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分析论文

2022-04-26

[摘要]高校网络舆情具有自由性和限制性、匿名性和外显性、突发性和多变性、时事性和交互性、少数性和分散性等特点。高校网络舆情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它也可以在大学生群体内部造成群体压力,高校网络舆情还可以充当化解大学生不良情绪的减压阀,推动学校的民主决策;其管理的关键在于加强网络舆情监控、注意预警并进行有效引导。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分析论文 篇1:

新时期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分析研究

摘要:要建设和谐平安校园,就要对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进行必要的预防和监控。只有对高校网络性群体事件进行透彻分析,才能提出卓有成效的对策,从根本上杜绝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分析研究

当前,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种评论的发表、诉求的表达、声援的寻求乃至行动的发起,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完成,基于网络的群体性事件也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利益诉求的多样化,极大地增加了高校学生介入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机率,高校也逐步成为各种思潮汇集的焦点。如“抵制家乐福”、“躲猫猫案”、“江西九江学院事件”、“李刚门”、“福岛核泄漏的反日情绪蔓延”等事件,经过网络的发酵与扩散,使网络与现实之间的界限被迅速打破,继而转化为现实版的群体性事件,给高校的安全稳定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破坏。鉴于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对于构建和谐、平安校园的现实影响,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认真分析和探索,并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一、范畴及特征

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受国际国内形势及高校管理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学生基于不同的目的,利用特定现实事件和公共议题,在网络公共领域组织串联或制造网络舆论,以期发泄心中某种不合理情绪,引起学校、社会关注的集群行为。网络群体性事件,其根源是现实中有影响的事件,且初期仅限于局部,知者甚少,经网络传播后,逐步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再返射到现实生活中后,能效往往倍增。如2005年江西九江学院因滥收费引起的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就是通过校内论坛、QQ群等媒体传播后,引发学生激烈反应并酿成了现实性群体事件,此事被迅速上传到了互联网,社会关注度急剧上升,最终经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学校领导的共同努力,才逐渐平息了事态。由此所见,网络群体性事件应具备以下明显特征:

(一)瞬间突发、高速传播

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明显的突发性。网络信息具有快速传播性,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形成强大的关注群体,甚至形成百万级的点击率。现阶段的高校学生大都热衷于网络冲浪,通过即时评论及跟帖、发帖等表达自己的观点,要么“一边倒”,要么出现“百家论坛”现象,再就是形成鲜明的对立阵营,各自代表相关群体的利益。而高校学生具备网络及计算机操作的各项基本技能,这也为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瞬间突发提供了先决条件。如2010年10月16日,发生在河北大学的“李刚门”事件,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就传遍了大江南北,引发了更广泛人群的关注。

(二)盲目跟从、理性不足

在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演化过程中,学生受“去个性化”的影响,在他人做出过激行为时,很容易受到感染、暗示,最终变成模仿。再者,参与者人数众多,作为参与个体,都会产生“法不责众”的心理,认为全体参与者人人有份,因此不必担心集体的行为后果,其责任感也会变得模糊或分散,内疚感也会逐渐丧失,行为也会更粗野、放肆。比如在“抵制家乐福事件”中,正是具有极强煽动性的言论,激发了学生盲目的爱国情结,继而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跟帖、转帖如潮水般汹涌而至,网络舆情经过“共振”和传播后,迅速在社会群体中形成了“支持性舆论氛围”。

(三)虚实互动、聚散快捷

虚实互动性是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互联网是虚拟的社会空间,尽管是实名制注册,但在高校学生组成的网民族群中,其基本的身份信息都与现实人缺乏有效的一一对应关系。网民作为社会现实人在虚拟网络中的投射,其言论和行为都能够在生活中找到现实根源,因此在网络上不好解决的难题,因现实生活中也会成为棘手的困难,同样,网民也会将现实生活中的个人诉求宣泄到网络社会中以博取认同。高校学生对网络知识的掌握更加熟练,因此现实与网络社会的紧密联动性也就更强,相互映射也就更加快捷。

(四)局部扩大、恶化迅速

高校校园是半社会化环境,加之学生大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班级或寝室也就成了寻求情感慰藉的场所,所以在情感上极易因个体问题产生共鸣,个体的情绪一旦被点燃,便会急剧扩散、膨胀。同时,互联网快捷、互通、隐身、匿名等特点,更给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提供了扩大传播的平台,在极短时间内便会响者云集,经网络聚合的能量范围会迅速拓展,这时思想政治工作往往也会难以介入和开展,事件也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

二、原因分析

引发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原因纵横交错,既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因素,也有学校教育管理以及学生个体的因素。

(一)从社会角度分析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还存在着不完善的方面,这就无疑会给满腔热忱、正处于意志性格定型期的高校学生带来强大冲击力。

一是受不同价值观体系的影响。一些青年学生对政治的敏感性和关注度不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不足,难以抵制不同价值体系无孔不入的文化侵略,加大了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概率。

二是受校外各类事件的冲击影响。网络信息的高效共享,使城市化快速发展壮大所带来的一些公众事件会在网络空间快速传播,一些学生由于心智不够成熟,对一些现实问题的处理会更加偏激,甚至利用网络攻击时政,极易引发网络群体性事件。

