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调查毕业生就业论文

2022-04-21

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巨大的压力下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就全国来看,毕业生就业率与去年基本持平,而北京地区的就业率或许高于去年。成绩来之不易,但存在的疑难问题仍然不少。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仍然会持续增长,年增就业人口的总量仍然会超过经济增长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总量。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农村调查毕业生就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调查毕业生就业论文 篇1:

关于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理论模型的探讨

摘要:本文根据预警系统建立的一般分析框架,将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划分为警情确定、影响因素分析、影响指标确定和预警四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括信息系统、分析评价系统和政策实施三个子系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并对该预警系统功能的实现进行了探讨,提出通过改进和完善就业统计工作、信息系统平台和就业社会服务系统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

关键字: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理论模型

随着经济预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与成熟,预警系统在社会失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美国劳动统计局(BLS)曾在1945年前后,主要采用ARIMA时间序列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逐步建立了就业率和失业率两个预测模型。在我国,政府于1995年提出了要建立失业预警系统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状况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建立就业预警系统将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研究综述

高校毕业生日益严峻的就业状况不仅给毕业生个人和家庭造成了心理和经济上的压力,也对社会各方面产生广泛的影响。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可以预测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发展态势,对异常情况及时做出警报,具有重要意义。

2003年龚红果等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就业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和不诚信行为首先提出了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包括制度预警机制、市场预警机制、信息网络预警机制、思想动态预警机制、专业预警机制、质量预警机制和诚信预警机制。[1]

教育部和武毅英分别以初次就业率和二次就业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线和预警区间进行了不同的划分。其中教育部将毕业生就业预警区域划分为5个区域:(1)初次就业率在90%以上时,表明毕业生的就业处于供求失衡的状态,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急迫,而毕业生的供给却严重不足;(2)处于70%-90%区间时,表明毕业生的就业处于比较宽松的状态,毕业生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基本平衡;(3)处于50%-70%区间时,表明毕业生就业存在一定压力,供需之间较为紧张;(4)处于30%-50%区间时,表明毕业生就业形势紧张,就业相对困难,有供过于求的迹象;(5)低于30%时,表明毕业生处于供求失衡或就业危机状态。[2]而武毅英则以最高、最低两个预警线将毕业生就业预警划分为3个区域:将二次就业率60%作为最高预警线,40%作为最低预警线。60%的就业率处于“就业压力”向“就业困难”的转化过程中,40%的就业率则处于“就业困难”向“就业危机”的转化过程中。[3]

为了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评估,万明国提出建立由大学生就业率、就业缺口和就业质量三个指标组成的指标指数。[4]柯羽则引进了毕业生供需比、薪金水平、就业结构等五个一级指标和需求单位层次、自主创业率、就业地域等10个二级指标构建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5]

近期,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的研究逐渐由理论探讨向实际应用、由局部研究向系统化发展。谢爱国等提出大学生就业预警系统由政策法规、组织机构和信息系统组成。[6] 而钱强等提出的毕业生预警模型包括人才需求预警、人才供给预警、专业数据预警、就业趋势预警、供求数据系统和就业信息系统等多项数据。[7]

综上所述,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从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的原则、策略等角度进行理论分析,而关于预警系统的主要环节——预警线的划定和就业指标体系构成的探讨则是基于定性分析的多,基于定量的实证结果的少,而整体性地探讨其系统构成、预警方法等的研究更是才初见端倪。因此,本文主要从系统角度出发,结合预警理论与技术,探讨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的建立。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构建的逻辑阶段

经济预警的逻辑阶段可以划分为:明确警义、寻找警源、分析警兆并预报警度四个阶段。其中警义是指警的含义,包括警素(构成警情的指标)和警度(警情的程度)。警源是警情产生的根源。警兆即先导指标。一般不同警素对应着不同警兆。确定警兆后,需要进一步分析警兆与警素的数量关系,找出与警素的警限相对应的警兆区间,然后借助于警兆的警区进行警素的警度预报。[8]对应这一逻辑分析框架,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的建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1. 高校毕业生就业警情确定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对构成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警情因素进行分析,确认有无警情,以及警情的程度和界限。一般情况下,在经济预警中,警素很难以单一指标刻画,而多采用指标体系进行衡量,通常由反映经济增长数量和质量的两类指标构成。因此,在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时的这一阶段,主要应考虑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数量与质量相结合的综合指标体系,从而对就业状况进行基本评估,初步确定有无警情及其变动趋势。

2. 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追寻造成警情的各项警源。警源主要可分为自然警源、外生警源和内生警源三大类。自然警源是指因自然灾害进一步诱发经济灾害。外生警源主要指对外经济关系或非经济关系变化导致的由国外输入的警源。国际贸易的变动、国际资本的流动、国家间外交关系的变化等因素都有可能对就业产生影响。内生警源主要是指就业生成机制中产生的矛盾,可以从高校毕业生的供给和需求角度进行分析。其中影响供给的因素包括人口总量、就业总量、高等教育规模等;影响需求的因素包括经济发展、经济结构、工资水平、通货膨胀、投资等。因此,上述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警源除了自然警源难以预测外,其他警源可以被分解为社会、宏观经济和高等教育等若干影响因素。

3. 高校毕业生就业监测阶段

在该阶段,根据影响高校毕业生的若干因素,筛选相关指标,判断其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影响关系,将其划分为先行指标、同步指标和滞后指标。其中的先行指标和同步指标可以应用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将先行指标的变化趋势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警素指标和警情程度建立相关关系,通过监测先行指标的运行情况,即可对就业警情进行预测和判断。而同步指标与就业指标呈现同步变化趋势,通过对同步指标的监测及预判,也可以预测就业状况的变化。

