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观念贯穿学校德育教育论文

2022-04-30

摘要:高等教育要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满足学生的求知欲,通过挖掘学生的潜能来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实现学生的个体价值,以此向社会输送符合时代需求的优质人才。这就需要树立与之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管理理念。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本观念贯穿学校德育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本观念贯穿学校德育教育论文 篇1:

主体性德育与传统德育之比较研究

摘要:形成于计划经济体制和封闭、单一文化背景下的传统德育存在诸多与当下社会不相适应的问题,主体性德育在顺应现代变革,高扬人本旗帜下呼之欲出。通过两类德育的比较研究,主体性德育凸现出鲜明的理论特征和形态,为继承德育传统和开拓创新提供了研究基础与理论借鉴。

关键词:主体性德育;传统德育;比较研究

当代德育教育家鲁洁教授指出:“无论是理论或实践。我国的道德教育从主流方面看至今处于一种传统的模式之中。”“这种模式把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影响的过程,而所施加的道德影响又主要是为社会所认可的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也就是在德育教育中,受教育者应有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肯定和尊重,道德内容要么是成人的道德经验,要么是符合社会本位要求的道德规范,采取的方法也没有把握人性与物性的不同区别。这一现实的存在正是主体性德育呼之欲出的必然要求,要求在对待人的态度、方式上由物化走向人化,由灌输走向对话,由限制走向解放,德育本体应当与人的生命整体、与教育和人的生活整体融合。

一、传统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

1,传统德育的应有地位与实际地位不相称。一方面认为德育大于一切,高于一切,德育是万能的,可以解决学生的一切问题,片面地夸大和强调德育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否认、淡化、轻视德育,认为新形势下德育过时了,没用了,表现在教育实践中,对德育工作的不重视,没有把德育摆在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而在教育实践中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依然存在。

2,传统德育在目标的理解、贯彻和落实上存在偏失。德育的培养目标“较多体现了国家主导的意识形态”,“对个人生活幸福与德育的关系强调得不够”。“对独立的价值思考和批判能力的强调仍然不够。”。在实践中德育目标没有有效转化,没有认真考虑学生个体需求,而一味地加以套用,造成目标定位的“高、大、空、远”。使培养个体感到望而却步。德育在相当程度上处于“空转”状态,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的教育缺乏有效贴近现实生活的具体“抓手”,德育目标与学生现实生活和需求相去甚远,其指导功能被弱化。

3,传统德育在社会与个人本位价值取向上存在失衡。传统德育的社会本位价值取向突出了道德教育的工具作用,德育主要以政治教育为主,并形成了以强调国家、集体利益为主要道德内容和个人绝对服从集体的道德价值观。这利,价值取向的严重失衡导致德育在理论和实践上出现“人学空场”,受教育者被客体化、“物”化,从而导致德育失去了人性的底蕴,屡屡出现为人诟病的“无人德育”现象,以致出现“德育=政治教育”的泛政治化倾向,“德育=理想教育”的过度理想化倾向,“德育=集体主义教育”的观念绝对化倾向。“德育=得分”的功能萎缩化倾向等。这些无视人的需要,忽视人的权利,漠视人的发展的教育,背离了德育的本原和初衷,导致了异化的人,片面的人,依附性人格的人的普遍存在。“当代德育亟待实现由社会本位向以人为本的现代德育新理念和新模式的转换。”

4,传统德育方法陈旧,形式单一。一是重理论灌输,轻行为训练。“灌输作为德育的一种总的指导思想,在我国具有雄厚的历史经验基础和现实的理论基础。”啊尔伯格指出:“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传统德育将学生看作容纳道德理论知识的“容器”、“美德袋”,以说理和单向灌输为主,无视具体的、活生生的、充满个性的人,无视学生道德发展水平的个别差异性,忽视行为和习惯的养成:二是重共性、单一教育,轻个性、多样性、层次性教育。制定统一教育计划,按照统一要求,进行统一教育,方法单一,对因材施教重视不多,抓得不够;三是重主观生硬说教,轻民主爱心引导。采取“填、堵、注”和“管、卡、压”的办法。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德育教学被认为是“重结论、轻过程,重传授、轻领悟,重知识、轻智慧”的教育。

