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专业毕业生就业论文

2022-04-21

[摘要]西方发达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形成较早,也较完善。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运行过程中,政府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就业压力日益加大。因此,必须立足国情,认真分析研究我国就业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合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保障政府在推动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的实践中积极作为。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法律专业毕业生就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法律专业毕业生就业论文 篇1: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体系构建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需要建立科学的就业率统计体系,并严格监控统计数据,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建立一套动态的就业监测体系,通过动态追踪高校毕业生实际就业情况,能够更加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高校教育质量,为教育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状况 就业率 统计与监测

“就业难”与“用工荒”是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与企业各自面临的难题。在理论上,这两种现象不应该同时出现,但是,一方面由于我国教育结构与现实脱节,导致高校毕业生毕业之后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很难从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中挑选到合适的员工,造成企业人才短缺。如何破解这两大难题,科学合理地配置人才资源,是我国当前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要件之一便是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统计和监测工作,为高校科学管理和评估教育质量提供衡量指标,同时也为政府作出科学合理的教育政策与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①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的科学内涵

在阐述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的具体内涵之前,有必要界定清楚两组概念:一是就业率与就业状况。就业率是指就业人数与毕业总人数之间的比值,反映了毕业生在就业人数上的情况。就业状况不仅包括就业人数的多少,还包括就业领域、就业结构、就业满意度等多方面的内容,不单单从数量上反映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更多的是从质量上反映就业情况,因而被作为评估高校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因素。二是就业情况描述与就业状况监测。就业情况描述一般是对静态事物的描述,例如在什么期限内有多少毕业生实现了就业。就业状况监测则是从动态的角度长时间、固定地、连续追踪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构建就业动态数据。通过将各地毕业生就业数据信息汇总,建立动态数据信息库,从该库中可以查询关于就业的不同信息,如就业领域、时间等。二是预测就业状况的趋势。根据数据库中的就业信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模糊算法等寻找规律,并根据发展规律预测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三是预警就业状况的危机。根据对数据库中就业信息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并预测异常将影响的范围及程度,做出准确判断,发布就业状况的预警信息,以便高校、毕业生等做出应对之策。

综上所述,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的具体内涵是指不同的预测主体从数量上和质量上统计并动态追踪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具有评估和预测双重功能。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结果分析

随着高等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招生人数剧增,我国已经进入到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扩招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从2004年开始,我国每年从高校毕业的人数已经远超250万,且每年毕业生的人数还在高比例增长。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每年的毕业生人数都在大幅度提升,平均增长幅度在20%左右,至2011年,毕业生人数已达到68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680万的毕业生就意味着有680万人等着就业,再加上往届毕业生未实现就业的情况,在2011年需要提供的就业岗位必须远远超过680万。但是,由于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国内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不容乐观。

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导致毕业人数基数大,远超社会实际需求量,造成“僧多肉少”的竞争局面。二是企业人才需求量减少。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由量转为质,需要的是高端复合型人才或者高素质专业人才,企业提供就业岗位在不断减少,吸纳就业人员的能力随之降低。三是高校设置的专业与市场需求脱轨,课程设置不科学、不合理。每年从热门专业毕业的人数非常多,超出了社会所需人才的承受范围,而相对冷门专业的人才少,造成就业领域的失衡。四是高校毕业生择业观不正确,就业心理预期值过高。

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就业压力大是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深有体会的,从感性层面出发,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结果应该是比较低的,但是,就现有公布的统计结果显示,2009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86.6%,2011年更高达90.6%。笔者对如此高的就业率表示质疑。事实上,由于某些高校在统计毕业生就业情况时弄虚作假,就业率统计及监测结果并不科学和准确,因此,对于以上如此之高的就业率应该辩证地看待,而非盲目接受。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从1999年开始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统计,随着实践的逐渐完善,在2004年发布了新的统计办法,相比1999年的统计方法有了明显的改进,但是,依然在统计指标和操作方法上存有重大缺陷。

监测指标不完善,监测主体不科学。监测指标不完善是指监测指标只有数量维度,没有质量维度。2004年的就业统计方法仅树立了数量维度,且还不完善,将“考取研究生和出国”的毕业生列为就业人员,这明显与就业概念不符;没有将“隐性就业”人员列入就业范围,影响了就业率的计算基数,导致就业数据不科学②。这种统计方法最大的缺陷就是没有把质量维度作为监测指标,缺少对就业满意度、就业结构、就业稳定情况等质量维度的评价,使得就业状况监测效果大打折扣。监测主体不科学是因为就业统计监测的数据来源(主要是高校)缺乏强有力的监控,高校为了保证自身信誉和提升影响力,受人为因素的干扰,数据真实性有待考察。