三是受校内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由于学校与学生信息沟通不够顺畅,学生对学校的相关政策、做法产生误解和偏见,还有一些工作人员在事关学生切身利益的工作过程中不按程序办事,学生利益受损后,便会借助网络发泄私愤而引发网络群体性事件。

(二)从网络监管角度分析

目前我国的网络文化产业尚处于初期发展的不成熟阶段,在网络监管方面还存在着先天的不足:

一是缺乏集中统一的网络文化管理机构。对网络的监管还存在着明显的“多头管理”现象,造成了在网络及基于网络形成的虚拟社会中自律及道德建设严重缺失,使得整个网络缺乏防御,良莠不齐。

二是网络监管队伍专业性不够强。部分从事网络监测的人员缺乏政治敏锐性,再加上技术水平不够熟练,对网络论坛的监管缺乏合理掌控,最终导致了矛盾的激化。

三是校园及周边的网络环境监管缺失。一些地方的网吧受经济利益驱使,往往在实名身份认证管理上存在漏洞,有的校园局域网在监管上也不够系统严格,加之手机上网的快速普及,更使网络监管的难度增大,导致大量信息流动,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从高校网络教育角度分析

在国外,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被纳入日常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净化了网络空间,对避免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理论及实践课程,但网络宣传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还存在许多“硬伤”:

一是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授课者往往对专业理论知识比较重视,而对网络道德教育却鲜有关注,“重知识、轻道德”现象普遍存在,致使部分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客观上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留下了隐患。

二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设相对滞后。目前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校园网建设内容枯燥、形式单调、特色不明,缺乏吸引力,点击率不高,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大降低,成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另一诱因。

三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缺乏专业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的宣讲员缺乏政治敏感性,不能够深入师生群体展开有效的、正面的宣传教育,对网络群体性事件不能从思想上予以根除。

(四)从大学生心理角度分析

高校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未成熟期,情感复杂,容易发生网络群体性事件。

一是受“去个性化”的影响。此时的个人融于群体之中,把自己的行为看成是群体的行为,平时谨慎的个体也会改变态度,从而减少以至丧失了对其行为后果的责任感,其言论也会更加有恃无恐,不负责任地发表评论,从而使事件的性质发生转变。

二是叛逆心理强烈,对社会的对抗性强。学生普遍都有渴望成才的心理,而且思想正处于活跃期,模仿能力较强,互联网给他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和交流空间。但由于其社会阅历简单,对问题的认识较为片面,对是非的辨别能力还较弱,容易盲目地跟帖发帖,发泄情绪。

三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短板。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常有较多的负性情绪体验,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明显不强,常引起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高校大学生往往会扮演着重要角色。

三、防范对策

在新形势下,保证高校的安全稳定是构建和谐平安校园的重要前提,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必须积极预防、妥善处置、有效应对。

一是要加强对高校网络平台的监管力度。我国网络法制的发展目前还明显落后于网络普及的速度。对高校来讲,首先要不断完善校园网络管理规章制度。可以借鉴国外网络治理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网络管理实践,形成完备有效的制度体系,以破除有人故意制造谣言和事端时,校方却“无法可依”的尴尬。同时,还要加大对网络论坛的监控和管理。高校要构筑有效的信息交流和发布平台,畅通网络利益诉求通道,通过网络开交流互动,紧密关注热点和敏感问题,及时删除有害信息,坚决打击非法网络公关行为,确保最大限度地掌握各类事件隐患。

二是要建立和完善网络宣传教育体系。强大的宣传教育体系和有效的教育手段,不仅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准的前提和基础,更是防控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重要保障。作为高校,应在提高宣讲员的政治意识和理论水平上下足功夫,广泛应用传统媒介,大力发展新兴媒介,大力开展正面宣传教育,构建理性的网络政治文化。同时还要不断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推进网络伦理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从而创造健康、和谐的网络伦理空间,以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修养,从思想上根除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滋生。

三是要积极构建科学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工作机制。北京物资学院曾于2012年对学校新生进行心理排查,发现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230名,约占新生总数的15%,其中有2名学生存在严重心理问题。据北京市卫生局权威数据显示,北京地区高校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患有抑郁症,这些不寻常的现象和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联系在一起,应引起我们足够重视。首先,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高校素质教育整体规划。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完美人格。同时,还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加大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力度,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心理咨询,帮助求询者正确认识自身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引导其正确面对现实,帮助其适应环境,克服成长中的心理障碍,提高其精神生活质量。

总之,要建设和谐平安校园,就要对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进行必要的预防和监控。只有对高校网络性群体事件进行透彻分析,才能提出卓有成效的对策,从根本上杜绝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田振华.试论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理和应对策略——以QQ群信息传播为例[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

[2]杨娟.论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和应对策略——以高校BBS信息传播为例[J].企业导报,2013,(09).

[3]孙靖靖,高袅,蒋健.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0).

[4]王万军,崔建良.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探索[J].前沿,2012,(10).

