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学诗意影响管理论文

2022-04-23

对于以《金陵十三钗》为代表的“谋式”电影进行剖析,就会发现因果相承的轨迹——在电影美学追求与商业考量之间的小心权衡与大胆推进。《金陵十三钗》梦碎电影“金球奖”,失意“金像奖”,在令张艺谋的拥趸们扼腕叹息之际,也恰逢其时地给“贬张派”以有力证据:投资6个亿拍出的电影照样儿不叫人“待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影文学诗意影响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电影文学诗意影响管理论文 篇1:

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创作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近年来我国电影市场涌现了一批口碑票房双丰收的主旋律大片,以《战狼2》《湄公河行动》为代表,这些电影普遍以内(中国)/外(他国)冲突作为情节起点,在化解外来挑衅中展开故事,建构强大的国家形象。如果想要继续讲好中国故事,对接本土电影观众需求,我们需要对此叙事策略和类型有所突破,讲述更多源于当下我国社会生活“内部”的故事,挖掘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题材,同时在以往主旋律电影战争片、动作片主导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电影类型。

关键词:主旋律电影;电影题材;电影类型

讲好中国故事是我国电影产业当前最重要的课题。伴随全球化进程,中国更深地融入地球村,国家形象是当今国际交往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改革开放40年大国崛起带来的国家自信成为近年来主旋律电影创作的主要题材。《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战狼2》都是杰出代表,前所未有地赢得了市场和口碑双丰收。面向新时代的电影市场,主旋律电影要继续燃情上演,持续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反思当前创作的不足,制定更具竞争力的创作策略。

1 当前主旋律电影创作中的局限

1.1 偏重采用内/外冲突结构电影叙事

从电影叙事的角度看,从《湄公河行动》到《战狼2》,新晋几部高票房主旋律电影具有明显的共性:外来挑衅形成电影叙事的起点,情节走向随着我国军人的救援和拯救逐步展开。紧张的人物关系源自中外双方的对立。外方为叙事中的反动角色,英雄角色则由中方来演绎。追求和平、正义的国家形象在中国军警隐忍、勇敢的言行上得以具象化。爱国主义是主要情感价值。从票房来看,这样的策略是成功的。积贫积弱多年的文化心态让观众对中外二元对立的叙事有惯性认同,同时也潜藏风险。

首先从现实环境看,“境外困境”对大多数国内观众来说是陌生的,概率极低的想象性事件,接近性心理倾向弱,共鸣度随之会降低。

其次从电影市场观众数据看,猫眼近4年连续调查显示,主流群体为90后,19~29岁的人群占据半壁江山。他们成长于欣欣向荣的社会环境中,对沉重悲情的家国集体记忆的体悟并不深刻。中华/西方列强这组对立阵营在互联网原住民眼里也不是必然的存在。加上当前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完全可以说是举足轻重,削弱了延续挑衅侮辱/防守回击叙事策略的现实基础。

最后从艺术创新看,接二连三的作品在情节设计上互文,就会形成程式化,造成套路疲惫,破坏观影体验。银幕上的中国故事窄化为中国军警故事、正邪较量的故事,失去更广阔的价值和更宏大的万象,最终失去市场的热情。因此,我们需要用更宽广的思维、创新意识来建构中国故事,寻求多元叙事。

1.2 电影类型单薄,不够丰富

类型化是中国电影业近20年才逐渐建立起来的自覺意识,本土电影在类型上一直都有多元化不足的短板,主旋律影片更是如此。自1987年主旋律概念被提出来后,近30年的实践中,除纪录片外,以彰显社会主义道路正确性和党领导优越性为内容、爱国主义为核心情感价值的主旋律故事片,在主导类型为战争片和情节性弱的优秀人物传记,典型如《集结号》《大决战》系列、《焦裕禄》《任长霞》等。

近年来一系列主旋律故事大片形成了动作片集合,代表作有《湄公河行动》《战狼2》,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主旋律电影类型,但是相对于商业电影,中国故事的扮相仍然显得单一。这一点不妨借鉴好莱坞的经验。好莱坞众多电影也是美国国家形象的宣传平台。他们不仅用战争片彰显美国军力,也用罪案片来宣扬他们的司法制度,用科幻片来体现他们国防安全能力,用灾难片来炫耀他们的科技水平,其类型的丰富程度基本等同于商业片。

类型是商业电影市场成就的重要策略,类型意味着特定的观众市场,类型丰富,意味着主旋律电影可以渗入更多的观众细分市场,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们也要用多种类型来讲好属于我们的故事。

2 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创作的建议

鉴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今后的主旋律电影创作,可将以下两方面作为突破口:

2.1 题材上拓宽,立足本土,发掘当下,艺术地表达我国社会内部、现实生活的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自信”,对主旋律电影创作很有指导意义。美好的祖国并不需要通过国际外部提示才能被感受,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力强盛是中国人民源于日常、发自内心的感受。眼光向(国)内,就能捕捉到很多美好故事。

第一,讲好制度自信的故事。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政府不断推进各领域体制改革,使我们的国家治理更具现代性,带动社会全面进步,充分地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制度自信。电影人需要围绕制度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2017年由苗月执导、王学圻主演的电影《十八洞村》可以称为近年折射制度自信的佳作。故事围绕退伍兵杨英俊和乡亲脱贫致富的历程展开。从叙事看,冲突来自我们自己现实的生活,存在于自然条件的贫瘠和摆脱贫困的愿望中,人物关系也没有处理为对立的双方,没有你死我亡的惨烈,寻找脱贫方案一波三折,人物关系随之发生变化,形成电影张力,吸引观众看下去。

