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失利毕业生就业论文

2022-04-21

内容摘要: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个案,对其近五年的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调查,通过分析2009至2013年应届生的就业状况,发现理工类高校汉语言专业毕业生存在校内签约率低、就业率较低、竞争力低等就业困境,并就此作了原因分析。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考研失利毕业生就业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考研失利毕业生就业论文 篇1:

创新就业工作体系构建 提升高校学生就业质量

摘 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与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都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在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就业工作体系建设的研究和创新力度,提升就业工作整体水平,实现高校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关键词:就业;质量;体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毕业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发展改革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构建科学合理的就业工作体系,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是当前高校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

1 就业质量的标准

对就业质量的评价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但多数对就业质量的评价是以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体面劳动”的概念为基础的。国际劳工组织把“体面劳动”定义为“促进男女在自由、公平、安全和具备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获得体面的、生产性的、可持续工作机会。”就业质量是反映就业机会的可得性、工作稳定性、工作场所的尊严和安全、机会平等、收入、个人发展等有关方面满意程度的综合概念。[1]

多数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主要包含以下五大方面的指标:工作性质,如是否为劳动者自由自愿的就业选择;聘用条件,如工作时间、报酬、稳定性、培训等;工作环境,如工作的物理和心理环境;社会保障,如各种社会保险;劳动关系,如合同关系、民主管理关系、社会对话等。

综合国际劳工组织和多数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指标,我们认为高质量的就业应为高校学生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公平的就业环境、合理的就业结构、适当的劳动报酬、适度就业的稳定性、完善的社会保障、和谐的劳资关系、科学的自我和社会的评价、充分的能力素质施展和身心发展。

2 影响高校学生就业质量的因素

当前主要有七大因素影响了高校学生的就业质量:就业市场的结构性失衡,如用工荒和就业难现象的并存;劳资力量的对比失衡,如劳动者相对于用人单位无论从资源占有、信息获取、抗风险能力等多方面均处于弱势地位;就业环境的不公平,如户籍、性别等就业歧视;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如社会保障的资金、法制、管理供给仍有不足;高校的综合实力和社会美誉度,如985、211高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在就业过程中具有较大优势;学生的综合素质,如科学的就业观念、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优异的专业技能、良好的求职技巧;高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水平,如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就业技巧指导、就业市场建设、就业信息服务等。

3 高校就业工作体系创新与构建的思路

从表象上看,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客观指标多数不在高校可控范围之内,看似高校只能在学生就业后静静等待其本人和社会对就业质量的评判,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校学生就业质量的高低只是一个结果,其背后隐藏着着多方面的原因。原因和结果是辩证统一的,找出影响高校学生就业质量的原因,认清它们的本质和规律,这样才能找到提高高校学生就业质量的有效方法。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建立健全更高水平的就业服务体系,应恪守“为学生和高校服务、为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为企业和社会服务”的宗旨,坚持以提高服务质量为中心,以加快服务能力建设为主线,走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2] 要深入研究影响高校学生就业质量的七大因素,研究和创新就业工作体系的构建。

3.1  建立三个就业联动机制

高校应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就业与学科建设、招生、教育教学的联动机制,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要加大对就业需求旺盛和就业潜力巨大的学科建设力度,在招生计划配额方面也要给予适当倾斜。要对就业需求和就业潜力较小的学科专业要进行适度限制,招生计划也要进行预警性缩减。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的力度,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以社会对职业人的要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3.2 占领四大就业工作阵地

就业工作体系建设要走进课堂教学、走进实习实践活动、走进学生社团、走进网络,占领四大工作阵地。要深入开展就业与职业发展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形成以全校统一的就业必修课为主体,以院系专业差异化实施的就业选修课为补充的就业课程体系,让就业工作走进书本、走上课堂。要以现实的就业为背景设计学生的实习实践活动,通过实习实践强化学生的专业和职业认知,让实习实践活动真正做到现实需求、实景训练、实体参与,通过实习实践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的能力从而提升其未来对现实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社团是除班级外重要的学生集体构成形式,要加大就业相关学生社团的建设和扶持力度,丰富就业类学生社团活动,提升学生自我就业教育与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要积极应对网络等信息技术对学生教育管理的影响,丰富就业指导服务的网络资源,主动利用各种网络新媒体开展就业工作,让学生在纷繁的网络世界中听到就业指导服务的声音,从而逐渐养成学生接受并主动寻求网络就业指导服务的习惯。

3.3 推进就业工作五化建设

就业工作要实现时间全年化、参与全员化、队伍专家化、流程标准化、手段信息化,用五化建设提升高校就业工作体系建设的整体水平。要突破就业工作在毕业班集中开展的传统思路,将就业工作细分到学生在校的各年度和某一年度的各时期,分时段、有重点地开展就业工作。要突破就业工作的部门和人员限制,营造学生就业工作全员有责、全体参与的氛围。要加大对就业工作专兼职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力度,实现就业工作人员由事务型向专家型的转变,培养职业和资深就业指导专家。要推进就业工作流程的标准化建设,统一规范、删繁就简,提高就业工作的连续性、一致性和工作效能。要紧追技术发展趋势,在充分利用网站等传统就业工作信息平台的基础上探索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在学生就业工作中的运用,用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构建学生就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

