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论文

2022-04-21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关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新冠肺炎疫情的常态化管理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论文 篇1:

浅析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心理调适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仅是关系到数百万毕业生个人前途和社会稳定发展的大事,同时也是他们人生的一次重大抉择,也是对其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一次检验。目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也日趋复杂,而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处于劣势,其就业心理也将面临着更多的问题,因此,认真研究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与心理调适将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高职毕业生的一般心理问题

1、就业焦虑心理。就业焦虑是指毕业生在落实工作单位之前表现出来的焦虑不安。个体对多种生活环境的担忧或对现实危险性的错误认识直接导致了焦虑。美国心理学家贝克的研究表明:焦虑水平与对结果的不现实期望和幻想有关,所期望和幻想的结果越严重,焦虑水平就越高。高职毕业生若自我定位不当,面对就业挫折,精神就会处于一种焦虑状态;有的毕业生认为社会是复杂多变的,进入社会后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必须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而这些人际关系是他们在大学生活中少有接触的,他们没有勇气去面对所谓深不可测、复杂多变的社会。高职毕业生的这种过度或持久的焦虑体验,形成就业焦虑心理,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的生活和就业。

2、自卑、保守型心理。自卑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不满、鄙视等否定的情感,是对个体的得失、荣辱过于强烈的一种心理体验。当这种自卑心理严重时就可能发展为自暴自弃,甚至失去生活乐趣。高职大学生刚进大学时都比较自信,然而在日后的比较中发现自己无论在能力、成绩以及特长、素质等方面都很一般,甚至不少方面远远落后于本科学生时,强烈的自卑感就会严重地困扰着他们。在就业时对用人单位提出的各种苛刻条件和问题,不是以积极的态度去争取,而是悲观地认为自不如人,以消极的态度面对,在求职择业过程中缺少必要的主动性,往往与许多适当的机会失之交臂。

3、抑郁、压抑型心理。抑郁是指在长期持续的精神刺激因素作用下产生的一种以情绪低沉、忧郁、沮丧、自责、压抑为主要表现的精神状态。由于学历偏低、就业困难及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较大等因素的长期困扰而产生抑郁、压抑心理,同时由于抑郁的心理又阻碍了其正常的就业,由此产生的挫败感又将加深抑郁。这类高职毕业生频频向其向往的单位投递求职材料,但往往很少接到回音,在漫长的等待回音中,在希望与失落之间,他们的情绪很低落,有的甚至对求职失去信心。此类心理问题更增加了他们就业的难度。

4、浮躁、盲目型心理。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高职毕业生面对求职择业过程中千头万绪的事情,心情浮躁不安,是升本科还是就业,是暂时找个单位上班以后再调整还是找不到合适单位就不就业,是选择专业对口单位还是挑选单位的地理位置等等问题使他们难以应付。这类毕业生没有主见,盲目从众,心态浮躁,最终不会顺利升学或就业。

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的自我调适

就业本身就是毕业生认识和适应社会的一个过程,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困难,甚至经过几次挫折才最后成功是正常的。在就业过程中遇到许多心理冲突、困惑,产生一些不良情绪也是正常的。高职毕业生在遇到就业问题时应及时调整心态,从容、冷静地面对就业这一人生重大课题并做出正确、理智的选择。

1、适当调整就业期望值。就业市场化、自主择业给大学生带来了机遇与实惠,高职毕业生必须面对现实,、接受现实,不能怨天尤人。同时高职毕业生要适当调整就业期望值,要有从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的思想准备。在择业时要看的长远一些,学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当前高职毕业生学历、素质还有待于提高的前提下,获得一个十分理想职业的时机还不成熟,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先选择一个职业,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增加实际经验,然后再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正当的职业流动,逐步实现自我价值。

2、建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高职毕业生在择业时不能只考虑工作的经济收入、工作条件、地点等因素,更要考虑职业对一生发展的影Ⅱ向与作用,应看重职业能否帮助实现自我价值。因此要在考察社会需要的基础上,树立看重自我职业发展、才能能够发挥、事业成功的职业价值观。对于那些虽然现在工作条件较差,但发展空间大、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单位要优先考虑;对于那些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太高,但发展潜力大、创业机会多的工作地点也要重视。高职毕业生要建立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合理的职业价值观,实现正确择业。

3、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自我,主动寻找机遇。高职毕业生择业要知己知彼。知彼就是要了解择业的社会环境和工作单位,正确认识面临的就业形势,了解用人单位的需要。知己就是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要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缺点和短处,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要明确自己想做什么,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扬长避短,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自己,要知道自身存在的某些缺点并不可怕,可以先就业然后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克服缺点,发展和完善自己。