4. 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阶段

所谓预警,其内涵包括两部分,一是预测,二是警报。因此,在这一阶段,一方面要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预测模型,另一方面是在就业形势异变时及时发布警报。预测模型的建立可借助数理、统计、计量、模糊预测等各种预测手段,在对各方面数据、信息进行汇总、筛选的基础上,综合各种预测结果,再结合专家的分析判断,提高预测的精度。而就业形势的异常变化不仅是指衡量就业状况的指标体系中的就业率等指标过低,也可能是过高。如果就业率指标低,说明就业不足,是目前最需警惕的状况。但如果出现就业率等指标过高,则很可能说明人才培养不能满足需求,社会人才供给出现极大的缺口,也是应该警惕的。这种状况即使在总体就业率不高的情况,也有可能在不同学科、专业和层次分布上出现,因而只要指标发生异常变化,无论高低,都需要被关注和及时发布警报。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理论模型

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的逻辑阶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划分为信息系统、分析评价系统和政策实施系统三个层次。在信息系统层面,主要是对数据和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建立预警模型,其中包括了数据子系统、预测子系统和警报子系统。分析评价系统则是组成专家评估团队、建立相应评估系统,与信息系统的各环节形成反馈,分别对信息系统中数据子系统的就业状况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分析,对预测子系统的预测结果进行综合,对警报子系统的警度、警线以及最终警报的确定提供意见。该系统借助专家的经验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克服单纯依靠数据、计量模型的局限性,从而做出更准确的判断。政策实施是系统的最高层次,在综合上述信息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该系统最终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警报的发布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调整(如图1所示)。

在这三个层次的系统中,信息系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其中,数据子系统是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的基础数据保障系统,它又分为基础数据库和指标体系两部分。基础数据库由各个统计、监测数据的月度数据库、季度数据库和年度数据库以及其他数据库构成。而各数据库数据又汇总为两大指标体系,是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的重要基础。

1. 就业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反映就业数量的基础指标和反映就业质量的参照指标构成

最直接的基础数量指标无疑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而就业率又可以分为登记就业率指标和调查就业率指标。登记就业率可采用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中的初次就业率和二次就业率指标,而调查就业率则可以抽样调查或跟踪调查的数据作为补充。除了总体的就业率指标统计,还应该细化到各高校类型、层次、各学科、专业等的就业率。而设计衡量就业质量的参照指标时则可以考虑与就业直接相关的质量指标,例如薪资、落实工作时间、工作相关度、工作稳定性、工作满意度、工作单位性质、工作岗位等,还可以综合考虑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微观因素,既包括学生个体因素,例如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等,也包括家庭和学校因素,例如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以及社会背景、学校的性质与声望等。这些指标部分可以在高校毕业生离校时的就业登记调查中统计完成,部分则同样需要通过跟踪调查或者抽样调查来完成。

2. 就业监测指标体系的构成主要基于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包括社会、经济、高等教育等方面

社会因素可以划分为人口、就业和人民生活三个一级指标。其中主要人口指标包括人口数和自然增长率。就业指标包括经济活动人口数、劳动力参与率、就业人口比例、部门就业比例、城镇失业人员数、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职工平均工资等。反映人民生活的指标包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支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等。经济因素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金融、国内、国际贸易、能源等。其中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支出总额、企业存款和能源生产总量分别作为固定资产投资、财政、金融和能源的衡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的主要衡量指标则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各产业产值、居民消费水平。而国内外贸易的指标则可分别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口额、出口额以及进出口总额进行衡量。上述这些影响因素通过相关性和时差分析,可以划分为先行、同步和滞后指标,从而构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的监测指标体系。

鉴于就业问题的复杂性,预测子系统的核心则是运用多种预测方法和模型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预测。而关于警度的预报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警素预警模型,即先建立警素的普通模型,对其做出预测,然后根据警限转化为警度。二是警兆预警模型,首先建立关于警素的警度模型,直接由警兆的警级预测警素的警度。因此,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的警报子系统中,可以在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警情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两种警报模型:其一是首先通过对各指标的模型进行预测,进而划分警限进行预警;其二则是先划分各指标的警限,然后对与不同指标对应的先导指标进行预测,再根据先导指标的警级来预测警情。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的功能实现

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功能的实现包括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两方面。纵向功能的实现主要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借助以数据库为基础的管理终端/服务器和以浏览器为基础的显示终端/服务器来实现(如图2所示)。其中管理终端/服务器是由各高校、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劳动社会保障、人事、统计等部门以及相关专家团队等按照不同的权限,协作完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的数据采集、整理、维护、预测、分析、评价、判断等各项工作。首先由高校以及相关部门的人员,即一般用户完成毕业生就业及其他相关指标数据的输入工作,完成后上传。其次由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的专业操作维护人员组成的管理用户对数据统一进行标准化整理,通过已建立的预警模型完成数据的测算。最后根据管理用户的运算结果,由专家团队和相关政策决策部门的高级用户进行信息评价,决定最终的信息发布。显示终端/服务器主要是借助网络浏览器发布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预警信息和政策动态。其用户由一般用户和管理用户组成。一般用户除了通过网络浏览器及时获取就业政策信息,也可以配合完成相关的信息调查。而管理用户则负责网络的维护、信息的发布和更新,并且将通过网络浏览器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反馈给管理终端/服务器的管理用户,从而完善就业预警模型的数据信息。

