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学”课堂教学论文

2022-04-23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物理教学以其特有的功能承担着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所以,怎样在中职物理教学中渗透“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如何培养企业所需的专业科技人才,就成了我们中职教育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中职物理教学中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方法,并提出渗透对策。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中职“电学”课堂教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职“电学”课堂教学论文 篇1:

基于“一平台、二融合、三承接”的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摘 要]为适应机电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要求,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以中职和高职两个学历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为研究内容,以生源类型复杂的中高职衔接学生为实施对象,搭建了“一平台、二融合、三承接”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了“一基础、两方向、n特色课程”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分层递进、纵横延伸、分类教学”的课程体系,形成了“能力递进、课证融通、实践创新”的教学内容,开发了升学考核课程的试题库,加强了中高职学生交流与合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对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打破人才培养主体壁垒和提升学生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才培养体系;中高职;创新实践;机电一体化技术

0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部大力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都明确提出推进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1-3]。随着普高生源数量的不断下降,五年一贯制3+2、2+3等形式的中高职教育得到了许多学校的重视,中职学校、高职学校和企业协同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目前,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下称“学校”)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对接了中职学校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和“机电技术应用”2个专业,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发现,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共性和个性的问题:(1)“高职学校、中职学校、行业企业”间的沟通机制不畅,缺少交流沟通平台及手段,未能形成有效的沟通联动机制;(2)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无法有效衔接,中职阶段、高职阶段培养目标缺乏连贯性,导致了课程体系脱节,出现了核心课程教学内容重叠交叉或无法衔接;(3)中高职衔接学生的人才培养创新能力不足,创新能力培养缺少载体,中职学校过于偏重技能训练,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缺失;(4)中高职两阶段的学生管理差异明显,职业指向不明,中职学校学生管理较严,学生通常在教师的监管下学习,而高职学校要求学生能自主学习,这造成高职阶段的部分学生对就业目标不够明确,导致迷失学习方向。

1 实践“一平台、二融合、三承接”的人才培养体系

1.1 搭建“高职、中职、企业”三方联动平台

为解决中高职教学平台建设无法有效协同的问题,学校定期召开校级、专业级和教师级三个层面的专题会议,就中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关键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校级层面侧重解决升学考核、学生管理、招生就业等问题;专业层面侧重解决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任务安排等问题;教师层面侧重核心课程教学内容遴选、教材开发、课程改革展开合作。形成“高职、中职、企业”三方联动的有效机制,具体做法如下。

学校依托绍兴市职业培训联盟年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每年召开中高职一体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对接研讨会,学校代表(分院领导、专业负责人、任课教师)、各中职学校代表(校领导、专业主任、任课教师)和企业代表(卧龙集团等知名当地企业)参加座谈。一方面,深化与相关中职学校、行业企业探索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工作,企业代表对加强中高职衔接、学生与地方企业对接和培养优秀人才提供建议与资助。另一方面,中高职课程负责人深入探讨核心课程开发工作,包括培养目标、考核办法、课程标准、教学安排、职业证书要求等。另外,企业技术人员每年开展技术讲座,参与课程指导及考核评价,为新技术的引入和课程改革提供了支持。

每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下称“本专业”)会派遣教师深入了解中职的专业教学情况和实训条件,了解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情况,并与专业主任及任课教师交流高职阶段的教学情况和学生在高职阶段的表现。同时,专业教师和中职教师会去中职学校所在地的知名企业开展调研,通过加强与技术人员的交流以了解企业岗位现状和对学生培养的要求。目前本专业与海亮集团、万丰奥特集团、绍兴轨道交通集团等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紧密结合,让中高职衔接学生在五年学习过程中不断融入企业文化和职业素养。

1.2 融合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

为解决中高职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和课程的有效衔接问题,本专业通过深入讨论和实践,不断融合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具体如下。

