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基础教学高等教育论文

2022-04-23

内容摘要:“随着核心素养时代的来临,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已经难以满足当今学生的美术发展需求。美术教学应在原有基础上变革学习内容与教学方法迈向跨学科教学和综合性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应更关注对青少年的创新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及跨学科发展等能力的培养。本文将着重研究跨学科教学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希望对美术课堂教学提供参考和帮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基础教学高等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术基础教学高等教育论文 篇1:

构建当代美术基础教学“高效课堂”模式

摘要:以美术基础教学为载体,以教学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以构建高效课堂为目标,探索出一套符合本当代美术基础教学特点的教学体系,以此使美术基础教学更能适应新转型期的教学需求。

关键词:美术;基础教学;高效课堂

众所周知,“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改革,没有课堂教学的改革,课程改革就是一句空话”。在当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校美术学生生源和课堂教学均出现诸多新特点,原有的美术基础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依据这些特点构建高效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是切实提高当代美术基础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一、构建美术基础高效课堂教学体系

(一)采集有效的教材

在一般综合类大学美术基础教学中大多采纳的是以素描、色彩、设计基础要素等各种基本视觉造型语言为主要内容与形式的课本教材,这种形式的教材虽然能细致阐述美术基础学习的基本内容,但是容易造成美术基础学习中各种视觉造型语言的相对孤立,这就要求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学习内容从视觉空间造型方式着手编定与采集教材,例如國内几所美院采用的美术专业基础教学的教材都是基于教师们多年教案及教学实践的总结,它更符合所在学校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

(二)编写有效的教学大纲

编写和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应该依据学科的特点,要求做到每一门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明细化,重点突出每一门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使教学目的明确,并制定出学生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例如在素描基础教学中强调明暗的造型空间,使学生学会利用明暗的造型语言去自由创造黑白的艺术视觉空间;在色彩基础教学中强调色彩的明暗、纯度、冷暖对比演变,使学生学会利用色彩的造型语言达到创造色彩的艺术视觉空间,以此避免教学内容的泛化。

(三)建立有效的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

美术基础课程中包含了素描、色彩、透视、三大艺术空间构成等教学内容。由于美术基础教学内容非常广泛,如果没有建立一套有效的课程间的教学模式很容易造成课程间的相互孤立,使学生在美术基础的学习过程中效率低下,从而难以做到综合运用,例如在透视与素描、色彩间的基础教学中看似三门不同的课程,而且很可能是由三位教师独立授课,这更加使课程容易变得相互孤立而缺乏联系,但是如果我们利用“达芬奇”的三大透视学去系统地讲解线、明暗、色彩在视觉空间中发生的透视变化关系就能使三门学科进行有机的联系,这样就能大大提高课程之间的教学效果。

二、创建美术基础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建立美术基础课程教学课前准备的高效机制

高效的美术基础教学准备环节要求在设计和编写课程教案时就应当对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的的设定、教学重点的规划、教材的采纳、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组织活动形式的确定等多方面教学环节进行系统的统筹安排。以美术静物素描课程为例,高效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课前准备工作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教师在教案准备工作中要规划教学内容,静物基础素描教学内容一定要突出素描明暗造型空间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例如静物素描的线的空间的构成、线与明暗在造型空间中的运用、明暗与形体造型在纵深空间中的演变等,要使静物素描基础教学中的内容与以后所要开设的人物素描建立一套理性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在素描的学习过程中举一反三,从而达能够独立地进行素描的研究和创作。二是深入了解学生。在当前高校整体扩招的大形式下美术考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第一,整体绘画水平比以往有所降低;第二,一个班级内绘画水平参差不齐;第三、学生越来越缺乏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前要全面了解自己所上课班级学生的学习层次分布和学习程度状况,根据实际了解的“学情”进行备课。三是精心设计每周课程的课题研究,在大学美术基础教学中一般是以一个周次为一个教学阶段,例如在静物素描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素描会针对构图、明暗造型空间、细节与整体、肌理与写实等进行重点的研究学习,因此依据静物素描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教师需要精心选择和设计课堂练习,做到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并且在课堂训练后快速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与学生产生互动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建立美术基础课程教学活动的高效性机制