4、坦然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高职毕业生在求职中遇到的挫折要比本科生多,这时,应该用冷静和坦然的态度待之,客观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归因。首先,在就业市场化、需求形势不佳、就业竞争激烈的条件下,出现求职失败是在所难免的,不能期望自己每次求职都能成功。其次,求职失败并不一定就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行,高职毕业生有自身的优势,出现求职失败有许多原因,可能是因为选择求职单位的方向不对,也可能是因为自身价值观与单位的企业文化不符合,还有可能是其他一些偶然因素。总之,要正确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调整自己的求职策略,学会安慰自己,以便在下次的求职中获得成功。

5、积极调整心态,促进人格完善。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高职毕业生应当自觉提高自我心理调适的主动性。当心理平衡难以维持,即将产生或已经产生心理障碍时,应当根据自己心态的实际情况,选择各种诸如自我静思法、自我转化法、自我适度宣泄法及理性情绪法等自我心理调适方法来调节心态,重新建立心理平衡。通过对自己在就业时出现的种种不良心态的分析,可以发现自己平时不容易察觉的人格缺陷,积极改变自己、发展自己,使自己的人格更加成熟,顺利就业。

作者:胡志伟

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论文 篇2:

新常态疫情下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关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新冠肺炎疫情的常态化管理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新常态疫情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存在的悲观就业心理、紧张焦虑心理、自卑怯懦心理和依赖外界心理,提出了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开展就业求职学生心理辅导,深度挖掘精准匹配就业岗位,加强网络就业咨询服务,开展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等解决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新常态疫情;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04.42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处于“六稳”之首,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909万人,相较于2020年预计增加35万人[1]。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给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影响和冲击,创纪录的应届毕业生人数叠加经济下行压力,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或许会延续到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让高校毕业生顺利毕业、尽早就业[2]。往年毕业生就业季,就业和学业双重压力导致毕业生心理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由此引发的悲剧时有发生,受2020年疫情爆发的影响,应届毕业生心理问题势必会更加突出。当前对于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研究成果较少,且研究多为理论研究[3] [4],实践指导性有待提升。本文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寻新冠肺炎疫情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及成因,并提出解决应届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措施。

1 疫情影响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为准确了解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本研究对该校2021届毕业生发放了6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86份,有效率为97.67%。参与调查的男女生占比分别为44.57%和55.43%,其中72.57%的毕业生生源地来自三四线城市,生源地为一线城市的人数占比仅为9.14%。在毕业意向的调查中,56%的毕业生计划升学,另有42.29%的毕业生倾向于就业或创业。在择业意向城市的调查中,超过半数(50.29%)的毕业生选择在学校所在地择业,25.71%的毕业生意向家乡所在地,另有24%的毕业生倾向一线城市就业。截止到2021年1月,已有18.86%的毕业生表示已找到工作,81.14%的毕业生仍处于未就业状态。

目前,学术界对于新冠肺炎疫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较为关注,有研究针对疫情导致的“心理问题”展开广泛讨论[5]。高校应届毕业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引发学术界的关注。本研究采用凯斯勒10量表(简称K10量表)[6]测量高校应届毕业生心理健康水平。本研究的调研样本为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21届应届毕业生,数据显示,586名被试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悲观就业心理、紧张焦虑心理、自卑怯懦心理和依赖外界心理等方面。

1.1 悲观就业心理

调查问卷数据显示,23.43%的毕业生在就业时会感到无助,14.28%的毕业生感到做任何事情都很困难,13.71%的毕业生会因为就业感到沮丧,更有甚者,6.86%的毕业生感到做什么都没有意义。受疫情的影响,2021届应届毕业生面临比往年更加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难度直线上升,一次又一次失败的面试经历会导致学生产生强烈的自我否定心理和无助感。

1.2 紧张焦虑心理

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在面临就业时,有25.72%的毕业生明确表示会无缘无故地感觉到劳累,有39.43%的毕业生会对就业感到紧张,另有13.15%的同学会感到休息不好且不安。持续存在的疫情、就业机会的缺乏和看不到未来的迷茫,使得应届毕业生产生较为严重的紧张焦虑心理,承担超负荷的精神负担,更不利于他们找到满意的工作。此外,部分应届毕业生过度揣测疫情对就业形势带来的负面影响,缺乏对国家相关就业帮扶政策的了解,更容易产生恐慌和焦虑心理。