统计监测时间设置不合理。目前,我国各高校在每年的6月和12月分别向国家教育部报送当年毕业生就业状况,但是,国家只公布6月份的就业信息,而6月与12月的就业信息结果相差比较大,只公布6月的信息会造成毕业生和各大高校对全国就业信息接受滞后,不能提早做好应对就业难的准备。

另外,6月是毕业生刚刚毕业的时间,短时间内毕业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加之,6月作为毕业季,学校关于毕业的工作本身就比较繁杂,处理毕业事项就耗费了许多的时间和精力,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处理毕业生就业统计和监测,为了完成国家教育部的任务,许多学校往往是应付交差了事,因此,报送的统计数据有效性不高,这严重影响整体的统计和监测效果。

数据难核实、难收集、质量难保证。一是数据难核实。就业统计需要核实的是毕业生是否就业,由于高校对毕业生是否就业的标准依然以其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为准。事实上,就业不能以签订就业协议为唯一准则,因为只要毕业生向社会提供劳动并从中获取报酬等经济收入,就可以看作是其已经实现了就业。高校将签订就业协议认作实现就业的唯一标准,需要毕业生及时提供所签订的就业协议,并进一步核实就业协议的真伪。毕业生选择就业的地方比较分散,难以及时提供就业协议。另外,用人单位数量多、性质各异,学校核实协议真伪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终还不一定能够获得有效信息。

二是数据难收集。高校毕业生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收集所有毕业生的就业协议有一定的难度③。由于毕业生没有正确认识到就业统计的重要意义,对提交就业协议存有抵触心理,在行动上不予配合,导致学校回收就业协议工作量增加。再者,用人单位对高校开展毕业状况统计不理解、不配合、不支持,因此,推脱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使得毕业生无法“交差”。

三是数据质量难保证。一方面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起步较晚,统计数据的产生、收集、统筹等工作不规范,严重影响了数据的质量;另一方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指标考核不完善,存有许多漏洞和缺陷,如考核方式不科学、问责机制缺位等,对造假数据的处罚也不够严厉,威慑性不高。统计法规的不健全,政府监控不到位也给高校制造虚假数据提供了条件。

统计经费难保证。统计就业率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高校资金是一个重大的挑战。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使得原本资金较为紧张的高校根本就拿不出多余的经费来开展统计工作,统计经费不足使得一些高校在统计毕业生就业时心有余而力不足。尽管目前国家和政府充分重视高校的毕业统计工作,也专门拨款保证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投入毕竟有限,经费依然是制约统计工作的重要因素。

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的对策探讨

完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建立统一的就业状况统计体系。完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就是要在完善数量维度的监测指标基础上增加能够反映就业状况的质量指标。就业率能够在数量维度上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能够引导高校树立“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观,提高办学质量。可见,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中数量维度指标仍应该被重视,并得到不断完善。但是,就业率作为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考核指标,使得某些高校为了追求所谓的办学质量,在进行就业统计时,在数据上做手脚,从而大大降低了评估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最重要的是完善就业率指标考核方式。一是在考核就业率时,不仅要看量,还要看质的一面,如就业满意率(包括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就业稳定状况以及就业前景等。二是要综合评估近3~5年就业统计情况,全面看待就业问题。

建立统一的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体系就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将所有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统筹在一起,建立一个全方位、多方面协调的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体系。一方面国家和政府要为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宽松的就业环境,待其毕业后能顺利就业,提高就业率;另一方面,各高校应联合政府和社会各部门共同建立毕业生就业协调机制,并形成全国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系统,该系统与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人才中心、企事业单位人事部门、劳动社会保障中心等机构紧密联系,随时为高校提供毕业生就业信息,以便及时、准确地统计就业情况。

变更科学的统计及监测主体。为改变单纯由高校自主报送毕业生就业数据的做法,应该科学设定就业数据统计及监测主体。笔者以为,为保证就业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应该有多方主体共同承担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任务。各高等院校依然需要承担报送本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的义务,学校对其本校毕业生的相关情况了解更多,获得就业状况的数据信息比较及时和完备。