3.4 深挖六大工作资源

创新就业工作体系的构建,应深挖地方政府、行业背景、科研合作、教职工、校友、学生家长这六大潜在资源,形成高校就业工作的合力,培养学生就业质量提升的增长点。高校要深入研究各级地方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方略,充分挖掘各级政府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扶持资源,善于用政策、谋扶持、求发展。高校的发展往往与某些行业和单位有着密切的关联,要充分利用行业背景优势,充分利用开展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的机会强化学生就业合作,打造学生就业工作的坚实基础和良好外部环境。高校要充分发挥本校教职工、各界校友、各学生家长的作用,将他们引入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的相关环节,壮大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队伍,拓宽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3.5 搭建六大就业工作平台

创新就业工作体系构建,要努力搭建就业信息收集发布和共享、就业数据统计和分析决策、职业生涯规划、个性化就业指导、就业扶助和互助、就业跟踪反馈等六大工作平台,丰富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开展的载体,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充足的就业机会是学生就业意愿自由、自愿、自主表达的前提,要搭建多源化收集、集中式投放、共享式使用的就业信息平台。就业信息的收集要以学校就业主管部门为主体,同时广泛吸校内教学和管理人员、学生、校外就业信息联络员共同参与。就业信息的投放要以就业网站等综合性平台为主,同时辅以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方式,实现就业信息的立体和精准投放。就业信息的共享除将就业信息集中发布共享使用外还要包含将部分学生主动放弃的就业信息再次收集供其他学生共享使用的机制,以此提高就业信息的使用率。要搭建就业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决策平台,实现岗位需求、学生供给、工资待遇、职业发展与学生就业密切相关的数据的分类统计和分析,为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生的就业决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要搭建职业生涯规划平台为学生开展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服务,降低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盲目性,提高学生就业的匹配度。要在就业指导普遍化的基础上搭建个性化就业指导平台,满足不同学生对就业指导服务的个性化需求,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要建立就业困难学生的帮扶机制,搭建就业扶助和互助平台,为他们争取相应的就业机会,同时要鼓励成立学生就业互助团体,鼓励学生之间取长补短、互通有无,鼓励学生服务他人、成长自己。要建立就业跟踪反馈平台,追寻毕业生的成长轨迹、获取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高校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意见与建议,为相关工作的改进提供第一手资料。

3.6 关注十大学生群体

要细分学生群体的不同类型,根据其实际需求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提升就业工作体系建设的精细化水平,全面提高各群体学生的就业质量。根据当前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其划分为十大群体,分别为学习困难群体、家庭经济困难群体、就业需求低迷专业群体、就业需求旺盛专业群体、心理障碍群体、女性学生群体、考研群体、备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群体、自主创业群体、应征入伍群体。要深入研究各群体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给予相应的帮扶和指导。对学习困难群体要在教师督促的基础上重点利用班级学习互助小组和学习型社团为其提供辅导和帮助,在重建其学习自信的基础上建立起其就业自信。对家庭经济困难群体要在经济帮扶的基础上辅以就业技能培训帮扶,同时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成长。对就业需求低迷专业群体要引导他们在完成本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拓宽知识面、强化技能培训,寻找新的就业突破点。对就业需求旺盛专业群体要加大对他们就业观的指导,帮助他们准确定位、合理期望,制定科学的成长和发展策略。对心理障碍群体要加大其心理关爱的力度,为其营造友善亲切、自由平等的生活环境,努力缓解其心理障碍,陪伴其逐渐适应就业环境。对女性学生群体要引导其自强、自立,同时重点加强她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对考研群体、备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群体,要尊重他们发展意愿、提供相应指导服务,提高考试成功率,同时要引导他们在科学备考的基础上留有预案,以防备考失利陷入就业的被动局面。对自主创业群体要保护他们的创业热情、为他们提供创业导师和孵化环境,助力他们的创业起步,陪伴他们的创业过程。对应征入伍群体要在落实国家各种优惠政策的同时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让他们在部队锻炼成长的宝贵经验在高校内得到传承和发扬,同时引导更多的学生到国防战线建功立业。

做好学生就业工作是各高校和高等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在深入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做好就业工作顶层设计的同时更要根据高校自身的特点不断研究和创新就业工作体系的构建,努力提升学生、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对高校就业工作的满意度,努力营造学生、用人单位、高校三方发展共赢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周青梅.我国就业质量问题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1):114-118.

[2]方伟.建立健全服务体系 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J].中国高等教育,2013(2):45-47.

