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形状论文

2022-04-15

主持人言:2010年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将达到2500万,毕业生人数达到631万。近年来,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权利保障与毕业、就业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校毕业生就业形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状论文 篇1:

高校毕业生特殊群体就业现状及形势分析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持续增加,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高校毕业生特殊群体作为就业过程中的弱势群体,就业问题尤其突出。总结高校毕业生特殊群体的类型及特点,对当前国内外就业现状及面临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特殊群体;就业现状;就业形势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深刻改革,高等教育已迈入大众化阶段。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仅为107万,2010年上升为630万,2011年为660万,2012年为680万,2013年达到699万,创历史新高。从2000—2013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增长近7倍。预计“十二五”期间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将稳定在700万左右。高校毕业生数量的成倍增加使得就业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高校毕业生特殊群体的界定

高校毕业生特殊群体是一个与高校毕业生普通群体比较而言的相对概念,是指由于经济条件、身体状况、心理素质、生活经历、社会关系、专业背景、学业水平以及综合素质等自身以及外在的客观原因,导致在就业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易遭受挫折或不被用人单位接纳和认可,就业较为困难的高校毕业生群体。它的界定标准是能否顺利实现就业。

二、高校毕业生特殊群体的类型及特点

1.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群体。这部分学生多来自偏远山区、经济落后农村,或城市下岗职工等低收入家庭。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不佳、生活困难,在求学期间需要靠打工赚取部分学费和生活费,不适度的勤工助学则常常影响学业;在求职成本越来越高的今天,参加各种招聘会尤其是异地招聘会所需的路费和住宿费大大加重了他们择业的负担。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承载了家庭的殷切期望,迫切希望通过就业帮助家庭减轻经济压力而对工作寄予了过高的期望,加上没有可靠的后盾,缺乏必需的人脉资源,致使就业竞争力下降而成为就业困难群体。

2.学业困难毕业生群体。是指由于底子薄、能力差、适应能力不强、学习不努力或方法不当而导致学业困难毕业生群体。这部分学生或者无法按时毕业,取得学位;或者勉强应付毕业,但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较差,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学业困难毕业生群体常因学业成绩较差、专业技能匮乏等原因而在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屡屡被拒而沦为就业困难群体。

3.心理问题毕业生群体。这类毕业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家庭环境影响以及某些外界因素的强刺激,个性发展受到限制,缺乏在适应社会和生活能力方面的自我锻炼。在就业过程时,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竞争带来的巨大压力,理想和现实间的巨大落差使他们处于一种心理失衡状态,出现自卑、焦虑、悲观、盲从、恐慌、自我否定等心理问题。如不及时加以引导,将极大困扰着他们的就业,使得部分心理问题毕业生成为就业困难群体。

4.形象困难、生理缺陷毕业生群体。形象困难是指那些在身高、体型、容貌、气质等方面明显欠佳的学生;生理缺陷主要是指身体残疾或长期患有某种疾病的学生。生理缺陷、患有疾病或形象困难的毕业生,本身可利用资源的范围和程度就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又受到社会的歧视和排斥,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敏感、缺乏自信等心理情绪,造成就业的障碍。形象不佳或身体残疾,虽然是客观因素造成的,无关求职者的品质,但用人单位站在自身的利益角度,往往比较注重员工形象和健康状况,基本上都将这类毕业生拒之门外。

5.人际交往能力较差毕业生群体。人际交往能力是用人单位考察、录用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毕业生求职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性格内向、胆怯、孤僻、不善言辞等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的毕业生,由于不能跟用人单位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而一次次错失就业机会,成为就业困难群体。

6.“冷门”专业毕业生群体。主要是指因毕业生所学专业冷僻、适应面过窄而导致的就业困难。目前各高校在一些专业设置上过窄过细,人才培养模式远滞后于社会需求,使得就业市场人才供求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各学科专业之间需求不平衡,就业差异显著。有些专业需求旺盛,有些专业则需求量少,僧多粥少、竞争激烈甚至无人问津,成为所谓的就业“冷门”专业。“冷门”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使得他们面临着择业困难的尴尬局面,无奈地成为就业困难群体。

7.女大学毕业生群体。受社会、家庭、心理、生理特点以及男强女弱思想观念、男主女从等传统分工模式影响,“只招男生”成为不少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的条件之一。即使没有明确规定,但大多数情况下以工作需要或专业不适合女生发展为借口,用人单位也会优先考虑男生。“性别歧视”使女大学毕业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成为了困难群体。

