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现代电影传播管理论文

2022-04-23

一、校园文学传播媒介的历史演变“校园文学”究竟起于何时,直至目前尚无人考证。但“已有长久发展的历史”[1]却是早有人说过了的。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文学现代电影传播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文学现代电影传播管理论文 篇1:

文学与电影双向度的互动与借鉴

若电影完全脱离文学因素对其的辅助,则其会变得像没有灵魂的躯体。该论文主要从文学和电影的关系、电影在文学创作技巧中的借鉴作用、电影深层和表层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最终阐明了文学在成功的电影塑造中的重要作用。若从文学和电影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则文学可看作是电影发源的源头,而电影又会帮助文学产生较多的新型样式,然而,文学和电影间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关系,即存在载体、生产方式以及商业运作等方面的差异。文学和电影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形成的攀比性能够促进文学媚俗之态的发展。

一、 文学对电影产生的影响作用

电影的创作需要借助文学作品才能完成,电影这种新兴的艺术形态,其在形成的过程中曾从文学母体中吸取了大量的营养。从中外电影的发展史能够发现,较多的优秀影视作品均来自于文学作品的改编。我国早期改编为电影的文学作品有:鲁迅先生的《祝福》和《阿Q正传》、茅盾的《林家铺子》和《子夜》等;而新时期改编成电影的文学作品就更多了,如著名作家莫言的《红高梁》系列、余华的文学作品《活着》等。[1]从世界影坛来看,电影和文学的合作更加广泛。电影的制作需要借用较多的文学素材以及资源,从而决定了电影的制作过程会受到文学审美观的深刻影响,这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故事情节的铺陈方面,电影和文学作品多会利用讲故事的形式表达。作为第五代导演代表的张艺谋,就擅长于在电影画面上讲述故事。从第五代导演所拍摄电影的取材和选项来看,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先导作用,通过文学作品就能够洞察到电影的具体走势、发展以及未来的变化。由于当代电影多数属于文学作品的改编,因此在对当代电影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先对我国现代文学进行研究,如《红高粱》《活着》以及《妻妾成群》等。在这些文学作品中充满了我国传统审美的特点,从而使电影的情节收放自如,电影语言风趣幽默,使得电影中的文学特点得到充分展现。进行人物塑造时,文学作品中偏重于特定环境中特定人物的塑造,而这一点正好为电影中典型人物的塑造创造了条件。较多的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如骆驼祥子、阿Q等均得到改编而成为银幕上的人物形象,通过银幕将人物的矛盾冲突以及囍怒哀乐表现的活灵活现,从而使的人物形象成为电影作品中的艺术结晶。在进行情感表达中,文学和电影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即均要求将对人生意义的探寻这一永久不变的主体表现出来。[2]文学作品通常渗透着作者对人生价值的看法,其中蕴含着作者独特的人生理解以及与众不同的情感;从而在改变的电影作品中也表现出自我观照的成分,此通过电影形式又作用到人的精神世界,由此使人们对理想、命运以及现实产生深思。

(二)文学对电影产生的定位作用。较为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杰出电影作品产生的前提条件。文学艺术价值主要表现在其自身所具有的丰富审美性以及充满诗意的人文关怀,其重点在于凸显个体对现实产生的感悟和超越,以此寻求人类总体的生存状态以及生存价值。如国外某导演执导的影片《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其所呈现的是发生在西西里岛上的传说故事。该影片的原作品名为《玛琳娜》,影片内容主要从少年雷纳多的视角进行展现,叙述了二战中失去丈夫的少妇玛琳娜的不平凡经历。在影片中虽然剧情较为平淡,然而,在这平淡的基调中却能够展示出人性的丑恶以及光辉。在国内电影中较为浓烈的文学性也有一定的体现。通过沈从文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同名电影《边城》不难看出,文学作品能够带给人们情感的安慰以及心灵的启发。由于文学具有丰富性以及深刻性,因此经过改编之后的电影带有较为强烈的文化底蕴以及文化关怀。

(三)电影中很多表现形式均借鉴与文学作品,如比喻、夸张以及象征等。在电影情节的伸展和人物的对白中能够清楚地发现文学方式的呈现。此外,文学作品一般可以表现出人物所处的不同的时代背景以及时代风貌,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有益于电影历史感的表达,如老舍作品中所呈现的某一时期北京城的社会风貌。该作品若能改编成电影形式时,则能够将原时代的真实还原出来,从而获得人们的认同以及感知,由此更能让较多的目光被吸引,从而产生最佳的艺术感染效果。