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功能实现的横向结构则分为数据输入、数据计算和数据输出三大模块(如图3所示)。

1. 输入模块

输入模块由原始指标的确定、原始数据输入和数据处理三部分组成。在这一模块中,首先是确定相关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可以采用以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为主的统计分析方法,也可以采用以经济实证分析和时差相关分析为代表的计量分析方法。由于就业问题牵涉的因素纷繁复杂,因此,在采用这些方法的基础上还应结合专家意见,从而确定合理的指标体系。在确定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库子系统采集相关数据,并且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保持统计口径与时间序列上的一致性,剔除各种非主要因素与随机因素,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为进行科学测算打好基础。

2. 计算模块

计算模块由指标评价、预测模型和警报模型三部分组成。指标评价是在指标确定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模型确定指标权重,结合专家意见对指标体系所反映出的问题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对由指标体系所衡量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初步判断。预测和警报模型则是借助各种预警方法,在相关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趋势进行进一步的预测、分析和判断。

经济预警的主要方法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指数预警方法,包括景气指数和合成指数;二是统计预警方法,包括判别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三是模型预警方法,包括各类线性或非线性的计量模型以及基于概率分类的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网络等。[9]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可以在采用回归分析、ARMA模型以及灰色系统、神经网络等模糊预测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指数法和专家经验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态势发生变化、出现转折点前进行预报。

3. 输出模块

输出模块包括预警效果和调控两个部分。其中的预警效果模块对预警结果进行发布。调控模块则是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各个高校毕业生就业指标进行政策模拟,结合专家意见,从而通过调节各项经济和就业政策实现对就业状态的有效控制。

五、政策启示

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判断和预测都必须基于客观、准确的调查统计数据。因此,要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首先要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

目前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统计还存在若干问题:首先,调查的层面主要集中在教育部门和高校层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数据来源主要采取由各个高校要求毕业生填写就业登记表,从而逐级汇总上报,最终形成由教育部发布登记就业率指标的方式。除此以外,教育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也组织了若干典型性调研,其中北京大学2003年、2005年、2007年组织的若干次规模较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研究最为系统、影响最大。然而,上述这些调查的组织方,无论是教育部门或者高校,都是与高等教育和大学生直接相关的机构,而第三方——例如行业协会、社会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机构等的大规模、权威性的就业调查信息则相对缺乏。其次,这些大规模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基本是针对应届毕业生开展的,而缺乏对已毕业大学生——例如毕业后1年、3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大学生就业状态的跟踪调查。如此一来,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仅仅能获得毕业期的数据,却由于缺少了后续的调查研究,而无法呈现出大学生就业的整体面貌。最后,目前虽然已有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指标体系的讨论,但是还未最终建立相关指标体系。而关于指标体系的探讨也多局限于对就业状况的衡量,而未能对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宏观、微观因素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形成综合多个维度的指标体系,为预警系统的建立打下基础。

因此,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首先要完善就业统计的主体,即发展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服务系统。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服务系统主要包括社会性的毕业生就业中介服务机构和咨询机构。我国目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缺乏权威的职业研究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在美国有许多非营利性的就业中介组织,其中以全美高校和雇主协会(NACE)最为著名,目前该组织共吸纳了1800多家高校和1900多家用人单位作为会员,每年为大约100多万名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而我国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随着自主择业政策以及就业市场的变化,原有的高校就业管理部门和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要,因此急需组建类似的专门机构。这类机构可以是由政府领导的相对独立的专门办事机构,也可以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但收取合理报酬的民间组织。他们不受高校和政府部门的人员编制和经费的限制,可以集中更多的专业人才,在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搭设桥梁,通过广泛的社会联系,了解用人单位需求,一方面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咨询服务,另一方面也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在与双方都建立紧密关系的基础上,这类服务机构完全有可能获取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供需双方的就业信息,也完全有可能从第三方的视角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做出客观的评判。同时,发展这类服务机构不仅可以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服务,也是完善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途径。

其次是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调查的内容,即就业统计指标体系。本文认为,调研中设定的指标体系可以较为全面,除了包括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数量的各类就业率指标,还可以包括反映就业质量及与就业直接相关的个体、家庭、学校等微观影响因素指标,从而为分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同时,为了避免统计调研中某些指标的主观性,对于关键性的指标,例如薪资和岗位,可以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协议中做出约定。因此,有必要完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协议,使其能够起到高校毕业生的“准劳动合同”的作用。这样一来,无论以此作为就业率统计的基准,还是获得薪资和专业相关信息都可以更为准确,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就业率造假,同时也有利于保障毕业生权益。

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的运行是基于信息系统平台的,其数据输入、计算、输出都离不开系统服务器。因此,在改进统计系统,获取准确数据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搭建功能强大的信息平台。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就业信息在网络上发布,越来越多的求职过程和结果可以在网上完成,同时越来越多的就业数据和信息也可以在网上同步传递,有利于及时的数据收集、整理。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完全可以实现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同时设定不同的权限,既保证必要的信息共享,又保证信息的安全。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信息系统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始终只是预警系统的基础平台,不能忽视管理人员对其的监督和维护,尤其是审核信息的真实性,对过程进行控制,以免错误信息的录入和传递,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而即使通过信息系统获取了数据结果,也不能过度依赖,还要充分考虑专家的经验,使得信息系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服务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龚红果等.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的构建与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3(5).

