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基础教育管理论文

2022-04-27

摘要:文明素质是高职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面对社会转型过程中高职学生文明素质滑坡的现象,高职院校必须正视现状,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提升学生的文明素质,为社会输送合格的高技术人才。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校园文化基础教育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校园文化基础教育管理论文 篇1:

浙江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与实践路径

摘  要:浙江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赋予浙江精神丰富的内涵,它内含着奋斗、奉献、创新的精神品质。浙江精神是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精神动力,是弘扬中国精神的具体展现,是思想政治工作文化自信的生动诠释,而要得以实现就要从融进日常生活、融进课程体系、融进校园文化、融进高校教育管理四个方面进行思考。

关键词:浙江精神;思想政治工作;高校;价值;路径

浙江精神是浙江人民群众创造的精神财富,更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06年初,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明确提出要与时俱进地培育与弘扬“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浙江精神凝聚了浙江地域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彰显着浙江文化的魅力和传承,也是中国精神在浙江的集中体现。

一、浙江精神时代内涵分析

(一)浙江精神内含奋斗的品质

浙江精神内含着深刻的奋斗品质。浙江精神是一代又一代的浙江儿女辛勤劳作、艰苦创业,为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是奋斗出来的。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就是为共同目标而奋斗劳动的人,就是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谋幸福的人,也就是最幸福的人[1]。在这个奋斗精神当中体现的是为国家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追求,为国家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始终贯穿于党的奋斗全过程之中,而这本身也是浙江精神的题中之义。这种潜移默化的区域文化精神,与浙江人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表现出来的求真务实、不畏艰辛,勇于进取的精神气质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2],正是由于浙江精神中的奋斗品质,“浙江精神”才得以提炼和升华,并得以充分展示和发扬。

(二)浙江精神内含奉献的品质

浙江精神内含着深刻的奉献品质,这一品质是浙江人民在艰苦奋斗追寻中凝练出的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在革命年代,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经过顽强拼搏、奋力斗争才取得了革命的胜利[3]。浙江精神不仅要体现在对民族、集体及社会的无私奉献,也需要体现在为自己的同时,要为大多数人谋幸福。奉献品质是在国家、民族危难之时无私奉献,冲锋在先,将“小我”融入“大我”之中的品质。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需要依赖国家各方面的有利支撑,而国家繁荣与社进步更脱离不开每个人的奋斗和奉献。新时代的青年干部要担当起重任,把自己追求的小理想与社会大理想相融合,树立爱国主义情怀、立报国之志,将“小我”注入“大我”之中。要发扬奋斗精神,不断提升勇担使命的奉献意识,为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国家的兴旺富强而不懈奋斗。

(三)浙江精神内含创新的品质

浙江精神内含着深刻的创新品质。艰苦奋斗离不开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进取精神与奋发有为的精神。中国共产党用民族传承的奋斗精神,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4],这都体现着创新品质。进入新时期,必须紧紧跟随时代的步伐,推陈出新,努力探求新的思想解放,努力实现理论和实践创新,国家和民族才能实现健康长足发展。回首中华民族的历史,从根本上说就是对奋斗精神传承和弘扬的历程,就是用奋斗精神来鼓舞及激励人民砥砺前行的不竭精神力量。

二、浙江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体现

(一)浙江精神是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精神动力

任何精神动力都是一定主体的精神动力。精神动力作用的发挥只有通过落实在主体身上,才能成为调动起每个人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力量,才能真正发挥精神动力作用。

浙江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是在浙江的具体彰显,是推动浙江快速发展的精神动力与精神指引。它是中国精神在浙江的孕育和创新,为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内容的丰富作出了贡献。浙江精神凝结了历史传承又关注了改革创新需求、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和时代标识[5]。浙江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加深对浙江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更能够体悟“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精神内涵,也会有效调动大学生的精神动力。运用浙江精神内蕴的思想去弘扬浙江文化,可以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情感与价值需要,也可以激发其勤劳奋斗、积极向上、无私奉献的精神与力量。因此,我们要运用浙江精神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崇高理想与信念教育,以引領大学生正确的目标导向,并为其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与支柱。