[5]高笑颜.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6]蒋健,张宏,高袅.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现状与原因分析[J].现代教育管理,2010,(6).

[7]李臻.论“三俗”文化的理性反思[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作者:武建兴

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分析论文 篇2:

高校网络舆情的作用及其管理

[摘要]高校网络舆情具有自由性和限制性、匿名性和外显性、突发性和多变性、时事性和交互性、少数性和分散性等特点。高校网络舆情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它也可以在大学生群体内部造成群体压力,高校网络舆情还可以充当化解大学生不良情绪的减压阀,推动学校的民主决策;其管理的关键在于加强网络舆情监控、注意预警并进行有效引导。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作用;引导

[作者简介]李尚旗,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社科部讲师,法学博士,广东广州,510665。

网络舆情就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高校网络舆情就是在高校这一特殊环境内,大学生群体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是当前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新兴力量。校园网络舆情是和谐校园的晴雨表,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正确认识高校网络舆情的作用并对其进行科学管理,对于建设大学和谐校园意义重大。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除了具有网络的一般特点外,还受到高校环境的影响而具有其他网络舆情所不具备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由性和限制性。网络除了带来无尽的信息资源以外,重要的是它一改传统媒体推出信息的单一方式,取而代之的是由受众自由的拉出信息,扩大了人们获取信息的自由度,同时也使得传者和受者的界限愈加模糊,为人们提供了发表言论的最大自由。这也使以网络为基础而形成的高校网络舆情具有自由性的特点。同时,高校网络舆情也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德国批判学派的哈贝马斯说:“科学技术的合理性本身也就是控制的合理性,即统治的合理性。”网络并非可以不受任何纪律、条例、制度的约束,不用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担负责任,它并非独立于社会之外,也不是没有管理者的绝对自由空间,网络也要遵循“游戏规则”。因此,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自由也有一定的限制。

(二)匿名性和外显性。互联网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和随意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通过网络渠道表达自己的想法。网络发言的非实名制使高校网络舆情具有一定的匿名性。网络可以隐匿人们的真实身份,大学生可以不用像在现实中那样顾忌太多,内心的想法可以很容易表达出来。通过一个人在网络上发表的言论,能够较为清楚地推断出他的情绪和态度,这就使高校网络舆情具有一定的外显性。

(三)突发性和多变性。在网络环境下,校园网络舆情的传播和表达时效性很强,一些重大事件、突发事件或热点事件通过校园网络得以迅速传播,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在学生间引起轰动,甚至由此引起相关的校园突发性群体事件,令学校的管理者防不胜防。在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过程中,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和具体利益关系的不同,同一事件就可能出现不同版本的报道。不同观点的支持者在网上论战,也会导致网络舆情的多变性。

(四)时事性和交互性。校园网络舆论是与高等学校校园内外的热点事件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围绕这些热点事件所产生的大量评论类信息,是大学生们主动收集、接触和接受的重要内容,这就使校园网络舆情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时事性。教育社会学中的同伴群体研究指出,青少年学生在同伴群体这一世界中可以比较自由地进行表达、判断并作出自己的选择。大学生是一个同质性很强的社会群体,他们在心理发展特点、生活经验、学习目标上都具有较强的相似性,相互之间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于某些事件的评价和判断,往往会受到校园网络舆情中他人看法和观点的影响,从而使校园网络舆情具有交互性。

(五)少数性和分散性。在由一些突发事件所引发的校园网络舆情中,消息发布和参与讨论者往往是少数学生,而其他学生网民由于从众心理则容易把这些意见当作“多数”或者“优势”意见进行认知,从而影响自己意见的发表。从这点来看,有时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具有少数性。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起因多种多样,国际社会的热点、国内新闻、校内消息都会成为它的起因,所以高校网络舆情具有分散性的特点。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影响

高校网络舆情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话语权,从而更好保障他们的权益;它可以在大学生群体内部造成群体压力,从而影响他人意见的判断和发表;高校网络舆情可以充当化解大学生不良情绪的减压阀,缓解校园矛盾;高校网络舆情还可以反映学生心理和意见,为学校的民主决策提供依据。

(一)获取话语权。福柯曾说:“在每一个社会中,话语的生产是根据一定数量的程序而被控制、选择、组织和再分配的。这些程序的功能就在于消除话语的力量和危险,处理偶然事件,避开它沉重而恐怖的物质性。”在传统的高校教育体系中,学生处于整个管理体系的末端,话语权往往被校方所掌控。但是在网络环境中,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无处不在与互动性,话语的权力被重新分配,高校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民主和权利,他们可以在网上畅快淋漓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小众话语”得以通过网络迅速、广泛地传播出去,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话语权掌握方式,获得一定的话语权。

