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材影视作品管理论文

2022-04-19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红色影视创作热潮涌动,《山海情》《觉醒年代》《绝密使命》《理想照耀中国》《中流击水》《大浪淘沙》《大决战》《功勋》《叛逆者》《悬崖之上》《1921》《革命者》《红船》等一批电视剧和电影播映。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题材影视作品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题材影视作品管理论文 篇1:

法律题材影视作品的现状及对策

摘 要:法律题材影视作品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法律文化传播方式,其在法治建设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首先从发展历程、功能、存在的缺陷三个角度论述了法律题材影视作品的现状,然后针对现状给出完善这类作品的对策,对策主要分为内容、制作和审查三个角度,希望能通过此文为法律题材影视作品的繁荣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法律;影视作品;法治建设

1 法律题材影视作品的发展历程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的新大门,一批以法律为题材的影视作品相继走进人们的生活,从1985年内地法律电影发展史上第一部普法电影《少年犯》开始,《检察官》《法庭内外》《见习律师》《秋菊打官司》等家喻户晓的影片让普罗大众渐渐熟悉了法律文化和法治社会。中国法律题材影视作品争相面世是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方略之后,如《女检察官》《大道如天》《法官妈妈》等,这些优秀国产影视剧生动地刻画了兢兢业业、坚守崇高信仰、为法治建设奉献全身的法律工作者形象,使群众了解到了法律职业的严谨和高尚。近些年的法律题材影视作品的制作更加精良、故事情节更加引人入胜,激发了广大年轻一代对于法律的学习热情,如《十二公民》《离婚律师》《全民目击》《人民的名义》等国产佳作。虽然我国已有上述优秀作品,但不可止步于此,文艺工作者和法律人应该努力创作出越来越多高质量的法律题材影视作品,用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法律文化,培养群众的法律意识,在全社会形成“懂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围。

2 法律题材影视作品的功能

2.1 反映社会现象,完善法治社会

文艺作品来源于生活,影视作品常常是某一阶段社会生活的缩影。《秋菊打官司》改编自陈源斌的小说《万家诉讼》,讲述了农村妇女秋菊为了向踢伤丈夫的村长讨说法,不屈不挠逐级上告的故事。[1]该片表现了改革开放大潮在农民身上的心理反应,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观念演进。《人民的名义》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叙事主线,讲述了当代检察官维护公平正义和法制统一、查办贪腐案件的故事。[2]该剧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的反腐精神,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反腐的态度和决心。《离婚律师》从两位专门负责离婚官司的律师的视角,展现出夫妻为了买房“假离婚”、夫妻一方有不忠行为该如何分财产等社会发展中的热点婚姻问题,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广泛好评。法律题材影视作品的聚焦点很特别,其关注社会生活中与法治有关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将这些问题巧妙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从而让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这些问题并愿意主动解决这些问题。积极向上的社会现象需要被反映,消极不良的社会现象更需要被反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法治社会建设。法律题材影视作品在反映社会生活、完善法治社会方面的作用不可被忽视。

2.2 传播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

大部分公民对于法律的认识是很浅薄的,相比晦涩难懂的法律著作和大量的法律法規,视听影像是一种有趣通俗的获取知识的方式。现阶段,我国民众掌握的法律知识普遍较少,而法治建设又处于关键时期,作为与民众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影视作品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法律题材影视作品中的故事情节可以引导观众认识不同的法律部门、了解公检法的工作程序、感受法庭审判的庄严神圣,进而学习借鉴剧中角色的维权方法以保障自身合法利益。民众对法律知识有了初步认识之后,法律意识会以一种无形的思想意识形态来影响民众,从而完善民众的公平正义价值观。

3 法律题材影视作品中存在的缺陷

3.1 剧情不够专业

影视剧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信息传播媒介,可如果传播的信息有误,那么不仅起不到传播知识的作用,反而还会引起争议和不必要的纠纷。《离婚律师》热播的同时也有很多专业人士指出了剧中的法律错误,比如将“不当得利”说成“不当获利”、在民事案件中出现“辩护人”、原被告的律师私底下见面吃饭等等,都对观众产生了误导。电影《亲爱的》公安机关以孩子已经丢失24小时为由拒绝立案,而现实中并没有这样的法律规定。[3]传播法律知识的影视作品必须严格对待剧情设定,不糊弄观众,不误导观众。

3.2 过于娱乐化、商业化

有些影视作品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舍本逐末,夸大了故事情节的真实性,加入了很多激烈打斗情节、色情画面和血腥暴力场面,还有的影视剧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资源,在社交媒体上不停恶意炒作,而忽略了法律题材影视作品本身的社会价值。