三、高校毕业生特殊群体就业现状及就业形势分析

1.高校毕业生特殊群体就业形状。(1)国际现状。美国的就业市场受到金融危机的打击,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美国特别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毕业生就业。在实施“普适性”政策的同时,更加注重采取专门针对大学生的“特殊性”就业促进措施,同时注重利用非营利组织促进大学生就业。德国政府将大学生技能培训与就业相联系,定期开展各种项目,组织大学生见习和实习,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由于印度没有力度特别大的就业政策,印度大学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非常难。巴西近几年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劳动力市场收缩,“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已逐渐为巴西大学毕业生所接受。加拿大的大学生毕业后并不是直接工作,而是进入企业或是去公司实习,积累经验,再进行工作选择。俄罗斯的大学生在就读期间就寻求各种实践和锻炼的机会,但多数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学专业相差甚远。在日本,政府为了提高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实施了多项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措施。(2)国内现状。随着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由计划分配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主择业转变,初步形成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新的就业机制。特别是中国自1999年以来高校不断扩招,高等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迈入大众化教育时代,毕业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挑战。高校毕业生总量就业压力较大,整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高校学毕业生中的特殊群体,因自身的经济状况、身心健康等方面处于相对不利状态,就业问题更加突出。

2.高校毕业生特殊群体就业形势分析。(1)国际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国内经济增速放缓。2013年1月联合国发布报告称,2013年世界经济将持续低迷,预计增长率为2.4%。欧、美等大多数发达经济体面临着经济复苏缓慢、财政紧缩、主权债务风险上升、低增长高失业等诸多问题,很多发展中国家也受到波及,呈现出口下滑、投资需求减少、失业率上升等现象。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GDP增长率从一季度的8.1%降至二季度的7.6%,再降至三季度的7.4%。受国际国内低迷的经济环境影响,中国的外贸、出口、投资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对就业的拉动力减弱,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势更加严峻。(2)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有效用人需求呈下降趋势。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是专业供求不平衡,个别专业供大于求而导致就业难的问题十分突出;二是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与用人单位需求有差距,“招就两难”的现象并存;三是毕业生倾向于经济发达地区、大中城市就业,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紧缺。伴随着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现的局面,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影响,企业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有效用人需求呈下降趋势。(3)就业形式趋于多样化和灵活化,女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同以往倾向于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科研院所相比,近些年毕业生到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就业的人数逐渐增多,自主创业、合同就业以及灵活就业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毕业生就业形式趋于多样化和灵活化。受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上存在的隐性性别要求影响,女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稳定性明显低于男毕业生,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

结语

在中国当前高校毕业生总量大、有效岗位需求短时间内无法实现较大幅度增长的前提下,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压力巨大。如果无法实现就业,不仅是对中国宝贵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由于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会引发焦虑、抑郁、愤世嫉俗等不良心态,不但对毕业生本身及其家庭会产生消极影响,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也会造成很大的负面效应。因此,高校毕业生特殊群体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扩大毕业生就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并妥善解决的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1] 刘铸,李海琼,邓飚.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3.

[2] 江蕾.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形成与对策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30):135-136.

[3] 戴文静.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1.

[4] 杨良柱,师坚毅.高校毕业生中特殊群体就业现状及心理[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15-116.

[5] 张志刚.高校毕业生困难群体就业服务略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2):63-64.

[6] 邵霞琳.试论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成因及职业指导[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3):242.

[责任编辑 陈丽敏]

作者:朱继国 杨大龙 李晶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状论文 篇2:

高等教育阶段转换中就业观念六转变

主持人言: 2010年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将达到2 500万,毕业生人数达到631万。近年来,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权利保障与毕业、就业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高校要使大学生获得公平的受教育权,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特别要把“以学生为本”有机地融入高校学生权利保障与毕业就业工作中,这是一项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因此,探讨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转变以及高校在校学生权利保障问题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本期“专题评论”栏目选择了《高等教育阶段转换中就业观念六转变》和《依法治校语境下高校学生权利保障问题探讨》这两篇文章,希望对我国高校的教育尤其是学生工作改革有借鉴意义。

(特约主持人 刘 尧)

摘 要: 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31万,与2009年相比,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有增无减。大众化阶段的就业观必须要考虑六个转变,即政府从“包办代替”转变为“宏观调控”,就业结构由三角形“顶部”转变为“底部”,大学毕业生从“天之骄子”转变为“普通百姓”,高等院校从“二维”转变为“三维”的人才培养模式,就业形式从“单一”转变为“多样”,用人单位从“被动接收”转变为“主动出击”。只有各方就业主体都转变观念,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和谐就业”的良好局面。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精英高等教育;大众高等教育

