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探讨论文

2022-04-27

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探讨论文 篇1:

试论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促进就业是国家、社会、学校、家长、毕业生高度关注的“民生工程”,是促进学校教学改革、学生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着重于对各高校拓宽就业门路的主要经验和做法进行讨论与分析,以期解决现实问题,为社会、学校、学生自身今后的行动方向提供一个可参考性的建议。

大学毕业生就业门路经验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的就业形势有所好转,但仍然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仍然是我国现阶段的一个难题。

一、导致目前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原因

1.社会原因

其一,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就业遭遇瓶颈;其二,社会转型导致用人单位吸纳毕业生能力降低;其三,城乡差异缩小了毕业生去边远、贫困地区的热情。

2.高校原因

其一,高校盲目招生,与实际社会需求相背离;其二,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其三,高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3.个人原因

其一,就业观念陈旧,期望值过高;其二,自身能力局限;其三,不能较好地把握机会,错失许多良机;其四,心理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二、现阶段各高校拓宽毕业生就业门路的经验分析

针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国务院办公厅在2009年2月就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并采取去基层、进企业、搞科研、谋创业四大选择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

各高校在响应政府号召同时,根据自身的特点,深入研究,改革创新,为拓宽大学生就业门路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在引导大学生拓宽就业门路方面

安徽理工大学制定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校、院两级通过校园网、广播等媒体,通过就业指导课、召开主题班会、座谈会以及开展“就业创业导航工程”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该校近年来,每年均有84%以上的毕业生到基层就业。2010年已签订就业协议的毕业生中有90%到基层单位。

广东某建筑学院与建筑业协会里15家公司从2009年至今的长效合作;工程学院与汽车制造公司的合作等,从多方面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学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就业。

安徽工业大学创建了“大学生创业园”,其做法是大学生创业享受留学人员创业同等待遇。目前该校大学生创业园已有15名大学生入园创办了6家大学生企业,其中2家大学生企业获得科技部、财政部50万元资助。以“大学生创业园”为平台,加强创业宣传和指导,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进入“大学生创业园”自主创业。并为毕业生提供合同签证、就业报到等25项人事代理服务,还拓展到代缴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服务项目,以解除毕业生就业的后顾之忧。

2.在调整专业结构和加强就业服务方面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并坚持就业工作部门参与学校专业结构调整及招生计划制定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和就业的导向作用。针对就业困难的专业,学校适时更改并增加相近专业课程,以提高学生就业适应性。对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形成《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分析报告》和《毕业生就业跟踪调研报告》,供学校和教学管理部门以及各学院在工作中参考。上述措施的实施,促进了学校专业设置、招生、学生培养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良性互动,从而拓宽就业门路。

安徽工贸学院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应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健康服务,不断增强毕业生的求职信心,缓解就业心理压力,重点帮扶“双困生”和女大学生落实就业单位。就业工作人员采取召开座谈会、深入班级和寝室、“一对一”咨询、分类指导等一系列措施,了解和掌握每位学生思想状况,引导毕业生客观、理性、辨证地认清当前就业形势,帮助毕业生解疑释惑、增强信心、转变就业观念、稳定心态,积极就业。

安徽师范大学还自主开发了独立域名的就业网站,每年都对就业网站就进行更新和完善。目前,就业指导中心和大学生就业研究中心已研发并应用了毕业生资源统计系统、用人单位管理系统、教师资格证认证系统和毕业生派遣系统四个就业工作模块,这些系统的改进和开发提高了就业工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此外,学校还建有126台微机的就业信息查询室,免费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查询、网上就业市场、网上面试和网上职业测评等服务,以拓宽就业门路。

广东工业大学在前期的大力宣传和更多努力下,邀请更多的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毕业生,参会单位数和需求岗位数大大增加,共有来自省内外260多家用人单位的800余名代表和近1万名毕业生参加招聘会,大会共提供用人岗位4500余个。据统计,在已签订就业协议毕业生中有85%以上是通过校园市场落实的。

三、拓宽毕业生就业门路主要经验和做法

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下面谈谈拓宽毕业生就业门路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1.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拓宽就业门路

