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学院毕业生就业论文

2022-04-15

摘要: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汽车学院毕业生就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汽车学院毕业生就业论文 篇1:

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教育现代化的思考

摘    要: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学生、家庭、政府关注的焦点,本文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结合教育现代化的理念,提出强化培养精英,着重培养高级蓝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建设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等现代化教育观念及现代化师资队伍的建设措施。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就业    教育现代化

近年来,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不仅关系到每位学生的前途,而且直接影响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结合教育现代化的理念,如何正确认识和解决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一)毕业生总量影响就业形势。

1999年我国教育改革政策开始实施,不断扩大招生规模。2003年是我国大学生扩招后的首个毕业年,毕业生人数为212万人,而后每年大学生毕业人数都快速增加。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高达749万。与“985”、“211”高校毕业生相比,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在学历上处于劣势,就业形势更严峻。

(二)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定位存在问题。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指出:一些本科院校是在原有专科基础上新建的,虽然名称“升格”了,但办学思路和能力并不一定同步“升格”,有些甚至出现就业难、招生难并存的现象。

美国、欧盟高校毕业生中80%是应用型人才,20%是学术型人才。而中国高校毕业生中,40%是应用型人才,60%是学术型人才,一些本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令人苦恼。其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地方本科院校未适应市场需求,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未以市场为导向。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校连年扩招,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对学校的定位缺少正确的认识,只是一味求高(都想办成从本科生到硕士生甚至博士生都可以培养的高校)、求大(办学规模上,力求要超过其他同类高校)、求全(不顾自身实际,力求办成综合性、多学科性兼具的大学)。过于趋同的高等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必然造成大学层次定位不清,学生在没有“硝烟”的应试教育下被培养,空有一张毕业文凭而没有真实水平。另外,职业技能应用型人才又非常缺乏。地方本科院校对定位缺乏正确的认识,必然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三)部分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设置未能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接轨。

在高等教育处于精英教育阶段条件下,大学生劳动力市场属于卖方市场。而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培养相对过剩,买方市场处于主动地位,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成为大学教育培养的方向标。目前,在大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的情况下,一些高校忽略了检验学科设置的合理性,不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与调整,高校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专业设置缺乏特色,专业趋同现象比较严重,客观上造成大学生的就业难[1]。

(四)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部分青年教师缺乏工程实践能力。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师资水平达不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地方本科院校更重视师资队伍的学历,引进一大批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工程实践的经历,工程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很多教师习惯于传统的教育观念,不愿意改变已经熟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校来说,将会严重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2.教师考核体系不合理。目前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重视科研能力的考核,过于强调教师课题与论文的质量和数量,忽视教师实践能力及实践教学能力的考核评价,这直接导致教师把大部分精力投入科研,不重视实践能力的提升。

3.重知识轻实践能力。高等教育历来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知识本位论思想在学校管理者、教学者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相比之下,大学生实践能力建设工作仍然没有真正进入教学的主流领域,未得到重视。“学校分数至上,用人单位能力第一”两种人才标准,使学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产生了结构性错位。同时,大学生能力培养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估体系。例如教育部开展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仅对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情况进行考评,却没有结合大学生能力培养的效果来考评,导致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不重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2]。

二、结合教育现代化理念促进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初探

教育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教育现代化思想源于邓小平1983年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本文结合教育现代化理念,对促进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作出新的解读。

(一)教育观念现代化——以市场为导向,促转型设置专业

1.促进地方本科院校明确定位,推动转型发展。梁经锐教授关于定位的观点,即在高校定位时应考虑基本的两个范畴:第一要科学理性地分析本校的自身特点与实力和学校外部环境的特点;第二要根据一个或一组定位特征合理确定学校在某一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观念要现代化——高校的办学理念和定位需要调整,不再培养精英,而是要培养高级的“蓝领”,推动学校转型发展。转型是适应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也是地方本科院校生存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办学思路上要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地方本科院校要把握自己所处区域的经济社会状况,扎根地方,根据自身办学特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准确定位办学特色,实现自身办学优势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走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道路。