(二)浙江精神是弘扬中国精神的具体展现

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精神在形成、发展、创新过程中,孕育了许多带有鲜明地域色彩的民族精神。浙江精神是民族精神在浙江文化中的具体展现,也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江精神作为中国精神的组成部分,既彰显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内涵和精髓,又充分体现了浙江独特的精神价值遵循,从不同视角展现浙江人民创造的地域特色与文化。浙江精神是激励着大学生开拓创新,努力奋斗的精神指引,展现着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中国精神从形式上看,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样态或姿态;从内容上说,是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的有机融合与淬炼[6]。要更好地构筑和弘扬中国精神,则需要厘清其时代的要求,需要融入新时代的元素。把弘扬浙江精神作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浙江的生动体现[7]。

浙江精神中的“创新、开放、务实”品质是新时代中国精神凝练在浙江文化上的高度概括。它是中国精神在浙江文化大地上的积累与沉淀,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融入了特定的文化元素及独特的历史内蕴。浙江精神丰富着中国精神的内涵,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因此,浙江精神展现和弘扬着中国精神,是其具体的体现。

(三)浙江精神是思想政治工作文化自信的生动诠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最基础、最广泛、最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建立在主体对其所处文化环境中文化内容的认知基础之上,能够使主体产生积极乐观、骄傲自豪的情感体验。文化自信是推动和凝练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浙江精神对于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具有良好的培育作用,为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念与精神世界提供滋养,使新时代大学生产生价值认同感,并自觉地融入浙江精神的弘扬、传承、创新中。浙江精神是对浙江人民智慧文化层面的深入解读,凝结着浙江人民的创造,弘扬浙江精神有利于新时代大学生正确理解自己所处文化的方位,也是激发大学生文化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的题中之义。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了新时代文化自信的主要内容[8],文化自信的提升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和创新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机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动作用又为提高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提供了强大的动力[9]。将浙江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与形式之中,进行本土化创新和变革,创新性融入区域性特点和地方精神,从而能够达到提升思政课堂教学的目的,实现传承浙江精神时代性的要求。

将浙江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可以让大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深入理解精神内涵,也可以增进大学生对时代精神的认知,并感受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乐趣,进而激发他们对地方优秀文化的自觉,建立文化自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

三、浙江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现路径

(一)融进高校日常生活,实现浙江精神基础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又是现实的人,日常生活是人生活的维度,也是培育奋斗精神的基础,更是奋斗精神培育的起点与归宿。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奋斗精神融入日常生活能够让青年干部在日常生活中感悟奋斗、体会其精神,提高青年干部对党忠诚的党性修养。学会认真对待日常生活中每件小事,养成良好习惯,建立、奋发图强和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在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提升责任与担当意识,引导青年干部群体在日常生活中用奋斗精神来约束行为。因此,应当把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放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中去[10]。

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往往源于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交往之中的矛盾和问题,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思想认识问题,就成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这就需要从日常生活中的感悟与体验出发[11],启发高校学生的智慧和思想,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加强学习、勤奋探索,不断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从中找到人生真谛和生命价值。

(二)融进高校课程体系,实现浙江精神载体

新时代培育高校大学生浙江精神需要融合优秀的资源,把浙江精神融入课程体系中。主体培育部门在立足于打造精品培育课程的同时,需要融入浙江精神核心内容,使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内化奋斗精神内涵和意义。并且,要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发现和发掘这座巨大的思想宝藏,坚持古为今用,坚持创新,用前人创造的精神财富来引领和照亮前行的道路,用这座巨大的思想宝库的精神内核来影响大学生。

浙江精神内容及其核心要贯彻到日常培育工作中去,要坚持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还要积极推进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相关研究,为大学生浙江精神教育注入鲜活内容,用更加进步的理论来指导实践。总之,浙江精神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彰显出强大生命力和感召力,引领大学生自觉汲取浙江精神精髓,并融合新时代不断地推陈出新。高校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不仅能够实现抽象的理论与鲜活的实践结合,而且深化了教学内容,使思政课教学更具实效性。