其次,政府教育部门应该成为就业状况统计监测最重要的主体,因为政府部门掌握着该地区,乃至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以及人才需求的市场信息,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政府部门应该承担这一义务,为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贡献自己的力量。④

此外,人才市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用人单位、行业协会等都应该积极参与到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行动中来,从各自角度出发,为政府部门提供准确有效的数据信息。以政府为主体,统计情况主要由政府部门负责,社会各方积极参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可以有效避免高校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统计弊端,也可以大幅度提升统计及监测的公信力,增加其透明度。

合理设置就业统计时间。要确保就业情况数据的科学和合理,必须在合理的时间内对其进行统计,如果过早统计,得到的数据可能不全面,或者因为时间紧迫为应付任务而任意编造数据,使得数据失真;如果统计过晚,使得统计失去意义,不能及时反映就业情况,不能为教育决策提供参考。我国个别省份对统计时间进行了科学细分,例如广东省将最终就业率统计时间设置在毕业后当年的12月10日,在此之前又有许多的统计细分时间,如毕业学年的3月开始初步统计就业信息,全部完成第一次的就业统计时间截止在次年9月等。

科学合理的时间设置能够保障高校有足够的时间统计学生的就业情况,客观真实地反映毕业生的就业现状。除了细分统计时间外,还可以通过延长统计时间的方法科学统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跟踪毕业生的就业成才情况。通过这种长时间的追踪记录,可以更为全面地收集毕业生就业信息,例如用人单位对其工作评价,就业满意率等,成为高校日后设置调整专业、课程等的依据。

强化就业统计监控。有了科学的就业率统计体系还不够,还需要强有力的就业统计监控,以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有效。强化就业统计监控需要建立健全统计执法法律法规,落实统计责任,严惩就业统计数据造假行为;严格规范管理就业统计数据;在高校中实行不定期内部检查,督促高校重视就业统计工作,并且重点检查数据信息的真伪情况,对就业统计混乱、虚假等学校予以警告,并责令限期整改;对达不到要求的高校责令停止或限制招生。

结语

毕业生就业统计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就业现状,但是这必须建立在及时、准确的统计数据上,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就业率统计体系,并严格监控统计数据,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愈发复杂,仅从静态角度统计就业情况难以满足发展需要,需要建立一套动态的就业监测体系,通过动态追踪高校毕业生实际就业情况,能够更加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高校教育质量,为教育决策提供更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教授)

注释

①杨晓慧:“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的问题与对策”,《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5期,第4~6页。

②游明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的思考”,《社会广角》,2010年第10期,第17~20页。

③温晓慧:“对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思考”,《中国统计》,2006年第6期,第33~41页。

④刘志,许文:“浅议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体系的关键因素”,《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第24期,第52~55页。

作者:春英

法律专业毕业生就业论文 篇2:

西方发达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政府作为及借鉴

[摘要]西方发达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形成较早,也较完善。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运行过程中,政府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就业压力日益加大。因此,必须立足国情,认真分析研究我国就业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合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保障政府在推动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的实践中积极作为。

[关键词]西方发达国家 高校毕业生 就业 政府作为 借鉴

[作者简介]李若薇(1975- ),女,河南沈丘人,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文化传播与英语教育。(河南 郑州 46000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河南省政府招标课题“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长效良性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2B293)

高校毕业生作为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人才资源中较高层次的一类。他们的就业问题事关人才储备和社会发展,世界各国对此也都比较重视。由于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不同国家就业市场的结构和模式存在着较大差异。各国政府都根据本国国情采取了有效措施来应对就业问题,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就业体制机制,这对推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一、西方发达国家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政府作为

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不尽相同。由于经济运行模式、政治制度架构,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等因素的交互作用,历史上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大抵上有三种不同类型,即计划配置型、有控制的市场配置型、市场配置型。三十多年来,我国一直持续着市场导向的改革,这场改革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的影响无疑是巨大而深远的。但是,我国政府在适应市场经济模式、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的做法还不够成熟。因此,笔者选择美、英、德、日等市场经济起步较早的国家作为典型案例加以分析,以资借鉴。