这部电影并不是对政府脱贫战略图解的宣传片。让人们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功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所在,精准扶贫是实现制度优越的战略选择。影片让我们看到的是村民怎样和政府帮扶力量共同努力,因地制宜地摸索造田、网销地方特产这些脱贫计策的过程。故事的着力点不在于志愿者小龙个人,而是脱贫过程、村民变化的过程,这样处理人物关系有利于引导观众理解政府脱贫战略本身,而不是特定的救世英雄。这样也使该片的情感价值更饱满,不仅彰显了中国普通大众自强坚韧的民族个性,也生动展现了我国政府关注民生幸福、实现共同富裕而做出的努力和决心。同时,影片诗意般的视觉效果、演员细腻入神的表演广为观众称道,华表奖荣誉实至名归。

早在《秋菊打官司》作品中,制度自信就有所表现了。影片没有树立某个为民申冤的包青天形象,力图把观众的注意引入农村法制建设推进的现实中,在国家治理层面展示乡村社会的进步。但是总体来说,表达制度自信题材的主旋律影片还是太少。好莱坞的众多电影,个人英雄主义突出,不过这些电影通常会把英雄的力量一分为二,其一是英雄个人能力,其二是制度的授权。比如《十二公民》中的陪审团制度,比如《聚焦》中的言论自由制度,即使是超级英雄,都庇护在神盾局的组织旗下。这就是电影中美国至上的心态来源。所以我们要学习这样的叙事,多讲制度优越的故事。同时不能把这类题材简约化处理为特定优秀人物的传记,个人被突出而约束了对制度的表达空间,弱化了制度能量。《十八洞村》《秋菊打官司》的经验值得推广。

第二,重视行业题材的拓展,讲好文化自信的故事。著名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家Raymond Henry Williams提出文化就是“我们整体的生活方式”,它存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劳作中。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发生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再也不能用工农兵学商来简化大家的社会属性。现代化促成社会精细分工,产生了新行业和职业,人们的社会身份更加繁杂,席卷各行业阶层的创新变革精神,最终汇聚成科技、经济、商业、教育等多领域成果。我们有互联网巨头BAT,引领5G的华为,“你学不来的”的海底捞,热心科普的守望者志愿队,拳王、魔术师……正是他们,不断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主旋律影片应该把多种行业职业的生态展示出来,使“中国人”的身份丰富起来,而不仅是革命领袖、军警战士、优秀干部。

以美国励志电影为例,《星际迷航》中的科学家、宇航员,《华盛顿邮报》中的记者,《舞出我人生》中的舞蹈者,《百万美元宝贝》中的女拳手,《死亡诗社》中的老师,《幸福来敲门》中的销售员,《心灵点滴》里的医生,《沉默的羔羊》中的警察,各色人等在释放美国能量。我们要追求主旋律电影深切的共鸣,摆脱遥远的感动,就要重视行业职业题材,让观众看到自己的身影、追求,甚至困境,引起情感认同和自我肯定,试想有这样多不同的好人一起生活和努力,这样的社会和国家怎么不让我们自豪和自信呢?

2019年博纳影业的《烈火英雄》在行业题材上就做了尝试,首次把消防领域引入观众视线,让我们看到了消防队员们的无私勇敢艰辛。有这样守卫着我们的人,观众对国家和党领导的自信油然而生。对应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主旋律影片要努力用更为多元的身份来演出中国故事。

2.2 类型上,探索主旋律电影的多元化主旋律类型

第一,主旋律电影要尝试新的类型。20世纪90年代战争片和人物传记片之后,主旋律电影迎来的类型突破莫过于动作片,《湄公河行动》《战狼2》都是典范。2018年《流浪地球》将科幻片引入主旋律电影领域。2019年,观众记忆深刻的莫过于《烈火英雄》和《中国机长》。它们都采用了灾难片类型,演绎中国故事。自1996年《紧急迫降》之后,该类型在主旋律电影中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灾难片由于场景逼真,视觉冲击力强,沉浸体验深刻。救助队伍的使命感和救助的艰辛非常具有感染力,很容易实现主旋律电影净化和认同的功能。

新类型能使主旋律影片焕发新的吸引力,体现主旋律影片创作的创新意识,也是主旋律电影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策略。我们可以借鉴商业片的成功经验,比如我国罪案片已有不少电视剧制作经验,主旋律电影可以在该类型上大胆尝试。

第二,利用本土电影既有优势类型,加入时代元素。20世纪80年代中国有两部杰出的影片,《甜蜜的事业》和《瞧这一家子》,分别反映了当时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和工业现代化进,在类型上都属于喜剧片。喜剧片正是本土电影所长。根据中国电影家协会发布的《中国电影產业研究报告》显示,喜剧片连续多年在本土电影票房榜上独占鳌头,我国观众对本土喜剧片接受度很高,即使遭遇好莱坞大片,也常常能取胜。这样的国产优势类型却没能在主旋律影片中作出很大贡献,不能不说非常遗憾。

2018年底《春天的马拉松》上映,该片体现的是我国政府新农村建设战略实施成果。影片以村长马春天筹备国际马拉松分站赛事过程为主线,把农村中公务管理、村民间氏族关系、家庭关系等多个问题连缀起来,展现了新农村政务治理的现代性。该片虽不是“巨制大作”,但轻喜剧特征明显,颇具可看性。片中呈现的喜剧因素都源于村民生活日常,不用网络段子,不生硬,喜感尤为真实,共鸣度高。同时,该片融入了“奇观”意识,细致呈现了当地农村婚嫁习俗、地方戏、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这些元素不仅推动了情节发展,也使并不波澜壮阔的家常画面更丰满,更吸引眼球,体现出创作团队的时代性和创新性。

我们身边发生的进步都是令人喜悦的,本土电影在喜剧片类型上又比较擅长,主旋律影片完全可以将二者结合,讲好中国故事。

2018年《电影促进法》颁布实施,意味着中国电影产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主旋律电影也需要通过不断自我反思、更新,实现题材、类型的突破,在美学、文化等方面找到新路径,在全新的历史语境中提升自己的文化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尹鸿,梁君健.新主流电影论:主流价值与主流市场的合流[J].现代传播,2018(07):82-87.