2.高校要以社会需求和市场为导向,科学专业设置。教育观念要现代化——一定要以社会需求和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我们必须把教育引导到“市场需要什么,教育就提供什么”上去。

(1)部分专业设置尝试反向改革,创立校企合作的订单教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研究所在区域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变化,先明确学生的就业方向,再设置专业,克服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的“滞后性”,提高高校专业设置的科学预测和规划能力。

(2)专业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求设置。地方工科院校可以着重发展地方性特色专业,将高校专业设置同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相关,立足于地方实际办学,来打造特色专业,例如在有汽车制造的城市,可设立汽车学院。

(3)设置综合性专业。国外教育研究人员认为,综合性专业有利于培养现代人才的各种素质和思维能力。为此,国外大学专业设置呈现了综合化趋势,例如密歇根大学开设了电气和计算机工程系,大气与海洋学系等。我们还可以尝试在法学专业下设医药法专业,该专业学生不仅掌握法律,还知晓药学的知识,很好地满足企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

总之,高校如果根据用人单位和市场的需求不断调整、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按市场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必然可以形成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师资队伍现代化——应用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应用型人才主要承担把创造、发明、发现等转化为实际生产生活中应用成果的任务,其主要特征是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和创造性技能。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对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新要求。

1.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引导教师观念转变。把促进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核心因素如实践教学质量、实验室建设、科研成果转化、校企合作情况等纳入综合考核指标,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引导教师树立应用性人才培养理念。

2.强化企业实践锻炼,促进教师培养培训。以中青年教师为重点,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到相关企业挂职锻炼,延长在企业实践时间。组织教师参加与本专业实践技能相关的培训考试并取得相关技能证书[2]。

3.健全高校评估体系,重视实践能力培养。企业为了提高人员素质,节省培训成本,要求地方本科院校的毕业生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招之即用。因此,要以市场为导向,制定健全高校评估体系,将实践能力建设工作融入教学、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之中。地方本科院校教师既要重视理论知识教学,又要重视实践能力的提高。同时应将培养目标转到培养应用性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进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梁妙荣.大学生就业供需结构性矛盾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

[2]杨红秀.后金融危机时期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挑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1).

作者:周桂楼

汽车学院毕业生就业论文 篇2: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思考

摘 要: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本文将从教育创新、市场导向、人才培养等方面,以吉利大学的创新教育为例,初步探讨中国大学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进程中的教育创新与人才培养问题。

关键词:教育;创新;人才;制造;创造

创新,就是对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或者一般认为是正确的东西的否定或突破。它需要我们打破常规,对自己进行否定,对权威的意见提出质疑。在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创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都需要巨大的勇气和魄力。因此,努力营造一个鼓励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至关重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自古就有重视创新的一面,把创新作为自己民族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之一。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曾在世界科学发展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但也要看到,由于我国长期处在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禁锢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是很深的,不是一下子就能消除的。中国传统思想就认为,有新奇的想法,不走寻常路的人,通常都会遭到社会排斥;安分守己,中庸而为才是保全自己长久下去的最佳办法。俗话说的“枪打出头鸟”,就是其体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视为“冒失”,把打破常规者看作“异类”,把富有个性看作“不成熟”的表现。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突飞猛进,一跃而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但总体上依赖资金高投入、资源高消耗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创造1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量是它们的4到10倍,33种主要产品的单位资源消耗量比国际平均水平高出46%。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这样的发展难以为继;牺牲稀缺而宝贵的资源环境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这样的代价过于高昂。因此,只有通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总体来说,建设创新型国家,既反映了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内在规律的准确把握,也反映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需求的科学分析,是顺应时代要求、符合我国实际的战略思想,必须贯穿于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全过程。

