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现代电影传播管理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互联网时代的跨界书写现象与文学研究的视域拓展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互联网时代的跨界书写与视域拓展进行研究,从互联网时代产生或扩大传播的一些介于文学与非文学之间的书写入手,围绕将其纳入文学研究视域的必要性、可能性、学理依据及实践方式提出观点。主要从梳理互联网跨界书写基本类型、总结其对传统文学理论的冲击、寻找研究视域扩容依据、提出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论述。中国的互联网书写发展不过二十余年,但已经改变了文学格局。近年,网络文学的研究基本建构起了完备体系,不但在基本的学理问题上达成了初步共识,而且进行了大量多视角的纵深研究。研究的视野既有宏观的“元研究”,也有具体的类型研究、文本研究,网络文学的经典化和将网络文学写入文学史,也已成为学者们探讨的问题。在互联网文学研究的丰富成果基础上,将视域拓展而关注互联网发展对文学的整体影响、放眼于当下文学格局的“互联网时代文学研究”也充分展开。但是,网络文学研究和互联网时代的文学研究还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将要深入探讨的,是由于文学研究的对象局限和理念局限,造成大量的边缘性或交叉性书写处于研究视域之外。虽然对互联网时代文学的研究一致认同网络书写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形态,却将绝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投向了符合既有文学界定的文本,包括网络小说、网络散文、网络诗歌等,却较少理会那些游走在文学与非文学之间的书写形态。这些书写形态或是以互联网为依托而产生的新类型,或是由于互联网的媒介特征而扩大了影响,它们上线数量多、受众范围广、现实影响大,却不符合传统的文学惯例与界定,它们的被忽略,造成了传播力、影响力与学术关注度的失衡。这样的书写主要有四个类型。一是文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这类书写可以被置于某一学科领域内,如历史、哲学、心理学乃至自然科学,却摒弃了现代学术的话语体系,而使用具有主观色彩、情感色彩和诗性体悟、审美特质的语言,注重与潜在读者的“主体间”对话。其他人文或社会学科的文学化并不是互联网时代的专利,但它们在互联网时代产生的一些新特质决定了进行关注和研究的必要性。二是文学与艺术的叠加。互联网是一个综合了各种信息接收媒介的新媒体,没有传统媒介中种种形式规则的限制,使文字可以自由地按照任何比例与图像、动图、音乐、视频、互联网截图结合,甚至可以经由主体间交流互动而形成“超文本”,我们将其概括为“文字+”。对此我们可以参照电影文学、电视文学的先例将其纳入文学研究,但也要注意互联网的“文字+”模式的一些特殊性,如:有时其他艺术要素不仅仅是一种修饰或烘托,它们已成为完整叙述的一部分;有时接受者可以自主选择是否使用音频、动图、视频等要素,甚至同一个文本可以有不同接受途径。三是文学与日常生活的跨域。原本属于日常生活领域的文本,如网站上的书信往来、博客中的日记、论坛中的日常故事帖、微信朋友圈中的图文与对话等,通过互联网进入了公共视野,并因此而在文本内容、文本形式、书写与接受的主体状态等各个方面带上了文学的特征。我们也可以设想建构一个新领域来研究网络日常文本,但它仍会需要从某个旧学科中获取资源。而对于网络日常文本研究来说,这个“母体”几乎只能是文学。四是文学与批评的边界模糊。中国历来有文学批评文学化的传统,只在20世纪受到现代性的影响,文学批评才被期待为非个人的、理性的、客观的,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顾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分析、评价和判断;但当下网民自发写作的文学批评几乎都是文学化书写。它在专业文学批评之外开启了另一个批评范式,而这种范式如果运用得当,可能传承中国意象化、诗性化批评传统,及体验式、感悟式的东方学术理念,并架起批评与创作、接受之间的桥梁。互联网跨界书写冲击和颠覆了传统的文学主体论与文学功能论,无论19世纪的审美文学体系还是20世纪的文学性体系,都不再适用于互联网跨界书写研究。但是,虽然无法通过重建文学本质来将互联网跨界书写纳入文学研究视域,分析性的思路还是可行的。这可以从历史参照、机制依据、形式依据、主体依据和实践依据五个方面来论述。在前现代的“大文学”概念中,西方的Literature包含了一切文字著述,中国的“文”含义大致相当于“人文”,包含了历史、哲学、伦理道德等。文学概念内涵的缩小、文学研究视域的收紧,是一个现代性现象,是19世纪文学自律观念产生后的产物。互联网书写模糊现代性的学科边界、领域边界、媒介边界的倾向,有向整体性的“大文学”回归的趋势。而“大文学”概念之成立,也建立在特定的内容机制、文本形式和主体特征上。在内容上,文学是一种与社会生活整体融通的诗性机制。且这种融通是通过文学特有的机制:打破二元对立、消弥主客边界的主体间互构关系,且各种意识形式都在对社会生活的整体性体验、体悟中融合在一起。文学与其他学科交叉的文本和文学与日常生活的跨域文本,运用的正是这种诗性机制。在文本形式上,文学是一种与生活异质同构的形式。就表层而言,文学语言与生活语言、与科学语言的区别,文学文本与生活、与其他学科文本的结构差异,都并不是绝对的;就深层而言,文学形式虽然有某种特异性,但它既不是一个自在的“发现”,也不是一个独立的“发明”,而是来自生活的形式。用这个标准来界定文学语体,那么上述互联网文本类型普遍使用的正是文学语体。在写作与接受主体上,对于特定主体而言,文学活动并不是他的“象牙塔”,而是他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与社会生活整体的关联性要高于其他学科活动。首先,文学主体都会用同一套心智模式、情绪反应、情感方式和经验前见来对待社会生活与文学,并且会将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评价和感受“代入”到文学活动中;其次,主体在文学活动中的体验、感悟和认识,也会影响到他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情感反应与行为。文学化的其他学科文本、文学化的文学批评,主体从事研究与批评的状态即不同于正规学术活动的理性与客观,而是作为生活主体的个人化、个性化表达,这与文学活动的主体特征是一致的。综上所述,以上几种文本类型可以归入文学的大概念中,文学研究对它们进行关注和介入是合理的。文学研究的介入是一个值得探析的课题。目前网络文学研究已在进行的一些介入可供参考。文学研究介入的途径有引导性介入与参与性介入。引导性介入虽预设了精英标准的优势,但互联网管理的多元化排名标准,在保留了这种引导性介入的精英品位的同时,消解了它隐含的精英话语权力,使其与“网络民主”、大众狂欢不致冲突。参与性介入又包括创作环节的参与性介入,即精英参与互联网上的书写;及接受环节的参与性介入,即精英与网民在互联网的平台上就文学鉴赏与批评的问题进行讨论、互动。后者极大地借助了私媒体的便利,使精英与大众的距离越来越近。我们讨论的那些跨界文本、边缘文本,由于它们或涉及综合文化领域,或贴近日常社会生活,更容易成为精英与大众网民互动的焦点。总之,这些介入对突破文学圈、学术圈的“内部循环”,使体制内的学术积累与更广泛的文学实践接轨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网络时代;网络文学;跨界书写;研究视域