实现美术基础“高效课堂”活动的关键环节是课堂,每一位学生的绘画成长依赖每一堂课的知识积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中之重,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美术基础教学内容的高效性。在美术基础课堂教学内容上要比其它学科显得复杂,这是因为在美术学科的分类上它是分为纯绘画和设计两大类,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根据课程和学生专业发展的需要,依据教学目标确立学习重点,做到优化选择;二是提高教学活动的高效性。美术基础教学活动中的课堂设计要从学生专业的发展方向出发,从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掌握上考虑。创设出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景,达到教学内容的生动化、学生认知思维的多元化、师生间交流的互动化,从各个教学环节上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三是提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高效性。当今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模式通常提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从教学内容出发,选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把启发与互动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把所有能起到辅助教学的现代化教学工具使用于整个教学活动,以此来努力提高整个教学活动的效率。

(三)建立美术基础课程实践训练的高效机制

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训是当代高校美术教学的两种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强化当堂的教学内容训练,做到教学重点和难点在当堂课程当堂解决,及时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适时矫正,同时还要注重课后的实训训练的高效性,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在作业训练中思考问题、学会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实训过后要对其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讲评,做到切实的提高教学效率。

三、设置美术基础高效课堂教学考核标准

(一)建立教学问卷调查

对于课后学生的问卷调查目前在国内高校还没有具体的制度实施,因而很容易使教师在上完每一门课程后对于学生的课程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够了解,对教学情况没有进行适时的检测与跟踪,这样一是会容易造成教师教学过程形式化和教师使命缺失的严重问题,二是造成教师在教学中的教学能力不能进行适时的改进与提升,为了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非常有必要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便学校依据学生的问卷调查情况能更准确地掌握教师的教学质量,以此促进教师的教学使命感。

(二)建立教师间学生作业的评画制度

作为一般学科的教师之间进行听课和评课是促进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作为特殊学科的美术专业教师还需对学生作业进行相互评阅与借鉴,通过把学生课程间完成的作业质量水平作为考核一名美术专业教师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在作业评阅中可以说什么样的绘画教学态度造就什么样的学生作品认真程度,什么样的教师所理解的绘画深度造就什么样的学生作品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新忠,李忠云,胡瑞.“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实践误区及引导原则[J].中国高教研究,2012(11).

[2]陈兴无,黄萍.大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必要性与可行性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3(10).

[3]李根全,周大伟.优化教学模式 构建高效课堂[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09).

[4]朱永飞.高效课堂的基本要素及组合原则[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6(05).

作者:丁君君

美术基础教学高等教育论文 篇2:

跨学科理念下的美术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内容摘要:“随着核心素养时代的来临,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已经难以满足当今学生的美术发展需求。美术教学应在原有基础上变革学习内容与教学方法迈向跨学科教学和综合性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应更关注对青少年的创新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及跨学科发展等能力的培养。本文将着重研究跨学科教学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希望对美术课堂教学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美术 跨学科教学 核心素养 综合能力

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对人们工作、学习与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也对人才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代社会需要具有创新创造力、跨学科发展能力等全面均衡发展的公民。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变化,我国的课程目标也在不断变革与发展,但传统的课堂教学仍以分科制为主,这种教学有利于对单一学科知识的深入学习,但教学中科目与科目之间产生的关联较少,在需要综合利用不同学科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时,相互割裂的知识很难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跨学科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打破了传统的分科制教学,能够促进青少年与儿童全身心的发展,为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等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满足学生的美术发展需求,美术课堂教学应随时代发展发生新变化,在课堂教学中融入跨学科。跨学科理念下的美术课堂教学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深入到有意义的学习中。

一.跨学科教学的内涵

1.什么是跨学科?

首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跨学科教学时,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跨学科?1989年美国学者舒梅克(Shomaker)对跨学科教学的界定为:“教学将打破学科界限,组合课程的各个方面,建立彼此之间有意义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广阔的领域中学习。i” 杭州师范大学的张华教授在《论理解本位跨学科学习》中指出:“跨学科本身是以一种研究方法而存在,通过对两门或多门学科的方法和内容等整合学习,将不同学科思维的进行融合,从而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ii。”

通过以上概念,我们可以理解为跨学科教学是通过整合两种及两种以上学科的内容、方法及认知等,融合不同学科思维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活动策划,帮助学生形成多维视角看问题,培养运用综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目前,国内外提倡的STEAM教育就是跨学科教学的典型例子,其在教学中融合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数学(Mathematics)等多领域内容,学生通过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其观察力、沟通协作及创新创造力等。借鉴STEAM教学的思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跨学科,通过以美术学科作为主要线索,整合文学、历史、化学等不同学科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学习目标,基本问题、学习单等,形成完整的课堂教学。在美术课堂中采用跨学科的方式实施教学,学生有利于将造型表现能力、设计应用能力等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为什么要在美术课堂上进行跨学科教学?