二、主体性德育与传统德育的理论分歧及比较

主体性德育以人本思想为指导,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的主旋律,与传统德育存在诸多理论分歧。

两类德育根源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基础,以不同的理论为指导,形成各自鲜明的特征,现归纳比较如下:

1,两者所依赖的社会基础不同。传统德育依赖于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基础,其基本特征是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发展速度慢。生产关系简单,社会处于停滞、封闭状态。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生活信条和准则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主体性德育所依赖的社会基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是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以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价值多元化为特征的现代社会。

2,两者依据的德育理论和价值取向不同。传统德育理论认为道德教育应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德政合一,以德统政的倾向使得道德教育具有明显的政治工具性的特征。”只关注人的整体和群体性的存在,无视人的个体性存在,群众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德育被意识形态化,教条化,理论化。主体性德育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哲学基础,以杜威、柯尔伯格的主体性思想为的指导,以个体本位为价值取向,关注人的发展需求,关注人的现实生活。主体性德育是科学人学理论指导和德育思维模式转换的结果,是时代催生和人与社会关系发展的必然逻辑。

3,两者的德育内容和调整范围不同。传统德育注重崇高的理想道德教育,以服从教育,规范教育为主要内容,以恪守本分为基本标准,以无我为最高境界。“个人是客体,只消极地适应社会的要求,社会由个人组成但超然于个人之上,一切权力属于社会,一切义务归于个人。”传统德育主要以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为其调整范围。主体性德育以个性教育、责任教育、人格教育为主要内容,并将道德调节的范围延伸至自我关系以及人类社会以外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出现了对关爱生命、关心自然、关心物种,关心生态环境等道德问题的思想和探索,不仅关注人的个体和类体的发展,而且关注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4,两者德育的目的和功能不同

传统德育强调道德规范的维护与遵守,强调理论化形态的道德知识的灌输和接受,以培养不逾矩的道德个体为目标,以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为其功能。主体性德育以引导完备人性的建构与发展为其本质属性,以主体性道德人格的培养为其目标,改变了传统德育只重视社会性功能而忽视个体性功能的片面性。其培养的人决不是单子式的独立人格,而是共在型独立人格,并促进个体、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

5,两者的德育过程和方法不同

传统德育是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的过程,后来又发展为“转化”理论,认为价值授受是“由外而内”的过程,即成人由外而内地“给予”未成年人以道德价值与规范,其方法是“单向一维”的灌输和说教。主体性德育认为德育是“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统一”的过程,坚持“生成理论”的观点。由此决定了主体性德育在实践中必然坚持教与学关系的民主化,教育内容的价值情境化和教育方法上对学生主体的尊重。

作者:李 军

人本观念贯穿学校德育教育论文 篇2:

以人为本高等教育管理理念探析

摘 要:高等教育要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满足学生的求知欲,通过挖掘学生的潜能来提升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实现学生的个体价值,以此向社会输送符合时代需求的优质人才。这就需要树立与之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管理理念。本文在借鉴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对以人为本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价值内涵、理论要素及实践要素进行探讨后认为,树立以人为本高等教育管理理念至关重要。

关 键 词:以人为本;高等教育;价值内涵;理论要素;实践要素

收稿日期:2016-03-19

作者简介:刘冷(1961—),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法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教管理。

理念是人们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客观规律以及客观事物发展的理性认知。这种理性认知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但其又反过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教育理念是教育领域主体在实践中对教育所产生的理念,是对教育的本质、规律等问题所产生的理性认知。教育理念既可以在现阶段的教育实践活动中起到引导和指导作用,又可以反映现阶段教育领域主体对未来教育发展的理想和期望,因而树立正确、全面、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理念对教育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1]