通过就业讲座、职业指导老师的指引,大力宣传国家相关政策,鼓励学生到城乡基层一线工作,既能实现就业,拓宽就业门路,又能得到锻炼,是大学生就业的大方向,将有更大的施展本领的舞台,容易得到重用。同时,国家对符合条件的学生给予社保和岗位补贴,代偿学费和助学贷款,并能在考研、考公务员优先录取。

2.整合多方资源,务实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学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就业

在我国,70%以上的大学生是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学校应积极鼓励各系部发挥特色,挖掘资源,整合力量,拓宽就业渠道。有针对性地走访调研,增进与地区、企业、行业协会、专业网站和人才交流部门的合作关系,建立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

3.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拓宽就业门路

自主创业也不失为一种新的就业方式,它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为别人提供就业机会,缓解了就业压力,同时也给国家创造了财富。

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增长点。有关调查显示,目前应届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比例仅为0.3%。创业难度很大,潜力也很大。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关键是加大政策扶持和服务力度。很多学校都强化高校毕业生创业指导服务,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小额贷款、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的“一条龙”服务,并建设完善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给予相关政策扶持。

当前,大学生自主创业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从中央到地方到高校都积极鼓励,支持大学生毕业自主创业,各级政府为大学毕业生创业制订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各高校为大学生创业也积极创造各方面的条件。对有条件的大学生来说,自主创业已经具备了难得的机遇,自主创业作为大学毕业生新的发展途径,应该也必然成为今后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

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拓宽大学生就业门路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只有对这一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使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4.分析市场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调整供需专业结构平衡,拓宽就业门路

根据市场的预测,分析用人单位对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和校企合作资源,为毕业生争取更多的就业岗位,并充分利用已有的用人单位,发挥由点及面作用。多组织大型人才交流会或者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让学生和事业、企业单位进行双向选择,从而入职事业、企业单位工作。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根本手段,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增强高校的办学实力;才能以就业为导向,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帮助学生增强适应就业市场的竞争能力;才能按照宽专业、厚基础、灵活专业方向的要求,根据就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加强有针对性的专业教学工作,增强毕业生各方面的能力。

5.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转变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职能,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拓宽就业门路

学校应加大对毕业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力度,拓展就业指导和服务的宽度及深度。把整体教育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校内就业工作人员指导与用人单位及校友现身说法相结合、现实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鼓励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

促进就业,拓宽就业门路应从大一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开始进行职业发展教育,引导新生“从大一开始选择未来”;对大二学生,着重将引导他们把专业学习、人生理想和职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主动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以后的顺利就业蓄能造势;对毕业班学生,针对其求职取向,着重从操作层面进行求职择业技能训练,帮助他们理性分析自己、科学研判形势、准确就业定位、及时把握就业机遇,结合上级政策,积极引导他们到基层就业或创业。

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职能转变的基本任务是从过去单纯的服务性职能扩展为思想教育、心理辅导、择业指导、毕业生就业服务等多项职能。思想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思想上树立起自主择业、勤奋创业、终身学习的观念;心理辅导的目的是舒缓学生的就业思想压力,排解其就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困惑;择业指导的目的是指导学生自主创业、科技创业、艰苦创业;毕业生就业服务则要求学校加强与政府等相关机构或社会团体的联系,向全社会推介毕业生,拓宽毕业生就业门路。

6.推进就业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发网上就业市场,拓宽就业门路

目前,各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就业信息网站,并在校园网上与一些大型人才网站建立了链接,这样一来方便了毕业生就业。如教育部学生司和清华同方公司合作开发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是国内收集毕业生信息最全的网站,是展示毕业生风采的窗口,方便了用人单位的选才工作,同时也为毕业生创造了网上发布个人信息、求职意向的地方。现在,基本全国各地区的高校都建立起了自己的就业信息网,极大地方便了毕业生就业。

7.广搜就业信息,加强就业市场建设,邀请更多的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毕业生,拓宽就业门路