早在1973年,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Martin Trow)就在《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一文中提出,从精英过渡到大众高等教育,必然带来教育观、教育功能和课程等11个方面的变化[1]。1998年中国高等院校扩招至今,我们已亲眼目睹了中国大地上从精英化到大众化高等教育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然而对于“大众就业”的变化我们还没有清醒的认识。

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31万,再加上前几年积存至今仍然未就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的大学生数量惊人。2009年媒体就称:大学生就业进入30年以来最难的时期。与之相比,今年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为严重。毫无疑问,“扩招综合症”已开始发作,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大学毕业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过剩,大学生就业在去年、今年和今后几年都将是一个严峻的问题。由此,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是:大学生就业已经从“精英”走向了“大众”,并凸显出许多特征。

一、 政府从“包办代替”转变为“宏观调控”

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直到1982年,我国实行的是“统包统分”的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即高等院校的学生培养资金由国家承担,毕业生全部由国家以指令性计划分配到全民所有制单位当“国家干部”,“一个萝卜一个坑”。然后大学做调配工作,把10个“萝卜”放到10个“坑”里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百废待兴的状态下,此种分配方式适应了当时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解决了当时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在当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到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了改革中等专业以上学校招生、收费和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浪潮。中央有关文件出现了毕业生分配制度的几个小改革:(1) 给学校一定分配自主权,给学生和用人单位一定的相互选择自由。(2) 学校更多地参加毕业生分配工作。(3) 对见习期表现特别不好的毕业生可以辞退。

一直到1985年,负责在《学生派遣证》上盖章的,还是学校的人事处。这意味着,学校把学生和老师都当成同样的“国家干部”看待。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改革大学招生的计划制度和毕业生分配制度的要求。1989年初,国务院批转了《高等学校毕业分配改革方案》,尝试将毕业生计划分配就业制度过渡到社会选择就业制度。到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后,就业制度终于开始引入市场机制。出现了“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市场导向、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自主择业就业制度,毕业生就业改革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到1999年,我国普通高校开始扩大招生,人数达160万,与1998年的108万相比,增幅为48%,由此1999年被看做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标志性年份[2]。 2003年,随着扩招后第一批本科生的毕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187.7万,出现了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一个小高峰,高校毕业生就业由此成为就业焦点。随后,普通高校毕业生数一直呈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95万人上升到2005年的306.8万人,2009年达到了611万人,2010年将达到631万人(见图1)。

如果以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改革标志,从精英到大众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大体可以分为两个时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就业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制度。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就业制度的发展又先后经历了“统包统分”→一定范围内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和“双向选择”3个阶段。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完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三级跳”。在毕业生制度的3个发展阶段中,政府的作用已经明显产生了变化,由先前的“包办代替”转变为“宏观调控”。

在就业大众化的情况下,政府的角色转变和宏观调控是十分必要的。首先,政府不仅要在宏观上加强对人才培养规模、方向的预测调控,还要加大改革力度,畅通毕业生就业渠道,加大劳动、人事、户籍、档案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打破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束缚,制定灵活优惠的政策,鼓励毕业生的合理流动,鼓励他们到西部、边疆和农村等地方就业。其次,政府在改善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和扩大招生自主权的同时,要指导高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建立公正的竞争机制,对一些社会需求不大、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高校与专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经济杠杆、行政手段或学术力量减少招生数量,甚至停招。最后,政府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研究,建立合理、规范、健康和法制化的就业市场。

二、 就业结构由三角形“顶部”转变为“底部”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社会整体上还处在传统的农业社会,经济特点属于典型的二元结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有了很大变化。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及城镇化的演进,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已大幅增加,达到了30%左右,并呈现上升趋势。但总体上看,第一、二产业就业人员仍然占半数以上(见图2),就业岗位也主要分布在第一、二产业。

第一、二产业就业人员占一半以上,就业岗位的层次分布是呈三角形状,从顶端向下,各岗位层面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逐渐下降,而人数逐渐增多。毫无疑问,高校毕业生就业“供需矛盾”决定着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分布和就业层次、薪酬水平等状况。

当高等教育处在“精英教育”阶段时,高校毕业生供给小于社会需求,是毕业生的“卖方市场”。此时,社会提供的“精英”岗位充足,高校的毕业生主要在社会较高层次的“精英”岗位上就业。政府按照“国家干部”的身份,将高校的毕业生分配到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岗位。大学毕业生被人羡慕、尊重,甚至是被推崇的“社会精英”。此种观念多年来严重地左右着大学生的择业观。