作者:刘亮亮

考研失利毕业生就业论文 篇2:

理工类高校汉语言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内容摘要: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个案,对其近五年的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调查,通过分析2009至2013年应届生的就业状况,发现理工类高校汉语言专业毕业生存在校内签约率低、就业率较低、竞争力低等就业困境,并就此作了原因分析。

关键词:理工类院校 汉语言文学 就业困境

在理工类院校里,汉语言文学作为弱势学科,易被边缘化,其毕业生亦容易被忽视。本文拟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2009届-2013届)毕业去向状况、学生就业状况为例,来分析理工类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遇到的普遍问题,考察其产生的原因,以便为改善理工类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窘境作一个绵薄努力。

我们首先通过档案查询方式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学专业2009至2013年应届生进行了统计与核实;其次对部分毕业生进行了电话访问;再次,发放了问卷500份,收回456份,回收率为91.3%,其中有效问卷约422份,有效率为92.5%。综合以上工作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毕业生面临一些就业困局及其产生的缘由。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

通过横向与纵向分析,理工类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困境一般呈现为以下6个方面的问题:

1.文科毕业生的校内签约率低

作为理工科院校,虽然校内招聘会具有针对性强、签约率高和就业层次高的特点,但是这些优势是对于理工科院校的传统优势专业而言的。虽然校内招聘会是应届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渠道,但是作为理工科院校的文科毕业生,通常难以在校园招聘会上得到好的就业机会;毕竟,来此的招聘单位多以学校的强势、优势专业为目标,从而忽视了文科生群体的求职需要。这就使得理工科院校的文科生失去了很多在校内招聘会就业的机会。

2.读研逐渐成为一个明智之选

在理工科院校读书的文科生,承受着更多的就业压力,无论是与同校的理工科校友相比,还是跟综合类大学的文科生较量,都常处于弱势。就业压力过大的现实,使越来越多的文科毕业生选择考研之路,毕竟这是一条最直接有效的回避之法。通过考研,学习能力强的文科毕业生可以自主选择去到综合类大学甚至是名牌大学,通过继续学习改变本科毕业难找工作的状况。但是考研率的增大,并不意味着读研率的提高。考研未果,再开始找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就业的难度,导致就业前景出现不稳定因素。

3.理工类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不高,波动较大,且未来不明朗

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09年的毕业生为基准,出国人数占8.81%,待就业人数占1.26%,就业人数占78%,升学人数占10.6%。其中毕业生选择就业比例较大,其次为读研学生。其他年份直接就业比例分别为10年76.87%,11年76.58%,12年80.78%,13年70.93%。平均就业率为76.618%,09年至11年相对平稳,保持在76%的就业率,而在12年上升4.2%后,迅速下降9.85%。鉴于就业率从趋于平稳至大幅度波动,语言文学专业应届生未来预期就业率难以预测。

4.文科生的就业去向多元化,且专业不对口现象逐渐增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09年毕业学生具体去向有:2.52%从事中初教育、10.06%升学、11.32%进入三资企业、3.774%进入其他事业单位、48.4%进入其他企业、0.63%从事科研助理、1.887%进入机关、3.774%进入国有企业、1.258%接受高等教育、4.40%进入地方基层项目、1.258%待就业、0.81%选择出国。由此看出,09年整体就业情况良好,所从事的工作与专业较为对口。从5年的数据分析来看,09年至11年,毕业生就业情况基本平稳,变化不显著,但是从12年开始,出现了大幅度波动,毕业生毕业去向出现多元化、复杂化以及非专业对口化现象;13年就业率更是出现大幅度下降,其中进入私营企业学生受影响较大,但是进入三资企业与国有企业学生仍然平稳。

5.相比综合性大学,理工类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出现竞争力低、工资低等问题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学生中,学生第一份工作地点几乎都在二三线城市,也有28%在一线城市,只有村官类型的在乡镇工作,基本无人在乡村工作。由此看来,在北京、上海类大城市找到工作对理工科学校的文科生而言并不容易。毕业生中,也不乏自己创业的学生。另外,薪资在2500-3500元占多数,另有一部分在3500-5500元区间,少数是2500元以下和5500元以上。在第一份工作中,薪资在5500元以上的毕业生或在一线城市,或是自己创业,拿低工资2500以下的基本处于实习阶段。说明理工科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很难在就业之初就拿到较高水平的工资。

6.相比综合性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工作不稳定性,理工类院校则呈稳定趋势

在问卷中,对毕业一年的学生,只有36%的学生选择放弃第一份工作,仍有64%学生坚持自己的工作。从毕业生对当下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来看,76%的毕业生表示比较满意,0%的毕业生表示不满意。对工作表示非常满意和一般的比例各占12%,说明本专业毕业生对现工作的状态并没有达到很满意的情况,但也不失望。以上结果表明,理工类高校的文科毕业生对于自己的定位要求不高,缺乏信心。因此,当毕业生遇到一份相对安稳的工作后,便会选择保持现状,不再跳槽,从而使就业状况呈稳定趋势。

二.理工类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困境产生的原因

1.理工类高校发展不均衡,汉语言文学专业仍亟待发展

过去国内的大学由于研究方向不同,所以培养学生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理工类高校以理科与工科专业为主要发展目标,并且在相应的领域取得非凡的成绩。比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其前身是南京气象学院,是我国培养气象科技人才的高等院校。但是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需要不同领域的人才逐渐增加,2000年前后出现全国理工类高校向综合化方向发展的潮流。理工类高校因此纷纷努力开设文科专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是90年代中后期,而本科是从2000年开始的。虽然如此,但由于汉语言文学在理工类高校内部是新专业,无法在内部竞争中取得优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也很难获得同等丰富的学习资源与优沃的学习环境,例如师资力量不强、人才缺乏且流失严重与数据库资源使用不便等。因此出现了相对普通综合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更加困难的局面。

