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探析论文

2022-04-15

摘要:现阶段,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而大学生在就业期间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往往都会与国际的经济,教育的规模以及质量问题息息相关,大学生应该积极构建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工作素质,应该努力培养就业健康的心理素质,做好提前就业的准备。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探析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校毕业生就业探析论文 篇1:

疫情下如何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探析

〔内容提要〕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不仅对社会经济造成冲击,也对全国的就业形势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疫情影响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从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出发,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就业环境现状,并从国家政策、高校对策、学生本人三方面分别进行探讨,提出促进稳步就业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新冠疫情 高校毕业生 就业政策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新型冠状病毒在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同时,也造成全社会大面积的停工停产,对社会经济发展及整体就业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就目前形势而言,疫情得到良好的控制,社会各行各业也陆续开始复工复产。虽然疫情控制效果良好,但是对大学生就业和高校就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一、疫情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就业既是稳经济、稳预期,也是稳民生、稳信心。2020届毕业生人数达874万,同比增加40万,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经济下行压力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就业形势复杂严峻。高校学生是稳定就业的主力军,促进其平稳就业、顺利就业是当前社会和谐发展,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就业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就业岗位与应聘人才不匹配也越来越成为就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实现高质量就业,充分就业,对实施积极稳健的就业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我国经济形势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大面积的停工停产。对就业创业者来说,可謂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挑战在于复工复产的困难,造成企业面临节约成本缩减人员的困境;机遇在于国家政策支持就业创业,加大调整就业政策力度,包括升学扩招、充实基层专项计划、扩大毕业生参军入伍、开拓科研社区医疗基层岗位、重点帮扶疫区高校毕业生等,为参与就业创业人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

1.环境影响人,自身教育不完善。从近几年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看,企业用人一方面注重高校的品牌,同时更加看重学生的能力和稳定性,一些能力出众且专业知识较强的同学在就业市场上备受瞩目。而一部分毕业生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对工作环境、工作区域及薪资待遇要求较高,对满足不了自身需求的企业产生抵触心理,而不考虑自身能力是否与应聘单位要求是否一致。同时,“慢就业”群体也成为高校就业工作顺利推进的阻碍,部分学生考研或考公务员失利后选择“二战”或“三战”,年复一年。另外,对部分家庭条件较为优越的同学来说,就业也不是“硬性指标”,而是先享受几年“快乐”时光,再去思考未来的人生方向。因此,高校就业工作在推进过程中会遇到一定的困难。

2.高校培养人,能力锻炼仍需强化。学生综合素质是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因素,大学是学生学业水平、价值观念和能力素养提升的重要时期。目前,部分学生在自己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存在“混日子”的心理,导致专业知识不扎实、专业技能不全面,参与社会实践和接触社会的途径有限,因此在求职应聘过程中会显现出缺陷和问题。大学教育应该明确人才定位,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提升师资队伍建设,升级课程机构设置,完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3.单位需求人,招聘原则待提高。从工作性质看,企业一直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单位,每年近四分之三的毕业生在企业就业。从用人的需求看,随着生产力的日益提高,企业的用人需求也逐年提高。从近年来的就业形势看,部分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往往将个人的技术素养和能力水平放在次等需求,把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和个人的就业态度放在第一位,标准的降低导致用人水平的降低,看重学历和学校品牌而轻视个人能力的培养,这导致了绝大部分的职场新人出现工作流动性大等问题。

三、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对策探究

1.紧跟时代脉搏,稳步推进就业。由于疫情的影响,国家在对保障民生和促进就业方面出台了相关政策,如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中小学教师招聘规模,鼓励、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等政策,目的就是让就业能够得到稳步的推进。地方政府及高校在落实国家就业政策时,要讲好政策,理清意义,抓住重点,抓住市场,精准施策。目前,毕业生就业渠道多元,而就业渠道多元及政策支持是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支撑。前期需要学校详细掌握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和意愿,通过精准摸排和重点帮扶帮助学生明确就业方向,提升就业主动性。此次疫情对各个行业的影响不同,对属于实体经济的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影响较大,而对于教育、IT、金融等服务行业的影响相对较小。随着就业市场的不断变化,要鼓励学生积极调整就业选择和职业生涯规划,认清形势,不急于在短时间内找一个固定的“铁饭碗”,多去关注新产业、新经济,学会在流动中发现机会、抓住机会、把握机会,从“危”中寻“机”。积极引导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社区、到部队,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同时鼓励学生激发自身潜能和创业热情,把握大数据、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带来的机遇。