一、我国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创新教育在我国起步晚,水平低,开展的成效也不够理想。与我国发展的需要相比,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教育创新事业还不发达,特别是在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方面,我们还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教育至今没有形成社会共识。教育,历来就是在继承与创新中发展起来的。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过多的注重了“继承”,甚至以“继承”为主导,而忽略了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的积极“创新”。中国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封建思想根深蒂固,文化教育也主要是沿袭了儒家思想,总体上是崇尚传统、尊师守礼,不重视创新教育,更不重视培养创新型人才。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对苏联教育模式的“照搬照抄”,加上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的旧体制中,对教育创新的影响很深,烙印很重,缺乏机遇意识、竞争意识,不是主动创新,而是习惯于“等、靠、要”。只有个别学校自发设置了“创新原理”、“创新设计”或类似的课程,绝大多数学校没有设置任何创新理论课程,也没有相应的机制鼓励教师去讲授与创新有关的课程。有计划的进行创新教育的还不多,没有形成明显的社会力量,这也正是“中国创造”如此贫乏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创新教育方式落后。创新教育的功能是培养和造就掌握知识和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既是工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需要。但是中国教育部门长期以来一直采取办培训班的灌输式教育模式,知识积累第一,能力培养第二,形成了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重视逻辑思维,轻视发散求异;重视概念内涵,轻视形象直观等弊端。受教育者缺乏求新求异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不完备。要搞好创新教育,首先必须具备一只懂得创新教育具有创新意识的师资队伍,但是,我国目前的创新教育恰恰缺乏这一点。许多从事创新教育的教师并没有系统学习过创新理论,对创新性思维、创新力的开发、创新教育实施等知识知之不多,加之知识结构单一、狭窄、落后、专门化,造成了一代教一代、一代影响一代的非良性循环。因此,目前当务之急是要为高校培养从事创新理论教学的师资队伍,然后尽快将这项理论融入高校的创新教育中,催生更多的创新人才。

(四)人才的创新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如果人才创新教育开展得好,文化就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形成“落后——创新——前进——再创新”的良性循环。这说明,创新教育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这种潜力开发出来就可以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在创新的开发实践中,文化程度的高低同创新能力的开发关系并不大,即经过创新教育,具有高学历的工程师和具有中小学水平的普通职工都有创新的机会,只要他们具有创新意识,就有开拓创新的可能。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工程技术部固机经理许振超,高铁战线上的知识型农民巨晓林都是具有说服力的实例,他们的文化程度都不高,但他们在各自的岗位和战线上都进行了创新型方式方法的研究,用最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提供了经验,解决了问题。

二、创新教育是现代社会的重要产业

早在三十多年前,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就提出教育是一项“人力资本”,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是收益率极高的一项“战略性产业”。他的这一理论极大地推动了各国在教育方面的创新。教育的这种产业属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知识生产;二是物质生产,如北大方正、清华同方等校办产业;三是人才生产,这是教育最重要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生产。

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资本的运动、价值的增值将越来越依赖于劳动复杂程度的提高,无论是复杂的劳动力还是复杂的劳动,已不再仅仅主要表现为适应于一定劳动部门所要求的技能和技巧的提高,而主要表现为劳动者所具备的科学文化整体素质的提高。具体来说就是劳动力的知识含量和水平的提高,获取新知识和运用各种知识能力的增强。可以说,在知识经济时代,较高级、较复杂的劳动力就是知识型的劳动力,较复杂的劳动就是知识型的复杂劳动。

在这方面,吉利大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20世纪90年代末,吉利办起了培养专业技工的“浙江吉利技师学院”、“浙江吉利汽车工业学校”等职业学校。随着汽车产业的逐步发展、扩大,吉利又陆续在北京昌平办起了“北京吉利大学”,在海南办起了“海南大学三亚学院”,在杭州办起了“浙江汽车工程学院”,在湖南创办“湖南大学湘江学院”。据有关资料,到目前为止,吉利旗下的民办学校在校学生已多达4万余人。

