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电影影响下电影艺术论文

2022-04-22

摘要:电影类型化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必然趋势,十八大以来,中国类型电影在全球化时代背景的影响下需要肯定和践行自身的文化价值,彰显中华民族特色,从而树立文化自信。这是中国类型电影在本土化认同中的探索,也是将电影作为工具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必由之路。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网络电影影响下电影艺术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网络电影影响下电影艺术论文 篇1:

论5G技术下二三线城市电影市场再思考

【摘要】5G技术时代,网络电影异军突起,许多电影借助新媒体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扩大电影知名度和影响力,以此为电影票房打下坚实保障。而二三线城市观众仍是电影消费主力。本文通过分析新时期电影市场现状,以及二线三线城市电影观众的观影动机、电影选择特征等,探讨了强化二三线城市电影市场的相关策略,以期为恢复电影市场活力推动其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5G技术;影视业;市场竞争;电影市场;影片选择.

Rethinking the film market in second and third-tier

cities under 5G technology

Zhao Tianyi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67000)

新媒体时代,5G技术在电影业的运用使得电影画面的清晰度,电影欣赏的互动感加强,电影的制作、发行和传播更高速、快捷。在5G技术的影响下,观众不再是被动的欣赏者,而可以通过VR等设备去体验电影,电影市场消费生态也由此发生改变。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已经成为我国电影消费的重点区域,二线三线城市观影群体的崛起标志着我国电影市场渐渐走向成熟。在新时期,观众生活及工作状态的改变,以及对网络影片选择的全新认识,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影市场活力。鉴于此,本文对二线、三线城市电影市场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明确新时期我国电影市场恢复及发展的策略。

1. 新媒体环境下电影市场现状

5G技术的到来,改变了现有电影行业的现状,5G便利的传播模式对电影行业,甚至影院终端、观众消费带来行业颠覆性的改变。观众足不出户,可以付费随意下载观看电影,5G极大满足了受众观看电影的便利性、快捷性及互动性等方面需求,新媒体在与传统影院的较量中显现出其特有的优势,并且逐渐占得先机。尤其是2020年特殊“春节”,电影院线的情人节档、春节档全部撤档,电影院线几乎无任何收入。許多作品不能如期上映,不管是制片方、出品方还是宣传公司、拍摄团队,或是线下盈利的电影院线都受到疫情的波及。可以说,2020年上半年,中国电影市场进入了“冰冻期”,其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则很难估量。

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步复苏,国内影视业市场形势不断向好,现在多地不断推出电影院复工指南及指引,影院陆续开始恢复营业。2020年七夕当天,全国电影票房为5.25亿元,与2019年七夕票房基本持平。在7月20日(复工开始)至8月31日的“暑期档”中,中国电影院线票房收获36亿元,且连续11天单日票房过亿。此票房数据表明我国电影市场正在有序而稳定的复苏。然而,经过此次疫情防控,中国电影市场生态发生了极大改变,朝着更高效、优质和健康的方向发展。前段时间,许多电影院线采用线上播放方式进行运营,这种方式受到二线、三线城市观影群体的欢迎,特别是封路、封村(小区)时,线上观影成为二线、三线城市观影群体的主要选择,但是由于二线城市、三线城市观影群体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和学习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在选择电影和观看电影的品味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可以说,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观影群体各自形成了独特的市场气质。当然,对于质量过硬的电影,二者并无明显区别,如《火云邪神之修罗面具》(网络电影)在疫情期间的票房约1500万元,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的票房数据并无明显的差异。庚子年疫情期间,中国电影市场受到严重冲击,不管是二线城市还是三线城市,电影市场生态都发生了改变,在新时期,需要认真分析中国电影市场,从电影质量、内容及题材选择等方面创新发展,同时也要注意二线城市、三线城市电影观众的不同市场需求。

