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企业工商管理论文

2022-04-26

摘要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紧密的联系。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日益大众化、经济化、科学化,对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理论层次提高、技术含量提升,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才培养企业工商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人才培养企业工商管理论文 篇1:

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普遍都参与了国际分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自由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旧时的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多变的经济环境。人力资源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目的以及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因素,而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决定了企业是否能进行长久的运行发展。目前我国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就导致企业内部员工专业水平低、实际操作能力弱。本文指出当前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对企业运营的重要性,分析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工商管理 人才培养 具体措施 企业

一、引言

提高企业整体运行效果,实现企业目的并不仅仅通过企业产品改造、扩大市场份额等短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方式就能做到的,而要放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将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企业内部改革的重心之一。在当前复杂的经济背景下,企业只有具备综合水平高、职业技能强的专业能力人才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处理棘手、麻烦的问题,并不断提升企业团体创新、合作能力。

二、现状分析

(一)人才培养目标散乱。没有明确的定位

我国在九十年代初才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相比,市场经济在企业管理模式、创新手段等方面给予了更大限度的自由,但由于历程时间较短,导致企业在内部管理方面上易出现走弯路、不重视等现象,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这一现象。由于自身发展经验的不足,企业对于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没有进行专业对口的分类。在实际情况中,企业人力资源往往分配不均,专业理论知识强的可能存在实际操作能力弱的现象,职业技术强的在理论应用方面略显薄弱,为最大程度的发挥人才在企业运行发展的优势,应当对企业内部人才进行全面的分析,在进行职位分配时选择优势的一面,在培养过程中具体针对不足之处开展。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略对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没有进行科学高效的定位,仅主攻理论方向,致使各类工商管理人才无法在企业实际操作中与理论之间进行对接。

(二)课程设计不合理

由于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没有进行科学的定位,盲目将企业管理人才集中在一处,致使课程设计不合理,企业内部人才无法根据自身特色与专长选择课程,在同样知识理论框架的学习下,很容易形成固定思维,缺乏创新,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其次,当前我国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课程普遍存在着与实际脱节的现象,在课程的精度与深度上实现了作用,而对工商管理人才所需的综合素质水平却较少提及,在进行的工商管理人才的社会实践与实习活动也因基础条件的限制,无法培养出对口的企业工商管理人才。

(三)管理人员创新意识弱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市场经济环境变化幅度大,因此企业只有具备一只致力于创新的团队才能适应市场、政府的变化,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屹立不倒。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强调教学效率而忽略了对学生自身发展特色的分析,极大抑制了管理人才的思维发散及创新意识。

三、管理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一)节省成本资源。实现企业目的

企业的管理人才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过硬的技术操作能力以及活跃的创新思维就能极大推动企业的发展,实现节约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可以通过对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设计出资源利用的最优方案,避免实际操作过程中因认识不足而出现的浪费成本的现象。此外,对于企业传统中的笼统、复杂等工作模式也可进行有效的简化,缩短不必要的工作流程,实现企业目的。

(二)为企业运行提供指导方向

企业在进行相关的市场营销、方案计划等会对市场环境进行调研,分析出产品供求变化的情况、以及产品的规格、数量、各个厂家的数据信息,从自身有利条件出发,才能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这就要求企业管理人才具有充足的专业知识以及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在制定发展战略目标时对外部环境及自身条件进行精确的分析,为企业运行提供正确的指导方向,减少错误率。

四、具体措施

(一)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

为有效发挥人才资源在企业整体运行中的作用,企业在制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战略模式的時候要注重对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在进行岗位分配与培训时要具体针对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优劣分布,制定出不同的培养目标,并要突出培养侧重点。对于专攻理论知识层面的人才来说,应注重对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与模式的吸收,并依据自身企业发展状况进行有效的结合。对于实际操作能力强的人才来说,应不断加强其理论知识的学习,及时更新专业信息,减少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技术性错误。

