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农村生态性题材影视剧论文

2022-05-01

【摘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东北从辉煌到衰落,从先进到落后,东北媒介形象也随之颠覆。进入新媒体时代,东北面临着更加复杂的舆论生态,如何清除舆论阻力、传播东北新形象是一项重要的议题。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东北在国家战略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得以提升,这为重塑东北媒介形象提供了契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东北农村生态性题材影视剧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东北农村生态性题材影视剧论文 篇1:

东北农村题材影视作品编剧特色浅析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东北文化逐渐升温,农村题材影视作品也越来越多地被搬上荧屏,好评如潮。以何庆魁、张继等为代表的编剧团队和以赵本山、范伟、潘长江等为代表的强大演出阵容,使影视作品中的东北地方特色愈来愈浓,此类影视作品每年收视率居高不下。本文从人物、文化及创作手法等多方面分析其编剧特色。

【关键词】东北剧;草根文化;民俗文化;喜剧

一、个性人物与时代背景遥相呼应

从早些时候的《刘老根》、《马大帅》到当下正在热播的《乡村爱情》系列,作品的主人公的塑造始终贴近农民本色,电视剧角色为小品演员量身定制,个性十足。

朴实勤劳,真诚善良是农民的本色,在过往的影视剧中已经有所体现。

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同时也是一个矛盾统一体,体现了圆形人物(round figure)的典型特征。“圆形人物的塑造打破了好的全好、坏的全坏的简单分类方法,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刻画人物形象,更真实、更深入地揭示人性的复杂、丰富,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这种塑造人物的方法给读者一种多侧面、立体可感的印象,往往能够带来心灵的震动。”①

在电视连续剧《刘老根》中,药匣子李宝库游医出身,真诚幽默,热心肠。他常常惹出小麻烦又胆小怕事,喜欢表现自己,自以为怀才不遇。同时,他喜欢贪图小便宜,偷电缆被抓还不忘标榜自己的“文人身份”,体现了爱慕虚荣的特点。编剧恰到好处地将人物性格两面性塑造出来,贴近生活中人物原型。性格是人物的灵魂,准确地把握农村人物的性格特点,是编剧扎根农村的结果。

同时,同样是写农村题材的作品,以东北农村和西北农村为原型的作品在人物形象的塑造风格上也有所不同。以东北的《乡村爱情》、《刘老根》和西北的《秋菊打官司》、《一个也不能少》为例。

《乡村爱情》、《刘老根》等描绘的是一幅幅众生相:在《乡村爱情》里,描绘了几对年轻人的爱情生活、创业故事。在《刘老根》里,也是讲老支书刘老根在被儿子顶下来后,发展旅游餐饮业,带领全村人民致富的故事,二者异曲同工。编剧旨在塑造一个人物群,来表达东北农村劳动人民的团结勤劳,进而刻画欣欣向荣的生活图景,使作品的轻喜剧风格凸显出来。

再看那些西北风味的影视作品,主要以张艺谋、吴天明的作品为代表,早些时候的《人生》,到后来的《秋菊打官司》到《一个也不能少》,编剧都是在塑造一个农村地区的代表人物,或者是新的时代农村青年的现实命运,借此来关注社会问题,引发观众的深度思考。《人生》里的高加林高考失败,当民办教师被顶替,只好回家务农,后来到城里当临时记者,又因他的爱情喜新厌旧等问题被人以走后门安排工作的理由告发,最终退回农村重新务农。这就体现了农村青年的现实命运。而《秋菊打官司》里的秋菊是弱势群体的代表人物,是民告官的典型,她的维权之路走得很艰难,影片关注民生,也多了几分现实的沉重。魏敏芝是农村教育状况的缩影,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把我们的目光由城市的现代化教育引向农村,关注基础群众文化素质,关注乡村教育,是典型的社会问题。

东北和西北两类不同的人物塑造使整个作品的定位不同,观众群的分布也不尽相同。这也是东北剧中的人物常常成为各个年龄层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而西北剧常常是评论家和社会工作者等相关人士关注的原因。

这些人物的巧妙设置将鲜明的民族性与时代性融入其中。“民族性”这一概念至少包含内容、形式和审美心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鲜活的民族生活内容、独特的民族表现形式、鲜明的民族气派和民族审美风格。②从这一点上看,东北农村题材影视作品是符合要求的。东北地区土地和气候等条件适合耕种,农民所占人口比例较大,选择农村题材,以原生态和轻喜剧的形式展现农村生活,新农村的生活风貌,恰到好处。在电视剧《乡村爱情》中,以老少三代爱情为主线,展现了解放后,农民思想逐渐开放,对自由恋爱的热切向往,从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民族审美心理的体现。同时,作品描绘了年轻人的奋斗史,体现了农村人民依靠双手勤劳致富的生活理想。

