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素质教育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结合实际就如何创新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理念,从课程设计应服从和服务于文化素质教育目标、加强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和实质性整合、坚持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创新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理念是推进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提。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文化素质教育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文化素质教育管理论文 篇1:

有关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管理创新研究

【摘 要】文化素质教育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内涵丰富,提升道路漫长。大学是每个学子积累知识、提升个人内涵的殿堂,通过反复实践来提高综合素质,这对于诸多方面仍处于发展中的青年学子来说尤为重要。只有学校与社会需联合起来为青年人才提供发展平台,让青年学子充分认识到文化素质的重要性,才能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为大学生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培养;途径

文化素质教育弥漫在高校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和社会课堂等各项教育活动中,而高校作为按照分工理论和职能专化思想设计的科层组织,教育工作或课程开设是分科、分别实施的。通识教育得益于本科教学管理系统的组织推进,在近年高校教育实践上风生水起,而囿于组织分工的限制,需要高校系统整体推进的文化素质教育在实践上差强人意。如何保证高校各项教育要素、资源的投入,课程的开展,都是有利于大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而不是相互重叠、扯皮或有所疏漏,甚至相互抵消、冲突。当前,有必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高度,来认识文化素质教育在格局上如何系统构建、在实施中如何整体推进的问题了。

1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现状

受不同教育模式和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青年学子在进入高等院校之前,已经初步具备自身的性格和气质,对问题的认知不同,个体兴趣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这使得大学生文化素质水平呈现出较大差异。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大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文化素质的提升;在文化类书籍中,会阅读文言文类书籍的学生不到2%。很多学生有急功近利的倾向,不注重日常积累,总是试图寻找捷径。有的学生甚至表示“专业知识学不好,文化素质再高也没有用”,这种认识割裂了知识间的相互关联,低估了文化素质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性。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网络逐渐取代传统的以文本阅读为主的知识建构模式。网络给人们学习和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大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带来了消极影响。在网络环境下,自身语言组织和文字表达能力有所减弱,其中大部分为理工科学生。他们在与他人交流中经常会出现表达不清或理解偏差等问题,影响人际交往;他们在撰写实验报告、专题研究报告、毕业论文时,由于逻辑性不强、层次不分明、语言不通顺、概念不清楚等原因,降低了研究成果的水平。

2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发展的制度因素

2.1运行机制因素

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办公室)的职能仅限于组织和开办一些系列讲座。它的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体系建设职能、综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研究职能以及艺术教育活动的开展职能都分属于不同的部门,这种运行机制严重削弱了文化素质教育机构的地位,使得文化素质教育在学校处于边缘地位;使得文化素质教育类系列课程的建设和开设游离于学校的主要课程体系之外;使得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和途径都没有得到应有的拓展;使得文化素质教育只停留在使学生增加人文知识、补充基础教育之不足、弥补专业教育的缺憾层面,而没有上升到培养健全的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目标的着眼点上。

2.2培养制度因素

在很多高校的本科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基本上都是由各专业院系组织和管理,并为各自院系自己的学生讲授,而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则由专业院系为全校各个院系的学生提供,一般由教务处进行组织和协调。在这样的课程管理机制中,显然亲疏有别,内外有分,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相对于专业课程来说更不受重视。而且在学科、专业占主导地位的大学里,教师首先追求的是在专业研究领域的成就和同行的认可,院系也更重视自身的学科专业建设,很少花精力和资源来精心规划和执行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因此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的数量和品质常常得不到保证。如果要开设此类课程,会遭遇到组织不同专业教师(尤其是名师)、课酬经费分配计算等困难。

3文化素质教育管理创新对策

3.1加强政治教育工作

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教育和理论学习,积极推进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有针对性的组织“两会”精神和改革开放三十年成就的学习,进一步领会和落实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信念、胸怀祖国、加强修养,勤奋学习、勇于实践、努力增强学生政治敏锐性和历史使命感。扎实推进学生常规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着力提高思想教育的实效性。依托“两课”教育、周末教育、专题教育等多种渠道,切实抓好对学生的学习、安全、纪律、道德、法制教育。在学生中开展实施如“一封家书”、“一份开支记录”、“一个学习总结”、“一种生活体验”、“一次感恩行动”等专题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诚信意识、自主意识和节约意识等。坚持班、系(学院)、学校三维心理健康预防体系,完善心理健康指导工作,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和宣传力度。开放心理健康专题阅览室,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加大对辅导员的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恢复。

