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防范财务风险论文

2022-04-30

担保公司作为金融体系中的融资平台,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担保公司自身面临的财务风险却越来越大。究其根本原因是其内部控制设计合理性与运行的有效性较差,风险防控措施不力,担保公司只有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及防范才能在竞争中获取优势地位,并持续健康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内部控制防范财务风险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企业内部控制防范财务风险论文 篇1:

加强中小企业转型期的内部控制 防范财务风险

[摘 要] 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发展轨迹影响,在经营过程中暴露出内部财务管理控制体系上的混乱和内控制度的不力的缺陷,这是许多中小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在转型阶段走向衰亡的主要因素。加强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处在转型期的中小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而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没有一个健全而完善的内部控制,存在很大的财务风险。本文分析中小企业如何加强内部控制,提出了防范财务风险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 转型期 中小企业 内部控制 财务风险

现阶段我国的中小企业中,大都没有采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合理制衡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仍处于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合一的古典集权状态。这种初期管理模式在创业阶段有一定的优势,但在企业发展到这一转型期后,企业的发展局势出现两极化,有一部分沿用原来的管理模式运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渐趋势微,乃至衰亡;有一部分能健全企业管理模式,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进行改造,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走向规模化发展。探究其中原因,关键是在企业发展的转型期选择了怎样的发展模式,这至关重要。本文就中小企业在转型期的内部控制制度问题进行简单分析。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1.管理组织不健全,财务机构简单,不相容职务未分隔

中小企业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内部监督,是一堆堆手册、各种文件和制度。由于投资和经营规模都较小,投资者多要考虑用人成本,尽可能的简化机构。在财务机构设置上,有的小企业干脆不设置会计机构,有的企业即使设置会计机构,大都也是层次不清,分工不明。在财务人员任用上,小企业最常见的做法是由自己的家属或直系亲属担任出纳,同时聘用外单位的会计或税务代理机构的人担任兼职会计。这些兼职会计一般一个月只定期来企业做一次账,利用企业提供的有限票据做出财务报表,反映企业的销售额并申报交税。这样的账务所反映出来的财务信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起不了任何作用。此外,为了节约用人成本,许多中小企业往往在管理机构中采用一个人身兼数职的做法,从而出现了许多不相容职务未分隔,岗位与岗位之间缺乏相应的制约的现象,最后导致职务犯罪和企业资产流失的结局。

2.管理制度混乱,财务操作不规范,内部控制乏力

许多中小企业普遍没有建立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缺乏相应的财务操作规范。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总的来说残缺不全;或者虽有其中几项制度,在实际工作中也是从未认真执行过。中小企业在财务操作过程中也十分不规范。有些中小企业根本不设账,以票代账,或者设账,但账目混乱;在笔者接触的许多中小企业中,企业在进货票据方面为减少进货成本,不向供货方索取进货票据,而是用收据进行抵冲;这种财务管理制度上的混乱和财务操作上的不规范,使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根本无从说起。

要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防范财务风险

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存在的这些管理问题在发展到转型期后,严重地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要想取得大的突破,吸引优质的客户,就必须做好企业转型期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1.建立合理用人制度、健全管理控制机构、推行职务不兼容制度

企业不能因为规模小,节约成本而对不能缺少的财务分工岗位进行合并,必须对参与经济业务事项的所有过程的工作人员要相互分离、相互制约;重要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要明确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程序;如出纳人员的岗位是最容易出错,也是企业最为致命的资金关口之一。小出纳做大案的案例屡屡见诸报端,如2006年见报的“不到一年挪用千万公款澳门豪赌粤小出纳作大案”、2005年见报的“ 28岁出纳挪用公款1800万”等。因此必须对出纳岗位制订相关制度,把银行的支票、印鉴章、支付密码器这三件中的其中一件不由出纳人员保管,指派其他可靠的人如仓库保管员、会计或自己来进行保管监督,这样就可以避免以上案例中所述事件的发生,或者至少可以在问题发生的初期就可发现。