1) 制定“一基础、两方向、n拓展课程”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中高职两阶段的培养目标,在融合各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实施“教、学、做、工”融合的课堂教学创新“元培计划”,形成“分层递进、纵横延伸、分类教学”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它包括大类平台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限选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第二课堂共五个分层递进的课程平台。大类平台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合称为纵向课程)为专业平台核心课程,它体现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专业限选和拓选课程(合称为横向课程)为专业选修课程,体现专业学生的个性化能力培养。通过不断延伸课程及教学内容以保持与时俱进的要求,发挥纵向课程的主体地位和体现横向课程的特色。针对偏“机”和偏“电”学生开展分类教学,使得学生专业能力更强。最后,通过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结合以上课程体系设计方案,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基础(专业平台核心课程)、两个方向(机电维修和机械制造两个专业方向)、n个拓展课程(‘特色+前沿+当地产业+公选’课程)”的中高职人才培养课程体系[3,4]。大类平台课程为《机械制图》和《电工与电子》两门中高职衔接课程,在制定统一课程标准后,中职和高职结合知识和能力递进的关系分别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专业主干课程为中高职学校共同制定的6门专业核心课程,并分工完成教学任务(一般中职和高职各完成3门);专业限选课程为《机电维修》和《机械制造》两个專业方向课程,结合中职学校教学条件开设相应的方向课程,并在高职阶段进一步提升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专业拓展课程中结合地方产业的课程主要在中职阶段完成,结合智能制造技术的前沿课程主要在高职阶段完成,特色课程和公选课程由中高职两个阶段共同完成。第二课程要求中高职两个阶段学生共同开展,强化了学生在竞赛、学生专利、学生项目、学生论文、技能考证等方面的成绩,并可替换部分选修课学分。该人才培养方案适应了五年一贯制学生生源多样化、差异化和个性化学习需要。

2) 实践“能力递进、课证融通”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改革。本专业深入开展了一体化的课程标准制定工作。中高职教师通过1对1课程对接并融合了各中职学校的课程标准,实施“能力递进、课证融通”的教学内容改革,根据中高职学校不同层次的要求,形成了“能力递进”的课程知识体系,开展项目化和一体化教学;以“课证融通”为导向,实现课程与职业岗位能力的无缝对接,中高职衔接学生在中职阶段获得技能证书外,要求在高职阶段获得高级工证或其它中级工证[5],具体工作如下:(1)中高职学校在教学内容选择上,结合职业证书的考证内容,要求偏电学生中职阶段完成维修电工中级工的考证,高职阶段完成维修电工高级工的考证;要求偏机学生开展钳工、数控等中级工考证,而高职阶段考取相关高级工或其它中级工。几年来,中高职衔接学生的高级工证或双证通过率为100%。(2)以项目化和一体化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针对实践性强的课程积极开展项目化教学,比如《机电设备PLC控制与调试》,在教学设计上充分开发项目式一体化教学,以“做项目”为主线来组织课程。改革后开展的中高职衔接课程分别获得2015年绍兴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和市教科规划成果奖一等奖3项。(3)开发中高职衔接教材。在与中职教师深入合作的基础上,编写了中高职衔接教材《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图样识读与绘制(中职篇)》《机械图样识读与绘制(高职篇)》,均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实现了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

1.3 承接升学考核方案、创新人才培养和管理与就业

为解决创新能力培养和管理保障不足的问题,本专业主动承接中高职学生的升学考核方案的制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学生管理与就业,具体做法如下。

1) 承接了升學考核方案的制定。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牵头各中职学校制定整个升学考核方案,强化了“五年一贯制”职业教育的全过程管理。整个方案的考核成绩由平时考核(中职阶段)、升学考试和政策加分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一般设置10门课程作为考核对象,每门课程的分值权重根据其课程类型(纵向或横向课程)而定。升学考试以2门大类平台课程和3门公共基础课程的知识或技能点为考核内容。政策加分主要是学生在第二课堂中获得的成绩。目前本专业教师开发了5套试题库用于升学考核,通过统一考试量化各中职学校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考核成绩作为各校学生升学比例设置的依据。