(三)融进高校校园文化,实现浙江精神核心

浙江精神融进校园文化是培育浙江精神实现的核心,高校是培育人才的集中地,也是弘扬浙江精神的平台。校园文化是高校的核心元素,因此浙江精神融进校园文化,彰显其必要性。高校要把浙江精神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与网络新媒体文化建设中,并作为重要的内容,通过开展特色的校园活动宣传教育活动进行。将新时代浙江精神等内涵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深思与沉浸在校园的浙江精神氛围中,深刻体悟浙江精神凝聚的力量,并内化到价值体系之中。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效果。

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可以推动校园文化发展和建设,在高校的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教育内容,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还能够让学生有一个好的道德品质,从而让他们在毕业以后可以又快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12]。浙江精神本身又蕴含在文化体系之中,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这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了同一时空的耦合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师范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可能。让浙江精神的文化氛围弥漫在校园环境中,进而促进了大学生健康成长。

(四)融进高校教育管理机制,实现浙江精神保障

高校教育管理不仅包括高校的学生管理、课程设置,还涉及教育职能、发展规划、后勤服务等诸多要素,这都是高校得以正常进行的基础,也是党与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得以贯彻的重要保障。因此,高校教育管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教育的认同以及人才培养的质量,及時地进行高校教育管理机制创新是现代化发展大势所趋,是加快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必经之路。高校教育管理也关乎着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10]。

浙江精神融入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是提高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的个人素质重要因素,所以只有不断提高高等院校教育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机制,才能发挥高校的社会价值。浙江精神内涵奋斗、奉献、创新的品质,这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了精神基因。高校要不断地发展与进步,高校创新管理理念、创新教育管理制度,改进教育的管理方法与更新教育管理的内容,这样才能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培养更优秀的时代新人和教学精湛的教师。这样才能让原有的教育管理目标实现,高校才能可持续健康发展。而浙江精神蕴含的创新理念,是推动高校管理创新的元素,这不仅是推动学校自身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是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

四、结语

浙江精神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精神在浙江文化上的地域表达,更是培育高校大学生新时代精神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因此,需要将浙江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尤其在新时代背景下,浙江精神的融入显得更为重要与迫切。

参考文献:

[1]薛琳.论艰苦奋斗精神的历史传承与时代价值[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20,13(3):86-94.

[2]汪岩桥,陈海红.浙江文化和浙江企业家精神[J].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24(6):106-111.

[3]岳名扬,李桂红,刘宴铭.论新时代青年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37-41.

[4]陈海燕.实现伟大梦想需要伟大奋斗精神[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9(1):49-51.

[5]张祝平.浙江精神与高校校园精神的培育[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Z1):62-68.

[6]王引兰.中国精神的时代内涵及其伦理支撑[J].伦理学研究,2021(3):89-96.

[7]陈立旭.与时俱进地秉持浙江精神[J].浙江社会科学,2017(5):4-12.

[8]樊建新.国家安全视域下的社会思潮观察:笔谈[J].红旗文稿,2017(7):7.

[9]吕德才,许俊伟.文化自信的时代审思——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探赜[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23(1):103-106.

[10]孔丽华.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与机制创新[J].科学咨

询:科技·管理,2021(3):44-45.

[11]骆郁廷,赵方.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理[J].江海学刊,

2021(3):230-235.

[12]罗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融合机制探析[J].

继续教育研究,2021(5):121-123.

