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教育技术论文

2022-07-03

【摘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有助于构建一个理想课堂,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从教育技术整合语文资源的视角来看,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有两方面的操作方式:一是让学生凭借网络,或采集资源,或进行质疑讨论、前测预习、课后练习;一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课件”。由于前者对学校硬件设施要求较高,所以现在使用多媒体课件在教学活动中更为常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学与教育技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学与教育技术论文 篇1:

浅谈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与教育信息化的融合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与教育信息化有效融合,具有鲜活地呈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等优越性,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当意识到信息化在课堂中的重要性,创新教学方法。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首先对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与教育信息化融合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其次对教育信息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价值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信息化;教学效果;微课

On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Subject Teaching and Education Informationiz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Construction of Primary Schools, Sanyuan District, Sanming City, Fujian Province,China) QIU Linying

一、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与教育信息化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一)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趋势

当前社会各种信息化技术手段已经广泛融入教育领域中,“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普及、省“教师网络空间”的运用、三元区“网教通”平台的建设,方便了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希沃白板”“鸿合白板”越发地辅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在此大背景下,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也应当积极迎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将教育信息化引入到语文学科教学实践之中,使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活动绽放出高效、优质之花。

(二)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喜欢新鲜有趣、直观生动的事物,而教育信息化本身就蕴含有这些天然的优势,能带给学生强烈感官冲击与体验,幻灯片、微课、慕课、交互式白板等在教学中的运用,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能更好地调动起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可以说,教育信息化在很大程度上契合了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这也是其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依据。

(三)小学语文学科的學科特点

教育信息化手段可以形象、灵活地将语文学科中人文性的知识与内容呈现出来,便于学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认知与理解。从这一层意义展开来讲,小学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也决定了其与教育信息化相融合的可行性。

二、教育信息化科学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价值

(一)保障语文教学正常运行

“云教学”成为教师和学生的新选择,而这离不开教育信息化的支持。“班级小管家”“钉钉”“腾讯课堂”“空中课堂”等信息化产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使用“班级小管家”,能够及时地布置作业,每个学生接收到作业后,可将作业以视频、语音、图片等方式上传。系统还会自动提醒没有提交作业的学生及时提交作业,教师在终端可以批改学生的作业,并进行相应的评价。教师还可以依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做数据分析,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讲解,并推送优秀作业到班级与全班同学共享。通过线上教学增加了师生的互动交流,同时指导学生开展居家自主学习,为“停课不停学”线下教学做好保障工作。

(二)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若是教师始终采取单一的讲解式教学方式,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且难以理解教师所讲解的知识与内容。如此,其实际学习的效果与质量也势必不理想。但是恰当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却能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极富趣味性、生动性与形象性。

在教学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白鹭》这一课文时,很多学生由于之前并未接触过这一珍稀动物,学习与探索的兴趣不高。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制作课件时,将白鹭的图片不规则地裁剪为9份,利用“希沃白板”平移、旋转的功能,通过让学生拼图,猜猜这是什么动物?激发学生兴趣。接着利用微课,为学生们展示了一幕幕白鹭的生活动态:在稻田里寻找食物的白鹭、在空中悠然自得飞翔的白鹭、黄昏时在树干上休憩的白鹭……在欣赏着一幅幅由白鹭构成的美好画面中,学生的注意力格外集中,也正是因此,他们对于“白鹭”这一动物有了新的认识与了解。以此为基础,教师只需顺势点明本节语文课要学习的文本主题为“白鹭”,学生便很容易将观看图片时的兴趣转移到对《白鹭》这一文本的探索上来,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学习基础,学生自然会积极且主动地学习,而这显然将有助于本堂语文课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效率及效果。

(三)深化学生的语文学习认知

小学语文学科虽是语文学科的基础,其内容相对较为浅显、简单,但是由于所学习的主体是认知能力尚未发展成熟的小学阶段学生,因此,两者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矛盾与冲突,即小学生对部分语文知识点理解起来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情况,笔者认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便可以借助教育信息化呈现方式直观生动、形象立体的特点将具体的语文知识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以此帮助学生轻松突破理解与认知上的难点。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开国大典》这一课,其教学重点与难点在于让学生从“开国大典”的盛况中感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感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未曾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因此面对这一与历史事件时,很难形成深刻的认知与理解。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借助微课,通过“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的班级圈在课前为学生展示了此篇文本的创作背景,让学生意识到这一庆典的举行是在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此外,笔者还特意多方查询为学生搜集到了当时开国大典的真实视频及其图片资料,认真观看的过程中,学生听到了排山倒海的掌声,这让他们对“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这一描写有了直观的认知。如此,在教育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辅助下,学生对《开国大典》这一课文所描述的细节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教育信息化手段的恰当运用既节省了宝贵的教学时间与精力,也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深刻的认知,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