(二)产生群体压力。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大量的个人集合体并不足以构成一个群体。只有那些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都转到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存在,受群体精神统一律的支配,才被称为是一个心理群体。在校园网络舆情信息交流过程中,集体心理的存在,使部分学生个体的舆情表达受到影响而发生变化甚至扭曲。占支配地位的或日益得到支持的意见就会更得势:看到这些趋势并相应地改变自己的观点的个人越多,那么这一派就显得更占优势,另一派则更是每况愈下。这样,一方表述而另一方沉默的倾向便开始了一个螺旋过程。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过程往往受个别活跃的网络发言者的影响。当这些虚拟世界中的“领袖”发言后,他们的意见对其他同学的意见往往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在经过一定的讨论后形成群体极化,这就会影响其他同学的言论倾向,这样的网络舆情的形成对其他有不同意见的同学也会产生相当的群体压力。

(三)形成减压阀。高校网络舆情有利于汇集意见、疏通矛盾、化解不良情绪。高校大学生群体对于学校出台的政策、举办的活动或社会上发生的事情,很容易形成比较持续的意见和看法,从而构成一股无形的力量。网络舆情如果被校方及时地了解和疏导,进一步提供充分信息,并对学生的要求进行积极回应和合理解决,它就会成为政策推行、事件进展的助推力;反之,如果校方对学生的网络舆情不关注、回应和引导,任其发展,当矛盾累积到一定量的时候爆发,就会对校园秩序构成较大的威胁。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正是要为大学生关心

的事情提供真实的信息和价值引导,消除他们心中的困惑或焦虑感,起到“减压阀”的作用。

(四)反映思想动向。2010年7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学生群体在整体网民中的比例仍远远高于其他群体,接近1/3的网民为学生。这表明,青年大学生已经是互联网的重要用户群,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必然会受到网络舆情的影响。高校网络舆情反映了学生们的呼声,是了解、体察学生的重要依据。通过高校网络舆情,我们可以掌握高校群体对相关问题的态度、情绪和行为动向,了解他们的思想、心态和追求,并以此为依据,来给予适当的引导,沟通校方和学生间的意见,为他们及时交流信息和表达提供正常的渠道。

(五)促进民主决策。校园网络舆情可以提高校方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及时、准确、完整的信息是学校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决策的基础。传统的信息获得方式往往通过繁多的中间环节,层层传递过程中很容易使信息出现失真、扭曲、中断等问题,但是网络的开放性使在校学生可以在互联网这个开放的平台上畅所欲言,这一过程中出现的网络舆情也是学生与校方进行沟通表达意见的过程。通过网络舆情能够较为清楚地推断出他们的情绪和态度,校方通过这些网络舆情可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呼声和要求,从而使决策更加符合实际,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三、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

高校网络舆情是高校民意的晴雨表,是高校学生思想动向的风向标。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环境虽然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但是它形成的体系中众多因素都具有客观性,它的发展与校园的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很多校园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校园网络舆情的形成与传播有极大的关系,所以校园的管理者应对校园网络舆情加强管理和引导。

(一)加强网络舆情的监控

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控,首先是要不断提高校园网络监控的技术水平,及时发现网络舆情的动向;其次是要不断完善校园网络舆情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为网络舆情管理提供依据和指导;最后是要不断提高校园网络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应对能力。

1. 提高网络舆情监控的技术水平。网络舆情信息的技术管理主要体现在利用技术手段对网上包含不良和非法内容的舆情信息进行封堵和过滤。高校网络舆情的技术管理要注意论坛有专职版主值守,负责对所有用户发言进行及时审核。结合研发程序自动过滤的软件系统,加强网络监控技术建设,升级和添置校园网络舆情监控设备,使学校监控技术保障体系具备“防范有害信息渗透的能力”、“掌控网络舆情的能力”、“疏导不稳定因素的能力”、“调查网络案件的能力”。同时要加强硬件与技术保障。目前情况下在大多数高校都是通过对校园网用户设置客户端认证、对校内论坛实行实名注册以及保留上网日志记录等方式实现对网络的管理,往往只能应付危机出现后的调查阶段。为了更好地管理校园网络舆情,各高校还要应用现代网络技术,加强校园网站管理,特别是要注重在网络舆情智能监测平台的开发与网络舆情模型库、案例库等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上加大工作力度,争取早日实现网络海量信息的及时自动抓取与分类以及计算机辅助人工分析和舆情警级判断等。

2. 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目前,虽然我国已经制定了许多与互联网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但是这些规章制度还不够成熟、健全,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这也决定了高校的校园网络制度建设没有完备的指导方针可参照,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研究,不断修改完善,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严密的网络使用管理制度。校园网络舆情监控制度建设,包括校园网络管理制度、检查制度、值班制度、汇报制度以及岗位责任制度等。有了规范的管理条例和制度,高校网络的管理和建设也就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这也为高校网络舆情的有效监控提供依据和指引。

3. 加强网络舆情管理队伍建设。校园网络论坛是学生网民交流讨论最活跃的场所,管理难度相当大。既要保证学生的言论自由,又要防止有害舆情信息的散布,论坛版主的管理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高校网络环境中的版主除了制定本版的版规外,还要懂得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设置和引导,同时对论坛内容进行审查,对不合要求的帖子进行删除。同时,要全力打造一支思想水平高、网络业务强、熟悉学生特点,同时懂网络技术、会监控处置网络问题的校园舆情监控队伍。

