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论文

2022-04-19

摘要:随着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迅速推进,长期以来存在的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供需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然而,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之迅速,使得高校入学人数在激增的同时,生源质量下降也成了不争的事实。本文从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角度,简要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论文 篇1: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衔接的路径选择

摘要: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在德育理念、教学模式、学习方式、人际交往、养成教育、教育理念等方面存在着不衔接的现象,从儒家教育思想的视角剖析影响两者衔接的主要因素,为解决当前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衔接不力的二元教育局面提供科学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儒家教育思想;高等教育;基础教育;德育教育;学习方式;思维方式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是中国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中国教育出现了基础教育对高等教育模糊、高等教育对基础教育的忽视的双重路径障碍,集中表现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不力。影响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衔接的主要因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德育教育的定位差异;二是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的差异;三是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的差异;四是人际交往能力的差异;五是个人修养与养成教育的差异;六是教育理念的差异[1]。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有效衔接是深化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必然选择,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与促使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基于儒家教育思想的视角,本文针对影响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衔接的主要因素,从德育为先等多元维度探讨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衔接的问题,并提出科学的路径选择。

一、德育为先,克服重智轻德倾向儒家历来重视德育教育,形成了以德育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孟子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滕文公上》)。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读书乃学生第二事……第二义”(《朱子语类》卷一○)。“修德是本,为要修德,故去讲学”(《朱子语类》卷三四)。从孟子和朱熹的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儒家高度重视德育教育,把德育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王夫之就如何将德育理论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做到知行一致进行了专门的论述:“知行之分,又从大段分界限者,则如讲求义理为知,应事接物为行是也。乃讲求之中,力其讲求事,则亦有行矣。应接之机,不废审虑之功,则亦有知矣。是则知行始终不相离,存心亦有知行,致知亦有知行,而更不可分一事以为知而非行,行而非知”(《读四书大全说》卷三)。综合儒家的德育理念,我们可以看出既要把德育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同时必须坚持知行一致的原则,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完满道德的人才[2]。

中国基础教育处于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过分追求知识学习,为提高教学成绩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工作,把升学率摆在学校工作的首位,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惟一指标[3]。部分学校对德育教育认知错位,使德育教育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体系不健全,这必然导致学生忽视自身品德的养成。这就无形中增加了大学教育的负担,高校必须把握住新生入学这一关键时期,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校规校纪教育、诚信与感恩教育等方面的工作,提升新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弥补基础教育阶段德育缺失的环节,使其更好地适应大学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教育目标。基于儒家德育教育理论,我们必须深刻反思基础教育阶段重智轻德,以分数论学生高低的现象,严格遵循国家“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缝合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在德育教育方面的裂痕,提高德育资源的利用效益。因此,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衔接中,始终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并且在实践中不断践行德育理论,做到知行一致。

二、因材施教,改变呆板教学模式因材施教是儒家重要的教学原则,其目的就是要求教育者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自身资质、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运用“因材施教”这一原则的人,他能够了解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如“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论语·雍也》),在教学中,孔子就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从史料记载可以看出,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同样是师从孔子,但有的“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有的“束带立于朝,可与宾客言”(《论语·公冶长》)。其弟子中身通六艺者也各有所不同,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面各有代表人物。有些愚钝的学生,如高柴“柴也愚,则专主不知通变”,然而经过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后有所改善,以“执法公平”著称于后世。后世儒家教育家也不断发展和完善了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特别是北宋教育家胡瑗建立分斋教学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分别划分为经义、治事两斋。入斋后,在编排具体的学科,如水利、历算等科目做到人尽其才,“使各以类群居讲习”[2]。

儒家“因材施教”教育原则对现代教学仍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在基础教育阶段,教育内容是以考试大纲为出发点,以提升学生成绩为主要目的,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对不同资质、兴趣爱好的学生都实行统一、标准化的教学模式,容易打击部分学生的进取心和积极性,致使辍学率逐年攀升,甚至会导致教育悲剧的发生。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在教育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不能做到因材施教[4]。这种基础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不能适应高校全新的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实行全新的教学模式,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以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主线,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与科技文化实践活动,发挥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去设计教学活动,而不是苛求全部学生都去为了成绩而拼搏[5]。基于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必须重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改变呆板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把培养知识型人才与特长型人才有机结合起来,区别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与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与教学目标的吻合。