(四)让学生阅读的“羽翼”不断丰满

阅读对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能够有效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我区每学期都有布置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并且将课外阅读纳入到期末的质量检测当中,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检测学生的阅读情况呢?此时,教育信息化产物“三明市阅读测试平台”“人人通空间”中的“一起悦读”活动,就能有效地帮助教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

三、结语

总之,在教育信息化广泛推广与应用的当下,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且必须立足自身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育信息化手段,以此依托教育信息化切实做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学生也能由此获得良好语文素养,他们的能力也能得到更好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霍福兴.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情感读本,2018(02).

[2]吴震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新课程(上),2018(02).

(责任编辑  王小飞)

作者:邱林樱

语文教学与教育技术论文 篇2:

基于教学技术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策略研究

【摘要】 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有助于构建一个理想课堂,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从教育技术整合语文资源的视角来看,语文阅读教学主要有两方面的操作方式: 一是让学生凭借网络,或采集资源,或进行质疑讨论、前测预习、课后练习;一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课件”。 由于前者对学校硬件设施要求较高,所以现在使用多媒体课件在教学活动中更为常见。同时,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的整合要突出“学为主”,精选优质资源,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避免无效的误区,以达到优化课堂,从实质上提高语文阅读教学实效的目的。

【关键词】 教育技术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有效学习

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要想保证其活力,必须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语文教学方式的变革,实现课堂学习方式的转变。本文旨在探讨语文阅读教学与教育技术整合实践中的操作策略以达到实效。

一、透视误区,分析成因。

(一)透视误区一:教育技术的优势运用不足,偏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交互性、智能化、网络化等方面的强大功能开发不足。

对教师来说,采用的教育手段将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教育技术的运用,可以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可以扩充课堂容量,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目前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件大多只是在改变教师如何教上下工夫,用多媒体帮助教师说清用其它教具所不能说清的问题的教学模式占多数,很少用教育技术资源来帮助学生学的,即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多,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少。另一方面,忽视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即使有“交互性”的课件,也是在教师设想范围内的“交互性”。现代教育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的根本区别就是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从这里可以看出,不能教学设备现代化了,而教学思想却是陈旧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首先应该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成功的主要标志应该是: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有利于揭示教学内容的实质;有利于课堂交流的高效实现;有利于学生思维和技能的训练。

(二)透视误区二:忽视选择学习内容,对课堂教学生成性的预设不足,使整合发挥不了显著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可是以多媒体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技术使教学最优化成为可能的同时,我们却往往忽视了学习内容的选择。

在利用教育技术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时,要善于选择学习内容。因为多媒体技术并不是适用于所有阅读内容的教学。它并不是无所不能的灵丹妙药。例如对一些古诗文教学来说,如果教师盲目利用多媒体,那么甚至会造成画蛇添足。因为古诗词有着独特深邃的意境,语言极为凝练,而且韵律优美,做成多媒体的课件,反而会将学生限制在一定的固式思维中,会束缚学生的想象力。而对于一些科普性较强的论文,则可以采用多媒体,因为其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徜徉在知识的世界里。

(三)透视误区三:忽视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一味展示课件拓展迁移,学生的语文建构能力培养落不到实处。

语文教师必须要时刻牢记,语文姓“语”,尽管新课程标准倡导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不同学科知识的互溶,在知识的整合中开拓阅读视野。但是,教师要明确教学的重点一定要在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上,要利用教育技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和学习效率。

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现代技术,在对各学科知识进行渗透和整合中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不断获得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习完《桂林山水》一课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拓展:利用多媒体展示导游大赛,然后提示学生这是比赛最后一关,最后一关的主题就是从多媒体上观看桂林山水的图片,然后围绕问题进行自由发挥设计。问题包括:根据图片为桂林山水想一句广告语,根据图片为桂林山水设计几道竞赛谜语题,根据图片写一段导游词。经过这样的拓展,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实效整合,优化课堂

