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改革论文

2022-04-25

摘要: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现状决定了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中职学校要通过重新认识教学对象、提高教师素质、改革创新课程内容及教材,突出会计专业的实践性、实用性,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把中职会计学生培养成具有“双证”的优秀会计中职生。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改革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改革论文 篇1:

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地位也不断提升,会计教育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同时也给中职会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会计教育模式下培养的会计人才已经难以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也不能很好地担负起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任。本文就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如何进行会计教学改革加以探讨。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院;会计;教学;改革

1、传统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存在的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中考落榜生,普遍存在基础较差、意志薄弱、缺乏信心、容易消沉自卑、存在厌学情绪,学习自觉性差、自制力差、上课纪律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在以往的授课中,往往按部就班,过分重视理论讲解,老师教的费力,学生学的吃力,学生对枯燥的理论缺乏兴趣,上课积极性差,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1.2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会计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按部就班的一章一节的讲解基本理论,以财务会计课为例,传统的授课方式是教材的每个章节都按照基本概念—会计账户—账务处理—例题讲解—练习的顺序讲解。因为会计理论涉及的内容学生从未接触过,空洞的理论学习无法与身边事例相联系,理解起来就会很困难,这样的方式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尽管会根据题目做出会计分录,但这种教学方法仅仅能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而对于真正会计工作的各个环节还是一无所知,无法将课程内容与实践内容有机融合,动手能力差,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1.3 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传统会计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互动与参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学生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但学生始终不是一个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学内容多注重会计理论,忽视了理论同会计实务的结合,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情况以及接受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2、对中职会计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2.1 进行合理的专业方向设置,满足中职职业方向和学生兴趣

既然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校就有必要杜绝一刀切,进行人性化课程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对于好学上进的学生应尽可能满足其求知和求职的需求,加大会计课程的广度深度;对于学习接受较差以及学习主动性不够的学生,应以培养会计职业兴趣为主,尽量精简课程,降低会计课程的难度,扎扎实实使不同学生均学到一技之长。对此,笔者有一些设想:

(1)设置考证班:目标是培养中小型企业会计员、报税员。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有些实现了会计电算化,有些还是手工做账,因此还可以细分为会计电算化方向和手工账方向。两个方向的共同点是,均牢牢把握“理论够用,实训并重”的原则,以精干的会计核心课程为主,包括基础会计与实操、企业财务会计与实操、成本会计与操作、财务软件应用,适当加大税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课程比重,并要求学生取得会计证后方可毕业,部分尖子生还可开设兴趣班辅导初级会计师课程,以为学生就业增加技能筹码。区别在于,会计电算化方向班应精通 U8、T3、金蝶等财务软件技能,手工账方向班只要精通当地选用的考证软件即可,熟练手工会计操作,包括各式凭证、各式账簿和报表填制。

(2)设置簿记班:目标是培养中小型企业出纳员、记账员、收银员、统计员、仓管员、开票员等。尽量精简会计课程,只开设基础会计与实操、企业财务会计与实操、电算会计、工业企业成本计算四门专业课,技能培养着重在于会计数字的书写、点钞、传票录入、收银实务、统计、开票以及各种会计账簿的登记。

2.2 重视会计教师知识更新

会计理论和实务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新概念、新知识不断产生,而会计教材又具有很大的滞后性,会计教师如果不加强学习,其知识和能力很容易老化和过时,因此学校应为会计教师知识更新创造条件,高度重视会计教师的继续教育,加大培训力度。一方面鼓励会计教师自学新会计制度和准则, 同时聘请专家、学者到学校举办相关讲座。另一方面,组织会计教师集体参加每年的会计继续教育。再有,学校要注意加强与其他高校和行业的合作与交流,不定期地举办专业研讨、学术交流会,或者组织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或企业进行学术访问或脱产学习,让会计教师注重掌握本学科发展的前沿信息。同时,会计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根据专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加快知识更新速度,在终身动态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