[2] 汪荣.类型叙事、跨地生产与青年消费——“主旋律”电影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电影评介,2018(24):64-68.

[3] 丁牧,陈默.中国主旋律电影的现实困境和历史思考[J].电影文学,2016(01):10-12.

[4] 兰健泽.主旋律电影的艺术困境与超越[J].电影评介,2015(05):72-73.

[5] 饶曙光.主流电影体系建构与中国电影可持续发展[J].电影新作,2013(01):4-10.

作者:罗峻峰

电影文学诗意影响管理论文 篇2:

从《金陵十三钗》看张艺谋电影之路

对于以《金陵十三钗》为代表的“谋式”电影进行剖析,就会发现因果相承的轨迹——在电影美学追求与商业考量之间的小心权衡与大胆推进。

《金陵十三钗》梦碎电影“金球奖”,失意“金像奖”,在令张艺谋的拥趸们扼腕叹息之际,也恰逢其时地给“贬张派”以有力证据:投资6个亿拍出的电影照样儿不叫人“待见”。

也许,有些人太看重获奖的标签了;也许,有些人太想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了,以致混淆了张艺谋不同电影自身存在的巨大差异。但不管怎样,一个有文化自信的民族,还是要坚持自己的审美判断。

谁让张艺谋一不小心成为中国电影的文化符号呢?作为“替身”,他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但若拨开人们心中的戾气,对于以《金陵十三钗》为代表的“谋式”电影来番冷静客观的剖析,就会发现一条因果相承的轨迹——在电影美学追求与商业考量之间的小心权衡与大胆推进。

书写中国式大片的新高度

如同一道闪电,撕开笼罩在中国电影天空多年的灰霾,为中国电影带来一缕清新,也预示出中国电影复苏崛起的新气象。

《金陵十三钗》,可以说是张艺谋继电影《三枪》饱受诟病后孤注一掷的绝地反击战,庆幸的是,我们在危崖之处看到的这部根据旅美作家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新作,是经过痛苦的蜕变和顽强的自我超越之后,以世界的眼光,精巧的结构,典型的环境,缜密的逻辑,再赋予善意、真诚与艺术化的解读,将电影美学与电影商业相克相悖化为相辅相成的追求后,苦心打磨出来的精诚奉献。

《金陵十三钗》的问世,似乎可以说不单为国人,也在世界人民面前支撑起堪称经典,走向国际的中国式大片的新标本、新高度,从而为导演自己,也为中国电影人奉上了一份易帜标新的高蹈之作。

与侧重从正面表现南京大屠杀酷烈场面的正剧及悲剧不同,这部具有史诗般恢宏与强大心理震撼的战争题材片,突破了以往意识形态在角色限定及价值观方面的固化阐释,摒弃了概念化再现历史的陈窠昔臼,在一种几乎封闭性的叙事结构中,借助极为典型的环境,通过善与恶的厮杀、正与邪的较量、美与丑的碰撞,将个体形象、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普世价值有机结合,演绎出在死亡面前,不同阶层的人迸发出来的各具特色的人性交响,形象阐释出超越国家、民族、政治与意识形态的世界性命题,从而引起国际意义上的广泛共鸣。

选取教会女学生的童真目光作为视角,随其体验在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所历经的生死浩劫与性格反差,最能激起人们的心灵震荡,应该说,这是比原著更具像,更感性,更适于电影表现的方式与切入点。的确,一个小女孩眼里所看到的东西,除了客观存在的残忍与酷烈,仍不乏主观感受到的崇高与善良,以及由此升发出来的极具张力的人性美。

可贵的是,影片虽然选取了小女孩的视角,却没有自觉不自觉地采取简单化、幼稚化,乃至类型化的处理,而是将角色反差极大的人物放置在因战争而偶遇在教堂——这样一种极为封闭、极为逼仄、极为凶险,因而也就极为典型的环境中,然后将每个人属于本性的东西经外力的挤压不断抻出、外化并加以放大对比,譬如:影片对女学生与妓女这对矛盾与细节的刻画既跌宕起伏,相互作用又合情入理,颇具戏剧张力,因而构造了比原作反差更大,视觉冲击力和心理冲击力更强的美学意象;而被日本兵追逐的女学生书娟在情急之中对躲藏在地窖里妓女们的会意一瞥,以及妓女们被女学生准备集体跳楼的悲壮举动所震撼,决意顶替赴死并欲刺杀侵略者的凛然与大义,符合人物在特殊情态下急速转化的性格逻辑与事理走向。最打动人心并令人慨叹的是:她们虽是沦落风尘成为被人诋弃的一族,但在危难时刻却敢于用自己的身躯,换取未成年女学生的生存权力,并捍卫了国家与民族的精神贞操,其超然义举,与冒死营救的铁血军人,与毅然向死的女学生,与自愿赴死的小杂役相互映照,各显情怀,相得益彰。

若从兼顾票房的商业角度剖析:由噬杀者、铁血军人、殡葬师、纯真学生、小杂役,风尘女子组成的职业鲜明又各具特色的人物画卷与精思巧构,最能满足并调动各阶层人士的正义感、好奇心、审美情趣及内在观赏欲望,因而当演绎者将此真切、艺术而又高度理想化地统御在真善美的母题之下,怎能不掀动起人们久藏心底的情感撞击?而在重温历史、激发良善的同时,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广大受众走进影院并吸引更多专家参与评论,不也正凸显出该片多重的影响力与价值所在?