任何一种创作,从单纯的文学到文艺学或艺术创作,都是以其时代性为前提的。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提道:“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故知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作品的时代性,决定着它的受关注度以及社会价值。

时代感强是东北农村题材系列剧的优势。随着“农民、农业、农村”的“三农”问题的提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进行,农村成为新的社会热点,各类农村题材作品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在电视剧《马大帅》、《都市外乡人》等作品中,体现了农村人进城时的矛盾心理,映射出关于农民工的一系列问题。这些人的心理上经历了从“农村人”到“城里人”的艰难角色转换,行为举止也出现内部矛盾冲突,真实地反映了这一阶层人民对城市追求时的复杂心理状态。潜意识里,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的融合时的碰撞,是无法规避的。

同时,这类作品给了我们农村人们积极向上的一面:如《刘老根》讲述了一个农民与时俱进的创业奋斗史,《圣水湖畔》体现了科技兴农,普及农村科学技术知识的观点,《别拿豆包不当干粮》讲述的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先富带后富,促进农村整体发展的先进理念。这些观点与时代背景相呼应,容易引起观众共鸣。

二、草根文化、民俗文化与影视文化的共生状态

草根,直译自英文的grass roots,释义是:①群众的,基层的;②乡村地区的;③基础的;根本的。③在当下,草根文化更多地指以上层主流文化思想相对立的一种相对弱势的平民化文化形式。

在东北农村题材的影视作品中,以二人转为代表的草根文化作为一个显性特征呈现出来,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多次出现在一些影视作品中,体现了黑土地独有的文化特色。

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的基础上,吸取了河北的莲花落,并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场等演变而成,以“说、唱、扮、舞、绝”五功见长,表演形式丰富,气氛热烈。

在电视剧《刘老根》中,小剧场、二人转表演频繁出现,边唱边舞,表演幽默,给人耳目一新的亲切感。随着“绿色二人转”理念的倡导,更多时政内容和社会热点问题融入其中,使其成为大众传媒在民间延伸的一种表现形式。

编剧将二人转表演插入作品中,有其明确目的:第一,二人转表演形式多样,舞台感强。用板胡、三弦、竹板、唢呐等伴奏,在音效上,节奏感强,营造了一种蒸蒸日上的积极情调。在影视作品中加入二人转片段,体现了对民间艺术的重视程度,同时有效地增加了表演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增加视觉冲击力。第二,增添了作品的地方性特色,促成了东北农村题材影视作品的特别之处。二人转艺术在东北三省地区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覆盖面较广。近年来,东北的二人转在剧场演出形势进一步发展,从全国闻名的“刘老根大舞台”在沈阳、北京等地陆续建立,到各地二人转专场的不断发展,演出市场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二人转表演无疑成为东北草根文化的象征之一。二人转的流行加大了观众对其表演的关注度,影视作品中插入二人转片段,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观众的心理诉求。第三,二人转的唱词揭示了时代背景和社会风情,有力地对作品中故事发生背景进行补充。在《乡村爱情2》第一集里,王小蒙的豆腐店开业之时请人唱二人转,曲目是《小拜年》,欢快喜悦的歌词体现了农民的创业时的喜悦心情,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朝气蓬勃的美好景象。

很多时候,草根文化是民间艺术与大众传媒的结晶体。2010年,东北首届草根文化电影节将在沈阳举办,这也预示着草根文化逐渐走向正轨化商业模式,也将带动东北经济和文化的振兴。

东北的草根文化的前景是乐观的,发展来自于其深厚的历史底蕴。数千年来,满、汉、蒙、达斡尔、朝鲜、鄂伦春等民族文化在此地融合,造就了东北文化博大的兼容性和丰富的内涵。吉林省二人转专家王木肖说二人转是三性兼容的艺术,即说唱性、歌舞性、戏剧性。二人转的独特表演方式“跳进跳出”、台上台下互动、分段加篇、“即兴表演”等等,填补了中国戏剧表演体系的内涵。④

随着以二人转为代表的东北草根文化的崛起,相关学术团体和著作也应运而生,如吉林师范大学于2009年成立了“东北史地研究中心”, 东北三省二人转艺术学术研讨会也出版过《二人转艺术论集》,与影视作品一道,成为草根文化的弘扬媒介。

三、轻喜剧特点和明快的节奏感体

现编剧特色

在编剧手法的运用上,此类作品是独树一帜的,首先表现在方言的准确运用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轻喜剧的特点。