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就业完全摆脱了供给的“紧缺时代”,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状态。毕业生就业矛盾凸现,就业由“精英”走向“大众”[5]。最直接的表现是短期内毕业生数量的成倍增加与持续攀升(见图1)。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相应增加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是巨大的。虽然说2009年是“30年以来就业最难的时期”,但可以预见的是今后几年内毕业生人数还有所上升。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GDP的增长将保持在7%—9%,而社会每年能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数是一个在600—900万之间的“常数”。

从市场总体需求看,目前我国大量急需的是高素质的“蓝领”劳动者,传统意义上的“白领”或“精英”岗位是少数,更多的是一般意义上的初级工作岗位。在此种形势下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必将向就业岗位“三角形”靠近底端的方向移动,即一部分毕业生在“精英”岗位就业,而更大一部分在“非精英”岗位就业。

此外,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后,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主要方向就是实现本科教育从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本科及以下的教育将逐渐变成一种素质教育,一种大众化教育。由此,本科专业界限正日益模糊,专业化水平正逐步下降,本科教育正在走向大众化。

三、 大学毕业生从“天之骄子”转变为“普通百姓”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有人将此过程戏称为“从工作找我到我找工作”。

在精英教育阶段,大学毕业生是社会稀缺资源,是“天之骄子”。特别是1977年,在停滞了12年后重新打开的高考大门,百里挑一的惨烈,就学者得到了“鲤鱼跳龙门”的升华,换来了神圣的“大学生”称号。“上大学等于捧上了金饭碗”,一切费用由国家承担。毕业生实行“统包统分”的分配制度,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包当“国家干部”。这种精英式的就业,在计划分配的毕业生就业时期,表现得淋漓尽致。长期以来,这样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的精英心态,不愿把自己视为“普通劳动者”。

而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毕业生进入了一个“大众化就业”的时代。大学生已不再是“稀罕物”和“文化人”,就业“畅通无阻”的状态不复存在。交费上学,毕业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逐渐褪下“光环”的大学生,正在成为就业上的“困难户”。高等教育从满足培养少数精英的国家需求转向满足更广泛的社会需求和公民个人要求,已经不是必然地和“高级职业”联系在一起,而是成为提高公民素质的一种手段。此时,大学生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宠儿”变为普通老百姓,不存在统包统分的问题,而是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毫无疑问,毕业生必须转变观念,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就业。一部分大学生通过竞争进入社会的精英岗位,更多的人进入普通劳动者行列,从事与大众化相适应的“蓝领”工作。

现实中,大学生就业市场化与大学生传统的就业观之间出现了矛盾。就业市场化就意味着大学毕业生全部进入人才市场,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遵循人才市场的规律,由人才市场配置就业。但很多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还没有转变。一部分人面对就业机会却作出了自愿失业的选择,成为“啃老族”。其选择的原因之一就是仍抱有“公有制情结”。

在计划经济年代,国有企业职工一直享有较高、较全面的福利保障,而非公有制企业则不具备这些优势。如此,许多毕业生的就业目标依然是国有经济单位。有研究者对云南省10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显示,86.4%的被调查者最希望去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 。还有的毕业生期望值太高,虚荣心太强,没有从市场特点和自身特点进行择业。计划经济的影响、“天之骄子”的优越感在相当一部分学生中依然根深蒂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口号,被现今一些大学生演变成“到大城市去、到大机关去、到大公司去、到国外去、到挣钱最多的地方去”。

在“双向选择”的就业方式中,“双向选择”本身就意味着竞争。如果期望值过高,不了解就业市场的全面“行情”,一味待价而沽,往往会丧失良机,最后“高不成低不就”,成为真正的“就业难”。就业难,促使毕业生要反思自己“天之骄子”的精英心态,既然无法改变环境,那就不妨改变自己,尤其是心态。香港上市公司深圳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张建平就非常欣赏“从天之骄子到有知识的普通劳动者”的说法。他认为,在就业市场上,“一个大学生和一个没有文化的民工,在与社会进行个人价值的交换时,其本质是一样的”。

毕业生就业市场大门的完全敞开,固然使大学生失去了“象牙塔里天之骄子”的身份。但从长远看,由开放引入的公平、效率原则极大地提升了毕业生与就职岗位的内在契合度,促进了社会整体的现代化发展。大学毕业生只有改变“天子骄子”心态,脚踏实地,切切实实地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适应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形势。

四、 高等院校从“二维”转变为“三维”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教育大众化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人才供求状况已由昔日的卖方市场转化为今日的买方市场,各类人才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更为功利化、实用化。由此,高等院校也必须从“二维”转变为“三维”人才培养模式。