三、学思并重,转变被动的

学习与思维方式从儒家经典著作可以看出,“学”的出现频率极高,“教”使用的频率较低。这就可以看出来儒家把“学”摆在教育活动的首要地位。孔子在学习方面主张好学、乐学,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以看出,孔子把乐学作为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强调学习在于学习者的积极态度,要有主动学习的精神[6]。后代儒家教育家吴澄说:“读书当知书之所以为书,知之必好,好之必乐;既乐,则专在我,苟至此,虽不读,可也”(《宋元学案·草庐学案》)。可以看出,只要达到“乐学”的状态,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儒家在强调主动的学习方式的同时,也重视思考的作用,把学与思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从孔子的论述可以看出,学与思是不能割裂的,不然就会出现“罔”和“殆”的问题。朱熹对学思并重的思想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说:“学源于思,思所以起发其聪明”(《朱子语类》卷九六)。朱熹认为学习是源于思考的,思考能启发人的聪明才智。后世儒家也分别进行不同的阐述,其核心就是重视思考的作用,学思并重,正如张栻所说:“学而思则德益崇,思而学则业益广”,学与思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儒家学思并重的教育思想,改变了被动学习与思考的方式,使学习者养成自主学习与思考的良好习惯。在基础教育阶段,以灌输教育为主导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灌输,服从教师学习安排为本职,普遍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更谈不上去深入思考问题,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7]。学生升入大学后,课程多、内容难度加大,学习方法也从应试灌输教育过渡到自主学习,部分学生难以适应全新的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与管理环境中,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意识,误入歧途,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光。高校应针对新生,有计划地开展学风建设与学务指导、入学与适应性等方面的教育,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全新的学习方式,以转变基础教育阶段被动的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要注重自主学习意识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把知识的学习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实现与高等教育阶段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的无缝链接。

四、中和之道,提升学生处理

人际关系的能力儒家认为教育不仅是教会学生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实现受教育者的社会化过程。儒家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坚持中庸之道,追求和谐的境界。《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语焉。”孔子还曾说:“礼为用,和为贵”(《论语·学而》),是其处理人际关系的指导思想,其实质也是“中和”。从孔子的言论和《中庸》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中和之道”是儒家追求的理想,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就是要在处理问题时保持“中”的平衡,在差异中寻求“和”的协调。中和之道,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为人处世之道的指导思想,其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现实的应用意义[8]。

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中和”之道,对当前指导学生处理人际关系、提升交往能力仍具有重大的作用。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教育的本质就是使受教育者逐步社会化的过程,个人离不开社会与集体而独立存在。由此可见,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提升交往能力是必修课,是受教育者实现社会化的必经路径。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过分追求成绩,忽视对学生的社会化教育,学生本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思想,其重心集中于学习上,交往范围狭窄,很多事情甚至由父母承担,个人很少与其他人打交道,脱离了社会这个大集体,普遍表现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较差。步入大学后,学生的交往范围日益扩大,部分学生无法更好地与其他人沟通与交流,造成了部分学生的心理障碍。针对此种现象,高校开展了适应性教育、成长与发展教育、校园文化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组织新生报名参加各种学生组织,为新生提供交往的平台,弥补基础教育阶段人际关系能力的缺失。因此,要用儒家“中和”之道的思想指导学生处理人际关系,提升交往能力。把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与培养社会交往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贯穿于教育的各个阶段,关键在于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应开展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工作,逐步推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实现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阶段的有效衔接。

五、克己内省,提高学生个人修养儒家修养理论中强调克己内省,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反省自己的行为。孔子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这就要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有坚定的气节,不为外界事物所诱惑。儒家还提出应不断反省自己,孔子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已”(《荀子·劝学》)。儒家教育家关于克己内省的修养理论就是要求人们严格约束自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反省自己的行为、培养自我意识、提升个人的修养。