[2]瞿振元.2000-2002年中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3]武毅英.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预警线之探讨[J].江苏高教,2007(5).

[4]万明国.论高等教育就业指数评估的原理与构建[J].武汉大学学报,2005(5).

[5]柯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6]谢爱国等.大学生就业预警系统及其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09(2).

[7]钱强等.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模型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09(3).

[8]顾海滨.宏观经济预警研究:理论、方法、历史[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7(4).

[9]黄继鸿等.经济预警方法研究综述[J].系统工程,2003(2).

作者:邹 治 陈万明

农村调查毕业生就业论文 篇2:

走进市场 完善机制 促进就业

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巨大的压力下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就全国来看,毕业生就业率与去年基本持平,而北京地区的就业率或许高于去年。成绩来之不易,但存在的疑难问题仍然不少。今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高校毕业生总量仍然会持续增长,年增就业人口的总量仍然会超过经济增长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总量。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研讨就业工作,正确认识所面临的形势,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地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使广大毕业生切实享受到科学发展的实惠。

一、换个角度看问题

近些年来毕业生就业难逐步显现,我们研究毕业生就业基本上是从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和服务、毕业生应转变观念提升素质、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企业应履行社会责任这四个方面建言献策,对于促进毕业生就业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新的视角去研究和解决毕业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呢?

(一)从上向下看问题,我们会发现,高校离市场远了些

如果能够俯视校园内外,我们就会发现:现有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本来就不完善、不规范,处于发育成长阶段。而高校即使与这样的市场之间也存在着相当的距离,主要表现在:

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供需脱节、供需错位、供需错时、供需失衡。高校对市场需求信号或不够重视或反应迟缓,甚至有些人抱残守缺,对市场信号不屑一顾,自视清高。谓之曰:高校不应屈从于市场的压力。

高校就业工作队伍结构单一,数量不足。普遍没有企业工作经历,对就业市场缺乏深刻体验,市场分析和促销能力不强,难以做到知己知彼,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空白点,理论与实际脱节。

不少高校教师虽然知识渊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也面临着教学、科研的巨大压力,但毕竟身上没有经济指标的负担,身处幽静的学府书斋,本身又是弱流动群体,学历高,能力强,求职易,因此也很难给毕业生以实实在在的就业经验与教训,无法传授求职之道、解惑就业之迷,一般也不会主动鼓励毕业生去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农村就业。

毕业生实习实践难,社会知识少。相当一部分人没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被动就业,消极等待。有些毕业生害怕市场竞争,存在畏难情绪,经常徘徊在就业市场大门之外。再加上一些家长观念依旧,非国有企业单位不去、非大城市不选,不是“海龟(归)”就当“京龟(归)”也好,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不甘心回家乡就业,不愿意去民营企业,不情愿到基层工作,以至于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更谈不上主动找事干、创业求发展。

总而言之,在以市场为导向的今天,如果我们不主动走近和走进市场,毕业生就不可能顺利和充分就业。

(二)从下向上看问题,我们就会发现,就业工作机制还不完善

如果仰视的话,我们不难发现,虽然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已历经数年,各地人才交流中心已如雨后春笋,但在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域内,计划经济色彩仍未完全褪去,“分配、派遣、改派、身份”等名词仍如影随形,有的制度与规定和市场导向格格不入,已经成为束缚毕业生就业的桎梏。

在现阶段,《毕业生就业报到证》继续存在,对去国有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还有用,对去民营和中小企业就业的毕业生实在是可有可无,而对灵活就业的毕业生则是一个思想与行动上的障碍,制约着他们与市场的亲密接触和观念转变,限制着他们自主与自由择业。

现行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相对限制了毕业生异地就业、职业流动,相对阻碍了毕业生去民营企业就业。有的人才交流中心外壳是市场经济,其内芯却是计划经济。毕业生转正定级的做法与劳动法相矛盾,强化了所谓干部身份和铁饭碗意识。要求高校出具《毕业生生育情况证明》则显得荒唐可笑。

毕业生派遣与改派等的理念不仅没有淡化“干部身份”意识,反而与毕业生面向基层、先就业后择业等理念背道而驰,唤起了一些毕业生对“被派遣”的留恋,对国企的依赖。

政府有些部门之间协调欠佳。招录公务员、选聘村官、招考社区工作者等政策的出台时机紊乱无序,以至于让毕业生等待过久,让高校无所适从,增大了毕业生就业决策难度,延缓了毕业生就业进度。

现行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指标体系未体现多内涵、多元化、多角度、多时段,没有使就业率全面客观地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不能更好地发挥供政府和市场参考、指导和促进高校就业工作的预期作用。

二、换个思路去解决问题

通过换个角度看问题,我们看到了在已经采取的许多政策措施之外,我们还可以换个思路、换位思考,通过培育就业市场、走进市场、完善就业工作机制,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地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一) 大步走进市场,破解就业难题,促进充分就业

各级领导和广大教师必须牢固确定市场导向意识,高度重视市场信号的作用。领导要带头深入就业市场,开展调查研究。任何一所高校在培养人才、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办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实践中,都应置身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中,培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所需要的特色人才。服务社会和引领社会并不矛盾,高校应根据科学的办学定位拓展市场,通过市场需求信号调整办学方向。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资源,以特色求地位。要把握时代脉搏,重视市场信号,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当前,还要适应新情况、新形势,开展“软技能”培训,构建就业能力培养平台,强化实践教学,培养特色人才,否则,市场不需要,学生不满意,家长不买账,政府不扶持。