(二)合理设计人才培养课程

企业内部可以通过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人才培养计划,以此来提升人才在企业运行中所发挥的优势。首先依据对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对各部门各专业所学课程进行合理的设计,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分清主要与次要,不能因急于求成提高人才综合素养而将所需知识全部覆盖,突出重点学习课程与目标。同时要注意企业管理人才要求具备综合的管理水平能力,才能在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充当智囊团,因此课程的设计要结合管理过程中所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知识。

(三)活跃管理人才创新思维

为适应当前不断变化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企业应不断更新自身发展模式,提高创新能力,才能在时代的进程中不被淘汰。对此,企业应定期对在职员工开展培训活动,并邀请专家召开座谈会,及时更新专业信息,只有在自身基础知识充足的情况下,才能更进一步提出创新思想。同时加强对国外先进管理模式及理念的吸收与引入,形成自身的培训体系。

五、结束语

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在节省企业运行成本,指导企业正确运行方向以及减少错误方案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企业只有通过提高创新能力、设计合理的培训课程以及准确的定位,才能有效发挥管理人才在企业运行中的作用。

作者:杜昱

人才培养企业工商管理论文 篇2:

关于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新思考

摘 要 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培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紧密的联系。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日益大众化、经济化、科学化,对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理论层次提高、技术含量提升,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由于传统的工商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所以本文立足于新的经济形势下,就如进一步提高工企业商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谈了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 工商管理 能力培养 社会经济

人类的综合素质随着高新精技术产业的发展而不断得到提高,企业中工商管理类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也需要加快提高,尤其是工商管理人才的团结协作能力、信息数据收集和管理能力、以及改革和创新能力,因为它直接影响着一个企业集团未来的发展前景和生命力。针对目前全球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走势,企业如何脱颖而出,培养一批综合能力顶尖的市场需要的工商管理类精英人才,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现状

第一,目标培养定位不精准。这样的定位不能有效的将技术型和理论型人才准确的区分开来,实际工作在开展中不能有效的完成。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不断完善,精英教育必将逐步走向大众化的普通教育,更加剧了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与市场供需之间的矛盾程度,工商管理人才目前的着眼定位完全不能够满足市场发展的要求。

第二,课程培养结构体系存在缺陷。首先,基于在定位时企业将工商管理人才都普遍和笼统的定位成高级型管理类人才,产生了在培养过程中目标雷同性。造成培养设置和培养课程都没有明显的特色,课程结构体系雷同相似度较大,没有可以变化的灵活性,致使培养的目标与市场需求的没有融合性,走上工作岗位的工商管理人才结构知识体系简单,不具备市场核心竞争力。其次,实践环节和理论环节的相互不衔接更是课程结构体系的又一漏洞和缺陷。因为企业的工商管理是一项非常注重实用性和实践性的课程,然而目前的工商管理课程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严重的缺乏项目应用性,即使部分企业有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的环节,但是还是缺乏有完备性和针对性的结构体系设计和实践操作体系,造成工商管理人员的真正动手技能不够优秀,适应相对岗位职业发展非常迟缓。最后,理论知识在课程设置中偏于重视,随着长期的不断发展,工商管理人才在企业培养过程中仅仅只注重理论性知识的灌输,自始至终都坚持以理论知识为培养方针的的课程体系,即使课程内容相对丰满,总课时不断膨胀,但是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并没有获得多少。

第三,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培养。一对多的传统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够有效的实现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型技能培养。“填鸭式”的理论教学方法,大多都已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能动意识,严重阻碍了学生对问题的主动分析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走上社会,不具备熟练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因此一直以来培养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举步维艰。不牢固的结合实际运用,不发挥培养对象的创新自主意识,最终培养的管理人才都是机械式的“批量生产产品”。

二、加强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

第一,培养目标要精准定位。现在,我国的管理人才培养大多分成研究型和学术型。因此在进行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上也应该具有针对性。理论型的管理人才应该重视理论基本知识的培养和学习,并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培养来侧重指导学生的实践;应用型的企业管理人才则注重管理者熟练的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并且具有熟练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体系去解决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于此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所以,在整个目标培养上,企业要有针对性的做一区别对待:“培养出能够熟练掌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与实用技能,并且会运用法律、生产技术和经济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外语交流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实用性能力,能够在工商企业各职能部门从事专业化生产经营、综合服务管理,具有创新能力以及创业思路和实务性研究的高级应用型和复合型管理人才。”