我国传统的美术课堂中,教学重要围绕美术学科展开,学生以学习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艺术门类作为主要科目,在教学过程中专注于对知识的重复和记忆,临摹与讲授,教学停留在“知识传授与讲解”的层面上。这种僵化的教育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发展多种思维能力,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当代社会。21世纪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创造力与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些能力的发展要依靠多种学科共同培育,在美术课堂上应用跨学科教学是当前社会大势所趋。美术教学顺应时代发展,在美术课堂上融入跨学科,以美术为中心,整合科学、地理、历史等学科的不同知识,建立综合的美术教学体系。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感知美术学科与各学科千丝万缕的联系,另一方面将单一、重复的教学活动转向积极参与和自主探究,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方式。

随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有力推动当前美术教学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新的美术教学方式,促使美术教育领域发生新的发展与变革。美术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iii。美术核心素养涉及不同的学科内容,超越美术学科本身的范畴,旨在发展青少年与儿童的多元思维与综合能力等。通过在美术课堂上进行跨学科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和提高美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合跨学科教学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跨学科理念下的美术课堂教学要素分析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跨学科,美术教学不再是碎片化的知识或单一的技法训练,学习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随着课堂的变化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跨学科理念下的美术课堂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各个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引导学生通过跨学科学习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培养利用学习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跨学科理念下的美术课堂教学包括四个方面要素:即课堂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活动、评估策略。

1、课堂目标

在美术课堂中实施跨学科教学时,课堂上涉及的知识不仅仅是单一的美术学科,教师要在教学中整合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学科知识,课堂目标也不同于传统美术课堂的三维目标。跨学科理念下的美术课堂教学目标是基于现实生活的需要、面向未来教育。制定课堂目标是在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基础上,从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出发,把课堂目标的设定为初级能力目标和高级能力目标iv。初级能力目标指向于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或探究活动要应当获得相应的知识目标,而高级能力目标指向于通过感知、理解、探索、构思、表达等课堂活动来培养和发展美术核心素养及综合能力。在设计课堂目标时,教师要注重跨学科教学与美术核心素养的有效融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获得的知识与能力转化为素养,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問题。

2、教学方法

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注重的是学生学习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采用讲授法为主、辅之以绘画临摹等课堂活动。这种教学方法在实施时侯,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进行知识输出,学生是课堂的参与者被动的进行知识输入,学生不容易真正的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没有机会进行双向互动,巩固和培养自身的知识系统与能力。

跨学科理念下的美术课堂教学主要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与接受学习不同,探究学习不是简单地记忆陈述性的事实、概念和理论,而是要对有关的事实、概念和理论进行批判性思考,建构自己的理解;与体验学习不同,探究学习既不是单纯地感知进行中的事件,也不是机械地操练程序性的技能,而是要通过观察操作或实验来发现新的知识,获得新的技能v。跨学科理念下的美术课堂教学改变了以往的单向教学方式,课堂变成了教师与学生或生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及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活动。

3、教学活动

跨学科理念下的美术课堂教学,教师通过围绕大概念(Big ideas)和基本问题展开教学活动。“大概念”(Big ideas)超越了固有的学科分割,可以是个人经验、文化情境,也可以是社会或科技议题,或以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表达,或以统整美术以外的学科进行另一种表达vi。在教学设计中围绕大概念展开,把大概念分割成几个基本问题进行组织教学。学生通过综合分析,探究课程中涉及的作品,历史背景以及主题,对这一概念获得深刻并持续的理解,从而发展有意义的学习,进而实现一种实质的综合性美术课程。在美术跨学科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美术这一学科作为一根纽带,把不同的学科教学内容组成互相关联、相互交叉的知识系统,通过感知、理解、构思、表四个环节展开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其作用是催化与辅助,引导学生在课堂中自己探寻相关问题的答案,从而形成自己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综合发展,通过团队协作解决课堂或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形成对复杂问题的更全面认识,提升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不断的思考和认识自己的想法。

4、评估策略

教—学—评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三个环节,教学评估在课堂教学中处于重要位置,没有有效的教学评估,教师就无法评测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跨学科理念下的美术课堂教学评估关注表现性评价,是对课堂目标和课堂活动,实施情况的反馈与评测,教学评估贯穿教学始终。所谓表现性评价,是在真实或仿真的生活环境中,让学生运用习得的知识或能力解决某一新问题或创造某个事物,以考査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并了解学生交流合作、批判性思维及实践问题解决等复杂能力的发展状况vii。跨学科理念下的教学评估主要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的行为与表现,关注其通过课堂学习完成的艺术成果及整个学习过程的学习态度与表现进行评价,同时建立学习档案袋,学习单等,围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及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进行整体评价和评分。学生在表现性评价引导下的学习过程即为完成表现性评价的过程,评分规则要有助于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表现、提高学生解决真实性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提供关于如何改进学习的有效反馈,从而让他们学会为自己的学习负责viii。