要想方设法进一步改善就业工作队伍结构和提升人员素质。通过内引外联,加强校企合作,招聘既有理论素养,又在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工作过的人员充实学校就业工作队伍,聘请有关人员做学校的就业工作顾问和教员等形式,走近和走进市场,以增强学校就业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拓展就业工作功能,让就业指导中心成为连接市场的桥梁,占据市场的网点,成为学生最喜欢光顾的地方。

要积极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建立若干教学实践基地,也可以采取措施,支持和鼓励更多的专任教师走进企业,以丰富他们的阅历,增强他们的市场意识,便于教师把市场导向和就业意识渗透到课堂。

认真开好《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其中包括请企业的有关人员为学生授课,鼓励大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走进社会,走进人才市场,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了解市场行情,提早规划职业生涯,适应双向选择,实现顺利就业。初次就业,在任何一个岗位,哪怕是大材小用、高能低就,也要把小事干好,干出新标准,干出新境界。

(二)继续推进改革,完善工作机制,促进充分就业

破解就业难题,实现充分就业,需要方方面面协同配合,特别是需要政府部门宏观调控,修定和完善政策制度,继续深化改革,加快人才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在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以及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应当着手研究报到证和人事档案管理以及就业率统计方法等制度法规的改革与完善。

1.创建全国人事档案存放与调转网络。毕业生就业不可能不考虑档案的存放。为了毕业生择业的便利、流动的便捷,有关方面应当考虑建立全国性人事档案存放与调转网络,简化手续,打破干部、工人的身份界限,认档不认人,改变户、档捆绑的传统做法,允许户、档分离,就近存放,档随人走,方便查阅。从而解除毕业生异地就业和到中小企业就业,到民营企业就业的后顾之忧,做到双向选择面前机会均等并且方便毕业生考研、出国与暂不就业。

2.由《派遣证》改为《报到证》,是毕业生就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一种过渡,是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一个成果。但《报到证》除具有就业介绍信和户口转接的“信用证明”外,并无其他作用且负面影响明显,计划经济痕迹尚存,以至于许多人仍习惯称之为《派遣证》,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毕业生自主择业和人为分割了全国就业市场。全国高校毕业生信息查询系统的建立和就业协议书的使用,已可以代替报到证的学历、毕业时间证明和就业起始点的作用,许多毕业生也无迁移户口的需要,自然更不需要报到证。

3.修订“就业率”统计方式和调整“就业率”发布方式,容忍毕业生“一时性失业”,在就业问题上明确责任主体并给学校减轻负担。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发布制度确有必要,也在逐步科学化和规范化,但是初次“就业率”的发布时间应当延后至应届毕业年度的年底,并可以在应届毕业生毕业后两年内再次发布最终就业率,这样做更加符合就业工作实际。因为在校时就业与学业的矛盾、就业准备不够、就业能力不强、就业动力不足(暂不愿就业和出国、考研、异地就业犹豫等)、需求暂未出现等种种原因,国内外的大学毕业生寻找第一个工作都需要花费一段时间。因此,政府和媒体要有耐心,不要催逼毕业生,不要强制学校,更不要形成不同地区、层次和类别的学校间就业率的不当竞争。我们必须面对以下两个现实:一是越来越多的毕业生,特别是大城市的毕业生并不急于在毕业离校前找工作、签协议,或并不满足于在少数就业单位之间作选择,呈现出政府干着急,媒体乱着急,学校瞎着急,家长穷着急,而毕业生本人不着急的现象(这种现象造成的就业率低并不会影响社会稳定);二是过早统计和公布就业率,并给就业率越来越多、越来越重的挂钩事项,已经使就业率的失真度变大,注水现象频现。现在呈现一种矛盾状况,在一些地区或学校,一边说毕业生就业难,一边又是就业率不断上升,居高不下,以至于人们难以判断毕业生就业到底难不难。将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统计和发布的时间适当延后至当年年底会使就业率的可信度提高,会使学校在指导和服务毕业生就业时从容不迫。

在一届毕业生已毕业两年时,发布该届毕业生最终就业率。一是在时间上和现行毕业生就业可以暂存两年户口、档案相吻合,二是在两年的时间内,同一层次、同一类型的高校毕业生质量、社会评价和培养水平之比较显得比较客观真实,也能够体现就业率制度创立之本意。

现行的就业率统计方式一方面存在着虚高,一方面又存在着统计不完全问题,其中有就业率的统计内容和结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就业率靠谁来统计以及如何使用就业率的问题。应该说,一所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否顺利,就业质量高还是低,直接影响着一所高校的社会评价,影响着高校的招生质量、师资引进和财务状况。在这种前提下,高校本身也有关心学生就业的热情和帮助学生就业的积极性,并且愿意为此投入适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一次统计就业率和公布学生去向会成为学校自愿的选择。现在高校处于被动状态,且就业率的作用被过于强化,必然会引起高校的不情愿和就业率的攀比,导致就业率注水。那么,严重失真的就业率还能作为评价高校办学质量的关键性指标吗?况且就业的主体是毕业生本人,学校无能力也不应当承担保证学生就业的责任,成为就业市场的主角。从这个角度看,也不应当将就业率看得过重。