不走巧,却很“讨巧”;不离主旋律,却触动心弦;情节跌宕却张弛有度;扣人心弦又欲紧还松;叙事繁密但不晦涩难懂;执著于电影美学追求,仍颇具票房价值,这便是电影《金陵十三钗》的成功所在。然而该片之所以能助张艺谋实现对以往所拍电影的升级与超越,首先还在于对原作的慎重选择,对剧本的精心再造,以及对观众心理与电影市场的精心把握。

在资本“胁迫”下的从容与淡定

张艺谋曾说,《金陵十三钗》改编后的剧本,是他当导演20年来碰到的最好的剧本,常有如获至宝的感觉。而问题是,这样的好事为什么偏偏让张艺谋“碰”到?或许这至少可以说明他还是一位有追求、有眼光、有人脉的导演吧,所以才会有“识珠”者主动推荐。

回顾张艺谋电影的产生过程,一类是借助文学剧本本身深厚的思想内涵与强大张力,尔后根据电影美学的规律进行再度创作,从而获得巨大成功,譬如摘取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红高粱》,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菊豆》,先后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和《秋菊打官司》,荣膺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的《活着》等;另一类是游离于两者之间的文艺片,譬如《有话好好说》、《幸福时光》、《千里走单骑》,但由于拍这类影片主要为“圆”不太“文艺”的文艺片之梦,或为兑现某种承诺,或为了“堵别人的嘴”,因而在这种指向不明朗,追求不清晰的状态下,往往感性支持多于理性投资,其结果必然是“既不商业,也不文艺”,以致遭至票房冷遇。对此,张艺谋倒也并不讳言,他的自我评点是:“毫无商业价值”。

同时,张艺谋还通过对当下观众,特别是国外观众审美情趣的深入研究,凭借其电影摄影师的优势,选取中国古装动作片题材,借助画面的精心拍摄与形式感极强的宏大制作,打造银幕上的视觉奇观。他的野心是要用这些能够冲破语言限制的国际化视觉语汇,赢得海内外观众的共同体认,以使中国的电影走向世界,从而奠定其在中国第五代导演中商业大片导演的地位与声誉。这其中的代表作如《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凭心而论,这类大片在叙事上虽然存在空心化倾向,但其奇炫的色彩,强烈的动感,视觉的震撼和宏大的气势,却令票房效果普遍看好。尤其是《英雄》,于2003年开启了中国式大片投资过亿,票房过亿的先河(该片投资2.5亿,国内票房2.5亿,海外票房11亿,虽被外方买断了在海外的发行权,但总计14亿的海内外票房至今无人打破);而其执导奥运3年后推出的电影《三枪》,虽然饱受诟病,却依然因其“张艺谋”三个字带来的品牌影响力,最终用8千万的成本换取了2.5亿人民币的票房奇迹。

综观张艺谋的导演经历,前有获奖的赫然战绩,中有票房的“麦城”之旅,后有回报资本的辉煌之路。尽管人们对此褒贬不一,甚至也有人认为他在讲故事方面已经江郎才尽,但张艺谋对自己咬牙坚持的所经历程还是心里有数的:1996年在拍完《我的父亲母亲》(获柏林电影节“银熊奖”)和《一个都不能少》(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并获得社会影响与票房收益的双重回报后,他曾这样说:“每拍完一部电影,我都有坚定的想法,要参加电影节。我拍的都是文艺片,不是完全的商业电影,电影节是文艺片最大的展台。”可以看出,那时的张艺谋对于电影的商业属性还未形成清醒的认识,他的最大理想还是到国际上拿大奖,以便在艺术上证明自己。而在2000年,当投资高达180万美元的《幸福时光》再次遭遇票房惨败后,识时务的张艺谋才开始审慎思考中国商业电影市场的内在运行机制,及如何回收电影成本的探索与实践。

恰逢其时,中国广电总局于2002年颁布了新的《电影管理条例》,从此,中国的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向民营资本全方位开放。中国电影市场化进程来势之猛,中国大片时代到来的速度之快,令张艺谋备感震惊:2003年,《英雄》在人民大会堂拍卖音像版权时,他曾谨慎地建议定价80万,结果却拍了1780万!

《英雄》,是划分中国国产电影创作理念与运作模式的分水岭,其重要意义还在于:唤起了国人对国产电影的信心与热情,勾画出几多人对电影这一方兴未艾暴利产业的憧憬,从此开始吸引民营和国际资本的洪流源源不断地流向中国的国产电影。除此之外,另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意义是:彻底唤醒了张艺谋对商业大片创作、运作和对中国电影未来市场必然走向的清醒认识,以及对资本的敬畏与责任心。正源于此,当买断北美发行权的美国片商要求他将珍爱至极的1小时50分钟的《英雄》再剪去20分钟时,几经挣扎后还是遵从了这个建议。

作为商业片领军人物的张艺谋,已经实现了在资本“胁迫”下的从容与淡定。他曾说:“我的商业标准是不让投资人赔钱,导演不能永远认为艺术第一,商业无用。现在,我很不喜欢有人说这意味着导演要牺牲艺术,要捶胸顿足地堕落下去,这不能划等号。西方很多导演都走过这样的路,他们仍旧在商品经济社会中保持自己的特色,保持艺术才华。”

美学与商业兼备的理想之梦

其实,圈内圈外的人都能感觉得到,张艺谋为人低调务实,不事张扬,投资人之所以愿意与他合作,一是在总体上他从来没让投资者赔过钱,二是因为在他身上有着这个民族长久以来倡导和认可的做人风格——既不做荷戟独行的狂野斗士,也不做桀骜不驯又伤痕累累的文化英雄;其次,“拽、牛、不配合,要价高,出尔反尔这些毛病,在张艺谋身上一点儿也没有。”

与他做人的信条相契合,作为电影生产的组织者、表现者、掌控者和引导者,张艺谋虽然始终引领中国电影风潮与探索之先河,却大都小心翼翼穿行于相对小成本的文艺片与高成本的商业片之间。因为要顺应现实、对资本负责,以赢得更多机会,张艺谋就必须学会妥协与权衡,恰如他本人总结,执导奥运给他带来的最大无奈和收获,就是“妥协”与“协调”,以致感慨:“个人艺术上的坚持,常常要让位给更大的目标。”