(一)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政府作为

在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完全依照市场规律运行,联邦政府不直接干预,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放任不管。事实上,政府通过宏观政策时刻发挥着推动作用。一是制定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和法律。美国联邦劳工部和教育部每年都进行职业分类统计分析,发布有关职业前景的预测,完善有关就业的法规、制度,在宏观上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服务。二是铺架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专业需求的沟通桥梁。联邦政府劳工部负责提供不同时期就业市场的职业需求状况、不同职业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等信息,重点预测经济发展对未来就业需求的影响。同时,还派人去中学介绍社会职业需求情况以影响学生选报大学的志愿,并为大学调整人才培养计划提供依据。三是鼓励学生从事特定职业以及到特定地区工作。设置联邦帕金斯贷款,毕业后凡在教师短缺地区全职从事教学工作,以及从事残疾人早期干预服务等特定职业全职工作的,最高可免除100%的贷款;参加美国军队并在敌对或高危险地区服役,最高可免除贷款的50%。四是把创业激励和创业教育结合起来,积极推动学生创业。鼓励高校针对毕业生开展创业教育,同时对高校毕业生简化从公司注册到开业所需要的审批步骤,减少公司注册和各种审批所支付的官方费用,放宽成立新公司的注册资金底线。五是发挥各州政府推动就业的积极性、能动性。联邦政府核拨经费,由各州政府设置发展局推进就业工作。各州政府还设有职业介绍所,并允许社会组织设立职业介绍机构,以促进高校毕业生又好又快就业。

(二)英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政府作为

英国政府也不直接通过配置的方式干预高校毕业生就业。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运转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调控和管理上。一是通过刺激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开发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提供有利的经济环境。二是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毕业生就业提供良好的法治氛围。出台《就业促进法》《平等就业法》《反歧视就业法》等法律法规,确保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提高就业的公正性。三是强化政府推动就业的服务功能。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设立专门的公共服务机构,据统计仅英国中央政府在全国各地设立的“就业中心”就有1200多个。四是推行“国家实习计划”。这项计划从2009 年开始实施,主要用来帮助没有找到工作的高校毕业生到企业或其他机构进行为期3个月的带薪实习,希望通过实习使他们提高职业技能,丰富工作经验,有更多机会获得全职工作。五是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监测运行机制。政府委托第三方机构来完成监测工作。这些机构主要有高等教育基金管理委员会、高等教育统计署、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协会,以及权威媒体等。他们实施监测时,只针对毕业半年后的就业情况进行统计,不区分初次就业率和年终就业率。这样既保证了统计标准的一致性,又兼顾了就业率的数量与质量,能够更真实地反映毕业生就业情况。

(三)德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政府作为

德国联邦及各州的劳动与社会部是主管全社会就业的专门机构。在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时,劳动与社会部主要发挥完善法律、制定政策、信息咨询等作用。一是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劳动中介法》《失业保险法》《社会保险法》,将高校毕业生就业纳入法律的统一规制,规定他们有权获得就业培训、信息咨询等服务,以及求职期间个人及家属的基本生活保障。二是设立专门的高校服务组,成立大学协调中心。通过这些组织对学生开展咨询服务,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市场和劳工局服务信息,进行各种职业申请指导,并开办培训班培养毕业生的应聘技巧。此外,还尝试在雇主和大学教师之间建立联系,为企业推荐学生。三是注重加强与企业合作,鼓励企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德国中小企业能够给高校毕业生提供大约70%的就业机会,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扶持和资助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企业,以提供资金补贴和一定数额贷款的方式调动企业雇佣大学生的积极性。四是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网络。在高校设立大学生职业指导处并附属信息中心,为用人单位和学生提供全国通行的网络平台和免费的共享信息资源。同时,对高校毕业生进行专业基础理论和职业技能训练的“双元制”职业培训。五是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一定的银行贷款和相应的保险金,规定创业者可以根据创业后的经营情况分阶段地从政府部门获得创业补助金,降低高校毕业生创业的门槛。

