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成本核算论文

2022-04-29

根据教育部的最新统计,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超过630万人,比2009年增加近20万。而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超过660万人,比2010年增加近30万。近年来的高校扩招,使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突显,毕业生如何能适应市场需求,扩大就业比例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高校毕业生就业成本核算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校毕业生就业成本核算论文 篇1: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新公共管理范式

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高校扮演的角色是多重的,高校管理主要是以政府为导向,导致了政府对高校管理的失灵。目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高校扮演的角色有所改变,高校管理主要以市场为导向,导致市场对高校引导失灵。因此,合理定位政府与高校的关系,才能真正促进高等教育和谐、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在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然后在以“新公共管理学”理论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范式下,将高校与政府的关系定位为“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关系,重新调整政府和市场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既强化市场调节的作用,又确保政府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发挥独特的作用。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与高校的关系

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高校扮演的角色是多重的,政府是高校的举办者和管理者,高校服从政府的管理和调控,是一个没有行政主权的实施者。政府大包大揽,包揽了高校所有的举办权、管理权、招生权和分配权等,从而导致高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和课程内容,以及行政管理中的“政府失灵”的情况频频发生,其具体表现如下:

1.造成人才资源和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就是一个象牙塔,不需要闻校外事,不需要与社会及市场联系,高校与社会及市场严重脱节,获取人才市场的信息严重滞后和失灵,从而导致政府在某一专业领域或学校重复投资,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无法适应人才市场和市场经济的需要,或者培养出来很多社會和经济发展中根本就不需要的人才,从而造成人才资源和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

2.导致高校管理成本高、管理效率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包揽了高校所有的教育经费和教育支出,高校不需要自负盈亏,根本就没有控制教育成本的动力,没有教育成本管理的理念,甚至有些高校为了争取国家财政的更多拨款,大肆挥霍教育经费,导致了高校管理成本居高不下。而且政府负责对所有高考考生进行统一的招生,对所有大学毕业生进行统一分配,高校根本不用担心招生和学生工作分配的问题,高校之间也缺乏竞争的意识和动力,导致高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效率低下。

3.导致教育资源寻租和腐败行为的产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校的所有教育经费和投入都是通过国家财政统一划拨的,因此,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高校或专业可能会通过特权或权钱交易获得政府更多的教育经费和投入,从而导致寻租行为和腐败行为的产生。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与高校的关系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转变,政府不再是高校的主宰者,政府把招生权、举办权和管理权等都下放给高校,高校逐渐地以市场为导向,大学生毕业需要自己联系工作单位,高校开始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但由于政府管理过少,高校本身权力过大带来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高校教育结构的失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政府对高校开设专业没有进行很好的宏观调控,高校开设专业缺乏应有的理性,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从众性,从而导致对一些热门专业,全国大部分高校都纷纷争相开设,对一些冷门专业,有些高校取消开设,最终的结果是一些热门专业在人才市场上供过于求,导致就业形势趋冷。相反,一些冷门专业在人才市场上供不应求,导致就业形势趋热。而且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对复合型、实用型和技能型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多,而部分高校毕业生在知识结构、技能水平以及职业素质等方面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从而导致部分毕业生专业背景、就业意愿和岗位需求不相匹配。

2.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或就业质量不高。自1999年我国高校开始扩招,2003年开始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以来,我国的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迅速扩招,导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据统计,仅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就达到660万人,201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达到约680万人,远远超过我国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导致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2010年,教育部和人社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其调研结果表明,近两年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选择在中小企业就业,或者去中西部就业。虽然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似乎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不高,就业满意率不足五成,从而导致高校毕业生跳槽频繁,就业稳定性差。

三、以“新公共管理学”理论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范式

以“新公共管理学”理论为基础的高等教育新公共管理范式,就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失灵”和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失灵”的情况下,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以市场经济为向导,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引入竞争机制和成本控制理念,重新建立政府、高校和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重新调整政府和市场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