3.2拓展学生综合素质

以争创品牌竞赛和活动为抓手,为同学提供丰富的展示机会。集中资源、精心策划、充分准备,全力组织参与校外竞赛,如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全国“挑战杯”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专业性竞赛等活动,努力确保学生活动影响力。实施“学业延伸工程”、“素质拓展工程”、“党建堡垒工程”和“面向社会工程”,充分发挥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语言文字示范校的辐射作用,整合活动资源,积极构建以专业或相近专业群为单位的活动体系,努力形成培训、训练、竞赛一体化的活动模式,分类指导、逐级递进,扩大学生活动的参与面,增强学生活动的导向性。组织开展以学生文明修身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活动节”系列活动。

4结束语

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和创设优质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以学生为主体、课内外文化素质活动为内容、校园为载体的校园文化素质建设,有目的有计划实施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高云伟.加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J].机械职业教育,2013

[2]邹尚智.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J].企业文化,2014

作者:于艳娜

文化素质教育管理论文 篇2:

对创新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理念的思考

摘要:结合实际就如何创新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理念,从课程设计应服从和服务于文化素质教育目标、加强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和实质性整合、坚持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指出创新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理念是推进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提。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理念;创新

文化素质教育是全面促进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素质是大学生的基础性素质,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有重要的影响,这是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基本共识。如何在更高的水平上、更高的质量上来进一步推进文化素质教育,是当前各校共同面临的一个课题。我们认为,文化素质教育要提高水平、提高质量、增强实效,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关键。因为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不进入课程创新的层面,任何教育创新都是难以取得实质性成效的。构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结合作者所在学校的做法和经验,主要谈一谈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应该树立的几种理念。

一、树立服从服务于文化素质教育目标的理念

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四个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专业素质是主干,身心素质是保障,文化素质是基础。这就是说,文化素质是形成综合素质的基础,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文化素质教育是高等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这就是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定位。这一定位既可防止文化素质教育功能的“泛化”,也可以防止文化素质教育功能的“狭化”。从实践上来看,我国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的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已初步显示出其在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价值。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将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文化素质教育在我国整个高等教育改革中的巨大作用。但我们也要十分清楚地认识到,文化素质教育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必须把素质教育的思想贯彻到教育的各个环节,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切忌以文化素质教育包含一切,替代一切,文化素质教育仅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从学生综合素质养成的角度看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功能和地位。从学校层面观之,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也有利于促进高等学校的整体发展,因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还有助于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提高大学自身的文化品位与格调。而且这三者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也是高等学校从更新的角度、更高的层面上注重自身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也是高校不断突显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的过程”。

为实现文化素质教育的这一特定功能和目标,我校提出了构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三全”(全员、全程、全面)原则,即课程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实施全面的文化素质教育”,从多维度、多层面全方位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使文化素质教育收到实效,真正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课程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是指学校的指导性教学计划,体现在课程结构上,不仅应开设公共必修的人文课程,还应增设相当数量的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和文化素质专题讲座,供全体学生选修。课程设计的基本目的是体现并保证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规格。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首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知识素养和人文精神品格,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思维,学会做事,学会处世,成为受社会欢迎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未来的发展夯实最根本和最重要的文化底蕴。这种特定的教育目标和功效就需要相应的基本规格作保证。基本规格具体应表现为一种标准,“这种标准是数量和质量的统一,对应于学生应该是具有广博的信息量和知识面、深邃的理解力和应用力。……通过开设多学科课程、讲座和采取各种培养手段,使学生具备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等领域的基本素质”。所以,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首先要明确并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基本要求和规格,要达到一个最基本的“底线”。例如我校新修订的学分制实施办法就明确规定文科专业的学生必须选修6个学分的自然科学类课程(计算机课程除外),理学、工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专业的学生必须选修8个学分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

课程设计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原则,是指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保证整个大学教育阶段的文化素质教育不脱节、不断线,整个教育过程都要合理渗透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促使大学生实现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度融合,形成文理渗透、学科交叉、课程协调、价值互补的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人的潜能充分激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以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课程设计实施全面的文化素质教育的原则,是指课程设计要把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相互渗透和协调。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除了开设专门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保证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规格和培养质量外,还必须在教学大纲中,对专业课教学如何渗透人文精神的教育作出具体规定,并将其纳入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评价指标,从教学管理上为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提供保障。