一、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想对高等

教育管理理念的影响

随着生产力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在取得了丰硕的物质成果之后,人们发现自己丧失了自身的自主性、自由性、能动性。于是,人们开始反思现代社会发展对其的影响,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由此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人本主义思想主要是针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物化现象而进行的批判反思,旨在寻求人类的最终价值和生命存在的本质。“应当指出,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哲学家们对以往社会的许多弊端,尤其对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刻的揭露。他们由此而提出要尊重人,从多方面揭示人的本性,论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强调人的自由和人道主义,这对于推进社会发展、推进哲学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进步的作用。”[2]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中的人格主义思想与存在主义思想对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是以“人性为本位”,其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就是谋求如何实现“完整的人”的发展。“自我”以及自我实现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核心概念。在教育思想上要求人性的复归,而在教育实践上向人类情感世界趋同。[3]

(一)人格主义思想

人格主义思想的理论核心在于发展人的价值和自由,维护人的个性和尊严。人格主义者认为,人格是一种道德的存在,社会矛盾和冲突实际上是由于人的道德品质不同而引起的。为了解决社会矛盾,人们就要加强在精神层面的自我修养。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卡尔·罗杰斯认为,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首先要以真诚、尊重和理解为核心,以人的可发展与可塑造性为前提,在和谐的关系中促进个体自身内在的健康成长。他指出,人的行为是理性的,人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自我实现倾向”,这种倾向使人要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人生来是积极的,经过引导,人能够进入自我实现的发展阶段。人格主义思想丰富了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内涵,其对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启示在于:高等教育管理不能用科学量化的方法,因为高等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承担者是人,而人与人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要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

(二)存在主义思想

存在主义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人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础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海德格尔认为,每个人都存在于周围世界之中。这个世界不仅仅是自然世界,而且还是由常人构成的人际交际世界。在这个世界当中,人们沉沦下去,逐渐变成大家认可的“常人”。人的本己存在就逐渐消融在“他人的在”的方式中。“在这不引人注意而又不确定的情况下,‘常人’展开了对他的真正的‘独裁’。‘常人’怎样享乐,我们就怎样享乐;‘常人’对文艺怎样阅读和怎样评判,我们就怎样评判;‘常人’怎样从‘大众’中抽身回来,我们也就怎样抽身回来;‘常人’对什么东西愤怒,我们就对什么东西‘愤怒’。这个‘常人’不是任何确定的人,而一切人(都不是作为总和)都是这个‘常人’,就是这个‘常人’规定着日常生活之在的方式”。[4]只有人才能领悟到自己的“在”的含义。在存在主义者看来,人的存在就是人的谋划、人的生活和行动。人不仅是在塑造着自我,创造自己,而且也是在塑造着他人,因而其更强调人的价值、人的生活状态、人的精神世界的构成。“人,由于命定是自由,把整个世界的重量担在肩上,他对作为存在方式的世界和它本身是有责任的”。[5]人的存在是一个能够突破自己、走向未来、走向任何可能的过程,只有人的存在才使一切存在显示出其存在的意义。存在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人本主义思潮的典型代表,其关注的是个体生命的本真性,关注的是人对自身存在境界的超越,这对当代高等教育管理理念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教育不仅要强化技术层面的训练,更要切入生命层面,包括科学与人文的生命、教育者的生命和受教育者的生命。正是这三种生命的不断交流、对话和融合,构成‘教育的生命’。”[6]

二、以人为本高等教育管理

理念的价值内涵

马克思认为,以人为本是人关于自己是自己的人格主体的主体意识,是人关于自己独立人格的自觉理念。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是人的自由发展,体现到人的各个方面,比方说人的个性、人的人格、人的创造性、人的独立性都要最大限度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物质生活的发展,而且精神生活也要与物质生活协调发展,充分实现人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其它社会权利。在我国,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各方面权益,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其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认识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并通过教育使人们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具有“片面性”的独立人格得到健全、发展。以人为本高等教育管理理念是把大学生及其在受教育过程中的实际需要作为高等教育的重点,将大学生视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参与者和反馈者,把全面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素质、发展其独创性和超前性的能力作为教育活动开展的主要目的的现代教育管理理念,其既强调学生的个体发展,又强调全面发展,其既是价值判断,又是优势方法论。[7]启迪人的思想,提升人的精神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价值,这些恰恰是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价值依归。

