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文化影视作品管理论文

2022-04-26

服饰与文化、政治之间的关系服饰最原始的功能其实就是为了遮身蔽体与防寒保暖,只不过随着社会和文明的发展,服饰逐渐演化出了政治、审美的功能,并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服饰文化。自我国的周朝(周代有比较完整的衣冠制度)开始,服饰的政治功能被慢慢突出和强化,以后历代王朝都对着装等级有了严格的规定。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服饰文化影视作品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服饰文化影视作品管理论文 篇1:

中国传统服饰现代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中国传统服饰是中国数千年流传下来的文化,然而现在却面临传统服饰的文化工艺失传。人们对中国传统服饰的认知还不够,因此,要进行中国传统服饰的现代化,必须通过教育推动传统文化工艺的发展、通过多方面的宣传提高人们对传统服饰文化的认知、通过传媒提高中国传统服饰品牌形象、通过政府层面的引导来推动传统服饰文化的复兴。

【关键词】中国传统服饰;现代化;传承;发展

1 中国传统服饰简介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中国传统服饰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其发展与中华文化的前行是同步的,所谓“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之乾坤”。五千年中华文明孕育的服饰艺术,尽管上至商周,下至明清的历朝历代都有着不同特征的服装款式和服饰结构,但总体看来,仍然可以梳理出一条贯穿始终的脉络[1]。传统服饰代表着古代各个时期人们对美的的追求,基本上,传统服饰有两种形式:上衣下裳制和衣裳连属制。

2 中国传统服饰现代化存在的问题

第一,传统服饰的文化工艺的失传。在这五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各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学习,促进了文化融合,这让不同的民族之间文化流通,进而潜移默化地进行影响,当中包括传统服饰。在近代社会,精简使用的生活方式慢慢的渗入了少数民族,新的观念使得族民对传统服饰变得不重视,复杂烦琐的民族服飾逐渐被现代简约便宜的服饰取代。另外,又因为少数民族的族民选择的就业方向为大城市,远离他乡就业,从事传统服饰工艺的人变得越来越少,导致一些传统的工艺濒临失传的边缘。

第二,人们对中国传统服饰的认知不足。我们针对中国传统服饰相关问题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在这些受访者中,对传统服饰感兴趣的绝大多数是年轻女性。而在这些受访者中,有89.42%的人对传统服饰的喜爱是来源于近年兴起的古装剧,这反映了人们接触到传统服饰的渠道过于单一,从而也导致他们对传统服饰的认知不够。

第三,缺少走向国际的中国品牌。中国一直都有着“衣冠礼仪之邦”的美誉,而现代的中国传统服装服饰却没有利用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优势与特质来建立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品牌,以至于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还有所欠缺。其实现在的服饰市场上也有不少做得好的传统服饰的品牌,例如裂帛,五色风马,素萝等,然而,人们对这些品牌却知之甚少,甚至从未耳闻,稍微有一些了解的还是从大型的时装走秀上看到的,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第四,政府在传统服饰方面缺少了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手段,特别是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导致了传统服饰文化的流失,使得一些传统的工艺濒临失传的边缘。虽说近几年来政府对传统服饰文化的关注逐渐加深,很多制作传统服饰的手法工艺也都已经被政府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但是这显然是不够的,传统服饰并未得到全方位保护,并且人们还是不会主动去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服饰。

3 中国传统服饰现代化发展的措施

3.1 通过教育推动传统文化工艺的发展

教育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具有重大作用,因此,应力推传统服饰文化进课堂。例如,扬州的特色课堂里加入了剪纸工艺,北京京剧也已经成为课堂教学内容,一些学校也专门开设了与传统工艺有关的协会。但从全国的角度来看,这些现象的覆盖面并不大,传统文化还没能真正地走入课堂,还没有形成健全的体系与规范,这对于一个拥有五千多年传统文化的古国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缺憾。在基础教育中进行知识教育是一项非常有效的工作,也是一项长期工作,传统服饰在这持续的教育中方可得到普及与推广。中国传统服装工艺多种多样,除了常见的裁剪、缝制、手工工艺和归拔等,还有各种具有传承价值的工艺方法,例如,刺绣、扎染、印染、镂空、磨花等,虽然这些工艺不可能全部都走进基础教育的课堂中,但是可以开设一些可以将爱好者聚集在一起的组织以及一些传统工艺传习所、社团,如兴趣班、学校协会等。