在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质量观是“二维质量观”。评估教育质量主要是评估学术科研和教育教学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学术的、学科的,具备专业领域知识理论和技能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结构性,具有学科专业的内在逻辑性;第二个维度是教育的、心理的,即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需求以及发展规律。精英就业阶段,学生根本无须考虑社会或市场的需要,“一进大学门,就是国家人”,毕业时由国家统一分配。当时流行的一句话是:“我是革命一块砖,东西南北任党搬”,豪迈中透露出无奈。

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维度已经由“二维”变为“三维”,增加了“社会需要”维度。社会职业和岗位对毕业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以及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将影响和制约高校的教育教学过程[6]。高校必须转变观念,增加“社会需要”这一维度,才能提升毕业生与市场的对接能力,才能迎接就业市场的挑战。学校作为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运营实体,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人才的责任。如果高校的“产品”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将面临生存的危机。面对无情的买方市场,高校要学会经营市场,运用市场营销学的方法,承担面向用人单位主动“推销”毕业生的职能。

首先,高校要根据政府统计的就业数据及相关的教育文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根据高校办学能力和实际情况及时改革或取消就业难的专业,加快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其次,高校要进行市场调查,合理预测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实行毕业后的服务跟踪,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在作出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决定其招生规模和人才培养规格,并以此来设置专业结构、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优先设置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控制长线专业。最后,高校要健全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提高指导水平和毕业生就业指导质量,加强对毕业生的指导,结合本校和本专业的优势和劣势,向毕业生解释国家有关大学生的就业方针、政策以及国家的优惠服务,指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职业道德观和择业观。同时,主动联系用人单位,让用人单位准确了解高校和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并与用人单位共同探索培养人才的模式,从源头上解决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五、 就业形式从“单一”转变为“多样”

随着大众化的推进,高等教育已不仅仅是数量的变化,入学起点、社会需求、培养模式、教学方式和培养目标等都将发生一系列本质的变化。精英阶段的高等教育培养的是“英才”,毕业后大多当“白领”;大众化阶段培养的既有“英才”,也有普通劳动者,毕业生既有当“白领”的,也有当“蓝领”的,甚至当“灰领”的。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逐年增加,大学生作为高层次短缺人才所具备的市场优势不复存在。大众化阶段要求高等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必然导致毕业生就业形式从“单一”转变为“多样”。

从就业观看,改变静态的“一次选择定终身”为动态的“终身”择业观。在精英高等教育阶段,读了大学,就能够找一份“一次择业定终身,稳定工作到退休”的“铁饭碗”工作。而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社会经济较为发达,职业流动较为频繁。同时还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高风险性,企业破产、单位裁员、经济不景气以及新生劳动者与在位劳动者的竞争等,均会导致部分劳动者失去已有的工作岗位。由此,职业流动正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其结果是就业者能根据社会需要和自己的知识、爱好和技能,从一个部门转到另一个部门,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才能,逐步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

从择业范围看,转变“狭义”的就业观为“广义”的就业观。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获得职业并取得报酬或经济收入的社会经济活动”[7]。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社会就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有多少种就业形式,毕业生就可能有多少种就业形式。从时间来分,有全日制、半日制和计时性就业等;从地点来看,有大城市、中小城市、乡镇,沿海发达地区、西部或边远贫困地区等;从单位属性看,有党政机关、外资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有企业、乡镇企业等;从就业性质看,可分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和灵活就业等形式

[8]。要改变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就东不就西”和“就高不就低”的现象,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和“有业就业,无业创业”的思想。

中国人的传统就业观念就是走精英化的道路,在择业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自我偏见和社会偏见。北大毕业生卖肉本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却成了重大新闻,在媒体上争论得沸沸扬扬。进入教育大众化之后,学子们的就业观念也应该随之走向大众化。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必须要有大众化的就业观念与之相适应,没有大众化的就业观念,大众化的高等教育绝对不能持续下去,所以这就要求就业观念要发生变化。

六、 用人单位从“被动接收”转变为“主动出击”

精英教育阶段,用人单位“被动接收”国家分配的毕业生,没有选择的余地。学校、用人单位乃至省以下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都无权参与计划的制订。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事先不见面,只有当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后,才能互睹“芳容”。有人套用中国传统婚俗习语,把此种就业制度戏称为“包办婚姻”。20世纪90年代后,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刚刚进行“双向选择”时,通常都是用人单位投入精力与成本,到高校去选聘毕业生。此种供需见面、政策公开的做法打破了多年来就业政策、就业计划的神秘性,使毕业生不再感觉被蒙在鼓里,解决了用人单位“口袋卖猫”的弊端。