要拓宽就业门路,高校应该要注重就业市场、举行校园专场招聘会等活动来促进就业,积极为毕业生提供有效的就业信息岗位,充分利用校友、教职工、学生家长等群体的各种社会资源,引荐用人单位吸收该校毕业生,以拓宽大学生就业门路。

8.引进名企,丰富订单培养新内涵,拓宽就业门路

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也应是高校的办学特色之一。为了实现校企合作,把企业需求和要求渗透到职前教育的全过程,实行融教学合作、管理参与、就业订单为一体的合作办学模式。在与知名企业合作过程中,他们将先进的技术和教育理念带给了学院,丰富了学院的教学实践。通过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培养,一些毕业生获得了较为稳定的就业岗位。

总之,要解决就业难的问题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事情。目前,对如何拓宽大学生就业门路这个问题的研究正在逐渐丰富和完善。各高校的经验和做法都不尽相同,任何高校的经验和做法都是很值得深入参考和借鉴的。而本文所分析的经验和做法不可能达到全面和系统的程度,只能是一种初步的工作,以期为社会、学校、学生自身今后的行动方向提供一个可参考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1]邱辉,黄兵.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原因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1,(2):62-63.

[2]王树辉.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6) :104-105.

[3]中国网.大学生就业:4大选择拓宽就业门路[EB/OL].2009-02-17.

[4]关银锋.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11):5-8.

[5]刘敏玲.当代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探析[J].传承,2010,(12):106-107.

[6]粟蕾.职业技术院校学生就业前景探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0,(10):103-104.

[7]张昕,张越,吴莹辉. 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策略研究[J]. 经济师,2011,(01): 141.

[8]蔡海燕.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与指导研究[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版),2009,(06) :77-79.

[9]陈燕.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9,(05):237-238.

[10]龚素霞,凡进军,罗利华.从校企合作的视角探讨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质量的培养[J].广西轻工业,2010,(03):135-136.

作者:乔一方 彭康华

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探讨论文 篇2:

文件汇编

省教育厅省人事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切实做好2008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

各设区市教育局、人事局、劳动保障局,各普通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切实做好2008年我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根据教育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关于积极做好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07]24号)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07]32号)文件精神,现就做好2008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实施更加积极的促进商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基、兴圆之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这是第一次在中央全会报告中提到这一问题,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高校毕业生的重视,也是对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发出的工作号召、动员和部署。2008年,我省将有普通高校毕业生近25万人,比2007年增加3万多人,增幅达13.72%,就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各市教育、人事、劳动保障部门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抓住《就业促进法》施行的有利时机,在思想上更加重视、态度上更加积极、举措上更加有力、行动上更加务实,全力以赴。切实做好20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实施积极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延续、扩展、调整和完善就业政策,进一步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在落实好吸引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同时,要按照教育部和省政府的要求,积极协调各级政府组织的各类重点建设工程和项目,所需人员要求优先考虑高校毕业生;采取政府购买就业岗位的方式,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到社区管理、高技术服务等新兴社会工作岗位就业;引导国有企业从高校毕业生中补充其新增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凡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的职业,优先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高校毕业生中录用。

二、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行动”。以创业带动就业

创业在扩大就业、开拓市场、促进技术进步和提高竞争力等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高校毕业生创业问题正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也将自主创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了出来。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2008年要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全民创业促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陕政发[2007]55号),大力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进一步完善已经出台的政策措施,把小额担保贷款作为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资金帮助。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与高校合作,将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纳入创业培训总体规划。开展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实训,提供自主创业项目‘信息,帮助l高校毕业生申请创业资金,推动高校毕业生创业基地建设。

各高校要及时总结和推广毕业生创业的典型和经验,以多种形式开展创业教育,大力倡导创业精神。培养创业能力,帮助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申请项目、筹集创业资金、办理各项手续。

三、推动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2008年在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方面。必须下决心在分配制度、晋升制度、工作环境等方面真正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各市教育、人事、劳动保障部门要把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实、抓好。进一步拓宽思路,深入调研,总结经验,剖析问题,探索规律,争取出台各项政策的具体实施意见;继续完善吸引人才到基层就业的导向机制;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构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有发展”的长效机制。