3.2 通过多方面的宣传提高人们对传统服饰文化的认知

在生活中,人们会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娱乐影视,旅游等方面上,充分利用这些机会,向人们传输传统服饰文化,会让人们对传统服饰文化的认识得到提高。

3.2.1 通过旅游业提高人们对传统服饰文化的认知

自1980年起,中国旅游业逐渐兴起,民族服饰是一个地方的重要象征之一,旅游业的发展也为民族服饰提供了一个发展机会,典型的例子有大理周城的扎染,这技术一直流传于民间,后来是通过旅游业的兴起而被人们熟知。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热潮中,民族服饰也随之稳步前进,那些具有传统元素的民族服饰在各个旅游景区都有销售,这些服饰慢慢成为了当地旅游景区的独特纪念品。与此同时,在旅游景区中,传统服饰无处不在:民俗村、民俗歌舞演出、宾馆酒店服务员的穿戴等,这都对民族服饰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3.2.2 通过娱乐媒体提高人们对传统服饰文化的认知

在21世纪科技迅猛发展的年代,电视剧和电影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都非常大,遍及世界的每个角落。一部《延禧攻略》让人们看到了清朝服饰的精美,一部《花样年华》使旗袍这种传统服装大放光彩,成为流行的亮点,一部《大汉情缘》让人们领略了传统汉服的风采。可见影视作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非常大。相比教育课堂等专业教育平台,影视娱乐等轻松的较为人们喜爱的生活元素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而近年来古装影视的兴起,更是带动了传统服饰的流行。

3.3 通过传媒提高中国传统服饰品牌形象

身处信息发达的时代,必须抓紧信息传播速度快,传达面积广的优点,积极弘扬传统服饰文化,使它散播在世界各个角落,这是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常用且有效的方式。我们可以通过拍摄纪录片、编写杂志期刊、发表热门微博话题、开设专题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并结合运用当今大数据时代的各种高新技术来宣传和弘扬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

3.4 通过政府层面的引导来推动传统服饰文化的复兴

政府是深受人们信赖的存在,由政府提倡的政策會更让人们容易接受。在发展传统服饰方面,政府应该积极鼓励人们在春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上穿着具有传统元素的服饰,这会加快人们接受传统服饰的过程,能极大地推动人们对传统服饰的关注度,提高人们对传统服饰的重视。例如,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特别强调“实施中华节庆礼仪服装服饰计划,设计制作展现中华民族独特文化魅力的系列服装服饰”。设计出来的服装服饰极具中华传统民族特色,能代表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华文明元素。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服饰要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时尚圈占得一席之地,树立属于中国传统时尚的标杆,就必须要结合各行各业的力量共同发力,政府引导、社会宣传、民众参与来联手推进传统服饰的发展。另外,要通过各种有效的宣传途径来传播传统服饰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服饰,不断发掘传统服饰的内在精华、优势和作用,让中华传统服饰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正面性的社会文化价值充分发挥出来。这才能使得国民从心底接受传统服饰,并真正意识到穿着传统服饰是对优秀文化的传承,进而培养起对传统服饰的喜爱,最终促进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文霞.折射中华文明的中国传统服饰[J].中国艺术,2012 (05):28.