张艺谋确实是个与时俱进的聪明人,但从本质上看,他毕竟是个有较高艺术追求的电影导演,也一直在小心地避免“堕落”,拍完《三枪》后马上接拍《山楂树之恋》便是证明。在拍商业片时,他不可能完全投降于商业逻辑,甚至既不能像赵本山制造笑料时那么没有负担,也不能像周星驰拍电影那么无法无天。而经过多年的储备与历练之后,当他一旦遇到可遇难求的好本子,就必然会在权衡各方因素确认可行之后,倾其所有,孤注一掷,力求完胜。《金陵十三钗》就恰巧是在“天时、地利、人和”全部具备,断然出手的兼具文艺片和商业片本质特色的中国式大片。

《金陵十三钗》谋划多年,筹备4年,拍摄近半年,是目前国产电影投资最大,选用好莱坞一线演员及特效与制作团队规模最大的一次实际演练,也可说是对消费时代某种妥协与主动适应后完成的精品之作。张艺谋把严歌苓这部具有惊世骇俗内涵小说的精髓发挥到了极致。这次,张艺谋将凝聚多年的艺术能量与资本规模集中发力,以期达到深具内涵的文艺片与制作精良的商业片在新的高度上的经典结合。

美学追求与商业考量的完美体

从商业的角度看,《金陵十三钗》这样的题材,是否一定要拍成大片?拍成大片是否要投资6个亿?投资6个亿,成本将如何收回?在其后“新画面”与“博纳国际”因发行《金陵十三钗》与《龙门飞甲》遭遇“死磕”的情况下,利润将如何体现?

毋庸置疑,因其充足的资金保证,使得这部电影无论在导拍演,服化道,特效层面,技术层面,包括高水准的音乐制作及其他各项指标,都已经相当接近人们心目中对张艺谋的理想期待,而在战场特效方面由于接纳了斯皮尔伯格的建议,也确实达到了目前好莱坞所能达到的制作水准。尤其片中创造的“一竖一横一片”视觉意象,“一竖”为八名铁血战士前赴后继勇炸日军坦克的悲壮画面;“一横”为“十三钗”一字排开,在凄绝的音乐背景下从容赴死的诗意画面;“一片”为李教官与日敌同归于尽时天空炸出了一朵花的斑斓画面,有可能成为中国电影史上为人称道的经典桥段。

当然,尽管《金陵十三钗》在设置情节,刻画人物、后期制作,以及投资规模均实现了超越,也并不表明它已是一块无暇之玉,譬如:影片将小说中神父的身份改为殡葬师并让他有超越牧师的担当,的确符合一个好故事的需要,但其救赎的力度和戏份是否有必要加得这么重?是否会因此弱化国人形象,还须商榷;女学生们能让出藏身的地窖却不肯让妓女用厕所的设置略显牵强;妓女与女学生生死交换的内在动因既要体现感恩相报的意思,还须小心剥离掺有功利补偿的算计,以悲悯与大爱,甚至为“商女”正名意味的悲壮牺牲更能反衬其灵魂出发的闪光点。但综观全片,《金陵十三钗》遵循“美丽的心灵要赋予美丽的画面”来形象体现这一艺术追求,总体把握还是精准到位,宏微兼俱,令人动容的。

作为当代中国文化现实的一个符号,该片冲破了此类题材以往仅能宣示的狭小空间;该片体认了人道主义的真正价值在于不分贵贱;该片为不清楚这段历史的外国人补上了必要的一课;该片独到而真实地弘扬了中国人大义凛然的民族性格;该片为打造中国人的群体形象做出了特有贡献;该片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与运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该片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提供了颇有价值的标本与镜鉴。

因为有了敢于探索电影新路的“张艺谋”们,中国大片真正走向世界才将为时不远!

(本文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

责任编辑 董颖

作者:张冠宇

电影文学诗意影响管理论文 篇3:

中文影视资源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到语言知识的同时,掌握语言运用的技巧,了解目的语国家文化。中文电影和电视剧有着丰富的语言和文化资源,鲜活的语言场景和背景资料为留学生学习汉语提供了真实的语言环境。本文通过对中文影视的特质和适合文化传播和语言教学的内容与机理的阐释,提出了中文影视资源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中文影视;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DOI:10.3969/j.issn.1005-6378.2017.03.005

汉语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语言,有着自身的特点,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而言相对比较难。“对外汉语教学是一个特殊的学科,它是对外国人进行的、把汉语教学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这一学科性质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要以培养汉语交际能力为目标,以技能训练为重点,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建构主义认为,“情境”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之一,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即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影视为实践这样的途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1]。影视是一种很特别的艺术样式,融会诸如文学、绘画、音乐、建筑、摄影、雕塑于一体,天文地理、时事政治、人与自然无所不包,融社会历史和现实,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它本体构成的综合性、运动性、真实性和传播的大众性等特点都在诉诸视听的过程中给人们带来许多收获。影视语言多采取挑战大众对某些词汇或事物的传统理解的方式,以类似“旧词新解”的手法来增添剧情的幽默色彩,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延伸人的视野,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而且对外汉语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往往语言自身不能解决,需要通过语言以外的材料和知识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电影无疑是很好的切入点。