方言是指一种语言中跟标准语有区别,主要用在口语上或口头上的地区性或区域性的语言变体。⑤

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前者是语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东北方言作为北方方言的次分支,融合了满语、女真语等中原语言特征,具有多元化色彩。而东北方言在东北农村题材作品中的广泛运用,无疑增加了亲切自然之感。

东北方言与东北人的性格相适应,大气豪放,大起大落,与南方方言小桥流水式的清婉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地域和人文特色。在以东北地区为故事发生背景的作品中,东北方言的运用增添了人们的地域认同感。

在电视剧《乡村爱情》里,“老好了”、“咋这样呢”、“噶啥去啊”频繁出现,情感表达直接率性,语言简明扼要。“老”在东北方言里是程度副词“很”的意思,表达了对现状很满意,“咋”表示疑问与惊讶,“噶啥去啊”即“干什么去”之意。频繁地用“老”修饰“好”,体现了对生活的满足与享受,“噶啥去啊”表现对亲友的关心,作为一种东北的常用口头语,体现东北人热情的性格特点。此外,还有一些东北特色的俏皮台词,如“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非在农村找,找也不找你谢大脚”、“长痛不如短痛,短痛不如不痛,当然,不痛是不可能的”、“梦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她在灯火阑珊村里处”等。这些东北方言随着东北剧的热播在百姓口中流传。

然而,随着方言剧的热播,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首先,过度地运用方言,使方言泛滥,与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的精神相悖。国家广电总局于2009年8月12日通过官方网站重申了“限制方言令”。其次,各地方言在影视中的大量运用,助长了一些不正当竞争之风,如网上热传的“重庆方言剧,花五年时间追上东北方言剧”的口号,这是在追求一种表象的形式上的繁荣,而非内容。内容,始终应该大于形式。最后,方言中仍不免粗话,在一部优秀的作品中,应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造成方言电视剧的如此境况,正是全球化和地方化的双重背景复合的结果。全球化、地方化的文化诉求,对方言剧进行了双重“去魅”(Disenchantment)。⑥找准全球性与地方性的一个平衡点,是如何将方言合理运用的重中之重。

其次,此类作品的喜剧性尤为突出。喜剧性主要是通过形体、言语和动作三方面体现出来的。这类作品人物的形体表现往往比较夸张,动作幅度也比较大。如《乡村爱情》中的刘能走路总是走路一掂一掂还很有节奏的样子,暗含着一种小农思想的信息,总让人感觉他要赶去看热闹,或占便宜,这种走路的姿势体现出了一种喜剧效果。而言语方面体现的喜剧性,则在方言以及纯口语化的运用等地方体现出来,并且增加了很多吵嘴的情节,语言灵活有特点。作品的喜剧性,更多地通过误会法来表现出来。用误会法营造重重矛盾,设置悬念,进而揭示主题,在此类题材作品中常常可见。如在《别拿豆包不当干粮》中,潘长江饰演的豆包村长,最初只是一个抠门的小富农,将全部精力放在赚钱、攒钱上。然而他的老婆却一心想让他当官,于是在经历一串阴差阳错的故事后,他被选上了村长。这一过程不仅让他必须面临着如何做好村长的问题,也让他招来其他一些贪财的村民的嫉妒,故事就在矛盾冲突中展开。从他最初的赚钱的理想,到当上村长的转变,不在人物的预想之中,也给观众一种错觉与误会,而当这种人生轨迹转变的时候,才更能引起观众兴趣。

同时,在结构上,延续并发展了东北喜剧小品节奏明快的特征,情节发展环环相扣,用一条暗线连接起来,却能在每一集中呈现出相对独立的故事情节,体现一种张弛有度的张力。

最后,要谈一下东北农村题材影视作品的几点不足。如主人公的类型化倾向,比如刘老根这个人物,与浩然《艳阳天》里的萧长春、《红旗谱》里的朱老忠相类似,在一定程度上按一个标准把人物界定为某种类型,缺乏作品应有的典型意图。东北影视作品以“俗”字著称,现如今,“俗”已经成为一个中性词,如何做到“俗而不媚俗”,有效地在精神层面提升作品的内涵,是主创应该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四、结语

东北农村题材影视作品以贴近生活,诙谐幽默见长,注重草根文化、民俗文化与影视文化的整合,同时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展现了黑土地上独有的文化特色,在全国范围内树立起一面新的旗帜。

注释:

①百度百科:“圆形人物”词条.http://baike.baidu.com/view/3198299.htm

②纳张元.应全面理解民族性.中国作家网.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09-11-20/39519.html,2009-11-21

③陆谷孙主编.英汉大词典(第一版)[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8月第一版:1393

④张丽红.东北文化研究学术讨论会综述[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2(4):4

⑤百度词典:“方言”词条.http://dict.baidu.com/s?wd=%B7%BD%D1%D4#en

⑥蔡敏,余晓.全球化、地方化语境中的西南方言电视剧[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2(4):92