(四)日本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政府作为

日本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高度重视,形成了政府、高校、社会三方密切配合、良性互动的就业机制。一是通过文部科学省从学校教育的层面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文部科学省在调查统计毕业生来源及去向和分析毕业生就业供需动态状况的基础上,推动高校改善教育内容和方法,建立健全校内就业指导体制。2010年,还推出了“大学生就业能力培训扶持项目”,一些高校获得每年大约2000万日元的就业专项资金支持。二是通过厚生劳动省从社会需求的层面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调经济产业省和工商会议所,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引导他们到地方企业或者小型企业工作。2010年,推出“梦想实现”项目,为地方小型企业与就业困难的毕业生搭建沟通平台。2011年,推出“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支援项目”,给予实习生和接收企业一定数额的补助。三是探索就业体验制度。实施“就业体验制度接受企业开拓事业”,要求所有学生在学期间,必须到企业等社会组织中进行一定时间的职业体验,以此加强职业意识,初步形成职业价值观及获得职业机会的就业体验活动,为将来的职业选择做准备。四是设置职业安定所。用信息网络将各级职业安置所联系起来,专门负责学生职业指导、职业咨询、职业介绍、信息发布和查询,以及供需见面等综合服务。五是鼓励高校毕业生进入人才紧缺行业。推出“紧急人才培养暨就业支援基金”项目,满足一定条件的申请者在接受职业培训期间可得到生活补贴,承接培训项目的机构也可获得鼓励奖金。

二、西方发达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中政府作为的共性分析

从制度建构和法律框架上看,美国和英国属英美法系,德国属大陆法系。日本较为复杂,明治维新前属中华法系,之后照搬了德国的法典,二战后又深受美国影响。这些国家在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法律制定、政策设计等方面不尽相同,尤其是一些具体的措施更是千差万别。但是,由于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一致性,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在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表现出相似性。这也为总结不同国家政府行为的共同点提供了可能。

(一)注重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法律体系

法律具有稳定性和权威性。市场经济,说到底,还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必须要有相应的法律来规约。西方发达国家都通过立法工作对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公正平等就业提供了法制保障。美国有《就业年龄歧视法》《家庭支持法》等,英国有《就业促进法》《平等就业法》等,德国有《劳动法统一法》《联邦就业促进法》等,日本有《就业安定法》《保障男女平等就业法》《就业和人力资源开发组织法》等。在各国推动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实践中,这些法律有效规范了就业市场,促进了就业岗位的创造,约束了用人单位的滥权行为,发挥着扩大就业规模,减少就业条件不公平、机会不均等等歧视现象的作用。

(二)注重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机制

作为社会人,高校毕业生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各种既定存在的制约,他们的就业也面临着诸多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只有建立健全相应的就业保障机制,才能有效缓解高校毕业生初入职场的心理恐慌,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比如,德国对毕业生求职期间个人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进行保障;美国把就业看成是关系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根本问题,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一流的就业平台;英国实行“从福利到工作”政策,对高校毕业生进行职业指导、求职帮助和技能培训;日本采取优化就业环境、提供财政支持等措施推动毕业生就业。通过完善机制,这些国家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基本生活和初步发展的必要保障,提高了就业质量,促进了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三)注重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在现代社会,服务是一切政府存在的理由以及存在的价值。为每个人提供基本就业保障是政府服务功能的主要内容。高校毕业生是社会发展的希望所在,他们的就业关乎一个民族的未来,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注重对这一群体的就业服务。美国把就业指导服务与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贯通起来,将服务拓展为“在校学习—就业前—就业后”;英国把就业看作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成立专业化的行会性组织,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悉心指导;德国着力强化劳动局系统的就业服务职能,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充足的服务经费支持;日本积极培育高校毕业生的职业观和勤劳观,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就业指导服务。完善的服务体系和细致入微的服务措施,有效消解了心理预期与岗位需求的差异。

(四)注重发挥政府推动就业的宏观调控作用

宏观调控本来指的是政府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采取出台政策、设计规划、制定法规等措施,对经济运行状态进行干预和调整的过程。西方发达国家当前都十分注重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并把实现充分就业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美国通过调整财政政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和失业保障政策等,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英国通过行政力量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不断扩大就业岗位,提供稳定的就业环境;德国采取政策性补贴等方式发挥政府在推动就业中的作用;日本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扶持新兴产业创造新的工作岗位。通过把微观就业活动纳入国家宏观发展轨道,这些国家弥补了市场运作的缺失和不足,推动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