2) 承接了中高职衔接学生的创新实践培养。承接了以机电产品创新活动为载体的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以技能文化节项目、专家讲座、对外技术服务等形式开展具体工作,形成了中高职协同创新的课程教育文化,加强了中高职学生交流与合作,培养了中高职师资队伍协同创新能力,从而增强了中高职课程衔接活力[6],主要内容如下:(1)加强了交流与合作,形成中高职实践创新教育文化。本专业每年设置了与中高职学生相关的技能文化节活动,让中职阶段的学生参与高职文化节比赛项目、参观工作室及学生作品、安排专家讲座等。同时鼓励学生参与一些省市级比赛项目,比如机器人大赛、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机电技术综合应用大赛等项目(图2为部分比赛现场)。(2)通过中职师资培训、中职竞赛交流等形式,加强中职教师与高职教师的互动,比如本专业多年来开展的全省中职师资培训“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机电技术综合应用(MPS)》课程教学研修”和中小学师资培训项目“机器人技术与应用”。这些互动不仅仅提高了中职教师的技能水平,也让中职教师了解了高职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能力培养的方法。另外,中高职教师共同指导中高职衔接学生的比赛项目,比如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与本校教师对接创新能力培养的合作后,在国家级中职比赛“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上多次获得大奖;而在世界技能大赛浙江省选拔赛“机电一体化”项目上,中职学校的两位年轻教师和本校学生在实训场地共同训练后,取得第三和第五的成绩等。几年来,在中高职教师协同指导下,一些中高职衔接学生及中职教师的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比如,2017级和2018级中高职衔接学生在政府部门举办的竞赛中累计获奖36项,中职教师获奖6项,中职教师指导学生获奖3项,在校技能文化节项目中,近1/4的中高职衔接学生获奖,学生专利申报或授权达到14项。(3)中高职衔接学生积极参与对外技术服务活动,比如在绍兴市科技馆组织大型机器人趣味教育活动,让中职生和小学生参观工作室作品,这些得到了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中高职衔接学生的创新活动得到了市领导以及浙江新闻客户端等媒体的关注(图3为部分活动现场)。

3) 承接了学生管理和就业。本专业所在分院制订了《电气电子工程分院班子成员联系(3+2)班级工作职责(试行)》,分院领导以所结对的班级为窗口,更深入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工作、心理和生活状况,并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一些问题。通过专业认知教育、与优秀毕业生面对面、参观学习和邀请知名企业代表做讲座等形式,培养中职阶段学生的职业意识,并开展高职阶段的规划,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中职期间,通过对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或座谈,了解中高职衔接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意向,邀请多家当地知名企业定期来校开专场招聘会。

2 成效

“一平台、二融合、三承接”的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和对接的10所中职学校两个专业中得到了应用,直接受益学生数约计300人/年,主要成效如下。

1) 中高职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本专业以中高职一体化的课程标准为指导,推进了中高职课程改革,在深入课程对接的基础上出版了3本中高职衔接教材。一些核心内容以企业项目或典型控制案例为教学载体,开展了一体化教学设计,满足机电一体化技术、中职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学需要,获得绍兴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课证融通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技能操作水平不断提高,学生全部通过高级工证书或两本中级工证书考试。以协同创新活动为依托,培养一批高质量创新型人才。以升学考核方案为引导,大力推进中高职教师协同培养中高职衔接学生的创新能力,中高职衔接学生积极参与到了世界技能大赛项目、中职技能比赛项目等赛项,双方都得到了收益。学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得了当地知名企业的厚爱,几家合作企业对毕业生接受度极高,并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

2) 以点带面,带动校内机电类专业集群发展。自2012年开展中高职“分段分类分层”人才培养试点以来,带动了电子信息工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等校内专业,以及18 所省内中职学校和8个中职专业的中高职衔接合作,学生培养规模不断增大,学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由形及神,促进中高职深度合作。从“五年一贯制”“3+2”“2+3”等形式上的拓展,深入到内涵建设及人才培养过程,编制了10个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中高职合作出版的中高职衔接教材,得到其它相关专业和中职学校的应用。由于在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成绩突出,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等中职学校和池州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外高职学校纷纷来校交流学习。近年来,也得到众多媒体的高度關注,《浙江新闻客户端》《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绍兴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对学校的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校企合作等进行了报道,得到了同行院校的一致肯定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3 结论

