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与文化素质教育论文

2022-04-27

大学体育与文化素质教育论文 篇1:

浅议影响大学校园文化内涵的四个因素

摘要:高等学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产生于高等学校校园里的大学文化与其他文化最大的不同就是其担负着培育人才的主要功能。从校址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区域文化特性、学校性质和办学特点、大学历史和大学精神四个方面来分析其怎样影响校园文化内涵,指出只有在熟悉办学地点的自然地质特征和区域文化的特性,掌握学校性质和办学特点,参透大学历史,充分理解大学精神的基础上,才能准确表达出学校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校园文化;文化内涵;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肖妍玎(1974-),女,江西遂川人,南京林业大学学生工作处,助理研究员。(江苏 南京 210037)

高等学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校园文化是在学校办学过程中长期形成的一种文化成果和价值认同,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行为文化等多个方面。它渗透于校园的各个角落,小到一句简单的问候标牌,大到一座庞大的建筑物。它是学校意识形态的综合体现,是历史形成的群体人格,不仅左右学校的办学和教学,还决定着一代代毕业生走向社会后的作用,决定着学校对社会的影响。

产生于高等学校校园里的大学文化与其他文化最大的不同就是其担负着培育人才的主要功能。丰富的特有的大学文化通常会受到四个因素的影响:办学地点的自然地质特征和区域文化的特性、学校性质和办学特点、大学历史、大学精神。只有在熟悉办学地点的自然地质特征和区域文化的特性,掌握学校性质和办学特点,参透大学历史,充分理解大学精神的基础上,才能准确表达出校园文化的内涵。

一、校址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区域文化特性

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其包括气候、水资源、地理和地形、土坡、植物、空气、动植物种群、生态系统等等。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拥有不同的物质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不同的物质文明,相应地,也产生了不同的精神文明。这些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文化。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区域文化。诸如,分布在长江以北的江苏、安徽两省境地内有江淮文化;古徽州一府六县是徽文化;山东地区的齐鲁文化;河北和山西、陕西的中北部地区的燕赵文化;陕西地区的三秦文化;山西大部、河南北部和中部的三晋文化;湖南、湖北、安徽、江西西北部和河南南部的楚文化;以太湖为中心的江苏、浙江、上海地区的吴越文化;河洛地区的河洛文化;广东、海南、福建和广西的部分地区的岭南文化;辽东地区的东北文化等等。这些无不说明:经过长期的历史过程,当地文化逐渐演变成了与地理位置、地域特点相关的区域文化。

我国大学数量众多,分布地域广阔,截至2009年6月19日,我国教育部批准的全国普通高校1983所,加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10所高校,共计1993所普通高校分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各高校由于所处办学地点不同,其校园文化也深受不同的区域文化影响。校园景观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大多数高校通过对校园景观的营建,校园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如进入山东大学校门之后,首先看到的是大成广场。“大成”即万世之表孔子,广场以儒家思想核心“礼乐”为景观重构的导则与要素,强化轴线与序列,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气质和厚重的鲁文化。而与“大成广场”相呼应的是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的“稷下广场”,“稷下”取自战国时期齐国的文化圣地“稷下学宫”,代表着学术自由。史载“齐桓公立稷下之宫,设大夫之号,招致贤人尊宠之”,意指思想自由、开放办学的此地学派林立,学术兼容,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山东大学副书记李建军在“稷下广场”落成典礼上发表讲话时说:‘大成’取自鲁文化,代表道德;“稷下”取自齐文化,代表学术。道德和学术是大学最深厚的两大底蕴。齐风与鲁韵并存,道德共学术一体。由此可以看出,山东大学所倡导的校园文化深受齐鲁文化的影响。

二、学校性质和办学特点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定的行为准则。

根据武书连在《再探大学分类》中所言,现有大学分为综合类、文理类、理科类、文科类、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法学类、文学类、管理类、体育类、艺术类等13类。不同的大学因其不同的办学性质和办学特点呈现出不同的校园文化特征。

在学校传统、校风等方面,不同办学性质和办学特点的高校具有不同内容的校训。如:北京中医药大学校训“勤求博采,厚德济生”,首都医科大学校训“扶伤济世,敬德修业”,中国医科大学校训“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等集中体现出医学类院校倡导“扶伤济世”、“厚德仁爱”、“救死扶伤”的传统医学精神的校园文化。而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华东师范大学校训“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等则体现出师范院校多倡导“学为人师”、“为人师表”、“立德树人”反映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精神的校园文化。