要继续落实好高校毕业生下基层项目:一是实施好陕西省“十一五”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要继续落实好“十一五”振兴计划中有关高校毕业生从医、从教、从事农技服务的工作,确保招聘人数的落实。进一步指导用人单位落实好在基层服务的高校毕业生的管理工作和后勤保障工作。重视对他们的培养,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切实帮助他们在基层锻炼成长,建功立业。二是实施好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继续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选拔高校毕业生志愿服务西部。对服务期满的志愿者,优先帮助其就业。三是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拟公开招募高校毕业生到我省部分“两基”攻坚县的农村学校任教。各高校要加强领导。搞好宣传。确保招聘的数量和质量。

在基层工作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报考公务员和研究生时事受笔试总分加7分、10分的优惠政策,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积极探讨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渠道。要进一步研究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服务农村的新途径,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尽快启动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项目,街道、社区聘用工作人员,优先吸纳高校毕业生;县级以上党政机关补充公务员,应在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中招录和遴选。逐步实行从基层为县以上事业单位招考工作人员制度。各级教育、人事、劳动保障、卫生等部门要采取多种手段,充分挖掘本系统就业岗位,积极吸纳从医、从教、服务西部的高校毕业生服务期满后进入本系统工作。

四、完善高效毕业生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按照《就业促进法》关于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的规定。构建更加统一、规范、高效、有序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积极组织高校毕业生分科类、滚动式就业洽谈会和校园招聘会,通过内联外引,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用人单位和需求岗位。政府举办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向毕业生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

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建设。要整合各类岗位需求信息资源,提高信息发布质量,定期举办网上求职招聘活动,使“就业网”成为一个连接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的重要信息平台。同时要充分发挥各校“就业网”的作用,逐步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咨询、求职技能远程培训、生涯指导等多种服务。要进一步联合各大单位、各大行业,使网站的信息内容不断丰富、资源市场不断开拓、技术支持不断完善,使“就业网”成为功能先进、信息含量大、服务多样化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平台,为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发挥更好的服务功能。

健全高校毕业生的社会保障工作。主要建立“五项制度”即:一是失业登记制度。对当年9月1日后仍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城市或县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建立专门合帐,指定专人负责。实现动态管理。二是免费服

务制度。对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免费为其提供就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三是临时救助制度。对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因短期无法就业或就业后生活仍有困难的按照有关规定为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协调民政部门及时提供最低生活保障或临时救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四是优先安排就业制度。对城镇特困职工家庭、低保家庭毕业生实行重点推荐,优先安置。对于零就业家庭毕业生,采取政府安排岗位等多种方式实行保底就业。力争每年年底有一半以上实现就业。一年内绝大部分实现就业。五是就业见习制度。通过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为尚未就业的毕业生免费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见习培训。

五、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服务体系。高校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毕业生就业工作,切实履行“一把手”负责制。形成校级领导、职能部门、院系领导、辅导员以及专业教师组成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服务体系。要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建设,按照教育部和省政府有关规定划拨经费和场地并配备教师及工作人员。

深化以教育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一是完善评估督查机制,促进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二是切实把就业状况作为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一级指标。作为高职院校和独立学院教学评估的核心指标,坚决调减就业率低的高校和专业的招生名额。三是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将就业指导课程切实纳入高校教学计划,鼓励所有高校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或必选课,并依据各校自身具体情况制订教学计划。要不断创新和丰富内容。不断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确保就业指导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建立更加科学、系统和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以适应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需要。

加强高校毕业生择业观教育。各高校要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推动就业观念的转变,调整就业期望值,树立“行行可建功、处处可立业、劳动最光荣”的新型就业观和成才观,确立符合自己就业实际的就业目标。在就业时由挑地区、挑单位变为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勇于到市场经济大潮中拼搏竞争。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认真搞好“2008年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各类职业介绍机构的作用,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为毕业生就业提供系统的配套服务。一是专门收集一批适合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广泛发布;二是针对毕业生情况,制定专门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就业见习、自主创业帮扶等方面的针对性服务方案,认真组织实施;三是召开分行业、分屡次的专场招聘会,方便广大毕业生求职就业。在服务月期间,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免费为各类毕业生提供各项服务。

