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与企业会计信息论文

2022-04-22

【摘要】本文通过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内部控制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作用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企业构建并实施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自身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内部控制与企业会计信息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内部控制与企业会计信息论文 篇1:

企业内部控制构建与会计信息质量提升

摘 要: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企业的迅速崛起。会计信息质量影响企业的经济运行效率,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经营管理等方面至关重要。然而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着会计信息的传递,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企业的正常运行与发展。因此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构建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应对措施,以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关键词:企业 内部控制 会计信息 质量提升

会计信息是企业经济运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重要信息,影响企业的经营决策。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将造成会计信息传递不及时、数据不准确,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从而可能对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影响其健康发展。所以,新时期面对各种新形势,企业应不断加强内部控制,从而不断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及时、有效,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本文基于内部控制的会计信息质量提升进行探讨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概述

1.内部控制。企业内部控制涵盖在全面风险管理的范畴内,其基础是企业管理制度,目的是为防范企业内部风险,实现对企业业务流程的有效监管。通过全方位建立过程控制体系、设定关键控制点,以流程形式直观表达生产经营业务过程而形成的管理规范。其基本要素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方面。

2.会计信息质量。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会计信息质量的定义也有所不同。若从用户角度来看,会计信息质量主要是指满足需求者的程度;从生产者角度来讲是指会计信息产品应符合会计准则规定要求的程度。根据199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中有关质量的定义,会计信息质量应是会计信息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总和。

3.内部控制与信息质量关系。若企业内部控制不完善,会造成会计信息不对称;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可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使企业会计信息更准确完整。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从而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

二、内部控制的不足

1.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就目前情形来看,大多企业存在股权过度集中的现象,其中最大的股东拥有支配权。大股东掌握最主要经济决策权,对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干预,从而会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对会计工作质量造成不利的影响。

2.企业文化建设缺失。由于企业始终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难免会造成员工的价值观有所偏差。若外界环境对其进行巨大的利益诱惑,会造成某些员工为了自身利益而违背职业操守,违反企业经营管理原则,不按业务流程操作,擅自篡改相关业务数据,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为企业的信誉造成负面影响,甚至是重大经济损失。

3.风险防范意识不足。财务管理是企业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科技的发展使会计工作逐步实现信息化,许多会计工作不再以传统手工作业的方式进行,而是采取信息化设备。信息化的操作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减少了传统会计的工作负荷,但随之财务风险也有所增加。由于公司会计、业务、采购等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薄弱,日常工作中为严格按照业务流程操作,或者企业内部控制中业务流程规范的缺失,导致企业会计信息数据遭到病毒的侵害而破坏、被非法窃取、善意或者恶意泄露等,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损害了企业的经济利益。

三、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与会计信息质量提升

1.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健全的企业治理结构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要不断加强治理结构优化升级,引进战略合作伙伴,适当分散公司股权结构,形成股东权力相互制约,而不是一股独大。企业可以适时引入董监高管理制度,构建一个更为科学、民主、规范、高效的企业管理组织结构,使每项经济决策更具有可行性,从而各部门各岗位人员能够各司其职,有效执行各项工作任务。同时,要加强会计信息部门工作人员的设置,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以及不兼容岗位设置原则,以维持内部治理结构的平衡、稳定。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首先应大力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使企业内部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端正態度,正确认识自己的本职工作,以专业的工作素养完成各项工作内容。其次要营造一个积极向上、乐观的企业氛围,加强团队建设,使员工感受到工作的乐趣,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此外,应引入绩效考核管理制度,奖惩分明,有效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企业应加强对员工风险防范意识的培养,制定风险预警机制。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会计信息需要经过收集、整理、分析、传递等过程。在信息化处理的每个节点,会计数据均面临一定的风险。因而,企业应采取如下措施,提高风险应对能力:一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制定规范的业务流程管理制度,要求相关工作人员严格按照业务流程操作,以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二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风险防范意识,让员工充分了解影响会计信息的各种因素,加强对会计信息数据的保护,并制定相关风险评估方案。对于关键岗位关键人员,应签订保密协议、竞业禁止协议,进一步加强风险管控。三要加强计算机安全性的设置,可加强计算机识别验证模式,也可安装防火墙以对会计信息进行保护。企业还应加强信息安全管控,对公司的联网端口实施监控,能及时有效地防范企业机密信息泄露。