2.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对于学生发展定位不准确,没有差异化与专业化培养

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上述所说为一个学校内本就处于绝对弱势的专业,相比同类综合性大学与专业文科类高校,学生在就业时的表现与竞争力就也是处于竞争劣势。由于理工类高校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发展定位不够准确,而且相比于综合性大学与专业文学类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没有差异化与专业化培养。学生的培养方案可选择范围过于笼统,并没有细分模块教育,造成学生受到的教育范围大而不精的局面。

3.学生对未来发展不明确,心理素质薄弱

一般而言,同等层次的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相对于同类综合性大学要低些,但是,这并不代表学生的整体素质较差。高考成绩只是一个阶段性考验,影响成绩的因素颇多,并不能作为绝对的素质考量尺度。但是由于国内社会舆论以及学生本身的认知和定位,会慢慢从怀疑自身能力到放弃自我。因此,原本只是一时失利的学生会在自我放逐中,降低自身的要求,对未来发展不明确。继而到毕业时,由于软硬条件不佳,在与综合性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竞争时,感到压力巨大,从而出现在面试时表现不佳等情况。

4.社会对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存在认知偏差

在调查问卷中发现,大部分毕业生毕业去向为二、三线城市,因为在大城市中除了毕业生自身的问题,社会对其也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由国内高考的划分人才层次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所以社会,尤其是企业会对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存在认知偏差,会质疑他们的能力与素质。有时候更会将这些毕业生划分在同类综合性大学与专业文学类高校之下,录取通过率因此出现低迷。

5.整体经济环境造成就业困境

在调查问卷中得出,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毕业生大部分去向为私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但是在08年金融危机后,尽管经济有所恢复,但是仍然处于后经济危机时代,地产泡沫依然存在,利率依然低迷,投资热度不高,尤其以中小微型企业融资困难、发展艰难,而民间金融借贷与网络p2p金融跑路事件频频,经济依然较为萎靡。由于央行调整利率,加大开放程度,国内汇率波动增加,人民币加速升值,导致出口导向型企业生存艰难。而这些中小微企业与出口导向型企业却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最大比重的毕业去向,进而导致毕业生就业困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作为典型的理工科院校,尽管其文科专业学科建设近10年发展非常迅速,如语言文化学院近五年的国家项目有20项,获奖、高级别的论著发表等也都非常多,但因为文科学科发展的“慢热性”特点,仍然不能一下子改变其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足的局势。所以,理工类高校在持续加大对文科类专业扶植力度同时,还应尊重其长线性特点允许其有较大的成长时间,而不可以“今天投资——明天回报”的功利观来看待汉语言文学等文科专业的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体系尚有待完善和提高,其毕业生在就业竞争当中的竞争力亦有提升空间。在高校院系的建设中,我们也不能忽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与建设;应注重学科均衡发展;通过有效可行之策,提高学生素质,差异化培养,拓宽学生的就业面,把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再提高。

参考文献

[1]葛红兵.中国文学教育亟待改革[N].文学报,2010-03-18.

[2]陈鸣.高校文学教育改革,需要破除偏见和成见[N].文学报,2010-03-25.

[3]周兴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当下之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172.

[4]纪宝成.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的战略性转变[J].中国高教研究,2005(3):5.

本文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名称:理工类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2009-2013届)职业状况调研——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项目编号201410300218.

[作者介绍:徐文蕾,李若羽,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20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王东(通讯作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文艺理论]

作者:徐文蕾 李若羽 王东

考研失利毕业生就业论文 篇3:

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摘 要: 就业关系千家万户,既是民生,也是国计。高校毕业生就业,关乎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安定和谐。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影响不容忽视。基于“非典”疫情的历史回顾,比较社会外部环境变化,从高校内部环节、学生个人行为层面总结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现状,研判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科学规划工作对策。研究发现,毕业生就业形势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严重,主要体现在全行业竞争压力增加、国内外市场需求缩减、纯线上招聘模式受限、毕业生心理压力加大四方面,对此提出“注重一个核心、兼容两条主线、突出三个重点、改进四项工作”的“1234”就业工作新模式,以期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2020年新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对于2020届高校毕业生而言, “新冠肺炎”这个原本陌生的词汇,将伴随他们的求职经历一起刻在记忆中。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乎社会安定稳定,一定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作为社会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群体的顺利就业,关系到大学生个体的良性发展和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是实现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稳定和改善民生质量的重要保障。同时,毕业生就业工作也是检验高校办学质量和育人成果的重要指标。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高校毕业生对就业质量的诉求变化,“就业难” “慢就业”的问题日趋严峻,毕业生就业工作成为各所高校关注的重点问题。基于不同视角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的研究成果越来越多,如构建就业工作体系[2]、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3]、特殊群体就业帮扶[4]和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调查[5]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提升了就业工作实效。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性发展,2020年2月11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高度关注就业问题,防止大规模裁员”。4月1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采取有力有效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笔者结合从事多年高校就业工作经验积累,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积极应对和解决就业难题的工作体系和可行方法,对高校开展“稳就业”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非典”疫情的历史回顾和背景变迁