作者:恒世琦 杨柠溪

东北农村生态性题材影视剧论文 篇2:

新时代东北舆论生态与媒介形象的重构

【摘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东北从辉煌到衰落,从先进到落后,东北媒介形象也随之颠覆。进入新媒体时代,东北面临着更加复杂的舆论生态,如何清除舆论阻力、传播东北新形象是一项重要的议题。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东北在国家战略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得以提升,这为重塑东北媒介形象提供了契机。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东北媒介形象的形成与建构进行了简要梳理,并对新媒体时代东北舆论环境进行分析,以期思考新媒体时代东北媒介形象的重塑路径及东北舆论环境的构建等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东北;媒介形象;舆论

2016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中着重强调了要防止“唱衰东北”声音散播蔓延。这是国家对东北做的一次精准舆论调控,更是在呼唤舆论场正能量。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东北发展注入了一支强心剂。新时代东北振兴,是全面振兴、全方位的振兴,不仅需要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物质因素,还需要强大的思想舆论支撑。舆论是意识形态、文化、人文环境等精神层面的“软力量”,是东北振兴的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新媒体时代,东北振兴面臨着更加复杂的舆论生态,如何清除舆论阻力、传播东北新形象是一项重要的议题。

1. 东北媒介形象回溯

东北曾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新中国的“工业摇篮”。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化体制的逐步推进,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不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加之其具有优势的制造业受到新兴的工业基地和不断增大的进口商品的强有力的竞争,东北三省出现工业经济效益急剧下滑的“东北现象”。十年之后,东北工业发展的危机尚未渡过,农业发展又面临难关,出现了农产品大量积压的困境,新华社将此命名为“新东北现象”。2003年,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正式启动,虽然此后东北经济短暂复苏,但不久再度陷入泥沼。关于东北经济持续垫底以及东北人口严重外流的报道常常出现在公众视野,为大众制造出了正在衰败的“东北景观”。

新中国建立初期,外界对东北的关注主要集中于东北的经济领域,而随着改革发放的推进,特别到了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东北的经济形象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文艺界的东北风开始席卷全国。上世纪90年代,具有浓郁东北农村特色的喜剧小品开始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亮相。而后,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予以密切关注,以东北乡村题材影视剧为代表的东北文化开始轰轰烈烈地崛起。虽然文艺界的“东北现象”弘扬并传播了东北文化,但这些小品、影视作品却塑造了一个非现代的东北。

近年来,我网络直播业呈现井喷式的发展态势,草根文化得到了空前的生长和发展空间。网络直播和短视频的流行为东北人提供了全新的自我展示平台这些被主流文化无法接纳的亚文化在视频平台中深受欢迎,并且在外界看来,这些主播代表了所有东北人的形象。

在现代人的信息环境中,人们通过间接的信息环境获得信息的比例越来越高,大众媒介大众传播媒介成为了人们了解外部世界的主要通道,在很大程度上建构了人们对社会的认知和定义。东北地处中国边陲,尽管如今交通便利、东北与其他地域间的文化、经济交往也日益频繁,但人们获取东北的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仍为大众媒体,而非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是亲身经历。

2. 东北舆论生态中的新旧媒体博弈

进入21世纪,我国也进入了以信息传播为核心的网络新媒体时代,我国媒介形态出现多元化态势,形成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分庭抗礼的局面。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不仅改变了我国的媒体格局,同时还带来了社会权力格局的分化,这种分化体现于公众话语权力的提升。

在复杂的媒介环境和舆论格局下,我国的“新意见阶层”出现——关注新闻时事、在网上直抒胸臆的网民。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61.2%。与20年前我国互联网的使用情况相比,出现了显著的全民化、“平民化”趋势。特别是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原来在舆论场中处于弱势地位的“草根”群体获得了一定的话语主导权,其自我表达的意愿大幅提高。过去,“草根”群体占有少量媒介资源,舆论场中的话语主导权往往被精英群体所掌控,在议题设置、表达机会、表达渠道、影响力等方面均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在移动互联时代,网民借助互联网等新媒体既是信息接受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成为了“传受合体”的新传播主体,于是出现了人人都是传播者,人人都是发言人,人人都是评论者的现象。掌握了新的技术和手段的“新意见阶层”广泛参与到对社会问题发表意见的过程中,他们开始主动设置议程,对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畅所欲言,并极短的时间内产生巨大的舆论能量,发酵情感,诱发行动,影响社会。

自媒体的信息传播以及所产生的舆论声量已成为塑造地区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东北的媒介形象更是深受影响。