4.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企业员工既是内部控制的执行者,也是会计信息产生和传输过程中的实施者,因此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与内部执行效果有着紧密的联系。企业管理者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注重培养员工的整体素质与业务能力,可以安排员工参加内、外部培训课程。企业还可以结合企业文化建设,定期举办座谈会,对员工执行内部控制制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分析,强化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内部控制管理,从而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有效。

5.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信息化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各行各业,财务管理也不例外。如今的会计信息质量不再局限于传统会计的借贷记账,报表平衡关系核对等,更多地体现在战略计划、预算管理、财务分析等财务管理方面,这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信息化技术。兼顾经济效益的原则,企业可适当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优化企业业务流程及内部控制制度,从而促进“业”“财”融合,进一步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有力措施,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升尤为重要,关系着企业的未来。目前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文化建设缺失、风险防范意识不足、信息化程度不够等因素制约着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质量,从而影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企业应不断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对企业治理结构进行调整改革、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提高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员工的风险意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适当运用信息化技术提升信息化水平,进而强化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提升会计信息质量,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周剑,徐珊.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构建与会计信息质量提升[J].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2016,03(27):82-83.

[2]曾佑坤.浅议企业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J].商业经济,2012,02(05):68-69.

[3]王莹硕,王丹.基于内部控制角度下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13:138-139.

作者:庄等治

内部控制与企业会计信息论文 篇2:

论企业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

【摘 要】本文通过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内部控制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作用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企业构建并实施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自身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内部控制

在我国股票交易历史上,不断传出上市公司造假的丑闻,早期有主板臭名昭著的银广夏,近期有中小板情节恶劣的绿大地,最近的万福生科,也成为创业板造假第一股。

上市公司作为公众利益实体,国家机关及相关中介机构对其有着系统、严格的监管,但是上市公司造假丑闻却接连不断,因此说明在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外部监管只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要从根本解决问题应首先从企业自身出发。而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立和有效执行是企业自身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径。

1.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的概念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企业资产安全、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由企业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与执行的政策与程序。

会计信息是指企业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2.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与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它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

3.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实务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会计信息反映出的企业状况与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的现象普遍存在,主要原因可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主观原因主要包括:

(1)企业管理层、员工为了满足个人私欲,使用欺骗等非法手段贪污、挪用、盗取企业资产。这种行为通常伴随着虚假或误导性的记录或文件,以隐瞒资产丢失等事实。

(2)企业治理层、管理层为改变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业绩和盈利能力的看法、达到减轻企业税负的目的等,通过精心策划和蓄意实施而编制虚假财务报告,从而导致企业对外提供会计信息与实际严重不符。

客观原因主要包括:

(1)固有风险,即在设立内部控制之前,某类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某一认定易于发生错误的风险。例如复杂业务的计算、受重大计量不确定性影响的业务,技术进步较快业务等。

(2)操作失误风险,由于企业各个环节业务主要由人操作,而每个人都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不能保证操作环节不出现失误。

(3)企业相关人员缺乏专业胜任能力,即企业相关人员素质不能适应岗位要求,导致其不能正确理解职责要求,进而不能正确执行企业已设定好的内部控制要求。

(4)会计准则不完整,企业会计准则及应用指引对部分事项没有做出明确规定,从而导致每个企业处理方法不尽相同,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例如准则规定对内部研发活动形成的无形资产成本,由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创造、生产并使该资产能以管理层预定的方式运作的所有必要支出组成。可直接归属成本包括,开发该无形资產时耗费的材料、劳务成本、注册费,在开发该无形资产过程中使用的其他专利权和特许权的摊销,以及按照借款费用的处理原则可资本化的利息支出。对其中劳务成本是否包括委托外部企业发生设计、研发等劳务,是否包括员工福利津贴等没有具体细分,造成了每个企业的理解不同,研发支出归集方法也不相同。

4.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质量提高的作用

内部控制包括企业使用并依赖的,用以在交易流程中防止错报的发生或在错报发生后发现与纠正错报的所有政策和程序,其主要目标包含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企业资产安全。