学校提出和实践了“一平台、二融合、三承接”的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了完整、科学、有吸引力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推进了“企业、高职、中职”三方联动下的中高职衔接深度和广度;制定了“一基础、两方向、n拓展课程”的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了“分层递进、纵横延伸、分类教学”的课程教学体系;开展了“能力递进、课证融通、实践创新”的课程改革。以实验实训室、学生工作室为依托的创新实践平台和以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科技馆等为依托的创新创业训练平台,以这二者为活动空间,以技能文化节、中职师资培训、中职技能竞赛辅导为推手,加强了中高职师生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了一批创新能力强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吴少华.现代职教体系背景下的中高职衔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8( 7):40-43.

[2]张国祥,孙健,张豪.产业技术论视角下中高职衔接课程内容研究—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部分核心课程为例[J].职教通讯,2018( 4):27-31.

[3]吕原君,陈琼.机电一体化专业中高职衔接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6( 1):51-54.

[4]刘国联,何燕.铁道供电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模块化、项目化、递进式”课程体系构建[J].高教学刊,2018( 8):169-171.

[5]陈琼,吕原君.基于“分层递进、课证融通、实践创新”的中高职课程衔接探索——以机电设备PLC控制与调试课程为例[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6,35( 5):40-45.

[6]吕原君,陈琼.以学术社团为载体实践高职机电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教学研究,2017,40( 2):103-107.

作者:陈琼 吕原君 丁长涛

中职“电学”课堂教学论文 篇2:

中职物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方法和对策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的物理教学以其特有的功能承担着提高国民的科学素养的重要任务。所以,怎样在中职物理教学中渗透“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如何培养企业所需的专业科技人才,就成了我们中职教育工作者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中职物理教学中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方法,并提出渗透对策。

关键词:中职物理“科学、技术、社会” 教学渗透

一、中职物理教学渗透“科学、技术、社会”常用的方法

1、有效的分组实验法渗透“科学、技术、社会”教育

分组实验是中职学生最喜欢上的课之一,因为他们喜欢自己亲自动手,通过观察和实验,自己去感知、去体验,去主动积极地学习。例如做“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我们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用直流电压表和直流电流表(即伏安法)测直流电动势,还要学会用万用电表测直流电动势;同时还介绍怎样用万用电表粗略地测量自己两手间的电阻,怎样用万用电表测交流电动势等。学生发现测自己的电阻时捏两表笔的力度不同阻值不同,手的干湿程度不同阻值也是不同的,从中明白为什么用湿手去触摸开关容易触电,也就很容易解释下雨天比晴天容易触电的原因了。

2、体验式教学法渗透“科学、技术、社会”教育

角色扮演法可以为学生提供体验真实环境的机会,让他们站在特定的角色立场上,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所赋予的态度和价值观进行比较,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和科学态度。因此,它可以使学生逐渐学会站在他人立场思考问题,想人所想,急人所急。这对于培养学生对其他生命的尊重、关心和爱护的情感是非常有利的。例如,在学完力学后,可以让学生扮演桥梁专家,考虑在自己的家乡修路建桥的设计;学完电学后,让学生考察一栋新建的楼房,设想自己是电工,看怎么去设计电路,怎样铺线,怎样节约用电,等等。我在上课的时候,就曾选某一教学点叫学生备课、试讲,然后挑选优秀的几名学生上讲台当了一回小老师,最后由同学们给出中肯的评价。在讲电的产生和输送时,以本地电网为例,介绍有关电力网的知识,然后通过参观学习让学生充当电力调度员这一角色,形成“成本一效益”的观念,重视社会效益的教学。同学们对这样的活动很感兴趣,投入的热情和精力大,效果也就很明显。