(责任编辑:张咏梅)

作者:王红涛

校园文化基础教育管理论文 篇2:

对高职学生文明素质教育的理性思考

摘要:文明素质是高职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面对社会转型过程中高职学生文明素质滑坡的现象,高职院校必须正视现状,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提升学生的文明素质,为社会输送合格的高技术人才。

关键词:高职学生;文明素质;教育对策

高校是社会精神文明创建的传播源,大学生是社会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主要承载者,大学生文明素质的高低必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小康和谐社会的建设。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类型,其教育模式和教育主题都具有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殊性,面对社会转型过程中高职学生文明素质滑坡的新问题,如何培养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高等技术专门人才,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1目前高职学生文明素质现状

高职学生文明素质状况总体上处于一个比较好的水平,主流是积极向上的,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但不容否认,随着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成分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以及高校扩招后高职院校在校生规模的急剧增加,高职学生文明素质的缺失和不足日益凸显,主要表现为:

1.1学习动机不够明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高职院校生源一般是达不到普通高校录取线的学生,文化基础差,学习困难较大,厌学情绪严重;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考入高职院校后,始终笼罩在心理失落的阴影中,对所处现状不满,对前途悲观失望,对自身缺乏信心,失去学习动力,自暴自弃,得过且过。迟到、旷课、上课不听讲、作业不完成、考试作弊等现象比较突出。

1.2人文修养不足,基础文明缺失部分学生忽视思想道德修养,我行我素,缺乏文明礼仪和公共道德的基本常识。坐车抢座位,就餐挤位置,教室内接听手机、高声喧哗,人际交往中语言粗俗、行为不雅,公共场所言行粗鲁、乱扔垃圾、奇装异服,男女交往过分亲昵、举止不雅等行为随处可见。

1.3价值取向扭曲,功利色彩浓厚理想与现实的偏差,使部分高职学生形成了错误的价值取向,出现了认识上的扭曲和人格上的失落,功利思想滋长,只讲索取,不讲奉献,不体谅父母的艰辛,不懂得勤俭节约,生活上追求“高品位”、高消费,吃喝玩乐,穿名牌服装,吸高档香烟,把讲虚荣、摆阔气作为个人价值的体现。

1.4法纪观念淡薄,精神生活贫乏部分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对学校管理抵触情绪大,逆反心理强,无视学院管理规定,自由散漫。就寝不归宿、校外彻夜上网、猜拳酗酒、打架斗殴、校园乱涂乱画、不参加有益集体活动等现象时有发生。

1.5个性心理品质不成熟部分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从小在父母创造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中成长,自私自利,唯我独尊,集体生活中常因小事发生摩擦,斤斤计较,不懂得宽容别人,不关心集体和他人,缺乏爱心和感恩情怀。

2高职学生文明素质下滑的原因

2.1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社会环境对高职学生文明素质的影响是多方面、多渠道的。一是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各种物质的、金钱的、精神的、文化的诱惑较多,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伦理观念和思想意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实生活中一些消极的、落后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现象渗透到校园,使心理和认识判断能力还未完全成熟的高职学生无所适从,部分学生丧失了原有的生活原则,盲目地接受和模仿各种不文明的言行和生活观念,造成校园学生不文明行为的出现;二是不健康网页和大众传媒中不健康节目的误导,使校园学生不文明行为得以蔓延;三是校园周边环境的恶化,为学生不文明行为提供了滋生的温床;四是因兴趣、爱好聚集到一起的学生群体,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即所谓“近墨者黑”,导致一些不文明现象在学生中流行。

2.2家庭、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家长是学生的启蒙老师。高职学生之所以学习基础与文明素质较差,与家庭教育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一是家庭成员对孩子的百般宠爱是导致孩子养成许多不良习惯的关键因素;二是家庭成员不合,父母离异,造成孩子心理自卑,性格孤僻,逆反心理增强,是导致孩子认识扭曲言行失范的主要原因;三是家庭成员不良的嗜好和行为习惯对孩子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四是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或经商,忽视和放松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使孩子在完全自由的空间中形成了许多不良习惯。

其次,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教育注重升学率,往往忽视了德育美育和心理品质的培养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而目前的高职院校大多处于建设发展的时期,学校的师资力量、校园环境、教学活动场所、校园文化氛围、教育管理体系等软硬件条件,还不能完全满足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三育人”工作中,部分教师存在“重教书轻育人”的观念,不注重仪表端庄和言谈举止的文明,不能以身示范,对学生不文明现象熟视无睹,听之任之;学生辅导员多为聘用的刚毕业的大学生,政治素养、教育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还不完全成熟,缺少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和学生工作的实践经验,具体工作中方法不多,措施不力,注重约束管理,忽视教育引导,不能将教育和管理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服务部门部分职工认为育人工作与己无关,在对学生的服务接触中不能很好地起到表率作用。这些都对学生的文明修养有着消极的影响。