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很多毕业生开始主动走出学校,到用人单位“送货上门”,为自己求职“埋单”,用人单位足不出户就可以网罗天下人才。业内人士将此种现象称为“市场倒流”。用人单位的身份由“买方市场”变为“卖方市场”。

由此,部分用人单位打着“合理甄选”的旗子,出现了将公平置之度外的“就业歧视”的现象。如有用人单位直言不讳:女生工作不久就会结婚生子,照顾家庭,必影响到工作。再比如年龄偏大的受到年龄歧视,学历层次低的受到学历歧视,外地大学生受到地域或户籍歧视,缺乏工作经验的受到经历歧视,相貌和身高达不到一定标准的受到相貌歧视和身高歧视……这些“个人属性”的歧视现象,侵害了求职者公平竞争和平等就业的权利,对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大为不利。此外,由于就业市场“逆向选择”问题加剧,这就导致了毕业生就业困难以及“人才高消费”现象的出现,使得就业中的“挤占效应”趋强。

多种多样的“就业歧视”、“市场倒流”和“人才高消费”现象是一种高投入低效用的浪费,也是不公平的表现,人为造成了人才市场供需之间的错位和误导。就业公平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当然不可能要求用人单位毫无条件、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应聘者,就业歧视也不是一个“筐”,不能把所有招聘条件都往里面装。但用人单位要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招聘和用人机制,将用人标准与用人制度完善起来。招聘应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能盲目只要高学历,更不能搞性别歧视。在就业系统中,最终受益最大的主体是用人单位。

因此,用人单位应该转变观念,担负起培养人才的责任,不能要求刚从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具备基本工作经历。过去大学毕业生都有1年的见习期,因为其共识就是,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不能熟练担任自己的工作,要求工作单位、社会一起来培养他们。这是人才成长的必然通道。另外,市场交易的基本尺度——诚信,理应成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应遵循的市场规则,本着“真诚、信实、平等”的原则,以自身实力参与竞争,进行双向选择。这样,才能保障就业市场的有序性,从而充分维护市场主体双方的合法利益。

中国分配就业制度风风雨雨走过了40多年,昔日有些缥缈的“精英意识”和今日现实的“平民思维”在人们脑海里刻下了深深的印记。大学生是国家最宝贵的人力资源,大学生就业问题事关国家的发展大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仅就业过程中参与主体就涉及社会环境、政府、高等院校、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等多方。学生经过大学校园,从中学生转变为大学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政府要从宏观层面对大学、用人单位和学生进行管理(见图3)。

我们需要用整合的视野去看待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多方主体,不能只孤立地看待其中一个,更不能离开市场这个大环境去看待。任何一项主体的改革,都受其他三项主体的影响。他们之间需相互反馈,互相制约。要真正完善“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需要整个社会各个层面改变观念。“观念一变天地宽。大学生、政府、用人单位观念转变一个也不能少。”[10]政府部门、学校、用人单位、毕业生通过市场的纽带,进一步密切相互关系,加大相互的信息沟通和反馈,为毕业生的培养、教育结构的调整,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以及促进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这样,政府的就业政策才能得到贯彻,就业导向才能顺利得以实施,就业效率才能得到充分体现,高校培养的人才才能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从而满足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最终实现“和谐就业”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 Martin Trow.Problem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Elit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 [R].Paris:the general report on the Conference on Future Structures of Post-Secondary Education,1974:55-101.

[2] 汤 敏. 高等教育:需要一种大质量观[N].光明日报,2003-07-31(B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DB].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光盘),2010:20.

[4] 国家统计局.2007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告[EB/OL]. [2008-05-21].http://finance.sina.com.cn/g/20080521/17074894387.shtml.

[5] 曹 殊. 大众化: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必然走向[N]. 中国教育报,2003-03-05(5).

[6] 就业压力叩问高校教学质量门[N].光明日报,2003-07-31(B2).

[7] 陈 震.市场经济知识博览[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317.

[8] 罗三桂.精英与大众化:大学毕业生就业特征比较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4):82-86.

[9] 应松宝.我国大学生就业过程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07:30.[ZK)]

[10] [ZK(]代表关注就业:学生政府用人单位都要转变观念[EB/OL].[2009-03-07].http://news.163.com/09/0307/13/53QBI6UG000120GU.html.