内部控制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预防性作用,即内部控制用于正常业务流程的每一项交易,以防止错报的发生。例如通过设立采购与验收由不同部门完成、出纳与记账会计由不同人员负责等不相容职务职责分离制度,可以有效保证企业财产安全;其二是检查性作用,即发现并纠正流程中已发生的错报。例如通过设立复核程序能够在错报发生后及时发现并纠正,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5.内部控制各个环节

5.1设计环节

内部控制的建设面临着外部环境、企业文化理念、管理层经营哲学、各种竞争等多方面的环境变量与因素的影响,因此企业构建并实施内部控制体系,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全面性原则,强调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

(2)重要性原则,是指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内部控制应该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

(3)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行效率。

(4)适应性原则,即强调内部控制应当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5)成本效益原则,即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 成本实现有效控制。

我们可以聘请专业的中介机构帮助企业设立全面而适应企业自身的控制制度,在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时,需要企业人员全面配合,配合的人员中不仅包括企业财务人员,同时还需有销售、生产、采购等其他部门人员的全面参与。在中介机构出具报告后还需要企业组织各个部门综合评鉴,以保证该方案涉及企业业务流程的各个业务环节,并适合企业自身情况。

5.2执行环节

内部控制政策及程序设计完成后,需要企业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执行,内部控制全面有效的执行是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环节。在内部控制执行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企业员工要有专业胜任能力,即相关岗位员工业务素质能达到岗位需求,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已设计好的政策和制度能够得以有效执行性。

(2)企业需提供良好的控制实施环境,树立重视内部控制文化氛围,以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态度,进一步保证内部控制全面有效运行。

(3)在考虑成本与效益原则后,企业需提供执行内部控制付出的运行和维护成本。

(4)内部控制的执行涉及企业不同部门,单个部门的执行结果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他部门对政策和程序的执行,因此需要管理层定期组织协调。

(5)企业管理层的态度,企业内部控制的每个方面在很大程度上都受管理层采取的措施和做出的决策的影响,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视有助于控制的有效执行并减少特定控制被忽视或被规避的可能性,同时管理层需对违规行为以及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方面及时做出反应。

5.3监督环节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是由企业董事会和管理层实施的,管理层需要指定专门部门完成对内部控制的日常监督,定期对内部控制进行自我评价并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时应该遵守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

综上所述,企业只有从各个环节加强内部控制,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作者:王洁林

内部控制与企业会计信息论文 篇3:

企业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失真

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会计信息的质量在经济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被管理层、投资者、债券人及职工个人广泛关注。然而我国在加快现代化企业制度建设的同时,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当前经济生活中非常突出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有效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成为我国会计界、经济界乃至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源很多,对会计信息失真原因的探讨通常从经济,法律等层面进行讨论,本文从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间的关系出发,重点从内部控制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五个要素进行探讨,旨在让企业重视自身内部控制系统的加强和完善,该系统能确保本单位经济活动有效运行,维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关键词 会计信息失真 内部控制 联系

会计信息作为国民经济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优劣不仅影响企业内部管理的成效及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也影响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且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整个国家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及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因此,会计信息必须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等质量特征。我将从研究内部控制制度入手,探讨内部控制制度各要素,还有内部控制的其他要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以及我们如何构建更好更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寻找到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重塑内部控制,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一、会计信息失真与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概述。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反应企业的经济活动,即会计信息不能客观、公正反映企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况,不具备其应具有的质量特征,它是为了某个集团的利益而对企业经营活动一种歪曲的反映。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是严重的,归纳起来有:信息失灵导致市场缩小或使市场不存在;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道德风险直接导致市场的低效率;削弱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削弱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导致投资者和债权人决策失误,从而严重损害其利益。

(二)企业内部控制的概述。

内部控制是指受查者(企业)之组织规划及其所采用之各种协调方法与措施,以保护资产安全,提高会计信息之可靠性及完整性,增进经营效率,并促进遵行管理政策达成预期目标。内部控制制度实施基本目的在于促进企业组织的有效营运。