(五)注重强化政府在就业中的监督管理职能

人们让渡权力由政府集中使用,除了让政府负起服务的责任外,还有另一层意思,即赋予政府监督管理的职能。就业市场本身就是个很大的利益蛋糕,如果政府监管缺位,势必带来运行上的混乱。西方发达国家在这一点上高度清醒。美国政府着力做好就业市场的监管工作,强化对社会中介组织的管理,严格规范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运行;英国政府通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监测有效发挥监管作用;德国政府建立了世界上最完备的相对独立的就业监管机制;日本通过厚生劳动省监管各个就业服务部门和单位的日常工作。科学规范的监督管理,遏制了高校毕业生招聘应聘中的不正当行为,使这些国家的就业市场处于平稳运行状态。

三、西方发达国家高校毕业生就业中政府作为的实践借鉴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长期以来我国面临着十分复杂艰巨的就业任务。2013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699万人的新高,而当前国际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因此,必须立足国情,认真分析研究我国就业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合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以推动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

(一)强化宏观调控,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宏观调控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结合当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形势加以学习借鉴。一是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尊重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扶持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服务业,通过稳定经济增长和调整经济结构不断增加新的就业岗位。二是要全面落实中央提出的就业优先战略。充分发挥就业工作部门的统筹协调作用,把促进就业作为推动地方发展的重要抓手,努力实现推动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三是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地方在制定财政、金融、税收以及产业发展等政策时,要充分考虑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最大限度地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和更优惠就业条件。

(二)采取有力举措,提供优质就业服务

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是西方发达国家推动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的有效手段之一,要认真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做好就业服务工作。一是要着力打造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建设全国招聘信息公共服务网络,积极推动就业信息进校园、进教室、进公寓,探索利用微博、微信、手机报等新兴传播手段及时发布有效的就业信息。二是要提供优质的就业咨询指导。政府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帮助高校毕业生更新就业观念、熟悉就业政策、调整就业期望,引导他们掌握应聘技巧,树立良好心态。三是要拓宽人才供需交流的沟通渠道。除每年组织大型的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外,还要积极协调用人单位到高校进行专场招聘,探索开办网络招聘会等新的招聘活动。

(三)构筑保障体系,切实纾缓就业压力

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建立完备的就业保障机制消除了高校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的诸多忧虑,要立足实际,大胆借鉴,切实改进就业保障工作。一是要强化政府统筹,做好保底就业保障。政府要协调教育、人社、财政等部门,从经费支撑、项目确立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为推动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提供有力保障。二是要降低创业门槛,以创业保障就业。要积极探索建设高校毕业生创业园,简化创立企业、办理小额担保贷款手续,从税收、贷款、利息、户口、场地等多方面进行政策优惠,进而以创业带动就业。三是要着力帮困扶弱,纾缓就业压力。采取求职补贴、兜底就业等方式,做好家庭困难的大学生群体就业保障工作,帮助他们减轻思想压力,尽快实现就业。

(四)履行监管职责,着力优化就业环境

通过严格的监督管理,西方发达国家规范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供需双方以及中介组织等参与者的各种行为,推动了充分就业,要认真研究学习他们的经验。一是要加强就业市场的监督管理。就业市场鱼龙混杂,要严格对招聘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查和甄别,净化就业市场,减少名目繁多的报名费、考务费。二是严厉打击就业中的舞弊行为。采取有力举措推动高校毕业生诚信择业,严格查处备受舆论质疑的“萝卜招聘”“世袭招聘”等涉公领域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不正当行为。三是要监管规范高校就业率的统计工作。严查“协议就业”“红章就业”,探索建立以工作能力、知识结构、就业质量等为评估内容的教育质量综合考核机制,根治普遍存在的“被就业”和“水分就业率”现象。

(五)完善法律法规,努力实现就业公正

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保证了就业的公平公正,要积极学习他们的好做法、好经验。一是要从立法的层面消除就业歧视。就业歧视五花八门,包括身高、相貌、性别、户籍以及出身(是否毕业于“211”“985”高校)等,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提高其可操作性,消除院校歧视,推动就业平等。二是要完善特殊就业的相关法律法规。鼓励大学生到特殊地区或者特殊岗位就业,这里有一个权利和义务对等的问题。要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既给特殊就业者以权利保障,又设置相应义务并推动义务落实。三是要严厉打击涉及就业的犯罪行为。通过法律的制定执行,惩治设置就业陷阱、涉嫌就业欺诈、进行非法传销的不法分子和非法组织,保障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梁冬梅.国外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经验及对我国政府职责定位的启示[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陈兆华,李恒庆,吴怡龙.管窥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指导[J].世界教育信息,2008(10).

[3]段丽华,储克森.德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保障体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3).