2.固劳思想阵地,扎实就业服务。高校在进行就业工作时,要集合资源,形成育人合力,仅凭借学校一个部门和辅导员完成就业推进工作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做好就业工作要多管齐下和多措并举,扎实做好做细毕业生的就业服务工作,建立多方位立体化的育人体系,全员参与就业既是高校育人工作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在疫情防控时期,高校应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学生“云就业”能力,进一步破解校企供需矛盾。学校应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了解当下企业实际需求,协助解决疫情下单位与学生之间沟通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主动将校园招聘、就业指导等工作由线下向线上转移,充分发挥高校就业市场的主渠道和基础性作用,推进“互联网+就业”模式创新,搭建供需平台,为毕业生提供更高质量的就业信息和服务保障。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在疫情防范常态化形势下,高校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工作,牢固思想育人阵地,切实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因此,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抗压意识和危机意识,及时帮助学生疏散心结,调整就业心态。在疫情防控期间,可以建议毕业生一方面努力通过线上求职,另一方面坚持学习、提升能力,为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3.机遇挑战并存,大学生需转变传统就业观念。最终的就业,也就是毕业生本人的就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接受系统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能够让其在大学生涯中逐步建立自身的职业观念,树立就业目标。在大学,学生的团队意识、大局意识、学术水平、专业技能都需要在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得到体现。高校毕业生既是今天的求职者,也是未来的生产者和创造者。在疫情面前,毕业生应利用信息化手段丰富自己的阅历和技能,多学习、多交流、多思考,积极调整自身的就业策略和就业选择,尤其特殊时期更应该端正态度,转变就业观念,改变“等、靠、要”的消极思想观念,树立“就业—择业—创业”的就业观,抓住机遇,努力为社会为国家贡献自身的力量。疫情面前,机遇与挑战并存,不论是国家、高校还是毕业生本人都要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层层落实就业政策,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必须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坚定信心、精准施策,全力以赴促进毕业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扎实稳步地推进就业工作。

(作者单位:1.3.沈阳工业大学;2.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

作者:梁朋 王野 张金龙

高校毕业生就业探析论文 篇2: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探析

摘要:现阶段,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已经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而大学生在就业期间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往往都会与国际的经济,教育的规模以及质量问题息息相关,大学生应该积极构建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工作素质,应该努力培养就业健康的心理素质,做好提前就业的准备。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障碍

一、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基本要求

大学生就业思想和观念有误是大学生就业的最大障碍,突出的表现是有业不就,导致很多宝贵的就业机会擦肩而过。

(一)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考核大学生的核心项目,大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可以很好地反映出他的兴趣所在,更主要的是反映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情况与学习态度。如果你连自己的专业知识都没有掌握,你所应聘的公司会质疑你的学习能力。专业知识素质指的是学习能力,兴趣的培养,知识额拓展等等呢个,为了工作学习准备的一系列知识储备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就业素质。往往专业知识越强的大学生,找工作的希望会越来越大。

(二)实践经验

在当下,实践经验的重要性已经受到很多大学生的重视,很多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被淘汰,更多的是连基本的工作机会都没有。所以,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该累积多的工作经验,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兼职会影响学业,所以大学生没有实践经验也是可以理解的。在这里,作者认为这种说法只是一种托词而已,即使不能到社会上实践,也可以在图书管理学习别人的经验,名人的成功并不是偶然,都是有原因的。所以,实践的方法有很多种,既可以切身去实践,也可以学习他人的经验教训。

二、大学生就业中的常见心理障碍

在相对复杂的社会环境里,学生的心理要承受很大的考验。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与日俱增,这难免会使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产生一些心理障碍。所以,我们应该冷静分析这些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毕业生的心理障碍。大学生普遍的就业心理障碍如下:

(一)找不到工作的羞耻心理

从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现象中,不难看到本质是现在大学生的私欲很高,实际的工作能力却很低。很多没有上过大学的初中毕业生背井离乡,在沿海等发达地区能够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职业,为什么大学毕业生却不能?问题之所在就是大学生不能真正的放下身份,无法面对求职失败带来的羞耻。