1.引入成本控制理念。利用“新公共管理学”理论把企业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理念引入到高等教育领域中,在教师管理、教学设施购买和基本项目建设等高等教育管理和建设过程中进行绩效考核和成本核算,以此来控制高等教育支出成本,提高高等教育管理和建设工作的效率,通过市场经济的力量来弥补政府的不足,防止“政府失灵”的情况发生。

2.转变高等教育服务理念。在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要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转变服务理念,把高等教育的工作定位为服务于师生和社会的工作,加强高校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善于从师生的角度为师生解决问题,提高高校的管理质量和教学质量。

3.引入竞争机制。不仅要在高校内部引入竞争机制,而且应当在高校之间引入竞争机制。在高校内部引入竞争机制,就是要实行人事制度改革和新进人员的聘用制度,对新进人员要进行一系列严格的审核、考核以及面试才能录用,对已进人员要进行定期的绩效考核,并将工资、岗位津贴以及年终资金与绩效考核直接挂钩,从而提高高校管理和教学的工作效率。在高校之间引入竞争机制,就是政府要对所有高校进行宏观调控、统筹安排,不能主观地对所有高校进行等级划分,如“重点大学”和“非重点大学”,然后再垄断地对等级不同的高校划拨不同的高等教育经费,而是应该让所有高校公平竞争高等教育资源,包括国家财政的教育经费以及社会力量的教育投入,这样既减轻了国家财政的负担,而且也会使高校在竞争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

四、新公共管理范式下的高校与政府的关系

在新公共管理范式下,高校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关系。政府作为“裁判员”是所有高校的宏观管理者,高校作为“运动员”是教育活动的微观主权实施者。

1.政府仅是高校的宏观管理者

首先,政府作为高校的宏观管理者,要對高校加强宏观调控。新公共管理范式更强调政府统一指导高校的功能,而不是大包大揽,不仅要放权给高校,使高校拥有独立的举办权和管理权,政府不再干涉高校的内部经营管理、教学、招生和就业,而且要对高校加强宏观调控,调控高校与政府、高校与社会以及高校与市场的多种关系,但在这种宏观调控的过程中,政府只是“裁判员”,不再是“运动员”。通过这种宏观调控,政府可以在高校“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发挥调控作用,通过政府的力量来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减少市场给高校带来的不利因素,纠正“市场失灵”。

其次,政府作为高校的宏观管理者,要为高校提供良好的内部教育环境和外部社会环境。内部教育环境不仅包括良好的教育教学设施和优美的校园环境等教学条件、办公设施和学习环境,而且包括政府要为高校建立健全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等,在制度层面上规范高校的管理和教学,为高校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内部教育环境。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就是需要政府为高校构建一个与市场经济及社会进行信息交流沟通的平台,规范人才市场,改善就业环境,建立健全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对用人单位和人才市场运用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监督、评估和信息反馈,指导高校更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明确培养目标,帮助高校了解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为高校营造一个健康、畅通的外部社会环境,促进高校可持续发展。

2.高校是教育管理的实施主体

高校作为教育管理活动的实施者,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具有独立办学的自主权,主要负责高校内部的日常管理、运营、招生和教学等。在日常的管理和运营中,高校应该实行一些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运作方式,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以市场经济为向导,引入竞争机制和成本控制理念,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在招生和学生就业方面,高校应该利用“学生就业”这根指挥棒,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市场的需求量,立足各个高校办学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更新教学内容,以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设置招生专业和招生人数,使高校办学更加面向市场,通过市场的力量来弥补政府的缺陷,减少政府给高校发展过程中带来的制约因素,纠正“政府失灵”。但在高等教育活动中,政府和社会对高校要进行适当的制约和合理的监督,防止一些高校在市场化过程中通过特权或权钱交易攫取短缺的高等教育资源或者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的无谓浪费。

在以“新公共管理学”理论为基础的新公共管理范式下,本文将高校与政府的关系定位为“运动员”和“裁判员”的关系,重新调整政府和市场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既可以通过政府的力量来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纠正“市场失灵”,确保政府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发挥独特的作用,又通过市场的力量来弥补政府的缺陷,纠正“政府失灵”,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吕华芹.政府和高校关系——新公共管理学的视野[J].苏州大学教育学院,2005,(4)。

[2] 申素平.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政府角色的转变[J].高教探索,2000:(4):1.