三、吉利大学,创新教育的典范

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吉利集团的决策者们敏锐的感觉到民办大学的春天已经真正来临。用董事长李书福的话来说就是:“国家的经济发展,必然造成人才需求的快速增长,市场经济的发展,则会形成教育投资的多元化,这是发达国家走过的路,中国也会这样走,中国的教育不可能永远靠国家包下来,教育应该是全社会的事情。”于是,吉利又一次决定斥资8亿元办一所真正意义上的民办大学。从2000年9月开始,短短10个月,一座现代化的吉利大学拔地而起。2004年秋,这个建筑面积达40万平方米的大型高校园区,吸引了800名专职优秀教职工和近2万名在校生。

一所大学办得是否成功,在吉利大学执行校长罗晓明眼中有三条标准:“一是学生毕业后能否尽快找到合适的工作;二是上班之后能否很快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三是通过努力工作能否得到相应的报酬。”吉利大学依托中国吉利集团,每年都较好地解决了毕业生就业问题,从而生源源源不断。集团近几年每年都将新增几千个工作岗位,凡愿意在吉利集团工作,符合分配条件的毕业生,集团将予以优先录用,从而解决了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

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订单教育”、“校企合作”等成为了吉利大学的常用语。学校打破了原有的依托其他的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的模式,创办了自己的实践基地。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构建十分有特色的吉利人才教育模式——“311工程”。“311模式”中的3是指三门职业基础课,即实用语文、实用英语、实用计算机;中间的1是指一门“以人格本位教育”为核心的职业道德素质课;后面的1是指围绕一个岗位或职业而设计的专业课程体系。在“311”模式下所开设的一系列品牌专业首家采用国际通用的CBET教学模式(即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训练体系),实施独特的体验式、案例、互动教学方法,采用学分制管理办法,吉利的教学过程从各个方面都尽量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当记者问到“在看重学历和能力的当今社会中,面对并不是所有的新生都能进入名牌大学,也并不是所有的优秀毕业生都能找到工作的现实,吉利如何兑现高就业率的承诺”时,罗晓明校长毫不掩饰地回答:“吉利不仅仅是追求知识本位、能力本位,更是注重人格本位的教育;吉利不闭门造车,而是面向市场办学,面向社会需求办学。在2006年的5月,吉利大学又被评为2005年度中国高中生最向往的民办高校,我想这就是吉利承诺的最好证明。”

四、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保证

从吉利大学的发展史来看,教育创新的质量决定着社会经济的知识化程度和人们的创新能力。知识经济的核心问题是知识的创新,而知识创新又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吉利在自身产业的发展和壮大过程中,首先看清了人才对于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认识到了创新教育对人才培养的不可替代性,进而也让我们逐步意识到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素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多种知识经济的综合及多元文化的融合能力。作为知识经济基础的“知识”,是各种知识的整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整合性是知识经济与工业经济相区别的重要特征之一。作为工业经济的主体,强调人才的知识分类,重视某一领域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即通常意义上所说的专门人才,这是工业经济的某一方面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而且还包括对各类知识的整合。作为知识化的人才,必须具有对各种知识的系统掌握、融会贯通、相互渗透、综合运用的能力,这是由知识经济的知识性基础所决定的。因此,目前的教育创新必须注重基础知识的整合性。

(二)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新知识的获取,对于一个领域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作为知识经济的主体,强调的不仅仅是对过去及现有知识的继承、积累、掌握和运用,更重要的是要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以期推动经济的发展。未来的知识经济的竞争,将主要取决于知识经济主体的知识更新和创新能力。因此,现代教育创新强调知识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但仅仅停留在此是不够的,还必须充分重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的培养。为此,现代教育要通过创新性教学,不仅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和促进个性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训练创新性思维。创新性思维是人才获取新知识实现知识进步的关键。

(三)把知识转化为现实财富的观念和能力。教育是创新人才的主要培养者。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财富增长中最具有决定意义的要素和力量,知识也是最重要的资本。但知识要真正发挥资本的作用,转化为现实的财富,还需要一系列的条件和环节。这里既涉及文化的体制问题,也有教育的体制问题,但最为重要的是使所有知识的主体即知识的拥有者,具有将多种知识转化为财富的能力,即以教育创新为本,以推进文化产业化为主要途径。那么落实到我们具体的教育工作中,我认为创新教育的最终实现主要有两条途径:

其一,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学校可尝试实行选课制、弹性学制,使学生在选修课程、安排学习进程、构建复合型知识能力结构等方面有较大的自主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或实行辅修制,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好主修专业的同时可辅修或修读第二专业,立足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

其二,制定订单式人才培养体系。吉利办学的重要特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新思路。李书福经常向学生们讲:“走进校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他们自己总结为“订单教育”,其核心是以就业为导向,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大学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为此,吉利打破了传统的办学模式,创办了倾向于有利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商学院、法学院、外语学院、汽车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等17个应用型学院。实施“订单式”培养,提供个人成功职业生涯规划训练的特色教学方式使得吉利的毕业生确实能在实践当中经受住考验。

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根据企业的需求,对人才实行双向选择。为了有效实施订单教育,吉利还对专业设置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对于就业率不高的专业,学校按照设定的量化指标进行及时调整,按照市场需求合理转型。每年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结束,各个学院就必须分专业分班级将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上报学校汇总,并将毕业生就业率与招生计划挂钩。对于就业率低于95%的“滞销”专业,在安排下一年度招生计划时减少招生指标,对未达到最终就业率85%的专业停止招生。

五、结语

世界经济的发展表明:产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人才和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最根本途径是要关键技术的创新,而创新的本质因素是人的教育问题。当前我国教育所面临的最迫切问题,是教育资源配置错位导致教育供给和产业升级与人才的需求不匹配。按需求决定供给的基本原理,教育供给结构应该朝向技工教育普及化、大学教育精英化方向发展。但教育行政化的积弊又令供求信号无法传导,产业一线的企业招工对技能要求在逐步提升,技工荒正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瓶颈。各大高校纷纷运动式扩招,加剧了大学生供过于求的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必定反映到本科教育中。同时,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摆脱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现实困境,硕士和博士也次第扩招,如此一来,只能重演本科扩招的困境。由此便产生了本科教育功利化、大学毕业生蚁族化、民办教育边缘化、技能培训教育信息不对称、教育机会不均等等现象。而这些现象又是互为因果、环环相扣的。

当前最重要的是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尚,努力营造生动、活跃、民主的创新氛围。要引导人们破除那种只防出错、不求出新,只求保险、不担风险的思维定势,克服那种唯书唯上、崇洋崇古、照搬照套的行为惯性。要鼓励冒尖、宽容失败,提倡竞争、倡导合作,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冲破陈规。同时,在全社会提高知识产权意识,让保护知识产权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参考文献:

[1]韩延明.大学理念论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田建国.现代大学新理念[M].济南:泰山出版社,2006.

[3]林爽,赖佳,李国富等.大学文化与传统文化创新论[M].济南:齐鲁书社,2007.

[4]中国教育在线http://www.eol.cn/kuai_xun_3075

作者:郑华丽

汽车学院毕业生就业论文 篇3:

提升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3+3中高职衔接学生就业质量探讨

摘 要: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汽车已经是人们出行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其行业相关人才虽然是需求猛增,但是汽车相关专业的中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还是很大的,本文通过研究影响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3+3中高职衔接学生就业质量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剖析,进而给出相应的合理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提升就业质量;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3+3中高职

在中国生活要习惯一个现象尤其是在大城市那就是堵车,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出行的效率,汽车也是时代进步的产物。目前我国企业行业发展飞快,相关人才已经溢出,所以企业运用于维修技术专业3+3中高职衔接学生就业质量很不好,那么到底是哪些问题导致该领域就业压力如此之大呢,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一、提升学生就业质量遇到的问题