(二)求职失败后的自卑

很多大学生在求职失败后,产生了不自信的心理。很多大学生只给自己一条路来选择,这样十分限制个人的发展。现在,就业压力很大,但不意味着没有一份工作机会,很多大学生不愿意到偏远山区去,认为没有前途。因为求职方向的狭窄,一旦求职失败后,大学生们很容易表现出缺乏自信。大学生就业难,但转变了观念就不难。尽管不利因素很多,但并非没有亮点。传统就业的主渠道变窄了,但各种非公有制经济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大企业已经人才济济了,但中小企业还求才若渴。城市已经人满为患了,但广大农村还大有用武之地。只有少数大学生认为就业找饭碗不如创业谋发展。大树底下长不出大树,勇于从误区中走出。

三、大学生就业心理应对策略

(一)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就业的心理素质指的是以自己自身心理素质为主,在个体环境,教育环境相互交错的过程中形成的对个体活动具有重要影响的所有心理品质的综合。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主要包括就业能力和就业人格两个方面,其中就业能力在整个就业心理素质中占有核心地位,就业人格是大学生能否成功提供动力和保障。

(二)提前做好就业准备

1准备转换角色

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大学的阶段是一种单纯,美好的有保障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容易出现对未来美好的畅想,但是这样的生活与真实的社会有着很大的差距。四年美好的大学生活马上结束,在离开学校,踏上社会之前,最为重要的是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这个时候就要是我们抛开过去单纯美好的幻想,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现实的环境。要是成功,正确的选择职业,就一定要快速转变角色,不要把在学校,家庭里得到的关心,呵护当成社会的认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生活中有成功就会有失败。而当代大学生由于一直囿于校园,生活经历比较简单,未曾经历过波折,没有经受过挫折的考验,所以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情绪波动性大,情感较为脆弱,缺乏对待挫折的准备。在就业工作中,他们往往希望一蹴而就,能够顺利就业,害怕失败。一旦受到挫折,往往产生挫折心理,感到失落、悲观失望、自惭形秽,对自己、对未来失去信心,或不思进取、消极等待,或怨天尤人、顾影自怜。大学生应该真正的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想要干什么,制定出合理的方案,指导自己行动,才可以更好的实现自己的理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选择职业是人生中的一项大事,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将来的成就。但是,合适的职业并不是一般只觉可以进行选择的,除了社会需要,了解行业情况外,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个人职业兴趣。职业兴趣决定了一个人对这项工作所倾注的热情与努力程度。并不是每一个有能力的人都会获得成功,取得成功的大多数是那些具有一定能力,有对从事的事情很有兴趣的人。

2择业中的心理应对

(1)越挫越勇,百折不挠。人们在求职中遇到的挫折是很正常的,不能因为挫折而自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要保持自信,如果丧失自信,就会失去开拓新生活的勇气。顺境中的自信很正常。但是在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

(2)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要勇于竞争。在就业过程中,一些大学生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信心和勇气不足,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推销自我,依靠自身的努力去赢得竞争、赢得用人单位青睐,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寄希望于地方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寄希望于家庭,或静候学校和地方的安排,或依靠家长去四处奔波,缺乏择业的主动性,等靠思想和依赖心理严重,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劣势。人们时常把当今的世界称为竞争时代,当今社会,竞争时时冲击着人们的事业与生活,冲击着人们的思想与意识。人人都在竞争,人人都希望在竞争中强化自己的自身素质。所以说,现在大学生要在日常就加深竞争意识,做好参加竞争的心理准备。

参考文献:

[1] 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對策研究[J]

[2]苏静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教育教学论坛[J]2011年第3期

作者:张卓然

高校毕业生就业探析论文 篇3:

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成因探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令人唏嘘慨叹的就业现状,年复一年众说纷纭的研讨争论、上下聚力的应对措施、层出不穷的引导教育都无不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大学生就业对全社会的影响至深。无论社会现状还是毕业生本身的问题都严重影响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对于当下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面对的困难,我们必须持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必须切合实际、务求实效的寻求就业难题的破解之策。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成因;对策

1999年政府为了实现21世纪发展战略进行了第一次全国高等院校扩招,高校毕业生从2002年145万人猛增至2010年350万人。中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事业有了长足进步,但随之而来的是日益严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毕业即失业”情形屡见不鲜,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这一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高校教育大众化的顺利展开,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对于当下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面对的困难,我们必须持客观和理性的态度,必须切合实际、务求实效的寻求就业难题的破解之策。

一、大众教育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根据2003年、2005年和2007年三次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数据表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落实率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是单位就业的比例下降;毕业生的月起薪增长缓慢,按可比价格计算,实际起薪有下降的趋势;毕业生最主要的就业地点仍然在大中城市;在各种就业影响因素中,毕业生认为与工作直接相关的因素最重要,其次是学历层次、学校名气、热门专业等体现高等教育状况的因素;学校、亲朋好友、网络成为毕业生求职最重要的信息渠道。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因分析