在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等方面,大多数高校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进行校园景观营建。如农林院校校园营建时常常与农场、林场等相结合;医学类、佛学院多选用具有代表性的佛教植物菩提树。如广西中医学院提出用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构建校园文化精神,并改建和装修了药用植物园,补种增种了许多壮族地区地道药材和名贵药材,使之成为重要的教学基地。

不少高校根据自身性质和办学特点命名校园道路和景观的名称。如:广州中医药大学的香樟路;江西中医学院校园道路以中药名称命名的“当归路”、“知母路”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多是用与其航空航天特点关联的“长空路”、“翔宇路”、“凌云路”等名称命名的校内道路名称;而河海大学校园道路和景观的名称则是用尽了江河湖海名称,再加上三峡、小浪底,反映出学校与水有着的深厚的渊源,表达了河海人的“河,孕育文明;海,凝聚智慧”的理念;山东大学对于校园里道路的命名,南北统称为德,东西统称为圣,寓意就是要让同学们与先贤比肩。不难看出,这些名称都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三、大学历史

大学的历史是一个大学不断维护传统和进行变革、适应环境的过程,而校园文化是在学校办学过程中长期形成的一种文化成果和价值认同。一所大学历史越悠久,其培养的学生越多,文化积淀也越深厚,学校的声誉也越高。校园文化在学校漫长的历史发展岁月中逐渐积淀,不断吸纳、更新,最终存续下来,形成自身的特色。因此,大学历史是影响校园文化内涵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学校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校园文化也呈现出不同的内涵。

世界上知名的大学往往都有悠久的历史。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我国,目前声誉最高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批建立的高等教育机构。北京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所近代国立综合性大学,诞生于清王朝,经历了民国、解放、改革开放等不同时代,校园景观既有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度,又有江南山水秀丽特色的风景如画的“一塔湖图”,从清代的以“中学为主、西学为辅”的理念到“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北大人给了自己充分的个人发展空间,在这里你可以选择“格物致知”,也可以选择“修身齐家”,更可以选择“治国平天下”,而这正是北京大学的大学文化精粹所在。

目前,相当多的高校在校园整体布局中将学校的历史、传统、事迹以雕像、纪念碑、名人手迹、长廊文化、大楼名称等形式潜移默化根植于学生的心中,利用这些历史文化古迹对大学生进行关于爱国主义、人生价值、理想信念、社会公德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感受到学校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成就,从而以母校为荣,以此起到激励、凝聚人心的作用。例如同济大学的“一二九”纪念园;南京大学为记录学校经历的若干历史阶段而命名三江路(三江师范学堂)、两江路(两江师范学堂)、南高路(南京高等师范学堂)、东南路(国立东南大学)、中大路(国立中央大学)的校园道路名称;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内为纪念享有世界盛誉的中国近代植物分类学奠基人胡先骕博士而命名的“先骕楼”,等等。

四、大学精神

在高校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最能反映一所高校校园文化传统和特色的,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灵魂与精髓即校园精神。如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美国西点军校的“责任、荣誉、国家”及国防科技大学的“厚德博学,强军兴国”等。北京大学以“思想自由、兼容并蓄”而闻名;清华大学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而传世;南开大学以“允公允能”而立校,正是这些具有个性魅力的大学精神,使得这些名校经久不衰。

大学精神是学校特色的集中体现。高等学校的最高原则在于塑造和培养学生的精神和勇气,高等学校的全部魅力在于其特有的传统和精神。一所有特色的学校,一所能称之为名校的学校,一所办得成功的学校,都是因为有富于特色的校园文化精神,都是因为有健全的校园文化精神品格。如果说一所大学没有自己的大学精神,这所大学也就没有自己的风格,也就很难发展立足。就如同国无国魂、民无民志,也就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各个大学往往把大学精神凝练为校训,汇集形成为校风和学风。校训在英语中称为Motto,Motto起源于意大利,翻译成中文就是格言之意,用在学校校徽上即可翻译成校训。而根据《教育大辞典》所注释,校风的定义为:“全体师生经过共同努力,在长期教育、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精神状态和思想作风,是一个学校领导作风、教师作风、学生学风的集中反映。它的内容包括:明确的教育目的和学习目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精神风貌;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而所谓“学风”,泛指学校、学术界的或一般学习方面的求学和治学的风气。