2.3学生生源素质偏低高职院校是高考最后一批录取院校,高校扩招必然降低了高职院校的“门槛”,再加上高职院校生源类型复杂,许多学生在升入高职前的教育过程中,或缺乏基础文明教育与道德素质教育,或教育训练层次低、内容少,学生素质与本科院校录取的学生素质存在一定的差距。

2.4主观意识上,部分学生对提高文明素质的认识不到位,放松了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的锻炼提高部分学生逃离了高考的重压,认为大学应是自由的空间,不受学校纪律的约束,我行我素;部分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苦恼、自卑、迷惑,从而自暴自弃,放纵自己;部分学生对文明与否的判别失准,盲目追求自我,错误地把许多不文明行为认为是有“个性”,完全没有意识到自我追求的这些都是不正确的,是与高素质人才的要求相背离的。

3高职院校大学生文明素质教育的对策

文明素质是高职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学生思想面貌、品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具体体现。高职院校必须立足学生文明素质教育“先天不足”的现状,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提高学生文明素质。

3.1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突出文明素质教育内容加强和提高大学生文明素质是十七大报告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高职院校思政工作必须创新理念,既要遵循高等院校学生工作的一般规律,同时要突出高职教育自身的特点。要充分正视学生知识行为的基础,按照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全面落实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化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思想政治修养、科学文化修养的基础上,应适当将重心下移,突出学生文明素质教育的内容。对于高职学生,先教育成人才能培养成才。因此,教育工作要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以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切入点,以形式灵活的道德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具体的、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努力使基本的文明礼仪转化为学生的内在品质。

3.2营造校园文化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精神活动起着规范、引导、激励和约束的作用,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效果。高职院校一定要重视校园绿化、布局及文体设施、文化景点的建设,使学生置身其中受到审美情趣的陶冶,增强自我约束力,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院报、学生工作简报、文学社刊等宣传媒体,加大文明素质教育的宣传力度,营造文明修身活动的氛围;要建立校园文化活动的格局,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品位,积极开展以报告会、学术讲座、演讲朗诵、辩论赛、文艺会演、体育竞赛、高雅音乐欣赏、主题讨论班会、精品团日评选等为主要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寓教于乐,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

3.3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和行为,教育是前提,管理是关键,只有把教育和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凸显教育成效。高职院校必须依据《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建立健全相关的学生管理制度,制定学生文明行为规范,完善学生能力素质锻炼目标和考核体系。利用新生入学、军训、主题大会等教育时机,解读制度与文明规范,明确培养要求,增强学生辨别美丑、分清是非的能力,让学生行动有规矩,做事有准则,做到知之而行之。同时要严格执行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寓教于管,加强检查和考核评比,树立典型,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将自律和他律、内在约束和外在约束、督促检查和考核评比、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结合起来,唤起学生的自尊性和自觉意识,使学生文明素养在激励、约束机制的调控下不断得到提高。

3.4加强师德建设,以教职工的表率作用影响学生师德建设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教职工的工作态度、工作水平甚至衣着、交往、言行举止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工都是教育工作者,都要落实“育人”的职责,自觉把育人的责任体现在自己的工作和行动中,真正以正确的价值观念、优良的工作态度、优质的服务质量、优雅的个人行为、文明的言行举止和人格的感召力来影响、教育和引导学生。

3.5完善运行体系,建立长效机制高职院校学生文明素质教育要取得实效,必须从优化组织体系,完善运行机制入手,建立以党委决策领导,职能部门督查落实,系部全方位实施,教职工全员参与的组织体系和保障机制。具体实施中,学校各部门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主动协调,紧密配合,围绕学生文明素质教育目标,将文明修身具体要求融入到学生的思想教育中,纳入到学校的中心工作中,贯穿于各项管理事务中,不断创新教育形式,狠抓落实。

学生文明素质的提高,校园文明形象的塑造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做好长远规划,常抓不懈,绝不能走形式,完任务。要建立符合自身规律的长效管理制度,使学生的文明素质培养工作得到连续、持久、有效地开展,才能抓出结果,抓出成效。

参考文献

[1]潘晨光.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与挑战[J].中国人口科学,2007,2.