二、 电影对文学产生的影响

客观的讲,电影对文学具有一定的依赖性。然而,由于其属于一门较为独立的影像艺术,其依靠的是声音和图像等多种资源整合而成的视觉艺术,利用这种艺术,能够让人们得到最大程度的视觉体验以及娱乐享受。电影这种艺术形式的出现,极大地冲击了文学这种古老传统业态。在同一主题下,文学表现出来的是多义性与虚构性,而电影则以具象性与真实性再现。所以,在现阶段快速发展的文化消费年代,由于电影产业化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由此对文学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在这种形势下,文学开始放下高傲的身段,继而主动寻求和电影进行合作,这种倾向的具体体现是针对文学的逆向性创作。[3]作者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时,刻意根据影片标准而改变写作内容以及方法,在进行作品主题、人物形象以及故事情节的刻画中均根据电影的实际需要给予观照,让某些电影的表现技巧渗透到作品中,如快速场景变化等均被文学作品的创作所采用,从而便于改编为电影形式。

电影对文学的影响还表现在能够促进“立体读者”的出现。由于电影本身具有一定的通俗性以及娱乐性特点,从而有效降低了大众进行审美的门槛,缩短了大众和艺术之间的距离。很多电影均来自于较为经典文学作品的改编,具有传播优势的电影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消除了对较为严肃文学的敬畏感,由此使得部分观众在观影结束之后能够进行原著的阅读。所以,在电影的传播之下,能够获得较多的“立体读者”大军,由此使得文学又回归到大众化的阅读。在当前的消费形式下,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消费的商品。广大的民众一般会通过电影和电视等非文字形式进行文学作品的了解,然后进行原著的阅读。在这种形式下,较多的文学作品会由于同名电影的播放而收获新的关注度以及生命力。

三、 将文学作品改变为电影

从我国的电影发展史来看,将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分为两个主要的阶段:即20世纪的初期和末期。在20世纪的初期,成功改编为电影的作品有从法国文学作品《保险党十姐妹》改编而来的电影《红粉骷髅》、作家徐沈亚的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电影《玉梨魂》等。但到了上个世纪末,用文学作品改编电影的风气进一步升温。对此,张艺谋等导演不但将较多的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而且已经将文学作品改编电影定位各自创作的基本路线。张艺谋改编的电影《红高粱》等均来自于文学作品的改编。从莫言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红高粱》到由网络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山楂树之恋》,使得作者由当代较为知名作家提升为网络作家,而且由此也将文学作品向电影改编的事业提升到较高的水准。从这里可以看出,电影跟随文学作品的发展也在逐渐扩大素材基地。

由于文学作品属于一种文字艺术,但电影属于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态,因此,将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形式实际是从一种单一的艺术转化为较为复杂的综合艺术。然而,在这个转化过程中,还涉及到将文学作品改变为电影的基本原则问题。[4]客观地讲,导演实际也是读者,其站在自身的角度对文学作品的文本做出解读,接着,根据自己的审美要求,将文学作品的文本转化成电影文本。该转化过程实际属于重新创作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的转化,使得文学作品出现了新的超越。

四、 电影对文学作品具有催化的作用

电影对文学作品的催化表现在两方面:其一,催化了被改编的那一部分文学作品;其二,催化了文学作品这一整套文学体裁。我国的文学作品具有较为庞大的数量,水平也参差不齐,然而较为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有很多,只是较多的不能被人们发现而已。而文学作品向电影这一方向的发展为文学作品寻求了另一发展途径。因为电影属于一门包含了戏剧、绘画等多个艺术形态的综合性艺术,然而其却有着较为独特的艺术特征。电影的艺术表现力不但包含了较多的艺术特点,而且具有蒙太奇这种较为先进的组装技术,使得其具有独一无二的艺术表现手段,同时,影片还可以进行大量的复制和放映。从电影带给人们视、听一体化的观赏效果来看,其无争议的可以定性为大众化艺术。经过改编后的文学作品能够以更加易于大众接受的形式进行传播。另一方面,由于电影所创造的商业利润巨大,因此将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即能扩大文学作品的宣传范围,而且能为作者带来非常丰厚的利润。所以将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这一现象能够对文学作品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进作用。

文学作品的发展,经历了一段较长的历史,文化作品在我国主要分为两大系统:其一,文言文学的作品,其发源于魏晋时期;其二,白话文学的作品,其起源于五四运动时期。在古代,文学作品是没有地位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开始成为较为独立的文体,而现代文学作品则已经被社会大众所追捧,由此可见,文学作品经历了地位不断提高的一个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作品、诗歌、散文以及戏剧均也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化,而到当前为止,文学作品的发展是最快的。戏剧虽然和文学作品一样可以改编为电影,然而戏剧改编电影只在我国电影的初创时期小盛一时,接着就消失了,其中较为成功的作品有老舍的《茶馆》。另一方面,用诗歌和散文改编成的电影也有,如由郭小川同名诗歌改编成的电影《一个和八个》。