语文阅读教学与教育技术整合的操作,更要讲求实效性的策略,以达到优化课堂的终极目标。

(一)整合策略一:站在学习者的角度,准确把握语文课堂教学课件设计的基本整合手段。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一个优秀的多媒体课件设计应该紧扣课标,建构广泛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身处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它不但能展示图文声像,将学生带进生动丰富的知识世界,还可以将难以直观表达的语言文字、抽象的道理、复杂的现象,通过模拟仿真的手段形象地表现出来,而且妙趣横生,淋漓尽致,从而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认知难度,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如《琥珀》一文讲述了1万多年前的事,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太遥远了,要想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难度确实不小。教师可用电脑编制一段动画,再现当年的情景。一边放映动画,一边播放课件片段加以解说。学生一边听,一边看,多种感官同时参与,把琥珀的形成过程看得一清二楚,1万多年前的事仿佛就发生在眼前。没有唇干舌燥的繁琐讲解,学生对课文内容已经理解透彻。从这样的示例中,至少可以反映出,优秀的课件在构思设计时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协调:①结构处理——指妥善安排课件内容的组合关系。②呈现处理——指内容素材用什么方式——用文本,用图片,还是用音频,用视频,用动画——来呈现。③控制处理——指利用素材呈现方式的可控性,模拟学生的认知程序,对有关资源内容与师生互动方式进行初步整合以求提高课堂认知活动的质量。

(二)整合策略二:在语文课堂实际阅读教学中要发挥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使“课件”整合恰到好处。

1.根据课文的学习目标,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相应的信息资料。学习目标分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者之间是统一的关系,这些教学目标若能均衡、和谐地体现在具体教学过程当中,则可实现美育的最终目的──培养造就具有完美个性、健康合格的人。如教《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这一载体传递的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要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愤恨。在实现这两个教学目标中,教师在课前选择搜集相应的信息资料,并在设计多媒体课件中进行了相应的链接。这样,多媒体手段就搭起了一座“桥梁”:生动地再现了语言文字描绘的场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了文章内容,在理解的同时油然而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及对侵略者的仇恨,从而让学生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激发学生从小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情感。这样,在一篇课文的教学中,认知目标、方法目标和美育目标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2.要使学生感兴趣,梳理学习过程,为学生所接受,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做到适量、适度,效果第一。在语文课堂上,学生是课堂主体,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必须要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还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让学生能够在阅读训练中掌握语文学习规律。如《跨越百年的美丽》在第二课时,重点是抓住几段议论文字,聚焦人物的“神”,引导学生读懂文章的抒情议论,迁移练笔,抓淡泊,读出人格之美;进而抓住爱因斯坦的评价、作者的评价,以及学生的评价,最后回环前文,形神融合。“议论”手法对学生来说是新知识,老师通过三步引导:第一步:出示爱因斯坦的评价:“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提问,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在学生充分交流后,老师小结:“像这样直接发表看法,做出评价的语言叫议论。”第二步:请学生自读寻找,课文中这样的语言还有哪些句?一一汇报后,老师主要带领学生细读了三句:“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以及“她从……,变成……,变成……,变成……”不仅领会句意,更发现议论采用对称、因果、排比句式能加强表达效果。并让学生自主选择背一段。第三步:补充居里夫人在巴黎求学的4个细节,有人发表议论“她的一生太苦了,太不值得了”课件出示居里夫人的老年像,教师进行情感渲染,激发学生发表自己的议论,关于美,关于人生价值的议论。然后展示,评价。

像这样,利用课件将图与文巧妙的呈现,引领学生从感知到感悟,从阅读到表达,从文本到拓展,真正引领学生从“不会”到“会”的渐进过程。

(三)整合策略三:突出教育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优势,注重学生语文能力培养。

新课程倡导的是一种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它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积极地完成高品质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思考怎样有效利用教育技术的优势,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不但能够深刻领悟和学习课本中的内容,还能在丰富的学习资源中开拓自己的思路,学习到百家思想。这是一种理想的课堂,教育技术不是单纯的演示工作,而是学生学习的辅助工具,不是让学生盲目地取查资料,而是利用它进行高效的学习。