近几年,各式各样的移动终端、新媒体平台不断涌现,公众的舆论主阵地自然而然地转向了网络新媒体,新媒体也成为了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因此,东北的负面舆论在网络新媒体中集中爆发。新媒体话语权力的释放使我国出现了“双核”化舆论传播结构,一是以传统媒体为代表的自上而下的、主流的、机构化的传播核心,而另一个则是自下而上、非主流的、非机构化的传播核心。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用户的增加,新媒体不断冲击着传统媒体的舆论传播主体地位,“双核”化的舆论传播结构由此逐渐清晰。相对机构化的传统媒体,非机构化的新媒体更少议程设置,更易形成“舆论流”、“舆论潮”。在此背景下,我国媒体的话语格局发生改变,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力被新媒体分化。

在这样一个新媒体繁盛的时代,网络不仅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更是“杀伤性武器”。新媒体的发展使公众话语权力提升,人们心中积聚多年的对东北的非现代的、落后的形象认知释放于网络空间。网民在网络上无意中结合为意见的共同体,唱衰东北的舆论不断蔓延。

3. 重塑东北媒介形象:他建与自建的平衡互动

新媒体时代负面新闻使东北常常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同时网络直播平台中喊麦、恶搞、娱乐等亚文化元素广泛存在,使我国主流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威逐渐被平民话语解构。虽然主流媒体适时地进行舆论引导,依然无法改变当下东北在人们心中的负面形象。东北各地传统媒体在舆论阵地中的主体地位正在让渡给新媒体。在全新的社会话语生态中,众声喧哗,东北地域和东北人的形象传播面临着新挑战。与此同时,党和国家对东北的战略地位的新定位也为东北形象的重构带来了新机遇。

那么,如何重塑东北媒介形象?202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的《野狼disco》或许能为东北带来一些启示。这个结合了东北喊麦、港台金曲风和复古迪斯科风格的歌曲自一出现便掀起一阵狂潮。尽管为契合春晚主题,《野狼disco》的歌词被替换,但是狂野的风格、粗犷的东北话仍呈现出鲜明的东北性。以《野狼disco》为代表的东北文化重返春晚舞台,也象征着东北文化在大众文化视野中的回归和重生。东北文化元素与港台金曲风、迪斯科的创造性融合是《野狼disco》的成功重要原因。另外,该曲歌词再现了90年代东北的生活场景,搭配着复古的节奏使人们找到了情感的共鸣。这种非典型性东北文化现象的出现为东北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如何既保留东北文化特色,又符合大众审美旨趣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2014年东北经济进入了下行阶段,“唱衰”东北的声音至今仍不绝于耳。“唱衰”不是东北经济增速落后的原因,却会成为东北振兴的巨大舆论阻力。树立信心是改变东北旧形象、传播东北新形象的关键。因此,当下首要任务是要积极营造振兴东北、改变东北形象的舆论氛圍和舆论环境。目前,我国主流媒体舆论场中东北的舆论以正面居多,但民间舆论场中更多的是负面舆论。传统主流媒体和影响力和公信力在降低,网络舆论的非理性和群体极化现象突出,所以要打通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提升、凝聚东北地区各级媒体机构、各级政府宣传部门、自媒体乃至全社会广泛积极的舆论共识。自媒体时代是小人物和底层人物传播的巅峰阶段,东北应以什么样的形象面对外界,又应以何种方式建构新形象,这需要政府引导,也需要相应的顶层设计。

新闻媒体、影视作品、小品以及自媒体所呈现的东北负面形象引发了很多负面舆论。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小品进入最为最繁荣的阶段,也是我国商品经济、城镇化大发展阶段,而一些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却呈现出对现代都市和现代意识的嘲讽和否定,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文化本位意识。互联网时代,媒介的议题设置变得更加复杂,媒介的多样化使得媒介本身在议题设置上出现竞争和冲突,从而减少了传统媒介的议题设置效果,也导致了传统媒介议题成为公众议题的可能性在减少。因此,东北媒体,尤其是东北地区的主流媒体,要主动设置东北形象的正面报道议程,敢于大胆自建东北形象。不论是新闻报道还是影视作品,都要有现代视角、现代意识,敢于批判东北落后、愚昧的一面。