校训和校风都集中体现了一所大学的精神,折射出学校的追求价值,是团结、凝聚学校师生员工,规范师生员工的行为和影响他们价值取向的重要精神力量。不同的是,校训是有形的,能实实在在的看到、听到。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基于时代要求、学术传统、学科特色以及服务社会的行业的不同,各校都形成了既具各自特色,又富有时代特征的校训。而校风和学风是无形的,犹如空气和阳光,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软环境。它是学校通过长期的多方面的教育实践,在师生员工中逐步形成的精神面貌和道德风尚。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对生活在这一环境里的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大学精神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具有很强的稳定性、针对性和渗透性,能直接反映学校的特色,给全校师生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和高尚的精神追求导向,培养良好的自我规范自身行为的内驱力和自制力,渗透于大学的各项管理之中,从而形成良好的师德师风、校风学风和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校风、学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方式表现出来的一种高度的观念形态的文化,创造了一个陶冶人们心灵的精神环境,给生活在其中的学生们以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肖妍玎.论大学校园景观和校园文化[J].中国电力教育,2012,(8):142-143.

[2]程利.构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模式[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78-80.

[3]张静.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2):178-180.

[4]王冰.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分析和建构[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8.

[5]芦苇.构建校园文化精神——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J].宁夏教育,

1999,(12):12.

[6]武书连.再探大学分类[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4):51-56.

[7]陈川.用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构建校园文化精神[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4):142-144.

[8]吴艳,肖颖.历史文化视野中的高校道路和景观命名[J].江西社会科学,2006,(8):179-182.

[9]程莹,刘念才.世界知名大学建校时间的实证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4):56-63.

[10]孙华,陈威.北京大学校园形态历史演进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

2012,(3):37-43.

[11]郭贵春.着力建设更具先进性的校园文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2,

(13):14-15.

[1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13]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小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400.

[14]金耀基.大学之理念[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1:18.

[15]彭志越.文化素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1999,

(1):59-60.

(责任编辑:孙晴)

作者:肖妍玎

大学体育与文化素质教育论文 篇2:

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混合式教学建设策略研究

[摘           要]  混合式教学依托网络科技的发展,整合面对面课堂授课优势与网络在线授课优势,融合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评方式,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为指導,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注重培养学生自学、探究协作学习的能力,力求学生“知识、能力、素养”共同提高,有效地解决了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所面临的学生群体知识水平差异大、学校师资存在缺陷、课程功能定位不明确、教材缺乏针对性等问题。依托教学经验,以及对全国14所本科院校线上课程网站的观察,探究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设策略。

[关    键   词]  混合式教学;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策略

一、前言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公共课程,面向非中文专业学生开设,对于强化学生的母语文化认同感、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写作能力、塑造学生的思想品格、增强学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对于长期注重技能训练而忽视文化教学的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理应成为体育院校面向全体师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成为体育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1]。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体育强国的战略背景下,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需要明确课程定位和目标,完善课程建设所依据的教材编撰,依托互联网技术,建设混合式教学,以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挑战,顺应学校培养“体魄强健,人格健全”体育人才的需要。

二、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体育类院校招生除了通过高考统一招生外,生源更多的是来自体育单招、体育特招或招收高水平运动员。这些学生大多在小学时期被选拔到运动队或体校,没有经历系统的初高中文化教育学习,课堂学习管理能力弱。繁重的训练又占用他们大量的时间,挤压掉他们的文化课程学习,导致他们的文化素质比较薄弱。而大学语文教材选取的往往是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其中包含大量的经典古文,如果没有良好的基础和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阅读,学生往往既看不懂又听不懂。而长期从事运动训练,培养了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良好的任务驱动,学生很快会对学习失去耐心。