[3] 李成明.大学与政府的关系:英国模式之研究[J].教育研究,2003,(4).

[4] 周建民,陈令霞.试析近十年我国政府与高校关系问题[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7):12.

[5] 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http://sannong.cntv.cn/spe-cial/dxscy2012/20120808/115119_1.shtml,2012-08-08.

[6] 人民日报: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创新高,http://www.chenzhou.gov.cn/2012/06/14/171600352837.html,2012-06-14.

作者简介:王宁(1970-),女 ,山东荣成人,副主任科员,从事高等教育、档案收集与管理研究。张珍辉(1978-),女,湖南邵阳人,档案馆馆员,从事高等教育、档案管理与利用研究。

(四川大学档案馆)

(责任编辑:陈丽敏)

作者:王宁 张珍辉

高校毕业生就业成本核算论文 篇2:

浅析高校就业市场的拓展

根据教育部的最新统计,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超过630万人,比2009年增加近20万。而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超过660万人, 比2010年增加近30万。近年来的高校扩招,使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突显,毕业生如何能适应市场需求,扩大就业比例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从就业市场的现状和问题、高校毕业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在学生培养上的缺失和就业市场拓展的建议,这四个方面做了探讨。

一、就业市场的现状和问题

以扩大就业为目的,培养出能够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的高校毕业生,就要对就业市场有所了解。就业市场存在以下的特点:

1、要求有实践经验的岗位缺口大,招工不足

现在从很多的人才招聘网站和招聘会上显示,很多单位急需用人,岗位缺口很大。但是用人单位往往会要求求职者有相应的工作经验,最好能第一时间走上工作岗位,从事相应的工作。可是很多应届毕业生刚走出校门,脱离书本,根本谈不上工作经验。这样一来就不能成为用人单位的优先考虑对象。

2、用人单位偏好全方位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普遍来讲,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专业要求并不是需要掌握的十分的精深, 毕竟绝大多数岗位并不是研究型的科研岗位。在能够适应岗位基本专业需要的同时,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其他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比如办公室自动化软件的操作,办公器材的操作如:打印机、复印机、投影仪等,人际沟通的水平如:与上级沟通、与同事沟通、与客户沟通等。

二、高校毕业生存在的问题

1、在学习观念上未能作出正确的转变

大学是一个很特殊的阶段,是联系学校和社会的一座桥梁,可是很多的高校学生还未从高中的学习生活中调试过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过程中不能为自己作科学的安排。基本上成两极分化:要么埋头于自习教室或是图书馆,把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作为自己唯一的目标,极少参加文艺活动或者是学科竞赛。这样就导致一旦步人了社会,便面临着知识与实践脱节的困境,在应用实践应用方面不知所措,也不能很好的融入到新的工作环境,与同事顺利沟通。要么奉行“六十分万岁”的考试观,平时上课得过且过,课下玩电脑、打游戏。认为学习是任务,完成了就行,不知道如何去完善、充实自己。

2、在心态上不能对自己作出准确的定位,期望太高

很多毕业生认为在学校四年,通过刻苦的学习,成绩优秀,就可以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得到既不辛苦,地位又崇高,薪资理想的工作。这种片面的求职观念,重利益而轻发展,毫无职业规划。使毕业生在选择职业时脱离客观现实,一味求好,反而求职毫无竞争力。殊不知很多大学毕业生需要从基层做起,慢慢累积经验。先就业,再择业,想要一步就成功是很难实现的。

三、教师在学生培养上的缺失

1、教学上重理论,轻实践

高等院校在学生的培养方面往往没有突破应试教育的束缚,重成绩而轻素质。而很多高校的教师也是直接从学校毕业出来踏上工作岗位的,自己本身并没有接触太多的实务知识。这样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聘用方式,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善于将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的工作环境。即使学生能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但是实践能力不足,知识停留在表面。而用人单位重点考察的就是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学生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理论和实践衔接的不够。这样使求职单位认为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去培训毕业生,造成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下降。