现行的就业率统计方式应当作出重大修订:一是除了学校自己统计外,还应当有民间组织的统计途径,以保证就业率尽可能真实;二是细化就业率,着重按学科专业进行统计,使对一所学校的评价更加客观科学,也便于引导不同层次、类别的学校办出特色;三是淡化就业率,减少不必要的挂钩,给学校“减负”,让学校扎扎实实地做好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使毕业生心态平和地求职就业。总之,应当丰富就业率的内涵,体现不同层次、类别、学科高校的特点,反映社会市场行情、毕业生的期望,使其成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晴雨表、信号灯。

4.立足北京、面向全国,控制人口而不控制人才。北京市政府和有关部门首先要解决北京生源的毕业生充分就业问题,特别是在巨大的人口压力情况下,对北京生源毕业生就业采取适度的保护措施是必要的,但作为首都又不能关闭城门,限制外地毕业生进京求职,何况北京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又必须要有一些紧缺专业京外生源毕业生的补充。

善待“漂”在北京的大学毕业生。“漂”在北京者是北京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补充,不但没有对北京生源毕业生就业造成冲击,反而填补了很多空缺,为北京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特别是在文化创意产业和高新科技产业。应抓紧通过调查,摸清“漂”在北京的毕业生总量、分布情况及其生存情况和利益诉求,给予其非北京户籍的市民待遇。“漂”在北京已经是毕业生自主择业、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奋发成才的重要实践和一种生活方式,对此堵不如疏。

建构与环渤海经济圈相适应的环渤海人才圈。特别是利用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有利条件,拉近与天津的距离,发挥半小时交通的同城效应,建设京津塘毕业生就业共同市场和人才走廊,和天津市、河北省毕业生市场调剂余缺,促进流动,共同建设,共享成果。

(作者系北京工商大学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王成]

作者:卢思锋

农村调查毕业生就业论文 篇3: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解读与就业预警线的重构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线是客观认识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严峻就业形势的重要前提。本文在分析江苏省近三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基础上,提出重构就业率指标,并参照社会失业预警线和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探讨建立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线。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率 预警线

[作者简介]邹治,陈万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16)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我国自1999年开始每年都公布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然而,目前就业率统计还缺乏准确的内涵界定和可靠的获取途径,公布的仅仅是一些简单的数据,国家、社会、学校、个人应该如何根据就业率来评判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还存在诸多争议。本文以江苏省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状况为例,对当前就业率数据进行分解和试算,在此基础上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线进行了探讨。

一、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线的背景与动因

(一)高校毕业生日益严峻的就业状况不仅对毕业生个人、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各方面都会产生广泛的影响

1、对毕业生心理造成极大压力。2007年由江苏省心理学会和南京师范大学牵头组织的对南京20所高校进行的“我最关注的大学生心理问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习、就业压力引起的焦虑、挫折感”高居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榜首。这种对就业的焦虑感很容易在一些心理素质比较低的学生身上投下阴影,一旦不能正确处理,极有可能导致一些过激行为,甚至引发悲剧。

2、增大家庭压力,挫伤家庭教育投资的热情。中国社会素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价值观。有调查显示,在我国家庭消费的排序中,68.8%的家庭将教育消费排在第一位或第二位。然而,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家庭由于考虑到子女接受高等教育之后未必能找到好工作,在家庭条件不是很宽裕的情况下主动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家长期望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是一种正常心理,但如果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却无法得到相应的回报的话,将会极大地损伤公众投资高等教育的信心。如果这种现象继续蔓延,无疑将会影响我国整体人口素质的提高。

3、增加高校压力,为就业率造假埋下伏笔。教育部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作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相关主管部门将毕业生的就业率与高校及其专业设置、招生数量、高校教学工作评估、经费划拨、新增硕士博士点等工作进行挂钩,造成部分高校为提高学校的就业率指标想尽办法,甚至以扣发学历证书为手段向学生施加压力,要求其想方设法在毕业前完成就业登记,甚至伪造就业意向证明。

4、由此引发的社会不公平愈加严重。面对就业难的局面,通过拉关系、找熟人寻找工作的现象愈加普遍。在对南京部分高校2006年本科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中发现,社会资本在就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求职择业过程时,认为能提供最大帮助的因素中,选择亲属或朋友的占44.9%。一些用人单位,尤其是待遇好、权利大的国有部门不能按照公平、公开的原则进行人员的遴选,可能导致一些没有关系背景、来自农村的学生就业状况更加恶化,从而拉大了社会差距。

(二)受多种因素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

1、我国目前面临的三大就业人口高峰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局面将在一定时间内存在。首先,根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的《中国发展报告》,到2020年我国每年至少新增就业人口1500~2200万。其次,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目标,我国的产业结构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调整,要加快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根据预测,我国未来15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大约要减少6000万人左右,任务非常艰巨。第三,我国现有600多万的下岗职工,近800万的失业人口。南此可见,我国巨大的人口总量、产业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城镇化的步伐加快以及大量农村适龄人口、失业、下岗人员急需解决就业的现状,导致我国劳动力市场总体供大于求的态势将在一定时间内长期存在,这也必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2、高校毕业生就业本身也存在供求和结构性障碍。近些年来高校扩招的专业大多集中在易于扩大招生规模的人文社科类专业或热门的计算机等相关专业。据初步统计,开设最多的十大专业分别是:英语、计算机、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艺术设计、会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工程、市场营销、工商管理。这些专业在我国半数以上的高校中都有设置,而且招生人数众多,导致其中的某些热门专业在人才市场上的供需比高达6:1,直接造成了这些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而连续的扩招之后,高学历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大量充斥,引发了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的心理。专科生的工作要用本科生,本科生的岗位要用研究生。专科生找不到工作已司空见惯,在本科生就业难的呼声之后,从2005年开始,硕士生就业难的报道也开始见诸报端,间或还有博士生失业或下岗的新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确实令人难以乐观,不能不让人忧心。