(二)师资缺陷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其授课对象为全校非中文系学生,庞大的学习群体也需要大量的师资授课。然而由于课程相对边缘化,体育院校本身没有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对于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出身的专职教师需求量并不大等原因,导致大学语文课程师资力量存在诸多缺陷。以南京体育学院为例,学校目前共有15个本科专业,其中有12个专业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共23个班级,900余名学生学习这门课程。课程未设立单独的教研室,这不利于教师间互相交流教学经验、集体备课、培训等活动的开展。目前系部内承担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教师共4人,教师人数严重欠缺。为此,学校只能临时聘请老师进行大学语文教学,教学效果难免受到影响。而一名教师一学期往往要承担3~4个班级、100人左右的大学语文教学任务。繁重的教学任务让教师难以针对具体专业培养目标对学生展开因材施教。与此同时,大学语文授课内容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涉及文字学、音韵学、美学等诸多学科,这需要授课教师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博古通今,这本身对于教师来说就是一个挑战。体育院校由于学校定位的特殊性,又很难引进“高、精、尖”的文学人才[2],教师的质量也给大学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带来了负面影响。

(三)课程定位的局限性

2006年出台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全文)》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为了进一步深化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推进语文课程建设,同年在湖南文理学院召开了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了《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纪要》指出:“在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应当成为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体育院校认可了这个规定,但在具体的课程建设中却不尽如人意。作为公共课程,它缺乏专业课程的重要性,课时量严重被挤压;与学生未来就业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学生和学校的重视程度被削弱;相较于同样作为基础课程的大学英语,大学语文没有等级考试的压力,仅以兴趣为引导,学生的重视程度也随之降低。

(四)教材缺乏针对性

据统计,目前已经出版的与大学语文相关的教材图书有1400多种,用于教学的有400多种。[3]不过适用体育院校学生的教材并不多。授课教师在教材选择上也多采用高校统一应用教材,忽视了学校特色和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五)考评方式单一

大学语文课程开设的原因是“大学新生国文程度差”。但是差到什么程度,怎样测评出他们的语文水平低?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如果仅凭一张试卷测试学生的文学知识掌握情况、阅读鉴赏能力、写作水平、错别字的多少,判断学生语文素质高低,这种做法过于偏颇。试卷仅能测评出学生读写的能力,无法测试学生听说的能力。而信息爆炸时代,更需要培养学生信息搜集、处理、甄选的语文能力。单一的考评方式,既无法测试出学生真正的语文水平,又导致教师授课目标失焦。

三、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混合式教学建设策略

混合式教学融合线上教学优势和线下教学优势,有效地解决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方法、考评方式单一、师资力量不足、课时量不足等问题。不过,混合式教学毕竟融合了两种教学方式,在课程建设时,应该有明确、统一的课程目标,依据体育院校特色编写专用教材供线上线下教学使用,避免线上教学内容和线下教学内容脱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明确“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构建线上线下教学课程。

(一)明确课程目标

语文课程的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根本目的是“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应以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能力为根本,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的,并紧密结合专业特色开展教学活动。体育院校开设大学语文,其目的之一是为了弥补学生缺失的初高中语文学习,夯实基础、提高语文能力是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体育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体育人才,各个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同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又各不相同,结合专业特色,通过实践方式训练学生的写作、口语表达、逻辑思维能力并学以致用是语文课程建设的必要目标。钱谷融先生说“读书的首要目的就是了解人”[4],朱光潜先生将人生比喻成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都是一件艺术品,需要慢慢走、欣赏。学习语文课程,更是为了品读人生、参悟人性,接受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语文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

(二)编写特色教材

课程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文本。教材是进行课程教学和学习的中介与载体,也是课程建设的依据。目前,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多选用与普通高校相同的教材,对于学生而言,教材内容偏难且缺乏针对性,无法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学科体系同教材体系密不可分。学科体系建设上不去,教材体系就上不去;反过来,教材体系上不去,学科体系就没有后劲。”[5]因此,学校要积极组织教学人员编撰适应于体育院校学生的通用或自用教材。教材编写应根据学生的一般特征、学习风格以及培养目标,内容分为汉语知识、名作鉴赏、演讲口才、应用文写作四个模块。这样,一本教材既可弥补学生语文基础薄弱的问题,又能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未来就业提供帮助。如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将来从事的多是育人事业,逻辑清晰、流畅的表达能力是教师必备的技能,而良好的文化素质也是师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语文教材在编写时尽量选择与体育相关的经典作品,如《诗经·齐风·猗磋》、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顾拜旦的《体育颂》、电影《摔跤吧!爸爸》等。有熟知的内容,更容易引发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同时,纸质教材也可以通过网络、二维码、光盘等手段,将教材内容丰富、立体、多样化,与线上教学资源衔接。