在移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媒体格局、舆论格局及舆论生态都发生了变化,东北主流媒体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受到了一定冲击和影响,必须考虑在新媒体的强势传播和影响面前,把握东北主流媒体的舆论表达与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直接体现在话语权的掌控能力上。特别是在一些重大事件、重要问题的信息传播与意见表达中,东北主流媒体要做到不缺位、不失语,将话语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另外,传统的舆论引导方式和理念也要随之转变。要巩固和加强传统媒体舆论引导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传统媒体自身优势,实现与新媒体有机融合。同时,也要重视意见领袖的舆论引导作用。影响有影响力的人,是一项有效规则和成功策略,要善用意见领袖,通过他们权威、专业、客观的表达引领舆论。过去,往往是主流媒体扮演着意见领袖的角色,而在新媒体语境下,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中的一些“网络大V”“网络公知”为代表的网络意见领袖,已经成为新网络舆论引导的重要主体,在舆论引导格局中正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些网络意见领袖粉丝数众多,且善于制造热点话题,因此要充分利用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作用。

当下,新媒体繁盛发达,而传统媒体似仍以俯视的姿态站在制高点,还在采用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一些传统媒体的传播内容看似高大上,但不接地气,流传不广,使得东北常常处于失语和被动的状态。比如传统媒体中的东北人物形象,不乏有雷锋、王进喜、孟泰、郭明义、黄大年等先进人物,但传统媒体的叙事方式,往往是宏大叙事,塑造的人物往往是高大全的人物,传播方式是自上而下的,一些内容在微信圈、微博渗透不广,难以广为传播。虽然一些传统媒体和相关媒介组织机构已尝试通过公众号和客户端大多进入了自媒体领域,但是效果不佳,在大众性趣味性、互动性和即时性等方面远不及一些个人性质的自媒体。新媒体的传播内容、信息表达方式更加“接地气”,并且能够与用户建立有效的互动关系,具有较高的用户粘性。近年来,东北本地新媒体发展迅速。以吉林某著名新媒体公司为例,该公司的有200余个微信公众号,1800万粉丝基础,每天的阅读量能达到500万左右,但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相比,在传播速度、效率、到达率、吸粉能力、影响力等方面仍有巨大差异。新媒体形态在不断改变,传统的微信公众号、微博已然成为新媒体中的“旧媒体”。另外,东北新媒体所传播的内容往往以幽默、搞笑的图文、短视频为主,其深度、质量、导向仍需把关。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传播各有利弊,因此需要“高低”结合。东北的形象既需要主流媒体,如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媒体的宏大传播,也需要新媒体、自媒体的人际传播。主流媒体与民众有距离,宏大叙事很难打动人心,因此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要协同讲好“东北故事”。比如,长春连续10年被评为最具幸福感城市,应当以百姓的视角,对幸福进行解读,不使这种幸福仅仅停留在榜单上。在传播方式上,要适应用户碎片化阅读的需要,化整为零。东北地区宣传主管部门、主流媒体也要转变传统宣传思路,要拥抱、甚至平视、仰视新媒体。如今,东北主流媒体和新媒体更要抱团取暖,整合各自优势,在互动中要实现自我修正、相互支撑,合力塑造东北新形象。

此外,要实现全领域、全要素、全媒体多元传播。现在媒介建构的大多是东北的经济、文化形象,且这些形象并未客观、真实地呈现出东北全貌。东北有着丰富的土地、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历史文化,但外界对此知之甚少。例如松花江,是个非常值得挖掘的文化宝藏,虽然东北的一些媒体进行宣传,但却没有产生一定的影响力。东北形象的树立和传播要看到东北的优势,要加强对东北深厚的历史底蕴研究的挖掘和传播。东北新形象,应该是一个囊括经济、政治、人文、自然景观等多个领域的丰满的形象,不能仅仅偏向某一领域。此外,还要积极调动事件、人、物等多种元素。在传播方式上,要利用好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媒体表现手段,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进行全方位传播。当然,东北文化的传播要兼顾传统与现代的传播手法。东北的文化根脉常常以伪现实主义的艺术方式呈现,但在线呈现的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真实的东北文化。因此,要让外界深入东北,消费在场文化,领略真正的东北文化。

参考文献:

[1] 周瑞金.“新意见阶层”在网上崛起[J].炎黄春秋,2009(03):52-57.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908/P020190830356787490958.pdf,2019-8/2020-1-15.

[3] 杨东峰.从“双核”到“双螺旋”——试论新时期舆论传播主体的变化[J].新闻世界,2010(06):18-19.