[4]毛莉.日本新政府很想破解就业难题[J].中国文化报,2010-08-28.

[5]卢宁.日本大学中的职业教育——就业体验制度[J].教育与职业,2004(29).

作者:李若薇

法律专业毕业生就业论文 篇3:

浅议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培育与调控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的解决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这项工作不仅要求国家的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发展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还要求各地方政府采取更多积极有效的措施落实中央关于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各项政策要求。文章针对高校毕业生这一特殊的就业群体所面临的就业困境,透过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培育与调控的考量、分析,寻找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政府 高校毕业生 就业市场 培育 调控

[作者简介]李强(1982- ),男,甘肃天水人,赣南师范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高教管理。(江西赣州341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度江西省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培育与调控——以赣南地区为例”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09156)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全球经济形势趋紧、总量大幅度攀升、有效需求不足、竞争压力加剧等诸多困难,在目前的形势下,整个社会在短期内所能够提供的工作岗位总数是有限的,这就使整个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如不妥善解决,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必将造成社会财富和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给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沉重压力。然而,要妥善处理好这一问题,不但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要调动政府部门、用人单位、高等院校及社会就业中介组织等多方面的力量。

一、政府培育与调控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重要性

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的变化,对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政府职能提出了更新、更

高的要求。

1.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重要体现。高等学校的主要功能是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最活跃、起决定性作用的人力资源保证。高校毕业生是社会就业人群中的优秀群体,是人力资源中的优质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和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内在要求,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重要体现。

当前,我国正处在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新的历史阶段,如果毕业生不能充分就业,就不可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不能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造成社会财富和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及时地将大批优秀人才输送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使其发挥作用,才能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保障。

2.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高校毕业生是具有较高人力资本水平的群体,而且处于青年这一人生观与世界观尚未成形的阶段,如果遭遇就业困难的挫折,轻则影响到自身健全人格的培养,导致心理挫伤和过激行为,重则会对社会稳定与发展带来隐患。周济同志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能否顺利实现就业关系到每一位毕业生的成才立业,寄托着数百万家庭的希望。”由此可见,高校毕业生就业并非是学生个人的事情,而是高校、社会及政府共同承担的大事。我国正处在迈向经济强国的发展阶段,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压倒一切,政府必须充分意识到高校毕业生就业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将毕业生充分就业看成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安全阀。

3.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在一定意义上意味着高等教育已逐渐从绝对的卖方市场走向相对的买方市场,由过去的学校单向选择学生转向学生也可以选择学校。而作为高校核心竞争力之一的毕业生就业状况,也成了国家评价高校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一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认同与选择。假若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绝大多数都没有就业,那么所谓的高素质就无从体现,人民群众就会对高等教育产生质疑甚至丧失信心,进而影响到公众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投资,阻碍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是保证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政府在培育与调控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需要坚持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紧密结合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以市场就业为导向,以提高毕业生自主就业和创业能力为基础,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消除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制度和政策障碍,促进就业。政府在促进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政府在人才就业公共服务中的缺位。首先,政府对促进就业职能和就业市场化的认识存在偏差。认为政府可以包办高等教育,掌控就业市场,忽视了劳动力市场作为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有其不为行政所左右的特质,从而没有履行好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相应的职业介绍、信息发布、职业培训等业公共服务这一职责。其次,促进就业法律体系不健全、操作性不强,对现有就业法律实施的监管力度不够等,导致了一些不公正的就业现象,严重破坏了公平的就业环境。

2.政府在人才就业公共服务中的越位。越位是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企业经营活动和高校教学管理活动的直接管理和行政干预过多,它强化了政府对市场机制的干预和对微观活动的参与,弱化了政府的宏观行为。一是政府与高等教育之间长期形成的隶属关系,使得高校的自主权尤其是招生、专业设置的自主权无从谈起,从而影响了高校根据市场进行供求平衡的调节;二是地方保护主义抑制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规定中出现生源限制等人为障碍,这些“篱笆墙”不仅限制了毕业生的选择,同时也侵害了用人单位的自主权。