4 针对现存缺陷的对策

4.1 内容:体现主流思想,展现社会热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说:“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没有优秀作品,其他事情搞得再热闹、再花哨,那也只是表面文章,是不能真正深入人民精神世界的,是不能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民思想共鸣的。”优秀的影视作品之所以能够受到欢迎,是因为其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十二公民》中的12个不同职业不同背景的陪审员真实反映了中国社会现状,展现偏见的同时又表达了对于公义的追求。该片以法律戏剧文本的方式展现当下的中国社会,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借鉴《十二公民》,法律题材影视作品应当充分体现主流思想,展现社会热点,发挥好反映社会现象、完善法治社会的作用。

4.2 制作:提高顾问团队的法律专业水平

制作团队的水平往往决定了一部影视作品的质量,因此,想要保证法律题材影视作品的质量,就必须保证制作团队的质量。在剧本的创作过程中,编剧最好从事过相关法律工作,对法律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确保不出现常识性错误。片方最好能够引入由律师或者法律专家组成的专业顾问团队,对场景拍摄和剧本形成给出有效意见。演职人员也可以去法院、检察院等机关实地考察,对司法程序和法律职业道德有基础性认知。

4.3 审查:有关机关加大审查力度

法律题材影视作品不同于一般的娱乐性影视作品,其肩负着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的重任。因此,国家和地方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对作品内容和核心思想进行严格的专业审查,以保证作品的质量和播出后的教育效果。审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法律运用是否正确、相关法律术语的表述是否准确、司法机关及其他国家机关的地位及职能是否符合现实、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是否与社会主义基本的民主法治理念相一致等等。

法律题材影视作品的制作人、审查机关应当在保证作品质量的前提下增加作品数量,不能模棱两可。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发表讲话:“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 [4]相信在文艺工作者和有关机关的共同努力下,法律题材影视作品会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发展进程,为法治建设贡献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丽.新时期国内乡土电影与乡土小说的关系研究[D].海南大学,2011.

[2] 范以锦,聂浩. 2017年重大传媒事件[J].新闻与写作,2017(12):5-8.

[3] 蔡华玲.论大众法律文化在我国法律题材影视剧中的表达[J].宿州学院学报,2015,30(05):45-47.

[4] 改革开放四十年:艺术凝聚中国力量[J].上海艺术评论,2018(03):7.

作者简介:王艺洁(1999—),女,江苏宿迁人,本科生。

汪海燕(1978—),女,湖北恩施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法经济分析。

作者:王艺洁?汪海燕

题材影视作品管理论文 篇2:

21世纪以来党史题材影视创作的发展和创新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红色影视创作热潮涌动,《山海情》《觉醒年代》《绝密使命》《理想照耀中国》《中流击水》《大浪淘沙》《大决战》《功勋》《叛逆者》《悬崖之上》《1921》《革命者》《红船》等一批电视剧和电影播映。党史题材影视作品,狭义上指以党史事件、人物或场景以及党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精神追求等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广义上包括主要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开放、迈入新时代的影片、電视剧、纪录片和电视节目等。本文研究取广义,视野既从新中国成立之前的革命史拓展到脱贫攻坚等当代奋斗史,也从基于真人真事的创作拓展到艺术想象虚构类作品。“党史题材文艺”主题研究文章在中国知网收录不到百篇,远少于“新主流”“红色影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和“红色经典”等主题的研究文章。本文回顾梳理新世纪以来播映的数百部党史题材电影和电视剧[1],在对《觉醒年代》《跨过鸭绿江》《潜伏》《亮剑》《建国大业》《建党伟业》《集结号》等观众接受度较好、(参见豆瓣网站等)网络评分总体在6分以上的234部电影、电视剧(包括164部电视剧和70部电影,详见文后附表)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概览二十多年党史题材影视创作历程及经验,思考如何强化价值引领力、艺术原创力和传播影响力,以推动相关创作和研究。

一、21世纪以来党史题材影视创作历程

进入21世纪,在中国影视体制、机制、产业改革的大背景下,党史题材影视创作持续稳健推进,每年都有相关电影和电视剧播映。笔者统计了党史题材部分影视作品234部(详见附表,差评作品未收入)。

1.挖掘百年党史富矿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在大历史逻辑中明晰了百年党史四个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进入21世纪的数百部影视作品生动展现了百年党史。一是开天辟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如表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觉醒年代》《1921》《建党伟业》,表现井冈山精神、古田会议精神的《秋收起义》《古田军号》《绝境铸剑》,表现长征的《血战湘江》,表现延安精神的《啊摇篮》《延安颂》《张思德》,表现中国人民14年抗日战争的《百团大战》《亮剑》《人间正道是沧桑》,表现人民解放战争的《风声》《北平无战事》等。二是改天换地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如展现新中国开国之际的《建国大业》《决胜时刻》,表现抗美援朝战争的《跨过鸭绿江》,展现上世纪60年代奋斗的《柳青》《钱学森》《最美的青春》等。三是翻天覆地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如《邓小平》《杨善洲》和《大江大河》系列等。四是惊天动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如脱贫攻坚主题的《山海情》《江山如此多娇》《十八洞村》等。“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多数作品深入展现这四个时期的横断面,也有纵向表现百年接力奋斗史的作品如《理想照耀中国》《奋斗吧 中华儿女》等,自觉、整体地把握百年中国叙事。