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就业总量压力、社会就业观念滞后、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因素等问题,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现如今毕业生的职业意识薄弱、就业能力不足、择业期望失度、求职技巧欠缺,对就业前途存在迷茫和恐惧心理,也已成为当前严重影响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而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毕业生数量的增长速度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的矛盾

根据2003年、2005年和2007年三次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数据表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落实率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是单位就业的比例却在下降。这是因为我国高等教育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高速发展,人才的存量资源已经大大增加。前教育部长周济在2005年亚洲教育北京论坛上说,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总规模已经达到了2000万人,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19%。到2006年,中国高校的入学率攀升至21%,充分表明中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然而随着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不断下降,就业缺口不断扩大。[1]究其原因,在于经济增长主要部分是高新技术,通过技术力量而不是通过人力来提升经济增长,他化解的就业量本来就少,再加上高校培育方向不明确,毕业生素质良莠不齐,毕业生存量资源迅速增加,稀缺程度在下降,就业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

(二)供求结构不平衡,就业体系不完善的矛盾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问题的意见》认为,从总体上看目前高校毕业生数量与各行各业的需求量相比远远不足,高校毕业生在地区的分布和结构上也不平衡,就业困难是结构型的,也就是说高校毕业生不是就业难,而是择业难。由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南方经济发达地区和各大城市经济相对发达,造成工资普遍偏高,这也吸引着大多数高校毕业生聚集于此,造成了“挤压效应”,不少大学生形成这样的观念“宁要上海一张床。不要西部一套房”。高校学生毕业后没有确定目标,往往缺乏针对性,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南上北下,疲于奔波,就业市场的不完善,使得有些学生尤其是优秀学生掌握很多的就业机会,但是只能选择其一,而普通的不是很优秀的学生则因为优秀学生的资源占用而只能处于实业状态,导致用人单位招不到人,而有些大学生却找不到工作,个别学生的的违约行为不仅影响了学校的声誉,也影响到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的配置,提高了就业成本,最终产生了就业市场的诚信危机。另外,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单位受到编制户口、工资及学历等各种指标的影响,在双方自主择业自主用人方便不自由,就业人员主体地位不平等,毕业生往往为了一份工作而牺牲自己的一些法定利益。

(三)高等教育改革滞后,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矛盾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滞后于社会需要,即模式僵化规格单一,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不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信息社会,需求不断转变,人才的培养必须适应信息社会追求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然而在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以社会需求为基础,而是因循守旧,急功近利。往往热衷于增设热门专业,热门过热冷门更冷,急速膨胀和严重收缩下导致毕业后就业趋向一致,扎堆严重,市场需求饱和。长期以来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教授照本宣科,学生囫囵吞枣,忽视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倾向,再加上师资条件不足,专业人员缺乏,人才预测工作薄弱,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之后,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世界诸多国家都在改革高校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增加课程的选择性和弹性,这对我国高等教育来说不可谓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与不能满足现实需求的矛盾

高校毕业生就业具有初次就业强,群体性突出的特点,得到科学有效完善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有为重要,但我国从社会到高校内部本身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处于初创阶段,尚不成熟,尤其和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比如英国高校,一般设有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部,既是学生就业信息的主要数据库,又肩负这为他们排忧解难,对症下药的心理辅导任务,服务部的工作人员常年利用和用人单位保持密切联络,建立联系。美国也有专门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如加州大学的一家分校只有两千名学生就业指导中心的专职教师就有16人,就业中心不仅搜集信息,还开设就业指导的训练课程。而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投入资金不足,工作人员缺乏专门化专业化专家化的知识体系,就业信息滞后,不注重和用人单位的长期沟通联系,双方仅仅停留在政策的宣传,供需见面的条件和机会上,导致的结果是,就业问题得不到解决,对于毕业生的最终指导收效甚微。