而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首先是在1986年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提出内部控制要求;在相关法律建设方面,我国继1996年财政部颁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后,中国人民银行于1997年出台了我国第一个关于内部控制的行政法规——《关于加强金融机构内部的指导原则》;199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新《会计法》将内部控制当作保障会计信息“真实与完整”的基本手段之一。2002年COSO报告明确指出对实现目标活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将风险降低至无害水平。这标志着内部控制概念进入了一个新的研究水平。

上述相关内容的制定对于改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加强会计控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会计信息失真与内部控制的联系。

1、会计信息对于内部控制的作用。

内部控制五要素理论进一步将会计信息系统扩展为信息和沟通,提出了信息作为控制的载体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会计信息是企业管理信息的一种,连接了委托人和代理人,并作用于内部控制中。财务信息可以用来编制外部委托人和企业管理者之间进行沟通的财务报告,以监督管理者托管责任的履行情况,同时也可用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在控制环境中,董事会获取会计信息,了解经营情况,监督有关决策的执行结果,并依据会计信息设计出激励机制。在风险评估,控制活动和监督中,会计信息也起着重要作用。通过信息的传递与沟通,管理层了解其决策的执行情况,进而对风险进行评估以采取措施减少风险或是对目标进行调整。通过信息的传递与沟通,所有员工从最高管理者那里获得有关其控制责任的信息,了解自身在内部控制制度中的所起的作用以及每个人的活动如何影响其他人的工作,从而更好地履行职责。会计系统本身成为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组成要素。会计信息是跟随着生产和经营的全过程而产生的,会计信息又可以被管理当局用于内部控制等各种活动。

2、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的作用。

内部控制的反馈机制是会计信息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企业通过会计信息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再采取措施,实施控制,实现系统的自我调节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这种反馈机制对会计信息进行了过滤和整合,从而保证了财务报告目标的实现。同样,会计信息只有通过控制系统才能发挥作用,离开了控制系统,信息的加工处理也就失去了意义。

内部控制制度的控制程序包括设计一套合理,高效的防范机制。具体有:分工,授权,纪录,保卫等一系列控制程序。控制环境则从组织结构的设计开始,根据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和权力,形成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机制,通过适当的人力资源政策,确保人员的胜任能力与道德。风险评估要素通过目标的确定和分解,及时辨识各种风险,使由于各种变化因素而造成的信息失真的可能性下降。监督要素通过预算,内部审计,内部控制饿自我评估手段,持续地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从而为财务报告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合理保证。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制度与会计信息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加强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而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又将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二、從内部控制上的原因

(一)从内部控制要素分析。

1、控制环境方面存在的缺陷。

控制环境主要是指企业核心人员的品行和所处的工作环境,包括管理层的管理理念、董事会与稽核委员会、组织结构、职责划分和人力资源政策与程序。首先,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作为能够控 制公司的大股东或者是内部人在缺乏相应有效约束下,更容易出现不利于公司长远发展而有利于个别人自身利益的短期行为。其次,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形备而实不至”,尤其是董事会没有发挥其监督管理的作用。这种权责不分的公司治理结构导致内部控制如“空中楼阁”。然后,大多数管理者缺乏诚信,道德价值观不正确,不重视内部控制制度。还有人力资源管理不完善,管理者和员工素质有待提高。在用人上,对胜任能力考虑不足,任人唯亲,妒才忌能的现象普遍存在。对职工培训支出较少,只重形式。企业文化建设薄弱。再者,我国上市公司很大一部分是原来的国有企业改制上市的,在人员的聘用上或多或少都带有国有企业的色彩,同时也没有完全建立适合本企业的人力资源流转机制,再加上外部的劳动力市场存在的约束不力,导致雇员极易产生短期行为。最后管理理念问题,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风格影响非常大,一些企业管理者没有一套真正的管理理念。

2、信息与沟通存在的缺陷。

信息与沟通是指为了使职员能履行其职责,企业必须识别、捕捉、交流外部和内部的信息,一方面要注意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的交流渠道和方式。我国上市公司每年发布两次企业财务信息,但由于其时效性差,无法反映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使投资者无法对公司的发展前景做出正确判断。在沟通方面,股民甚至中小股东都无法与大股东进行直接交流,他们的意愿无法表达,他们的发言权和表决权被剥夺他们的利益注定要受到侵害。