一批优秀作品扩展了艺术表现党史的直径与纵深。《觉醒年代》《大浪淘沙》《建党伟业》等将党史融入中国近代史的大背景中,精准再现了从辛亥革命、欧战(后来称“第一次世界大战”)到五四运动等共产党成立前夕的国内外政治环境,呈现砥砺思想、披沙拣金的过程,体现历史思维。《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是原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主任。这位党史专家曾参与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和《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的创作。《觉醒年代》体现对历史研究最新成果的应用,展现中共党史上“南陈北李,相约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佳话[3]。蔡元培“三顾茅庐”诚邀陈独秀到北大任职、鲁迅呕心沥血创作《狂人日记》,这些真实历史转换为艺术场景,激活了国民的集体记忆。电影《1921》主创人员花四年多的时间去世界各地深入挖掘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的史料,从日本警视厅档案资料里找到日本特高科曾计划破坏“一大会议”、上海法租界工部局接到过警戒共产国际代表抵沪的资料。[4]该片据此引入日本和欧洲等国际视线,汇入谍战、追击等动作要素,融入陈独秀、毛泽东、李达夫妇和小女孩等视角,多侧面展现2021年鲜活记忆中的“1921”。随着虚拟化、网络化生存的愈演愈烈,人们的历史意识日趋淡薄,历史认知日趋碎片化。一批党史作品着力重现、重温、重塑,帮助观众深化对历史规律的系统认知。

从“伟大的开端”到“民族的新生”,从“春天的故事”到“新时代华章”,历史并未远去,未来正在书写。《山海情》《秀美人生》等剧瞄准了基层主人公马得福、黄文秀,他们是全国十多万名扶贫干部中“80后”“90后”生力军的代表,以理想主义浇灌现实主义的青春之花。《江山如此多娇》每集最后两分钟是创作札记,原型人物真实呈现精准扶贫过程中的暖心时刻。一批文艺创作扎根革命建设、脱贫攻坚、抗击疫情等真实历史的坚实地基,超越政治化、脸谱化、扁平化的表述,跳出“高歌猛进”的套路和窠臼,绘就党史影视艺术长卷。

2.发展党的文艺事业

新世纪以来文艺工作发展方向明确。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至今,成为国产影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创作品类。1987年成立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于1990年、2003年和2006年拓展创作和审查相关规定,加强规划指导。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创作了100余部2000多集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电视剧。[5]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2年,党的十六大作出“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实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启动电影产业化改革,出台《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影视等文化产业成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鼓励创作党史题材的文艺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应正确区别和处理文艺创作和历史真实的关系,防止片面性和庸俗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出席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等,都发表了重要讲话,还针对影视艺术门类存在的问题作出许多重要指示批示[6],指导推动新时代文艺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把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作为标题性段落加以阐述。“十四五”规划强调加强优秀文化作品创作生产传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等。政策环境持续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影视业综合改革 促进我国影视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十四五”艺术创作规划》、电影精品专项资金、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和电视剧精品发展扶持专项资金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密集出台。2018年,由中宣部统一管理电影工作,加强党对电影工作全面领导。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鼓励创作党史题材的文艺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国家电影局、广电总局开展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影视展映展播活动。包括电影家协会、电视艺术家协会、文艺评论家协会在内的文联组织发挥行业建设主导作用,团结艺术家,推出好作品;同时加强文艺评论与理论研究。党的文艺事业形成健康清朗的生态。

创作是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党史题材影视创作生产活跃,数量与类型丰富。以200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为起点,沿着中国共产党成立(年份尾数为1)、抗战胜利(年份尾数为5)、建军(年份尾数为7)、新中国成立(年份尾数为9)的周期性创作主线梳理,围绕重大历史节点,不断掀起影视献礼高潮。在200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200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2009—2011年(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2016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2019—2021年(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等多个时段,电视剧佳作各多达十余部。其中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建国大业》(2009)、《建党伟业》(2011)和《建军大业》(2017),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闯出红色影视创作新路。这些作品贯穿着党领导文艺工作的红线,也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可视化教材”。

这二十多年来党史题材影视创作成为值得研究的社会文化现象。这种现象产生于从新世纪到新时代的特定社会语境,根源于中国改革开放、和平发展的良好局面,获益于文化产业催生的国家战略,发挥了书写历史、培根铸魂、激励奋斗的重要作用。