(二)注意网络舆情的预警

网络舆情信息预警是指在社会顺境状态下,在对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社会运行接近负向质变的临界值的程度所作出的不确定性的早期预报。事实证明,在一些危害社会稳定的事件发生之前、发生过程中,甚至是结束之后,都能通过对舆情信息的搜集达到对事件的预防和控制的且的,尤其是在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的过程中更为明显。所以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应该重视网络舆情的预警,做好充分准备,在此基础上对校园网络舆情进行合理引导。

1. 收集信息。高校网络舆情信息收集的总体要求是迅速、准确、深刻。“迅速”要求校园网络舆情的管理者在收集信息的时候反应要快,能够迅速地为学校决策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准确”就是要求不能含含糊糊,也不能掺杂个人主观意见,要主次分明地反映信息;“深刻”要求反映的信息要揭示大学生思想上深层次的问题,给校方的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2. 分析舆情。分析网络舆情是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关键环节,是指高校网络舆情工作者在对相关舆情信息汇集整理的基础上,运用抽象分析、比较分析、综合分析以及内容分析法和数据挖掘技术来把握高校网络舆情的本质,从而全面了解学校网络舆情,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3. 准确预测。有效管理校园网络舆情,需要学校管理者及时掌握校园网络舆论动态,探索舆情的产生和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预测校园网络舆情的发展,以及对校园生活所能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估,预测政策实施和其他重要新闻发布后学生可能产生的反应,及早制定相应的消除负面影响的措施。

(三)重视网络舆情的引导

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是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校园网络舆情的监控、预警也都是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提供基础,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主要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意见领袖。同“意见领袖”理论密切相关的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提出的“二级传播”理论,它描述的是“大众传播——意见领袖——追随者”构成的传播过程。这种“二级传播”往往比直接的大众传播更有说服力,因为意见领袖的传播更有针对性、更灵活,更容易被受众接受和相信。校园网络环境中,培养意见领袖具有更多优势,因为大学校园从来不乏文笔好的学生和老师,这都为校园网络舆情管理过程中树立“意见领袖”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校园论坛管理员通过用加置精华帖、置顶帖等手段鼓励好的论坛作者,逐渐在校园网络中

发现培养一批固定的网络写手,通过他们吸引一批忠实的读者。对于一些争议较大的网络问题,校方可以组织理论功底较好的老师来撰写相关文章或者进行访谈,通过他们的意见来引导学生。

2. 做好议程设置。议程设置理论是大众传播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它的主要观点是: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以及其重要性的判断。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中的议程设置,主要目的是形成多个网络舆情的兴奋点,在设置过程中慢慢引导网络舆情改变原有状态,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由于网络自由度较大,如果议程设置不当,造成在一定的网络空间展开的议程设置招致反感,网络使用者会转移空间。所以在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应能根据形势发展做好议程设置,来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3. 树立正确的参照系。参照系是舆论主体形成一致性的态度、观点和意见的价值评判标准,什么样的参照系被采纳和接受,直接导致什么样舆论倾向的形成。“态度的形成必须有参照系。人们关于某个事件的态度,在没有参照系的情况下,仍然是潜在状态,尚说不清楚究竟是什么态度。”由于校园网络舆论主体的分散和元组织的特点,在不少情况下许多大学生仅依据自己的信念和经验尚不能明确自己应当对某些热点问题持什么观念和态度,因而在表达观念时有意无意地总是需要参照系。在校园信息环境中,管理者应充分发挥学校网络媒体的影响力,通过学校媒体的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为校园舆情发展提供参照系,营造正面的校园舆论环境,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问题。

4. 加强网络道德教育。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还需要重视对师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一些学生在寻求网络表达自由的同时,忽视了网络表达自由的界限,一些由校园网络舆情酿成的群体性事件,与部分学生在校园网上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有很大关系。学校的管理者可以通过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切实增强法制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2][美]尼葛洛庞蒂,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3]陈学明,哈贝马斯论交往[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

[4]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汪民安,福柯的界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6][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可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7][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M],祝建华,武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8]郑恒毅,高校网络舆情安全硬件保障体系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9]张鹏程,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初探[J],宜春学院学报,2009,(6).

[10]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责任编辑:陈梅云]

作者:李尚旗

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分析论文 篇3:

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干预机制研究

摘 要:新媒体时代,社会舆论通过新媒体渠道向校园渗透,高校网络舆论环境进一步社会化,给高校网络舆情管控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学生思政政治工作者,要想引导舆论、预防校园危机事件,就必须全面了解高校网络舆情干预机制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特征,摸清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网络舆情干预机制,从而促进高校的和谐稳定发展。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干预新媒体

近年来,3G、4G移动网络技术、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新媒体成为大学生的新宠,并以不可抗拒的力量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之中,让社会舆论迅速向校园渗透,使高校网络舆论环境和社会舆论环境的界限逐渐模糊。新媒体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产生了巨大影响,这给高校网络舆情管控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制定科学的网络舆情干预机制,引导大学生利用新媒体,而不是被新媒体所利用。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干预机制的研究意义