3.政府在人才就业公共服务中的错位。当政府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和利益集团发生错位时,就会导致社会公平失衡,产生权力腐败。一方面,高校及教育主管部门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就业率直接影响着社会对高校及地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同和选择,从而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高校衍生出一个庞大的经济消费圈,面对高额利润,就业公共服务部门或机构很容易忽视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且简单地以部门经济创收为主导。因此,当高校或地方教育部门与就业公共服务部门或机构有利益关系存在时,就易出现社会公平失衡现象。有报道称,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出现弄虚作假现象,将毕业生的档案放在人才市场,学校以此统计毕业生就业率,而就业率造假的背后是人才市场可以得到经济利益,高校就业率上升,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完成上级教育部门的指标,形成“政绩工程”,嚴重阻碍着高校毕业生的正常就业与工作派遣。

三、政府培育与调控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对策

加强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培育与调控,就是在坚持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同时,突出强化政府积极促进就业的职能,建立“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和机制,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和模式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

1.全面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培育,加快建设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该体系应该层次分明,主要包括各高校自己建立的就业市场、各高校间联合建立的就业市场、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情况由省市主管部门建立的就业市场、根据区域划分的就业市场以及国家针对高校毕业生设立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等,各个不同层次的就业市场要相互补充。在建设该体系的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就业市场要形成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以免形成某种形式的垄断和封闭的局面,从而制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发展。

2.加强对劳动就业的监管力度,规范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在此方面,政府要加强对招聘会等就业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利用招聘会进行以盈利为目的,发布虚假广告的欺诈行为。强化对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各种招聘、人事管理等行为的监察,真正消除各种不规范、不正当的竞争行为,维护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公平性。

3.积极消除阻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性障碍。高校毕业生户籍、档案的何去何从问题,极大地影响和制约着高校毕业生择业地域的选择。在此问题上,政府部门应给予高校毕业生政策上的扶持与帮助,坚持深化户籍、档案等项制度的改革,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使高校毕业生能自由地选择就业区域,疏通毕业生在城乡、省际合理流动的渠道。对于志愿到农村或西部去就业的毕业生,户籍既可以保留在原籍,也可以按照上述户籍管理的方式,采取自愿原则。

4.强化就业指导与岗位培训,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由于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缺乏就业经历,他们无法充分了解到人才市场的运营状况,再加上之前没有接受过适当的就业指导或指导的不够充分,在其就业的过程中,就必然存在盲目就业、随从就业等不稳定就业的因素,导致就业市场效率的损失。为此,政府要加强对在校学生的就业指导,给予高校政策上的倾斜,帮助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完善就业指导的硬件设施,帮助高校与企业建立就业指导与岗位培训网络,使学生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开展就业咨询、行业认知、岗位培训等,以达到学生能充分认知自我、规划职业生涯、减少不稳定就业因素、提升就业竞争力的目的,从而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

5.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调控,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高校已经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场所,高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但因高校缺乏与用人单位的互动、缺乏动态劳动力市场信息的掌握,使得高校人力资源开发的功能有所下降。为此,政府应引导高校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尊重学校及时根据社会需求设置的专业,引导高校建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专业自我调节机制,进行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改革,调整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比例结构。

6.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护高校毕业生合法权益,为其提供法律保障。就目前而言,高校毕业生能否享受社会保障已成为影响高校毕业生择业的重点问题之一,有些用人单位的社会保障制度残缺不全,致使高校畢业生无法享受到应有的社会保险,需要自己承担全部的工作与生活风险,从而使高校毕业生对此类用人单位望而却步。这些因素的存在,从一定程度上制约或缩小了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范围,增强了就业压力。因此,政府应当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步伐,同时,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如《反歧视法》《反就业歧视法》等,严格执行《促进就业法》《高等教育法》《劳动合同法》和《就业服务与管理规定》等,规范就业市场行为,维护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构建一个统一、开放、有序的就业市场。

总之,在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问题上,政府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进行培育与调控,将各种社会资源合理整合,统一协调人力资源市场,消除日趋突出的供需矛盾,增强就业服务功能,取消阻碍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性障碍,维护毕业生的合法权益,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参考文献]

[1]周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以赴做好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24).

[2]王炳忠,陈幼君,陈蓉蓉.政府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中的责任思考[J].新西部:下半月,2009(1).

[3]赵泽洪,廖敏.大学生就业中的市场配置与政府调控[J].黑龙江高校研究,2008(10).

[4]林海宏.论转型时期高校毕业生市场化就业进程中的政府职能[J].北京教育(成功就业版),2006(12).

作者:李 强

上一篇: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论文下一篇:政治课德育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