二、21世纪以来党史题材影视创作经验

《电影史:理论与实践》认为:“写史并不是对事实的消极传达,而是一种积极的判断过程。”[7]21世纪以来党史题材影视创作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体现了积极的价值判断。

1.塑造历史人物典型

面对观众熟知的党史故事,一批作品形成了“宏大叙事+细微描写”的叙事方式与“重大事件+日常细节”的人物塑造模式,绘出党史路线与党员足迹图,启发观众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恰同学少年》《中国1921》《开天辟地》《日出东方》《井冈山》《红色摇篮》《长征》《新四军》《八路军》《延安颂》《中国1945》《解放》《决胜时刻》《建国大业》《外交风云》《邓小平》《山海情》《中国医生》等。作品抓住历史人物的精神内核,生动还原陈独秀、李大钊、蔡元培、毛泽东、鲁迅等人物形象。《觉醒年代》里,毛泽东护着刚出版的《新青年》,狂奔于飘摇风雨中,趟过破碎山河,在交叉蒙太奇画面中登场。《1921》中,毛泽东被拦于租界铁栏外,愤而奔跑在沪上大街,并回忆起童年逃离封建家长藩篱的往事。一段长镜头与蒙太奇的交错,几组健步如飞的运动影像,呈现了理想激扬的青春生命,呼应了青年毛泽东在《新青年》上发表《论体育之精神》,倡导了“文明其思想、野蛮其体魄”的思想特征,更蕴含奔出牢笼、跑出租界、跑向新中国和新世界的寓意,塑造了毛泽东中国革命领跑者的形象。《历史的天空》《亮剑》《智取威虎山》《暗算》《潜伏》等作品中,鮮活生动、富于个性的圆形人物如李云龙、石光荣、杨子荣、余则成和翠萍及一批无名英雄跃然屏上。杨开慧、陈独秀夫人高君曼、中共一大“温柔卫士”王会悟、被毛泽东同志称为中央托儿所所长“丑妈妈”的丑子冈等女性形象,也在新近历史叙述中彰显出人物性格的更多可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8]《绝密使命》中交通员使用暗号接头法、斗笠提示法、乔装变身法、声东击西法等,将情报藏于香皂、鱼肚、扁担内,是特殊时期智慧和勇气的“接地气”表达;《理想照耀中国》中的单元《磊磊的勋章》,注目女子柔道冠军背后的男陪练;《我和我的祖国》串联起出租车司机、汶川地震孤儿等故事,如涓涓细流汇成历史瞬间和全民记忆。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9]。“史诗是人民创造的。”[10]党史题材创作包括以“正史”为蓝本、革命英雄战斗史等宏大叙事和表现民间个体、日常叙事、当代普通人物社会生活史等丰富路向。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事迹可学可做,精神可追可及,彰显历史与艺术规律。

2.探索历史与艺术规律

遵循历史题材创作“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原则,探索历史与艺术、真实与想象、纪实与写意之间的动态法则。《觉醒年代》《跨过鸭绿江》等剧多线推进、虚实相生,表现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建立之初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必然性。《人间正道是沧桑》《伪装者》等剧以艺术虚构为主,采用明家四姐弟和杨家三兄妹等多线交织,综合瞿秋白、周恩来、陈赓、蔡畅与地下党多重间谍等诸多原型,揭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电视剧《北平无战事》改编自刘和平同名小说,通过国共谍战斗争,揭示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历史规律,回答了“国民党为什么会败,共产党为什么会赢”的历史之问。刘和平也是电视剧《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等的编剧。《北平无战事》用七年时间创作并打磨剧本,反映出来的却只是从1948年7月到1949年1月这短短半年的时间,其中较为密集表现的只有几天,比如7月8日“五人小组”调查“民食调配委员会”,以及8月19日“币制改革”前后的暗流涌动,叙事的精细可见一斑。刘和平在考据这段历史时做了大量细致的案头工作,多次到中国台湾地区以及美国胡佛研究院研读史料档案,力求清晰呈现相关历史事件、政府各部门运作方式乃至职务详细名称。[11]《北平无战事》中大部分人物包括方孟敖都属虚构,但在艺术真实中较为接近历史真实。

由外在真实深入内在真实,可视化呈现精神和思想,展现生活史和心灵史。《觉醒年代》叙事着意思想和文化视角,以《新青年》杂志为线索,通过人物群像展开思想争鸣的历史画卷。李大钊读了胡适文章后关于“问题与主义”的论战,陈独秀和辜鸿铭围绕“尊孔”的辩论,北大教授团与英国官员围绕解聘外籍教师的谈判辩论,毛泽东在邵飘萍课上关于新闻观的论述“要想做一名记者,首先要严格地遵守职业操守,遵循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这段话广为传颂。在多元思潮的激荡交锋及复杂背景中,通过形象生动的视听手法进行当代解读和感性转化,让思想理念可感可触,揭示思想文化领域的深层脉动。《大浪淘沙》等未回避党在成长过程中的路线斗争和曲折思想,用中山舰事件、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等血泪事实,验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只能走符合国情的理论联系实际的中国道路,以影像重现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发生前的讨论、纷争、决策,以及之后的经验总结、教训反思。一批影视作品既有波澜壮阔、宏大沉稳的大事大势,也有丰富的视听语言、灵动写意的工笔细节。闪回、画外音、长镜头、黑白摄影等艺术手段均有运用充分。