3、资料搜集法渗透“科学、技术、社会”教育

这是一种在“科学、技术、社会”教育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方法。现代的资料搜集己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图书馆资料查询法,更多的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可提供资料查询的教学资源,如网上图书馆、网络资源库、各类教学和资源光盘、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媒体来搜集资料。教师帮助学生调动这些信息,并从中进行分析、筛选。例如“温室效应”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对于该问题的研究有两种学术观点圈:一种认为气温上升的原因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源于地球本身的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对该问题的研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各种信息手段查阅、收集各种相关资料,并进行一定的调查,引导学生讨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太阳辐射使大气升温的简单物理模型以及气温周期性变化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最后根据己有的资料和自己的分析,归纳整理成自己的观点,写出一篇小论文。这样,学生在搜集过程中既获得了需要的信息资源,培养了学生使用现代信息手段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将来的终身学习,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进行信息价值判断和归纳的能力。

以上的物理“科学、技术、社会”教学方法并不是各自独立的,在物理教学中,实际上往往是多种教学方法交叉结合使用。无论选择哪种教学方法,都需要遵循一种指导思想,即“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辩证统一的”。“科学、技术、社会”教育提倡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指导者、帮助者、组织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创设情景,将“科学、技术、社会”教学内容融入各种教学方法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个人知识的意义建构,这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是一致的。

二、中职物理教学渗透“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的对策

1、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战场,也是渗透“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的主渠道。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开发教材中的“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的内容,找出渗透点,合理组织渗透内容,并编写出“各章节物理知识教学与‘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相结合的系列表”,以便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教师在新授课、实验课和习题课的教学中均可渗透“科学、技术、社会”教育。

在新授课过程中,教师的新课引入、举例说明都可以运用“科学、技术、社会”材料,往往几句话、一两分钟的陈述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中职物理第一册的绪论课教学时,就可以给学生讲伽利略的“教堂做礼拜发现吊灯摆动的等时性”、“比萨斜塔实验”等故事。这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可以说明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教学过程也可以随机渗透。例如,在学习牛顿运动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时,可以穿插物理学史话、物理学家生平事迹等等,把理科中的人文精神一面开发出来,使学生明白任何科学成果的取得,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都是科学家经过艰苦的努力甚至毕生精力才获得的,从而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强烈的进取心。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应以课本为主,但又不囿于课本。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介绍磁悬浮列车、卫星发射、磁卡、B超、超导体、纤维镜等高科技成就,讲解有关污染、电能的输送和节约用电等社会问题。向学生介绍人们正在探索新的電能的输送和节约用“反物质”能,据称正反物质“湮灭”会放出惊人的能量。介绍同步通信卫星、宇宙飞船进入空间站的对接。美国的“发现”号航天飞机可经常出入太空,中国的科学家在这方面也在进行不断的努力,“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的发射成功说明我国的航天事业正蒸蒸日上,已挤于世界前列。利用实 验课的教学开展“科学、技术、社会”教育也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在中职物理教学中,通过物理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物理知识、培养实验技能和素质,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作风和习惯,从而使学生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习题课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中和其他资料中的科技知识,依据相关的教学内容,编写学生熟悉的、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物理习题,如家用电路的设计、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汽车安全带的运用等,使学生在练习中受到“科学、技术、社会”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科学、技术、社会”教育,既要注意联系日常生活、生产实际,又要适当渗透现代高科技方面的内容,但要把握一个度,做到适应、适量、适度、适用。