因文学作品流派的不断增加,加之电影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文学作品改编电影的难度降低。文学作品只要能够描述出的场景,电影就可以利用相关的技术将之呈现出来。正是由于电影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对文学作品的描述随意性极强,文学种类也出现了较大的增加,如灵异文学、科幻文学等。文学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伤痕、反思、寻根、改革以及先锋等多个思潮阶段,而电影也同样存在多种类型,即伤痕电影、反思电影、寻根电影以及改革电影,而这些电影的绝大多数,均来自于对文学作品的改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神圣的使命》《天云山传奇》等。

结语

影像事业的全面发展,让文学的优势减弱不少;而随着网络文学以快餐形式出现,使得读者更愿意选择较为轻松的阅读形式,进而放弃对严肃文学的追捧。较多的不利因素给文学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挑战。虽然文学的地位已经不能达到当初的辉煌程度,但文学深厚的根基还存在着,文学对人们精神世界产生的影响,对现实以及命运的感悟,这些均会对文学作品的主旨理念以及审美价值产生最根本的影响。电影能够得到蓬勃发展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电影自身具有较强的传播优势,另一方面是受益于文学不间断的滋养。作为电影导演不但要管理好镜头的拍摄,而且要做好文学的修读工作,只有深度消化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意境,才可能完成其独具特色的电影内容的构建,继而拍摄出蕴含人文关怀以及审美品格的杰出的电影巨作。以上可以看出,文学和电影的互动融合必将是新媒体时代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章颜.跨文化视野下的文学与电影改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3:12.

[2]孟中.文学改编:一次特殊的电影心理活动[J].电影艺术,2004(2):9-12.

[3]吕媛.文学作品改编与电影内容生产[J].当代电影,2011(6):107-111.

[4]陈林侠.当下中国电影的改编问题与文化竞争力——兼及电影与文学的关系[J].中州学刊,2015(6):157-164.

作者:李春琳 马红

文学现代电影传播管理论文 篇2:

校园文学创作与网络传播

一、校园文学传播媒介的历史演变

“校园文学”究竟起于何时,直至目前尚无人考证。但“已有长久发展的历史”[1]却是早有人说过了的。

从宏观上来讲,校园文学指的是校内人员创作的文学作品以及那些校外作者创作的反映校园文化、生活的文学作品;从中观上来讲,校园文学指的是处于校园时代的教师或学生创作的文学作品;从微观上来讲,校园文学尤指学生创作的文学作品。由于校园里有着与外界不同的特殊的年龄环境和人文环境,所以这些文学作品也就具有与别的文学不同的青春气息和人文气息,其中,阳光活力、积极向上是校园文学最显著的特点。

从广义的定义来看,校园文学区别于其他文学类型的最大特征就是创作者身处校园时代或者作品内容是描写校园生活的。因此,学校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校园文学的发源地,也就是说,学校的创办是校园文学诞生的前提条件。据古代文献记载,古代最早的学校类型有两种:一种是五帝时代的学校,称为“成均”;另一种是虞舜时代的学校,称为“庠”。这两种学校的教学内容与文学相差甚远,分别是以乐教和生产、生活经验为主。[2]既然学校的产生并没有立刻引起校园文学的创作,那么校园文学究竟是在什么时期诞生、发展以及成熟的呢?

经过夏代学校的军事教育,商代学校的习礼、习武教育以及西周学校的“六艺”教育之后,到春秋时期的私学兴办阶段,校园文学可以说是初见雏形。在早期的私学创办者中,最杰出的无疑是孔子。当时的思想传播主要是靠口语传播,这也沿袭了孔子“述而不著”的理念。作为传播形态其中的一种,校园文学起初也是通过口语来进行传播的。其中流传至今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应该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论语》。在随后的几百年内,口语传播和手抄传播一直是校园文学的主要传播方式。直到宋朝时期,毕昇发展、完善铜版印刷,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后,校园文学进入了新的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在这段时期内,中国古代书院的产生也让校园文学得到更大的发展。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的重建人朱熹便是这一时期的校园文学创作的代表人物。从南宋书院的复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800多年的历史中,还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著名的校园文学作家和校园文学作品。