影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焕发生机活力,制作多样、类型丰富。既有商业类型大片《悬崖之上》《建军大业》《建党伟业》《风声》等,也有小成本、小制作的作品如央视电影频道节目中心推出的《我的上高》。谍战类型有《叛逆者》《隐秘而伟大》《悬崖》《风声》《暗算》《潜伏》《伪装者》《红色》《和平饭店》《黎明之前》等数十部作品。《智取威虎山》《1921》《悬崖之上》都有谍战智取、爆炸追车等动作戏份,可视化体现“斗智斗勇”。《智取威虎山》以曼哈顿华裔叙述人姜磊的引言角色代入了徐克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留学时第一次看到谢铁骊版本的同名影片时萌发要翻拍经典的想法,姜磊搭乘高铁到东北、片末与牺牲的剿匪战士同桌吃年夜饭的“穿越”镜头,武侠传奇的叙事方式和3D特效带来“松风一起知虎来”的视听震撼,令红色经典更具奇观效应并延伸了文本空间,体现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华语电影新面貌。

3.建设影视人才队伍

二十多年来,党史题材影视创作队伍中的编、导、演、美术、剪辑、摄影、音效、特效等分工逐渐达到专业水平。相关创作传承了此前《大转折》(两部)、《大进军》(四部)与《黄河绝恋》等影视制作经验,承继了《董存瑞》《铁道游击队》《上甘岭》《闪闪的红星》《林海雪原》等红色基因。采用单元叙事、集锦手法的《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石头开花》《在一起》《功勋》《我们的新时代》和2014年《十送红军》,大多用二三十分钟讲完一个故事,力求“短而精”,主创阵容强大。例如《理想照耀中国》集结22位编剧16位导演15个摄制组6534名演员,在28座城市76天内搭建489个场景,《大决战》拍摄跨越三地,使用了七百余处场景、五万余件道具、七千余套服装,彰显国產影视行业工业化的发展,展现历史底气与大国成色。[12]以王朝柱为编剧的创作集体,以《长征》《延安颂》《解放大西南》《周恩来在重庆》《寻路》《换了人间》《太行山上》等20余部近700集电视剧作品,汇成“王朝柱现象”“王朝柱风格”。在中共中央文献党史研究室、军事科学院扶持下,王朝柱长驻北京西郊香山30余年,写花一头黑发,创作集体功不可没。编剧刘和平、龙平平等颇见史学功力。《激情燃烧的岁月》《暗算》《风声》等影视剧本则得益于作家石钟山、麦家的小说。陈力导演了《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海棠依旧》《守岛人》《血战湘江》《古田军号》等。除了唐国强、王霙、刘劲、孙维民、王伍福、卢奇、马少骅等特型演员,一批中青年演员脱颖而出。例如法国里昂艺术戏剧学院研究生毕业的张桐继《亮剑》《铁梨花》《绝命后卫师》之后,近年出演《绝境铸剑》《觉醒年代》和《绝密使命》。《觉醒年代》中张桐饰演李大钊、于和伟饰演陈独秀、马少骅饰演蔡元培等均获观众认可。《理想照耀中国》《1921》则有林永健、张颂文、王劲松、王凯、赵丽颖等兼顾老中青观众喜好的演员群体。一批创作者既夯实了研究历史的内功,又创新性地找到单元集锦等符合新时代年轻人审美需求的年轻态、个性化表达方式。自2007年以来,《恰同学少年》《我们的法兰西岁月》《伪装者》与《建国大业》《建军大业》《黄克功案件》《叛逆者》等作品通过胡歌、王凯、朱一龙等青年演员有效圈粉。1921年中共一大代表平均年龄28岁,毛泽东时年正好28岁;近年《理想照耀中国》主创团队平均年龄35岁,《建军大业》主演平均年龄不超过31岁,20世纪与21世纪的“90后”“00后”隔空联手,体现跨越百年的思想碰撞和代际对话。

总之,党史题材影视作品在坚持价值内核的基础上,叙事策略从宏大国家叙事转向家国生活叙事,叙事主体从脸谱化“高大全”英雄转向普通草根人物,在剧本故事、人物叙事、视听美学、观众共情方面取得突破,体现民族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特色,体现创作生产力诸因素(编、导、演、摄、录、美、音、化、服)的合力。