(三)打造线上教学平台,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目前,体育院校大学语文学习课时安排为64学时、36学时和32学时,教学任务一学期内完成。在这个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既要教授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又需要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文学史体系,还需要教授口语表达知识、写作技能等,教学任务基本完不成。而依托于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线上教学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教师将教学资源上传到平台上,学生即可随时随地学习。线上教学弥补了课时量不足的缺陷。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诸多的教学平台,以社交为目的的软件微信、QQ、抖音等也开发了线上教学功能。打造优质的线上教学,首先对教学平台进行甄选。目前武汉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选用的是超星公司开发的线上平台。学生既可以通过网络浏览超星平台网页,又可以通过学习通App进行在线学习。教师既可以上传自己准备的教学资源,又可以直接使用平台已有的课程资源。超星平台操作简单方便、功能齐全,满足了师生教与学的需要。

具体到大学语文线上课程建设内容中,教师应在开课前将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提前发布到平台上,让学生知晓本门课程到底要学什么,需要他们掌握哪些知识点和技能,评价考核方式标准是什么。每一章节也要发布课前指南,告知学生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基于体育院校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以自编教材为内容依据,课程整体以及每一章节的学习应由易到难建设学习资源。学习资源形式尽量多样化,如提供课件、讲义、微视频等。每个知识点学习结束后配有相关作业和测试,帮助学生巩固学习,也便于老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依据情况开展线下教学活动。同时建立讨论区,方便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教师答疑。对于学生提出的值得研讨的问题,教师可以拿到课堂上供师生讨论。在结束一整章节的学习资源后,设置一到两个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深一层次的学习。也可以安排学生划分小组,共同解决问题,形成方案,在线下课堂中进行汇报。

(四)开展注重实践的线下课程,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通过线上自主学习,学生对课程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教师根据学生线上自学时长、作业完成度、测试成绩等安排线下授课。夯实基础、提高语文能力是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线下课程中,教师通过快问快答、问题闯关、互动游戏等方式,再次检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然后围绕课程重难点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一言堂,做好引導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爱表现的性格特征,语文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搜集、整理、筛查信息能力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安排实践性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譬如:

设置“讲故事的我”环节,让学生讲述作家身世、时代背景、概括文章内容、自己的学习心得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知人论世,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检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知识点掌握情况。

设置课堂小剧场,学生自主划分小组,撰写剧本,演绎课文内容。便于学生对不同文体进行了解和掌握,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协作探究学习的习惯。

线下课堂的学习,同时还可以借助线上平台展开主题讨论。学生既可以在线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又可以利用课堂直接面对面辩论,形成头脑风暴。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有敏锐的观察力,根据学生的实践内容,解析课文的重难点,对学生线上学习和线下课堂学习中提出的问题结合他们的实践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形象、立体地深入理解知识点。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将学生的课堂实践录制下来,选取优质的视频,作为资料成果推送到线上平台,充盈学习资源。让在线资源处于不断调整、更新的状态,也方便了学生的课后研讨学习。

(五)构建多层次、动态化、多元化的考评方式

考评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大学语文课程利用混合式教學模式,采用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两种教学方式,丰富了教学资源,充裕了教学时间,相当于给师生“加负”,这更需要构建多层次、动态化、多元化的考评方式检验教与学的效果。以自学为主的线上学习,要确保每一小节知识点设定测试题,以督促学生在碎片化学习中把握学习内容的核心。同时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帮助学生连续性、递进式建立知识体系。线上考评除了发布作业、试题检测外,还可以通过论坛讨论、发帖、主题讨论、同学互评等形式,刺激学生探究协作学习。对于值得深入研讨的问题,将其延续到线下课程,集中讨论和讲解。利用线下课程的优势,注重通过实操表演锻炼、考核学生的能力。以此实现单元课程学习结束后既考查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考核了他们的实践能力。考评也要涉及学生对教师授课作出反馈。学生通过总结自己学习中没有听懂、存在疑虑的地方,通过平台将信息反馈给老师,便于老师进行教学反思和更新学习内容。