2、就业指导仅停留在表面,深度和广度都不够,缺乏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高校扩招后,高校學生的就业压力增大,对学生的就业辅导就尤为重要了。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没有及时更新,还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而且人才培养方案很多是由本专业的任课教师单独负责,缺乏就业市场的相关信息。导致培养方向单一,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

3、学科教育过于精细,不能融会贯通

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上,往往学科细分的过于精细。以会计学科为例,可以分成:审计、财会、财税等专业。可是会计学科是要融汇财务、税务、财务管理、审计、管理及金融等各方面的知识。这样知识层面才能完善,处理工作考虑问题也会更加全面,才能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仅仅注重学生过于专业的培养,不利于毕业生适应工作环境和社会。

四、就业市场拓展的建议

1、课程设置与时俱进,培养"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

社会在发展,就业市场的环境与需求也在发生着改变,高校课程的设置不能仅围绕着专业基础知识,而应该把基础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紧密联系就业市场的需求,课程内容要及时更新。比如会计专业除了讲授账处理的方法,也要加强会计实务的指导,从原始凭证到会计报表的操作过程。对学生可以适当做一些职业培训。这样对教师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了,高校要积极培养“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不但要加大力度聘任有从事过相关工作经验的教师加入进来,而且也可以鼓励专职教师到企业去兼职,接触实际工作。

2、转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健康择业心态

高校扩招后,就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岗位是供小于求,很多毕业生在毕业之前都会感到很迷茫。这就要求他们自身做好充足的就业准备。这个就业准备不但包括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巧。还包括在就业之前对自己做到准确的定位,自己的优势是什么,不足之处又在哪里,怎么样才能扬长避短。比如会计专业的同学,就职时可能一开始是做出纳,在掌握了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付后,才能转换到其他更复杂的岗位,比如成本核算,编制财务报表等。所以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有了一定的工作基础和经验之后,才能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3、加强校企合作

为了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可以和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基地或者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一部分企业的工作,让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融会贯通。这样不但企业获得一批生力军,为企业带来新鲜血液,而且教师和学生也可以学以致用,得以成长,达到共赢。

4、加强就业指导,完善职业规划

就业指导不仅仅是传达就业市场信息,举行几场招聘会就可以了,它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里面不光包括专业指导,还应该有面试礼仪,服装搭配等方面的求职与沟通技巧的指导以及既要充满自信也要细致谦虚的求职心态的辅导。而且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求职类型,不同的性格的同学可以有针对性的指导,满足他们个性化的需求。不但指导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甚至可以引导学生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使之有个良好的发展观和全局观。

5、加强就业信息的沟通

为达到就业市场的拓展,了解市场的就业信息,增强对就业市场需求反应的灵敏度十分的关键。现在是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学校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迅速的搜集和传递相关就业信息,比如各专业的市场需求量,招聘信息等。学校也可以自己组织招聘会,请用人单位到学校来,一方面利于学校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另一方面给学生求职提供了便利性。

高校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加强就业的拓展,使就业市场的需求与学生的就业水平达到一个良性循环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建军.刍议新时期高校就业市场[J].就业与心理辅导,2004(5).

[2]相子国.新形势下会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2008(1).

[3]王安琪.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要素[J].河南教育,2008(6).

[4]段妍妍.高等职业院校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8.