三、党史题材影视创作从历史到未来

21世纪以来党史题材影视创作取得发展和创新。附表所列为234部观众接受度尚可、网络评分总体在6分以上的党史题材影视作品,可供党史学习教育、红色影视创作参阅。但《觉醒年代》《山海情》等精品佳作还是少数,而《雷霆战将》《抗日奇侠》《一起打鬼子》《向着炮火前进》《一个鬼子都不留》《敌后便衣队传奇》《青春烈火》《我要当八路》《利箭行动》《神枪》《神勇投弹手》《五台山抗日传奇之女尼排》《边城汉子》《箭在弦上》等多部作品在资本、市场、新媒介、不同受众等冲击挑战中暴露出局限乃至严重不足,沦为“抗日神剧”“雷剧”,亟待走出价值引领力弱化、艺术原创力不足、传播影响力偏低等困境。如此方能推动党史题材影视创作进一步创新发展。

【作者简介】何 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生,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处长。

注释:

[1]本文研究对象为相关电影和电视剧,不包括如下类别:表现国民党军旅题材的《喋血孤城》《八佰》《南京!南京》等,党史题材网剧等网络视听节目,纪录片如《山河岁月》《国歌》《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特别是我国特有的纪录片类型、不同于西方“汇编影片”的文献纪录片《敢教日月换新天》等,电视节目如《美术经典中的党史》。

[2][8]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

[3]如中央党校教授祝彦阐述了从最早的历史表述“北李南陈”到后来的“南陈北李”。祝彦:《“南陈北李,相约中国共产党成立”是怎么来的》,《学习时报》2021年4月2日。

[4]王彦:《在初心始发地,上海出品影片〈1921〉为上海国际电影节揭幕》,《文汇报》2021年6月11日。

[5]张丕民:《坚持正确导向 繁荣影视创作》,《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第8期。

[6]李屹:《新征程上文艺工作的光辉指南》,《中国书法》2021年第6期。

[7]〔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电影史:理论与实践》,李迅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7页。

[9]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

[10]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日。

[11]刘和平:《从大历史和文化形态的高度讲中国故事》,《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4年第8期。

[12]何美:《理想照耀 江海奔腾——近年党史题材影视作品综述》,《中国教育报》2021年6月18日。

作者:何美

题材影视作品管理论文 篇3:

多媒体教学中监狱题材影视作品的应用

【摘要】监狱学课程的教学特点决定了其运用多媒体视频作为教辅手段的必要性。如何以情景化、可视化的形式增强视听效果,是监狱学教学改革值得探究的问题。在各类专业性的教学素材中,监狱题材影视作品的重要价值尚未得到足够重视。一些影视作品中所蕴含的监狱行刑理念,以及所映射的真实狱政状况,往往足以引发行刑学领域的深刻思考。然而,多媒体视频在监狱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需准确把握其价值定位:它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绝不是一种教学时尚。

【关键词】多媒体;监狱;影视;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多媒体教学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多媒体网络教学利用多媒体对信息载体处理的多样性,对信息媒体操作的交互性及对多种信息媒体处理的集成性的特点,能影响和改变传统教学的单一线性模式,从而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使寓教于乐成为现实。”[1]若在监狱学课程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视频技术,则专业教学同样富有成效。一、多媒体视频与课程教学

多媒体视频课件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载体。多媒体技术应用极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具有较强的即时性和示范性,可适应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可以说,“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以图文并茂、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进入课堂,其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表现能力,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提高了教学效率,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2]

“多媒体技术能够把文本、图形、图片、图像、影像等多种信息通过计算机的处理和控制,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融合、贯通并生动地加以再现,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能够拓宽课本知识体系,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和加深课堂学习的内涵和外延。”[3]也即,多媒体视频教学可使授课更加直观、具体,达到一些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教学效果,更容易启发学生的主动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各种感官思维都具有吸收知识的功能,其中视听并用的学习效率最高。那么,运用视频剪辑、图像、动态演示等手段辅助教学,能增加教学的可视性与感观性。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认知内驱力具有重要作用。据有关统计,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而同时使用两种途径则可接受知识的65%。尽管多媒体教学需要充分准备,收集与筛选各类素材,但如运用得当,确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二、监狱学课程中的多媒体应用

就监狱学课程的教学特点而言,运用多媒体视频作为教辅手段是必要的。基于监狱机构的特殊性,其往往与社会公众之间隔着“神秘的面纱”。学生对监狱的初始印象亦感知不深,大多仅知晓其为罪犯关押与改造的场所,而其他狱务信息如狱政管理、罪犯习艺、监区文化等则知之甚少。由于狱政信息较难通过社会上一般的传播渠道获得,因而学生对行刑知识的感悟不如教育、医疗、环境等问题那样具体和敏感。换言之,他们对监狱学背景知识的积累有限,又难以深入了解“大墙”之内的真实状况,这就导致监狱学的教学内容难免抽象、晦涩,且与实践脱节。特别是对于那些全然不了解监狱的学生来说,单纯依靠口头说教或言语表述很难使其形成深刻体验。