第二,建立完善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方案。首先,依托人才培养计划和标准,以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分析现有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不同设置,满足企业不同管理职能部门的职业要求,设置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同时在基础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适当简化和整合专业基础课程的授课学时,而相对加强与专业职能直接相关的、应用性强、具有操作性课程的比例和学时。”其次,完善学科交叉的培养计划。同时优化生产经营一线的业务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逐步完善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操作性、适用性较强的部分课程,实施的学科全方位立体交叉,不断拓展工商管理人才的就业知识面。实现多种应用技能的统一结合。最后,建立完善整体的模块培养教学体系。

第三,加大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只有人才的不断的创新才能不断的促进和加快企业的前进步伐,才能与时代同进步同呼吸。因此,培养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整个过程,必定要牢牢抓住其人才创新意识的培养。如何才能有效的实现管理人才创新意识的培养,这就要求企业的领军者要有放眼世界的目光以及深入学习和借鉴的能力,完善企业的管理理念,采用电子信息化的技术方法进行渗透。其次,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块教学,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不断的创新理论。加强完善实践性应用型学科体系的建立,注重时间的探索、积累和验证。在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计划目标上,进行整体思维创新:以学科为基点,职业技能为导向,创造性的發挥培养目标的能动意识,充分发挥培养目标的创新能力。最后,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加强完善培养工商管理人才。通过现有市场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分析,契合企业经营生产管理职能岗位需要,有目的的培养其所急需的技能和知识型人才,并加强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和社会交流沟通能力。通过上述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一定能够培养出一批特色和就业能力强、创业竞争力高,并具备后续可发展能力的技术应用型和复合型工商企业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唐时俊.探索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1).

[2]张红专.一般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模式的分析与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8.

[3]金春花,黄方.高等学校工商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8.

作者:郭渊

人才培养企业工商管理论文 篇3:

“互联网+”企业背景下工商管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

摘 要:随着“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计划的持续推进,人才创新模式成为众多工商管理企业的重要选择,从企业生产运营、财政金融,到人才培养、部门管理,互联网经济已经渗透到几乎企业发展的各个领域。而从企业具体运营情况来看,整体经营目的的实现对内部所储备人力资源有着极大的依赖性,是企业经济效益有效获取以及提升自身在市场经济中所占份额的重要途径。工商管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在某种程度上与企业未来发展有着十分精密的联系,因此,基于“互联网+”背景下深入研究工商管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便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互联网”;工商管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一、培养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内涵

第一,所谓企业工商管理主要是在一定组织架构的规范之下,通过对经营活动以及财务管理的合理化控制,以及高效化的人才资源管理,确保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有效获得,推动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与健康性。从本质角度来看,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活动的开展都应围绕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未来长远发展的规划,紧抓企业发展大动脉。

第二,在对工商管理相关概念进行明确之后,需围绕工商管理培养的本质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目前,对于人才培养的定义主要是在工商管理目标有效制定的前提下,综合企业整体发展策略以及当前生产运用所采用模式,进而从根本上为企业培养一大批先进人才。

现阶段,我国工商管理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沿用途径主要有两种:

一是本土培养,在工商管理系统内部进行相关人才的培养,期间可通过不同的培养学习方式,如,专业知识学习、职业规划以及企业培训等等,确保自身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学习。

二是合作培养。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培养单位难以借助本土培养路径的基础上实现对工商管理人才的有效培养,或者本土培养方式无法达到工商管理人才实际需求。且值得注意的是,在企业日常生产运营期间,无论是采用哪一种培养方式,培养目的都应以服务企业管理活动为主,根据工商管理实际情况,突出人才在整个培养工作的核心地位,确保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效应的全面发挥。