2. 新时期二线三线城市观影动机及影片选择

2.1 观影动机多为娱乐和打发时间

新媒体环境下,激活中国电影市场需要了解观众需求和创新经营模式,从观众心理入手去提供电影市场服务。从观影动机来看,二线、三线城市民众的观影动机则多是陪伴家人或朋友,观看的电影多是贴近生活的国产电影,观看电影的目的也是为了打发时间、兴趣爱好、招待亲朋和娱乐,甚至是为了追求一种相对“奢侈”、“时尚”的生活,是为了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也正因如此,许多观众很少了解自己想看或喜欢看的电影,其看电影的随意性非常大,具有较强的从众心理,感觉大家都看的电影应该是好看的电影,自己也应该去看,不然就显得落伍。特别是在节假日期间,看电影已经成为三线城市观众观看电影的重要选择,且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在新时期,二线、三线城市观众的观影动机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2.2 追星心态的驱使

不可否认,二线三线城市的电影观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追星族,只要是自己偶像演的电影,通常是逢片必看。观看偶像演出的电影成为其同明星拉近距离的常用方式。前段时间,虽然电影院线停播,许多电影停拍,明星参加的活动也都叫停,但网络电影的播放成为其持续追星的最佳选择。所以,在网络电影链接中,中国网络电影票房显著上升,网络电影得到快速发展。目前,电影院线陆续开播,热情的粉丝期待的偶像(所演的电影)一旦上映,就会受到其“疯狂”抢购。比如,《我在时间尽头等你》、《八佰》两部电影票房受益中,二线三线城市观众超过50%,这其中就有二线三线城市“粉丝”观众的功劳。从其票房数据看,二线三线城市观众观看电影仍会“追星心态”的影响,并成为电影市场的重要特质。

2.3 影片选择特征

纵观2019-2020年的电影市场,二线三线城市电影观众在电影内容选择方面,主要是动作片、科幻片、爱情片和喜剧片,特别是一些贴近自身生活、描述向往生活及可引起公众情感共鸣的电影,正是二线三线城市电影观众的偏爱。比如七夕当前公映的《我在时间尽头等你》讲述的是青梅竹马的男女主角重聚高中校园后发生的一系列的爱情故事,该影片内容比较切合当日的情景及主题,所以,其在两天内票房就达到5亿多元,正是因为二线三线城市青年的青睐,使其赚取了5亿多的票房。此篇由多个故事构成,剧情相对乱,但却表现出了真情实感,给人感同身受之感。在新时期,被疫情压缩了的电影市场空间,其电影供给变得更加充分,在家憋了许久的观众充满了觀影热情,若电影提出符合其心理需求和期待,二线三线城市电影观众会进一步激活电影活力,完全恢复其观影热情。在此境况下,相关部门应做好调控,从二线三线城市电影观众的观影选择特征入手做好影片调控,以充分实现每部电影的价值。

3. 新时期二线三线城市电影市场的发展策略

3.1 合理布局影院规模实施多元化经营模式

由于电影市场受到疫情影响,电影行业遭到全面停业的“冰冻”式冲击,但电影院建设依然为电影产业的主要参考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是地区电影发展水平的一种反映。我国电影院的建设并未因疫情而一直停止,加上现有电影院数量居于全球首位,在行业竞争及市场票房增速趋缓的重压下,二线三线城市的电影院具有极大的市场优势,市场下沉和准入门槛低、市场发展空间大等仍是二线三线城市电影市场发展的主要优势。