儒家“克己内省”的修养理论在当前主要表现在养成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忽视了养成教育工作,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以及基本礼仪礼貌等。不良的行为习惯伴随升学进入大学校园,迫使高校必须抓住入学这一关键时期,开展国防军事训练、文明素质、礼仪礼貌、健康生活方式塑造等多方面的养成教育工作,使大学新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今后的大学学习生活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养成教育不是一朝一夕,需要长期持续的培养过程。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要把养成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来抓,重在塑造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降低高等教育阶段养成教育的工作难度,实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在养成教育方面的有效衔接。

六、成人之道,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成人之道是儒家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学说。儒家以培养贤才为教育目的,主要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儒家把德育教育放在教育的首要地位,这是毋庸置疑的[9]。儒家一直主张“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可以看出儒家把知识作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儒家对德育和智育的重视是显而易见,更为重要的是儒家还就美育和体育方面对受教育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孔子说:“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由此可见儒家对诗教和乐教的重视。孔子在体育方面的教学内容就有射、御两项体育项目,六艺中有二艺是体育,可见其对体育教育的重视。

儒家成人之道的思想,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符合当前中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客观规律。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衔接不力,集中表现在教育理念的差异。一直以来,基础教育关心教学成绩与升学率,而高等教育关心如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问题。从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两大教育阶段的改革是必然趋势,核心问题就是两者之间要有统一的教育理念,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依据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确定不同阶段人才的培养目标与计划,使人才培养工作真正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一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七、结语总之,应吸取儒家德育为先,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中和之道、克己内省、成人之道的教育思想,做好基础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工作,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汤保梅.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衔接不力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9):173174.

[2]李如密.儒家教育理论及其现代价值「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陈慧敏.从中学教育解析大学新生入学教育[J].科技信息,2007(23):305306.

[4]刘建中,徐太水,王江然,等.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衔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6(6):8789.

[5]白华,刘艳艳.从三个维度审视大学新生教育体系的构建[J].当代青年研究,2011(3):6870.

[6]陈来.论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2(5):198205.

[7]云茜.孔子的教育思想对成人教育教学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1(10):1011.

[8]张向任.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基于中庸之道的当代发掘[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9]陈亚萍,梁励.论儒家教育思想主旨:“成人之道”[J].江苏社会科学,1997(6):144148.

Choice of paths to connect higher education with

elementary educationBAI Hua, XU Yi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710064, Shaanxi, China)

Key words: Confucian education thoughts; higher education; elementary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learning style; way of thinking

作者:白华 徐英

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论文 篇2:

浅析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关系

摘要:随着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迅速推进,长期以来存在的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供需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然而,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之迅速,使得高校入学人数在激增的同时,生源质量下降也成了不争的事实。本文从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角度,简要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教学

改革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提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1]中小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它的根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基于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的基础教育历经了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发展过程。上世纪九十年代,教育界人士对基础教育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与此同时,国家大力提倡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进行转变,并从考试题型、教材编排等诸多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尽管国家要求基础教育改变其应试教育的现状,然而,基础教育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种应试教育。近些年来,我国教育部对基础教育全面按照《学科课程标准》进行改革。新课程的轮廓已逐步趋向明晰化和稳定化,它在教育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任务、课程评价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创新与改革。但这种改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密切相关。

一、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容与特点

基础教育改革是全方位、多角度的。第一,基础教育的改革重构了基础。基础是重要的,但基础本身也在变化,基础教育的结构也要完善。首先,现阶段,在基础知识的结构性分析上,仅仅强调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能力结构的问题,考虑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含义。因此,需要我们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第二,基础教育的改革突显了素质教育。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凸显了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综合素质包括人文素养、科学素质等等。基础教育阶段要培养学生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构思未来,使学生建立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相互联系,掌握探索未知世界的方法,具有把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的能力以及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第三,基础教育改革要面向现代化。课程内容要充分反映时代特征。在全球化、国际化、信息化的今天,我们应该通过选择不同的课程内容,使学生立足眼前,放眼世界,既秉承传统,又映射现代。因此,课程内容的选取至关重要。第四,基础教育改革强调多方位交叉综合。首先是培养目标上的综合。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新高度、新境界,要求基础教育把培养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核心,把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重点,着重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以上皆是对人才培养高度综合的要求。其次是要实现内容上的综合。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小学课程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课程实行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二者相结合,高中课程以分科课程为主。在义务教育阶段,明确提出必须要开设“历史与社会”“科学”等综合课程。最后,还要实现课程形式的综合。例如,研究性学习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研究性学习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个性成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以及学生群体性共同发展出发,充分体现创新性学习、多样化和差异性学习、主体性和探究性学习以及互动性合作学习的特点 [2]。