三、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途径和措施

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全社会应深入剖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积极探索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途径。通过对高校毕业有业难就成因的透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政府方面,加强宏观调控,深化高校改革,完善就业市场,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就业事关民生民本,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文职,坚持实施积极的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因此,首先大力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在产业类型上,尤其要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知识含量高附加值大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政府职能部门增强服务观念,对中小城市,通过政策税收等提供补助,创造良好的环境,鼓励这些用人单位接纳毕业生,在户口关系、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上给予很大程度的优惠。强化部门协同,加快劳动人事及户籍管理等相关制度改革步伐,突破劳动人事、户籍制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制约。对新增加的就业岗位,要优先录取有相应资格的高校毕业生。在完善就业市场方面,政府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扫除体制性障碍。健全就业市场法制法规,对歧视问题严惩不贷,制定相关法律如毕业生就业法,人才保护法等,探索建立与毕业生就业密切相关的待业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2]有效规范就业市场,强化监督。还要重新认识思想教育和政治动员的重要性,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制约。政府还应加强对高校的办学指导,避免高校盲目的专业设置,加强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教学质量的方面的监督检查,把毕业生的就业率作为评价高校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委托或授权行业协会或研究机构就用人单位对人才数量质量需求进行调查,及时反馈和传递有关信息,加强信息化建设,这方面可以借鉴外国:德国由国家劳动局建立一个全国通行的网络平台,用人单位和学生都可以任用一个电脑登陆,免费共享资源;美国政府投资、由劳工部建立统一网站为雇佣双方提供媒体,面对公众,这是大学生除学校以外获得信息的最主要的途径。我国在加强高校就业信息完善的同时,应尽快建立统一平台的互联网信息发布渠道,实现供求双方信息资源共享。建立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机制。

(二)高校方面,深化教育改革,更新培养模式

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指出:“高等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高校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是求职者,而首先应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学校的专业设置要合理,将社会需求的可能性作科学分析,将专业结构的调整与招生相结合,前瞻性的考虑到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调整和规划专业要做到积极把握机遇,与时俱进。学校要改革教育思想,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充分发挥学生血刺的主动性,使学生具有自我发展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注重培养独立的思维方式,勤于思考善于观察。[3]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在课程教学,社会实践,思想政治工作等环节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职业道德的培养以及专业精神的培育,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开张就业上岗培训。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和合作共事的能力,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建立毕业就业指导中心。高校要配备强有力的就业工作队伍,建立强大的校内就业服务体系,将就业指导当成一门学科来研究,将就业工作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设计,让他们指导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应该做好哪些准百,将就业指导渗透到教学中去,让学生了解所学领域的发展放前景,提高学生能够的实践能力。在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上,教材要新颖,教学形式要多样化,开展就业政策思想教育、心理、择业方法等广泛的咨询,进行职业能力倾向测试,建立供需信息网络。提供供需交流场所,组织供需活动与协调服务等。增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从而更好的实现高校毕业生资源的合理化配置。

(三)毕业生方面,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基层就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受传统观念和“精英教育”思想的影响,高效毕业生定位不准,心态偏失,存在追求高薪,只愿意到大城市、著名公司工作,而不愿到艰苦落后地区工作,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新村疑虑。从而造成了部分地区、部分行业无人问津,部分地区、部分行业极端过剩的恶性循环。据《齐鲁晚报》转载,一份专门的权威调查分析,目前有七类中国年轻人有也不旧,其中第二类就是高校毕业生,他们对就业岗位期望值过高,过于挑剔,最后索性不就业。[4]这类人的特点是心高气傲,认为低收入岗位使自己屈才。鉴于此,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需要矫正,他们应该认识到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他们的就业期望值应与之相适应,大学生首先是一个普通劳动者而不是象牙塔里的精神贵族。要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革新哪些旧的观念,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念,走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地方高校毕业生可以回到西部、基层、家乡等中高级人才需求量大的地区与单位,参与基层经济建设和发展。[5]培养主动精神,培训创业技能,不断学习,增长才干,有勇气有胆略有信心,敢于艰苦奋斗,摈弃传统观念,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总之,解决和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仅靠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社会、学校和毕业生三方需协调配合。政府应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建设和完善,增强网络招聘的优势,调整人才洽谈会的形式;高校应继续加大学校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的力度,促进毕业生求职效率的提高;高校对本科教育应给予更多的重视,高校要明确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调整培养内容,提高教育质量,创出本科特色;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应注重求职的针对性,合理配置各项求职费用,努力提高求职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李龙,罗福群.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探讨[J].南方经济,2003(6).

[2]王银芬.高效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问题探讨[J].科技信息,2007(12).

[3]高玖伟.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决策分析[J].首都经贸大学学报,2008(1).

[4]杨宗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探讨[J].洛阳大学学报,2000(3).

[5]郑松涛.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3).

作者:刘洁

上一篇:选煤厂绩效考核管理论文下一篇:信息技术下小学数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