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改革论文

2022-04-17

[摘要]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处于改革的时代潮流中,德育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核心,因此,搞好德育教育对于基础教育改革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分析当前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对学校德育工作途径的优化进行探讨。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学校德育改革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校德育改革论文 篇1:

唐汉卫:学校德育改革的四种意识

唐汉卫在《教育研究》2017年第6期《学校德育改革应该确立的四种意识》一文中指出,在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形势下,学校德育改革和实践迫切需要确立以下四种意识:

第一,坚定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学校德育效果、改革改进成果的取得,需要改革者和行动者保持自身的定力、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和一以贯之的行动力。第二,文化方向的选择和价值反思意识。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校教育首要的價值追求;“从中国看世界(“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从过去看未来(要有文化自信)”;确立更加开放宽广的视野、民主包容的胸怀,尊重多元文化和价值观,鼓励对话,加强共识。第三,现实的校情和学情意识。校情和学情分析要尽可能的全面和真实;对搜集到的信息资料、学校的各种实然状况进行理性地分析和判断,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第四,专业的路径和方案意识。在制订方案时,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在德育内容选择上尽可能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相接近,因地制宜;在实施方式上,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给学生一些形成性的、发展性的、过程性的反馈和评价。

学校德育改革论文 篇2:

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德育改革优化探讨

[摘要]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处于改革的时代潮流中,德育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核心,因此,搞好德育教育对于基础教育改革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分析当前学校德育教育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对学校德育工作途径的优化进行探讨。

[关键词] 基础教育德育优化改革

我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处于改革的时代潮流中,德育教育由于其自身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如何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这个问题也切切实实摆在了我们的面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思想和新问题不断涌现,学校的德育工作面临的困难也越来越大,对此,我们的学校和一线教师也进行了探索也研究,也确实制定和实施了一定的措施进行应对,然而,德育教育的效果也不容乐观,因此,我们必须要更加冷静思考和全面分析,对德育教育改革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切实提高德育教育效果,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一、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其思想方面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当中,以学校、家庭、社会和网络为主,尤其是社会和网络,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下面分别给予说明。

1.学校德育教育效果不明显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要场所,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是基础教育的重要职能,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然而,在当今社会日新月异之际,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步伐却远远跟不上实际需求,造成德育失去了吸引力;其次,学校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其方法也比较守旧,理论多,实践少,消极应付多,解决实际问题少,导致没有能够深入学生的心灵处解决具体问题;再者,平时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当中,主要还是依靠思想品德老师的课堂教学,以及班主任的班会课堂教学,往往忽视了各科课程在德育中的特殊作用的现象,不能在各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不能全面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全员育人观念,也不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班集体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因此,学校德育教育工作效果当然不明显;

2.家庭教育效果不够有效

家庭教育对子女所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正所谓“一位好母亲,顶得上一百位教师”。然而,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生活节奏步伐加快,相当多的家长都疲于奔命于工作和生活之中,自然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更有甚者,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家长常年外出打工,只把子女单独留在家中,让爷爷奶奶等老一辈人给予照顾,因此,这些家长更多的时候是把教育子女的希望过分地寄托在教师身上,这种瘸脚的教育个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3.社会对学生的消极影响

当今社会,电影、电视、书报、广告、录像等部分大众传媒,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吸引大众,提高竞争力,容易出现一些消极误导现象。近年来某些卫视台热播的“相亲节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相亲节目”的影响在于媒体给予参加者和观众受到错误引导,认为不用努力就可以一夜暴富。而其中随意炒作、追星等负面效应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这些误导对青少年形成正确价值观念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构成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大阻力;

4.网络对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面对着大量充斥在网络上面的暴力、色情、游戏与虚假信息,作为一名未成年的中小学生,是非常容易受到诱惑或者迷惑的,进而沉迷网络而难以自拔,在面向全国九大城市的青少年展开的一次调查中,问及上网的主要目的时,47.9%的孩子选择聊天,56.3%的孩子选择游戏,统计表明,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聊天、玩游戏、观看不健康内容的时间,要远远多于网上学习的时间,而如果一个人长期沉迷网络,那么很容易会造成精神颓废、影响身心健康、影响人际交往、影响家庭、社会的稳定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对于一个普通的中小学学生来说,必定会影响其思想和学业,最终侵害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极大地破坏青少年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这无疑又给学校德育教育带来极大的挑战;