1876年,能够远距离传送声音的电话发明了;1895年,电影诞生;1920年,世界第一座广播电台KDKA开始播音;1936年,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BBC开始传送电视节目。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广播、电视这样的大众媒体的出现和繁荣使得人们的眼睛和耳朵都得到了全面的延伸,这同样也使得校园文学的创作得到了更为广泛和高效的信息资源。广播电视带动的娱乐消费文化,让校园文学在学校中的影响也更为广泛,比如在校园广播中,播音员朗读校园中同学们创作的优秀的校园文学作品;在学校TV工作室,同学们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校园文学活动,如演讲比赛、剧本创作大赛等。20世纪90年代,因特网的飞速发展给校园文学带来了全新的震撼。互联网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它拥有的先进的技术能让校园文学创作者充分表达自己带有个性的情感,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开始喜欢到网络上创作校园文学。

二、校园文学的网络传播形态

校园文学可以通过多种形态来进行网络传播,具体概括起来有三种形态较为常见和流行,它们分别是专业的文学网站、BBS(聊天室)和个人博客。

1.专业的文学网站

文学网站一般是由文字机构、文学社团、文化公司或文学网民个人建立,专门以传播与发布文学信息为主,它是文学在网络虚拟空间的集散地,同时也是校园文学在网络上传播的具体载体。2008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08年1月,中国网站数量已达到150万。这些网站中增长最快的是.CN下的网站数,目前的数量已经达到100.6万个,.CN下网站首次超过百万,占到中国网站数的66.9%。[3]通过百度搜索引擎的强大的搜索功能,以关键词方式查询,得出的文学网站的相关网页数是5780万个,校园文学网站的相关网页数是346万个。[4]通过 “搜狗”网站网页评级功能搜索查询得知,其精选的文学网站就有60392个。[5]

文学网站(校园文学网站)是校园文学在网络上传播的主要聚散地,其内容十分丰富,内容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传统纸质校园文学的电子版本;2.网络原创校园文学;3.其它有关校园文学的信息。这三种内容在不同文学网站都有其分类和排序。

文学网站中不仅有专门的校园文学栏目,而且其它栏目也有校内师生的创作,如原创文学、另类文学、轻松文学、诗歌、散文等。这些栏目集中收集了一些之前创作的纸质校园文学,新的校园文学作品也可以随时随地地被创作以供网友阅读及评价。当然除了提供创作和阅读校园文学作品的平台之外,文学网站还专门提供了一些关于校园文学写作现状的介绍以及一些校园文学活动举办的通知等相关信息。

2.BBS、网络聊天室

在网络传播中,BBS和聊天室是两个不可忽视的领域,人们可以通过发表文章的形式向其他人传递信息。同时BBS和聊天室都可以进行一对一、一对多以及多对多的传播模式,为广大网民所喜爱。

BBS,即电子公告牌,具有传播群体性、主题多样性、言论自由性、把关隐形性和信息真实性五大特征。传播群体性是指人们由于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聚集到一起,围绕共同话题进行大规模的群体探讨;主题多样性是指BBS中有各式各样的主题供网民选择,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当今社会尤为关注的和时尚的话题;言论自由性是指在BBS论坛中可以发表开放性或公共性的话题,这也是吸引大多数人愿意在BBS上表达观点的理由之一;把关隐形性是指网民可以在BBS上自由发表言论,但BBS中的版主也会针对一些带有谣言或诽谤性质的文章进行删除以实行其“把关人”的责任;信息真实性只指由于网络的匿名特征,这里的言论表达往往比传统大众传播“把关”机制下的言论表达更为真实、可信。网络中的BBS有许多种,根据具体内容划分,有体育BBS、音乐BBS、文学BBS、经济BBS等等;根据所处背景划分,有校园BBS、政府BBS、企业BBS、民间或个人BBS等。其中校园BBS是BBS领域中的老大哥,在这里,老师和同学就校园中各种事情进行交流,如校园生活、校园管理、学术研究等,因而,校园BBS也逐渐成为校园文化的代表之一。在校园BBS中,校园文学占有一席之地,吸引了许多热爱文学的师生来此创作。例如,北京大学的“未名BBS”、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南京大学的“小百合”等发展较为成熟的BBS。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以及更多文学爱好者的加入,BBS中的校园文学会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

近年来,网络聊天室在我国已经成为服务网民的一项重要的内容,通过聊天室,许多相隔千里的人们实现了从陌生到相知的愿望。由于网络聊天室中版块名称的限定,在相应版块中,绝大多数的话题都是与此项主题相关的。比如,在网络聊天室的校园文学版块里,网民可以互相交流写作心得,互相推荐、欣赏优秀校园文学作品。因为有着共同的爱好,大家会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也是优于BBS中看得多、回得少的现象。网络聊天室是网络中的虚拟空间和社区,在这里进行的传播既有网络传播的特性,又保留着现实中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某些特性,是一种独特空间中进行的独特的传播类型,具体特性有:很强的人际传播性,信息流动不稳定性,极强的网民互动性,延时的传播同步性,把关作用消失性等。[6]