高校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高校学生通过互联网传播公众对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问题时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观点、意见、态度和情绪等。[1]高校网络舆情不但具备一般网络舆情的规律,还因其发源于知识性和开放性较强、人群聚集性较密的高校,又有其独特性。密切分析和研究高校网络舆情动态,并积极合理引导,对建设和谐与稳定的校园环境,促进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呵护大学生健康成长等,大有裨益。

(一)维护高校校园稳定和谐

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对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如不能正确引导,小则会引起恐慌、骚动,大则会破坏社会正常秩序,对社会的和谐稳定构成威胁。高校也同样如此。众所周知,高校人才密集、知识爆炸、思想多元、言论自由、交流频繁。高校是新媒体“粉丝”的集中营,各种社会矛盾、社会影响,高校师生都能利用新媒体,让其第一时间在高校扩散,各种社会问题也可在高校碰擦出火花。大学生因生活学习环境单纯、自身经验不足、阅历浅等因素,容易受到极端言论的影响,或者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人云亦云;在网络上散布消极言论和不良思想倾向的舆论,动摇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谐。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如果忽视了网络的力量,忽略了网络舆情,将会让高校走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因此,研究高校网络舆情干预机制,不仅能引起各高校对网络舆情干预的重视,加强各高校的网络舆情的监督管理、干预,还能为高校正面引导网络舆情、及时止息不良思想、言论等提供经验教训,从而达到及时化解矛盾,促进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二)提升高校学生管理水平

网络舆情是一种新的社会思想文化载体。[2]积极的网络舆情可以鼓舞人心,消极的网络舆情则会起到煽动、激发矛盾的作用。同理,高校的网络舆情,若能积极引导、及时干预,发布弘扬社会正能量的言论、评价等,则能鼓舞和启迪广大师生、网民;若不及时干预,让投机分子见缝插针、散布负能量的言论、评价等,小则影响高校的稳定和谐,大则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研究出科学、合理的网络舆情干预机制,提升高校学生管理水平,完善高校制度建设,促进高校内涵建设。例如,高校学生思政工作者可利用新媒体提供的平台,诸如人人网、贴吧、微信、QQ群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文化、学校精神、榜样文化、学业引导等在网络舆情时渗透给学生,“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般启迪学生的思想,监管学生的言论,引导学生的行为,从而提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水平,完善高校制度建设。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特征

目前,我们正处于被新媒体包围、轰炸、泛滥的时代,微博、社交网络、视频分享网站等的不断兴起,“所有人可以对所有人进行传播”。信息承载日趋海量化,信息传播日趋碎片化,信息交流日趋多向化,传播环境日趋虚拟化。而高校又是新媒体使用者的集中营,是大众舆论的集散地。高校学生思政政治工作者只有充分了解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才能有效避免各种不良网络舆情引发的破坏性事件,从而保证高校的和谐稳定。

(一)高校网络舆情关注度更高

高校从来就不是世外桃源。社会上各种对社会问题、热点话题的观点、态度、情绪等,在高校也都会流行。高校网络舆情是社会网络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社会网络舆情的缩影。而随着社会发展,高校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关于高校舆论问题在社会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社会对高校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仅2010年,高校就有河北大学“李刚门”、全国高考、校园惨案频发3个热点问题被列入年度前10个舆论热点问题中。其中,网络上对河北大学“李刚门”事件格外关注,成为社会舆论、网络舆情全国性、广泛性、长久性的关注的热点问题。[3]影响力之大、关注度之高可见一斑。

(二)高校网络舆情发酵更迅速

新媒体的发展使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个体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变成主动的信息源。网络舆情因此也摆脱了传统媒体的束缚,每个个体都变成了掌握发言权的人。高校是各类信息、各种舆论的集散地,越来越多的“90后”大学生,通过QQ群、微博、BBS、博客、飞信、社交网络等新媒体发表对社会热点事件的看法,分享和评论身边的人和事,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这些表达通过新媒体会瞬间迅速传播出去,引来众多同学跟帖、评论和转发,缩短了人与人之间信息传播的距离,加快了网络舆情的发酵速度,最终形成舆论漩涡。如2012年北京大学“邹恒甫事件”,8月21日邹恒甫在微博上发表实名举报信息,至8月22日就已传遍网络,形成舆论事件。[4]可见,高校信息传播速度之快,高校突发性事件几乎在一夜之间就传遍了全国。

(三)高校网络舆情内容更复杂

新媒体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海量的信息资讯,让大学生开阔了视野,了解了现实社会;新媒体还为大学生提供了自由传播信息的平台,使每个人具有平等传播信息的权力,满足了“90后”大学生张扬个性、独立思考的需求。但与此同时,在新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与接收者的身份信息模糊,传播的信息往往附带着编辑者的个人情感、价值判断,这极易导致一些负面的、虚假的信息广泛传播,让广大大学生所接收、认可,腐蚀了大学生的头脑,甚至引起校园骚动。

当前,“90后”大学生是高校的主体,心智还不太成熟,缺乏对复杂事物的判断力和决策力,因此,他们对网络信息的甄别大多出于感性认识。面对海量信息,大学生们一般很难鉴别真伪,更难以找到信息源头,从而使高校网络舆情内容更加复杂化,也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监督和取证提出了新的挑战。