2、成立科技活动兴趣小组

课外科技活动、兴趣小组活动是以学生自己为主体的活动,是学科“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的延伸。它是围绕适当的知识点展开、主要在校内进行的教学活动组织形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可以比较深入地探讨某一专题。如:刚发射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与发射过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区别及作用,引导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有关“神舟”系列飞船,进一步了解我国的航天事业。中职学生比普高学生更好动,更喜欢新奇的事物。所以我们可以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前面提到的“飞机投弹”“喷气火箭”“纸锅烧水”等实验,既能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可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定期组织“我所学专业中的物理知识竞赛”,举办科技讲座,并灵活多样地应用现代化宣传工具进行“科学、技术、社会”教育。如组织学生收集报刊、杂志上最新科技发展动态,可以向学生推荐像科技世界、现代物理知识、科学画报、科学时报、科技大观园、飞碟探索、知识就是力量等报刊杂志;引导学生定时收看电视里的科技节目,如中央电视台十频道的“走进科学”就很吸引学生的目光,特别是暑假给青少年播放的特别节目,开学很久了,还有学生在探讨。另外,“军事天地”、“科技博览”、“人与自然”、“科技大视野”等节目都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扩大学生的视野。

3、积极有效的组织中职学生实习

实习是非常好的渗透“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的途径。很多专业的实习,象机电、数控、电焊、家电和电子、计算机、电算会计、建筑等,每学期都要有定期的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到有很多的物理知识在工程技术上的运用。如学生进行金工实习,就涉及到测量的知识、物理中的力学知识和电学知识;在钳工实习中,就要用游标卡尺或螺旋测微器来测量加工的零件;车工的实习首先就要学会安全用电,车床的起动和停止可用电磁学知识来解释;家电实习时与家用电器打交道,而家用电器包含的电磁学、光学、热学知识更多,学生可以很直接地感受到;学生学习汽车驾驶,转弯时会用到向心力的知识、力偶的知识等等。另外,实习还有一种模拟的作用,加工多少零件,是否符合标准,每个人每天工作几个小时,就好象是直接参与到社会中,既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意志,还可以弥补校园学习生活的不足。

4、组织中职学生参加社区活动

社区活动也是进行“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因为社区的环境是学生所熟悉的,发生在社区的事物和现象,学生耳濡目染,过目不忘。要引导学生多参加社区活动,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并服务于社会。社区活动的实施既可以随意的进行,也可以有组织的进行。如是前一种,学生则随时随地可投入到社区活动中去,了解社区的环境保护和污染问题,了解社区的先进科技的优越性及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是后一种,则要有组织、有计划地以某一专题进行,如组织学生到厂矿、科研单位以及科技展览馆进行参观、访问、实验、测量、考察、调查等。老师指导学生制定计划,以几个人为一组,调查范围如何,实地考察怎样,最后以书面的形式进行总结和评价。

参考文献:

[1]任长生,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8).

[2]王学进,中等职业学校物理教学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2007(5).

[3]胡炳元主编,物理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刘秀梅

中职“电学”课堂教学论文 篇3:

增强物理课堂的魅力探究

物理是一门抽象、枯燥、基础性强的学科,加上一些教师教学观念陈旧,造成物理课堂出现“寒流”,教学质量堪忧。为了改变这一尴尬的局面,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教师应当努力营造既宽松、富有人情味,又催生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的教学氛围,不断增强物理教学的效果。如何让物理课堂更加具有魅力呢?

一、做足课前准备是增强课堂魅力的前提和基础

学校课堂教学活动要有目的、有谋划地进行。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要精心备好课,那么,如何备好课呢?核心是解决好下列三个问题。

一是“教什么”的问题。首先,在动笔写教案之前,要精心研读教学大纲和教材,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熟练掌握教材的全部内容,把握教材各章节的逻辑结构和前后章节的知识联系,明确重点章节和各章节的重难点,在头脑中形成一条清晰的施教主线。其次,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全面构思、基本框架的搭建。明确本次课包含哪些知识点、知识点之间有何联系、哪些是重点和难点、教学要达到什么目的等,并在理清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构建授课的基本框架。教材是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蓝本,不能抛开教材另搞一套。研读教材应结合知识、思想、能力方面的要求,遵循“精、细、慢”的原则,不留“死角”,精心研读,这样,应该“教什么”就比较明确了。