2.建立内部控制制度,防范财务风险控制

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对企业经营效率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要建立企业授权批准控制制度,企业会计系统控制制度。不断加强员工的后续教育,对关键岗位定期轮岗、换岗,对不相容职务严格分离,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管理欠缺及舞弊行为。要针对每个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对财务风险进行全面的防范与控制。一是筹资风险控制。企业的财务结构、筹资结构、筹资金额及期限、筹资成本、偿还计划等都要事先评估、事中监督、事后考核,关键是要保证有一个合理的资金结构,维持适当的负债水平,既要充分利用举债经营这一手段获取财务杠杆收益,提高自有资金赢利能力,同时又要注意防止因过度举债而引起财务风险的加大,避免陷入财务困境。二是投资风险控制。无论是债权股权投资还是长短期投资,企业都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并根据项目和金额大小确定审批权限,预计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参考文献:

[1]李庆.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运行机制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09,1.

[2]梁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

作者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咸阳

作者:苏长江

企业内部控制防范财务风险论文 篇2:

内部控制视角的担保企业财务风险防范

担保公司作为金融体系中的融资平台,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担保公司自身面临的财务风险却越来越大。究其根本原因是其内部控制设计合理性与运行的有效性较差,风险防控措施不力,担保公司只有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及防范才能在竞争中获取优势地位,并持续健康发展。

一、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担保公司财务风险的成因

1.控制环境存在缺陷。(1)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职能部门利益冲突所导致的财务风险。目前担保公司由于授权与责任定位不清,风险控制部门与业务部门工作目标不一致,业务人员为追求业绩最大化,不顾风险部门的评审意见,尽全力促使项目通过评审,甚至出现道德风险,而风险评估部门往往过于谨慎也易出现误拒风险,影响公司业绩。面对部门冲突的两难选择,公司管理层往往凌驾于控制之上,造成决策失误。当出现代偿项目时,责任由客户部和风险控制部经理承担,而财务部与总经办参与项目评审的人员往往不承担责任,这样权责不清、赏罚不明极易导致再次出现项目代偿风险。(2)人力资源管理滞后所导致的财务风险。担保公司的从业人员需要由法律、金融及管理等多方面的专业人才或复合型人才组成,目前国内担保公司的从业人员大多不具备相应的专业背景,又缺乏行业工作经验,而后续培训教育未能跟上,从而导致关键岗位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缺乏财务风险的识别及防范能力。表现在:一是担保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失范,在业务过程中违规操作、挪用、侵占担保资金,甚至与受保企业串通舞弊骗取担保资金从而使担保公司遭受损失,导致财务风险发生;二是担保从业人员业务不熟练,未严格执行担保业务流程,导致财务风险发生。由于2009年河南担保公司数量的“井喷”,行业专业人才、尤其是具备较高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的优秀人才匮乏,缺乏专业的风险评估人员,这也是郑州担保行业2011年陷入空前危机的重要因素。

2.风险评估体系不健全。(1)监管及经营环境的变化所导致的财务风险。监管和经营环境的变化会导致重大财务风险的发生。2010年《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融资性担保公司内部控制指引》等文件的出台要求担保公司增强内部控制能力,而很多担保公司并未适应监管环境的变化,紧跟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加强内部控制,虽然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担保公司的贷前调查、贷中控制、贷后监管、代偿追讨等制度仍然存在问题,有的仍然从事违规吸储放贷业务,这直接加大了公司财务风险。(2)业务快速发展而风险评估体系不健全所导致的财务风险。担保公司风险评估体系不健全,快速的业务扩张会导致内部控制失效。风险控制是担保公司的生命线,有的担保公司竟然没有设置风险控制部门,以极小的担保费收入承担十几倍的连带赔付责任,不实行风险控制,一旦发生代偿项目,担保公司将承担巨大的财务风险。河南省担保公司2010年底已从2007年的100多家飙升至l640家,约占全国的25%,业务快速扩张而内部控制尤其是风险评估系统并未有效发挥作用,2011年 “圣沃担保”最先引爆河南担保行业,接着一大批担保公司纷纷关门停业,郑州担保行业陷入崩盘危机之中。

3.控制活动不当。(1)内部控制制度操作性不强所导致的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多为大的条框,缺乏实施细则,操作性不强导致担保公司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的防范手段不够,能力欠缺,抗风险能力较差,发生代偿的机率自然增大。(2)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所导致的财务风险。担保公司为了适应监管需要,依据《融资性担保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制定了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大多数都是形同虚设,风险防控未能真正地按照制度执行,担保公司管理层及关键管理人员甚至违规操作,最常见的行为是以理财产品的名义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和违规发放高息贷款,其发生财务风险的概率将大大增加。