三、以人为本高等教育管理

理念的理论要素

以人为本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本质在于让大学生成为一个自由独立个体,成为一个独立思考的人,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现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通常是与教育和政治、教育和经济、教育和社会等方面的关系相联系的,对个人发展和生命意义的研究并不多。树立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管理理念可以为高等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方向性引导,使高等教育的本质更加清晰。“在高校管理中融入‘以人为本’理念,既是突出教育‘育人’功能,也是其价值归属与延伸之宗旨。无论决策者还是管理者,坚持以人为本,就须尊重人的主体性地位,同时将与之关联的所有辅助性因素串联起来。”[8]以人为本高等教育管理理念就是帮助大学生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挖掘自己的潜能。也就是说,要培养人格健全、有自由选择能力的人,以此使大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对以人为本的内涵与价值有更深刻的见解,从而在走向社会以后将其在学校形成的观念融入到工作中,追求经济与自然、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和谐统一。

(一)以人为本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主体性

以人为本高等教育管理理念强调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教育者作为主导性主体或主动性主体,组织教育活动,把握教育规律,选择教育方法;受教育者则作为受动性主体积极参与、主动配合教育活动,将教育成果外化为实践行动。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活动主要是“知识教育”“教师中心”和“就业教育”,主要目标是解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问题。在新常态下,这种单向性的外部输入型教育模式已经与现代社会、经济、文明的发展不相适应。在封闭式、外部性的教育管理理念之下,人们的潜能及自我价值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的自由发展,对于社会的创新发展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尤其是在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结合后,高校之间的竞争使得高校对社会效益的关注远远超越了对学术、道德、责任本身的追求。具体而言:在知识方面,追求认同和实证,忽视了大学生个体的求职意愿;在学生观方面,对大学生的权利进行严格限制,忽视了大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在学习方面,以培养大学生能力为主要目标,忽视了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及情感熏陶;在教师方面,单纯强调教师的教学主体地位,通过教师对学生的“强权”开展教育,忽视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9]在管理方面,实行严格、全面的管理,忽视了对大学生自尊心的保护和自身服务能力的提高;在课程设置方面,以追求知识为教育之本,忽视了职业化素质教育。

人是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创新主体。从外部驱动型教育向自我能动型教育的转变,是将人才培养的重心从物转向人,目的在于保障受教育主体的发展权,使人的个体价值实现与社会发展相统一。这就使得作为高等教育管理决策者、谋划者和统领者的主体性作用日益显现。因此,作为高等教育管理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管理理念,在培养学生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和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发展相统一中发挥主体作用。

(二)以人为本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导向性

确立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属性,明晰高等教育管理的方向,制定高等教育管理的目标,离不开导向性。高等教育管理活动要发挥以人为本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导向性作用,将社会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意识和道德观点传输给受教育者,实施个性化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

首先,实施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育是面对独特的生命个体,通过适合每个独特生命的手段,发掘个体生命的潜能,促进个体生命自由发展的教育。在新常态下,大学生在价值取向、道德品质、个性发展等方面与以往相比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价值观方面,逐渐树立了公民意识,在就业选择方面更加多元化,个人的独立意识不断形成,而且学习动机逐渐多元化,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实际因素的重要作用,在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的过程中认识到了自身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在思想方面,更加有主见,情感更加丰富,更侧重于体验性感知,善于从微观、横向、局部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在心理方面,心理问题比较多样化,而且数量不断增加。个性化教育是对教育真谛的深刻领悟,有利于避免人才培养模式趋同问题,发展大学生的个性思维。个性是有差别的,个性发展的核心是创造精神的发展。个性化教育要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渗透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通过教学、辅导、激励、感染、示范等教育方式方法和手段措施,使受教育者接受社会所需要的思想观念、政治意识和道德观点,并内化到自身的观念、意识之中。