[2]邓志军.析大学校园内"不文明"现象,谈大学生素质教育[J].抚州师专学报,2000,1.

[3]吴珩,付丽.大学校园不文明现象分析[J].黑龙江教育,2004.

[4]王保成.浅析大学生文明素质的养成[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5]宋华锋,王凯.高职学生文明素质现状分析及其对策[J]. 新西部(下半月), 2007,6.

[6]黄四弟.高职生的特点与教育管理[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3(2).

作者:李明达

校园文化基础教育管理论文 篇3:

论艺术类院校结合专业建设校园文化

摘 要:校园文化建设已经受到社会以及艺术类院校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着重视程度和管理导向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摆在了教育管理工作者面前。文章从艺术类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出发,希望采用完善制度和构建环境等方法以及具体措施来结合艺术专业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校园文化;制度;措施

当今校园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以及艺术类院校的重视,校园文化是指广大师生员工在学校领导的引导下所从事的各种活动的过程,即文化的创造手段。具体来说就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由学校领导者及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生活、学习、娱乐等领域的相互穿插中,创造出来的精神、物质成果及创造过程。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央曾发文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导向,弘扬主旋律,突出高品位,加强管理,注重积累,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加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对艺术类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是今后教育管理工作努力的方向。

一、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目前一些艺术类高校中的校园文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情况:

(一)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够

艺术类院校专业教学活动多以小型、分散方式进行。专业教育重视对学生个体意识的探索和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忽略集体观念或集体荣誉。长此以往,自由散漫、无组织的作风将会影响和谐校园环境的健康发展。忽视了校园文化对学生成长的导向、塑造、调适等功能,制约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校园文化建设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和外在标志,其核心内涵是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因素。目前随着社会发展,各艺术类院校伴随招生和学校规模的扩大,纷纷进行校区扩建或建设新校区。新校园的物质条件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但缺乏精神文化宣传。这导致许多学校只重视物质而忽视了内在精神的塑造,大学校园内忽视人文几乎成了一种普遍现象。

(三)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管理和导向

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方面,很多艺术类院校重视相关制度建设,特别是对于师生员工的宣传工作相应的行为规范、守则、奖惩制度等应有尽有,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时却显得无力。表现在校园文化的研究不够,文化活动内容单调贫乏,缺乏时代性和针对性,不足以吸引学生,更谈不上发挥校园文化的综合功能。

(四)校园文化建设形式不新,学校特色不突出

一些艺术院校校园文化活动缺乏明显的学校特色。在文化建设中从众、跟风现象比较严重,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体系、管理制度等都在走千篇一律路线,缺乏学校特色。不同的大学专业特点和办学特色相近,或者趋同。艺术类院校未结合自己专业特点,没有与众不同的活动和项目,也就不能突出学校办学特色。

二、校园文化建设对策

面对上述的问题,艺术类院校应尽早制定相应的对策,以便更好地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一)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突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营造积极环境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要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良好校园精神文化,有利于浓厚的教育、学习氛围的形成,也能在教育直接难以达到或不能充分发挥效用的地方产生影响,成为教育的向导和有益的补充。优质的校园文化应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主要是指能够反映艺术院校文化参与者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的精神要素,通过确立积极的艺术院校文化主导理念和信念来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高格调的艺术院校文化氛围,同时又有效地促进对大学参与者的管理和教育。另一方面主要是指能够反映艺术院校文化参与者的个体心理、责任等情感要素,体现的是大学参与者个体或群体在公寓生活、文化活动等过程中所形成的理状态、个性化认识和情感问题等。