5G技术支持的电影院与传统影院放映方式完全不同,5G电影传播的“高速度”不需要漫长的等待。在Odeon测试中,Telia实现了2.2Gbps的速度,是4G网络带宽的5到20倍。反观二线三线城市的电影院运营效率仍旧不高、设备陈旧等问题较为突出,许多不合时宜的电影院将被淘汰,电影市场将面临重新洗牌的状况。若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必须合理规划布局电影院规模,最好布置在人口密集小区或城市综合体小区中。同时引入先进的放映仪器及设备,设置IMAX挺、巨幕厅等,应用高科技重新召回观众。当前的电影观众主力主要是90后、00后,此年龄段的青年都养成了低频看影的习惯,电影院要提供高端的美感体验和非凡视听效果,给观众提供美好的观影体验。相关专业人士分析,长期看,深度挖掘低频电影观众将成为电影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从电影产业发展趋势来看,电影市场势必还要经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同时,为规避电影院的同质化发展趋势,强化电影院文化建设和品牌建设,打造特色电影院,提升电影院的内涵。当前,许多二线三线城市的电影院建设趋同化现象较为严重,难以满足观众追求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为此,电影经营者要转变思维,创新经营模式。观众进入电影院不只是单纯地观看电影,还希望得到精神共鸣和文化感召。如果电影院具有情感积淀和文化品位,就能赢得观众的好感和信任,使人恋恋不舍。新时期,电影院要探索多元化经营思路,拓展衍生经营项目,比如开展线上活动以获取“流量”,开展线下沉浸式场景体验,提升电影院高科技多厅和电影院的综合优势,将更多商业业态、娱乐体验同电影院经营相融合,实现经营渠道的多元化,以迭代升级的方式增强电影院的抗风险能力。疫情加速了电影院的转型升级,在新时期,电影院和院线都应做长远规划,探索更多能够融合电影院场景发展的其他业务。

3.2 针对二线三线城市市场创作优秀电影作品

二线三线城市电影群体的形成和兴起,悄然推动着中国电影创作的形态,三线城市观众消费诉求不断被放大,正逐渐改变一线城市主导的审美体验。一些粗制滥造的影片充斥在电影市场中,给三线城市电影观众的文化、思想及教育等带来消极影响。所以,有必要科学利用大数据及相关技术精准识别观影人群的异质性需求,通过青春电影制作的内容创新、主题创新与模式创新等手段,进一步增强我国青春电影的影响力。可喜的是,随着人们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三线城市观影群体的欣赏水平和文化素养都在提高,优秀的电影能够在各种群体中实现共鸣,如《八佰》《战狼》《紧急救援》等优秀电影在二线三线城市都非常受欢迎。

电影是精神食粮,是文化艺术产品,电影的整体文化主要有观众、电影院、发行方、片方等共同塑造、传播而形成的,唯有经过观众鉴赏方能体现其艺术价值,而观众的艺术鉴赏能力则是通过观看更多优质电影来提高的。5G时代的到来,降低了文化创作行业所需的门槛,能让更多市场主体有机会参与竞争,从而以更高质量的作品吸引更多资本投入,用优质艺术作品引导观众的文化鉴赏水平,推动电影市场的充分竞争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彭英柯.我国电影市场体系的构建研究——基于“双重价值”属性的分析[J].当代电影,2020(07):91-95.

[2]王涵.2020上半年网络电影市场调研报告[J].电视指南,2020(12):15-21.

[3]彭侃.新冠肺炎疫情对海外主要电影市场的影响分析[J].电影艺术,2020(03):62-67.

[4]韦嘉.骆正林.从网络短片到网络大电影——谈网络电影产业链的形成及优化路径[J].新闻爱好者.2019(03):34-38.

[5]廖歆雯.大数据时代国产青春电影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传媒.2020(03):36-38.

作者:赵天翊

网络电影影响下电影艺术论文 篇2:

中国类型电影在文化自信建构中的影响研究

摘要:电影类型化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必然趋势,十八大以来,中国类型电影在全球化时代背景的影响下需要肯定和践行自身的文化价值,彰显中华民族特色,从而树立文化自信。这是中国类型电影在本土化认同中的探索,也是将电影作为工具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必由之路。树立文化自信是时代所需,不同种类的类型片在承担不同责任的同时都应该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使中国类型电影在工业化进程中独树一帜,积极融入到全球化时代文化背景中去。