3、风险评估方面存在缺陷。

风险评估是识别和分析妨碍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困难因素的活动,对风险的分析评估构成风险管理决策的基础。。一般来说,企业风险管理就是按公司规定的经营战略,选用各种风险分析技术,找出业务风险点,并采取恰当的方法降低风险。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是典型的股权集中型,即股权集中于内部股东的股权结构。在内部人或控股股东大权独揽的情形下,中小股的权益根本得不到保障。这就使中小股东主要以在二级市场的“逐利”为主不关心企业的经营成果,而对公司的长远发展置之不理,内部控制也就毫无意义了。

4、监督评审方面存在的缺陷。

监督评审是经营管理部门对内部控制的管理监督和内审部门对内部控制的再监督再评价的总称。监督评审可以是持续性的或是单独的,也可以是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的,主要应关注监督评审程序的合理性、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报告和对政策程序的调整等等。对控制的设计和运作情况的评估过程,其目的是确保企业内部控制能持续有效地运行。这项工作主要由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来完成,但由于我国许多公司的内审部门隶属于企业管理层,缺乏应有的独立性,无法做出公正的判断和进行有效的监督。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内部监督不够重视,内部监督体系残缺不全、有关内容不够合理或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5、控制活动方面存在的缺陷。

控制活动是企业日常运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包括工作手册、员工手册、各种业务标准、业务流程。高级管理层是否建立适当的控制结构,以确保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并对各级业务部门的控制活动进行界定,这些活动包括但限于:最高层管理层的审查、对各个部门的活动进行适当控制、实务控制、对符合承受风险限度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审批和授权系统、核对和对账系统。还有高级管理层是否定期审查以确保公司所有活动符合业已制定的政策和程序。第四是是否识别出存在潜在利益冲突的情况,使其冲突最小化并进行严密监管。

(二) 内部控制其他的缺陷引起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及分析。

1、成本收益的制约。

设置内部控制制度要受成本收益原则的限制。一个内部控制系统所寻求的保证水平有必要根据制度耗费的成本来决定。一般来说,控制程序的成本不能超过风险或错误可能造成的损失和浪费,否则,内部控制措施就不符合经济性。因此,没有一种内部控制是完美无缺的。

2、串通舞弊。

不相容职务的恰当分离可以为避免单独的一人从事和隐瞒不合规行为提供一定的保证。但是,两名或更多的人员合伙即可以逃避这种控制。比如,出纳人员和会计人员合伙舞弊、财产保管人员和财产核对人员合伙造假等,则再好的控制措施也无能为力。也即内部控制可能因为有关人员相互勾结、内外串通而失效。特别是当单位领导人蓄意违反国家财经纪律,有组织地令其职员违反有关控制原则、规定,则凭借职务划分而产生的内部会计控制机制就会因集体组织舞弊而而失效,内部控制就无法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不能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3、管理越权。

管理越权一般表现为挪用或是错误陈述。挪用主要指对资产的违规转移和隐瞒。对于低层的人员对资产的挪用可以通过文件凭证、限制接近和职责分离等措施来防止。然而,高层管理人员一旦越权挪用,则任何内部控制程序都难以防止。错误陈述主要指管理部门或主要管理者极力弄虚作假,故意错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当企业出现政企不分、行政干预导致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等法人治理结构形同虚设、丧失控制职能时,这类错误陈述也就无法防止。我国长期以来主管部门的行政干预常常导致错误陈述行为的发生,不少企业发生的重大舞弊和财务会计报告失真等情况皆由管理越权所造成。

4、人为错误。

内部控制发挥作用的关键在于执行人员准确的操作。然而,人们在执行控制职责时不可能始终正确无误。执行控制职责时不可能始终正确无误。执行控制人员因为生理和心理因素都会影响内部控制系统正常功能的发挥。如果内部控制执行者情绪和健康状况不佳,执行人员粗心大意、精力分散、身体不适、理解错误、判断失误、曲解指令等都会造成控制的失效。还有些会计人员不遵守会计法,只是迎合领导,弄虚作假,致使会计信息失真。

三 重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方案

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中的任何一个部分出现缺陷都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情况出现,只有从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角度出发,完善每一个部分,才能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如何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考虑。