预测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可比较的基准是2003年同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非典”疫情。对“非典”疫情进行历史回顾,有助于对新冠肺炎疫情下就业难题有更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抓住事物本质,精准施策,破解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困境。

(一)“非典”期间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相关举措

“非典”期间的就业对策兼顾了当前和长远需要,根据我国就业问题实际和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从宏观就业政策和应对就业压力具体举措两方面入手,解决疫情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

首先,宏观的就业政策。有效控制“非典”疫情的蔓延是缓解就业严峻形势的关键所在,国家及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疫情的监控和防治力度,追加防治资金,集中科研力量进行抗击“非典”药物攻关,使得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调整财政开支方向,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鼓励外资企业和民间资本进入第三产业,积极恢复第三产业活力,增加就业岗位,给高校毕业生开辟更多就业空间[6];各级财政拨出紧急专门资金提供短期贷款担保,专项用于缓解中小微企业资金流动难题,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定就业岗位,为离校后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其次,应对就业压力具体举措。对旅游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受到重创的第三企业进行扶持和规范,实施减免税收政策,消除高校毕业生就业不稳定隐患;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发展扶持网络经济、电话销售、餐饮配送等非接触经济,为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高校建设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发布就业信息、电子公告,开通就业咨询服务热线等举措,帮助高校毕业生有效利用网络走出就业困境。

(二)新冠肺炎疫情相较于“非典”疫情的背景变化

相比于“非典”疫情背景,新冠肺炎疫情背景已经发生了深刻的、颠覆性的变化。当前经济发展正处于结构调整关键时期,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国际环境异常复杂,了解这些变化对于分析和预测新冠肺炎疫情对就业的冲击和相关对策研究至关重要。

首先,就业格局已发生巨大变化。2003年“非典”时期的经济体量(2002年GDP为10亿元)只有目前的十分之一,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只占42%,比2019年的占比54%低了12个百分点,城镇就业人员比现阶段少2亿人。2003年我国的就业主要以第一产业为主,占比49.1%,第三产业就业占比不到30%。在过去的十几年间,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就业占比出现向第三产业转移,2018年底我国就业格局中,第三产业就业占比达46.32%[7]。疫情对当前主要就业领域的第三产业造成了最直接、最严重的打击,而第三产业多以中小微企业为主,抗疫情冲击能力较弱,就业人员面临的失业压力更大。“非典”疫情持续时间约为半年,未出现省域停运停工,但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染性更强,潜伏周期较长,疫情持续的时间也随之拉长,部分地区停运停工,直接放大了贸易交易成本,使得贸易急剧下滑,对我国外贸企业产生严重的负面冲击。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对就業的冲击远比“非典”疫情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毕业求职人数逐年增加。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874万人,比上一年增加40万人,近十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幅超过三分之一(见图1)。不仅如此,2018届、2019届毕业生考研二战失利、辞职再就业的人员也将加入到2020年求职大军中,预计今年高校毕业生求职人数达千万。在国内高校毕业生规模大幅度增加的同时,留学回国的毕业生规模也在逐年增加,从2015年40.8万到2018年51.9万,按照增长趋势预测,2020年的留学回国人员规模预计在60万人左右。国内高校毕业生与留学回国毕业生之间存在劳动力的替代效应,在就业过程中存在彼此竞争,如此严峻的竞争也是前所未有的。

同时,用人单位需求发生变化。随着全球经济发展相对滞缓和经济社会的变革,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一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用人单位从成本角度的考虑缩减了招聘岗位,供求比例失调的局面凸显;二是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用人单位更倾向于招聘具有工作经验和技术性人才,高校毕业生普遍缺乏工作实践经历,导致求职受阻;三是随着高等教育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也逐步提高,不仅对四六级成绩、专业技能证书等有相关要求,甚至只招聘“985” “211” “双一流”等名牌大学的高校毕业生,这对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毕业生群体带来巨大冲击;四是性别歧视依旧存在,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始终没能得到解决,这些变化均形成了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路上的重重障碍。

但同时也应注意到,当前就业形势的有弊亦有利,相较于“非典”疫情时期,各界均加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推进力度。国家层面将稳就业放在“六稳”工作首位,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缓解就业难的现状。为指导全国就业工作的整体性规划和综合性发展,2012年国务院出台《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2017年国务院通过了《“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就业提升到宏观政策层面,并明确指出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发力。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等政策相继出台。2020年3月4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2020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就创新推进网上就业服务、拓宽毕业生就业和升学渠道、关爱和帮扶就业重点群体、提升就业管理服务水平作出部署安排。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职责,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如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提供就业实习岗位、设立企业奖学金等诸多举措;网络是高校毕业生获取招聘信息的途径之一,许多与就业相关的社会招聘网站,如前程无忧、智联招聘、BOSS直聘、中华英才网、猎聘网等,免费提供招聘信息,搭建高校与企业的“网络双选会”平台,对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贡献力不容小觑。可见,过去的十七年来,我国的就业保护体系和社会保障功能不断完善, “稳就业”的各项措施已陆续发布,疫情对经济社会和就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随着疫情的救治能力和疫苗研发攻关实力的不断增强,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是绝对充足的。