4.信息沟通不畅。(1)虚假出资所导致的财务风险。资本金是担保公司进行担保业务的根本,即当受保企业无法按期偿还债务的情况下,担保公司承担连带责任要为其代为偿还,这种代偿只有在资本金足额到位并没有抽逃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据调查河南很多担保公司都是由代理注册机构代理注册的,根本就没有注册资金,在缺乏监管的环境下,担保公司注册后抽逃注册资本金也已成为普遍现象,这些也绝不会自愿披露。(2)变相吸储、放贷和非法集资不披露所导致的财务风险。民间借贷行为隐蔽性非常强。由于信息不公开不透明,监管部门也往往难以掌握全部信息,这给监管带来许多困难。我国的征信体系又难以支持监管部门有效监控担保公司经营行为。在监管无力的条件下,担保公司变相吸储和发放贷款,甚至进行非法集资行为,一旦受保方资金链断裂,就会出现项目代偿风险,由于害怕监管部门处罚,也绝不会自愿披露。(3)信息沟通不畅所导致的财务风险。目前我国担保公司在信息沟通中,普遍存在信息传递过程迟缓,信息在层层传达时发生歪曲现象;而且由于信息反馈机制不完善,沟通受阻,使管理层无法迅速获得准确的信息,不能及时识别受保企业出现的财务异常行为,影响了采取进一步应对措施,无形中加大了公司财务风险。

5.监督机制失效。担保公司通过持续的监督活动,来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控制。一些担保公司未设立内部审计部门,有的尽管设有内部审计部门但管理层重视不够,不能有效发挥其监督作用,这样易导致项目出现代偿风险。

二、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担保公司防范财务风险对策

1.改善担保公司内部控制环境。(1)构建担保公司专业性的风险控制团队。担保公司自身市场竞争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营者的素质,风险控制能力需要依靠专业的风险控制团队来保障,要求所有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专业素质、判断能力,并且需要具备长期的行业经验、丰富的信用管理经验和高度的责任心。担保公司应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目标,公司管理层必须取得从业资格后方可履职,从业人员需要复合型的具有胜任能力的专业人员任职。(2)从战略高度认识建立分级授权、各负其责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根据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建立职责清晰、相互监督制约的机制,明确划分管理当局、担保部、风险部、财务部及总经办等职能部门之间的职责,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权限,建立职责清晰,分级授权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担保业务的工作流程,这将对降低财务风险起到重要作用。

2.健全担保公司风险识别和评估系统。(1)建立一套完善的风险识别和评估系统。担保公司应当建立和完善符合自身需要的风险评价体系,加强对担保项目的风险评估审查,包括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以确保系统的持续优化。担保公司在提供担保之前,应当获得和审查申请担保企业的主要财务状况,如资产规模、现金流量、债务结构、获利能力及偿债能力。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对担保项目风险评估起到关键性作用,担保公司的风险评价体系应参考银行的客户评价体系,结合本公司风险控制需求,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价系统,进一步识别财务风险与评估财务风险。(2)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不断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可以建立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做出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重点关注反映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指标: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经营活动净现金比率、固定资产净值率、销售毛利润率,销售净利润率,采用比率分析法,发现异常结果给出的预警信号,确定财务风险的控制点,加强对在保项目跟踪管理,尽早识别风险,采取必要的措施,及时化解财务风险。

3.提高担保公司风险控制能力。(1)足额提取风险准备金。财政部颁布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风险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担保机构应按不超过当年年末担保余额1%的比例提取风险准备金,用于担保赔付。”担保公司应严格执行制度规定,坚持足额提取风险准备金,积极履行担保责任,增强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同时,合理限定担保总额和单笔担保的最大额度。(2)制定科学合理的反担保措施。担保公司要确立定期检查制度,健全受保企业信息记录系统,建立完备的档案资料库,监控内容重点应包括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获取必要的经营活动信息,方便担保公司对受保企业进行有效监督。担保公司通过反担保手段可以有效降低风险,要求受保企业提供充分的、变现能力强的反担保资源,如应收款项、金融资产,并实质控制受保企业的还款来源。(3)建立保证金制度。由于担保公司是高风险行业,为防控财务风险,按行规应当向受保企业收取担保金额10%左右的保证金,合同正常履行完毕,风险保证金全额退还,如发生代偿项目,以保证金弥补代偿损失,这样可以大大降低担保公司财务风险。(4)建立内部控制绩效考评机制。对各职能部门的所有从业人员实施岗位职责考评,直接与薪酬体系挂钩。在明确职责的同时进行严格的绩效考核,将每项业务流程执行结果与责任人的岗位考核挂钩,不断优化工作质量和效果。