作者:陈颖诗 郭坤兰 邓玉雯

服饰文化影视作品管理论文 篇2:

典型服饰中的政治文化学

服饰与文化、政治之间的关系

服饰最原始的功能其实就是为了遮身蔽体与防寒保暖,只不过随着社会和文明的发展,服饰逐渐演化出了政治、审美的功能,并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服饰文化。自我国的周朝(周代有比较完整的衣冠制度)开始,服饰的政治功能被慢慢突出和强化,以后历代王朝都对着装等级有了严格的规定。如文献所言,无论是战国时期的“胡服骑射”、魏晋时期的“衣冠南渡”,还是清朝初年的发冠苛政,乃至康有为在变法前夕鼓吹的西装等都反映了服装与政治的关联,均体现了服饰中所包含的政治因素,表达了服饰文化中存在的政治文化。从另一角度讲,服饰中的政治文化也有利于规范当时人们的服饰行为,使服饰体现出一种政治秩序,从而有利于当时社会秩序的稳定和政治经济的繁荣发展。

我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我国各个历史时期。其中清代是我国服饰制度的集大成时期之一,服饰十分注重等级标志,这使封建社会的政治等级观念在服饰上得到了很好的表现;民国时期的中山装曾被世界公认为中国的“国服”,其所体现的三民主义政治理念甚于服装本身。

清代官员帽饰顶戴花翎的政治寓意

顶戴、花翎都是清官员礼帽的帽饰,是清代官员独特的标记之一,用于显示官员的身份地位和尊贵等级等内涵。

清官员礼帽帽顶的正中钻有一铜鎏金的底托,称之为“顶”,顶上的“顶珠”称为“戴”,故有“顶戴”之称。顶珠的质料、颜色依官员品级而不同,最早一品官员用红宝石,二品用珊瑚,三品用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五品用水晶石,六品用砗磲,七品用素金,八品镂花阴纹且金顶无饰,九品镂花阳纹且金顶;雍正八年后,顶珠质料采用同颜色的玻璃代替宝石;乾隆以后,顶珠质料基本上都采用透明或不透明的玻璃,被称作亮顶或涅顶,如称一品为亮红顶,二品为涅红顶,三品为亮蓝顶,四品为涅蓝顶,五品为亮白顶,六品为涅白顶,至于七品的素金顶,也被黄铜所顶替。

在顶珠下有用以安插翎枝的翎管,翎枝分花翎和蓝翎两种。花翎是带有“眼”的孔雀翎,分单眼、双眼、三眼三种,其中三眼最尊贵;所谓“眼”,指的是孔雀翎上的眼状的圆,一个圆圈算做一眼。花翎非一般官员所能戴用,它具备昭明等级、赏赐军功的作用。清朝初期,皇室成员中爵位低于亲王、郡王、贝勒的贝子和固伦额附,有资格享戴三眼花翎;清朝宗室和藩部中被封为镇国公或辅国公的亲贵、和硕额附,有资格享戴二眼花翎;五品以上的内大臣、前锋营和护军营的各统领、参领有资格享戴单眼花翎。由此可知花翎是清朝居高位的王公贵族特有的冠饰,而即使在宗藩内部,花翎也不得逾分滥用。

顶戴花翎是清官员服饰中具有重要政治文化内涵的饰物,蕴涵了当朝统治阶级的政治等级理念,更是朝廷对官员等级管理的途径之一,使政治观念在服饰上得到充分展现,从而为服饰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对我国服饰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中山装的政治内涵

中山装是中国闻名于世的男用套装,是中国现代服装中的一大类品种,它因由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亲自设计、提倡并在做临时大总统时穿用而闻名,它具有丰富的政治文化内涵,是民主、革新、开放、自强的象征。根据文献的介绍,孙中山先生在1911年12月27日曾明确指出:“从前改换朝代,必改正朔、易服色。现在推倒专制政体、改建共和,与从前换朝代不同,必须学习西洋,与世界文明各国从同。”这表明了孙中山计划学习西方文明、改革服饰的决心,从而形成了孙中山早期服饰改革思想和实践的基本特色。显然,作为革命领导人,孙中山认识到改易服饰的重要政治意义,认识到服制与国体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立翻领、对襟、前襟五粒扣、四个贴袋上小下大且有弧形中間突出的袋盖、袖口三粒扣、后片不破缝”是对中山装款式的简短概括,中山装蕴涵的政治理念就是通过其款式得到了很好的展现:中山装前身的四个口袋代表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而袋盖为倒笔架则代表重视知识分子,寓意为以文治国;门襟五粒纽扣代表五权(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分立;左右袖口的三个纽扣分别代表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和共和的理念(平等、自由、博爱);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则代表严谨治国的理念;后背不破缝是表现国家和平统一的大意。