二、德育改革优化与探索

1.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寓德育于个学科之中

课堂教学在各种教育途径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学校德育工作应该以“两课”为核心,配合各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各科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与课堂知识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得到思想教育,例如理科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辩证思想,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等;

2.利用校园文化进行德育教育

一个比较完善的校园文化对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利用学校的海报,黑板报对学生进行德育宣传,利用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利用各类讲座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利用节日活动对学生进行团结教育等等;

3.把德育活动延伸到家庭和社会

当前的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与家庭和社会还缺乏和谐统一,例如学校教育学生要为“振兴中华”而努力读书,而来自家庭的家长们却在孩子面前大谈赚钱之道,社会上的某些不正之风,也给学校德育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全员德育意识,树立德育观念,使得学校德育活动进一步向家庭渗透,向社会延伸。其途径主要可以通过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由被动变成主动去领悟社会道德规范并最终形成道德行为;

4.加强网络安全与网络道德教育

学校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当承担起指导学生科学健康上网这个责任,平时要注意多和学生进行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上网情况,掌握学生的心理,在技术上要指导学生如何科学上网,如何从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中快速地搜索到有效的资源,如何辨别虚假网络信息等,在心理上要进行如何防止沉迷游戏,沉迷色情网站等辅导;而在学校的电脑室,电脑老师应担负起过滤不健康信息的重任,在计算机上面安装绿色上网过滤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及时屏蔽或删除含有低俗、淫秽、暴力或反动等内容,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使得学校的网络处在可监控状态;同时,学校也应该跟家庭和社会进行相关的工作,例如叮嘱家长给予监督,和当地派出所联系加强当地黑网吧的处理等等;

三、小结

总之,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德育工作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整体工程,在进行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与学校,家庭和社会以及网络这几种常见的教育途径相结合,并且要注意不能停留在形式当中,在德育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将德育工作的措施进行优化,只有这样,学校的德育工作才能够真正提高实效,让中小学生能够走在健康的成长道路上。

参考文献

[1] 冯恩洪.课堂教学行为转变与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2000

[3] 朱小蔓.中小学德育专题[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 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 田宏.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德育工作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0(4)

作者:何伟锋

学校德育改革论文 篇3:

道德认知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摘 要: 德育认知性发展理论是当代西方学校德育流派中最负盛名的德育理论,本文就该模式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进行阐述。

关键词: 道德认知 发展模式 启示

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1],它是由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而后由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的。前者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理论建设上,后者的贡献体现在从实践上提出了一种可以操作的德育模式。该模式假定人的道德判断力按照一定的阶段和顺序从低到高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儿童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及其与行为的发生。要求根据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确定教育内容,运用冲突的交往或围绕道德两难问题的小组讨论等方式,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他们一个阶段的道德和道德推理方式,造成学生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寻求新的认知平衡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道德判断的发展水平。

一、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简述

1.道德发展论[2]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确切地说是道德判断发展论,关于道德判断他提出了如下重要假设。

道德判断形式反映个体道德判断水平。道德判断有内容与形式之别。所谓道德判断内容就是对道德问题所作的“该”或“不该”、“对”与“错”的回答;所谓道德判断形式指的是判断的理由及说明过程中所包含的推理方式[3]。后者反映个体的道德判断水平。

个体的道德判断形式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景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第一,道德发展是学习结果,这种学习不同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第二,道德的发展有赖于个体的道德自主性。道德不可能从外部加于人,而是个体内部状况与外界交互作用的产物。第三,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

2.道德教育论

道德教育旨在促进道德判断的发展及其行为的一致性。该模式强调道德教育的目的,首先在于促进学生的道德判断不断向更高水平和阶段发展,其次在于促进学生道德判断与行为的一致性。