(二)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性

艺术类院校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制度,而且赋予制度以文化色彩,使制度“文化”化。制度文化目的在于规范和协调大学参与者的行为和利益关系,进而维系大学的文化价值认同。同时,其作用发挥的路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规章制度在刚性层面上规范和协调大学参与者;另一方面通过默许的规则在柔性层面规范和协调大学参与者。学校在制订规章制度中,应突出价值观念、素质要求、态度作风等,给制度以灵魂、强调人的理想信念、奋斗方向、做人准则,把精神要求与具体规定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加强校园活动建设,突出师生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院校要不断丰富活动载体,比如学术讲座、社团活动、教学汇报展等,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让学生参与中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在各项文化活动中应发挥艺术专业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师意识到全员育人的重要性,自发地落实和开展文化实践活动。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也应体现绩效管理的元素,对于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师生,应给予适当的物质或精神奖励,鼓励师生共同创建美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四)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开放性,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空间

艺术类院校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开放性,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政策。首先是让学生走出去。更多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更快的成熟起来。其次是引进来,在满足师生需要的前提下,把学校的校园活动场所如体育馆、图书馆等全面对社会开放。校园文化活动吸纳社会各界的参与,把其他学校的学术讲座、体育竞赛、文艺演出引进校园。这种建设的思路既可以塑造校园形象,加深外界对学校的了解,又可以拓展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空间。

三、具体措施

艺术院校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动中应采取多种多样的具体措施。现以艺术设计为主的校园文化活动为例,学校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开展活动。

(一)讲述内涵,启迪师生

首先确定一次校园文化活动的主题。活动初期应邀请专家学者举办专题讲座,让参与创作的师生从政治理论的角度充分理解校园文化主题的内涵和设计思路,让参与设计的师生重视活动,理解活动开展的意义,从内心认同校园文化,弘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专业布置,答疑解惑

邀请专业教师,举办专题讲座,讲解设计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给师生展示优秀案例,启发学生创作灵感,规范学生的基本思路。给学生规定创作时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初稿。让大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思考,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初稿汇看,集思广益

在师生完成初稿后,邀请专家和指导教师以及学生,共同参与汇看活动。听取专家的修改意见,做好记录工作,为进一步完善作品提供帮助。形成长久的汇看制度,让师生能够在每学期都能有机会参与类似活动项目,逐步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体系。

(四)修改完善,汇报展示

在修改完善作品后,应大力做好宣传工作,体现校园文化工作成果。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这其中包括硬件和软件环境。硬件环境包括教学楼楼道、教室、食堂、花园等。软件环境包括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多角度全方位地让广大师生都能够看到作品,熏陶校园文化。

(五)竞赛投票,优秀表彰

在活动中可以设置竞赛环境,比如号召学校师生在微信公众平台中,为设计作品投票,选出心目中最能展现校园文化的作品,形成大众参与的气氛,投票后公布结果,召开学校大会,表彰优秀个人和集体。

(六)活动总结,加大宣传

创作过程是需要反复斟酌的,创作成果也要充分利用。在项目后期,应做好文字总结工作。邀请参与设计的师生做汇报演讲,扩大宣传力度,比如邀请师生参加新生入学讲座,进而形成习惯,有效地宣传校园文化,也促进了学术交流。

四、结语

总之,加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艺术类院校教育高水平发展的机遇,也是艺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教育管理工作者应该创造出有活力的学术氛围,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建立以人为本倡导培育艺术创造力的激励机制。才会使学生们的才智潜能得到充分发挥。艺术类院校应该结合自身专业特点,用体制和环境来塑造特有的适合高校自身发展的校园文化,最终的目的使增强师生的认同感,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这样才能更多更好地创造出艺术精品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祥云.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和对策[J].开封大学学报,2001(1).

[2] 徐勇民.对美术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2010(5).

[3] 袁桂亭.浅析艺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J].艺术学理论,2005(2).

作者简介:李骁然,天津美术学院。

作者:李骁然

上一篇:数学课堂教学观念研究论文下一篇:高职院校网络德育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