综上所述,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在政府及社会各界共同搭建的保障基础上,有必要分析高校内部环节、学生个人行为这两个层面现存的问题,探索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精准对策,迎接就业“迟到的春天”。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现状及新冠肺炎疫情对其影响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现状及分析

毕业生就业工作涉及高校内部教育教学各个领域,厘清相关薄弱环节,有助于重构和优化高校就业工作模式,更好地发挥人才培养作用。此外,研究毕业生的就业个体行为动机,有助于高校精准发力,提供科学有效的就业指导服务,夯实人才培养质量。

1. 高校内部环节现存问题

專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教学环节缺乏实践。高校培养的人才和经济社会所需不符,是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8]。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我国紧握机遇不断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科学合理,国内经济质量稳步提升。但是,在国内经济结构转型发展和快速调整的时候,高校并未有针对性的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多以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为主,实践环节较少,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薄弱,不能胜任岗位要求。个别为学科发展而设置的专业与市场需求脱节,课程设置不符合专业要求,毕业生从事非本专业工作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东北地区某D高校开设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由于师资力量不足,课程设置落后,毕业生不能适应职场要求,没能达到预期的人才输送目标,开设8年后选择停招。

就业工作人员不足,精准指导能力欠缺。目前,从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人员主要由就业指导中心的行政人员和辅导员兼职组成,具有相关资质的专职教师较少。大多数从事就业指导的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实践历练,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停留在理论层面,教学内容空洞单一,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同时,由于专业工作人员不足,面向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多是大水漫灌的指导方式,缺乏对学生需求的精细化分和分类指导,难以满足学生全面科学和多样性的就业指导需求。如D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指导两门课程,由于缺乏专业教师,均采用大课授课方式,师生比高达1:220,严重影响课程质量。

高校内部未形成合力,反馈调节机制薄弱。高校的师资队伍、教学水平、实践平台和学风校风都直接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需要各部门统筹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一些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只局限在学生工作部门和就业指导部门,并没有将其他职能部门和专业教师纳入就业工作体系,未形成合力,导致高校就业工作整体水平受限。同时,部分高校的就业工作仅针对在校生,缺乏对离校后的毕业生工作情况跟踪、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和社会的反馈评价,不利于工作的总结和调整,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评价效果。

2. 学生个人行为现存问题

自身定位模糊,就业观念存在误区。当前高校毕业生基本都为“95后” “00后”,在价值观念、信息接收、是非甄别上与以往大学生群体有着不同的特征。这一群体生活成长条件普遍较好,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和到基层历练的意识,抗打击能力较差,择业心态浮躁,对就业期望值过高。大部分毕业生易从众或受家庭传统观念影响,择业标准过于功利化,抱有“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偏爱“铁饭碗”,不愿意尝试具有挑战性和风险性的工作,进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更是少之又少。然而,寻求安稳的就业心理又与其频繁跳槽之间产生了鲜明对比,由于自我定位模糊,大量已离校毕业生对于当前的工作环境或薪资待遇不满意时会频繁跳槽,导致就业呈现不稳定现象。

综合素质不强,缺乏就业竞争力。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部分高校毕业生缺乏明确的职业方向和生涯规划,自身能力素质、专业素养与就业市场需求有较大差距。个别学生思想觉悟有待提高,入党动机功利性,将其视为提高自身就业砝码的一条捷径;人生观、价值观偏差,诚信意识薄弱,考试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受从小的应试教育影响,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进入大学后无法合理管理时间,专业基础知识薄弱,无法胜任岗位要求,使得自身在求职过程中失去竞争力;更有学生因不及格课程较多而延期毕业。

“慢就业”现象凸显。“慢就业”通常指高校毕业生在有就业意愿及就业能力的情况下,受主客观因素影响,暂时不就业或延长择业时间,在一定时期内未形成稳定劳动关系的现象[9]。由于更加注重就业过程中的自我感受和自我價值,需要通过多次的比较和试错才能明确自己的选择,不少毕业生表示找不到心仪的工作宁可等待,导致择业时间拉长;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导致学生期待更好的自我发展和价值回报,不再将工作当作唯一谋生手段,毕业旅行、非学历性质的提升等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的选择[10];对于子女就业问题,新一代家长普遍持有“找不到好工作就慢慢找” “找不到好工作就再投入、再深造”态度,又为“慢就业”现象提供了环境和支撑。

(二)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连年攀升、产业结构升级、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导致现存问题还未得到妥善解决,而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求职困难增多,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似乎雪上加霜。

1. 全行业竞争压力增加

2019年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城镇失业人员2 427万。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抗风险能力弱的微小企业倒闭或裁员出现大量失业人员,待就业人数激增。该群体普遍具有更多的工作经历、更强的适应能力、更全面的社会关系,这些都是高校毕业生的短板。因此,各行业全面复工复产后,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和就业压力将明显增加。

2. 国内外市场需求缩减

经济发展速度对就业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显著[11]。第三产业、中小微企业等毕业生吸纳主体受到较大的冲击,旅游服务、餐饮娱乐、销售贸易、交通运输、证券保险及建筑业等行业减招降幅较大。据对1 705家龙江用人单位调查显示,有14.6%的用人单位因疫情影响取消了原有的招聘计划,7.92%的单位减少了招聘规模,39.93%的单位选择推迟春季招聘,很多企业生存现状并不乐观,缩减招聘人数会成为大趋势。世界卫生组织将此次疫情列入“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随着全球疫情的蔓延,包括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大经济体已经启动限制国际人员流动政策,高校毕业生出国留学渠道受到挤压[12]。社会就业空间变得狭小,毕业生就业难度再次提升。