(责任编辑 朱漪云)

作者:张建新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状论文 篇3:

新知青“上山下乡”

大学生“村官”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准备投身农村时,要记住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当村官

“我觉得我现在跟我们村的村民没啥两样。”被村民亲切称为“葫芦妹”的胡一萍一脸憨厚。

胡一萍是北京农学院国贸系2006届毕业生,她是“土生土长”的城里孩子,她放弃了在城里工作的机会,选择京郊延庆县永宁镇西山沟村担任起了一名大学生“村官”。

初见胡一萍,瘦小但不乏干练稳重,实在是无法让人把她和“葫芦妹”这个称呼联系起来。

“没错,她就是我们村的村官‘葫芦妹’。”身边的老支书宋德富的话打消了《经济》记者的疑虑。

目前,在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胡一萍们放弃了在城市就业机会,开始“上山下乡”。他们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新知青。

我把青春献给你

2006年7月4日,胡一萍怀揣着“干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和一份“支援新农村建设”的愿望和决心来到了只有百十来户人的西山沟村。

“起初也迷茫过,也担心村民不接纳我。”胡一萍坦言,但是聪明的她刚来不久就“攀上”了村支书宋德富为干姥爷,一下子成了村里的红人。“当时觉得人生地不熟,攀个亲戚心里踏实,这也是一种打开工作局面的一条捷径吧。”她在给记者介绍这段经历时颇为得意。

胡一萍的“村官”生涯是从简单地适应农村生活开始的。

“第一件事就是了解村情,当然还要迅速记住村里人的名字,我嘴比较甜,也喜欢聊天,很快地就适应了新环境。”说起这个她一点也不谦虚。

现在,村里人都把她当成了自己人,今天这家大爷给她送来几棵菜,明天那家大妈叫她去尝贴饼子。

实际上,刚走出象牙塔就真枪实弹地干,这些村官们面临的不仅仅是交通、购物的不便、信息闭塞等现实困难,还要面对如何与村干部、村民沟通、如何让村民心服口服这些现实问题。胡一萍用她的真诚和智慧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且还有了一个“葫芦妹”的称呼。

“我非常喜欢这个称呼,它不仅蕴涵着村里人对我的喜爱,也是对两年来我在‘村官’岗位所做工作的一种肯定。”

说起这个称呼的由来,还有一段小故事。

虽然对农村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基本适应了,但是胡一萍的心里还是有点迷茫、有些发虚,“我能做点什么?我该怎么去做?”她经常这样问自己。

为了更快地进入“村官”角色,胡一萍参加镇里的大大小小各类培训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她与村民间的距离进一步拉近,同时也发现了这个小村庄竟然蕴藏着大商机。

胡一萍说,在调查中,她发现西山沟村有四百多年种植葫芦的历史。西山沟人不单种葫芦的技术好,旋葫芦条的技术也堪称一绝。任凭手里的葫芦形状千变万化,西山沟人都能迅速旋出均匀细长的葫芦条来,可谓是“家家会种葫芦,家家种葫芦;人人能旋葫芦,人人旋葫芦”。

虽然村民们祖祖辈辈都种葫芦,但村民还只是把它当成日常蔬菜来食用。为了搞清楚葫芦的作用,胡一萍专门回学校请教了老师。老师的答案是,葫芦不仅可以吃,最关键的是一剂药,有很好保健和药用价值。

老师的话让她萌生了一种想法,那就是要把葫芦做成产业、推向市场,让葫芦成为西山沟村乃至永宁镇的绿色名片。没想到第一个反对的就是她的干姥爷,他担心种出的葫芦如果卖不出去,既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也受埋怨。

“我又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镇领导,镇领导非常支持,并帮我一起做村两委干部的思想工作,打消他们的疑虑。同时,还制定了每种植一棵葫芦补贴一元钱的鼓励政策。”胡一萍说。

如今葫芦已经成了西山沟村的一项产业,葫芦也从原来的10钱每斤,变成了现在的20多元每斤,胡一萍也就有了“葫芦妹”这个村民送给她的新名字。

国贸专业毕业的胡一萍的确很有经济头脑,她盘算着,虽然眼下西山沟的葫芦条虽然卖到了25元钱一斤,但作为一项产业来讲这还只是最初的起步阶段。今后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今年我们就给我们的葫芦申请一个商标,让它真正地走向市场。”她有些兴奋地说着。

记者问她工作满三年以后会做什么样的选择,她不假思索地说:“我还留在我们村,把葫芦产业继续做下去。”

“下乡”进行时

“葫芦妹”只不过是全国几万名村官助理队伍中的一员。他们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在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特长,以不同的方式和途径为农村的发展、农民的富裕默默奉献着。

这支被称为“新知青”的“村官队伍从1995年江苏省率先开始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开始,一直持续发展并壮大着。

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2月底,全国共有28个省市区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其中17个省市区启动了村村有大学生“村官”计划。