二、高等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第一,在完成大学本科专业知识培养目标的前提下,遵循学科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训练、教育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体验、启迪教育智慧与端正教育思想相结合的教育原则,着力加强大学本科阶段的通识教育,使学生具有坚实的文、理、工学科专业知识及人文和科学素养。同时,在课程设置、学位论文撰写等方面可以体现不同的培养需求,强化其专业性,使学生在毕业时具备从事某项工作的基本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能力等综合性的职业素养[3]。第二,优化学科结构。从当前各高等院校的实际出发,参照国内外大学教育的成功经验,调整学科布局,优化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整体结构,形成以专业教育为主,通识教育为辅的学科群;优化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具体学科结构;优化特定专业的学科结构,使其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第三,设计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是建设学科专业的基础。我们应遵循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专业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科学设计并建立课程体系。实践证明,科学设置专业课程,可以夯实学生各学科专业的基础。第四,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我们应充分重视本科教学实践科目的学习和考查,加强实践技能训练,特别注重依据学生所学不同的专业,采取风格迥异的教学实践方式,同时加强双语教学。微格教学、毕业设计、综合性实验等教学环节的训练,可以重视实习与实践机会。

三、现阶段基础教育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首先是教育规模的盲目扩大化。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实现,使绝大多数适龄儿童走进了学校的大门。至九十年代末期,高校开始进行大规模扩招。同时,高中教育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新兴高中不断涌现。高中的大规模招生促使高校生源有了一定的保障。这是基础教育给高校扩招带来的有利影响。但是,我们要认识到,扩招是一把双刃剑,数的扩增并不代表质的提高,反之,有可能是质的降低。无限制的扩大招生规模,学校的软、硬件设施就会出现短缺现象,生源质量难以得到保障。现行的高中与高校扩招疑似陷入到一个怪圈当中:高中扩招给高校招生提供了生源,高校扩招替高中提供了毕业保障。二者紧密相连,密不可分。其次,应试教育在高校招生中占有绝对优势。应试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旨在“育人”,而是指向考试。尽管教育部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其明确规定基础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但实际上仍未贯彻执行。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显而易见。第一,现行的应试教育对高校的教育造成阻碍。应试教育注重应试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高分低能”。而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专业教育要求学生既要有以往的基础教育背景做铺垫,同时又要具备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长期受应试教育的熏陶,易使学生形成定势思维。面对高校教育,学生必然要经历思维转变的过程。经过正确引导,加上学生自主性和适应能力较强,思维转换的过程或许较短。反之,一些学生则始终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第二,应试教育阻滞了高校学生管理。教育的本质是“立人”,然而,应试教育与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现今,因为考试酿成的悲剧屡见不鲜。实际上,这些悲剧是应试教育不良影响的直观映射。考试带来的巨大压力已然使一些中小学生不堪承受,进而由此引发诸多心理问题。相较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闲暇时间较为充足,许多学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这样,新的问题应运而生,比如部分学生迷失了人生的目标,无心学习;有的学生沉迷网络,荒废学业等。

国家富强,教育为本;教育兴盛,教师为本。具有百年传统的中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究竟何去何从呢?这迫切需要我们站在时代的新的制高点上,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关系,以全新的思维,做出恰当的定位。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教育健康持续地发展,培育出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灞,张华编著.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2001.

[2]屠莉娅.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国情的适应与创造[J].全球教育展望,2007(8):20-25.