(四)高校网络舆情应对乏力

据有关调查表明,当前高校对网络信息监控缺乏明确的规则及监督、干预机制,导致高校网络舆论混乱,大学生无所适从。高校网络舆情应对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管理意识不到位

部分高校对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管控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没有将其纳入常规管理工作中,人、财、物投入不足。

2.管理机制不完善

对网络舆情的管控还缺乏完整有效的机制。对传播消极或者错误言论的责任人没有一以贯之的处罚措施。部分高校没有成立专门的网络舆情的管理队伍。

3.管理队伍不专业

舆论舆情分析是一项非常复杂和系统的工作,要求从事舆情管控的人员具备相当的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而在很多高校,舆情管控工作一般由宣传部、网络中心、学工部、保卫处负责,这些部门的人员很多都是兼职的非专业人士,有时还会存在责任分工不明确、责任主体不明确等问题。

4.管理方法不科学

有些高校重视“后发制人”式的被动管理,而忽视“先发制人”式的主动防控;有些高校因噎废食,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强行关闭学生自由交流的平台;有些学校则采用盯防战术,广泛发动学生干部,利用人盯人的方式来监管学生思想动态。

三、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干预机制

高校网络舆情在高校范围内形成、演变和扩散,并在学生群体中形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公众意见和态度,成为大学生对热点、焦点问题发表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意见或言论,成为高校民意的集中体现。当前,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追捧和依赖程度甚高,许多大学生从不看报、看电视新闻,但却天天上网看新闻、上贴吧了解社会。大学生们社会信息的获取,大多数是来源于网络等新媒体,且大多数学生还极易相信网络上的舆论消息,对社会产生消极的心态。那么在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成功应对高校网络舆情,维护高校的和谐与稳定呢?笔者认为,高校必须主动应对、高效引导,建立并完善全方位的高校网络舆情快速干预机制,改变教育理念,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载体,全方位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一)转变网络舆情管理理念,占领与利用新媒体阵地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陈昌凤教授指出“不能简单的用封和堵的办法去处置网络舆论,现在一个简单的处理方法就是屏蔽,打开电脑经常看到‘此话题评论已关’,这是一个既不聪明也不可行的办法,完全属‘掩耳盗铃’的做法。”[5]换句话说,在网络舆情处置过程中,我们更加需要“柔性”的疏通和引导,要主动占领和利用新媒体阵地,而非依靠技术手段的强制“封堵”。

现代大学生通过微信、微博、QQ和视频分享网站等新媒体来了解社会、结交朋友、交流思想、发泄情感、表达利益诉求。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时刻关注这些新媒体所提供的平台,转变舆情管理理念,在掌握学生心理、生理、学业成长过程与特点的基础上,用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和方法悄悄地观察和接近他们,用实践体验法、陶冶教育法和自我教育法适时开展渗透式教育,让广大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主流价值导向。[6]利用新媒体,主动占领他们的思想阵地、娱乐阵地和情感阵地。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多角度的引导他们,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模糊问题,有效遏制网络群体极化现象,有效防止负面和错误言论蔓延,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和个体价值功能得到充分体现,从而使新媒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

(二)建立网络舆情处置机构,完善网络舆情处置机制

要想科学把握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发展和演化规律,并对其进行高效的研判和引导,就必须健全高校各项管理机制。

1.建立网络舆情处置机构

目前许多高校的网络舆情处置由宣传部、学工部、保卫处、校团委等分头负责,人员分散,责任主体不明确,专业化程度和信息共享程度低。[7-9]笔者认为,可以由某个部门牵头,成立一个专门机构,配备具备专业技能的网络评论员、网络信息员、网络监管员等,专门从事网络舆情研究、监控和管理工作。

2.建立网络舆情安全预警机制

网络舆情安全预警指的是从舆情危机征兆的出现,网络监管员等相关人员为防止破坏性影响、破坏性行为的发生而采取的有效防控行为。建立网络舆情安全预警机制,应首先明确危机研判标准和不同等级的预警方案;其次,要密切注意舆情危机的发展动态,做好危机处置的准备,明确责任人和处置步骤;最后,要有向上级部门反馈信息的渠道,明确上报的标准、程序、时间等。

3.建立网络舆情危机处置机制。网络监管员要根据预警方案,将危机定性。舆情危机产生后,舆情处置小组要深入剖析舆情危机产生的原因、发展态势,找到解决危机的初步工作思路。要根据舆情危机的级别,启动相应的预警方案,各司其职,完成处置。要及时跟踪舆情处置后的网络动态,通过各种校园媒体或新闻发布会等向学生和社会反馈处置进展。