可以说,监狱学的课程教学同其他学科相比,在利用多媒体视频方面的现实意义或许更为突出,再加之该学科本身就具有专门性、抽象性、综合性的特点,因而如何实现监狱学课程的情景教学,以可视化的形式增强课堂视听效果,就成为监狱学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值得探索的问题。更何况,监狱学课程一方面要求教学资源丰富、信息视野广阔、展现形式生动,另一方面还要求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注重学生基础理论的积累及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多媒体视频教学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信息,在教学过程的交互性、集成性、可控性等方面呈现出独特优势,符合监狱学课程教学的特点。

具体而言,可借助以下素材增强专业教学的可视化效果。一是各监狱的宣传视频。很多监狱注重狱务公开,一些宣传视频不仅向社会展现出监狱真实的一面,而且往往涵盖教育、生活、劳动等狱务场景,其不失为良好的教学素材,可使学生形成直接的感观印象。二是监狱实务部门的图片展示。一些有典型意义的专项工作图片,如教育成果展、劳动成果展等,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监狱。三是专项纪实影视或案例解析。这类调查或访谈式的纪实视频或现身说法,同样有助于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四是狱务公开前提下的工作纪要,如一线干警的工作日志、罪犯的口述笔录等,也可转化为多媒体形式供教学参阅。这些实践性较强的经验总结或工作回顾,更能贴近监狱实际,也更能激发学习兴趣。五是监狱环境的实际模拟。在条件具备时,借助多媒体技术可开展监狱环境的电子模拟演练,通过模拟实验实训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三、监狱题材影视作品的解读

需要指出的是,除上述可视化形式外,还有一个重要但却被普遍忽视的教学素材,即监狱题材影视作品。“尽管监狱题材的电影以其封闭的特殊环境、激烈的冲突矛盾、神秘的犯罪经历一直历久不衰,所反映的监狱侧面也是多种多样、五花八门”,[4]但这些影视作品中所蕴含的监狱行刑的思想和理念、所映射的真实狱政的弊病与误区,往往足以引发行刑学领域的深刻思考。特别是导演和编剧有意无意穿插在监狱故事中的某些细节或片断,对于理解行刑理论知识显得十分生动与形象。例如,经典监狱题材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和以往那些讲述阴暗晦涩牢狱生活的监狱剧情不同,其意在讲述友情与困顿、希望与梦想。值得关注的是,该影片设计的许多情节实际上揭示了深刻的监狱学专业问题,如罪犯假释后的心理危机、紧张的警囚关系、监狱洗钱黑幕等,而结合这些细节向学生阐释监狱的行刑社会化、文明化、法治化问题,则远远比一味灌输苦涩乏味的专业理论要生动得多。

“影视文学作品有很强的穿透力和影响力,尤其能产生一种独特的潜移默化的传播效果。”[4]关于影音视频素材对教学实践产生的积效果,并不乏实例。比如,讲述一代建筑大师梁思成及其夫人林徽因生平的纪录片《梁思成·林徽因》,在梁、陈身上所凝聚着的坚韧、友爱、公正等美好的人性特征无疑能对视听者产生强烈震撼,因而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范本。再如,在解释“伪科学”的概念时,可结合《22度观察:道长李一》的调查视频,解析中医养生及传统文化领域中的伪科学现象。

而在监狱学领域,监狱题材影视作品不仅非常丰富,而且其中不乏许多欣赏性与专业性兼备的影视经典。比如,电影《让爱回家》是一部反映中国女子监狱的主旋律影片,其耗时三年筹备,曾走访国内数十家监狱取材,从法、理、情等多方面揭示高墙内的神秘生活,全面展现了女监内身份截然不同的女狱警与女性服刑人员两个特殊群体的生活与情感历程。类似经典的监狱题材影视还有很多(下表予以部分列举),这些均是监狱学课程教学应加以利用的重要资源;因其具有可视性、专业性与趣味性的特点,因而完全可应用于监狱学课程教学,以期增强对专业理论的体验与理解。由此,监狱学专业建设应将“监狱题材影视作品的专业解读”纳入课程体系,充实监狱学学科的教学内容。遗憾的是,这一教学资源尚未得到足够重视,且目前仍未有一本专门针对监狱影视作品解析的统编教材。此外,由于该类题材作品较多,在援引为教学素材时必须注意取舍和筛选,同时还须要紧密结合专业教师对专业问题的解读与评析,否则即可能成为普通影视作品赏析,而不具备提升专业教学效果的特定价值了。