四、结语

混合式教学在“互联网+”时代将成为教育新常态。它依托网络科技的发展,融合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为指导,整合面对面课堂授课优势与网络在线授课优势,解决了体育院校高校授课课时量不足、时空局限、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面对体育院校学生、师资、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的特殊性,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考评方式,重建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实现了师生协同发展、共同学习。不过,体育院校大学语文混合式教学虽然在授课过程中注重了实践性,力求学生“知识、能力、素养”共同提高,但如何提高语文课程的实用性,利用线上线下教学与专业课程融合,共同建设专业学科课程体系,仍需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杨康.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讨[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02.

[2]连静.体育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对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4(2):70-74.

[3]陈丽丽.大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定位与教学改革[J].怀化学院学报,2011(7):117.

[4]徐中玉,齐森华,谭帆.大学语文[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339.

[5]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127.

编辑 马燕萍

作者:褚国香

大学体育与文化素质教育论文 篇3: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摘要:美育是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是美育的良好载体。本文指出了体育教学中所应渗透的美育观,并对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给出了几点建议,以期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体育;美育;渗透;文化素质教育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还要求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水平成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美育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过程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

美育是美的教育、美感教育、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的综合,也可看做是审美文化教育或美学文化教育。美育作为体育的一个显现属性,可以将美育逐步渗透到高校的体育教学中,与之充分融合。

体育和美育是高校教育中两个有着特殊关系的重要方面。体育蕴含着美育的因素,是培养人的形体美和心灵美的重要手段;而美育教育又使体育教育更为丰富、完美、完善,脱离美育的体育是低级的、枯燥无味的、不值得欣赏的。体育和美育的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才是完美的体育[2]。

但是,在许多学校的体育教学中美育的意义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教学观念滞后,课程教学改革不能很好地融入美育理念。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来增强美育的渗透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体育教学中应渗透的美育观

美在体育运动诸多方面都有所体现,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塑造完美健壮的身材,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树立终身锻炼的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一目标中我们可以充分感觉到美的体现——形体美、动作美、道德美等,并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体育教学的美育渗透是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新目标之一。

1.强健的体魄和完美的身体。体育教学的内容就是教会学生运动的技能,培养其良好的运动习惯,并最终养成终身锻炼的体育观念,其首要目标是要传达给学生体育锻炼可以塑造个人强健的体魄和完美的身体的讯号。只有拥有好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其他的日常工作。因此,体育教学中这一观念的灌输与引导是至关重要的,并且通过教学中的体育锻炼使学生自己能够发现自己的改变,以助于更好地从事体育锻炼。

2.美的动作以及审美能力。塑造个人美的动作是体育教学传达的另一个重要讯号。“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是对动作美的很好形容。通过体育教学来增强学生对于动作美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坐、行、动的姿势。

另外,体育运动中无论是哪一项都能流露出美的信息。例如,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在优美的音乐中尽情地展现着自我的优美动作以及自己的青春活力。再如,足球运动员每队11人都不停地在场上移动,精妙的传球,大力的射门,多人精彩的传切配合,每一处都流露出运动美。体育教学中应使学生既会动作又懂审美,在活动中产生特定的知觉状态,使其精神处于一种高峰的情感状态,能在实践中逐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具备较高的审美能力。

3.体育教学中的道德美。运动本身就有一股精神力量存在,长期从事体育锻炼本身就需要具备坚定的信念,不屈不挠,坚持就是胜利。完成比赛、超越自我就是胜利、就是美。美未必体现在必须夺冠,美体现在人的精神,美体现在场上的激烈竞赛,场下的互相拥抱,体育所能带来的道德美是其他学科所比拟不了的。正如它的许多主旨目标一样: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贵在其精神所在。教学中应启发学生深刻领会,受到熏陶,从而引导学生追求更高的境界。