(一)盲目扩张不能精益求精

我们为什么说是盲目扩张呢,因为中高职院校的特点就是专业性特别强、很有针对性。院校的名字基本都能带出专业的领域,本专业没有做好、做精就想着扩展专业,导致占用了院校的擅長专业资源,在本专业上的发展却受到了限制。这无疑在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学生教学上不能更进一步,擅长的事情不能保持擅长,这就是盲目扩张的弊端,最终导致学生毕业时竞争力不足。这里还有一个连锁反应,就是长此以往导致院校竞争力不足,其生存能力大打折扣,对生源吸引力不足,对企业学生素质不符合要求,这是中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教学体系有待完善

学校坚守传统的教学思维,不能与时俱进对教学进行改革,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依旧是被动的填鸭式,改革也是立在中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素质提升的一座大山。互联网+时代整个教育改革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而院校却无动于衷,一边坚守老旧的教学体系,一边困难的招生,一边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再者就是教学体系不完善,不能形成一个健康的闭环体系,使教学效果不能达到最佳,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能力再强、生源再优秀也抵不住落后的教学体系的侵蚀。在教学体系建设上有太多的路要走。

(三)缺乏实践能力

一味的以书本知识为重点进行学习,却忽略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没有对知识的实践过程学生走向社会和企业竞争力就相对弱些,原本中高职院校的特色就是实践经验丰富,毕业之后能很快速的进入到工作中去。尤其是汽车相关专业,只有理论教学而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导致就业质量得不到保证。学院要找到合适的实践单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院校众多只有综合实力较强的才能得到这些机会,这也是学生缺少实践的主要原因,无论怎样自身的综合实力对于中高职院校来说真是太重要了。

二、提升就业质量的措施

(一)走专业路线,输送更专业的人才

中高职院校的软实力是很重要的,说的清楚一些就是要讲院校的专业领域做到极致,这才是专业院校的核心价值,进而达到输送专业人才的目的。对自己擅长的专业体系建设不完善的情况下就盲目进行其他领域专业的扩张,实在不是院校的应该做的。把院校自己专业领域专业化之后,对接企业时就有了更加雄厚的资本,为学生的就业质量铺平道路,建立起和企业长久的人才供应关系,解决人才就业的问题。与此同时院校应该保持专业的自主性,使其在该领域专业性占有一席之地。

(二)建设完善的专业教学体系

建设一个完善的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教学体系,围绕教材、课程、授课、考核、评分、实践等进行一个闭环链条系统建设,尽量保持系统在该专业领域内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提升。该系统应该本着科学性构建,以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为核心,理论夯实、动手实践能力强化,是学生除了校门就在该专业领域水平比同专业的其他院校高出一个档次。同时还要对这个闭环教学体系进行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21世纪的人才培养,应该汲取该领域的专业技术课程对教学体系中的课程进行强化,以满足不断变化的汽车行业发展,使人才在步入企业是接地气。

(三)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增加学生就业质量

我们上面说的是理论教学方面的措施,这里我们需要强调一下实践的重要性,中高职院校的学生优势就在于能更早、更多的进行专业知识的实践,所以动手能力方非常的强,这对于学生的本身能力素质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增加实践的环节,做到理论与实践齐头并进,这样对专业知识夯实有很大的作用,进而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个力的实践能力不仅仅是在学校期间的,其实对学生以后毕业走向社会和企业时也是很有竞争力的能力,因为现在企业很注重技术的改进与创新,而实践能力就是创新的基础。所以说理论夯实基础,实践磨砺技能,相辅相成作用更加高效。

我们如何提高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3+3中高职衔接学生就业质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相应的制定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中高职院校在对这些措施实施的时候,应该考虑的更加系统,对现在和未来的形式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那么在改进方向上就会更加的清晰。

参考文献:

[1]陈跃,沈祝斌.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3+3中高职衔接人才实训基地建设探究[J].学园,2018(5).

[2]刘任庆,黎修良,李治国.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

项目名称:校企深度合作共建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的探索与实践——以爱客汽车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9JG106)

作者简介:陈跃(1979-),男,汉族,江苏盐城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主任,汽车维修高级技师,高级考评员,高级二手车评估师,主要从事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研究。

作者:陈跃

上一篇:天线参数数据库设计论文下一篇:三峡水文化旅游分析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