一、中文影视资源禀赋与文化特质

影视与社会、影视与政治、影视与大众文化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影视呈现出这个社会的文化价值观、精神面貌和善恶标准。中文影视吸纳了中国文化的观念,以“天人合一”的观念为基础,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蕴涵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外在的主要体现在用中文讲述中国人的历史生活故事,内在的特质主要是讲述故事中蕴涵的理念及价值。中文影视通过蕴含着人类共同情感和追求的传统故事,成为了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知识内容广博丰厚。高尔基曾经说过“文学是人学”的话,影视艺术亦然,他们都是要表现人的,再现和表现人的情感、人的行为、人的故事,而人物的语言、思想和文化等都直观直感地展现出来。中文影视溶入了人类学、哲学、逻辑学、文艺学(文学、音乐、戏曲、艺术等)、地名学、民俗学、考古学、民族学、人文历史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表现范围广阔,中国的经济、文化、政治、历史、科学、技术、军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等内容无所不包。例如《开国大典》《西安事变》《长征》等可以进行对中国历史的思考和回顾;通过《忠诚》《黑脸》等对现实的检验和思考;通过《李四光》《横空出世》等对科学和科学家进行了解;四大名著的电影使他们了解中国的人文学科知识等等。这些优秀的电影以作品中的场景、故事和人物为载体,将中国文化的丰厚底蕴和精神内涵传播开来,学习者可以自行比较和发现文化差异。

二是语言表述特色鲜明。影视中的语言,即人物对话,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凝练性、灵活性和客观性,而且由于受时空的限制,往往言简意赅。因此,影视语言表现力更丰富、更强,具有语言教学的功能。影视中各个阶层人物语言的呈现,加上肢体语言、语音、语调伴随语言出现,容易体会语言表达的特定意义、礼节和表达的艺术,掌握词语在不同的背景中的意思。例如《我爱我家》《临时家庭》《家有儿女》,还有《甲方乙方》《不见不散》《私人定制》《泰囧》这些喜剧影片用幽默俏皮的语言对世俗风情、社会弊端进行了讽刺和批判。冯小刚导演的《甲方乙方》,表现出中国传统的人本主义思想,无论在你看来是否儒忠,内里表现出来的爱心足以感动几许人心。这部影片运用了北京特有的京味幽默。例如当姚远和北雁一起给父老乡亲送祝福的时候在公交车上有这样一段对话:

北雁:“這车开得真稳,跟坐奔驰似的。”

姚远:“比奔驰舒服,奔驰能直腰站着不碰头吗?”

北雁:“那不光这个呀,还有咱公交专线呢!”[2]

两人用调侃的方式将奔驰和公交车做了比较,表现出了北京人特有的小市民的幽默。将北京方言,北京人的风趣、热情、无奈而又积极憧憬未来的风貌,集中反映出来。电影《不见不散》中轻松诙谐的台词深深吸引着留学生,不少学生甚至能将里面的一些幽默台词如:“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鼻孔迎接光明。”脱口而出。

特别是冯小刚的贺岁片,每部必有一句流行语:

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大腕》

非诚勿扰——《非诚勿扰》

打死也不说——《甲方乙方》

做人要厚道!——《手机》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天下无贼》[3]

这些流行语最能敏锐反映时代和社会心理的变迁,是时代生活在人们语言中的折射,是人们思想和情感的流露。

三是还原现实场景鲜活。影视将音乐、服装、舞蹈、画面、文学、绘画、建筑、雕塑等以电影独特的手段自然、生动地将时间和空间重新排列组合,给语言的展示和运用创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场景。例如《英雄》《卧虎藏龙》《锦衣卫》等。电影制作者选用有代表性的呈现方式,把熟悉的生活场景以合理的、新鲜的、典型的方式呈现出来,我们可以从中读到文化的含义,读到历史的场景。《小玩意》描写水乡苏州恬静的生活场景,细致可爱的手工泥娃娃、竹制品、木制玩具,浸染着简朴浓郁的民风民俗,自然地折射出中国农民安宁、自足、踏实的生活态度;《神女》刻画了一个旧上海处境悲惨的风尘女,反映了落后旧社会形态中多数人的无知和迂腐;《马路天使》通过对茶馆、澡堂、妓院、小酒馆、小吃摊的展现,把妓女、歌女、报贩子、剃头匠的形象活生生地展现,成功地勾画了那个年代的人情、人性、命运和文化、社会、历史。这些鲜活的场景对于中国文化的展现都是无意识的自然流露。《万家灯火》通过乡下亲戚来上海一个小家庭避难,刻画了最具民族特色的、生活化的、饱含伦理亲情的中国文化在普通百姓中最地道、最民众化的存在。在这部电影中,上海的弄堂、艰难的历史处境、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等等都是陪衬,注重亲情伦理的精神内核时时刻刻跃升为主题。

四是文化传播特质优越。中文影视作品可以呈现中国文化价值观。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以人为本、荣誉和忠诚,和谐、社会及家庭责任、相互尊重等中国现代社会所倡导的文化理念,通过影视剧得到了一定的传达。例如关于家的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和谐的根本。《喜宴》讲述了中国父母盼望在美国的儿子结婚生子,在西方的环境,借由年老父母强烈而单纯的愿望,做儿子的忠孝情义,呈现了非常完美的一种动人的、温厚的、东方的感觉。而在细节上,一件件从大陆带来的贵重首饰,装满美金的红包,那热闹非凡、铺张浪费的中国式婚宴,令人惊诧的无休止的闹婚,传达出了中国文化的面貌。《小城之春》古典的诗意与人感情上“发于情,止乎理”有着某种含蓄的呼应,个性化地展现了“人性与理性的冲突”。牺牲与救赎的《金陵十三钗》;平凡的人物、不平凡温暖的《桃姐》;直面民族伤痛,洞悉苦难中的人性《一九四二》等,都从不同方面表达出中国文化。《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中国美食来描写与美食密切相关的亲情、乡愁和自然景观等。《三峡好人》通过呈现出很多空间景观自由的因素,灵活地叙述表达情绪、感情状态和内心体验。影片《洗澡》中大明的坚持隐忍、二明的纯粹、老刘的善良执拗,都能从老刘和大儿子大明之间矛盾和老屋拆迁的剧情中领会新旧文化的冲突,也能使学生能通过澡堂里熙熙攘攘的众生相感受到老北京市井的温情。中国武术或功夫影片曾经风靡世界,体现出中国的武侠文化、佛教精髓、家国情怀和爱情故事,也昭示道德、人性、仁爱、正义、善良、诚信的价值取向。