二、体育教学与美育的整合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体育教学不但要从身体上对人进行培养训练,还要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到真、善、美的统一。体育教学本身就是美的教育,它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美的身体、美的人格、美的辨别能力以及最终美的展现。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将体育教学与美育整合,根据我们的经验,建议可以从教学观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切实通过体育教学渗透美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树立“以美育人”的教学观念。体育的目标是实现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生理健康是外在身体与外形的健康,心理健康是人精神层面对生命的正确认识,领悟体育运动本身内在的美。体育“以美育人”的教学理念表现在:在参与身体锻炼及运动技能学习的同时,思想能够融入美的学习境界,了解体育运动中美的特征、美的本质,教会学生怎么去审视美,怎么做才是美,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体育的美并不是空的理论阐述,而是实实在在的锻炼,要靠具体的形态美感染人、鼓舞人。

2.更新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多年来,许多体育教学工作者始终按照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体育教学,“单一式”的教学片面地追求学生能跳多远、举多重、跑多快等身体素质方面的要求,而忽略了学生体态、心灵、审美等方面的培育,脱离了美育培育,使体育课让更多的学生感到枯燥无味[2]。体育教学的目标不但是要对学生进行形体美的培养,而且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和人格的培养,在体育中融合美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我们对课程进行了重新优化设置,根据群体的差异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充分赋予学生学习自主权。

例如:三大球项目都是团体项目,团体项目就要涉及团队间的配合、个人的人际关系能力,因此在它的训练中我们把教学重点放在团队间的技战术教学以及团队间协作精神的培养;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来自人的内心,美更是一种气质,体育教学中对于美的气质可以做出很好的诠释,健美操、舞蹈、瑜伽等在美妙富有节奏的音乐中完成,学生融入整个练习过程之中,身体得到锻炼,心灵受到熏陶。在具体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和兴趣,让学生自主选择相关项目,使学生自身转变观念,学习某个运动项目并不是单单为了完成任务,取得成绩,而是对美的追求、对个人的发展。

同时,体育教学方法对体育教师来说是教学技巧的表现,也是一种艺术。体育教学应该节奏控制鲜明,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整个课堂既紧张又轻松,让学生能够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领略体育之美。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该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运用。可以组织学生观看高水平的比赛录像或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课堂教学时鼓励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编排一些徒手操,从而舒缓课堂教学的单调气氛,增强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实践教学中多采用团队形式,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了群体的凝聚力,培养了学生的相互帮助、勇于拼搏的精神。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美”的教师。教师的职业素养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能够产生深刻的影响,要树立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学习和研究教育理论,牢牢把握教学规律,注意分析各种环境因素对学生的影响,用科学的发展观解决现实遇到的各种问题[3]。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美的知识,树立美的形象、美的言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1)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和培训,以充实和更新知识,提高自身教学能力;(2)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学,体育教学必须身体力行,因此在教学中要求教师要充分地展示自己完美的示范动作和饱满的精神面貌,用美的形象鼓舞学生;(3)体育教师的语言必须是准确深刻的,教师讲解动作要领时,要力求生动、扼要和易懂,语言丰富,使学生产生美的志趣。

4.在美育思想的指导下,建设校园体育文化。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对于培养学生形成终身的体育观和高尚的审美观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因此在建设校园体育文化上我们应该将美的思想融入其中。让校园体育文化富有灵魂与思想,让学生能够明白从事体育锻炼的价值,理解体育锻炼的内在美。锻炼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潮流,是健康美的展现。以美育为基本出发点来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

体育是美育的重要展现形式。体育运动中本身就蕴含着其他科目不可比拟的美,而在美的思想指导下体育运动参与者会有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让人在美的旋律与节奏中增强个人自信心和拼搏精神。体育教学的特点主要是通过实际的身体锻炼来培养人,形式多样,所展现的美点也不同,是美育实施展现的重要途径;而美育又同时赋予了体育内在展现的实质,让体育变得更加充实而不空洞,富有生命力。二者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存在的。

体育是途径,美育是目标,体育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充当引导者、组织者。深入了解体育运动美的本质,将美育运用到高校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对美的认识,树立体育美的观念,促进终身体育健康观念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仇春霖. 大学美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崔自璞. 高校体育教育课程注入美育的探究[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3] 陈羲. 高校体育教学应注重渗透人文素质教育[J]. 中国大学教学,2011(1).

[责任编辑:余大品]

作者:周松峰 房磊

上一篇:高职生责任素质养成教育论文下一篇: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