关键词:类型电影  民族文化  文化自信

电影类型化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必经之路,这是资本全球化带来的全球电影市场的融合。如今中國电影已经成为世界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视,在大众文化的背景下,作为打开世界窗口途径之一的中国电影,在类型化发展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创新,体现出对文化自信的坚持,肯定文化价值,践行文化价值,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电影语言符号和民族信仰,建立本土化的意识形态和情感认同。电影与文化一直息息相关,相互促进,在文化自信建立的过程中电影必然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中国类型电影应立足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识发展,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实现全球文化的交流互鉴。

一、中国类型电影在文化自信构建影响下的美学特征

类型电影这一现象的发展离不开艺术和工业,是艺术创作和工业发展的结合体。在好莱坞成熟期,西部片、动作片、喜剧片、音乐片、强盗片、警匪片等几大具有鲜明特征的类型电影形成,并在20世纪40-50年代发展到了高峰。中国类型电影的发展,始终与不同时期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息息相关,体现了不同时代的意识形态和社会问题。而新时代的中国电影,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体现文化自信。电影作为舶来物,从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语言符号,建立本土意识形态,是中国电影长久以来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中国电影在类型化发展道路上的必然走向。中国电影自改革开放以后逐渐进入到世界电影节的舞台,逐渐成为构建世界文化体系的一部分,融入到了全球文化网络中,开始思考中国甚至是世界性的现实问题,中国类型电影的意识形态也变得越来越宽泛。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自信特别加以阐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并且我国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也有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因此在主流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类型电影应该紧紧围绕文化自信的构建这一趋势发展。

(一)美学手段

类型电影这一艺术的发展在现代社会中始终与工业息息相关,作为一种具有商业属性的艺术产物,电影既是艺术产品,也是艺术商品。电影是不同时代背景下主流审美的代表,其发展趋势也基本由观众的口味决定。就以文化自信构建下电影艺术的美学手段而言,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造型上的构图模式、人物形象以及叙事形态。

首先在造型构图方面,《战狼2》中导演多次使用国旗和军旗的元素,例如在我国同胞去往军舰的途中突然遇到外国两方势力交战,这时由吴京饰演的男主人公起身高举鲜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带着广大同胞安全通过交火区。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电影语言符号的国旗在灰蒙蒙的战场中显得格外刺目,这一对比刺激了观众的内心深处,更使观众感受到了祖国这一强大后盾的力量,激发了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影片最后吴京在飘扬的军旗下敬礼的镜头也有异曲同工之处,祖国强大了,军队才会强大,人民就会有安全感,这是发自内心的。人民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军队的威严,不论身处何地都会充满自信。这种信心是需要自我建设的,而类型电影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可以通过意象的运用,暗示、引导甚至决定个人意志的形成和发展,这是大众传媒的责任,也是树立文化自信的有效捷径。此外,我国拥有灿烂深厚的传统文化,例如《妖猫传》中,使用电脑特效制作大全景,还原了繁华似锦的大唐盛景,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这种古典文明在人类发展史中是独一无二的,无形中可以引起观众的文化自豪感,在有丰厚文化底蕴的土地上成长的人,在全球文化交流中,应该拥有底气,这是五千年中华文明赋予我们的力量,即使在近代有所丢失,但如今在党的英明领导下,中国人应该重拾这种信心,这是类型电影运用工业技术制作电影造型在给观众树立文化自信方面带来的影响。

其次是人物形象的类型化塑造,通过处理(或者肯定,或者触及、挑战)这些现实社会的基本情节,类型电影确立并尊崇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大众心理愿望,通过非写实、梦幻、强化的手法,创造了许多当代英雄。在电影《红海行动》中,“蛟龙突击队”8人小组奉命执行撤侨任务,并且获得成功,这是与个人英雄主义有所不同的集体英雄主义塑造。集体英雄这一理想形象,在当代社会相比较于传统的个人英雄主义,更具有感染力和信服力,更能激起观众心中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这是集体创造的神话,是东方一直以来所倡导的集体主义精神的体现,具有浓厚的现实意义和东方色彩。英雄的个人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在马克思主义的领导下,英雄的集体则需要我们每个人参与,文化自信油然而生。