五是紧跟时代特色明显。每个时代的电影有着不同的风格,展现各个时代的特点。20世纪的许多电影《芙蓉镇》《老井》《阳光灿烂的日子》《变脸》《红河谷》等影片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各种奖项,有着时代的烙印。在展现中国本土特色的电影中,陈凯歌的一系列电影,如《黄土地》《边走边唱》,张艺谋的《秋菊打官司》《活着》《我的父亲母亲》等,展现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朴素而又唯美的感情。这些影片分别从不同角度将中国独特的民俗文化、戏曲文化等运用一定的电影语言和表现意象一一展现在世人面前。《红高粱》以孩童的视点回忆“我爷爷”与“我奶奶”,是一个具有神话意味的传说,整部影片在一种神秘的色彩中歌颂了人性与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李安的“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系列电影,展示现代都市人的生存现状,在中西文化冲撞中开掘人性,生动形象地描写家庭的解构和重组,并在表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差异与隔膜中探讨各种伦理道德关系。最近新拍摄的《叶问3》《百鸟朝凤》《欢乐颂》《美人鱼》《一度PAPI酱风波》《三打白骨精》《捉妖记》《老炮儿》《师父》《山河故人》《一把勺子》等影视片,反映历史、文化、现实、环境、人类忧虑、人生多面的正视、人性深度、成长艰难的直视、对现实暗处的表现、鼓励向上的坚守、实现精神的全家欢、个性创造的魅力等现实的主题。

可见,中文影视运用汉字、语音、图像、文化背景等手段,充分调动人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多角度来接受语言信息,同时能够观察非语言交际模式,如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声音暗示等,创造较为真实的语言环境,不是生硬的灌输,而是交流、对话、引导、启发和互动。

二、中文影视资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施

美国芝加哥公立学校曾做过研究,不用电影资料和用电影资料的效果在不同领域从10%到35%的提高。而且对于学习一般和较差的学生尤其明显,因为对电影产生的强烈兴趣促使他们集中注意力,潜移默化喜欢上语言[4]。而且电影是学习者了解文化的一个窗口,电影在潜移默化中传达着不同文化、不同人群的价值观念。影视艺术本身所具有的综合性、丰富性,极有助于学习者对所学汉语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中文影视有着如上所述的禀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如能适时、恰当运用中文影视,不但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解决语言的实际应用问题,更能缓解学业压力,对留学生在他国留学产生的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做好教材的编排设计。影视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并作为一门课程呈现,就要对所涉及内容进行总体规划设计,编写不同等级教材。教材也需考虑固定的词汇、语法项目、合适的练习题等。涉及的内容可以是历史、文化、语言、生活、地理、艺术、戏曲等专题,每个方面涉及的影片可根据不同教学对象和文化背景选择,在课程设计中会在每个专题中备选多部影视作品。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根据教学的效果和新作品的产生,及时更新。最近《新华字典》也要拍成电影,我们对此也充满期待。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针对每个专题都选取了十部以上的备选作品,每部影片也都争取相关电影专业人士建议,有些影片已经过了教学实践的检验,影片从内容到语言比较适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以后的研究可以更加细化,划分教材的层次和等级,根据各个不同阶段的学生情况编制教材。这是以后研究的方向,需要制定详细的教材编写计划。也有许多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但是都是在个别的实验过程中,没有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来进行教学和研究。当然这样的课程也需要一线教师积极主动地去做,并且也要有关部门重视教师队伍的技能培训和研究成果的转化。只有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团队,才能有效地把这样的课程纳入到日常教学当中,才能有计划、全面地提高留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不只是语言知识能力。

(二)重视剪辑与文本整理。我们知道,影视创作的目的不是语言教学,影视中还有很多东西是不适合进入课堂教学的,这就需要我们对作品进行摘选,根据教学需要呈现内容。結合汉语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包括词汇、语法、文化。海一样的影视作品除了选择合适的影片外,还要做进一步的加工,也可以称作二度创作。就是要把所选的影片作精细化处理,更好地用到课堂上,因为我们每堂课的时间有限不可能把整个影片放映完毕。考虑影片的放映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确保剪辑的内容的权威性;语言发音清晰可辨;确保正确的语音语调;确保每个学习者的参与。这些内容都要以教材或参考资料的形式固定下来。当然我们也会设置专门的电影欣赏活动,放映完整的影片。山东大学在这方面做得比较超前。他们建立了汉语教学资源库,其中包括词汇影视素材库、语法影视素材库、典型情景影视素材库。截止目前词汇影视素材涉及词汇396条,语法素材涉及语法项目146个,典型情景112个。这样的语料库随着电影的发展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在不断丰富和完善。据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介绍,这个项目发展起来不容易,而且可惜的是目前已基本处在停滞状态。原因是做起来太难,资金和人员不能保证。这个数据库的局限性是,只对影片在某些方面的应用选出来影片,没有进行后期的深加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如果能发挥行业合作的优势,是一定能做得越来越好的。

(三)采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训练模式。电影涉及到的场景、人物、环境等很容易引发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应鼓励学生从电影故事中发现活动主题,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完成任务、结合实际、总结交流等方式把学生从电影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综合展现到课堂,有意识地回顾和总结学到的知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比如我们可以通过配音、模仿电影里经典的发音;选经典的对白场景进行表演;选择自己发现的词语进行表述;也可以是就某个观点进行讨论。在这样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中,让留学生愉快、轻松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提高交际能力。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主题活动。电影中很多文化方面的内容会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好奇心,可根据学生自身的文化特点进行文化的比较,发现共同点和差异,并把这些差异以一种方式展示出来。比如我们可以搞一次文化沙龙,学生根据电影的内容选择主题进行活动。我曾经进行过这样一次剪纸活动,是通过看京剧《借东风》,参加活动的留学生来自8个不同国家。学生们根据自己对中国电影中文化的理解,有的做的是京剧的脸谱,有的是他们国家美丽的传说,有的是著名建筑,他们都把表现不同文化的符号以剪纸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次活动收集到大约30多幅作品,我和学生们经过设计整理做了一次墙展,展览到教室后面的展览墙。学生非常兴奋,也非常有成就感,他们把同学带到教室来看他的作品,并因此每天喜欢来到教室,喜欢上汉语课堂,甚至有同学还在不断补充作品。我们给这次展览取名“我爱汉语”。看来通过电影这样一种方式可以进行中外文化的交流,让学生体验中国文化,重新认识自己的文化。通过这样的主题活动提高了学生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了学生全球性文化思维。