(作者单位:武汉东湖学院管理学院)

作者:张程薇

高校毕业生就业成本核算论文 篇3: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与效益的研究

【摘要】高等教育投资效益包括投资社会效益和投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投资效益的分析,指出高等教育投资重视效益的意义,并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出建议,更好地促进和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 投资 效益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投资步伐的加快,高等教育投资效益的高低已是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能否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重视高等教育投资效益已成为新的教育热点问题。

教育投资产生的效果和利益,主要表现在教育的经济效益和精神文明效益两个方面。教育的经济效益指教育提高了人的知识与技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个人也因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而获得更多的报酬;教育在精神文明方面的效益,表现在教育提高了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促进科学文化的发展,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安定的社会环境。

二、教育投资与效益分析理论依据

1、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以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学者认为:人们在教育方面的花费是一种投资行为而非消费行为。通过教育投资而提高的人力资本可以获得长期的、终身的益处而非一次性的回报;现代社会人力资本的增长速度快于物质资本,教育投资的收益率比物质资本收益率高。

2、成本收益与市场经济理论。教育成本收益概念的提出与教育资源实际耗费的计量分析和教育投资收益率的计量分析密切相关。而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规律,如价值规律、竞争规律等在提高高校投资效益中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3、新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认为20世纪最迅猛发展的生产要素是人力资本,知识和人力资本的投入具有收益递增的特征,知识的溢出效应来自于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

4、教育学理论。教育的目的是教书育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高校投资效益不能违背教育的宗旨,在不脱离这个宗旨的前提下,才能真正达到提高高校投资效益的目的。

三、中国高等教育投资现状

中国高等教育的投资随着1999年的扩招而大幅度上升,扩招后,全国高校共投入大致5000亿元,其中政府投入仅有500亿元,具体的数字很难估计,但是从各个高等学校节节攀升的负债情况来看,其投资规模是非常的庞大。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9年,中国公办高校贷款规模高达2000—2500亿元。以江西一所师范院校为例,学校背负银行债务12亿元,每年向银行交纳的利息近8000万元。一半学生的学费用来还了利息。截至2006年底,江西省多数本科院校贷款建起新校区,欠银行贷款97亿元,负债多的高达25亿元,少的也有2、3亿元。位于河北廊坊的东方大学城投资规模50亿元、广州某大学城总投资120亿元,江苏等地一些大学城投资最少也在40—50亿元。

四川省各银行向高校发放各项贷款52亿元,湖南省25所高校目前有中长期贷款近百亿元,校均负债近4亿元,南昌大学、广东工业大学、郑州大学负债均在20亿元以上。

在收取的学费中,国家明文规定必须不少于25%用于返还学生,不少于20%用于弥补教学经费的不足,不少于1%的比例用于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只能将54%的剩余学费收入用于贷款的还本付息。南昌大学负债20亿元,每年利息就要1.1亿元,全校收入不到3亿元,每年仅够付息,采取用新贷款偿还旧贷款的办法维持债务。当地政府为了让学校还贷,出台政策,允许学校对加收50%的学费,然而高学费同时带来另一个后果,学生负担过重,交不起学费,学校每年有3000多万元学费无法收回。

纵观各高效的情况,一个普遍的现象是巨额的债务,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机。高校的发展也因此陷入了恶性循环中(见图1)。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概况

1、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分析。自高校扩招以来,我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从1998年的108.36万人增至2007年的557万人,增幅达414%,我国高校毛入学率从1998年的9.8%增至2006年的22%。2009年7月,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23.3%。从数量上看,我国高等教育确实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举由精英教育阶段步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持续大规模的扩招,造成的直接结果是从2002年开始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

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为145万人,比上年增长27.2%;2003年为212万,同比增长46.2%;2004年为280万,同比增长32.1%;2005年为338万,同比增长20.7%;2006年为413万,同比增长22.2%。从2001—200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235%。2009年达到了611万,比2006年增长了48%。伴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大规模的增长,大学生就业率持续走低,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加大(见表1)。

(注:1、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资料;2、教育部公布资料;3、2009年07月09日:人民日报。)

2、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问题。(1)毕业多年很难找到工作,延误了其发挥专业特长的时间,使其专业知识迅速老化。(2)专业不对口,失去了专业优势,放弃有专业优势的特长,而从事自己无优势的工作。(3)为了就业而降低就业标准,使花费了大量国家高等教育经费的大学生去从事低文化水平就能胜任的工作,造成国家大量教育经费的浪费,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财政投资的效果。因此,寻找合理的高等学校教育投资规模,确定一个适合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学招生数量,从而建立一个有效的财政投资—合理大学数量—合理学生数量—人尽其用—发挥最大经济效益的教育体制是当前高等教育投资中应该考虑的一个主要问题。