最后是叙事形态的程式化,这是类型电影的基本特征。程式化主要是指两个方面:创作者在创作中遵循某种套路和观赏者对套路熟悉所带来的欲望的满足;一些古典文集和传说改变的电影屡次掀起浪潮。电影《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文化自信”提出之后,翻拍了一系列《西游记》类型电影,不仅有文化意义,还具有时代意义。《西游记》作为我国四大名著,经久不衰,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借助这一深厚文化背景翻拍的相关电影的票房也始终居高不下。这类魔幻动作电影是中国独有的电影题材,有深刻的内涵和文化价值。即使观众十分熟悉它的叙事走向、人物形象、环境塑造、人物风格等仍然乐意买账,这是观众发自内心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肯定和喜爱。当拥有了文化的认同感,必然会实现文化自信。

(二)美学精神

类型电影是一个笼统的、集合的概念,在这个大概念之下,可以分为许多个不同的类别,每个类别的电影都拥有自己独特的美学特征。电影的造型语言、人物形象以及叙事形态也都是为内部情感服务的。在中国类型电影的发展中,不论什么种类的类型片,不论影片最终要表达什么样的主旨,都可以在所有或者其中某一条情感支线上产生对文化自信树立的积极影响。有些影片传达的文化和价值本身就是在促进文化自信的建立,例如电影《湄公河行动》中以真实案例为基础,不仅引起了观众强烈的共鸣,也极大地增强了国人的凝聚力。只有人人都有尊严了,集体才会有尊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上,每一位中国人都有中国政府这个强大的靠山,这是一种骄傲,也是中国的力量,可以体现出对中国现实发展之路的自信。有些类型电影在表达其他文化冲突或者价值冲突的同时也有关于促进文化自信构建的体现,例如一些武侠电影,根据某一段历史或者古典文集改编的电影以及所有包含中国古典造型元素和中国哲学的电影。电影《卧虎藏龙》中,用中国功夫将儒家和道家的精神具象化呈献给观众,李慕白所代表的武当剑法潇洒飘逸,是道教的代表;而俞秀莲的剑法克制中庸,是儒家学派的代表。这些电影都在无意识中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美学特征,在观众的潜意识中植入了民族意识,推动了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二、中国类型电影的民族价值

在中国类型电影的工业化进程中,如何运用电影这一西方的艺术讲好中国故事,运用中华民族特有的电影语言符号,传承民族信仰,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因此,类型电影中的民族价值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元素。

武打片是中国独有的类型片题材,武打片包含了武侠片、功夫片和武术篇。武打片一直深受中外观众的喜爱,一系列武打明星也由此诞生,例如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不同年代武打片的主题,都折射了不同时代背景下觀众的心理需求。郑君里说:“武侠片之繁盛,曾经受过美国电影的影响,亦为不容否认的事。当时美国的武侠神怪片应以范朋克为代表,而范氏做过中国‘影迷’心目中的英雄,亦是事实”。民族主义与惩恶扬善的主题成为了此类影片恒久不变的观念。比如在电影《叶问3》中,导演通过惊险的动作场面、壮丽夺目的影响和非比寻常的类型化人物将东方的侠义精神与民族主义相结合,表达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武打场面的设计也是中式暴力美学的体现,传达了东方美学的独特魅力。武侠精神来自于中国民间,是中国人民心中的一种特殊情感,是中国独特的文化现象。武打片中所塑造的英雄人物是中国人民梦想的提炼和象征。电影中叶问将外国拳师击败,是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也是近代千千万万受压迫的中国人的梦想,这无疑是一种情感宣泄,是为了建立起民族自尊心。民族自尊心一旦建起,必然会实现文化自信。

民族信心的建立不仅仅来自于表面上的骄傲,在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民族凝聚力,从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是当代中国类型电影的使命。电影《流浪地球》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与欧美科幻电影不同,本片结合了中国的人文精神与家国情怀,在迎合市场的同时,还提升了电影的思想价值、文化价值,实现了市场与艺术的携手共进,这是中国电影未来发展的必然走向。