(五)合作拍摄创作微电影与短剧。组织本学校影视专业的师生,及留学生合作拍摄学生们喜欢的作品。这些作品是留学生自己拍摄的短剧、情景剧或是微电影。开展这样的活动并不是太难,只要有好的创意。一个在河北大学在读的巴基斯坦留学生在出国前曾是一家报社的记者,就曾经拍摄了一部反映留学生校园生活和学习的纪录片,很多留学生都参与了,反响很好,还获得了校园微电影创作特别奖。我也联系到学校影视编导专业的学生,期望他们和留学生一起拍摄相关作品,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像这样的作品结合教材和学生生活的实际,既能从实践学到的知识也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在中国生活学习的能力,也丰富了汉语学习的内容。在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有计划、有步骤、有层次地进行安排、管理和协调。实行开放办学,积极主动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与沟通,争得各方资金与人力支持。也要通过进修、培训、考察等方式提升教学团队的实力和活力。对外汉语教师应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增强自身业务理论和实践能力。

三、中文影视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注意的问题

因为影视剧拍摄的最初目的不是教学,而我们把它用来进行语言教学,所以要对中文影视剧恰当和充分地运用,需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影视选择有原则

1. 注重影视作品的方向性。很多电影中的文化现象会对某些文化或宗教产生冲突。而且在选择影片的时候注重电影的世界性和国家文化价值的共性。2. 选择的影视作品难度适中。根据各个学习阶段选择难度适中的电影,故事要能吸引学生,学生对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初级阶段尽量选择学生熟悉的领域的影片,这样他们容易理解,也容易产生共鸣;中级阶段适当增加历史和地理方面的影片;高级阶段设计文化和价值观方面的。一是根据留学生的学生汉语水平和理解程度选择电影,而且如果是低年级的学生就需要配以字幕。语言通俗的电影适合高级班。无论是哪个阶段,在电影放映前都要给出一些提示,帮助学生了解和弄懂电影情节。3. 影视作品中语言要求规范。尽量选择语言规范的电影,有些电影语言或者方言太重,或者其中有些低俗的语言。在选择影片时一定要考虑这方面的因素,对这样的影片不选或进行相关剪辑。4. 影视作品题材多样。电影的选择要多元化,选择的内容和形式要丰富多样。根据涉及教学内容选择历史、地理、风俗等丰富多样的作品,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口味,也不至于使电影课堂成为另一个传统课堂。5. 影视作品内涵丰富的。电影的选择一定要选帮助他们理解中国文化内涵的作品,而不只是纯娱乐的片子。这样的影片耐人寻味,启发内心,可以帮助他们很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从内心感受出发体会中国文化。也可以选择多种不同方言和文化的电影,但是选择故事难易度要恰当,政治的、科学的影片往往学生理解起来较难,要慎重选择。6. 影视作品关注人类共性。象关于幸福的、创业的、人性的、心里的、家庭伦理的等。这样的作品接近他们的生活,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产生共鸣。

(二)影视教学有目标

和其它课堂教学一样,每堂课要有明确的任务,词汇、语法、语音、文化等都会有涉及。每次选择电影都要事先把电影涉及到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礼仪知识等给学生做一个热身,让他们对电影的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与此同时提出一些任务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分别在放映前、放映中、放映后和课后进行解决,课后作业一般需要查阅资料才能完成。因为我们选择的电影是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而定,比如课堂教学目标是有关中国礼仪的,我们选择电影《孔子》和《杜拉拉升职记》,影片中古代的礼仪、现代礼仪在两部影片中分别呈现。我们会要求学生根据学生自己对中国礼仪的理解和感受,总结表述,同时也要结合各自的国家的礼仪进行比较,并说明礼仪的历史由来和文化涵义。有的学生也推荐自己国家有关礼仪的电影,这样不仅丰富了汉语学习的课堂,也为了解礼仪文化差异,减少文化冲突,避免禁忌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这样的欣赏电影、感知文化、体验礼仪、比较交流,增强他们的生活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之,为了留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我们应该选择恰当的、适宜的影视作品,而且这些作品也要符合学生的年齡特点、汉语水平。我们的最终目标给学生一个相对真实的语言场景,培养学生的语言使用、社会交往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且我们在运用电影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使用恰当的教学模式,灵活而不散漫,活波而不失得体,充分发挥中文影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我们选择电影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跨文化意识、生活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全球性思维能力,最终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所以,我们选择的电影要适合、适当、适宜,教学的形式也要根据内容的需要选择教学模式、课程设计和组织主题活动,灵活而不散漫,活泼而不失得体。

[参考文献]

[1]叶浩生.21世纪高校心理学教材西方心理学理论与流派[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徐曉惠,凌飞.浅谈《甲方乙方》中的喜剧语言手法[J].电影文学,2009(07).

[3]周梦焱.冯小刚贺岁片流行语的现象分析[J].电影文学,2009(18).

[4]ROSE, KENNETH R. Compliments and Compliment Responses in Film: Implications for Pragmatics Research and Language Teaching[J].IRAL: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2001, Vol. 39 Issue 4, p309.

【责任编辑卢春艳】

Key words: Chinese films and televisio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strategy

作者:王悦欣

上一篇:高等教学改革医学信息论文下一篇:多媒体教学下中学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