中山装蕴涵了深刻的政治思想,孙中山的政治理念在中山装上得到了完整的体现,中山装通过约束人的身体而促进精神境界的提升,成为“革命”在身体空间中的象征符号,是革命与时尚的象征。中山装的出现结束了袍服制一统天下的局面,使人们原有的关于传统服装与身体空间的观念遭到颠覆。另外,中山装也代表着服装平等化观念的出现,是我国服装发展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结语

服装发展史见证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研究服饰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对于认知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清官员服饰中顶戴花翎的政治寓意和民国时期中山装蕴涵的政治理念等内容,来达到使大家认识服装设计的广泛性和服饰文化多样性的目的,为进一步推进服饰文化研究和拓宽服装设计的思路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诤:《明清影视作品中的服饰文化认知》,《电影文学》,2010(12)。

2.丁三:《在中国,服装也是政治》,《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2008(1)。

3.周新国:《孙中山的服饰改革思想与实践》,《炎黄春秋》,2003(8)。

(作者单位:中原工学院服装学院)

编校:董方晓

作者:王诤

服饰文化影视作品管理论文 篇3:

浅析影视剧服饰造型设计的艺术特质

摘要:影视剧服饰造型设计是影视作品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服饰对角色心理表达与形象塑造上、服饰予人的审美功效、服饰色彩带给人的视觉冲击、服饰对场景的烘托与营造、以及服饰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及社会学意义等方面在影视创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影视剧服饰的设计特性可概括为:实用性、唯美性、象征性和再现性。影视剧中整体服饰造型的水平,是关系到作品能否成功的主要标志。影视剧服装设计师需把握好作品的艺术特质,不断提升,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形象。

关键词:服饰造型设计艺术特质艺术形式美

好的影视剧作品,总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影视作品本身的情节外,还包括给人以震撼力的画面效果。而这种画面除了影片的场景和道具的运用,很重要的还有演员的服饰造型。它不仅可以辅助演员表达剧中角色的性格特征,还是概括影片所在的时代背景最有利的工具,它烘托了影片气氛,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展现出的丰富的服饰文化形态和内涵。基于影视剧服饰设计的挑战性和梦幻性,许多的知名服装设计师被吸引并加盟其中。他们与演员们一起使明星梦工场增添了更多光彩夺目的形象。作为服饰设计工作者,为了创作出更好的荧幕服饰造型,对服饰造型设计艺术特质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影视剧服饰造型设计的概念

影视剧服饰造型设计是影视作品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镜头语言表达不可缺少重要的内容,属于影视美术的范畴。它需要根据剧本和导演影片的风格,以及演员、化妆、布景、美术设计等因素的共同要求来帮助影视作品创作主人公的典型性格。它主要运用服饰造型手段艺术的来表现剧中人物外型特征,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使服装服饰形象与剧中人物能有机的统一起来。影视剧服饰必须整体设计出剧中特定的时代感、地方性和民族性,准确的表现剧中人物的身份背景和性格特征。影视剧服装工作是由服装设计、服装管理、服装制作三方面组成。服饰的整体造型设计是其灵魂。

二、影视剧服饰设计与生活装设计的关系

生活服饰设计和影视剧人物服饰设计在功能、审美方式、造型技巧、时空因素等方面有所区别。前者是后者的创作素材,后者对前者则经过选择和衍变而提升其艺术含量。

我们说生活中的服装设计是为某特定群体来服务的,体现穿着者的身份爱好或某种需要;而影视剧服饰设计是为人物性格的塑造以及剧情的推动而服务的,它依附于剧情的需要而存在。