2.3 将行动导向法应用于会计教学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多种不定型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使学生能主动地用脑、用心、用手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将行动导向法应用到会计教学中, 学生可以在教师所设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在这种探究型学习过程中,学习紧紧围绕具体的职业活动,学生是为了应用而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从而体验了知识生成的过程,调动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学习的能动性得到充分刺激,学习兴趣增强,多种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发掘,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都有所提高。采用行动导向法的会计模拟小组学习,组内成员共享信息,探讨问题,交流思路,同时培养了学生相互尊重、善于合作、有责任心的团队精神。

2.4 考试内容应具有一定的可选性

为了正确地、合理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增强会计试题的可选性。具体做法有 3 种:(1)每次考试可以使用两套试卷,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做其中任何一套。 两套试卷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中一套主要考核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简单运用能力,另一套主要考核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也可以再设计第三套试卷兼顾上述两套试卷的特点。这样既考虑了各个学生的特点和特长,考虑了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2)在一套试题中除了共同题以外,可以让学生选做一部分试题。这种方式在目前许多课程的考试中已经运用。例如综合业务题可出两题或三题,实行“二选一”或“三选一”。这种方式与上一种方式相比可以减轻教师试题设计量。(3)增加附加题。附加题学生可做可不做,计分办法可视实际情况而定。

2.5 注重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

会计是一项对社会具有重大影响的工作,它关系到不同利益集团的责、权、利,因此,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非常重要。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是合格会计人才必备的两项基本条件,缺一不可。在会计教学改革中,重视职业道德的培养,应该是一个重要方向。在学校会计教学中可将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纳入会计教学大纲中去,也可采用通过开展讲座的方式进行,有意识地提高学生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认识,培养会计职业道德感情,磨练会计职业道德意志,确立会计职业道德信念,使其在工作中坚持客观、公正、廉洁、自律。

3、结束语

要使中职会计专业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变化,就必须找出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加快创新的步伐,让中职会计专业人才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建设。当今社会对会计人员实际动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是当前会计人员中层次较低的行列,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必须有较好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会计专业高级人才,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且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11-6-25

[2] 刘雪清.会计模拟实训[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作者:郝宇

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改革论文 篇2: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摘 要: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现状决定了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中职学校要通过重新认识教学对象、提高教师素质、改革创新课程内容及教材,突出会计专业的实践性、实用性,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把中职会计学生培养成具有“双证”的优秀会计中职生。

关键词:中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任务是培养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熟悉相关财经法规、具备会计岗位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较高会计职业技术能力、能够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应用型初级会计人才。经济发展给会计工作和会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时代要求会计教学要与时俱进。但中职学校的学生有他们的特殊性,这给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的顺利进行及财会人员的培养方面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一、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现状

1.学生基础较差,主动性不够

当前初中毕业生的大体流向为:成绩优秀的学生进重点高中,成绩中上等的进普通高中,剩下的基础差的学生才会万般无奈选择进中等职业学校。随着普高扩招,对中职学校而言,生源的严重萎缩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录取分数线一降再降,或者干脆取消门槛,学生综合素质普遍下降。由于学生文化基础差,加上没有升学的压力,职校生学习兴趣普遍不浓。相对高等院校的学生来说,中职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较差,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缺乏,无论在系统性还是理论方面,都不如高等院校的学生那么全面、有深度。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中职学生表现出许多不适应,表现为对教学内容不易理解、感觉入门难、信心不足,导致学习比较被动,直接影响了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2.教师教学的理念落后,实践经验缺乏

中职教师往往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讲授课本知识,学生很少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仅被动地接受专业理论知识。师生之间的互动较少,教师讲、学生听成为一种教学常态。由于教师按部就班、照本宣科,教学方法单一,针对性不强,基础薄弱的中职学生学得吃力,效果也并不理想。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有相当一部分会计专业教师来自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从学校到学校,他们自身就没有参加过会计实践,没有在会计岗位上的实际工作经历,不了解企业的实际运作和生产流程,这样就很难适应以动手能力为特征的职业教育。