3.个人博客——新兴的传播形态

2004年以来,博客——一种采用简便的软件生成的个人主页,能够按照时间顺序不断更新、实现个人信息的历时积累和传播的互联网个人出版方式,并由于其突破了以往个人网站建设的技术和资金壁垒,在我国进入了迅猛的发展时期。2007年12月2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了《2007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截止到2007年11月底,中国博客空间已达7282万个,博客作者人数达4700万,平均每30个中国人、每4个网民中就有一个博客作者。博客市场的增长迅速,其中,活跃博客作者数量占博客作者总数的36%,近1700万人;活跃博客用户的有效博客空间数为2875万个。[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目前大的门户网站几乎都开设了博客专栏,用户更新博客比例较高,半年内更新过博客/个人空间的网民比例为23.5%,规模达到4,935万。[8]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2008年1月8日发布的《Netguide2008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9]相关市场分析显示,2007年中国联网用户使用频次最多的互联网服务和应用中,博客以9.2%名列第三,成为许多用户使用频繁的基本应用之一,其中排列第一和第二的分别是浏览新闻(38.8%)和收发电子邮件(11%)。

博客之所以成为频繁使用的互联网服务基本应用之一,是和其本身的技术特质分不开的。博客主页的创作和管理,是通过作者操作后台界面来完成的,它包括博客内容创作技术、博客互动技术和博客内容聚合技术。许多网民通过这些技术,灵活地使用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传播符号,设计个性化页面,将博客打造成为其表达个性的空间。博客中倒序排列日志的的特点,还将博客主页建设成为个人思想和生活的“活的历史”。这也是校园文学为什么能在博客中广泛传播并受到喜爱的原因。在博客互动技术中,即时评论便于博客了解访客对文章的评价和建议以及促进博客和访客的交流,链接便于访客阅读相关文章或访问博客推荐的其他博客主页,引用通告则能加强引用者和被引用者之间的思想交流和互动,流量统计更能激励作者进行博客写作和吸引访客的访问。博客主页所使用的TAG技术以用户自己设定的关键词来分类,这区别于传统网站是以网站技术人员来进行关键词分类,RSS技术则是消除上网的盲目性和偶然性,提高网民对博客内容的浏览和利用效率。[10]

三、校园文学的网络传播特点

1.校园文学的创作者(传播者)与阅读者(受众)之间身份的转换

在印刷传播时代,校园文学创作者将各自的文学作品通过为数不多的印刷机构向外部传播,他们所面对的是为数不多的、阶层和地区都较密集的阅读群体。相对而言,当时的校园文学的传阅范围是比较小的,关于作品的评价也是比较单向的,阅读者也没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渠道,不能和创作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互动,这种单向的传播是非常不平等的。进入网络传播时代后,校园文学的创作者和阅读者之间的身份发生了转换,创作者并不是唯一的信息发布者了,在文学作品传播的过程中,阅读者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是自己主动地参与讨论和创作,通过文学作品,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从阅读者的身份转换为创作者的身份。这种转换不仅提高了阅读者本身的兴趣,对于创作者而言,也是一种获得评价进而改进的途径。

从心理角度来分析,这也是校园文学创作者与阅读者消遣心理、宣泄心理、交流心理和自我实现心理的体现。借助于网络的互动性和虚拟性,消遣功能在网络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开发,人们在上网冲浪过程中,单纯地消遣解闷、追求精神刺激已成为一种时尚。创作和阅读校园文学也是宣泄的方法之一。任何人都会面临来自社会和家庭的种种压力,由于校园文学作品具有不同于别的文学的青春气息和人文气息,因此它就成了人们调节情绪,稳定心态的有效方法。事实上,传统媒体及大型商业门户所进行的网络传播仍然是由职业传播者把关,因此网民就希望通过一些表达思想的文学作品来与其他网民进行交流。校园文学博客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中介。当然,在创作、阅读、评价校园文学博客的过程中,除了能消遣、宣泄和交流,还是实现自我的过程。网络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让人们拥有了巨大的发言权和巨大的满足感。其他网友的评价以及总阅读量都会影响创作者的心理,使他们在满足心理的同时,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进步。

