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基础教学建筑学论文

2022-04-21

摘要:在中外美术鉴赏教学中,进行美术鉴赏学习活动可以利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合,进而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作出全面、深刻的赏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基础教学建筑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基础教学建筑学论文 篇1:

建筑学专业美术基础教学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改革的思考

【基金项目】立项课题:《基于市场需求的建筑学“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研究》,编号:JG15DB355。

一、美术基础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针对现阶段建筑行业总体市场需求减少、企业之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市场萎缩、建筑业产能过剩、对于建筑从业人员的需求也随之递减等行业现状,如何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技术型专业人才是一个值得探讨课题。掌握建筑学学科的专业理论、设计原理和相关技能、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我们的培养目标。

在建筑学专业中,美术基础类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和训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设计表达能力,增强对艺术理解力,为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奠定美学基础。就建筑学美术专业的教育而言,相比美术专业的美术教育,不能忽视对教育对象的创造性和艺术修养的培养,注重使学生的知识向更加广的方面及领域拓展,强化基础技能训练的同时,更要强调对艺术理论的理解和审美素养的提高。这要求美术基础教学要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问题,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使艺术与建筑学有机结合起来。所以美术基础教学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

二、构建“理实一体”的建筑学专业美术基础教学体系

(一)完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置

建筑学专业的美术基础教学针对其课程特性,划分为三个版块:理论类课程、技法类课程以及实践类课程,具体课程划分见表格。

理论教学中除培养方案原有的教学内容之外,增设《中国美术史》课程,针对大一学生开设,对应后续的中、西方建筑史课程,为后续课程进行铺垫。通过大量的图片欣赏以及理论讲解,将中、西方美术中的风格流派进行梳理,使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建立学习兴趣,以美术史的学习作为学习建筑学的敲门砖,学生可以从欣赏美的角度切入到建筑学的学习中来。迅速的完成由应试模式到兴趣培养的转换。

技法类课程根据教学目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造型基础类,为培养学生基本造型能力而开设的课程,通过素描和色彩的进阶性训练,掌握观察形体、认识形体、塑造形体的技能,学会认识色彩、用色彩塑造形体的方法。第二部分设计基础类,为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色彩综合运用能力、工艺手工制作能力以及对形式美法则的灵活应用能力而开设的课程。包括《形态构成》和《建筑色彩基础》两门课。第三部分建筑表现技法类,是为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深化设计素养、培养创作激情而开设的课程。包括水墨渲染、钢笔淡彩、马克笔技法三方面的训练。

在实践教学板块中,以素质培养为目标,拓展建筑眼界、培养靠近建筑学的观察视角。《建筑风景写生》、《建筑摄影》课程是在学生完成了一系列的美术基础理论与技法课程后的一次实践运用。要求学生能够综合的运用学到的美术基础知识、设计构成规律,把眼中的建筑和环境进行创造性的描绘,直观的、深入的体会建筑之美,从而加强对建筑设计认知。

(二)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艺术史类的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课堂上理论知识的讲解为主,结合课下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拉近学生与书本的距离。打破传统的单一的理论课课堂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艺术类技法课程教学中,往往重实践操作而轻理论讲解,然而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入学前是不具备美术基础的,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理论教学环节是非常必要的。

在实践课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理论知识的讲授,以《建筑摄影》为例,分为摄影理论基础知识讲授和外出实践拍摄两个部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得非常紧密的课程,外拍实践的过程是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要求教师除了讲授摄影方面的相关知识外,还应该对所拍摄的相关建筑进行专业层面的讲解,使学生更多维度的体会建筑之美,是很好的建立学生专业素养的途径。

(三)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在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之上,建立更适合建筑学专业特性的美术基础教学体系。素描教学中,在原有的几何形体、静物素描训练的基础上,增加了柱头、斗拱等建筑构件的素描训练,在由简单形体刻画过度到复杂形体刻画的过程中,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塑造形体的基本规律,建筑构件的引入也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利用互联网的教学资源,建立网络教学互动平台。根据建筑学专业授课班型小的特点,通过网络平台创建教学分享微信群,做到“以课设群”、“一课一群”,要求教师精选网络资源,结合授课内容,每日分享一条相关知识链接,并结合分享内容进行知识拓展。学生在吸收知识点的同时也将问题反馈给老师。实现“时时不离课堂、课课不忘分享”的综合教学模式。