3.教材不符合学生特点

中职会计专业的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教材建设跟不上专业发展步伐。课程内容过多地关注了客观需要,超越了中职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范围,很多课程在毕业之后派不上用场。教学内容上简单模仿高职教育,过多重视原理和学科体系,缺乏应用性,忽视学生专业操作技能。内容呆板,可开发的空间较少。课程内容的设计没有预设的空间,束缚着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导致教师没有施展才华的余地,学生无法在体验中学会新的知识和技能。

二、如何正确实施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

1.创造轻松的授课氛围,点燃学生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好,首先要端正态度,主动学习,并树立信心与目标。要让学生真正理解会计这个职业的神圣,真正了解会计这个行业的博大空间。会计专业新生入学后,教师要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进行专业教育,一方面可由专业教师对会计工作的重要性、目前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要现状、学生毕业的发展方向以及学校的优势、办学特点和师资力量等情况进行介绍和分析;另一方面可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返校与新生进行交流,让他们以自己的切身体会谈学生在校努力学习、练好基本功的重要性。在开课前可由指导教师带领学生到实训基地的财会部门进行参观,了解实际单位会计机构的设置及会计核算借助的工具——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观摩实际单位会计核算处理程序,增强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教师要重新认识教学对象,建立健全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中心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动手实践能力

目前,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师大多直接来源于高校毕业生,面对初中升上来的中职学生,他们往往认为教学过程很简单,但学生大多听不懂。所以,教师要认清对象,努力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注重中职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对于专业教师实践经验缺乏的情况,应建立教师到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践的制度,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组织教师参加学校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能力训练,由实训指导教师对其进行指导,尽快提高新教师的动手能力;对于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专业教师,要求他们参与校内实训基地的规划,并实施实训基地的建设。专业教师应该积极参加专业培训,以提高自身的教学管理能力,更新教学观念。中职学校还应将“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点,积极组织专业教师参加技能培训和考核鉴定,使其专业知识与能力素质同步提高。

3.改革课程设置,让学生由易渐难,先会后懂

中职会计类教材应切合中职学生的现状。大部分中职学生的认知和特点是形象思维长于逻辑思维,实践学习长于理论学习,动手能力长于动脑能力。职业类人才与学术类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养途径有很大区别,前者应更多的强调实用、实际、实效,主要从实践中领悟理论,从做中学,先会后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也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为动力,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给学生创造在课堂上动口、动脑、动手的机会,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真正做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在一年级第一学期,会计专业可先不讲“会计基础”,应先开设“会计技能”(如点钞、计算器等)、“出纳实务”(如原始凭证的填制)等课程,使学生对会计工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类课程理论不强,主要为动手,操作性、实践性强,要让学生“先会”。学习过程中也可以选一本简单的仿真账,让学生照猫画虎,仿做一遍,对会计工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再讲“会计基础”等,加强理论的学习,即从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对于中职会计教材,只要大部分学生知其然、够用就行,没有必要让中职学生知其然后知其所以然,甚至弄清楚枯涩的理论。否则,部分学生会知难而退,放弃进一步学习。如果学生有这方面的需要,则鼓励他们去考高职。

4.发展创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探索教学新模式

改变方法首先要转变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转为启发式和参与式,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基础,进行发现式、探索性的教学。运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仿真模拟实习、课堂讨论、实训基地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同时,要注重新知识的引入和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讲授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内容时,可结合实物演示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其直观理解和印象。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比如制作生动形象的幻灯片,通过动画、图表、声音、文字等形式,将编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枯燥的内容全过程演示出来,活跃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梁伟玲.论中职会计专业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J].职业,2012,(11).

[2]孙道远.国外的职业学校怎样培养“双师型”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7-03-01(04).

[3]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997.

