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德育观念推进活动道德教育

2022-09-12

活动道德教育要求树立全新的教师观。我们以为, 强调活动的自主、自由特性非但不会削弱教师的地位, 与传统道德教育相比, 反而会加大教师所肩负的责任、使教师面临更多的困难;学生的自主非但不会使其流于无政府主义的混乱, 反而有助于他良好道德生活的形成和发展。

我们一再阐明学生的活动应该是而且必须是自由、自主的活动, 其主要目的在于表明学生的道德发展、道德学习是一个主动摄取、积极而为的过程, 是一个与主体的活动息息相关的过程, 而不是一个任由外部塑造、被动接受的过程;在于表明教师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不应起支配、控制的作用, 不应该强迫或命令学生去活动。这对于实现促进学生过一种负责的道德生活这一道德教育的终极目的来说, 是绝对必需的。因为, 只有真正的自由, 才导致真正的责任。没有学生在活动中的自由和自主, 学生就不可能获得真正有价值的道德知识, 就不能为他的行为负责, 因而也无助于属于自己的道德生活的建设。

当然, 坚持道德教育中学生活动的自由, 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转向否认外在必然性对人的活动的客观制约、否认人对外部环境的依赖这一错误的绝对主义自由论。我们的自由论, 是一种相对的自由论, 因而是科学的正确的。表现在教育上, 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要尊重、鼓励学生的自由、自主活动, 而且要为这种自由活动提供适宜的道德环境或更多的选择可能性;不仅要为学生的自由活动提供场所, 而且要通过和亲自参与学生的合作活动、通过利用诸如讨论等各种认知策略帮助学生认识道德、道德发展的规律并把这些规律转化为自己的规律。很显然, 这里的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与传统道德教育中教师有根本的不同, 他已不是只对学生发号施令的权威者, 也不是无动于衷的旁观者, 而是学生活动的供应者、创设者、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咨询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引领者, 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给予与接受的关系, 而是一种交往和对话的关系。

因此, 活动道德教育的教师, 首先要懂得活动对于道德发展意义的一般原理, 认识到什么样的活动、什么样的环境最有利于儿童和学生道德的发展或道德经验的获得, 知道如何利用已有的社会条件并从中抽出一切有助于建立有价值的道德经验的东西。还要懂得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促进儿童和学生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知道怎样充分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新的更适合儿童和学生发展的条件和环境。这与只需让学生按既定的目的和要求去做、去活动的传统道德教师有着根本的不同, 活动道德教育的教师的地位更崇高, 肩负的胆子更重, 实施起来更困难了。道德教育老师转变观念, 树立全新的教师观, 是实施活动道德教育的关键。

随着活动德育理论研究的深入, 德育教师应尽快更新德育观念, 提出活动道德教育工作新方式、方法, 推进活动道德教育实践全面深入开展, 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实践道德水平。我院已着手研究、实践活动道德教育, 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改革德育体制, 形成活动德育整体格局。以活动德育理论为指导, 在课题组的建议和推动下, 学院对原有的德育体制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形成了党委领导下的由主管书记和院长直接领导, 以思想政治课教师和专职政工干部、学生管理干部与辅导员为骨干, 各科教师主动配合、学院各科室各司其职、相互协作, 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和学生会、社团等学生自治组织广泛参与、全力支持的活动德育整体格局, 实现了活动德育的全员、全过程覆盖。

转变观念, 领导重视, 教职员工支持, 形成活动德育实施的良好氛围。课题组成员广泛调研、理论探索、思路创新, 不断拿出高职德育实际现状的调查报告等有关资料, 也不断提出活动德育模式的理论假设、体系构建及成果展望, 并且及时呈报给领导、展现在同仁面前, 领导和教职员工逐步了解和认识活动德育这一新的理念, 给予高度重视, 在财力、物力和人力方面大力支持课题的研究和实施。特别是对活动德育的一切活动, 想尽千方百计, 不遗余力提供软硬条件。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使课堂教学活动化, 充分发挥德育主渠道作用。课堂, 一直是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等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途径和渠道, 活动德育也不例外, 也要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但活动德育下的课堂, 非传统德育下“死板”“说教”、“寡淡无味”的课堂, 而是从活动出发、通过活动追求活动的课堂, 要用活动的理念去改造课堂教学, 遵循活动德育和活动教学的原则, 以活动为德育目标, 让学生在自主、自由、自觉的活动设计、参与和实践中, 不断提高道德修养, 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做一个终生实践道德生活者。公共理论课教学, 承担着重要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任务, 因此, 我们首先在公共理论课堂教学上大胆创新, 按照活动德育的要求, 不断地使理论课堂教学活动化, 让学生做真正的课堂主人, 在老师的引导下、参与下, 自主自觉地研究、讨论、思考、比较, 自由自觉地去观察、体验、实践、选择, 打破课堂界限, 延伸到课外, 走出校门走到广阔的社会大“课堂”中去。其他的各科教学也注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通过活动得到道德生活的体验和养成。

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注重发掘职业实训、实践活动德育效果。职业学校, 实训、实践是培养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形式和途径。这是高职院校活动德育的非常重要的活动形式、内容、途径和评价尺度。无论是在校内实验室、试验场、操作车间, 还是在校外的实训、实践的企业、基地, 我们都十分重视这些鲜活的、实际的、直观的活动 (生活) 对职业学生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天然的无可替代的活动德育成效。我们学院的学生就业以后, 为什么深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在活动德育过程特别是职业实训、实践过程中, 职业道德素质养成水平高, 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利用传统途径, 增添新途径, 广泛进行活动德育。我们总结为“四条主线”:一是以重大节日、纪念日及其他重要主题为主线, 每月开展一个主题活动;二是以“爱”为主线, 进行知“爱”、感“爱”、“献爱”活动。爱祖国拥有一颗忠心, 爱校拥有一颗诚心, 爱班级拥有一颗热心, 爱老师拥有一颗敬心, 爱父母拥有一颗孝心, 爱同学拥有一颗爱心, 爱自己增强一份信心;三是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线, 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四是以学生社团建设为主线, 通过学生自发组织的群众性团体, 培养学生公共道德和个性道德的完美统一。

摘要:活动道德教育要求德育教师更新德育观念, 以活动德育理念推进学生道德发展。本文从改革德育体制, 形成活动德育实施的良好氛围,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增添新途径等方面对推进活动道德教育提出了一些有益探索。

关键词:活动德育,创新,观念

参考文献

[1] 田慧生, 等.活动教育引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2] 杨莉娟.活动教学浅论, 华东师大社科部余茉莉.2004年德育研究热点与前沿问题综述, 均转引自百度搜索中的论文网站.

上一篇:焦油生产过程中馏分色谱分析下一篇:工信部指导石油和化学工业节能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