把握前沿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引进行业精英走進课堂。以《建筑摄影》为例,将VR全景拍摄、无人机航拍技术引入课堂,聘请相关专业人员走进校园进行讲解与示范,将课堂与课外、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眼界,提高学习兴趣。

三、坚持完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思路。

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践行之路上,要不断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教师要提高专业水平、教学水平和教学组织管理水平,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加大理实一体化教学设备和师资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理论教师的实践能力,实训教师的理论水平,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要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包括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可以采用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评价内容包括学习和实践的态度和表现,团队精神和贡献,知识竞赛、技能竞赛等评价。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思路落实到美术基础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为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张思斯

美术基础教学建筑学论文 篇2:

中外美术鉴赏教学中比较鉴赏的实施策略

摘要:在中外美术鉴赏教学中,进行美术鉴赏学习活动可以利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资料的搜集和整合,进而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作出全面、深刻的赏析。比较鉴赏能够避免传统美术鉴赏教学单一化、片面化的倾向,突破单纯强调美术学科体系的局限,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构建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鉴赏视角,强化过程性与体验性,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增强学生对美术多元性、多重性和包容性的了解。

关键词:美术鉴赏;比较鉴赏;教学策略

在中外美术鉴赏教学中,运用比较的方法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作出鉴赏,可以让学生全面了解重要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了解中外美术的主要风格、流派,理解美术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

一、比较鉴赏教学实施的标准和原则

东西方美术作品的属性特征差异可实施比较鉴赏教学。在中外的美术比较中,对于两种文化的“自然观”比较可谓其中最受瞩目的一个问题了。中国人“与物同化”,而西方人“物我两立”,这似乎成了一条定则。这一定则在艺术中映射为:中国人重表现,西方人重再现。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把中国古代的山水画与欧洲风景画比较鉴赏,就能得出“中国山水画是视觉心像,欧洲风景画是视觉视像”的结论。

美术作品视觉形象的符号学属性不同可实施比较鉴赏教学。美术作品的视觉形象符号具有重要的价值,有时候甚至比文字文献更具有可靠性。因此,重视美术作品的视觉形象符号,是美术这个学科的自身特征决定的。其中美术作品的图像表达,除了具有美术功能以外,还包含人类聚居学、建筑学、地理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宗教学等多种学科交叉理论。在作品中,“肌理”“笔墨”“笔触”“构成”“色感”等符号语言特征是比较鉴赏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实施中西美术比较鉴赏教学时,可对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风格进行对比研究,比如文化背景的比较、艺术种类的比较、风格流派的比较及艺术家的比较。例如中国古代美术中的“浙派”“吴门派”“华亭派”;欧洲美术史上的“威尼斯画派”“佛兰德斯画派”;又如现代中国的“岭南派”,欧洲的“巴黎画派”;现代艺术中的“立体主义”与“超级写实主义”等流派放在一起,进行文化背景、艺术种类、风格流派、艺术家间的比较鉴赏教学研究。

艺术种类不同发展阶段的比较,艺术家不同时期创作阶段的比较,不同人文背景下作品的表现差异比较等都可实施比较鉴赏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对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化体系或艺术体系,某一历史时期、艺术运动、艺术风格流派,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一定联系的作品,作品的外部情况等作出比较可实施比较鉴赏教学。

二、比较鉴赏的类型分析

(一)对比鉴赏

对比,可以解释为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一种表现手法。把对比的双方放置到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实施对比鉴赏教学,有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能够加强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二)类比鉴赏

就是用推理的方法与同类事物相比较,由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特征的一种推理形式。

(三)求同比较鉴赏

比较欣赏中的求同比较,旨在不同作品间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其相同点,并借助这个比较分析的过程及结果来促进欣赏活动中的再创作,以达到理解欣赏作品的目的。对于有相同背景、相同风格、相同内容、相同画风、相同构图、相同时代、相同题材等相同因素的作品,找出其“同”的一面,对其“同”的方面进行比较,就构成了比较的基础。

(四)反差比较鉴赏

反差比较是在欣赏的过程中对相关的作品或现象进行差异性的比较,找出不同之处,以促进对作品的深入理解。这种求异的比较更容易吸引欣赏者积极主动地对作品进行深入观察和剖析,从而使欣赏者的鉴赏能力得到较快的提高。