二、培养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作用

1.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工商管理人才在企業中应用可实现对企业工作流程的合理规划,避免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流程,优化和提升企业管理人员整体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可合理配置企业各项资源,更加科学化地分配各项工作任务,尽可能地减少因非合理性的任务分配,徒增企业生产运营风险。

2.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

工商管理人才在对企业运营活动开展相应管理工作时,应深入市场开展全面调查分析,掌握企业发展实际状况,基于未来发展角度,建立明确的企业发展目标。如果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突发异常生产情况,工商管理人才可对问题发生环节进行精确定位,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规避企业因运营问题而造成的一系列成本上升问题。

3.提高管理员工效率,提升工作人员热情

工商管理人才在对具体方式方法合理运用的基础之上,可系统规划各部门具体职责和负责内容,同时在企业内部加快完成对相关奖惩制度的积极构建,详细规划员工职业发展方向,通过该方式可激发员工参与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整体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在企业员工丧失工作激情,失去奋斗目标时,可对其形成有效的指引;在企业员工不满足于当前薪资水平时,应结合员工工作表现进行系统优化和调整,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为自己是企业一份子而感到自豪,自愿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工商管理企业人才培养现状

1.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法陈旧

对于企业而言,工商管理人才的培养一直以来面临着来自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法过于滞后的压力。特别是在国内外管理系统差异较大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使得大部分企业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仍沿用传统培养和管理模式,学习专业课程和参加外部培训是其主要培养途径。但“互联网+”在各行业领域持续深入扩大的今天,如果企业一味追求“稳中求进”,一味地坚持传统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符合市场需求,淘汰是该群体最终所面临的结果,使工商管理人才在企业所承担的中流砥柱作用难以有效发挥。

2.培养目标与培养内容偏离实际

企业在工商管理人才实际培养过程中,培养目标和培养内容与实际情况严重偏离也是当前所面临的一大困境。据相关资料显示,国内有79%左右的企业在工商管理人才培训内容设置上存在问题,其中过于细节化是最为突出的特点,使得工商管理人才所接触的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性内容。而从工商管理人才自身来看,尚未建立起系统完善的知识体系,对企业管理和发展的了解与认识缺乏系统性和全局性,对企业工商管理效率和质量的提升造成严重阻碍。并且,若企业管理层或者决策层同样对工商管理知识体系管理不全面,不仅容易影响企业发展决策的制定,且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企业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

3.培养成果评估不成熟

纵观企业整体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成果评估情况,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表现出不成熟性:一方面,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成果评估尚未实现对目标的制定和明确,对人才培养重点缺乏全面认识和了解,所采用评估机制具有“一刀切”的问题,对各部门及其组织结构,工商管理人才特点未进行细致划分。另一方面,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成果评估不具备科学性及合理性。在培养成果评估是盲目追求可量化成果,对于一些非量化成果达到评估较为粗糙,如,管理理念、管理思想以及管理行为等等,导致企业在评估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成果时容易产生质量和效益上的差异。

四、“互联网+”背景下工商管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

1.培养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企业的发展动力源自创新,企业若要永远保持上进和稳定的发展态势,需从创新角度入手不断在发展意识、发展能力方面进行创新为企业注入新鲜动力和血液。作为现代化企业对培养工商管理人才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进行全面认识与了解,在“互联网+”时代,学会对海量信息的鉴别和处理;在培养工作具体开展过程中,应以专业化培养体系为依据,以强大的理论基础支撑各种实践活动的开展,在反复实践过程中,善于对市场信息中先进性事物和理念的灵活运用,以企业实际情况为标准,进行专业化、特色化管理培养体系的建立,并在与企业不同岗位和不同职能要求相结合的基础上,对相互之间关系进行系统优化和完善,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进行相关培养计划的制定,实现企业工商管理人才“走出去”战略,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管理经验,丰富人生阅历,紧随时代潮流,培养出独具企业特色、竞争能力极强的应用复合型人才,从根本上发挥工商管理人才在企业生命力方面的主导作用。