3. 纯线上招聘模式受限

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让招聘季节的“金三银四”搁浅,由传统多元招聘模式被迫转为单一的网络招聘形式,用人单位的网络宣讲和学生的网络面试都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影响招聘进程和结果。比如,单纯的网络宣讲不能让毕业生全面深入了解公司情况和具体职位信息,导致学生求职意向不明确;很多企业将面试流程整合精简,毕业生必须争取经由更少的轮次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求职难度增加;网络面试会放大学生面部表情,部分学生在远程面试中因心理紧张而发挥失常,降低学生求职成功率。

4. 毕业生心理压力加大

受疫情影响,各大高校延期复学,虽然开展了“停课不停学”计划,但对于毕业年级的毕业相关事项还是有诸多不便。如毕业要求的相关实习不能完成、毕业设计缺少设备或实验材料、毕业论文缺乏导师当面指导影响进度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毕业生能否顺利毕业,加重毕业生心理负担。同时,招聘季的推迟、招聘岗位的减少、求职人数的增多、网络应聘的限制、考研复试的漫长等待,这些都会导致毕业生恐慌、焦虑情绪有所增加。据对学生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班的学生焦虑情绪明显高于其他年级,有19.97%的学生表示对自己就业前景比较焦虑,就业面临更多挑战。

三、对策建议

新冠肺炎疫情虽然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但疫情的影响是短期的,学生个体的成长提高是长期的,只要社会各界携手努力、认清形势、科学应对,就业问题一定能得到有效解决。本文旨在探索适合特殊时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构建高校毕业生“1234”就业工作新模式,将新冠肺炎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降到最低。

(一)注重一个核心——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

衡量高校就业工作水平不仅要看重就业数量,更要注重就业质量,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直接反映,应始终以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为核心思想,赋予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内涵,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根本方针和行动指南。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不仅体现在毕业生层面,同时也包含用人单位满意度及社会评价等方面。通过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分析研究,可以有效把握高校整体办学情况,以就业质量提升倒逼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就业工作模式升级已逐步成为一种发展趋势[13]。

(二)兼容两条主线——学校层面危机管理和辅导员共情传播

1. 学校层面危机管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冠肺炎疫情下,高校对学生的卫生健康管理和教育引导责无旁贷。应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制定并实施具体制度,操作层面要精准分析管理。建立危机管理预警机制,构建风险监控体系,做好应急预案工作,积极寻求专业技术支持,开展联防联控,避免闭门造车[14]。严格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相关要求,及时向师生预警、提供疫情相关知识及预防方法,维护师生健康,尽可能减少疫情的波及和危害,将疫情挡在校园外。以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的《大专院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为指导,落实学生返校前、返校过程中、返校后的全方位防控技术措施,稳步有序推进复学秩序。

2. 辅导员共情传播

共情(empathy)意指“同理心”,指个体准确地理解他人情感,并在特定情境下做出准确情感反应的一种能力。只有建立在共情基础上的传播话语及话语方式,才能被更多的民众所接纳[15]。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担负着指导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的重要职责[16],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接触最多的教师群体。辅导员要充当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心理疏导员,注重与学生共情传播,帮助学生建立疫情中的积极心态,引导学生理性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坦然接受现实、关注积极事件、心怀感恩仁爱、升华生命价值,传递温情与大爱,传播正能量,帮助学生戴好“心理口罩”。在新冠肺炎导致当前就业形势更加嚴峻的背景下,帮助毕业生克服在求职过程中紧张、焦虑、悲观、无助等心理现象。

(三)突出三个重点——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

1.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突出针对性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工作实效,必须了解当前的人才需求标准及未来发展趋势,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精准分析学生特点及个性需求,做到集体教育和个别指导相结合,有针对性地提供就业相关的培训指导与服务。重点关注经济困难群体、就业能力困难群体、残疾毕业生群体、女大学生群体和湖北籍毕业生群体等特殊群体的切实需求,给予有针对性的帮扶与指导。疫情导致招聘季的延后,2020年同期离校未就业人数攀升,高校要将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追踪帮扶工作作为重点,秉承“离校不离线,服务不间断”理念,不断优化和完善服务水平,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政策解读、创业实践模拟、就业能力培训和心理危机疏导等全过程的帮扶,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择业的良好保障,确保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顺利就业。

2.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突出实效性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注重解决毕业生就业实际问题和国家政策方针相结合,做到就业工作的实效性。国家出台的系列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不仅是政策导向,指引毕业生就业方向,更体现了国家现实需要,蕴含就业机会。如当前“基层就业”作为热门词汇频频出现,基层发展过程离不开高素质人才,吸引高校毕业生对于响应国家号召与提高就业质量具有双重意义[17]。高校就业工作则要以政策引导,多措并举为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搭建平台,抓住在特殊事件(或情况)的时间点而进行节点教育,往往可以事半功倍,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涌现出的一批批舍己为人的基层抗疫工作者,选取优秀典型对毕业生进行思想引导,激发学生家国情怀,主动投身基层、留在基层。