1.3 自卑怯懦心理

本次研究对2021届毕业生的就业信心进行了调查,问题为“你对自己毕业后能找到满意的工作是否有信心”。调查数据显示,仅19%的应届毕业生对毕业后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充满信心,而有37.14%的毕业生不确定是否可以找到满意的工作,3.43%的毕业生对找工作几乎没有信心。这说明疫情常态化下,2021届应届毕业生缺乏足够的信心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有些应届毕业生甚至表现为自卑怯懦心理,处于自我否定的不良心理状态中。

1.4 依赖外界心理

在“你在择业过程中想要获得哪些方面的帮助?”一题中,36%的毕业生想要获得社会的帮助,11.43%的毕业生倾向于向家庭寻求帮助。本研究进一步对被试者在择业过程中已经获得的帮助进行调研,70.86%的毕业生获得过学校方面的帮助,11.43%的被试者认为毕业生及朋友在择业中给予过他们帮助,而家庭支持仅占9.71%。部分毕业生在就业时过度依赖家人,并且存在眼高手低的心理状态,当家人为其介绍工作时又会认为未达到自身预期,此时更容易导致心理偏差。

图1为截止到2021年1月应届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情况(K10量表)。

2 解决高职院校就业心理问题的建议

2.1 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

高校应当组织2021届毕业生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屆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7],不仅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疫情防控,也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政战疫的第二课堂;有效整合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做好思想引领、就业指导、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工作;充分利用辅导员、班主任和导师的合力作用,为毕业生提供精准的就业指导服务,引导高职院校毕业生正确认识疫情,精准把握当前的就业形势。

2.2 开展就业求职学生心理辅导

高校要开通就业心理指导热线,为学生提供就业“一对一”心理辅导,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络平台发布就业心理调适方法,分类指导毕业生正确认识和积极面对就业过程中的挫折,鼓励毕业生调整心态,积极面对,主动出击,坚定信心。对重点地区和重点群体毕业生进行就业心理帮扶,通过与学生“一对一”交流,根据学生实际困难和心理困惑,“一人一策”进行就业指导和心理帮扶。

辅导员应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调节。首先,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规律。可以通过为自己量身定制生活时间作息表,在放假闲暇之余不忘阅读书籍,加强锻炼。其次,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及时进行自我激励。当产生负面的就业心理或情绪时,要学会利用正向思维来解决问题。最后,加强日常对疫情防控中的榜样的关注度,以榜样引领作用树立自身坚定的信念。正确认识疫情对就业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不局限于负面情绪之中。

2.3 深度挖掘、精准匹配就业岗位

高校应依托本市人事经理协会优势资源,主动和世界500强企业、上市企业、智慧企业及其他优质企业就业单位联系,扩大优质岗位数量。挖掘产教园、创业园内企业资源,收集就业岗位信息。主动联系紧密校企合作企业(“一班一企”合作企业等)开拓就业岗位。积极对接本市及各下辖区人社局,搜集各类企业岗位需求信息。大力动员全校教职工内部资源,挖掘与教职工相联系的社会资源就业崗位。充分发动优秀校友资源,邀请优秀校友所在企业参加招聘会。

及时搜集国家、省、市、区、校各级网络招聘平台岗位信息,认真筛选适合本学院毕业生求职需求的岗位信息。根据岗位要求和毕业生自身特点进行精准匹配,“一对一”推荐适合毕业生求职就业需求、有发展潜力的岗位。指导学生在面试前精准制作应聘简历及做好面试充分准备。跟踪招聘效果,及时了解学生应聘是否成功,为下次应聘总结经验;及时跟踪企业招聘结果,建立牢固的合作关系。

2.4 加强网络就业咨询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推进智慧就业行动计划,利用本校“就业创业信息网”平台为毕业生创造条件。首先,引导学生充分用好教育部“24365”就业指导一站式服务平台、江苏省招就中心春季网络招聘会、苏州市及下辖区各类网络招聘会,引导毕业生积极参加网络招聘;其次,常态化举办校园网络招聘会,充分利用“91JOB智慧就业平台”,根据需求开展分行业、分地区专场招聘会,提高招聘会精准度;最后,主动联系大型人力资源公司开展联合招聘活动,主动邀请知名企业开展“云宣讲会”。

2.5 开展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

对中高风险地区毕业生,根据学生需求推荐岗位,直至就业。对家庭贫困毕业生,跟踪了解家庭经济情况,引导他们将求职补贴用于求职就业上;对出现特别情况的困难毕业生帮助申请困难补助,促进其顺利就业。对残疾毕业生,根据身体情况推荐适合岗位;对就业特别困难的残疾毕业生,组织至苏州市残疾人联合会进行登记并匹配推荐就业。对学业困难毕业生,及时了解可能不能按期毕业的难点,对于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供二级学院决策;“一对一”为他们指点弥补途径,助力他们正常毕业。

参考文献

新华网. 2021届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达909万人[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12/01/c_1126808878.htm.