三、中国类型电影题材的独特性

中国类型电影的美学发展一直以来深受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影响。香港电影的商业气息相对浓厚,武打片、警匪片、喜剧片和恐怖片是香港电影市场的主流。香港地区相对发达,经济条件优越,电影制作水准较高,内容题材也很有创新意识。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香港电影很好地将商业性与民族性相结合。香港电影是中国最早涉及恐怖题材的影片,例如《僵尸》《十大奇案之人肉叉烧包》等。香港恐怖电影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恐怖电影有很大区别,这些影片中的恐怖元素往往很有中国特色。主角僵尸大多穿着清朝的官服,故事背景也大多取材于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在恐怖元素之下,也使用了较多的笔墨描述前因后果和历史背景。这无疑展现了中国民族的独特美学,是中国电影的独特优势,即使在恐怖电影这一小众领域,中国传统文化也能淋漓尽致的展现,全方位促进了文化自信的建设。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中国类型电影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领域之一,其发展与中国语境中的形态发展和文化生态环境紧密相连,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新时代中国电影的发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增强文化自信。中国电影必须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特别是中华文化独特的价值理念、价值系统,包括中华美学精神和规范,促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电影化呈现。随着全球文化不断交流融合,我国人民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对自身文化价值进行肯定和践行,文化自信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本质和魅力,中国类型电影的发展无疑会对文化自信的构建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在类型电影的创作中构建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将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这是中国历史的延续,不仅可以推进电影工业化体系的发展,也可以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世界文化交流,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进。

参考文献:

[1]郝建.类型电影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32.

[2]郑君里.现代中国电影史略[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1412.

[3]饶曙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影强国建设[N].中国艺术报,2017-12-17.

作者:乔小桐

网络电影影响下电影艺术论文 篇3:

论互联网语境下国产电影IP改编热潮

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电影产业“矩阵式营销”也初步形成。在网络大数据不断向电影产业进行渗透的前景下,电影产业传统的商业操作方式也将逐步被取代,一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影产业变革也即将爆发。正如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先生所言:伴随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网民的不断扩大,电影在生存环境、格局、方式等方面也随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当互联网渗透到电影产业时,便产生了我国的IP电影,在“蝙蝠效应”的影响下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标志性存在。目前我国电影市场中IP电影已成为抗衡好莱坞大片的主力军,例如“IP电影”《捉妖记》《寻龙诀》《滚蛋吧,肿瘤君》《左耳》等在票房上都大获成功,这些新生的电影作品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议,是电影市场中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景观。

一、 目前我国IP电影发展的状况

在文化产业领域里IP即著作权、版权,它可以是一部文学作品、一部动漫、一个影视作品、一个游戏、甚至一个玩具素材的版权,比如我国的四大名著、漫威漫画公司创造的美国队长、J.K.罗琳创作的哈利波特等是非常经典的IP。优质的IP可以转换成各种媒介形式,因而商业价值和可复制性都较高,深受投资者的青睐。现今流行的“IP电影”是指以资本运作为前提,将具有网络基因的IP资源改编成电影,例如电影《小时代》系列,电影采用非线性方式、串联化方式、碎片化方式、拼接化方式的叙事形式,在娱乐方面、游戏方面和互动方面都很强。IP电影通常依据大数据对用户喜好进行有针对性的创作,以此满足消费者需求,是在和粉丝进行相互交流设计、相互思维碰撞后而诞生的具有互联网基因的影视产品。[1]是互联网时代具有独特审美气质的影视文化产品。需要强调的是这和传统意义上对经典作品后进行翻拍是完全不同的,IP电影是针对相同故事的核心部分进行开发使之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文化作品而不是进行简单的复制。