如《恐龙的灭绝》第二自然段中“严寒”一词为关键性的重点词,聚焦的却是“寒冷”一词,关键词“严寒”既是生字组成的新词,又是本段恐龙灭绝的原因词,应紧扣不放,随文识字,随文解意。老师非常巧妙的将“寒”字处理成字理教学,紧紧地结合课文语境,巧妙地将寒的意思的理解达成,还将“严”的意思通过字义选择进行理解,并找出文中“十分寒冷”对应性地解决了“严寒”的意思,同时引入恐龙灭绝“严寒说”的资料,恰到好处地达成解词悟文的教学目的,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梳理了学法。整个课堂呈现富有梯度和实效,学生学得兴致盎然。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多媒体技术帮助其疏通思维通道,让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当学生思维混乱时,多媒体技术变复杂为简明,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难为易;当学生思维停滞时,多媒体技术帮助其怦然一动,浮想联翩;当学生思维单一时,多媒体技术帮助其多元整合、多维建构。

[ 参 考 文 献 ]

[1] 陶振宗.《中小学教育技术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

[2] 韩鹏.《中小学教育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教育部印发, 2000(11).

[3] 龚明斌,薛根生.《小学语文CAI教学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7).

[4] 李康,梁斌,蔡兴勇.《多媒体课件设计原理与制作基础》.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1(4).

[5] 黎加厚.《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2005(1).

作者:陈瑞阳

语文教学与教育技术论文 篇3:

论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途径与方法

摘 要:在当前人才培养的教育目标下,人才培养的方法既要通过传统的知识传授,又要在教育信息化的构建为学生带来更好学习体验的同时不断改进课堂教学的质量。小学作为学生阶段求学的开始,其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又要重视语文运用能力的培养。在归纳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究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育的融合措施。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语文教学

在21世纪的社会发展背景下,互联网的持续更新使信息快速发展,信息的高速建设也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发展方向的变化。随着当前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教育工作者以及专业教学研究者对教育信息化开展了深入的实践。研究,既探究了教学与教育信息化的融合方向,又探究了当前可应用于教学背景的信息化教学方法。在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发展背景下,我国的各级各类学校都开展了信息化的教学实践。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教学的普遍趋势。

一、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现状

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较为有限。大部分教师在应用信息化技术的过程中都是单一地使用了多媒体系统,其在课堂上仅仅依赖于多媒体进行动态化展示,无法在课堂上发挥信息技术的多样化应用方式,同时所应用的技术也较为单一。

其次,信息技术使用理念的片面。部分教师并不重视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与此同时,也有部分教师在课堂上过度地使用该技术手段而忽视了课堂教学的组织与设计。在我国教育较长时间的开展背景下,现代教育仍然受到一部分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只习惯性地使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其在课堂教学的组织上并不重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忽视了小学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抽象化思维能力较差的特点,课堂缺乏趣味、教学氛围沉闷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不可忽视的是,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仍然有一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过度使用信息技术的问题,其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虽然重视信息技术的使用,但忽视了在该技术使用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也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

在教育信息化的持续推广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探究新型的教学方式方法,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同时,保障良好的教育。面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存在的方式单一、理念不先进的实际问题,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出发。

(一)转变教学理念

在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语文教师要主动转变教育教学理念,通过对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视,促进教师群体在其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来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

由于信息技术与原教学属于两种不同的学科,在其教学过程中,两种学科间的融合也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在教育背景下的全面发展。在当前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既要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又要构建跨学科的教育理念,从教育融合的视角来提高其课堂组织的科学性与全面性,以课堂的有效组织与设计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发展。

(二)整合教学内容

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在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可以通过两个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融合,在实现信息技术迁移的同时更好地实现对语文教学的优化。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能只学习某一具体的语文知识点,要通过对通识类课程的学习以及基础知识的了解,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語文放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知识的融合,从而在向学生传递跨学科知识的同时尽可能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培养其灵活的思维能力。

(三)改变学习工具

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只集中在教育领域,同时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受到了信息时代的影响。在当前社会的变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要将信息技术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工具,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以此来帮助其更好地开展学习。

信息化带来的便捷的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也可以成为促进学生高质量开展学习的工具。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从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出发,锻炼其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主动通过信息技术来进行知识的收集与获取,从而在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同时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结语

对小学阶段的学习来说,由于该阶段属于学生进入社会体系、开展公共教育的初级阶段,其身心发展阶段的启蒙特点对教育工作尤为重要。语文学科作为基础性的学科,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既要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培养,又要通过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夏柳娜.小学语文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卓越课堂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

[2]马亚玲.小议小学语文信息技术融合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J].新一代(理论版),2020(10):202.

作者:赵改兰

上一篇:当前大学生毕业实习论文下一篇:商业银行国际化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