其次,坚持以学生为本。要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以学生的健康和全面发展为最主要目的,发挥教师“促”的作用,重视教师培训与多元教学模式变革,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以人为本高等教育管理理念决定了高等教育的目标定位,即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发展的教育空间。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个性、思想、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并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创造能力和推动其个性发展为主要目的。可以说,以全面发展学生个体为教育目标的实践原则,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四、以人为本高等教育管理

理念的实践要素

以人为本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根本在于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积极向上、适宜人的发展、激发人的潜能的成长环境。高等教育的精神实质是“智慧引领”和“文化引领”,通过引领来发挥高校的育人功能,使其在向高等教育强国挺进的过程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一)以人为本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智慧引领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转变高等教育发展思路和加快高等教育发展进程的需要。树立以人为本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特别是公开、公正的评价机制的形成,既可以使高校管理受到有效监督,也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全面地表达其对教育管理的诉求,从而使教育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升,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保证。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激烈碰撞的的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很容易出现波动。鉴于此,高等教育管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首先,改进教学模式。在教师层面,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培育共同的职业价值观,在尊重教师多元价值的前提下强调主流价值,实现价值观的整合。构建教师个性自由发展的实践平台,引导教师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以研促改,以改促教,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个性自由发展;在大学生层面,营造良好的管理育人环境,优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加强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优势,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

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心理学知识讲座,针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主题辩论,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这样,既能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兴趣,还能锻炼大学生的能力。可以说,大学生参加活动的过程,就是大学生思想逐渐形成的过程和不断自我纠错的过程,最终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实现个体价值。

(二)以人为本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文化引领

高校教育管理的最高层次是文化管理,即为大学生传递有利于其全面发展的人文精神,形成符合当代大学生情感、思想特点的校园文化。以人为本高等教育管理理念文化引领的关键之处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通过运用、借鉴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及方法,利于掌握受教育者的需求及自身发展规律,根据他们的个体差异,教育者可以灵活、适度地对其施教。[10]

首先,倡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去对待一切事物。积极的校园文化对高校师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能够使其在文化教育中对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形成全面准确的认识,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并以此指导自身的实践。

其次,注重传统文化传承。几千年来,我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严于律己等道德规范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强调的“仁”的道德思想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应积极借鉴、吸收、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如:在校园里设立固定的传统文化日,举行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诗歌比赛、音乐会等各种活动,对于优秀作品给予一定的奖励;组织义务支教,让大学生提前体验生活,珍惜当下时光,提高自身素质;举办传统文化讲座,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郑宏.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学管理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魏金声.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由来与发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4,(04).

[3]朱树玉,张革华.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前沿,2006,(10).

[4](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上海三联出版社,1987.164.

[5](法)萨特.存在与虚无[M].上海三联出版社,1988.708.

[6]任泽.存在主义哲学的生命教育思想[J].求索,2013,(11).

[7]王晓辉.一流大学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8]张永芳,张社争.“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管理中的价值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3).

[9]李阳.高等学校“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指导下的教学管理模式构建的探索——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为例[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0]孔德生,张微.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心理学载体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5,(05).

(责任编辑:刘亚峰)

作者:刘冷

人本观念贯穿学校德育教育论文 篇3:

大学生人格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学校教育在学生的人格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人格教育一直被社会学校和家庭所忽视,本文从探讨人格教育的定义出发,剖析了当前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现状,提出大学生人格教育实施的对策,以此强调大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要性,为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人格教育;实施原则

学校教育在学生的人格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学校是教育的主体,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教育方针、目标和具体的教育方法以及学校教师的素质状况都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人格的形成。然而目前我国学校教育,忽视人格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本文从探讨人格教育的定义出发,剖析了当前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现状,提出大学生人格教育实施的对策,以此强调大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要性,为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奠定了基础。