作者简介:崔琳(1989年1月),女,汉族,吉林长春,博士在读,讲师,研究方向:新闻理论、新闻话语研究。

作者:崔琳

东北农村生态性题材影视剧论文 篇3:

东北喜剧小品语言与模式的规范与创新

摘要:东北喜剧小品,语言诙谐幽默,内容通俗易懂,震撼力强,是我国广大电视观众最喜爱的娱乐节目之一。20多年来,东北喜剧小品特别是以赵本山为代表的东北喜剧小品每年都是春晚的重头戏。但是,我们在赞叹东北喜剧小品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应该发现东北喜剧小品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语言粗俗戏谑、有些语言有歧视性不礼貌倾向、主题单一、语言缺乏创新等等。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就会严重影响东北喜剧小品自身的发展及传播。

关键词:东北喜剧小品;幽默;规范;创新

现如今有这样一种说法。那就是,“一过山海关,就找赵本山”。这话虽然有点夸张,却表明了以赵本山为代表的东北小品在中国广袤大地上的影响力,反映了人们对东北喜剧小品的喜爱与认同。尤其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由赵本山等主演的《拜年》、《卖拐》、《相亲》以及《钟点工》等喜剧小品在央视春晚的高调亮相,更使得东北喜剧小品名噪一时。这些小品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和纯朴、清新的生活质感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我们在为东北小品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欢呼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现如今的东北喜剧小品所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例如,语言粗俗戏谑、运用一些歧视不礼貌的语言、主题结构单一、语言缺乏创新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逐渐显露严重地制约着东北喜剧小品在品质上的提升。因此,如何使东北喜剧小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如何使其有更深层次的发展,这是我们要不断思索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东北喜剧小品内容的提升与创新

1990年,赵本山身着他那件藏蓝色的中山装,歪带着那顶耷拉沿的鸭舌帽,走上了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从此迎来赵本山小品的时代。但是,随着东北喜剧小品的持续火爆和赵本山个人名气的不断提升,人们从他的作品中所获得欢乐却越来越少。现如今,一提到东北喜剧小品不再只是赞美和夸耀之音,“没意思”、“老套路”等批评之声不绝于耳。为什么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东北喜剧小品现如今却招致如此多的批评之声呢?这不得不让我们对东北喜剧小品的创作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反思与探索。

(一)东北喜剧小品主题过于单调

“戏剧小品是指一种运用文学、艺术、表演、音乐、美术等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一种社会的生活的综合性的舞台艺术。”[1]小品本身的好与坏跟小品题材的好坏有直接的关系。好的主题,好的题材,再经过表演者的完美诠释,不仅能让人开怀大笑,而且能让观众在观看之余产生一定的感触和启发。反观当下的东北喜剧小品,这么多年来主题就没有多大变化,也没有太多创新,不是农村题材、就是小市民题材,让人们每次欣赏东北喜剧小品只有笑声没有回味,只是看一看、笑一笑就过去了。

当前党和政府都非常关注“三农”,“三农”中可取的材料非常丰富。同时又恰逢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我们的小品完全没有必要老是去挖掘东北农村的题材,让人们一想到东北小品就老是那几样。不是靠忽悠蒙事儿就是靠白云大妈黑土大爷那无知小市民形象赚取观众几声欢笑,不是赵四在舞台上那独特的霹雳舞步就是小沈阳那男扮女装的打扮和阴阳怪气的腔调,总在这里打转怎能推陈出新?例如“白云黑土”系列和“忽悠”三部曲,这些作品忽略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只是片面的追求幽默、风趣的喜剧效果,让人们在大笑之后总感到缺少点什么。因此,小品创作者们只有深入挖掘东北喜剧小品的创作素材,升华小品的主题,让东北喜剧小品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才能让观众在观看东北小品时不仅仅是笑,在笑后应该有所感悟。只有这样,东北喜剧小品才能越走越远,长盛不衰,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光靠几个人的名人效应硬撑局面。

(二)东北喜剧小品形式过于僵化

一个好的题材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形式来表现,那么再好的题材也将会变得一无是处。赵本山小品就犯了“雷同”这个毛病,同一个主题被他演绎成了“连续剧”。如果不是他和搭档的完美配合,我想也就不会有“忽悠”三部曲,不会有“黑土白云”、“不差钱”和“就差钱”系列了。虽然观众看了仍就会捧腹大笑,但是在笑的背后更多的是观众的无奈和审美疲劳罢了。

再有,东北喜剧小品在人物塑造方面也有很多模式化的地方。不得不承认,赵本山小品的成功就在于其塑造的“小人物”的形象的成功。想到他,就会想到中山装、鸭舌帽;想到他,就会想到学盲人的俏皮嗑和东北大土话;想到他,就会想到前言不搭后语的对话;想到他,就会想到小品中 “无知”的小农形象。这些东西在赵本山小品中一直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观众对赵本山的小品的期待值会越来越低,让观众更多地看到的是赵本山的“敷衍”和“累”[2]。