学科专业:文艺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2章 互联网时代的跨界书写现象

2.1 文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2.1.1 交叉文本的学科归属

2.1.2 交叉文本研究的必要性与价值

2.1.3 代表案例:亦文亦史的《明朝那些事儿》

2.2 文学与艺术的叠加

2.2.1 文学的艺术叠加种种

2.2.2 艺术叠加对文学的价值

2.2.3 代表案例:文学公众号的多元素表达

2.3 文学与日常生活的跨域

2.3.1 日常文本的分类

2.3.2 文学研究介入的必要性

2.3.3 代表案例:新浪网络作家微博三例

2.4 文学与批评的边界模糊

2.4.1 批评文学化的历史与当下

2.4.2 批评文学化的潜在价值

2.4.3 代表案例:知乎网评金庸、古龙

第3章 跨界书写对传统文学理论的冲击和挑战

3.1 跨界书写的新质与传统文学理论解构的必要性

3.2 文学主体论的冲击与挑战

3.2.1 审美文学论体系的局限

3.2.2 文学性体系的局限

3.3 文学功能论的冲击与挑战

3.3.1 艺术功能的新变:从膜拜价值到技艺价值

3.3.2 社会功能的新变:从超越性到具体性

3.4 跨界书写研究的理论资源寻求

3.4.1 重构文学本质的失效

3.4.2 分析方法:扩容合理性的另一条路径

第4章 互联网时代文学研究视域拓展的依据

4.1 历史参照:包容的“大文学”

4.1.1 前现代“大文学”概念

4.1.2 “大文学”的当代启示

4.2 视域拓展的机制依据

4.2.1 文学作为机制:与社会文化整体的诗性融通

4.2.2 文学机制的运用:学科跨界文本的“大文学”旨趣

4.2.3 文学机制的运用:日常生活文本的诗化书写

4.3 视域拓展的形式依据

4.3.1 文学作为形式:生成于生活形式的异质同构

4.3.2 文学形式的运用:其他学科文本的文学语体

4.3.3 文学形式的运用:艺术叠加文本中其他艺术要素的修辞化作用

4.3.4 文学形式的运用:生活形式的文学化

4.4 视域拓展的主体依据

4.4.1 文学主体与生活主体的同一

4.4.2 文学与其他学科交叉文本:主体与社会生活的诗性互构关系

4.4.3 日常文本:文学主体与生活主体的趋于一致

4.5 视域拓展的实践依据

4.5.1 文学的弹性边界

4.5.2 跨界书写的学科归属

第5章 引导式与参与式:跨界书写介入的两种方式

5.1 跨界书写的引导性介入

5.1.1 引导性介入的途径:创作、传播与接受环节的介入

5.1.2 引导性介入的矛盾:精英优势与网络民主

5.1.3 引导性介入的平台:线上与线下

5.2 跨界书写的参与性介入

5.2.1 参与性介入的途径:创作与接受环节

5.2.2 参与性介入的身份主体

5.2.3 参与性介入的学科主体

第6章 余论

6.1 基本特征的探索

6.2 理论及思路的选择

6.3 纵深研究的可能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日常对话人际功能分析论文提纲下一篇:食品安全法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