一、人格教育的定义

人格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是着眼于每个受教育者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而要真正达到发展的全面与和谐,就不能不着眼于每个人的人格塑造与提升。基于此,人格教育是一种发展受教育者心理、道德、精神品质,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学生整体心理发展水平,培养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使受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社会适应能力和改造社会的巨大潜力,并以此作为人生的追求,继而使每个受教育者的人格都得到塑造与提升,最终形成健全优良的人格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活动。其核心是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它是以培

养学生开放探索能力、社会交往品质、协同合作精神、自我调控心理能力等为内容的教育。

二、大学生人格教育教育的现状

尽管与建国之初相比,我国的人格教育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着以下不足:

(一)教育理念陈旧,创新不够

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体制中存在着封闭、整齐划一的现象,人格教育特别推崇人格的社会价值取向,以社会的共同人格理念替代个人的人格培养。但特别在市场经济环境影响下,社会更多地关注实际的效益、利润,很少人真正关心自己的灵魂,至于道德修养也变得无关重要了,人的良知、人格日益贬值和失落。在教育过程中,过分强调教育的共性要求,缺乏从人格和人的心理角度来解决青少年在人格缺失等方面问题的理念,往往忽视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和个性发展的培养,教育的共性要求淹没了受教育者的个性。

(二)教育目标存在片面性,整体性不足

学校教育目标的确立与学生人格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关系,目前我国学校教育忽视人格教育的现象普遍存在,主要表现为:一是以政治教育代替人格教育。在一段时期中,教育中搞政治挂帅,以政治教育代替人格教育,这种“政治训导”式人格教育流于形式、空洞无效,造成学生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使政治教育落不到实处,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二是以知识教育代替人格教育。以智育取代学校的一切教育,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好学生,学习不好就是坏学生,其结果使一些学生片面发展,出现不良人格的形成。三是以片面代替全面的人格教育。

(三)教育内容上,重视理论灌输,忽视实践引导

我国的人格教育实施有着统一的指导思想,还配备有一批专门从事德育工作的教育工作者,但整体来看,人格教育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理论脱离实际,不善于挖掘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潜在思想。我国人格教育模式只是注重整体、忽视个体;注重普通、忽视特殊,无法满足不同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其特点是学校以开设独立而又系统的思想品德课,引导学生理解和熟记内容,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直接的理论“灌輸”,而在实践引导方面甚少涉及。因为这种模式缺乏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认识,导致人格教育的效果不甚理想。

(四)教育方法死板,缺乏实用性

我国目前人格教育方法死板、教条,缺少实用性、灵活性和多样性,极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教育效果不甚理想。特别是目前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学生年龄变小,使得现在的学生在人格素养方面具有与以往大学生不同的特点,如果按照传统的德育教育方法,那么人格教育的方式方法已相对显得滞后。特别是近几年中国青少年上网的人数急剧上升,尽管我们也意识到网络对青年学生的影响,也一再强调让人格教育走进网络,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有效的途径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施人格教育。

三、大学生人格教育的对策

(一)重视以人为本的原则,促使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以人为本,“本”者,根也,源也;以人为本,即以“人”为本源也。以人为本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为理论依据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认为人是一切活动的主体,应极大地调动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逐步满足人的多层次的需要。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基本上是从人的本质的视角来论述人的需要的。他指出:“对象如何对他来说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性质以及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因为正是这种关系的规定性形成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眼睛对对象的感觉不同于耳朵,眼睛对象是不同于耳朵的对象的。每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性,恰好就是这种本质力量的独特的本质,因而也是它的对象化的独特方式,他的对象性的、现实的、活生生的存在的独特方式﹒﹒﹒﹒﹒﹒”马克思的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人和人需要的对象之间的价值关系。1845年至1846年间,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更深入、明确地阐述了人的需要与人的本质属性同一的思想。他们指出:“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旦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同时也就间接地生产着他们的物质生活本身。”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若干论断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他们一直是把人的需要与人的本质联系在一起加以理解的。