3.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突出创新性

高校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在沿用以往成熟的工作经验基础上,要不断创新工作手段,丰富工作载体,深化工作内容,增强工作效果,确保就业工作具有创新性和吸引力。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校就业工作倡导“互联网+就业服务”模式,秉承“网络指导不停歇,就业服务不打烊”理念,开展“云课堂” “云服务”等线上指导,与用人单位联合开展“空中宣讲会” “线上双选会”等活动,创新就业服务形式。同时,为了消除网络宣讲的距离感和视频面试的障碍,高校应积极通过校友宣传、面试辅导、线上简历诊断等措施,助力毕业生成功就业。

(四)改进四项工作——即专业设置适应市场需求、教学模式加强实践环节、职业规划坚持“三全育人”、创新创业加强科学引导

1. 专业设置适应市场需求

目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高校要充分地认识和分析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运用大数据手段,检测预判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高校毕业生职业能力适应为出发点,有针对性的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将专业建设和就业工作统筹规划,加强融合,符合高校办学定位,满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切实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如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完善临床医学、护理学、社会工作等专业设置。

2. 教学模式加强实践环节

为满足就业市场人才需求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相统一,要探索适合我国教育特色的创新教学模式。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基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的高等教学模式,坚持以就业导向的教学方法,构建和实际需求相符的课程体系,增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科学性和前沿性,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促进毕业生能够尽快适应就业竞争环境。在教学中渗透实践教学活动,将校内课程和校外实践进行组合优化,不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加强校企合作,拓展实习实践基地,签订联合培养协议,为学生提供最为直接有效的就业实践机会。

3. 职业规划坚持“三全育人”

大学生职业规划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关系到学生的自我成长和事业发展,要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全员参与、全过程指导、全方位培养。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加强对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系统培训和学习,把专业教师纳入就业工作体系,将职业规划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各个环节。帮助学生明晰自身定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升就业能力,增强主动就业意识,助力学生全面成长。职业规划要贯穿于新生入学到毕业生毕业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报效祖国、志存高远的理想信念,鼓励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前途命运结合起来,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4. 創新创业加强科学引导

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期提升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就业创业的重要举措,助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动新业态发展和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挖掘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组建创业导师团队,开设创新创业专业课程,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并全程保驾护航,提升学生科学研究素养,激发大学生创业创新活力;依托科技创新平台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鼓励、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赛事,以赛促学,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应用于实践中;加强学科专业特点与地方产业结合,推进高校创业园和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促进学生创业想法落地,深化产教融合,用创业助力就业;抓住新冠肺炎疫情机遇,鼓励毕业生围绕社区各类服务需求创业就业,拓宽择业渠道。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的未来,是建设祖国的新生力量。高校毕业生就业是民众关注的重要民生工程,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是高校办学水平和育人成果的集中体现,是大学生个人生存价值的根基所在。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的经济带来外部冲击,对我国的“稳就业”实现提出了挑战。随着防控工作取得的阶段性胜利,复工复产的扎实推进,稳企业、拓岗位、扩招生等政策实施,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也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扎实、稳固和实效是重点。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探讨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稳步有效的工作模式,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勇于改革、精准施策,以期为毕业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指导服务,助力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真正惠及每一名学生、每一个家庭,这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一次契机。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  张振飞. 构建就业工作体系 实现高质量就业[J]. 中国高等教育,2015(23):52-54.

[3]  宋丽贞.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思考[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34(5):118-121.

[4]  孙磊. 高校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机制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2017(20):71-73.

[5]  李善乐. 哪些因素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基于调查数据的分析[J]. 中国青年研究,2017(5):97-105,111.

[6]  蔡小慎,贺利军. “非典”对我国就业影响及其对策分析[J]. 求实,2003(8):27-29.

[7]  王震. 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就业保护与社会保障[J]. 经济纵横,2020(3):7-15,2.

[8] 何晶.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 现代营销(信息版),2020(1):236.

[9]  刘青青,李为民. 缓解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的对策建议[J]. 庆行政,2020,21(1):109-111.

[10]  王辉. “慢就业”、“快迭代”与大学生就业[J]. 文教资料,2019(28):168-170.

[11]  岳昌君. 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有何影响[N]. 中国青年报,2020-03-09(8).

[12]  程杰. 新冠疫情对就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 中国发展观察,2020(Z2):40-42.

[13]  李茂平,陈瑜.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及提升路径探究:基于浙江省本科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2):10-13.

[14]  刘芳丽.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对学校健康管理的启示[N]. 中国体育报,2020-02-13(5).

[15]  唐润华. 用共情传播促进民心相通[J]. 新闻与写作,2019(7):1.

[16]  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EB/OL].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7-09-29 [2020-04-2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1709/t20170929_315781.html.

[17]  胡耀华.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途径探索[J]. 山西农经,2019(1):73-74.

Key words: COVID-19 epidemic;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work

作者:张美玲 赵子涵冰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学校管理论文下一篇:高句丽世界文化遗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