六、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技能培训和就业见习

教育、劳动保障部门要指导高职院校把职业资格培训工作作为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措施,对需要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高校毕业生开展相关培训。根据高校毕业生需要。组织专场职业技能鉴定,努力使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相关专业80%以上的毕业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各市人事、劳动保障、教育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协调和支持,进一步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的地域范围和数量,组织更多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参加见习;积极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协调落实好见习毕业生的基本生活补助。并免费提供必要的人事、劳动保障事务代理等服务;鼓励企业优先录用见习毕业生。

七、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就业工作

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纳入政府援助困难群体就业工作体系,制定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的优惠政策,设立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专项资金。各级机关招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时,免收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报名费和体检费,为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举办免费的专场招聘会,把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的政策和关爱落到实处。

各高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计划,建立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帮扶责任制,加大奖助学金的支持力度,增加勤工助学的岗位等措施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求学与就业的经济负担。针对这类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开展就业指导,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讲座,提供“一对一”的就业服务和重点推荐,并做长线跟踪服务。力争使每位家庭经济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落实工作。

八、继续完善薄弱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我省民办高校、独立学院、新设的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规模迅速增长,已经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新的难点。这些高校要将就业工作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抓好,进一步落实好“一把手”工程。没有成立专门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的学校,要尽快成立机构,在人、财、物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调集精兵强将充实工作队伍,加快建设素质高、业务精、有爱心、讲奉献的工作队伍。

2008年就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各市教育、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各高等学校应明确工作职责、加强协调,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探讨论文 篇3:

高职毕业生就业初期高离职率成因分析及改善措施研究

[摘 要] 近年来,高职毕业生就业初期高离职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总结了高职毕业生就业初期离职现状特征,在分析危害的基础上,通过模型实证、文献归纳等方法对成因进行探究,并从高职学生、高职院校、用人单位三个方面提出了改善此现象的有效措施。

[关 键 词] 高职;毕业生;离职;成因;措施

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是当前高校就业工作的主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毕业生离职率是评价就业质量的核心指标之一,离职率越高,表明就业质量越低。高职院校毕业生普遍存在高离职率现象。本文将“就业初期”界定为毕业生离校一年内,无论是主管部门、第三方调查机构公开发布的数据,还是学者的调查数据都表明高职毕业生就业初期离职率高。

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后文简称“江苏就业服务中心”)2013年、2014年、2015年对全省77所高职院校近10万名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显示:江苏省2013届、2014届、2015届高职毕业生毕业半年离职率分别为46%、43%、42%。本课题组2016年9月份对江苏2860名工作一年的2015屆高职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显示高职毕业生毕业一年离职率为59.7%。第三方专业调查机构麦可思公司2016年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28.9万名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全国2015届高职毕业半年离职率为43%。

高离职率严重损害毕业生自身和用人单位的利益,扰乱了就业市场,也损害了高职毕业生和高职院校的声誉,对高职院校和高职毕业生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提出改善措施是主管部门、用人单位和高职院校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初期离职现状特征

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概括高职毕业生离职现状特征:

(一)离职率高

无论是江苏就业服务中心、麦可思公司还是本课题组的调查都表明,高职毕业生就业初期离职率在40%以上,既高于社会平均离职率,也高于就业初期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从专科本科对比来看,江苏2015届专科毕业生毕业半年离职率为42%,而同届本科毕业生为21%。

(二)离职频次高

高职毕业生频繁更换用人单位,甚至入职不到一个月就离职。江苏就业服务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江苏2015届高职毕业生离职2次以上者占离职者的41%。

(三)主动离职率高

员工离职通常分为主动离职和被动离职,主动离职是员工主动离开用人单位,被动离职是用人单位主动解雇、开除员工。江苏就业服务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江苏2015届高职毕业生主动离职占离职者的94.6%。主动离职者不辞而别占大多数,本课题组的调查显示,离职不辞而别者占离职者的57%。