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人的需要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在因素和动力,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深层动因。因此大学生人格教育应当体现以人为本,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立人格,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帮助每个学生充分挖掘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的价值。在人格教育过程中,既要肯定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更要发挥大学生主体性人格的教育实践活动对大学生来说是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只有经过大学生个人的观察、思考、领悟、自我修养,才能转化为他们的能力和品德。因此,大学生的人格教育要以大学生自身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在整个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重视启发引导大学生内在的要求,调动和激发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正确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素质,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强调个人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相协调的原则,促使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不但贯穿人生的全部过程,而且制约和影响着人生的全部问题。马克思说:“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所谓社会关系,构成为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正因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互相制约的,因此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之间也是紧密相连的。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阐明了个人的需要从低层次需要的满足向更高层次的追求,马克思说“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 “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个体发展的历史”这说明了个人的需要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需要的发展是促使人的全面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要根据个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尤其是要针对青年大学生发展性需要的特点来进行。过去我国教育强调从社会的需要、国家的需要来考虑,这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社会本位的过分强调,在学生心目中往往形成这样的看法——读书、学习、发展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家长、学校、社会、党和国家。这种服从论的教育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独立、自尊、创造性缺失的重要原因。

当然对大学生的人格培养不仅要根据个人发展需要,同时也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更要把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人发展需要结合起来。因为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状况和发展水平有着直接关系的。只有整个社会处于全面而协调发展,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条件下,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形成健康人格,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总之,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应注重个人发展需要,坚持个人发展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相协调的原则。

(三)注重知行合一的原则,促使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人格特征既不是单纯的思想观念,又不是单纯的行为方式,而是认知与行为紧密联系的综合体或心理——行为结构。要培养内在心理和外显行为表里一致的结构,不仅要从内在思想观念入手进行认知教育,而且要从外在行为方式入手进行行为训练,只有把两种人格教育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人格特征的形成发展。否则会出现过去道德教育中常常有的两种偏差,一是单纯强调道德观念和政治思想的认知教育,而忽视学生行为方式的训练;二是强调具体道德行为的訓练,而忽视道德理想的认知教育,结果都是使学生知与行脱节,难以形成完善的道德品质。

人格教育的知行合一原则就是既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又要通过实践活动进行教育,既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又要求学生做出相应的行为,把认识和实践、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但贯彻知行合一原则,要求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参加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但不是“理论加实践”,“读书加劳动”,“学加干”。而是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把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思想和行动统一起来。

(四)坚持自我、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促使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

人格的形成、发展是一个长期的、经历许多阶段的过程,又是一个前后连续的完整过程。健全完美的人格是在自我、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中培养出来的。因此,各阶段、各方面的教育应互相衔接,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如果各方面要求不统一,或者教育要求前后不一致,教育作用就会互相抵消,甚至造成学生思想上的混乱。

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人格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家庭教育在学生人格形成中的作用,不仅是先入为主的,而且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而言,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心理教育专家认为,青少年人格的形成是从小潜移默化培养出来的。家庭对人的教化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家庭与社会主文化相一致的教化,对其成员的社会化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家庭中出现的与社会主文化相背离的亚文化,对其成员的社会化则产生消极的影响。而且大量的研究材料表明,教师、家长、亲友和领导人物的人格水平都会影响一代人的成长。除了现实社会之外,历史上所记载的人和事,文学艺术作品等也会给人格教育带来影响。因此家庭、学校、社会等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应该协调一致。但在人格发展中,不仅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有重要作用,而且个人的自我本身也同样起到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自我逐渐形成之后,自我对个人人格的结构及其发展都会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一方面,自我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加正确地认识到人格发展的规律,提高对自己及周围的人或事物的认识能力,从而充分了解自我,并对人格的完善和发展更加充满信心,在面对自我时懂得自勉、自立和自信。另一方面,自我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和锻炼更为坚强的意志,去克服人格完善和自身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不利因素,在面对外部世界时能够自控、自尊、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环境的诱惑和干扰,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坚持自我、保持自我,成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因此,进行大学生人格教育要把个人的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相互之间协调发展,坚持教育影响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 郑雪.健康人格的理论探索.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4】 邓如辛.新时期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对策.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

作者:梁杰芳

上一篇:基础设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论文下一篇: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