近几年各大影业如光线、阿里、乐视等相继推出的IP电影在争夺用户、开发优秀IP方面进行IP产业开发体系的建设中竞争极为激烈。各类热销网络IP如《三体》《小苹果》《一生有你》等也即将被搬上银幕。面对这种现象,有许多相关专业人士也表示出担忧,认为国产IP电影缺少理论指导会不会导致我国电影市场不够稳固的根基发生坍塌,尤其是面对即将在2017年全面开放的引进分账影片配额制,好莱坞那些早已对中国电影市场虎视眈眈的超级IP大片将对国产电影发起全面进攻,我国的电影市场是否可以战胜这次危机还需拭目以待。[2]北大戴锦华教授所呼吁的“中国电影正面临整体坍塌的危险”言论并非哗众取宠。我们面对眼下IP电影繁华绚丽的泡沫般表象一定要提高警惕,那么在资本当道的现状下,对IP的这股狂热潮流我们怎样保持客观的态度、冷静的心理、理性的认识,可以从“国产IP电影”的三大功能入手进行辨证思考。

二、“国产IP电影”的三大功能

纵观目前“IP电影”进行创作的市场环境,“互联网+”已然成为市场的主流发展趋势,而这里的“+”并不是简单的“+XX传统产业”,而是在经过融合和相互碰撞之后形成的一种可以互动、相互适应与相互对流的过程。“互联网+电影”就十分清楚电影产业对于重组价值链的要求。正是在现代化产业转型的背景下我国IP电影展现出了它的功能——电影和资本的转换器,电影和互联网的中转站与电影产业升级换代的催化剂。从中可以看出在互联网背景下对电影IP进行开发既有积极的创新作用也有消极的反噬效应。“互联网+”在给电影市场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反映出了我国电影一直存在的弊端。从客观上讲我国目前的IP电影还远不能和好莱坞电影中对于超级IP进行开发的商业体系相比较,还尚未实现从娱乐中将文化提炼出来的经验,也未能实现把对政治进行的诉求内化成影像肌理。对电影作品进行创作时仍以概念炒作为主,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民族精神的核心尚未被开发。

(一)电影和资本之间的“转换器”

眼下网络公司陆续进入电影业进行资本经营主要是由于电影IP所具有的潜在经济价值和巨大的发展空间。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IP作品受到市场的青睐和大众的狂热消费,这不仅满足了粉丝对文化进行的想象也使观众情感进行集体性的爆发;另一方面,IP自身在资本方面的转换率极高使得它不仅投资风险小而且资金回笼周期短,所以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因此在资本市场环境下,炙手可热的IP成为电影和资本进行转换的转换器。[3]我国IP电影成为电影与资本之间进行对话、进行交流、进行融合的重要表现形式,正是因为它自身的粉丝优势、人气优势以及知名度优势,使得其在市场效应下取得的资本增值效应,在票房上自然屡创新高。

然而在对IP电影进行投资热潮下却隐藏着“缺乏原创力”、“缺乏市场延续性”等创作问题。关于《新华字典》和“俄罗斯方块”将被改编为影视剧的消息一经传出,不仅令所有观众大失所望,实在有借“IP开发”的名义进行资本聚拢之嫌。这种对观众进行过度迎合的宣传常常使创作者忽略了作品本身的内容而导致作品质量得不到保障。而且这种只看重资本而忽略其艺术性的创作观念也不能真正给电影市场带来活力,其作品更无法成为经典。这在发生的“综艺电影相互争夺”事件中便已见端倪,由综艺节目改编的大电影《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等在票房上大获成功,从表面上看这为缺乏剧本的影视公司抛下了希望的种子,实际上却给电影市场造成了混乱无序的作品开发乱象。除了如《狼图腾》《战狼》以及《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几部在创作上可圈可点的影片外,目前充斥国内电影市场的各类总裁元素、小妞版元素、小鲜肉版元素等都不能算是真正的电影“IP”元素,只能算作空洞的概念炒作。[4]与那些具有生命力的好莱坞经典电影中例如美国队长、蜘蛛侠、蝙蝠侠等IP是无法比拟的。有些国产电影过度追求资本而忽略了作品的艺术质量和文化内涵。所以我们必须警惕在华丽浮夸的银幕表象下所存在的泡沫式的根基,不能被高额的票房收入所蒙蔽,要防止因艺术失衡而给电影市场带来的灾难。