(四)职业更换率高

高职毕业生离职后,大部分不从事以前的岗位工作。2016年下半年江苏就业服务中心对3万多家用人单位的调查显示:无论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港澳台及外资企业,高职毕业生离职50%以上更换职位或行业。

二、高职毕业生高离职率的危害

适度人才流动可增强市场经济活力、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过高的离职率则对社会各层面有不良影响。

(一)高离职率影响高职院校社会美誉度

毕业生离职率过高既会影响高职院校口碑,不利招生及人才培养,也会严重影响高校与用人单位的信任关系,使得深度校企合作无法开展。频繁离职影响在校生,下一届学生会因为上一届学生糟糕的就业前景而悲观厌学、逃避就业。

(二)高离职率影响用人单位效益和效率

员工离职率高导致用人单位必须不定期招聘新员工以满足正常运营需要。员工大量主动离职令用人单位猝不及防,付出很多额外开支。部分制造和服务型企业因高离职率导致无法正常生产和营业。用人单位长期高离职率严重影响员工士气和信心,造成离职恶性循环。

(三)高离职率影响学生职业发展

离职是其职业生涯规划的失败,易造成能力得不到提升、职业认同感下降。高职毕业生离职后没有收入来源,再就业需花费时间和精力。相当多的高职毕业生离职时不履行手续不辞而别,不利于其再就业,也影响高职毕业生群体的社会形象。

三、高职毕业生高离职率成因分析

离职成因分析既可采取经验总结也可采取模型定量研究。Price& Mueller于2000年提出了著名的Price& Mueller员工离职模型。该模型共总结了16个影响离职的因素,包括机会、亲属责任、一般培训、工作参与度、积极/消极情绪和工作期望、工作自主权、分配公平性、工作压力、薪酬、晋升机会、单调性和社会支持、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留职意图和工作寻找行为等。其中机会和亲属责任归为环境变量;一般培训、工作参与度、积极/消极情绪和工作期望归为个体变量;工作自主权、分配公平性、工作压力、薪酬、晋升机会、单调性和社会支持归为结构变量;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留职意图和工作寻找行为归为过程变量。

我国学者更多基于经验或调查进行总结。吴彩容研究指出,薪水报酬低、工作环境差、福利待遇差、工作强度大是造成企业新进员工离职的主要因素。阴月灵研究指出,毕业生本人诚信缺失、期望过高,用人单位人力资源规划不到位、培训不到位、激励行为不合理、绩效考核不客观等是中小企业大学生离职主要原因。李晓辕研究指出,毕业生就业层次较低、就业满意度不高、就业观念错误;高职院校实践实习环节不足、职业与就业教育不足、实习管理不当;中小企业生存周期短、用人单位入职培训不足是高职毕业生离职的主要原因。综合文献研究成果,离职一般可归为个体因素、职位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四个方面。适应能力差、家庭责任负担小等个体因素;薪酬待遇低、工作内容枯燥无挑战性、工作压力大、职位发展空间小等职位因素;企业士气低落、管理不规范等组织因素;外部机会多等社会因素是造成离职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大量离职率数据进行比较发现社会平均离职率一般低于10%,本科毕业生就业初期平均离职率一般低于25%,而高职毕业生就业初期离職率一般高于40%。因此本文研究认为,离职部分影响因素更显著作用于高职毕业生群体导致该群体高离职率。

(一)高职毕业生就业期望偏高

国家对高职教育的定位是培养面向生产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国家就业政策导向是引导毕业生到基层生产服务一线就业。2017年《教育部关于做好2018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7〕11号)指出:要拓宽毕业生基层就业渠道,鼓励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工作,鼓励毕业生到中小微企业就业。

近年来经济发展呈现新趋势:因土地、人力资源成本上升,产业向西部地区、三四线城市转移;中小微企业成为吸纳就业主力军。

高职毕业生就业期望有以下特征:岗位偏好远离基层及生产服务一线,薪酬偏好高待遇,地区偏好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单位偏好大型企业、垄断企业。