四、多媒体视频的教学要求

“多媒体学习是一种获得意义的活动,学习者的任务是理解呈现材料的意义,并努力组织那些呈现材料并将其整合成一个连贯一致的有条理的结构。多媒体教学中,教学内容不是线性的文字编排,而是利用多媒体的灵活控制性将多种形式的内容组织成的互相关联的网状结构,通过结构化的形式将松散的信息连结起来,为学生从中获得意义、建构知识提供支持。”[5]由此,利用包括监狱题材影视作品在内的视频、图片、影像、声音等多媒体信息帮助学生建构系统化的监狱学专业知识,是值得倡导的教学辅助手段。然而,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需要准确把握多媒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它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绝不是一种教学时尚。(一)紧密结合传统教学方式

在实际教学中,单一的语言文字和单纯的讲授形式容易形成枯燥冗长的长篇大论,很难让学生体会知识的精髓。监狱学隶属人文学科,其教学既需要集成丰富的素材,同时也要以形象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以提高学生获知信息的效率。然而,作为一门操作性较强的技术,多媒体强调标准化、程序化,其往往容易消解监狱学科的人文蕴涵,使教学变成一种纯技术操作。因此,监狱学教学的多媒体应用,要从关注教学的多媒体形式转向关注多媒体学习的结果,并结合该专业的学科定位和教学特点,实现监狱学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视频的融合。

也就是说,采用多媒体教学不能绝对地排斥传统教学模式,而由过去的知识口述灌输变成机器灌输。这是因为,“课件毕竟只能起辅助教学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教师。学生是主体,而计算机是辅助手段,若一直自始至终都是学生集中精力盯着屏幕,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乏味、学习兴趣会下降。为此,应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应以其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绪相互感染,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这种良好的教学效果及对学生心理产生的正面效应,是任何形式的电子媒体所不能替代的。”[2](二)严格遴选多媒体视频素材

仅仅播放多媒体视频并不能真正提升教学效果,以视频完全替代传统授课方式的做法更不可取,因而教学视频的使用要有合理性、针对性。然而,在实践中,有的多媒体课件只是简单的文字材料,连字体大小、课件背景颜色等都未设计,而缺乏基本的吸引力;有的穿插很多与教学内容毫不相关的图片或画册;还有的反复使用同一教学视频,未及时进行更新;更有甚者,有的在课堂上完全使用视频教学,教师不作任何语言讲解。这显然与多媒体视频应用的初衷相佐。

多媒体视频的优势在于直观、形象,所以监狱题材影视作品需要选用与教学内容、进度、环节相一致的素材。实际上,教师在选取视频素材时要着眼于有代表性、有深度、能触发学生思维,且有针对性、符合教学特点、能突出专业背景的素材。尤其是教学素材的选择还必须是正面、积极的,确保剪辑的视频片断能够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帮助其领会专业知识。选题是否恰当,关系到视频教学的长处能否充分发挥,也同样决定着监狱影视作品能否收到预期的教学辅助效果。(三)合理定位多媒体教学功能

课程教学是师生互动配合基础上的双向信息传递,而教师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调控者。然而,绝大部分被调查学生认为,教师只重视“教”法,忽视学生的“学”法。有的教师只是动动鼠标、敲敲键盘,严重背离了面对面授课的基本要求;还有的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手段,师生之间缺乏有效交流,久而久之教师成为课堂上多媒体播音和解说的工具,教师授课的主体地位与多媒体视频的辅助地位发生主次颠倒。这同样是不可取的。由此,监狱学的多媒体应用要把握分寸,比如监狱题材影视作品的专业解读,不能视为普通的电影艺术赏析,否则就失去了教学素材本来的专业意义。

此外,运用多媒体教学会大量增加课堂信息量,因而课前应充分备课;课中掌控好教学节奏,给学生预留领会内容的短暂时间;课后再布置巩固、消化所学知识的任务。若不停地播放节奏快、容量大的教学视频,则一闪而过的剪辑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徒增课堂学习的紧张感;而在快速视听的压力之下,教学效果势必大打折扣。所以,利用监狱影视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应建立在激发学生构思想象与情感体验的基础之上。

诚然,多媒体视频对监狱学课程教学确有不可取代的优势,但它毕竟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它应该服务于教学,而不是主宰教学。高效的视频教学还要获得先进的教学理念、深厚的学术修养、科学的设备配置等多方支持,如此才能实现监狱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谭春艳.多媒体视频的应用与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3).

[2]羌跃明.高校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和现状[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

[3]宋志勇.多媒体的应用对高校教学质量的利弊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1(3).

[4]陈卫龙.浅谈监狱题材影视文学作品与监狱文化宣传[J].法制与经济,2011(2).

[5]刘颖.多媒体教学应用于高校人文学科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1(7).

作者:张东平

上一篇:电力企业物流管理论文下一篇:寝室卫生寝室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