖光红.企业内部控制基本理论问题研究[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14.

[7]余磊.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金融经济,2013(06):188-189.

[8]袁峤.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湖南:湖南涉外经济学院,2011.

[9]周玉战.?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和思考[J].现代审计与经济.2007(01):52-53.

[10]韩东.浅议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总会计师,2008,(1):92-93.

[11]鲁兰.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1.

[12]林暾.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0(23):65-66.

[13]李晶.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西:山西财经大学,2013.

[14]侯斐,郭增艳.论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与完善[J].现代经济信息,2014(13):8-9.

[15]朱翠兰.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湖南:湖南农业大学,2005.

作者:陈瑶

上一篇:架空输电线路技术经济论文下一篇:农村土地法律调查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