作者:王向阳

中职学校会计教学改革论文 篇3:

浅谈就业导向下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摘 要] 随着社会对技术专业化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各高校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就业为目的和方向来改变教学内容,以期适应社会的需求。会计作为中职学校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课程,当下就业形势如此严峻,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是全校师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就业导向下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的改革不仅要对其内容进行改革,同时对会计专业的学生专业技能需进一步的培养。主要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的现状、改革策略等几个方面对就业导向下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和讨论。

[关 键 词] 就业导向;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会计专业人才是中职学校发展的最终目的和核心。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今,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创新教学方法,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为会计专业的学生更好地就业打下好的基础,让会计专业的学生有更好的就业前景。

一、就业导向下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的现状

当前我国中职学校的重点和最困难的问题就是毕业生就业的问题,学生就业的情况是评价一个学校发展的重要指标。然而,在过去的教育中,教育者的教育观念相对来说都比较传统,普遍情况是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轻实践的培养,导致了大多数毕业生毕业后就业方向与所学的专业不对口,在工作岗位上难以胜任一些技术类的工作,甚至找不到工作。中职学校中会计专业的授课依旧采用的是传统的授课方式,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方法单一陈旧,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社会的时代发展要求,这些问题阻碍着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发展,限制着会计专业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实训课程在会计专业课程中所占比例较大,是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对会计专业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然而,大多数中职学校跟着应试教育的步伐在前进,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把应付考试作为会计專业教育的最终目的。这样的课堂抽象、难懂,导致很多学生对课程很排斥,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也不能得到社会的支持,更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就业导向下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加强对校本课程的开发

校本教材是会计专业的法宝,对会计专业的发展十分重要。首先,对会计校本教材的改革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对教学内容要从课程的性质、教学版块、教学课时进行细致具体的划分。其次,在校本教材的编写中将实践部分和理论部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甚至实践大于理论。再次,校本教材的传教过程中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使网络信息技术走进会计专业的课堂。最后,校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应该将学生需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训操作步骤作为教材的一部分纳入教学。这种校本教材能被广大的师生所青睐,同时能适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在21世纪的今天,会计学科的发展应该与时俱进,为社会的发展服务。目前,会计专业学生需要考试,或者考取相关的等级证书才能就业。因此,在校本教材的研发过程中,应对会计专业的考试内容和相关的制度作相应的调整,突出实践和实训,同时注重理论的学习,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学生对教材的反馈提供条件,使校本教材为会计专业学生的发展及就业铺平道路。

(二)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

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促进学生就业中职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师要不断地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让会计专业的改革始于教师,受益于学生,并且明确教育的任务和目标,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把课堂的主体让位于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教师起到交流、引导的作用。首先,会计专业的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使枯燥无味、抽象的教学变得具体生动。其次,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辅助相应的案例,并且将案例放在创设的情境中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再次,教师在实训课中组织小组活动互相质疑答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克服学习中的挫折与困难,进而培养学生实训操作的能力。最后,中职学校应加大对会计专业经费投入,更新设施设备,给学生的实训创造符合实际的环境。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模拟会计专业就业岗位,让学生感受就业后的实际会计岗位,帮助学生毕业以后能更好地对会计专业中所涉及的业务进行熟练准确的操作,为学生毕业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结合社会需要,对学生准确定位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发展要结合社会实际发展的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中职学校在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同时要与企业沟通交流,对学生的培养要符合企业的需求,对学生要有准确的定位,使每个会计专业的学生学有所用,毕业之后有广阔的就业前景,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就业是中职学校对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前提,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是会计专业发展的动力,做好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改革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宁金吾.就业导向下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3(10):57-58.

[2]蓝仕珍.中职学校就业导向下开展会计教学的分析[J].才智,2016(14).

[3]宋吉庆.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会计专业建设[J].中国市场,2014(17):137-138.

作者:张伟芬

上一篇:水利施工企业会计信息论文下一篇:当代事业单位管理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