2.校园文学网络传播的把关机制分析

“把关”是大众传播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其含义是指传播者对信息的筛选和过滤。在社会信息传播中,我们通常将记者和编辑作为“把关人”,他们决定着人们看什么,读什么。但是有人认为,网络传播是一个没有“把关人”的自由信息时代。[11]其实,对于每一个具体的校园文学传播者而言,每一次作品的发布都是一次“把关”的过程。只不过,随着网络知识和应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普通网民替代了之前为数不多的记者和编辑,自动地成为了“把关人”。因此,校园文学网络传播并不是没有“把关人”的时代,把关也并没有消失,而是将把关权力自主地转移给教师和学生。每天急速增长的网络信息让人们很难有效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而人数有限的“专门”把关人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亲自对每条信息进行把关,这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然,面对信息污染严重的网络信息,信息传播者还应当提高其把关人的素质。

3.全球化对校园文学发展的影响

全球化无疑是今天我们所处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而且呈现出不断强化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和网络传播的大发展,人们的价值选择、生活方式和知识兴趣都趋于多元。全球化理论,虽然来自于经济学和金融学界,但对人文社会科学而言,文化全球化现象实际上是国际性的后现代主义的衍生物。[12]在信息大背景下,互联网的使用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其中,全球化的网络传播对校园文学发展的影响是直接而且显著的。

首先,网络传播全球化的特征改变了校园文学传播途径狭窄的情形。之前校园文学的传播大部分都局限在校园内部以及一些专门的期刊杂志上,而如今的校园文学可以在网络这一巨大平台上进行世界范围的传播,与此同时,校园文学的创作受到了更为多元的文化观、价值观的冲击,让作品内容与形式都更加接近世界发展的轨道。

其次,校园文学的写作主体可通过网络极强的互动性,与其他写作主体和写作客体进行互动,换句话说,网络传播中的对话精神有利于校园文学的创作和评价,促使校园文学的进步。而且这种对话使平等、自由的思想流动成为可能,使人们的创造力和洞察力得以激发,进而成为彼此提升的思想平台。[13]

因此,全球化、多元性、互动性、平等性、自由性等网络传播的特征都将会促使校园文学成为当下人们越来越喜爱的文学样式。

注释:

[1]吴欢章:《跨世纪的青春歌声——谈<校园诗歌>》,《校园诗歌》,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2页。

[2]俞启定:《中国教育简史》,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2页。

[3][8]2008年1月CNNIC发布:《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http://www.cnnic.cn/index/0E/00/11/index.htm,2008年3月10日查询。

[4]依据百度搜索引擎查询的结果,http://up.baidu.com,2008年3月10日查询。

[5]搜狗网站搜索引擎:http://www.sogou.com/c006/c006.html.2008年3月10查询。

[6]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7-89页。

[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了《2007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http://www.cnnic.net.cn/html/Dir/2007/12/26/4948.htm,2008年3月18日查询。

[9]http://tech.sina.com.cn/focus/2007_GUIDE2008/index.Shtml,2008年3月12日查询。

[10]刘津:《博客传播》,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15页。

[11]李希光:《跨媒体新闻的悖论(上)》,http://www.263group.com/chuanmei/65.Htm.

[12]吴风:《网络传播学:一种形而上的透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第201页。

[13]闵惠泉:《对话意义的诠释》,现代传播,2004年,第2期。

(陈思 浙江省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325035)

作者:陈思

文学现代电影传播管理论文 篇3:

互联网时代英美文学出版传播路径及实践探究

【摘 要】 英美文学传播路径主要体现在出版传播路径、翻译传播路径、阅读传播路径三个方面。文章以出版传播路径为研究对象,阐述互联网时代英美文学传播遭遇的瓶颈,指出发展出版传播路径新体系的必要性和方法,进而提出英美文学传统出版与电子出版创新发展的策略。

【关 键 词】互联网时代;英美文学;传播路径

【作者单位】张海燕,中原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2015年河南省教育技术装备和实践教育研究基金项目“信息化视域下微型移动学习模式在外语翻转课堂中的应用研究”(GZS293)。

基于互联网时代下的英美文学传播,文章特选取出版传播路径作为研究对象,原因有四:一是出版是英美文学传播的根基;二是英美文学传统出版缺乏电子版本作为支撑,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三是英美文学传统出版在互联网时代遭遇新的困难;四是目前需要在同一路径下按照现代化的经济思路,对市场导向下的传播对象即受众群体进行区分,找到一个专业路径下的多个发展窗口,而不是堆砌路径。由于三大传播路径互相关联与交叉,在探讨其中一个路径时需对其他传播路径进行附带讨论,具体论述如下。