三、比较鉴赏教学的实施流程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通过理论设想、实践验证、归纳概括及提炼反馈,以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运用比较的方法鉴赏美术现象和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究,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并行之有效的教学实施流程:分析教材——确立目标——搜集资料——创设情景一比较鉴赏——引导发现——比较探究——归纳总结——反馈提升。

分析教材:通过教材的分析,考察教学内容是否具有实施比较鉴赏教学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比较内容的类型是否符合教学的原则和实施标准,还要考量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知识储备,从而找出其与之相关的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确立目标:通过分析教材和学情分析确立比较鉴赏教学的目标,目标的确立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衡量,注重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打破单纯强调美术知识目标的局限,通过比较教学实现多样化、综合性的教学目标。

搜集资料:美术鉴赏要强化教学的过程性与体验性,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发动学生自主搜集资料,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并为比较鉴赏教学提供基础和保障,这是实施比较鉴赏教学的关键点。

创设情景:要创设比较鉴赏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进行鉴赏的兴趣和热情,使鉴赏教学得以顺利开展。

比较鉴赏:把师生搜集到的资料呈现在一起,通过对比,有利于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充分揭示美术现象和美术作品的矛盾,加强比较鉴赏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引导发现: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发现美术作品的审美特征和艺术内涵。

比较探究:通过学生比较探究,得出鉴赏结论,掌握美的规律。

归纳总结:在比较鉴赏的基础上,教师把比较鉴赏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得出鉴赏结论,使学生明确某一美术现象和美术作品的特征,掌握美的规律。

反馈提升:通过教学反馈,查漏补缺,找出不足,重点施教,以及师生双边互动提炼出一套比较鉴赏教学的机制,让学生下次面对类似的美术现象和美术作品时能够自主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鉴赏。

比如,在比较鉴赏教学中,达·芬奇在1495年至1497年作于米兰圣玛利亚·格拉契修道院的《最后的晚餐》,这样的一件取材于基督教圣经故事的壁画,在达·芬奇之前已有不少画家表现过,同名作品便有意大利卡斯塔格诺和基兰达约创作于1480年的壁画。

把这三件同样题材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不难发现:

首先,卡斯塔格诺和基兰达约的作品中的人物近乎排列,平直无奇。他们都把耶稣单列于餐桌的外侧构成了人物与情节的疏离。而达·芬奇作品在构图上把耶稣和他的门徒位于餐桌后,左右各六个,而每三个人又构成一组,每组人物之间的间隙和距离恰恰构成了两个似于M形的起伏,使整个画面充满动感与活力,像是一曲激情澎湃的交响曲,避免了重复与单调。

其次,从人物的表情及内心世界的刻画上看,卡斯塔格诺和基兰达约笔下的人物表情单调且有雷同。而达·芬奇笔下的耶稣从容镇定,仁爱宽容,有圣者之风,犹大的表情矛盾而深刻。对于他的门徒的表情刻画也恰到好处,复杂多变,毫无雷同,而是从人物的情感出发,表现出善与美、美与丑、崇高与卑鄙的对比。

再次,在焦点投射法的运用上,卡斯塔格诺和基兰达约也均有所采用,但空间效果没有很强的冲击力,表现得浅显。而达·芬奇通过餐桌、墙体、窗户、天花板等结构透视,体现了强烈的纵深感,并且如果把餐桌房屋主要结构线延长的话会惊奇地发现他们都交于一点。这个交点恰恰在耶稣的面部,从而更加突出了耶稣在画面和情节中的核心地位,从而展现了达·芬奇对于科学的精妙掌握,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对于科学的提倡和运用。

此外,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在画面上传达出的象征、隐喻等信息都可以通过比较而发现达·芬奇确实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作品不同凡响,而且在科学领域有非凡的造诣,在同时代画家中脱颖而出、卓尔不群。

四、比较鉴赏教学的实施要领

比较鉴赏教学的实施要领主要有:

(一)比较的目的要明确

第一,我们要明了比较鉴赏教学的目的,不要为了比较去比较,比较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鉴赏活动。第二,还要清楚地知道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还要知道怎样去比较。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一针见血,紧扣作品的本身和学生欣赏的需要,就重要的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尽量避免无意义的泛泛而“比”。