三.美术跨学科教学案例

以批判性地观看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幅艺术作品为例,传统教学的教授过程中一般会涉及作品的构图、色彩、透视等内容。而在跨学科教学中,除了基本的美术知识讲授,教学中会涉及人物的身份,服饰特点,时代背景的理解等内容。以下呈现的是一个简单的教学案例:

(一)课堂目标:

1、探索艺术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探讨創作表现与作者内心世界的奥秘,并形成学习报告;

2、编写名画档案,描述自己对《蒙娜丽莎》这幅艺术作品的认识,引导学生深入观察、描述、分析画面再做出诠释与评价;

3、临摹或一幅肖像画,探讨创作如何表现表现人物特点,从而提升个人的艺术欣赏力;

4、学生创作一幅自画像,尝试引领学生走进艺术家的世界,找到艺术家如何在艺术作品中表现自我,从而学会通过艺术表现自我;

5、组织一场舞台独白,表现对于自我的悦纳与认同;

(二)教学活动

在课程开始前,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与《蒙娜丽莎》相关内容,教学以大概念“自我”展开,在教学中通过感知、理解、探索、构思、表达四个活动环节,对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形成一定认识,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形成学习报告。教学过程中通过感知(神秘微笑)、理解(时光飞船)、构思(自我之旅)、表达(“我”的舞台)四个环节深入教学。整个教学的难度是逐步加深,螺旋上升,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设定教学目标,配备相应的教学活动。

(三)评估策略

跨学科理念下的美术课堂教学主要通过表现性评价进行评估,教学评估贯穿课堂始终。评估时通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艺术作品调研记录表、名画档案、学习单,学前评估卡,教师形成性评估表,艺术成果等,评估学生对大概念、艺术作品的理解程度,对美术知识、技术和艺术词汇的理解。

四.跨学科理念下的美术课堂教学的价值与意义

研究表明,通过跨学科学习可以获得高阶思维技能,有利于学生在不同学科领域和更深的认知层面上全面知识ix。跨学科理念下的美术课堂教学,以美术学科为基础整合其它学科内容,在不同的层面帮助学生深化学习,逐步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趋势,满足了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合跨学科,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明确课程任务,以自主、合作、探究获取相应的知识与技能,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与探究学习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其次,跨学科理念下的美术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促使美术教学的课堂氛围轻松活跃,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教学中逐步渗透综合发展、创新创造的培养理念。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一起提升自我,共同走向深层次的学习,使所自身对知识的吸收由封闭向开放,实现学科间的相互融合。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使用该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自身能力提高,拓展个人的知识储备能力;另一方面,在这样的教学下,有利于学生通过不断的探索,发现,感知和理解,从而不断建构其自身的知识体系,拓展其高阶思维能力、合作交流协作能力。

跨学科理念下的美术课堂教学,改变了以学科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转向于面向生活经验、面向未来、个人需要的课堂教学。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使课堂教学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

参考文献

i许书萌,蔡敏.美国高校跨学科教学策略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8,(01):95-97.

ii张华.论理解本位跨学科学习[J]. 基础教育课程,2018,(22):7-13.

iii尹少淳.尹少淳谈美术教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166.

iv吴树芳,朱杰,王梓懿.浅析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J].教育现代化,2018,5(46):22-23.

v跨学科主题单元教学指南[美]Patricia L. Roberts, Richard D. Kellough著.李亦菲等譯p1.

vi钱初熹.以扩展与挑战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大观念”视觉艺术课程研究[J]. 美育学刊,2019,10(04):1-9.

vii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新课程与学生评价改革[M].北京:髙等教育出版社,2004.4:35.

viii真实性学习.对学生表现给出评价,就是表现性评价吗?这个研究中心给出的答案是……[J].上海教育·环球教育时讯,2019,4.

ixJohnson, B. (2013, January 15). Deeper learning: Why cross-curricular teaching is essential. Retrieved October 16, 2014.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美术学院)

作者:常云云

美术基础教学高等教育论文 篇3:

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在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开阔了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市场结合空间,极大地改变了传统教学观念,创新建构组织了新的学习导向与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美术课的兴趣,强化学习效率和主动性。数字化技术与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创设最佳教学情境,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如合理运用现代科技技术设置教学情境,必然可以超越传统的艺术表达形式,从而让学生加深对这一学科的深刻体验,同时使其可以深入的观察跟发现美术现象背后的本质,形成良好的美术艺术认知结构。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职业学校 美术教学