一、互联网时代英美文学传播的瓶颈

互联网时代英美文学传播的瓶颈有两个:一是电子化阅读,二是群体变化。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电子化阅读作为其主要的阅读方式。根据现阶段的阅读群体与阅读范畴来看,青年人群对传统英美文学文本的阅读基本上趋于凋零,但在购买传统经典文本方面却倾向于纸质书籍。电子版本的英美文学作品倾向于新时期的英美文学,如现代化的商业丛书、魔幻小说、侦探小说等,与原著相比,译本占据的比例较大。民国时期我国已经开始大量引入英美文学,比如,鲁迅翻译科幻小说,胡适翻译短篇小说等。尤其是抗日战争之前的文学活跃时期,翻译的英美文学数量、文本类型、文学题材等也出现了“百家译本”的现象。进入21世纪后,英美文学译本开始向文学评论方向挺进,范畴越来越大,延伸至哲思小说、哲学散文等,其中大多集中于英国、法国、美国三大国家。拉美文学译介的出版也是近几年出版行业与市场比较常见的现象。总的来说,英美文学的出版集中于传统媒介时代,与“互联网+出版”的新思维、新形式相比,依然停留于“平移化视角”,未能真正达到现阶段普罗大众对英美文学的接受范围,也未能透过电子版本的经典化处理实现电子化出版在市场上的席位之争。

二、英美文学出版传播路径下的体系构建

互联网时代英美文学传播路径及实践的前提是构建一个传播体系,要根据英美文学在我国的传播事实出发,了解其传播的短板,进而找到具体的解决措施,目前比较好的办法是构建体系化的传播模式。“出版业是传播的基础所在”,因而当前的紧迫任务是出版业做出努力,搭建传播体系的框架结构。

1.互联网时代英美文学传播途径分析

为了突显出互联网时代的英美文学传播,出版业应利用新媒体实现新型的出版业务,尤其是在英美文学原著版本、译介版本、编译版本方面,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提高与市场的对接性。当前,出版业应认识到“互联网+思维”中的系统思维、融合思维、信息流思维,从而在工具属性的功能、作用、价值解读之下,获得思维逻辑层面的更新。具体而言,当前,出版业需要进行统筹规划,对市场进行明确区分,即阅读人群的区分,以此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比如,老年群体倾向于英美文学中的经典文本,而且对评论类的英美文学具有一定的倾向,该群体往往深思较多,逻辑思辨能力较强;青年群体对新时期的英美文学比较感兴趣,其消化能力强,阅读量较大。同时,注重对青年群体接受事物方式的分析,比如,青年群体在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知识浏览取向、对文本阅读体验的交流倾向等。因此,出版业不仅要从文本角度考虑,而且要从多重文本、比较性的评论文本、英美文学的相关附属产品或衍生品文本实施出版战略计划。明确市场定位后,应对其中的“传播意图”进行深入解读,包括传播路径中的工具选择,比如,目前可以借助相关的网站进行传播,利用微博、博客的链接进行传播,以及通过电子书的形式进行传播等。但通过近年来的经验分析,这种与出版相关的文本链接和电子书的制作往往缺少依据,基本上是“给什么就读什么”,没有抓住互联网时代消费体验的基本特征。因此,当前应注重将阅读群体视为消费者,对消费市场进行分析,利用消费者的个性化消费需求,逆向实施出版战略规划。

2. 构建英美文学出版传播路径体系的建议

构建新型的英美文学出版体系,制作出网络环境下的新业务。构建体系的思维逻辑相对简单,即通过对“互联网+出版”中的系统、融合、信息流特点的认知,抓住系统思维,分析互联网时代英美文学出版中的构成要素,包括消费者市场定位、英美文学范畴界定、电子版本的经典化制作、电子文本的拆分、媒介路径的选择等,对这些要素进行解析,从融合的特征中加以发挥,重新进行优化组合,将英美文学文本以信息化的特征向消费者群体输出。该体系构建分为三步:第一步是进行要素分析,第二步是完成要素融合,第三步是完成新型产品的打包出版与营销。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时代的出版产业链思维与传统出版产业中的思维不同,它由原来的“6+1”出版转变成 “4+1”出版。也就是说,通过体验消费模式的运用,形成消费者群体下单(或市场分析)数据的处理,直接产生订单处理,再通过一系列的生产加工完成出版,投向对应的客户群体。需要注意的是,当前互联网时代存在必然的“黑森林法则”(可以参看刘慈欣的《三体》系列,理解其中互联网企业所处的商业环境,从而明晰出版业在新时代的定位与环境)。另外,出版业需要对英美文学进行解构,只有了解英美文学的本质是一种信息流之上的“精神传递”,才能在大量的文本之中实施进一步的文本编辑,使其本质与精神获得传达,从而满足互联网时代的新需求。

三、英美文学传统出版与电子出版的创新发展

虽然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但根据英、美、法、德、日、韓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可以发现,传统出版业仍然占有60%以上的市场份额。所以,目前我国的传统出版只是受到了冲击,而且阿里巴巴集团与苏宁集团的联合也表明线上和线下的结合属于必然,也会日益常态化,并不是互联网时代与传统时代的斗争。因此,在这种明确的时代背景与发展导向下,传统出版必须进一步创新才能获得发展生机。