二、树立整体优化的理念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课程设计不能只是简单的知识添加或课程的加减混合,而是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和实质性整合。它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在课程体系方面,由于增设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使原有的课程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发生改变,由此我们必须对原有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进行全面的改革;二是在文化素质课程自身建设方面,要实现文化素质教育各类课程的结构优化、功能互补和价值协调,充分体现加强基础、突出人文和立足特色的特点,以达到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

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自身建设方面,我校经过近十年的探索,目前已形成了由两类课程组成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从课程结构的角度,我们把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类。文化素质教育显性课程又分为文化素质教育必修课、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和文化素质教育活动课程等三种;文化素质教育隐性课程主要包括校园环境、师德师风、学校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显性课程记学分,隐性课程不计学分,两类课程相互补充,实现文化知识向文化素质的转化和内化。

开设文化素质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是确保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地位的重要举措。在课程结构上,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开设了相当数量的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供全体学生选修,但没有开设公共必修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这是需要改进的。全国各高校开设的公共必修课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等。这些课程的设置,受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与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门类、学分及学时数都有着具体明确的要求,体育有达标要求,大学英语、计算机两门课程有明确的等级考试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教学管理职能部门对此类公共必修课程都比较重视,但对有针对性的开设文化素质教育公共必修课,全国尚处于探索阶段。如有的高校将《中华民族精神概论》、《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列为全校学生公共必修课;有的高校将社会调查与实践列为全校学生公共必修课;有的高校将《伦理学》列为全校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等。虽然开设几门公共必修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不一定就能完全达到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但至少从保证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规格的角度看,是非常有必要的。

开设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全国各高校目前普遍的做法。这一课程设计从总体上看,成绩是显著的,它不仅使人才培养模式发生了显著改变,而且在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素质的养成方面发挥了主渠道作用。下一步要做的工作是要进一步优化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从我国目前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设置的现状来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技能化”、“知识化”、“实用化”、“拼盘化”以及“杂、散、乱”的倾向,课程之间缺乏整体的联系。所以,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的设计不能仅停留在开设五光十色的课程供学生修读层面,要朝“精品化”、“系列化”、“层次化”和“人文化”方向发展。“精品化”和“系列化”是指学校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应是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系列精品课程群;“层次化”是指各个高校根据自身的背景、特点、传统和课程本身的性质把选修课分为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两个层次;“人文化”是指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应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人文素养,要有自身相对独立的价值标准,其使命在于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课程设置不能再按照过去学科专业式的思路进行组织,不能简单地把某专业的课程降低要求后拿来作为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

文化素质教育活动课程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另一种显性课程形式。这类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人文素养、人文精神为主。我校为丰富和开发活动课程,将实践、调查、实习、见习、实验等教育活动列入教学计划,排入课表,并对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记学分作出了详细的规定。

文化素质教育隐性课程从课程结构上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一种课程形式,它通过无意识的感染、暗示、熏陶、认同等方式形成学生的个性品质。虽然它是一种非正规课程,但它是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知识内化为素质的桥梁,它能对学生知、情、意、行各个方面形成一种整体的影响,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完善和谐的发展,如学校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都潜在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品质的形成。英国学校德育专家彼得·麦克菲尔就认为:“一个学生从教师的言谈举止中学到的要比从教师讲课中学到的东西多得多。”所以,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中,既要使大学生通过显性课程这条主渠道受到文化素质教育,还要在良好的隐性课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滋养。重视隐性课程的设计和优化,是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应注意把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最好地发挥二者的综合育人功能。

三、树立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理念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也是如此。一方面,课程设计要符合基本培养规格的要求,并建立与此相应的评价体系和方法,通过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现文化素质教育的要求,保证文化素质教育总目标的实现。这是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也是课程设计的普遍性或共性的一面。另一方面,课程设计也要充分考虑和尊重不同类型、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学校以及同一所学校的学科、专业的不同特点,在达到统一的、基本的要求的基础上,注意构建自己的特色和凸显自己的个性,实现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事实上,这种特色和个性,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共性或基本要求是一种丰富、充实甚至深化。

不同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特色,取决于学校的地域特点、文化传统和学科专业的差异等因素。在具体的课程设计时,必须着眼于自身的校情校况,注重继承和发展本校的文化传统,充分利用地缘优势提供的机会和条件,开发出极具个性的文化素质精品课程,切忌亦步亦趋,盲目效仿。