4.完善信息沟通系统。担保公司应当严格按照经营许可证核准的业务范围开展经营活动,不得超范围经营,更不得从事变相吸储、放贷和非法集资等违规活动,不得抽逃注册资本金。

信息和沟通是降低财务风险的必要条件,信息和沟通是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关键,为管理层有效监督提供了载体。担保公司要结合内部控制制度,规范管理会计和业务档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收集处理和传送信息,及时纠正公司错误信息,有效利用信息系统实施内部控制。

5.建立内部审计监督机制。担保公司持续地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是降低财务风险的有力保证。通过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进行审计,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及时修正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发挥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监督作用,从而为降低财务风险提供合理保证。[注:河南工程学院人文社科基地会计研究中心资助]

(作者单位:河南工程学院)

作者:孙长峰

企业内部控制防范财务风险论文 篇3:

基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财务风险防范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形势不断发生变化,企业所处的发展环境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企业在行业之中以及行业以外面临的竞争压力也不断增大,所以仅仅依靠过去的基础提升自身的产品质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企业在进行管理活动时面临的财务风险也不断增加,所以开展在企业当中应用内部控制来防范相应的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和运营能力,保证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下仍然能够有效发展。

[关键词]内部控制;财务风险;防范工作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7225

如何运营和管理好一个企业,一直是一个企业最关心和重视的问题,但是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相应的财务风险,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所以企业需要对财务风险进行合理的防范来保证企业不受到其不利影响。现在有很多企业开始应用内部控制来完善企业的管理工作,预防企业可能遭遇的财务风险,但是在实际的内部控制应用当中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制约了内部控制的效果和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企业需要对内部控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保证内部控制能够贴近企业的实际工作实施,使企业得到更稳定持久的发展。

1 内部控制实施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的制度不完善。现在很多企业开始逐渐应用内部控制工作到企业的管理工作当中,希望能够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来增强发展动力。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部分企业没有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其中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对于内部控制的理解相对不足,只是从其他企业的应用案例和相关的政策法规来对内部控制进行了解,在实际应用时没有分析企业的实际需求而盲目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或者没有制定相应的制度而直接实施内部控制工作,对于企业的管理工作贡献很小甚至因为与企业的实际工作不符合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管理工作,使企业更容易面临财务风险。

(2)内部控制人员能力有待提高。内部控制在企业中应用,主要是通过企业中的内部控制人员来完成,特别是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以及后续的工作执行方面,都与内部控制人员有直接的关系。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与相应工作的完成有较大的联系,但是现在企业中的内部控制工作人员存在工作能力和相关素质不高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内部控制的相关规程和具体实施措施了解程度不足,所以在完成相应内部控制工作的时候不能保证工作的质量。同时企业对于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直接导致对于内部控制人员的能力要求和相关培养工作开展不足,所以内部控制工作人员主动学习的能力和热情都相对不足,相应的内控工作完成质量不高进而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工作效果不佳。

(3)内部审计监督工作开展不足。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是需要在掌握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况下才能够有效开展,同时还需要及时发现企业中存在的问题,所以需要相应的内部审计监督工作来保证内部控制工作能够有效开展来防范财务风险。但是现在企业在内部审计监督方面的工作没有合理开展,缺乏相应的执行制度和执行部门,审计监督工作整体流于形式。由于没有合理的审计监督,企业无法通过审计监督工作来核算企业的相应管理和财务数据,更无法知道相应数据是否准确,这对于企业是否能够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工作来说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当内部控制工作和企业的管理工作存在问题时无法及時地发展并解决,造成了更大的财务风险。