2008年春,经中央同意,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用五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至此,我国大学生“村官”计划正式转入国家主导的工程建设阶段。“这是对13年来各地大学生村官计划工作的肯定,也是新的、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建设阶段的开始。”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胡跃高告诉《经济》。

北京今年又从北京地区应届毕业生中选聘3095名大学生“村官”,目前北京市大学生“村官”总数达到8136名,超额完成三年招聘8000名高校毕业生到远郊区县工作的任务,基本实现了“村村有两名大学生”的目标。

今年西藏也将迎来首批300名大学生“村官”,与内地省(区、市)都是采取聘用的方式不同,西藏通过公开考录,被录用的大学生“村官”都是正式公务员身份。

不难看出,这个“新知青”的队伍已经从“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

《南方日报》2008年5月4日一篇名为《高校毕业生争当“村官”说明了什么 》的文章中写道:“今年山西省将继续选聘1万名大学生‘村官’,截至4月30日报名基本结束,全省报名总数突破15万人,报考比例达到1∶15,报名人数之多、热情之高、社会氛围之好,为山西省近年来少有。”

时下流行一句话:“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农村一间房。”当越来越多逆“潮流”而动的胡一萍们投身农村成为一个个“村官”的时候,其实,这股“潮流”也在慢慢动摇,因为胡一萍们的到来,让农村真的变了个样。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英语专业的张庆玲,在渤海镇苇店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助理。她看到从事民俗旅游的村民们在接待外宾时因不懂英语错失了很多商机,就办起了培训班。如今,许多村民已能用简单的英语与外宾进行交流了。

2003年以来平顶山市先后帮助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2600多个,个人带头上项目200多个,与群众联合上项目1290多个,帮助引进资金10多亿元,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胡跃高介绍说,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传播了新的观念,大学生有学识、有见地,他们的到来,为农村带来了新气象、新观念,同时也推广了新技术、新方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改进了工作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

安徽大学中国“三农”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德元认为,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不但为大学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缓解了就业压力,同时也为农村干部队伍输送了“新鲜血液”,提升了村官的知识结构,并且“村官”生涯对其自身也是一种锻炼、提升,这将会是他们人生中一段难得的经历。

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当村官

尽管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经、正在或者将要投身农村,但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村官”都能像胡一萍一样把工作干得有声有色。

当“村官”的工作与理想相去甚远的时候、当抱负无法施展的时候、当缺少认同感时候,有少数人无奈地当了“逃兵”。

北京朝阳区农工委宣传科席俊克此前对媒体表示,目前朝阳区在聘用的80个大学生“村官”中有2个人辞职,其他区里也有离开的,但不多。

胡跃高认为,造成大学生“村官”不能融入农村的基本原因有两个:第一,农村人际关系复杂。各种政治关系、家族关系、帮派关系、经济关系、宗教迷信、传统习惯盘根错节、经年积累,形成了特殊的网络。因此,使任何农村工作都具有琐碎、繁杂、敏感、关联性强、难度大的特点;第二,近代大学生多数是独身子女,高中之前即使是农村孩子也是封闭读书,社会知识,特别是农村社会知识贫乏,然后直接进入大学,所学多为专业知识。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招聘为大学生“村官”,以“飞鸽牌”身份进入农村,要从事解决农村具体问题,可想而知其难度将有多大。

在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大学生“村官”课题组的一篇名为《2008年大学生“村官”发展研究报告》调查发现,进村第一年的大学生“村官”多数面临工作难以“深入”问题。感到专业不对口、所学东西用不上、村里矛盾很复杂、人际关系难处理、村里人缺乏认同感、生活不习惯、水土不服、工作无从下手的分别占3.02%、5.17%、3.88%、2.59%、3.88%、1.29%、0.43%、4.31%,合计占24.57%,对前途感到迷茫的占19.83%。两项合计占44.4%。其困扰程度超过了关注收入问题的2倍(21.98%)。还发现,相当比重的大学生“村官”“两张皮”状态一直持续到第三年。

张德元建议,在完善政策的同时还要改变思路,不要指望把大学生“村官”永远“留”在乡村,这是不现实的,应对大学生当村官应当实行动态管理,有进有出,像溪水一样,流动起来,才能激励更多的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官。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昔日村官在采访结束时对记者说:“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到农村,并有所作为的!”这话虽很朴实,却说明了一个大道理:在筹谋大规模大学生“村官”计划时,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农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而大学生在自己决定加入大学生“村官”的时候也要问问自己准备好了吗,是否能应付今后工作中层出不穷的各种琐碎问题,这样才可能避免人才的浪费和流失。

作者:蔡亚林

上一篇:职业技术多媒体教学论文下一篇:变电站工程质量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