二是“怎样教”的问题。“怎样教”是教师施教艺术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怎样教”要比“教什么”更为重要。教师应作出周密的安排,力求做到既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又省时高效、化繁为简、直观易懂。特别要考虑本堂课需要哪些教学环节,这些教学环节应该怎样设计,涉及的每个知识点在时间上应该如何分布才合理,准备采取何种教法,怎样讲述重点和化解难点,等等。这些问题在未付诸课堂讲授之前,都应该在备课中进行认真思考和设计。

三是“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在备课时把这个问题考虑清楚,可以把备课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及时解决在授课之前。

二、把握契机,在导入时设置悬念是打开课堂魅力的钥匙

所谓悬念,通常是指对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和现象的关切心情。悬念导入法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激发兴趣,二是启动思维。悬念一般是常能诱发学生心里的渴望和兴奋,只想打破砂锅问到底,而这种心态正是教学所需要的“愤”和“悱”的状态,能帮助学生收敛课前的各种思想,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愿望,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1.“创设”出乎意料的“陷阱”,设置悬念

在学习物理知识之前,由于日常生活的积累,学生对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有了自己的观念和认识,这就是所谓的前概念。当前概念和科学概念不一致时,将会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矛盾冲突中,形成悬念,并产生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强烈欲望。所以教师若能在引入时,“创设”出乎意料的“陷阱”,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设计趣味新奇的实验,造成悬念

教师在引入新课时,设计出趣味新奇、出乎意料的实验,也能造成悬念。如在引入“牛顿第二运动定律”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盛满水的玻璃瓶中,置入一红色小木块,将瓶横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浮于瓶上部壁顶,处于静止状态。教师用手拉瓶,瓶向右加速运动时,先让学生猜想木块将会怎样运动。这时大多数学生会认为木块移向瓶后端,但实验结果显示木块移向瓶前端。出乎意料的实验结果,使学生急于想知道究竟,从而有了学习“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强烈欲望。

3. 把生活中的物理引入课堂,设置悬念

中职学生对于过于理论化的书本内容会觉得很枯燥,而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处理则具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如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在导入时把生活中的物理引入课堂,设置悬念,定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愿望。

运用悬念导入法能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心理反差,形成悬念,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但运用这种方法需要注意:悬念的设置要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恰当、适度。不“悬”,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太“悬”,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只有不思不解、思而可解才能使学生兴趣高涨,从而打开学生思维空间。

三、利用多媒体精心设计,展示过程,优化教法、学法,是提高课堂魅力的关键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物理望而却步的原因是:物理概念和规律(定律)一般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学习起来感到困难;有的物理现象在实验中稍纵即逝,还有些微观领域中的物理现象既不直观,又不能用语言详尽描述,图片也不能充分显示,等等。面对这些困难,教师如不突破,就很难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突破呢?我认为,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化抽象为形象、化不可视为可视的特点,精心设计教法,充分展示认知过程,理解知识的形成,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1. 创设情景,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促进概念的形成

传统的教学,向学生展示的是孤立、静止、抽象的概念,要学生在短短的时间内掌握静止、抽象的概念是困难的。但如果利用多媒体教学,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教学中涉及的物理现象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再现出来,就能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概念的形成。例如在学习“电动势”概念时,由于概念很抽象,涉及的知识较多,为了使学生有一个形象、直观的认识,我利用多媒体设计了两部抽水机的循环水路,形成水位差,若把电动势能比作水位差,电源比作抽水机,那么电动势能与电源的概念及其关系就直观、形象了。

2. 形象对比,以特征促进概念的掌握

物理学中的一些概念、规律很抽象,如果能运用多媒体的某些功能进行形象对比,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便可以促进这些概念的掌握。例如,教学“机械波”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夺目的色彩,配上动听的声音,然后通过闪烁、移动等方法,得出横波和纵波的区别,那么学生很快就掌握了這两个不同的概念。运用多媒体进行形象对比,既节省了时间,又优化了教学手段,能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提高了教学效率。