从地域特点看,不同地域的文化必然存在差异。比如重庆市、长沙市和郑州市三个行政区域的区域文化分别是巴渝文化、湖湘文化和中原文化。地处上述行政区域的高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设计就应融合地方文化,尽可能地开发和利用所在区域的人文资源。要让在渝就读的大学生学习巴渝文化中“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要让在湘就读的大学生学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襟怀和练就“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魄;要让在豫就读的大学生接受光辉灿烂的中原文化的熏陶,学习老子、墨子、庄子、张仲景、杜甫、吴道子、张衡、商鞅等豫籍名人的精神。

另外,不同类型的学校(如综合型、理工型、农林型、医药型、财经型、政法型、师范型等)、不同层次的学校(如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一般本科院校、专科学校)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中的侧重点和针对性也肯定存在差异,一定要克服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局面。每一所学校都应该根据学校、学科和学生的特点,确定具有鲜明个性和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理念,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培养方案,开发各具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并建立起学校文化素质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机制。

总之,文化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我们要不断创新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理念,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下优化整合课程,通过课程体现出教育思想的创新、教育观和人才观的创新,从而保证文化素质教育持久健康地发展。

作者:杨小云

文化素质教育管理论文 篇3:

关于新时期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发展综述

摘 要:改革开放30年来,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从试点到基地建设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文章重点回顾了30年来文化素质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和重点事件,并总结了文化素质教育取得的成果,同时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大学文化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校园文化活动

一、文化素质教育的意义与发展

中国自古注重人文教育,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曾呈现了人文思想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论语》、《大学》、《中庸》等名著也成为现代人的人文知识经典,同时文化素质教育对于国家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代由于西方国家的侵略,我国深刻认识到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尤其是新中国建国初期,我国一直采用前苏联的教育模式,偏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冲击着国人特有的生存哲学,滋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也影响了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意识到学生信仰的缺失与不足,开始探索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对于中国教育界,1995年的第一次全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研讨会是一个划时代的转折点,它拉开了中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序幕,就发展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1.理论探索与试点阶段(1995年9月至1998年5月)。一方面,高教界热烈讨论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必要性;另一方面,试点院校积极探索文化素质教育途径:(1)课程体系。开设文化素质教育类公选课;编辑出版文化素质教育类教材;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将文化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改革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把文化素质教育固化在课程体系中。(2)引导读书方向。制定大学生应知应会阅读书目;开辟文化素质教育阅览室。(3)第二课堂。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举办大型系列学术讲座。

2.基地成立与深入开展阶段(1998年5月至今)。这一阶段,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欢迎。理论界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对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进行了专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基本建立,大学文化素质基地由32个增加到93个。继续完善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和继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是目前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任务。

自1995年以后,我国文化素质教育的重点事件及其成果如表1所示。

二、文化素质教育取得的成果

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完善,我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从理论探讨到基地实践,从课程建设到文化建设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以下从几个方面阐述过去十几年所取得的成就。

1.理论探索不断深入,文化素质教育概念得到明确。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杨叔子、王义遒、胡显章、张岂之等专家学者都对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做出了贡献。

(1)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研究。在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上,存在着两种相近但又有所区别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也是目前的主流观点,认为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人文精神的教育”。另一种观点认为,全面的文化素质教育,应该包括科学精神的培养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两个方面。许多专家学者都是从文化素质教育的定位、内容和目的来阐释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的。

1998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教高司[1998]2号文件《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①。我国一些著名学者对此也有理解,杨叔子院士②认为,文化素质教育就是中国高等教育思想和实践的一种本土化创新。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在于重建教育的整体性,突出的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强调教育过程中的知识、思维、方法、原则和精神的统一。胡显章先生③认为,文化素质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自由人”为目的,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个性化教育。这是从教育对象和目的来阐述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的。张岂之先生④认为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和思想道德教育、身心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这是从文化素质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关系方面来阐释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

由此可见,文化素质教育目前的重点是人文素质教育,要想文化素质教育更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必须使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融合,这也是文化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

(2)文化素质教育与其他概念的关系研究。与文化素质教育概念最相近的是通识教育。杨叔子院士②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从发展来源、“以人为本”以及重视知识的综合性和知识的内涵三个方面阐述了其相同点,又从涉及范围、结构性与弥散性、教育发展背景和国家发展逻辑三个方面阐述了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区别。张岂之先生④对文化素质教育与德育、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德育课应该吸取文化素质教育的某些内容,以充实道德教育的知识含量,增强其感染力;文化素质教育课也要对道德伦理问题进行理性探讨,或者发掘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伦理道德内容,以增强学生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