生活服饰艺术是具有时空复合的综合性的,影视剧服饰艺术也同样具有这一特性。但影视剧人物服饰除了生活服饰具有的现时性以外,还具有历史时空的规定性。

生活服饰是由人穿在身上表现其审美价值的,是人创造和自我欣赏的重合;影视剧人物服饰则是由表演者和服装设计师共同创造的,是为了使观众对其认同,从而体现其审美价值的,其创造与欣赏含有某种分离因素。

对服饰艺术来说,造型因素大于活动因素,空间性重于时间性;影视剧人物服饰的造型魅力,是在人的动作过程中才有充分展示,其空间性和时间性是并重的,要在人物表演动作过程中来检验设计是否合理适用。

生活服饰设计中,设计师会以有限度的造型手段修饰人体的不足之处,如用垫肩修改人体肩部造型,或以鞋跟达到造型的时尚要求。而在影视剧人物服饰设计中,为塑造角色的形象可以使用各种特殊造型手段来改变表演者的装扮。

三、影视剧服饰造型设计在创作中的作用

当银幕上人的角色远离戏剧性和人为性的同时,依靠服饰这一充满符号象征性的外来道具,具有了某种补充、附加意义。我们可以从服饰对角色心理表达与形象塑造上、服饰予人的审美功效、服饰色彩带给人的视觉冲击、服饰对场景的烘托与营造、以及服饰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及社会学意义等方面来分析服饰造型的在影视剧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服饰设计可以反映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渲染人物情绪、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衬托人物处境、可以营造氛围;中国的观众广泛接受的审美形式是现实主义,这种审美取向必然会影响创作者、影视人物及影视作品的风格。影视剧中,在画面问、镜头问、段落之间的呼应、对比、流向,在角色与角色的服色之间,服饰色彩与环境色彩之间,构成色彩关系的配置和变化,成为影片的节奏、旋律、氛围表现的重要元素。影视剧中,服饰造型对历史的回顾展现、对时尚潮流的创造、对文化价值符号的构建、对文化解读视角的剖析以及对社会经济实力的展现都是其对社会形态影响的体现。

四、影视剧服饰造型的设计特性

我们可以将影视剧服饰的设计特性概括为:实用性、唯美性、象征性和再现性。

1、实用性

影视剧服饰造型是根据剧本和导演对剧中人物的刻画描绘而进行设计的,需要忠实于生活。設计的依据就是生活,作品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设计时要到生活中进行社会调查。为了营造超级视觉效果,吸引观众的眼球,在角色服饰设计上,在形象的塑造和角色的心理表达上能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功效,我们设计师不能不做出认真的思考。在阅读剧本、了解剧中人物后,首要的问题是要收集剧本所提供的要求的那个时代的服饰资料。从报刊、杂志、文字记载、图片、照片、历史画、出土文物、同时代的影视片或者人物口头采访、调查等各种渠道去收集,越多越好。从而保证设计的实用性和真实感。

2、唯美性

服饰文化不仅是一种形象而直观的物质文化,同时还包含着深刻的精神文化内涵。因此,影视剧中的服饰造型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视觉元素,通过直观化的形象包装来表现一定的内容。设计师大多根据剧本的要求,虚拟现实设计服装,灵感往往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拍摄电影、电视剧的过程中,服饰作为一种艺术以它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精美别致的造型、适时的色彩,为这一视觉艺术添上了一笔重彩。它极强的视觉冲击效果,同样也起着修饰画面的效果,所以一个好的服饰造型设计对影视的成功与否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侯孝贤的《海上花》中,为了展现当年人们身上的讲究与美艳,艺术指导黄文英参考当时租界洋风盛行的社会状况,在这些服装中还加入了许多混合西洋风味的蕾丝、蓬裙的设计。这些设计,经由手工缝制之后,完全呈现了当年上海在洋风吹袭下的中国情愫,写实而唯美。