3. 生动演示,增添实验的趣味性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然而有些物理现象很微弱或者稍纵即逝,难于观察;或受到环境、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制约,无法看清楚;而微观领域中的某些物理现象根本没有办法演示,造成学生难于理解。为此,教师可用多媒体把微弱的物理现象放大,呈现的时间加长。例如“原子的组成、核的裂变、链式反应、布郎运动、U核裂变反应、光电效应”等现象,为了增加其直观性、趣味性,可以通过动画模拟演示,展示其运动过程,逐层分析,让学生清楚地理解物理情景、过程和实质。

4. 化难为易,有助于突出重点、难点

对于那些学生感到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化难为易,把复杂、抽象的知识直观地显示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学习“机械波”时,采用多媒体动画把模拟、演示过程放慢或暂停,把介质中质点振动与波的传播区别开来,从而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四、善于挖掘物理教材中的艺术成分,增强课堂魅力

1. 挖掘物理教学语言中的形象因素,使物理课堂生动鲜活

物理语言一般是抽象、严谨、科学的,为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教师应该挖掘物理语言中的形象因素,深入浅出地选用一些富有情趣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趣味,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

首先,要用形象化语言去解释抽象的物理概念、规律。如在讲解“光的反射定律”时,为了强调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因果关系,我把“有入射角才有反射角,所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比喻成“一对母子,因为有母才有子,所以儿子长得像母亲”。

其次,要精心锤炼描述性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物理教学偶尔出现几句诗情画意的语言,效果更是不同凡响。如我在讲“运动的相对性”时,会不时穿插引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等诗句,增加了教与学的趣味性。

2. 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比喻恰当

苏联教育家维特洛夫认为“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的助手,就是幽默”。幽默是一种较高的语言境界,物理教师的语言幽默,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是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二是可以提高批评的效果,让课堂违纪的同学心悦诚服;三是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

3. 挖掘物理教学的情感因素,使物理课堂富有感染力

情感性是艺术的内隐特征。物理作为一门科学,主要运用理性分析,以理服人;物理作为一门艺术,则主要运用情感,以情感人。物理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表现出情感性:用自己饱满的教学热情激励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感;用趣味性、激励性、悬念性、幽默性、文学性的语言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用清晰、和谐,富有韵律感、节奏感的语调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受到鼓舞;通过对教材的钻研,把对教材的理解融进教学内容。

4. 挖掘物理学中美的因素,使物理课堂充满美的气息

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都涵含着美感,大到天体的运行,小到原子的结构,都遵从绕核运行这一规律的和谐美;力学中的作用与反作用、电学中正负电荷的吸引与排斥,则体现出自然规律的对称美;光的干涉和衍射说明光具有波动性,体现出自然界的和谐与内涵之美……博大的物理世界无一不包含科学的美感,为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发现这些美,并引导学生体验美,以美感激发学生的灵感,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索奇妙的物理世界。

5. 挖掘物理中的创造因素,使物理课堂更具生命力

生命在于创造,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富有创造性,才能常具艺术魅力。创造性更是物理教学的生命力,如教学方法的科学选择,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机敏、恰当地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巧妙地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消极转为积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解决物理问题,培养学生知疑问难和敢于发表独到见解的能力,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勤反思、常总结,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物理课堂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交流思想,迸发思维的火花。

五、学以致用,使物理课堂焕发生命魅力

物理知識在生活、生产、科技、军事中都有广泛应用,所以教师应结合相关教学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思考、讨论。如:街边的路灯是串联的吗?光纤通讯、红外线遥感等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我们为什么要树立能源危机意识?等等。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生活与物理的紧密联系,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物理应用意识,让学生真正获得鲜活的、充满生命力的物理知识,体验到了物理对生活的价值,进一步增强了学习物理的信心,体味到物理的魅力。

总之,要使学生真正学好物理,必须充分发挥物理课堂的魅力。我认为,不管是做足课前准备,还是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灵活运用语言艺术,教师都不能忘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真正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个体充分自由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李大友.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陈红薇

上一篇:学生小学教育核心素养论文下一篇:我国高等教育法制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