这些理论成就为我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了指导方向,通过讨论明确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这是进行实践工作的基础,也是我国大学文化素质建设的先锋力量。

2.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初步成型:在理论研究的指导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实践蓬勃发展,而各基地的建设则以课程体系的完善为代表,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张岂之先生指出:第一课堂是大学的主阵地,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是文化素质教育得以长期坚持下去的保障。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必须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各高校都先后不同程度地把文化素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并修改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基本由人文学科、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中华文化、外国文化、跨学科几大类构成。关于文化素质教育课程都有相应的选修课程,对应的大学生选修后的学分数规定也逐渐规范化。⑤

以清华大学为例。我校⑥在2000年第21次教育工作讨论会确定了“在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虽然总学分由170分压缩至140分,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由5学分增加到13学分。2002年,初步形成由十大课组构成的文化素质课程体系,为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模式建立了教学体系基础。2006年秋,为提升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质量,清华大学开始实施新的本科生文化素质教育方案,新方案根据培养要求和学科专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原来的十大课组重新整合成八大课组,并重点推出以人文教育为核心的“文化素质教育共同核心课程计划”,要求学生在首批24门“共同核心课程”中必修两门课程,核心课程以阅读经典、深度学习、严格要求为宗旨,采取名师上课、助教导修(部分课程)的双轨教学方式,更加坚实有效地奠定本科生的人文素质基础,并对其他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起到以纲带目的示范作用。同时,胡显章、徐葆耕、彭林、钱易、阎学通等先生的研究课题或授课课程均受到了国家级的表彰。自2008—2009学年秋季学期起设立《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程,并列入本科培养方案。

3.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蓬勃发展: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众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

华中科技大学涂又光先生曾提出“泡菜”理论⑦:“泡菜的味道,主要取决于由糖、盐、生姜、大蒜等构成的泡菜水味道。”所以大学的文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文化氛围,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将学生在人文环境的熏陶下培养出高尚的世界观、高雅的情操、科学的态度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优秀品质。

近年来,大学的文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各大学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而以这些底蕴为基调的大学精神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一些以大学理念和人文精神为主题的大型讲座,以中国经典文明名著为素材的讲座都受到了广大同学的欢迎。同时,大学的校园文化活动也取得较大成绩,丰富了学生第二课堂的内容,如社团活动、实践活动、科技赛事、文体赛事等。每年各高校联合举行的“五月的鲜花”文化艺术活动,内容丰富多彩,体现了我国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有很大的影响力。

三、文化素质教育今后的展望

1.持续完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内容繁多,形式多样,对授课教师的要求较高,因此,要首先提高授课教师自身的水平,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同时,部分研讨课程研究内容陈旧,不足以大部分学生的兴趣,所以还需要创新思路,开拓视野,只有把学生的思想教育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和成长紧密结合,才能扩大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影响。

2.大学文化活动要从量的建设转向质的提高。随着校园文化活动的蓬勃发展,各种学生社团都积极投入,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多彩。但存在活动主题、活动形式重复出现的现象,造成了资源和人力的浪费,所以文化活动应逐步转向体系化、精品化。具体而言就是按照学校培养的方针和学生活动的内容把校园文化活动归纳为几个体系,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相关活动,这样才能保证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使同学能感受到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氛围。用“泡菜”理论解释,就是要把作料的配方精细化、去粗留精,做到真正入味。

十几年来,在理论研究的推动和指引下,在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探索、推动、创新过程中,大学内部课程体系和文化活动百花齐放,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广大毕业生的人文素质也在不断地提高。但是,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改革任重道远,仍然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索研究。

注释:

①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63/info4263.htm

②杨叔子,余东升.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之比较[J].高等教育研究,2007(6)

③胡显章,李曼莉.文化素质教育与创造性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0(1)

④张岂之.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特色[J].中国高教研究,2005(9)

⑤张岂之.关于深化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几点建议[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2)

⑥http://rwxy.tsinghua.edu.cn/xi-suo/szjd/survey.asp

⑦居安平,复祖浩.环境育人与泡菜理论[J].科学与管理,2007(1)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 北京 100084)

(责编:若佳)

作者:续智丹 魏 强 张 宁

上一篇:国际会计准则剖析论文下一篇:形象思维学前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