五、高等教育投资效益意义分析

高等教育投资产业化的客观要求,是需要教育实现管理企业化。高校朝产业化发展,就必然存在着投入和产出的问题,因而客观上要研究高等教育投资效益,就要使高校的效益与经营者、投资者的利益结合起来,降低学校运作中的成本,提高办学效益;要提高高等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成本核算的理论研究,使教育管理者具有较强的成本效益观念,建立最佳的人力、物力、财力结构,提高投资效益。

随着我国正式加入WTO,大量的国外资本纷纷进入我国的教育市场,高等教育的竞争日益激烈,其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是高等教育投资效益的高低,以往“大而全、小而全”的粗放型投资发展模式的弊端已暴露无遗。同时,即使是政府的投资,使用的却是全体公民的纳税收入,有必要要求高校加强效益管理,提高投资的使用效益。

提高高等教育的投资效益,对投资的效益问题进行科学的评价,是改革财政拨款机制的必然要求。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高等院校投资主体已从过去单一的财政拨款演变为国家、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多元化投资主体。虽然我国教育资源来源日趋多样化,但是其投资来源的比例不尽合理。相对于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投资结构而言,我国高等教育对财政拨款的依赖程度依然过高,这造成了政府对高校过多干涉和管理的僵化,也使高教投资来源因缺少个人和企业的支持而显得日益不足,资源使用效率低下。

提高投资效益,合理利用投资的使用效益,可以缓解高校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目前高等教育的投入已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通过提高高等教育投资效益、节约成本开支等方法,可缓解高等院校资金不足的问题。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高等教育不以赢利为目的,对高等教育只讲投入,不讲产出,不重视高等教育投资收益问题的研究,高校也不关注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缺乏“效益”的观念,失去了节约资源、提高效率的内在动力;政府对高校的管理也不提出明确的效益指标,只是简单地下达招生数量、层次、结构等指标,并按学生人头数划拨教育经费,失去了发展高等教育、提高投资效益的外在压力。

因此,对高等院校投资效益进行分析研究、建立高校投资效益的评价体系对于高等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各高校的高效、持续发展,从而保证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有着重大的意义。

六、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投资效益措施

第一,建立合理的高等教育投资分配机制,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地区和高等学校发展的不同定位,确定合理的投资规模。避免“人才相对过剩”及“无效供给”的现象,提高高等学校发展的结构效益。第二,改革高校人事管理体制,降低人员(主要是行政及后勤人员)的经费开支,避免“人头吃经费”现象的发生。提高专任教师业务水平,重视科研和教学,加强人才素质培养,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第三,改革高校财务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经费开支制度和结构,增强高校领导及有关人员的经济效益观念,提高财力资源利用率。第四,合理使用学校各项资源、科学管理教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馆、实验室、网络、宿舍等固定资产,提高物力资源利用率。第五,调整不合理的校区设置、院系及专业的规模,降低师生比例,提高规模效益。第六,充分发挥高教资源优势,开展有偿教育、培训、咨询等服务活动;挖掘高校潜力,组织科技开发与高技术产业化,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第七,建立和健全奖励、激励机制,结合高校效绩评定结果和成本考核对各个管理和教学部门进行奖励,以促进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高校投资效益的目的。

(注: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课题,课题编号2009B148。)

【参考文献】

[1] 申亚民、吴润:陕西省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实证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3(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3] 陶振华等:从就业弹性看我国的就业问题[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7).

[4]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

[5] 谢作诗、杨克瑞: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析[J].教育研究,2007(4).

[6] 吴克明、赖德胜: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经济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4(2).

(责任编辑:张琼芳)

作者:明洪盛 操玲姣

上一篇: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分析论文下一篇:高职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