2.“互联网+”时代要求以水平思维为主的思维模式

“垂直思维”是企业长期以来所坚持的一种思维方式,在思考问题时主要在原有三维结构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逻辑思维。而水平思维是对原有思维顺序的有效突破,对问题的解决以新维度为出发点。从逻辑方法和原理角度分析,水平思维以非常规的逻辑方法实现对问题的解决,往往被传统思维所忽略。水平思维是一种非常规的、明显不合逻辑的思维,其实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并不是不符合客观逻辑,而是我们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封闭已知的主观逻辑。因此,企业若要运用水平思维打破原有工商管理人才培养逻辑和方法,需结合“互联网+”技术,丰富和完善水平思维模式。在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创新创业培养过程中,对人才的培养则应当跳出传统思维培养及管理模式,充分激发员工管理实践过程中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活跃管理思维,加快实现各管理要素之间的联系性,促使多角度思维模式的形成,从而推动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升。

3.岗位培训是工商部门人才提质的重要抓手

一是加快建设现代化培训阵地。培训工作的开展需以阵地建设为基础,紧紧围绕工商管理部门相关干部进行核心培训基地建设,促使培训中心功能上的齐全、设施上的完善等等。制定专业人员对培训过程中相关费用、场地、内容、师资以及经费等进行监督,在企业工商管理系统内部构架其系统化以及全面化的培训基地网。与此同时,除了要增强“硬件”建设之外,还应基于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对“软件开发”进行系统探索和研究,实现对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的建设,形成上下相连接的远程教育网络平台,上与企业网络平台相连,下与员工个人关联。

二是对传统培训方式进行创新。在培训工作具体开展过程中,培训方式的创新尤为关键,需加快对传统被动式培训方式和粗放式培训方式的转变,通过对干部岗位特点和干部教育内在规律的积极探索,积极推动相关培训工作的开展。遵循“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思路,组织并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如,岗位轮训、挂职交流、组织调训、学习考察等等,对“不适用”、“不够用”的突出性问题有效解决,努力创造干部职工人人立志成才、人人得到发展的条件,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加快定向培养和委托培养等方式在企业的积极制定,选送工商管理部门优秀骨干深入学校进行理论学习,深入其他优秀企业进行专业技能学习。并鼓励干部职工积极参加企业内部所开办的各种职称教育和学历教育,促使干部職工参学受训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组织全员进行大规模的培训,确保培训的层次性和类别性,积极开发以网络为基础的培训平台,进行学习课堂或者相关测试软件的开发,实现互动式、研讨式等培训方式在企业的全面推广。

三是要建立培训激励机制。加快完成对相关培训机制的建立健全,形成相应的培训评估、考核机制。从管理角度入手,对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培训过程进行全面监督,建立教育培训档案,系统考核每次培训结果,以档案方式记录员工考试成绩,并以历史考试成绩,作为员工晋职晋级、奖励津贴等的标准,确保最终培训学习效应的全面发挥。

4.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改革人才培训

在“互联网+”背景下,市场对工商管理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除此之外,在某种程度上也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培养方式和方法。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只由工商管理部门单独进行,这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在“互联网+”时代下应该加强企业全员参与到工商管理工作中,比如员工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及企业微信公众号等这些方式参与工商管理活动,及时监督人力资源管理,也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在“互联网+”时代下,企业应当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改善人才激励制度,要把握住“互联网+”带来的机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为保证企业在庞大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应从人才角度入手,通过不同人才等级的制定,逐次消化市场竞争。而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工商管理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作为人才竞争过程中的一大趋势,需积极培养企业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水平思维模式进行思考,强化对工商管理人才的培训,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改革人才培训,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人才管理效率,使得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于茜虹,陈锋.“互联网+”背景下工商管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制建设[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6):264-265.

[2]王正绫.“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8,No.1254(8):7-8.

[3]刘翔.“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对工商管理的挑战与对策[J].山西农经,2018,11(4):161-163.

作者:陈政佳

上一篇:有效课堂教学初中生物论文下一篇:贫困地区农村医疗卫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