因此,无论是相对于人才培养目标、国家需要还是经济发展需要而言,高职毕业生就业期望偏高。

(二)高职毕业生工作满意度偏低

工作满意度主要包括岗位满意度、企业组织满意度等。低工作满意度是离职最直接的因素,也是影响最明显的因素。

高职毕业生岗位满意度不高。岗位构成要素有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工作时间、任职资格以及工作环境等。工作任务压力过大、工作内容简单枯燥无挑战性、岗位替代性强甚至无任职要求、工作环境恶劣等都会导致低满意度。高职毕业生就业岗位很多具有工作任务压力大、工作内容简单枯燥、工作岗位替代性强、工作环境恶劣的特征,导致其岗位满意度不高。

高职毕业生企业组织满意度不高。相对于其他群体,企业和组织对其重视程度较低,给予的关怀较少,导致高职毕业生企业组织满意度偏低。

(三)高职毕业生组织承诺低

组织承诺(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又称为组织归属感 ,组成要素有感情承诺、持续承诺和规范承诺等。就业初期的高职毕业生因为没有在组织长时间持续投入,对组织感情不深,组织承诺普遍偏低。

(四)高职毕业生处在职业转换适应期

高职毕业生就业初期是职业转换适应期。之前一般15年以上以学生的身份在校学习,首次进入用人单位要逐步从学校学生身份状态转换到企业员工身份状态。相当多的高职毕业生在陌生工作岗位上出现工作效率下降、情绪低落等不适应症状进而离职。

(五)高职毕业生更易作出非理性决策

离职是人生重大选择,决策思维方式对离职有重要影响。相对其他群体,高职毕业生就业初期年龄小、人生阅历较少、素质相对较低,更容易作出非理性决策。高职毕业生非理性离职有多种表现:不履行离职手续不辞而别;进入用人单位不到几天就走了;就业初期多次更换工作;同学离职就跟风离职;离职在家成为啃老族等。

(六)外部就业机会多

当前一段时期国家经济运行平稳,政府高度重视高校就业工作,生产制造和服务行业用工旺盛,技术技能性人才供不应求,相对于其他群体,高职毕业生就会机会更多。

基于上述分析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初期高离职率成因总结如下:高职毕业生具有较高的就业期望、更低的工作满意度、偏低的组织承诺、处在职业转换期、更易作出非理性决策、外部机会更多,这些因素综合导致高职毕业生群体高离职率。

四、改善高职毕业生高离职率现状措施

要改善高职毕业生高离职率现状,既要考察影响离职的一般因素,也要考虑高职毕业生群体的特殊情况。这里分别从毕业生本人、学校和用人单位的角度有针对性地进行阐述。

(一)从高职毕业生的角度

高职毕业生要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当前高职毕业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一般在父母呵护下长大,没有通过劳动付出获取报酬的经历。不少高职学生在家从来不做家务、在学校不愿意打扫宿舍卫生。这样的毕业生去用人单位一般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职责要求,只能主动离职了事。

高职毕业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成才观,要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和人才市场供需情况,客观评价自我,对就业行业、岗位环境、薪酬待遇等合理预期,恰当定位,树立在基层生产服务一线建功立业的理想,慎重就业,干一行爱一行,乐意在平凡的岗位作出不平凡的业绩。

高职毕业生应理性做出离职决定。初次就业单位大部分是高校邀请的,应充分信任高校的推荐;初次就业单位一般也是其从众多用人单位中择优选择的,应充分相信自己的选择。做出离职决定时一般要听取父母或高校教师的意见并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要考虑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要考虑离职带来收入减少的显性成本;要考虑离职带来保险和公积金停交,再求职、职业生涯规划中断等隐性成本。

(二)从高职院校的角度

高职院校应找准定位,强化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强化为社会生产和服务一线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意识,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科学设置,克服将高职教育办成本科教育的倾向。一些高职院校开发技能菜单式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专业课程教学目标根据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转换成相应的通识技能目标、岗位技能目标、创新创意目标,这就是一种强化职业教育办学理念的方法。