人民网. 稳就业“组合拳”援企稳岗安民心[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l/2020/0301/c1001-31611341.html.

王双煌.疫情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选择与就业心理[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04):76-80+120.

赵天明,黄月明,刘炜.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0(22):40-44.

专家谈疫情系列回答:疫情对公众会产生什么心理影响[EB/OL]. http://tech.sina.com.cn/d/2020-02-06/doc-iimxyqvz0732795.shtml.

李春玲.疫情冲击下的大学生就业:就业压力、心理压力与就业选择变化[J].教育研究,2020(07):4-16.

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部署做好2021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EB/OL]. http://www.moe.gov.cn/jyb_zzjg/huodong/202012/t20201201_502724.html.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徐杨  郭芹

作者:徐杨 郭芹

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论文 篇3:

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和对策

摘 要:本文对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产生进行了剖析,并从社会、高校和高职毕业生三方面探讨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 就业心理问题 对策

就业是关系到高职毕业生个人前途和全社会稳定发展的大事,也是高职毕业生人生的重大转折。随着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就业竞争日益激烈,高职毕业生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心理压力。因此,正确认识和分析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帮助高职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择业心态,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高职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心理问题

1.焦虑心理

部分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目标不够明确,不了解将要从事的职业特点。当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时,他们总是担心用人单位是否會聘用自己,工作是否适合自己等等。各种各样的焦虑体验使得高职毕业生容易产生烦躁、紧张、焦虑、忧虑的情绪。这些不良的情绪如果得不到调适,将会严重影响到高职毕业生的正常生活。

2.依赖心理

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有的高职毕业生面对“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时有点无所适从,缺乏主动出击的意识,总是把找工作的希望寄托在教师、父母、亲戚朋友身上,而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

3.自卑心理

不少高职毕业生在就业时表现出自卑心理。他们认为自己是专科毕业,所学专业不是学校品牌专业或者是社会热门专业,自己又没有特长,在择业时往往缺乏自信和勇气,认为自己竞争能力不强,导致他们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错过良好的机会。

4.自负心理

自负是一种与自卑心理相反的不良心态,高估自己,看低别人。由于部分高职毕业生认为自己的专业技能强,在择业中好高骛远,一旦现实与理想反差很大时则情绪一落千丈,产生失落、抑郁等不良心理现象。

二、缓解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1.社会层面

针对部分用人单位唯文凭论,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市场机制,努力拓宽高职毕业生就业渠道,创建良好的就业平台,为高职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

2.学校层面

高职院校要加强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高职院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准备、创业课程,及时向毕业生提供招聘信息、就业形势政策、就业市场需求情况。平时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自主创业的比赛活动,使其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职业世界。

高职院校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合作。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企业进校、进班级宣讲活动,邀请企业管理人员为高职毕业生介绍行业发展、人才需求、能力要求等内容,为学生提供就业的途径。

高职院校应该开展职业咨询和辅导。高职院校开展心理讲座或训练,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我,掌握常用的调节方法。当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心理问题时学校要及时帮助他们调适不良的情绪,指导他们正确解决问题,形成积极向上的就业心理素质。

3.个人层面

首先,高职毕业生要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认清自我,了解职业环境,再合理定位,确定职业目标。其次,高职毕业生要适时调整就业期望值,摆正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如“先就业,再择业”。再次,面对着竞争的市场,高职毕业生应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如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核心能力,在校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勇于尝试,主动就业。最后,高职毕业生要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抗挫能力。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有时候高职毕业生的失败不是能力问题而是自信心问题。他们总认为自己是高职毕业生,没有高学历,没有别人的聪明才智,对自己失去信心从而导致求职失败。因此高职毕业生要增强自我效能感,增强自信心,把“我不行”转变为“我行”。同时高职毕业生面对就业的失败要有良好的心态、坚强的毅力,并以积极乐观的姿态迎接就业求职的挑战和挫折,勇于面对困难。

参考文献:

[1]胡巧娟,王晓娟,李锐.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J].科教导刊,2016(5).

[2]孔波.大学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其调适[J].科技创业月刊,2008(2).

[3]卢頔.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疏导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6).

(作者单位:李肖敏,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曾爱娟,阳江市第三中学)

作者:李肖敏?曾爱娟

上一篇:农村中小学班级管理论文下一篇:建筑物设计施工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