(一)重塑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1、公司治理。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主体,其主要由股东、董事会、监事会对企业经营者的行为实行监控,以保证企业会计系统及时提供和披露准确、充分的会计信息。

(1)股东大会有权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选举、更换董事和由股东代表出任的监事,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对公司聘用和解聘会计师事务所做出决议。

(2)公司的财务报告要经过董事会的批准才能对外披露,并且董事会需要对其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负责,可见,有效的董事会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与防范管理当局操纵财务报告的企图。

(3)监事会的基本监督职能是检查公司的财务,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或者说失效,股东、董事会和经营者之间的制衡关系发挥不了作用,在这种情形下,股东,董事会和监事会无法对经营者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督,许多情况下,董事会甚至可能和经营者合谋起来,经营者生产并披露失真的会计信息的机会成本和被发现的概率大大减小,为经营者操纵会计信息提供了先决条件,当有利益推动时,经营者就有可能并有条件造假。失效的公司治理結构实际已成为会计信息失真的土壤。

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的关系用一个较为贴切的比喻,就如同血管和血液的关系。因为如果将公司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那么会计信息系统就是公司治理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而公司治理结构就是整个系统内部的主要连接方式。主干道一旦设置不合理,会计信息传递就会出现问题,从而导致会计信息质量的降低。

2、组织结构。

作为为公司活动提供计划、执行、控制和监督职能的整体框架,组织结构极大的影响着会计信息质量,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组织机构的设置是否合理影响会计信息质量。职能明确、相互沟通、相互制约、责权利统一的组织结构,体现在会计上就是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约,而这有助于减少会计差错,防止舞弊。

(2)内部机构主管人员的配备与能力,尤其是会计部门和对会计信息进行监督的部门的主管人员的配备与能力更会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

(3)信息上下流通的顺畅程度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信息的自由流通有利于及时发现和校正错误的信息,可提高信息的质量。

(4)会计职员技能的充分性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会计部门的员工具备与企业规模,业务活动和系统相适应的技能水平,有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3、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行为具有道德规范作用,它的取向和氛围,直接引导着全体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影响着管理人员的经营方式和管理理念,而会计信息的产生和报告离不开会计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参与。管理层的诚实性和管理哲学,是保持充分披露、防止故意隐藏不利消息或进行盈余操纵的保证。

管理者在经营中表现的管理哲学理念及行动能够清楚地把内部控制是否重要的信号传递给员工,从而在企业形成一种氛围。会计人员才会在工作中保持诚信,才会有改进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压力和动机。

(二)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畅通沟通渠道。

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需要充分的内部财务、经营方面的数据,以及关于外部商场中与决策相关的实践和条件的信息,这些信息由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信息管理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应当可靠、及时,并能以前后一致的规范形式提供使用。在规范信息管理的同时,还应畅通后天渠道,建立相应的员工沟通机制。拉近公司与投资者的距离,畅通了公司的沟通渠道,又有利于公司采纳良策,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减少了人为因素对内部控制效果的影响,逐步建立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系统。

(三)增强企业的风险意识,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风险是针对服务目标而言的。对一家公司而言,风险既预示着机遇,又会影响其竞争能力,并影响其维持融资的能力以及保持和提高其产品与服务质量的能力。企业的风险管理要以预防为主,即通过增加、补充或规范各内部控制环节来减轻可能面临的风险。公司应成为一个专门的风险评估机构,对公司各个环节的风险进行评估,评估结果直接反馈给公司董事会,为公司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公司应面向广大外部投资者和员工,定期举办风险知识培训,运用实证或案例分析的方法,分析近、远期收益的关系,强调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形成一种人人重视风险控制的人文环境,从而在实质上促进财务报告内容的确定性和质量的提高。

(四)强化内部监督。

为了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能切实执行、效果良好,内部控制必须被监督。企业应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或建立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系统,加强对本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内部控制中的漏洞和隐患,并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及内部控制执行之中的薄弱环节,及时修正或改进控制政策,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违章必罚,以罚促纠,以期更好地完成内部控制目标。要加强内部审计的作用,先要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对于审计部门的设置应该高于其他职能部门,独立于被审计部门。这样才能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同时要把内部审计部门的主要只能从查错防弊转到对公司的管理做出分析和提出建议上来。