道德教育奉行发展性原则。该原则根据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确定教育内容,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和思考高于其一阶段的道德理由和道德推理方式,赞成学生认知失衡,引导学生在寻求新的认知失衡之中不断提高道德判断水平。

根据发展性原则,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实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包括:

第一,了解学生当前的道德判断发展水平;

第二,运用道德难题引起学生的意见分歧和认知失衡;

第三,向学生揭示比他们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方式;

第四,引导学生在比较过程中自动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德推理方式更为合理的推理方式;

第五,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断付诸行动。

二、认知模式的特征及理论缺陷

1.认知模式的特征。

(1)人的本质是理性的,因此,必须利用智慧达到对理解的把握,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合乎理性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2)必须注重个体认知发展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因此,人的道德理性并非天赋或外界规则的直接灌输,而是主客体在实践的过程中互动的结果;(3)注重研究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强调按道德认知能力发展的要求进行学校道德教育,选择内容和方法。

2.认知模式在理论上的缺陷。

一是太过于强调认知力的作用,忽视了对道德行动的研究,而后者对德育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二是强调了道德判断的形式而忽视了内容的作用;三是阶段理论有缺陷;四是在批评传统德育靠机械重复训练的作法时却完全排斥了道德习惯的作用。

三、认知模式的特色及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

该模式的特色在于:一是提出以公正观发展为主线的德育发展阶段理论,通过实证研究,作出了完整的理性阐述;二是建构了较为科学的道德发展观,提出智力与道德判断力关系的一般观点;三是通过实验建立了崭新的学校德育模式,如苏格拉底德育模式、新柏拉图德育模式等,提出课堂道德讨论法、公正团体法等一系列可操作性德育过程,重新确立人的主体性和学校德育的功能。

对我国学校德育改革的启示:第一,应当把学校德育的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上,坚持选择健康的德育内容的同时注重能力的发展,而不是简单背记某些规则。第二,发展性原则在我国学校的知识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但在德育上还没有更多的研究和展开。如果承认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个体,就必须基于学生的发展水平进行教育,注意确立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机会,促进学生的逐步发展。第三,我国学校在系统地传授道德知识方面颇有心得,但在提高学生道德思维能力方面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应大胆引用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来改造我国学校德育的课堂教学。第四,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重视隐蔽课程创设道德情景可供我国间接德育模式的建构借鉴。在德育课程方面,我国学校钟情于用思想品德课进行道德教育,试图使学校德育科目化、课程化。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反其道而行之,科氏及其推行者都认为,尽管道德讨论成功地促进了学生的道德发展,但并不主张将此构成一门德育课程。科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课程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学科课程,把德育教育融合到整个课程中去,统整于历史、社会和英语等课程中;二是学校环境,师生之间的互动,即隐蔽课程。科氏认为,学生所获得的大量价值观通常并非来自学校正式的道德课程,而是来自“隐蔽课程”[4]。科尔伯格的“公正团体法”乃是其隐蔽课程在内容和形式上的深化。公正团体一方面要求学校具有民主管理的结构和气氛,另一方面要求学校和教师成为道德价值的传播者。在隐蔽课程中,要紧的是教师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意识,因为这两样东西会转化为一种动态的社会环境,而这种社会环境则会影响儿童的环境。我国间接德育模式的建构要学习利用隐蔽课程创设道德教育情境。在创设道德情境时要注意下列因素:道德行为发生时情况状态、社会风气与社会法制情境、道德行为产生的安全性等。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哈什著.傅维利译.道德教育模式[M].北京:学术期刊出版社,1989.

[2][美]科尔伯格著.魏贤超译.道德教育的哲学[M].杭州:浙江出版社,2000.

[3]KohIberg,L.The Philo sophyo Mora Development[N].Harperand Row,1981.

[4]景光仪.我国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研究综述.青海师专学报,2007,1.

作者:林春成

上一篇:高校安全文化论文下一篇:线条艺术语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