[3]潘懋元主编.高等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204. (责编 张翼翔)

作者:刘奕

高等教育基础教育论文 篇3:

加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

摘要:透过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后较基础教育成绩滑坡现象,通过分析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诸多不同,以学校教育系统论的视角,找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所在并尝试解决。

关键词: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衔接

教育实践形态按层次可以划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其中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相对于高等教育而言,是为高等教育打基础的,故称基础教育。虽然各教育阶段从属于整个教育系统,但每一阶段有其特定的性质和目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于各教育阶段之间衔接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存在许多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加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帮助学生顺利完成高等教育的学习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 提出问题—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不适应的普遍性

笔者在对我院07级全体学生(总数783名)进行自入学以来各学期的学习成绩统计分析时发现,很多学生高考入学成绩优异,第一学期就出现A考至少一科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占48.5%;第一学期A考成绩不及格的学生中在接下来的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依旧不及格占95%。同时在帮助这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查找原因时发现,由于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存在的诸多不同,造成学生在学习上的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应,有的持续影响学业到第三学期甚至达到学业警示或警示退学;在与学生访谈过程中,有很多学生直至大学的第四个学期也不知道为什么要上大学,在大学里要学习什么,甚至考上大学后就没有了自己今后的人生目标,在生活情感上不懂得感恩,不懂得父辈的辛劳,不知道如何与同学融洽相处……

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作为教育系统中的一部分,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将其割裂开来只单方面的注重提高其教育质量是不够的,而应该以系统论的视角,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综合研究,解决了两者间的衔接问题,基础教育才能真正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打好基础,从而推动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 分析问题—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差异

1、 制度的差异

笔者之所以将差异的第一刀切在制度层面上,是因为制度本身是一种社会控制系统,从微观层次上是指具体地指导人们活动的规则,是组织中的一些具体规定[1]。具体地表现为阶层结构、权力分配、规章制度、礼仪、道德要求、行为规范等一系列独特的物质实践活动。不言而喻,教师正是依据这些制度培养了学生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建立起一种完善的理性的基础之上的自由。

从理论上讲,在基础教育阶段里学生应该或者说已经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学生能够“不逾矩”地掌控自己建立起的一种完善的理性的基础之上的自由。而这些在我们的高考选拔制度上是难以评价的,同时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招,学生在日常管理上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笔者认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在学生日常管理制度上的差异正是出现问题的薄弱环节。基础教育中实行小班管理,班主任与学生的比例大致是50:1,班主任由任课教师担任便于对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结果的严密、及时监控,而高等教育中实行大班管理,专职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大致是200:1,专职辅导员(有的学生升入大学前从未听说过“辅导员”这个名词)不任课,变相地减少了了解学生的机会,再加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現(学生的课堂表现在某种程度上是心理状态的体现)不能及时反馈到辅导员那里,最终对学生的管理是以结果为导向的,对过程管理的及时性十分薄弱,主要依靠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学生面对这种由紧到松的管理模式的差异,很有可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2、教学的差异

首先从教学内容看,教育过程的主要目标就是传授知识,波普尔将之称为有别于主体、客体的第三世界,经过众多前人的努力与整理,形成了一个具有自身逻辑力量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又分门别类地分成各种不同的科目[2]。这些知识实际上是一种载体,通过载体来掌握一种能力,增强一种能力。一般来讲,基础教育的同一门知识,要学习好几年,只不过是在内容上不断加深而已,而且老师们还在不厌其烦地帮助复习,最终学生掌握的更多的是一种过硬的应试能力。由于我国没有专门的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衔接课程,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前很少能了解并学习到专业知识,大多数学生并不清楚自己所学的专业是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做?未来到哪里去?这种茫然暗藏危机,加上有的学生自我调控能力差,极易产生学习动力不足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改善,恐怕影响学生的不只是一个学期,更可能影响整个高等教育阶段。

其次,从教学组织形式上讲,基础教育阶段班级设置多半是小班制的,老师具体、形象、直观地讲解,反复机械练习,而到了高等教育阶段更多的是大班教学。老师更多地来跟同学谈一些抽象的理论,或者一些概括性的描述,跳跃度更快,每一次课的内容就会异常丰富。所以学生必须要更多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课后多花时间并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去回味、把握所学的知识。

再加上教学评价方式的差异,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追求的是满分,堂堂小考及时反馈,机械训练使得学生没有时间自己思考,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追求的是及格,没有过多的练习、考试,这样反而使有的学生荒废了时间,最终及格也成了奢求。如何适应“时间+汗水=高分”到“合格+特长=优秀”评价模式的转变,不仅仅是学生的研究课题,更值得学者们的关注。