3、象征性

服饰是文化现象,和民族的历史沿革息息相关的,不同历史时期各具特色。影视作品能反映出时代、民族和社会特征,因此影视剧中的服饰不完全是历史的再现,而是特定时期的符号,服饰本身也具有了一定的社会意义。作为电影表现的元素,有时某些服饰道具是导演作为一种象征与暗寓而设计安排的。比如为了体现气氛风格主题,或者角色个性情感等。《秋菊打官司》中的秋菊的花棉袄,与家中的辣椒色调一致,揭示了人物的个性既善良又执着;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中,金色的盔甲表面上看是华丽和富贵的象征;影片《夜宴》的服饰用了比较暗的调子,大量的黑白灰用以表现《夜宴》一个哈姆雷特的主题。

4、再现性

服饰造型在影视作品中,犹如无声的语言,向观众讲解着画面的背景和故事。比如影片《英雄》在服装上,完全是以色彩来表现个人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内心的情感;电视剧《大明宫词》那绚丽华贵的明代宫廷服饰,给我们展现明朝的昌盛繁荣,朝廷、宫中的权力之争;电视剧《金粉世家》服饰上则运用于华丽的旗袍、考究的西装、洋服,来反映三十年代金融资本家,富商家族的奢华生活以及他们之间利益权贵之争。如《水浒传》的服装设计以独特的造型和恰当的色调,展现出当时的情景,服装色彩选择和搭配对衬托演员的个性至关重要。

五、如何按照人物塑造的需要进行影视剧服饰设计

一名合格的服装设计师要成功的设计出符合角色形象特征的服装,就必须按照剧本的需要,深入分析角色的身份,境遇以及心理历程,才能使效果符合剧情而又有真实感。

首先要做的就是研究剧本,明确故事发生的历史与时代背景,深入了解人物的身份、地位、兴趣爱好,以及人物形象的发展变化过程。和导演以及演员要及时地沟通,以导演的要求和演员的自身素质为前提条件,确定服装的风格和类型。

其次,按照剧本制定详细的设计计划,深入研究人物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的服装特色,从年代、地域、民族等宏观角度全方位,多角度的把握服装特性。在历史資料完备的基础上分析每个人物的年龄、职业、身份和性格,对每个角色提出明确的设想。并将每个角色的发展变化过程做详细的分期,根据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形象发展期来进行服装设计。在这个过程在中,一定要注意服装风格的总体把握,分清主、配角之别,明线、暗线之分,以强化主题。但是,这些人物的服装服饰还要有一个总体的风格定位,防止使观众产生视觉上的不协调感。

最后,要合理运用服装款式、色彩和面料这三个要素。服装的款式和面料可以直接反映人物的社会地位与身份特征,而服装的色彩则是人物内心情感的最直接表现方式。只有合理地运用好这三个要素,才能最终设计出符合剧情和人物形象的服饰造型。

影视剧中整体服饰造型的水平,是关系到作品能否成功的主要标志。影视剧服饰设计是一项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当今的影视剧服饰造型的典型特征是追求形象的唯美、传统与时尚、现代与前卫并存,加大服饰造型的形式感和体量感设计、增强视觉的冲击力,放弃完全重复历史,一切为戏剧影视的整体风格服务, 并迎合具有现代审美取向的观众群体。传统审美样式已不具有唯一性,港台剧和韩剧及海外影视剧作品的增多,使影像纷呈而步入多元的传奇时代。作为影视剧服装设计师,需根据新时期观众的审美特点,创造新的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美。一部成功的影视剧的服饰造型设计,要正视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可塑元素的发挥,保持设计观念与剧情的协调一致,在顺应市场的同时维护好精英文化与大众趣味的平衡,追求真实感与艺术形式美的最佳结合,是我们的课题。

作者:石娜娜

上一篇:职业技术学校语文教学论文下一篇:物流基地建设进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