鉴于上述因素,有必要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和预测,划定与其发展趋势有关的预警线和警区。这有如下作用:(1)为国家制定高等教育政策提供依据。大学生就业是考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成果和保证其继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通过建立大学生就业预警线,可以正确评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为制定高校建设、学科发展、招生培养等方面的宏观政策提供依据。(2)为高校制定学生培养计划提供参考。建立大学生就业预警线,可以反映社会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之间的差距,为高校调整和合理配置专业,确定招生层次、招生人数等提供参考依据。(3)做大学生就业的参谋。通过就业预警线的划定,可以让大学生正确了解就业形势,甚至在最初选择专业时即能了解相关专业的社会需求与供给状况,从而避免在就业时出现强烈的心理落差以及盲目性,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指导。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重新解构

就业率是目前我国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统计和衡量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指标,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线的建立离不开对就业率的分析。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自1999年开始公布,其统计工作经历了逐步统一的过程。目前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统计工作主要是根据2004年6月公布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报告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规定进行。《通知》确定每年9月1日和12月30日为毕业生就业率和待就业率定期报告时间。每年9月1日统计的就业率为“初次就业率”,每年12月30日统计的就业率为“二次就业率”。就业率统

计公式为:

毕业生就业率=(已就业毕业生人数÷毕业生总人数)×100% (1)

其中,包括毕业后实际就业的,以及升学、出境工作或留学、自主创业、自由职业、参加国家或地方项目的毕业生均被统计为就业学生。毕业生总人数包含已就业的毕业生、待就业的毕业生和暂不就业的毕业生。

囿于条件限制,无法取得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指标的具体数据。而江苏省是全国的教育大省,高校数量、高校招生数量和毕业生数量居全国首位。同时江苏又是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2007年GDP排名位列全国第三,因此,本文以可获得的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指标数据为基本研究素材,通过对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研究,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参考借鉴。下表1为按照《通知》精神进行统计的2005~2007年度江苏省高校研究生、本科和专科三个层次毕业生的就业率数据,统计截止时间为当年的12月31日,即“二次就业率”。

由表1可见,按照《通知》精神统计得到的江苏省各个层次的高校毕业生在当年末几乎均达到了95%以上的就业率,其就业状况不可谓不好。既然如此,为何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呼声一年高过一年?本文根据公式(2),将相关数据重新拆分后计算得到表2中的江苏省高校2005-2007年度就业率数据。

表2中的就业率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毕业生就业率=[已就业毕业生人数÷(已就业毕业生人数+未就业毕业生人数)]×100% (2)

其中,已就业人数中剔除了升学、出国等毕业生。已就业毕业生和未就业毕业生人数合计为总人数,总人数中不包括暂不就业和不就业拟升学等待就业的人员。

通过比较表1、表2数据可以发现,剔除升学、出国等毕业生后,2005~2007年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的就业率指标①比原就业率指标分别平均下降5.14、13.76、18.56和10.2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将升学、出国的毕业生计入就业范围,大大提高了就业率,尤其是对于高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就业统计的影响更大。而这部分人员在将来毕业或学成回国后依然面临着就业问题,升学、出国等选择只是将他们的就业时间往后推迟。目前将这部分人群计入就业率统计,造成就业率虚高,不利于分析认清毕业生就业的真实形势。

根据《通知》精神,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和自由职业的毕业生也作为就业毕业生进行统计。通过测算我们发现,目前该部分毕业生在就业率统计中所占比例在1~2%之间,因此,这部分毕业生的统计尚不足以对就业率数据的真实情况造成大的影响。但是,鉴于该统计口径的内涵模糊,而该比例近年来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一旦该比例有大幅度的提高,则高校和相关主管部门应对该部分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认真核实,以确保高校就业状况统计的真实性。

三、基于就业率指标的就业预警线划分

目前,已有相关部门和学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线进行了一些探讨。2000年教育部以初次就业率为指标设计了一个参数表,将毕业生就业预警区域划分为5个区域:(1)初次就业率在90%以上时,表明毕业生的就业处于供求失衡的状态,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急迫,而毕业生的供给却严重不足;(2)处于70~90%区间时,表明毕业生的就业处于比较宽松的状态,毕业生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基本平衡;(3)处于50~70%区间时,表明毕业生就业存在一定压力,供需求较为紧张;(4)处于30~50%区间时,表明毕业生就业形势紧张,就业相对困难,有供过于求的迹象;(5)低于30%时,表明毕业生处于供求失衡或就业危机状态。武毅英(2007)提出以二次就业率进行预警,以最高、最低两个预警线将毕业生就业预警划分为3个区域。将二次就业率60%作为最高预警线,40%作为最低预警线。60%的就业率处于“就业压力”向“就业困难”的转化过程中,而40%的就业率则处于“就业困难”向“就业危机”的转化过程中。

如果参照教育部2000年的标准,以表3中按照《通知》精神进行统计的2007年江苏省初次就业率指标为例,可见江苏省各个层次的毕业生就业都处于宽松状态。如以表l中的二次就业率指标来看,各个层次95%以上的就业率更是说明目前江苏省的高校毕业生几乎完全不存在就业压力。这显然与现实中人们的实际感觉不符。