(二)电影和互联网进行对流的“中转站”

伴随互联网在电影各个环节的不断渗入,使得网络公司在整个电影的产业结构链都紧密联系。以阿里影业、乐视影业、合一影业为首的网络公司通过“大拇指规律”和“蝙蝠效应”的驱动,加快了对IP电影进行开发的步伐。此外他们在网络运营方面的优势是传统影视公司所无法比拟的,例如通过网络平台建立的大众筹资平台、娱乐宝平台、百度游戏平台等,还有网络云计算、网络大数据作为参考依据以及电商进行在线售票等,都打破了以往互联网公司与传统影视产业进行合作的方式,形成了具有立体化、多维化的商业运营模式,使得多方利益实现共享以及扩大规模而带来的经济效益,IP电影成为网络和电影之间的“中转站”,其市场功能以及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日渐突出。目前娱乐产业已日渐向综合方向发展,社交媒体正联合移动网络公司形成新的产业闭环圈,电影在整个产业链中都已经被植入网络基因,网络公司在未来的发展中不但为电影产业融入紧跟时代步伐的网络基因,其自身也依据网络大数据以及丰富的网络资源优势,以投资业务、融资业务、宣传业务、发行业务为主贯穿整个线上以及线下,实现市场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促进从电影产业衍生出的例如在线购票、电影相关网游等的开发,保证我国IP电影实现以O2O的产业链方式进行运营。“IP电影”是一种新生事物,虽然可以给电影市场带来活力,但同时也伴随着反噬效应,即IP电影作为“中转站”有时候也会“失控”。主要体现在对电影衍生品的开发混乱无序,缺乏质量保证。例如以作为IP电影衍生品之一的游戏开发来看其背后所隐藏的产业危机。根据北京商报的有关调查数据显示,仅2014年一年就有59部电影改编成游戏进入市场,引发了一场通过游戏市场进行淘金的热潮,然而最终能够延续下来,成为经典的游戏却寥寥无几,这在文化资源中就造成了严重的浪费。

(三)电影产业进行升级和换代的“催化剂”

IP电影的不断问世在国产电影形成多元化的市场格局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例如电影《战狼》开拓了军事题材的电影类型,影片《狼图腾》促进了中法电影的合作关系,电影《捉妖记》则使科幻题材的电影进入了一个新世代,而《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更是重振国产动画的重磅力作。目前在网络院线和传统影院的共同作用下,使电影市场发展迅速,不断壮大,观众的需求也日渐多元化,在多方力量的共同驱使下,使得以互联网为基础的IP成为我国电影产业进行升级和转型的“催化剂”。IP电影要想同时实现具有理想化的电影艺术价值和满意的票房收入,需同时依靠电影创作者及作品的水平和审美能力,以及观众对电影的审美能力和欣赏口味,二者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完成IP创作的终旨。

目前我国的IP电影仅仅只是在进行概念营销,还处在炒作阶段,对IP电影的文化内涵还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开发,在商业运作中也仅靠资本驱动而没有系统化,这样的IP电影就称不上真正的“中国经典”。目前我国进行IP电影开发的工业体系尚不完善,我国本土IP电影只有在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文化方面等共同努力下才能建立起完善的IP电影商业系统,这仍需长时间的探索与研究。

结语

在网络时代的带动下我国本土电影IP产业发展迅速,它的崛起使整个电影市场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随着市场价值的转变,电影在创作形式和创作结构方面也必然发生改变,但目前我国电影IP在质量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国产电影要想长远发展下去不仅要有市场价值,还必须保证电影质量与作品文化品质,只有这样,影视作品才更具生命性、更有价值,国产电影才可以在世界电影的舞台上得以生存与延续。

作者:杨丽坤 李佐彬

上一篇:应用型本科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下一篇:仪器设备检测下环境监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