(二)选取的作品要具有可比性

选择作比较的作品时,要注意根据学生欣赏和理解的需要,选取与欣赏对象具有可比性的作品,或相同、或相异、或因果,等等,不可在毫无联系且无需比较的作品间进行牵强附会的比较,徒劳无益。

(三)比较的方法要灵活多样

可以通过对比、类比、求同比较、反差比较等方法的灵活运用,形式多样,尽可能使比较生动活泼,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较鉴赏在教学实践中有着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它可以针对美术学科的特点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果,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作者:翟明帅

美术基础教学建筑学论文 篇3:

城乡规划基础教育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摘 要] 针对当前城乡规划专业基础教学培养模式与新形势下人才培养需求之间的冲突,论文对国内外城乡规划的基础教育进行比较研究,指出基础教育的变革思路,阐明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 城乡规划;基础教育;改革措施

[基金项目] 西南科技大学教改资助项目“我校城乡规划学专业的基础教学内容整合与优化研究”(17xn0128)

[作者简介] 赵春容(1975—),女,四川射洪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城乡规划与设计教学科研研究。

长期以来工科院校建筑学主导城乡规划的基础教育的局面,使得学生错过了全方位认知城乡规划专业的“黄金时期”。专业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抓住城乡规划启蒙教育最关键时段,探索符合人才培养目标、顺应认知规律的基础教育教学模式。

一、国内外城乡规划专业基础教育比较

(一)国内基础教育现状

城乡规划基础教育阶段离不开建筑学科知识,国内多数工科院校以建筑学取代城市规划基础教育[1],但它无法承载城乡规划的学科内涵。低年级阶段的基础课程学习对后续核心专业课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若低年级以建筑学平台为主,则规划课程难以渗透。建筑学思维转到规划思维有一个较长的适应期,若在基础教学中不进行科学引导,很容易让学生一开始对规划专业产生认识上的偏差。

(二)国外基础教学现状

西方国家没有明确的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的说法,但其办学课程设置内容依然会对基础教学探讨提供借鉴和启发[2]。英国卡迪夫大学在第一学年开设英国空间规划起源、社会学与多样化规划、地产发展与规划等课程;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在第一、第二学年开设城鄉规划与设计技能、澳洲社会学、交通与土地利用规划、城市经济地理学等[3];美国注重通识教育的培养[4]。

二、城乡规划基础教育的变革思路

国内城乡规划基础教育偏工程性引导,学科知识不够完整;国外重视交叉学科知识。笔者认为改革应与新形势下中国社会全面转型的背景相匹配。

(一)人才培养核心价值

育人是大学的核心,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城乡规划教育普遍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专业教学相互分离的现象,“就业”和“谋职”成为选择大学和大学培养的基本目标。长期以来专注工程技术理性,使得专业教育被简单化为职业技能训练,造成学生学习目标模糊,就业范围窄小,“育人”被严重忽视[5]。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应专业知识技能与精神价值观引导并重。

(二)优化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由建筑学基础教育向城乡规划学专业教育转型是城乡规划学升级为一级学科后面临的较为普遍的问题[6],城乡规划课程与建筑学专业的教学目标有较大的差距,纠偏势在必行。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工作的核心是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并通过合理的安排来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7],以规划学科特征为导向,在课程体系及其教学内容方面进行改革。

建议打破规划基础教育与建筑基础教育平台共享的局面,构建以学校基础课、学院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宽口径、厚基础”的三级课程体系。通过三级体系平台的学习,一方面高度集成多学科领域知识,引导学生建立各种知识之间关系的能力,为中高段的专业学习提供理论保障。另一方面要重构建筑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植入基本的规划思维。学生不仅要掌握建筑设计原理,而且教学过程要体现规划专业的学科特征。

(三)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能力是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是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灵活运用或应对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性工作的“不变应万变的能力”。在启蒙教育阶段应迅速让学生摆脱应试教育在思维定式上的负面影响,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思维能力要有计划地在知识体系和实践中分阶段进行训练,有两大抓手:一是以尊重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为前提,即“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由上层次到下层次、由外向内”的系统地、整体地认识城市的规律(整体观),以及“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学生学习的规律。二是以课程为依托,拟定基础教学目标、制定分阶段各课程上下承接的培养任务,以此为导向,对现有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进行重新梳理,达成共识。