3、 生活的差异

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到初中,以及从初中到高中,生活的改变往往是局部的,而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生活改变几乎是全方位的,从生活范围到生活方式学习再到生活习惯,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中的任一细节都可能引发“蝴蝶效应”。

基础教育里的学生生活领域狭窄,生活单一,基本上是从家门到校门,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生活的中心内容都是学习,课余时间很少,在家与父母同住,很多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独立的房间,衣食起居由家长安排照顾。而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大多远离家乡,面对生活习惯、饮食、气候与语言环境、作息制度与卫生习惯的不同,过上了父母每月供给生活费,吃食堂住宿舍的集体生活。依据心理学上对个体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可以看出大学生处于青年晚期(18~25岁),他们渴望独立,要求平等,强烈希望从心理上改变过去信赖成人和受人管束的状况,大学生活恰从形式上提供了这种独立的条件,而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和自我监督系统尚不完备,这种生活的差异对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的学生无疑需要相应的辅导。

三、 解决问题—加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诸多差异,加强衔接教育,是保证教育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规律的必然要求。因此,要求我们从以下环节做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

1、制度上的衔接

1)高考和招生制度的衔接

目前,我国的全日制高校除了少数保送生、特招生外,其余的学生都是通过高考(且成绩达到一定分数线)升入大学的,可以说高考是我国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相联系的主要纽带,而高考侧重于考察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和思想状况却考察不够。从教育评价角度来讲,需要我们构筑一套使用形成性评价体系,即在教育进行过程中,从小学、初中、高中对学生的整个学习、思想、生活及个性专长状况形成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作为学生升入大学的辅助申请材料。

2)管理制度的衔接

从学校管理制度分析,基础教育的管理与高等教育的管理缺乏连续性,基础教育实行严格的学习生活管理,高等教育倾向于宽松式学习生活管理。高校尽管有辅导员、班主任,但他们与学生见面少、师生关系松散,只是从大方向上通过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的学生出现问题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指导反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建议高校专职辅导员担任学生的心理学或思想道德课任课教师,一则增加师生了解沟通机会,便于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引导;二则通过课堂教学增强辅导员的人格魅力,树立权威,让学生相信辅导员、愿意向辅导员敞开心扉,信服对他们的引导,改变学生对辅导员只是学生“保姆”的看法。通过积极干预的方法减少学生生活、心理问题的出现。

2、课程上的衔接

根据200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中学生入学前了解高校的途径前五位依次为:招生报刊(28.1%);招生宣传材料(21.21%);网络(12.87%);家长、亲戚(11.75%);同学(8.92%)[3]。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主要内容是课程,而基础教育的学生却无法从课程中体会到高等教育的信息,进入高等教育后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所学并需要一辈子从事的专业,这种现象屡见不鲜。

2007年开始在全国普通高中实行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其中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实行选课制;在课程管理上,主张实行学分制,是这次课改的一大亮点,也是加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在课程上衔接的契机。由于我国刚刚起步,美国实行的“高中—大学双学分课程”,值得我们借鉴。

3、生活上的衔接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人们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人们的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人们对周围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认识[4]。”学生作为社会的人,他们的成才必然受到家庭、社会和学校的三重影响。因此,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对他们的生活习惯、思想品德、道德情操、行为规范、个性形成等方面的影响是细微而深刻的,如果把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大环境,既是有益的,也是可行的。

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曾经讲过:“一件真正的完美作品,没有任何一部分是比整体更加重要的。”而教育受现代工业对工作流程细化的影响,对教育的分类也相应地变得越来越清晰,这种清晰势必带来彼此独立、隔绝,加强各阶段教育的衔接势在必行,从而为学生共同营造一个连续相互关联的教育系统。

注释:

[1] 李路路、朱正强、刘铎编著,社会学教程[M],华文出版社,2005年5月,第220页。

[2] 周浩波著,教育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M],2003年4月,第181页。

[3] 黄群俊,高校招生宣传效果及考生填报志愿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水运,2007(7)

[4] 邱伟光、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8、29页

作者:

刘晓岩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作者:刘晓岩

上一篇:新型市场营销教学论文下一篇:物理必修教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