而本文表2中重新构建的就业率指标及其计算结果相比而言更接近于现实的就业状况,由此本文基于重构的公式(2)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线划分提出如下建议:

(一)以“二次就业率”为依据划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线

国外相关研究表明,他们的毕业生通常在l临近毕业时寻找工作,而其找到第一份工作平均需要3~6个月。由此可见,毕业时的就业率并不能真正体现出当时的就业状况,很可能夸大了毕业生的失业情况。一般来说,毕业一年后的就业状态相对稳定,国外一些国家,例如美国、加拿大等都是以大学毕业一年时的失业率作为客观反映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标准。

通常,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前半年就开始寻找工作,这样到毕业当年年底如果还未就业,虽然其真正毕业时间只有半年,但其寻找工作的时间也已经有一年之久。我国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体系不及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家庭和高校毕业生本人对于失业的承受力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因此,统计毕业半年后即当年年底的就业率作为衡量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基准指标是比较合理的。同时,《通知》要求的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也包含“二次就业率”指标,数据的获取也方便可行。

(二)参考社会失业预警线和国外大学生就业率,划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线

发达国家对社会失业率的基本判断是:3~4%以内属于劳动力供给紧张型;5~6%左右属于劳动力供给宽松型;7~8%以上失业问题严重型。因此,通常将4%的失业率视为是自然失业率。

在我国的研究中,冯煜(2001)认为,在中国转型时期,5%以内的失业率说明劳动力资源基本上充分利用,可视为充分就业;如果真实失业率超过10%,则说明城乡之间、劳动力要素与资本要素之间等多方面利益矛盾可能出现激化。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课题组(2002年)将失业状态划分为六个区域,分别为:(1)浅绿灯区:4%以下,充分就业状态;(2)绿灯区:4~5%,适度失业状态;(3)浅黄灯区:5~6%,个别地区失业率达到预警线,应及时予以解决;(4)黄灯区:6~7%,局部地区失业率达到警戒线,需密切注意失业率的变化,做好应付全国性高失业率的预案;(5)红灯区:7%~10%,发出全国警报,立即采用应付高失业率的全国性预案;(6)紫红灯区:10%以上,发出严重警报,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其调查的结果显示,我国城镇的实际失业率在

7%左右,通过德尔菲法得出我国目前失业的警戒线为7.03%,在达到9.73%时,会造成重大社会经济风险。综合上述各种观点可以发现,可视为充分就业的社会自然失业率通常在4~5%之间,而我国需警戒的社会失业率在7~10%之间。

除了参考国内外的社会失业率标准,还可以比较一下国外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在美国,尽管1992至1993年度遭遇经济危机,1993年底美国的社会失业率为6.4%,而1994年4月对1993年毕业的大学生所做的跟踪调查显示:其毕业一年后的就业率为80.5%,4年后的就业率为86.1%。在OECD 10国中有7国(除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大学生毕业4年后的平均就业率为84%。由此可见,部分发达国家大学毕业生毕业第一年的就业率一般不低于80%,4年后更加稳定的就业率在85%左右。

综上所述,我国划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线的思路如下:(1)作为高素质人才,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率指标应高于一般社会就业,否则对人才的浪费是显而易见的。(2)我国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线的划定,不应低于国外大学生的平均就业水平。因为我国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量高层次人才,而国外的高等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都已较高,趋近饱和。同时,由于我国目前尚属于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也不完善,我国社会对于大学生失业的社会承受力较低,因此,对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率标准不应低于国外水平。

(三)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线及警区划分

根据上述原则,可以二次就业率为指标设置三条预警线,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划分为四个区间,如表4所示。(1)无警区:全国高校平均就业率高于95%,相当于一般公认的自然失业率状态,可视为充分就业。(2)低警区:全国高校平均就业率在85~95%的区间,即与国外一般大学生就业率水平相当,可视为供需基本平衡,就业状况比较宽松。(3)中警区:目前我国高校大专毕业生就业率基本在60%以上,这给许多大专学生带来明显的就业压力。因此可以将60%作为该警区的下限,60~85%的就业率被视为就业紧张。(4)重警区:如就业率低于60%,则意味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严重危机,需高度警戒。其中,95%、85%、60%的二次就业率指标分别为从无警向低警、低警向中警、中警向重警转变的预警线。

如根据该警戒区和预警线的划分标准,对照表2中经过重构的江苏省2005~2007年专科、本科、研究生和平均就业率指标可以发现,专科生的就业处于低警区,即宽松状态。而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就业状态均属于中警区,即就业紧张状态,与事实较为相符。由此可以部分验证基于重构的就业率指标建立的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线的合理性。上述预警区和预警线的设计思路和原则可根据需要扩展至专业类型等方面的就业率的统计,从而为指导专业设置和调整提供依据。

根据以上设想,本文以就业率为基本依据,对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提出了评价和预警方案,但实际上仅以单纯的就业率数据而缺乏相应的就业质量分析,是难以作出全面准确的判断的。今后以第一份工作的起薪及其持续稳定的时间、劳动合同的制定与履行状况、专业宽口径的对口情况等重要指标反映的就业质量追踪调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将是学界开拓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职能部门、高校和社会中介组织所要履行的重要职责,以及建立数量与质量指标相结合的大学生就业预警体系的重要基础。

(责任编辑:向 欣)

作者:邹 治 陈万明

上一篇:读懂学生之小学数学论文下一篇:师资素质下高中历史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