(4)缺乏有效的风险预警分析。对于企业中的财务风险,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工作对企业中各项与财务有关的工作进行调整和管控,特别是建立相应的财务风险预警和应对机制。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对财务风险的预警和应对机制不够完善,所以无法对相应的财务风险进行防范。企业没有利用内控工作来处理企业的财务数据,特别是对于财务风险的分析工作开展不足,主要是因为内控人员的能力不足以及企业对于风险预警工作的建设的不重视,所以没有能够合理地利用风险预警工作来发现企业中存在的问题。企业没有将风险预警工作同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特别是企业的战略发展计划,所以对于风险预警机制的完善不足,不能使企业更合理地应对财务风险。

2 内部控制工作的优化措施

(1)完善内部控制工作制度。现在企业越来越重视内部控制工作并逐渐应用到企业的各项工作当中,企业需要完善内部控制的工作制度来保证内部控制的质量,减少由于制度不完善而引起的财务风险。在建立内部控制工作制度的时候需要对企业的具体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在掌握企业运营特点的基础上再进行制度构建工作。内部控制制度需要详细参考相应的内部控制工作规范,以及企业中需要进行优化管控的地方。内部控制工作制度外建立后需要及时应用到企业中的各项工作特别是财务管理工作中,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际应用效果来对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做出评价,针对制度中不满足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部分及时处理,使该制度确实有效地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减少由于财务管理工作不到位而引起的财务风险。通过内部控制的实施提高企业完善自身工作的意识,通过完善自身的工作制度规范内控工作以及其他的财务工作来更好地应对财务风险。

(2)提高内控人员工作能力与素质。

由于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会对内控工作制度建立和工作实施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企业需要从重视和完善内部控制人员的整体素质来完善内部控制工作。内部控制工作人员对于企业中的相应内控工作起到主导作用,所以在进行内控工作时企业就需要对内控工作人员有具体的工作要求,首要需要了解企业的实际工作情况和企业文化,同时需要对相应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实施措施有具体的了解,确保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来开展内部控制工作。通过明确对于内部控制人员的工作要求来提高其工作能力,并结合企业针对内控工作人员的培养工作来进一步完善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和对财务工作的管控能力,从高素质的内控人员来规范各项工作的流程,使内控工作下的财务管理能够更加有序合理地进行,减少因为企业工作不规范而引起的财务风险并提高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

(3)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工作。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来防范和应对财务风险,需要在合理利用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内部控制工作和其他工作一样,在实施过程中也可能有相应的不规范的问题影响自己的应用效果,所以内部审计监督工作可以对内部控制工作及其管控下的财务工作进行监督审计,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企业需要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信息核算能力,特别是在现在信息技术较为发达同时数据量较大的时期,合理选择核算方法对企业的各项管理和财务信息进行审核验证,保证相应的数据都是真实有效的,能够具体反应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和运营状况。实行审计监督工作,由专门的财务人员和内部控制人员来共同成立监督部门,加强对于监督结果的处理和分析能力,使监督结果能够更有效地反馈到财务风险的防范工作当中。

(4)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财务风险,所以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于企业的长久发展来说有较为明显的作用。企业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需要根据内控工作应用在企业的情况来制定,同时结合企业的战略发展计划和整体经济走势来实施,确保风险预警机制能够与企业实际的管理工作联系起来。企业在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时,需要加强预警部门对内部控制工作结果的分析能力,通过对以往的财务数据对比发现企业运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内部控制工作来对可能产生财务风险的工作环节进一步管控和优化,这对于企业预测可能遭遇的财务风险和完善自己的管理工作来说有积极的作用。企业需要通过内部控制工作引导监督人才培养工作,完善企业的战略性发展计划,提升企业抗击财务风险的能力。

3 结 论

在发展形势趋于复杂的大环境下,企业开始关注完善自身的管理来达到更大发展的目标。现在很多企业开始应用内部控制来完善自身的运营工作,应对运营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但是企业在实施内部控制工作时存在问题,导致财务风险防范工作开展不力,需要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相关工作开展,使企业能够防范相应的财务风险而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吴国芳强化企业财务内部控制,防范企业财务风险[J].现代企业文化,2015(27):121

作者:李明亮

上一篇:云计算环境计算机网络安全论文下一篇:中职交互式教学的服装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