高职院校应加强实践教学,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实践教学能提供真实或半真实的工作场景,帮助毕业生在校期间就能获得工作体验,从而减少离职意愿。高职院校应通过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及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等方式加强实践教学。加强校企合作也是提高就业质量、降低离职率的有效方式,高职院校可通过“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方式深度开展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应着力加强就业指导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应由就业管理部门负责,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授课,提高就业指导的实效性、针对性。就业指导教师应根据专业就业岗位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教育,提前预防离职因素对高职毕业生发挥作用。通过宣传单页、课堂教学、指导讲座、优秀毕业生事迹等方式引导高职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成才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弘扬爱岗敬业精神,切不可鼓励毕业生“先就业后择业”,造成毕业生以“骑驴找马”的心态进入工作岗位。

高职院校应加强就业政策宣传力度。应高度重视国家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就业的文件精神,大力宣传国家、省及各级地方政府出台的吸纳高职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政策。

高职院校应多途径提高进校招聘单位的质量,将造成毕业生离职的企业组织因素降至最低。建立一批薪酬待遇好、毕业生认可度高的优质就业基地。对已录用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应建立档案并进行跟踪调查,毕业生离职率超过60%的应列入黑名单不允许再进校园。对新联系的用人单位应先实地考察,评估合格后方可推荐给毕业生。对员工流失率高、没有市场口碑的特定企业应杜绝进校招聘。

(三)从用人单位的角度

加强高职毕业生招聘管理。招聘高职毕业生时应提供真实的岗位信息,使毕业生心理预期符合实际:应对应聘岗位的工作时间、工作强度及工作特点如实说明;工作时间长的岗位、倒班的岗位、经常出差的岗位应在毕业生应聘时明确告知;既要告知有利于员工发展的积极因素,也不能隐瞒可能导致毕业生离职的消极因素。应提高人岗匹配度,招聘高职毕业生时按照专业对口原则安排岗位。应注重招聘成效,招聘过程中应认真考察应聘者的能力和应聘动机,对可能离职的毕业生不能因为缺工也录用。

加强高职毕业生入职培训。高职毕业生入职初期一般都面临着工作内容不熟练、人际关系不熟悉的困境,用人单位应加强企业文化培训,使高职毕业生尽快了解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及发展前景,认可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应加强岗位技能培训,使高职毕业生尽快掌握岗位工作技能,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入职初期高职毕业生的个性辅导,及时掌握心理动态。通过为新入职毕业生安排师傅言传身教、定期举办座谈活动、走访员工宿舍等方式,有效提升新入职高职毕业生心理归属感,使新入职毕业生感到受用人单位的重视从而降低离职意愿。

改善工作岗位。高职毕业生入职初期离职主要是岗位因素导致的,改善工作岗位能有效降低离职率。提高高職毕业生待遇,保证薪酬不低于劳动市场的平均水平。减少加班时间,生产经营以8小时工作时间为常态。降低劳动强度,提升技术含量,用人单位应及时进行技术革新提高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改善工作环境,机械制造企业应注意降低噪音,化工企业应注意降低化学品危害、消除异味等。

加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视程度,给予其充分的发展空间。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和本科教育培养的人才都是社会人才,高职人才往往因为动手能力强更能适应用人单位需要,但在长期惯性思维影响下,用人单位对高职人才的期望低,重视程度也低。用人单位应唯才不唯学历,让同一批进入单位的毕业生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参考文献:

[1]沈叶菁.高职毕业生高离职率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J]. 考试周刊,2017(12).

[2]杨富平,李军虎,田蓉.宁夏纺织企业高职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现状及提高对策探讨[J].轻工科技,2017(10).

[3]孟茹.基于薪酬管理视角的员工流失率研究:以芜湖市中小企业为例[J].人力资源管理,2017(8).

[4]褚蓉,刘玉升.高职院校毕业生高离职率分析及对策[J].现代职业教育,2017(2).

作者:徐鸿宇 孙开进 陈扣洋

上一篇:有害生物实验室信息管理论文下一篇:现代企业规范化经济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