一、数字化技术引入美术课堂教学的时代意义

现在的世纪是一个生命科学迅速发展的新时代,对于人类有着不可预料的影响。美术则是艺术类的基本课程,对于一个美术教师来说,在这次教育改革中必须积极探索,并大胆尝试一些新方法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结合社会需求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深入研究美术艺术的自身发展和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与机遇,与时代发展步伐紧密联系,信息技术包括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把它运用在美术课教学中与美术教学整合,是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发展与教学改革的创新阶段的新生事物,是符合市场规律和艺术本质需求的数字化教学方式的新探索。这种整合是指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美术教学活动,实现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美术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利用数字化技术促进美术课教学方式改革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已促使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转变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协助者,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在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现代教学中,教师还是课件的设计者、教学信息的组织者。这样一个转变过程,对于每个教师都是非常艰巨的挑战。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是一个可以共同掌握并巩固知识的过程,相互学习交流是师生平等参与的一个过程。教师将不在是唯一的一个信息资源,教师跟学生构成了一个共同体。另外,学生之间也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技术来互相帮助,可以增加交流互动的机会,让同学之间的互助更加方便。这样的合作交流互动中的环境下,可以让不同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变的更加容易,与此同时更能培养他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跟同学是一个民主并且平等的关系,而教师主要是通过发现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去因材施教。好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有效实施新课标教学必需的基础条件。进行美术新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研究,就是通过构建富于校本特色的适应新课程标准的数字化美术学科教学资源,探索美术课教学资源建设的途径和方法,研究美术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价值,形成美术新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模式,让教学模式跟结构加速变革,因而实现学生创新能力跟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数字技术与生物学科的有效结合

现在一些老师和学生,对于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的整合认识存在着很多误区:有的认为直接照搬网络上下载的课件上课就是整合课了;在此,我们先要认识整合和信息技术,信息与电脑的概念。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把课程内容和方法与信息技术、信息方法、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有机结合,共同完成美术课程教与学。目的是把信息等各种先进技术应用到美术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焦效应,从而促进美术传统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根本提升,达到实现课程教与学的目标。整合是指可联合实施以确保实现共同成果的。我认为美术学科课程整合的关键是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和意识,体现在如何有效应用学科技术、信息技术、学生的研究学习素质,更好地达到美术课程学习的目标。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课的定位是美术能力与实践的提高,而不是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不是电脑课,不是信息技术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整合各种手段、方法,使学生自主、高效地学习美术学科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进行实践的能力。

四、选择最佳媒体组合构建教学环境

美术学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当前最具实用潜力,其研究方向兼顾艺术理论和实践应用两个方面。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更好地发挥美术艺术的更大价值,收到诸多局限,而运用信息技术则可将多媒体计算机的文本、图形、视频、音频和其交互式的特点,可以编制出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课件,能创造出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改善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大为提高。一般来说,职业学校学生的表现欲望是比较强烈的,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来促进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结合。一方面,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安排学生来代替教师的角色,让他们通过自身的准备在讲台上向学生进行讲解。为了有一个比较好的表现,学生往往会做十分充分的准备,这显然加深了他们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而面对同学的讲解,其他学生会毫不留情地提出许多问题,于是整个课堂的讨论气氛十分活跃,在教学中,要使每种媒体发挥出它的特长、优势,要想做到选择出最佳媒体或几种媒体最优组合,这里有一个适时适度的问题,是确保电化教学产生良好效果的重要一环。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请来真正的建筑设计师、国画艺术家等给学生开辟第二课堂。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分班,不仅大大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够通过模拟职业环境让学生通过职业化训练来提升自己的美术实践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也为他们日后的职业化素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很好地实现美术与素质教育的结合。

五、结束语

把数字技术引入职业学校美术课教学中,让学生的学习空间进一步扩大,让他们能够自主并主动的学术艺术知识,并成为一个敢于探究的发现者。教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淋漓尽致地创设了问题教学情景,动态地展现了美术艺术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不仅传授了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教会学生学会运用艺术方法进行社会实践。

参考文献:

[1] 叶小明.计算机技术在美术设计领域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07,7.

[2] 程宜康.关于美术教学改革的探索及思考田[J]煤炭高等教育,2008,9.

[3] 管平.美术设计教改探索[J]职业教育,2009,10.

[4] 程宜康.关于美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及思考田[J]煤炭高等教育,2007,7

作者:苏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