(三)培养校园网络舆论领袖,引导网络舆情发展方向

所谓“舆论领袖”就是经常在网上发表个人意见和评论,并能引起大家共鸣的人。这些“舆论领袖”往往是一些网络上的强势话语者、活跃分子,如博客的博主、论坛的版主、贴吧的吧主、QQ群主。他们经常能够引导网络民意走向,尤其是在真假信息充斥网络或者信息残缺不全的时候,“舆论领袖”能发挥巨大作用,甚至能够改变普通大众的观点和态度。[10-12]因此,培养一批有影响力的校园“舆论领袖”,对构建和谐的高校网络舆论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网络监管员可以在高校中挑选成熟理性、德行兼备、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的学生干部、党员、青年骨干教师等来当校园“舆论领袖”,在大家所熟悉的校园网络上,逐渐培养他们的人气。如可以通过加置精华贴、置顶帖、转载优秀博文等方式鼓励他们发言,突出他们的见解,培养他们的人气,从而促使他们成为真正的校园“舆论领袖”,正确引导校园舆论导向。此外,校园“舆论领袖”还必须能及时、准确地判断当前舆论,并能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表达观点,引导舆论走向。而对一些较为专业领域或者特定领域的热点问题,校方还可以邀请该领域的权威人士发表评论,正确引导舆论。

(四)尊重和维护学生主体权利,疏通学生利益表达渠道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虽然网络舆情发展给高校的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利益,给学生足够的知情权、言论自由权,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一个保护权益、言论自由的文化氛围。在传统的高校管理体制中,学生处在管理末端,始终被当作管理对象,话语权往往被校方控制,正常的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学生的权益得不到保障。[13]在这种情形下,学生就特别喜欢通过网络来发泄对校方的不满情绪,一个小事情就会勾起积压的怨气,引发网络舆情危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对待网络舆情危机事件,如果只是简单粗暴的“删帖”、“屏蔽言论”,则极易导致局部问题全局化、简单问题复杂化、个体问题公众化、普通问题政治化。

学生在网络上发泄情绪、申诉、讨要公平,大多数是高校长期采取“塞堵”政策导致的恶果。要想有效的对网络舆情进行引导和管理,就必须畅通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如可让担任“舆论领袖”的团学干部与学生平等、宽容、理性的沟通、交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学生组织来表达自身利益诉求,让学生对学校各种管理制度提出意见和建议。还可以让担任“舆论领袖”的团学干部利用新媒体,深入了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倾听他们的声音。[14-15]当遇到一些不满情绪时,要及早进行沟通和疏导。而对于学生意见大、争论激烈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给学校,让学校的网络监管员、学生管理者等专业人士负责解决。此外,学校各部门还要深化责任意识,明确界定工作方案、工作职责,避免出现相互推诿现象。

(五)净化校园文化环境,打造新媒体下和谐校园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6]校园文化能提高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培养良好的校风、学分等。校园网络监管员可利用手机校报等新媒体来传播正能量、净化校园文化环境。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思想交流的平台,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载体,高校校报在校园内代表了权威声音。只要校报文章内容能够贴近学生,那么校报就能够在学生中充当“舆论领袖”。而手机校报是高校校报和新媒体结合的产物,是利用当代大学生喜爱新媒体的心理,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领良好校风、学风的利器。校园网络监管员还可利用专业软件,对网站信息进行过滤监控,从源头上清理、规避或直接切断不良信息,从而净化校园文化环境。但是对不良信息鉴别务必准确、合理,防止对信息被过分截留,变成“塞堵”政策,引起学生的反感。

总之,新媒体的发展让当今高校的舆论多元且复杂,要想引导舆论,掌握话语主动权,占领新媒体这一新兴的阵地,就必须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对其进行渗透,而不能生硬阻止学生的思想和言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认真研究新媒体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制定科学的网络舆情干预机制,并利用新媒体,正确引导各种舆论,促进高校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周强.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研判和应对策略[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185-188.

[2]张丽红.试论网络舆情传播对文化的影响[J].前沿,2008(4):167-170.

[3]祝华新,单学刚,胡江春.2010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EB/OL].http://www.people.com.cn/GB/209043/210110/13740882.html.

[4]赵婀娜.走进北大看“邹恒甫微博事件”[EB/OL].[2012-09-01].http://society.people.com.cn/n/2012/0901/c1008.-18893936.html.

[5]陈昌凤.研究舆论机制设置正确议题[J].新闻与写作,2008(12):34-35.

[6]史洁.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其结构[J].中国高教研究,2005(5):84-85.

[7]文君.我国大学文化的使命、现状及出路[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1(6):4-6.

[8]李菲.和谐社会构建与网络舆情引导[J].理论导刊,2009(7):52-54.

[9]李新萌.浅析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成因与引导[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6):86-87.

[10]童淑娟.高校校园网络舆论影响力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11(9):56-57.

[11]耿彦君.秦双锁,曹一伟.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引导策略[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12):109-112.

[12]汤力峰.王学川.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中国青年研究,2012(3):10-14.

[13]吴勇.微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J].广西社会科学,2011(8):151-153.

[14]王悠.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网络助推模型[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42-47.

[15]封红旗,王娟琳,刘育猛.高校网络舆情监管控预警机制的构建[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8-30.

责任编辑 徐 晶

作者:柏铁山

上一篇:银行企业融资业务管理论文下一篇: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