二、东北喜剧小品语言的规范与改进

有人说,语言就是小品的灵魂,语言就是小品的生命,这在东北喜剧小品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但是,我们惊讶地发现,小品语言给广大电视观众带来欢笑的同时,小品语言自身却“犯规”了。东北方言的不规范使用使得东北小品在传播过程中给非方言区观众的认知带来困惑;在小品创作过程中为了片面追求语言的新奇和幽默效果,主观臆造的一些“新词新语”和一些词语的违规使用,违反“和谐语言”观,比如大量使用一些不礼貌的、带有人身攻击和歧视性的语言。语言创新是幽默构成的重要途径,如何看待喜剧小品语言的规范与创新,如何制定规范原则和标准,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喜剧小品的质量与未来的发展[3]。

(一)东北喜剧小品自身的语言规范

语言有一种性质叫作语言的透明性。这一特性是说语言就像我们身边的空气一样,当我们不需要空气的时候就很难意识到它的存在,如同我们在自己的母语环境下交流时就很少意识到自己的母语存在一样,所以也有人管他叫语言的无意识性。可是这种无意识,对于艺术语言的创造者来说是相当有害的。反映在小品的创作中就表现为,创作者没有对语言进行更深入的推敲,没有更深入地考虑语言在传播过程中观众的困惑。因为他们认为我们都是在一个语言环境之下,我的理解就是观众的理解。再有就是打着“语言原生态”的大旗,认为原汁原味的就是最好的,岂不知人们的审美是有差异的,“一视同人”反而造成了观众对小品语言自身的误解。我们应认识到语言的这种无意识特点,树立起语言规范的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在喜剧小品语言创作中反复地琢磨、推敲,不断地追求小品语言的意义、趣味以及在文字背后所反映的创作者的智慧。作者只有这样才会创作出内容新颖、语言规范的好作品来。

(二)“和谐语言观”视角下的东北喜剧小品语言的规范

“和谐语言”就是指人际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双方的语言运用要友好、适当、得体,体现语言的社会功效,与和谐社会的本质相契合[4]。言语交际中所体现的和谐,不仅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同时也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谐语言”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但是在东北喜剧小品中却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人物语言的表达形式,这些不和谐的语言表达形式跟和谐社会建设的理念背道而驰,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那么小品的语言不和谐都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东北喜剧小品中存在很多不尊重对方的言语

相互尊重是人们在日常交流时最起码的礼貌原则。但是在东北喜剧小品当中,创作者为了能引起观众的发笑却使用了很多不尊重对方、挖苦对方的语言。例如,小品《不差钱》中的“他的英文名叫小死样”、“你上炕的都上不上去还上台呢”。小品《红高粱模特队》中的“山丫蛋子,没能耐的玩意儿”,小品《说事儿》中“别装了,装啥呀”,“过去你的脸哭笑不得”,“现在跟紧急集合似的”,这些言语都有伤人之处,是不尊重对方自尊心的一种表现。有些话语还严重地丑化对方,抬高自己,对别人缺乏应有的尊重。例如,小品《卖拐》中的“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这些不和谐的语言有的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流行语,这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

2.东北喜剧小品存存在很多讽刺性的言语

在近几年的影视剧小品中,语言讽刺过度,主体人物常常把别人的生理缺陷当做笑料,讥笑他人或暗讽自己。媚俗讽刺的语言可能给观众带来一时开心,但其中缺少幽默的内涵,不会给人以长久的灵魂的触动[5]。例如,小品《拜年》中“你让潘长江去吻郑海霞根本就够不着嘴”,小品《昨天 今天 明天》中“把那羊薅的跟葛优似的,谁看不出来呀”,小品《捐助》中“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长”,小品《如此竞争》中“你那嘴要是长在猫尾巴下边那就不是嘴了”,等等。这些话语虽然听起来很有幽默效果,让人们开怀大笑,但是,人们笑过之后很难产生一种长久的、精神上的愉悦感。这种以讽刺他人身体缺陷来换取幽默效果的言语形式与现如今所倡导的和谐社会是格格不入的。

东北喜剧小品是中国艺术殿堂中一颗明珠,是无数东北喜剧小品创作者和演绎者们共同的智慧结晶。人们在欣赏这小品的同时也应不断地发现它自身所存在的不足,仔细的琢磨什么是可取之处,什么要舍弃,,只有这样东北喜剧小品才能走的更远,才能在众多优秀的喜剧小品作品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童品良.喜剧小品大观[M].新乡: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18.

〔2〕裘治川.赵本山小品的文化阐释[D].东北师范大学,2011. 24.

〔3〕谢旭慧,徐艳萍.喜剧小品语言的规范与创新[J].现代传播,2010,(9):71.

〔4〕张玉梅.解析中国当代戏剧小品语言不和谐现象[J].作家杂志,2009,(12):223.

〔5〕谢旭慧.喜剧小品语言幽默艺术[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191.

(责任编辑 张海鹏)

作者:郭迪

上一篇:政府确立公开民主决策程序论文下一篇:现代网络技术伦理道德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