1.内容为王,促进英美文学的传统出版

英美文学的出版牵涉翻译、出版两个方面,若要真正实现英美文学传统出版的发展,则需要在英美文学的文本选择、版本选择方面做出努力。比如,当前的英美文学作品多集中于综合类英美文学,早期工业化时代的英美文学文本遭遇出版市场的滑铁卢,只有19世纪后的英美文学依然在市场上活跃,但这种英美文学集中于综合性传达,其中包括哲学思考、理性思辨、故事讲解、作者个体描述、内涵深度解读评论等。因此,基于英美文学的出版现状,应尽可能抓住这些可以满足现阶段读者需求的英美文学文本,并对其进行分层处理,即针对普通大众实施普通版本的编辑(可参看培根在其《学术的进展》中关于出版的方法与指导);针对一般的知识分子,则注重翻译的“全”,满足其好奇心与求知欲;针对研究学术的人群,则重视文本的选择。比如,《尼采全集》就有不同的版本,不同版本的研究材料不同,其成果也不同,尤其是原著版本、英文版本、汉译版本之间的共同出版,可以极大地满足读者的需求,而且英美文学并不仅仅是指英美两国的文学,其中牵涉很多英语语言文本,相对复杂。所以,应突破狭隘的地域性与民族性,尽可能对其现代意义上的文本意义进行发掘,将其纳入小说、剧本、影视等相关资料中。以《哈利·波特》为例,目前市场上的需求就集中于对小说文本、剧本文本、影视等文本解读的全面需求。原因就在于,在互联网时代,即使是传统书籍的出版与发行,也需要对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了解,对时代精神加以把握。人们现在阅读书籍不仅停留在消遣层面,更多的是通过阅读掌握其中的内容、精神与创作方法,如由小说向剧本过渡的手法,以及电影文本与小说文本之间的异同区分等。因此,传统出版应该倾向于内容的选择,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多路径选择,促进英美文学的电子出版

互联网时代英美文学的出版既要考虑到线下,也要考虑到线上,在O2O模式下完成其出版转型与优化升级。一般来说,电子出版即完成线上营销、线下推广与销售,这是互联网时代1.0出版业态;进入到2.0出版业态后,基本上可以使线上与线下的出版、发行、销售同步,并且实现两者之间的交互。以飞机场的小型图书服务为例,目前已经实现了A地扫码借书,B地返还的新模式,将这种新模式既可以通过传统的出版管理思维加以实现,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方法实现自动化实践。将这种思维模式运用到出版业,即要求出版业在电子出版框架内完成线上的电子出版创新。比如,在网页上制作电子版本的宣传页,并对其进行实时维护与更新,读者进入网页后可以通过注册会员购买图书。这样一来,将出版、阅读、营销、零售转变成一种购买英美文学的“服务产品”,提供授权付款后的下载阅读,对于出版企业与消费者而言,可以实现双赢。再如,可通过一系列的电子阅读器、APP软件制作等实现对英美文学出版版权的保护,并将其与PC端、移动客户端实现对接、融合,为消费者提供最方便快捷、多元化的使用方式。

四、结语

互联网时代英美文学传播路径与实践的本质在于出版业和消费者市场关系的简化。可将其概括为“英美文学文本权限企业—英美文学不同类型的电子文本—英美文学消费者”的简化模式。现阶段,为了占据市场,完成创新发展与优化转型,出版业应打造线上书店、线下实体店之间的联合运营模式;选择单独化的传统出版业态下的出版模式,如内容更新、推出材料全集;实现单路径的信息化英美文学电子文本出版,完成形式、内容、精神传达方面的文本变形和更新,针对消费者群体实施对接式产品服务等,以此走向出版业的新业态,创新出版形式,最终完成出版业的转型发展与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金丽娜. 论大众传媒对英美文学传播的助推作用[J]. 出版广角,2015(8):86-87.

[2]覃春华. 以实例探析英美文学传播中大众传媒的助推作用[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108-109.

[3]司梦云. 浅谈古希腊罗马神话与英美文学的相互影响[J].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3(1):43-45.

[4]李伟,张梦军. 英美文学作品国内翻译出版的問题与对策[J]. 出版广角,2016(10):38-40.

[5]许庆红,戚涛. 让文学回归其原有的位置——文学本体性与英美文学教学和研究反思[J]. 山东外语教学,2012(4):62-66.

作者:张海燕

上一篇:老年心血管病医学信息论文下一篇:高等美术学院美术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