三、城乡规划基础教育的教学实践

(一)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并举

理工课程重点在技术和知识方面,强调工具理性;人文社会科学强调价值理性。两者的思维取向有差异,正如柯林武德所说:“自然科学家研究自然现象时,没有必要研究自然是在怎么想的,但是历史学家研究历史事件时,则必须研究人们是在怎么想的”,“唯有历史事件背后的思想-可以这样说-才是历史的生命和灵魂。这就是史学之所以成其为史学而有别于自然科学的所在。”[8]理工技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同时又会引发社会问题;反过来,工科课程学习是思维方法的学习、训练、掌握和运用,利用这种系统性的工程思维办法又可解决社会问题。技术与人文相得益彰才是专业素质教育。

(二)基础教学内容的组织

除通识课程以外,笔者对西南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大一大二的课程进行了归类梳理如下:①建筑类相关课程学时约占54%,针对建筑学长期主导规划基础课的局面,国内很多一线教师都在尝试调整建筑设计课程教学,如姚尚远等[9]提出“半张任务书—开放性命题”“内容专题化”的改革思路。严铮[10]认为整体观是建筑设计和规划设计之间的桥梁,因此在规划专业的建筑设计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城市规划角度思考问题,考虑建筑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②规划类课程约占22%,包括城市规划专业概论、风景园林规划原理与设计、中外城市建设史、中国园林史和中国建筑史。城市规划专业概论主要形成专业知识的初步框架。历史类理论课程则从发展史的脉络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思潮对规划的影响,帮助学生建立个人价值体系的概念和框架。③表达技能类课程约占18%,包括素描、色彩和手绘技法。美术教学与城市规划专业脱节,没有在事实上将其定位为专业基础课。目前规划学生一般缺少美术基础,因此我校借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做法,制定了大一大二手绘训练的计划,一方面增加徒手表达的训练量,弥补手绘课程学时不足和学生基本功欠缺的现状,另一方面选取与规划专业相关的训练题材,弥补专业认知缺失的问题。

(三)加强研究型教学模式

城乡规划教育一贯强调实用技术,忽视理论训练和研究方法的课程设置。缺乏理论训练的规划师动手能力强,但弱于对问题的深度思考和整体把握;专注行业规范,而忽视应用专业技术的复杂社会背景。因此,研究型教学模式既要重视城市规划理论学习,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规划设计的分析研究以指导规划實践的开展。

基础教育阶段的理论学习建议广而博,课堂内外同时进行,具体实施方式是:提供大学五年经典读物书单、报纸杂志等,或依托课程推荐经典原著和文章的阅读,要求学生撰写读书笔记并纳入考核机制。研究型教学组织中主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发现“问题”。建议低年级阶段教师根据课程授课内容设定多样化的专题(或问题),强调采取社会调查法、课下阅读相关文献,课上分享调研成果进行交流。同时实时组织专家讲座,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理论和实践习得。

参考文献

[1]蔡军与陈飞.建筑学背景下的城市规划人才培养模式研究[C].西安: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研讨会,2010:8-12.

[2]段德罡,我国城乡规划专业基础教学的研究与探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3]彭蓬与覃永晖.城乡规划专业基础课程群“一心多面式”教学模式研究[J].安徽建筑,2014,20(01):37-38.

[4]谭纵波,论城市规划基础课程中的学科知识结构构建[J].城市规划,2005(06):52-57.

[5]李昊.在“人文精神”与“技术理性”间游走-对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核心价值的思考[C].西安:全国城市规划专业基础教学研讨会,2010:3-7.

[6]沈瑶,周凯,焦胜,等.城乡规划学启蒙课教改实践及延展方法研究[J].规划师,2015,31(10):143-147.

[7]段德罡,白宁,王瑾.基于学科导向与办学背景的探索——城市规划低年级专业基础课课程体系构建[J].城市规划,2010,34(09):17-21,27.

[8]余江涛,王文起,徐晏清.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逻辑及其要领—以理工科课程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64-66.

[9]姚尚远,彭蓉.专业基础阶段城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5(34):76-78.

[10]严铮.论整体观的培养——建筑学背景的城市规划专业本科二年级建筑设计教改刍议[J].中外建筑,2012(1):59-60.

作者:赵春容

上一篇: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论文下一篇:建筑钢结构设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