(五) 建立严格的财务收支审批制度。

根据适度授权的原则,建立严格的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其中涉及会计相关工作授权批准范围、权限、程序、责任等内容。根据其正常经济业务较多的特点,可以采用一般审批方式,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保证经济活动的灵活性和主动性。对于例外经纪业务则必须采取特别审批方式,由高层管理人员甚至厂长(经理)专门研究后做出决定。企业的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系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可由各部门提出申请或计划,财会部门审核后报厂长(经理)批准。

(六)提高人员素质,建立岗位轮换制。

企业的成就主要还是要依靠职工的素质。任何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成败都取决于其设计水平和高素质人员的贯彻执行。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要重视业务技能的培训,以提高其工作能力,减少会计业务的技术错误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同時要对会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违法违纪,反腐倡廉等方面的教育。增强会计人员的自我约束能力。对职工实行休假和轮岗制度,当其他人员接替原工作人员工作时,以往日常工作中的差错和不轨行为容易暴露,轮岗可以消除有些人蓄某侵占的念头,克服串通舞弊的缺陷。

(七) 建立健全内部稽核制度和内部牵制制度。

1、内部稽核制度。

内部稽核制度是会计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稽核工作的组织形式和具体分工;稽核工作的职责、权限;审核会计凭证和复核会计账薄、会计报表等方法、稽核工作的主要职责是:(1)审核财务、成本、费用等计划指标是否齐全,编制依据是否可靠,有关计算是否衔接等;(2)审核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财务收支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规定;(3)审核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的内容是否合法、真实、准确、完整,手续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定的要求;(4)审核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并与账面记录进行核对,确定帐实是否相符,并查明帐实不符的原因。

2、内部牵制制度。

内部牵制制度规定了涉及企业款项和财务收付、结算及登记的任何一项工作必须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分工处理,以起到一种相互制约的作用。例如: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即“管帐不管钱,管钱不管帐”。通过内部牵制制度的建立,既能够保证各种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合法和完整,又能使各职能部门的经办人员之间形成一种相互牵制的机制。不相容的经济业务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和部门参加,只要这些人员和部门不互相勾结,差错和不轨行为就很容易被发现,通过内部牵制制度不但能提高作业效率,而且也使内部会计控制得到实施,有效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

四 结论

本文从COSO方面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五个方面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构建,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出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又从内部控制其他的缺陷点分析了引起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成本收益的制约,管理越权,串通舞弊,人为错误都是引起这一想象的原因之一,通过上述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分析找出了怎样解决,完善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来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综上所述,完善内部控制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关键所在。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作者:盘江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昆明办事处,会计主管)

参考文献:

[1]柳立立.新COSO 框架下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 年第7 期,总第145 期.

[2]王吉、张敏.我国内部控制现状探析.经济师.2006年第8期.

[3]马广奇.企业内部控制的新进展.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企业.2006年9月第9期.

[4]李静.美国COSO报告及其借鉴意义.财会月刊.2006年4月.

[5]张宜霞.内部控制一基于企业本质的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

[6]杜滨.企业内部控制与单元负责人的法律责任.财务与会计.2004年.

[7]朱荣恩,应唯,袁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理论与实践.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

[8]吴联生.会计信息失真的“三分法”.理论框架与证据,会计研究.2003年.

[9]卢昌崇.企业治理结构.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

[10]夏曦.从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角度探讨企业内部控制.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

[11]陈浩.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 经济师,2005年.

[12]刘国成,张愈强.关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思考.财会月刊,2005,(2).

[13]魏明海.会计信息质量经验研究的完善与运用.会计研究,2005,(3).

[14]阎达五,陈亚民.论会计管理循环.财会通讯,1988,(8):8—10

[15]娄芳.国外独立堇事制度的研究现状.外国经济与管理,200l,(12):24—29

[16]刘宗柳,陈汉文.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实务与案例.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17]辛茂苟.会计信息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18]顾弘敏.会计信息化发展问题研究.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4

作者:刘兆江

上一篇:新媒体时代高校师德建设论文下一篇:农业产业体系下农业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