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道德教育改进策略论文

2022-05-01

摘要:网络欺凌已经在大学生群体中不断蔓延,对社会、学校和家庭构成了严峻挑战。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已根据本国当前社会背景及传统文化,对网络欺凌进行研究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文章通过对中外多国网络欺凌应对策略的对比分析,从国家、网络服务企业、学校、家庭四个层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对我国大学生网络欺凌应对策略的启示。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高校网络道德教育改进策略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校网络道德教育改进策略论文 篇1:

网络动员策略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本文从社会动员理论入手对网络动员及网络动员策略进行了概念界定,分析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存在的问题与局限,进而提出一种新的分析理论视角——网络动员策略理论。从政府、高校、学生三个层面出发,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网络动员模式进行了深刻分析,总结现行网络动员策略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网络动员策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人们拓展了新的生存空间,创造了新的交往方式,也丰富了人们的社会关系,促进了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现代高校是信息化、网络化程度最高的地方,大学生群体的网络互动尤其是社交媒体的互动极为频繁,网络已经嵌入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网络生存环境下,大学生不仅在思想上渗透到网络场域,在行动层面也不断彰显真实力量。网络动员作为社会动员的一种新形式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在思想和行动层面的一种表达。随之带来的诸多新现象和新问题,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提供了新的条件和契机,又造成了新的挑战和压力。

所谓网络动员策略,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根据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论坛、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一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合理利用动员角色(劝说者,旁观者和行动者)在网络中的作用,获得大学生群体更多的信任,成为虚拟平台中思想道德理论的引导者,最终实现现实和网络多维度空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扩散,使社会主流意识和社会正能量得到有效传递,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康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通过网络动员的策略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网络环境,使思想政治教育在面对网络社会强制性权威消失的挑战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对网络动员策略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势在必行。

一、网络动员策略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行的几种模式

(一)政府管理基于稳定导向的网络动员策略。在当前中国社会的时代大背景下,多数的网络动员事件一方面赢得了网民的广泛参与,推动了公共政策的实行,获得了政府层面的积极回应。但另一方面,很多不法分子也利用网络传播谣言、恶意诽谤他人,煽动群众情绪,制造群体事件,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损失和危害。因此,如何从网络动员策略的视角出发维护社会稳定,是当前政府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政府大致采取以下两方面的措施:一方面是重视网络舆情引导;另一方面,严控网络秩序,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和掌握。

(二)高校教育基于功能导向的网络动员策略。目前各高等院校大多采取强化网络使用功能的策略,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以期达到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高校基于功能导向的网络动员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举措:首先,建立专题教育网络系统,占领网络空间;其次,利用校园网,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平台;再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上进行改革,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三)大学生成长基于利益导向的网络动员策略。网络在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的同时,也为促进大学生的能力、需求以及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更充分、更自由的条件。大学生往往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表达自己的态度,选择自己的行为,从自身利益诉求来思考和参与网络动员活动。目前,大学生利用网络动员发展自身利益的策略主要包括:一是搭建新的社交平台,全面展现自身能力;二是正确应对互联网舆论,成为公正舆论的引导者;三是与时俱进,不断寻求个性发展的网络空间。

二、目前网络动员策略存在的基本问题

(一)政府管理部门主导平台曲高和寡,与民间网络组织互动不足。政府管理部门主导的网络平台以主题网站或者红色网站为主,从目前发展现状来看,更多的是对客观事实的阐述和相关信息的公开,并且其表达方式过于正统,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发起的一些动员事件,也主要集中于公益性活动的宣传,往往曲高和寡,在普通民众间难以引起较强的情感共鸣,网民的参与热情不高。相比而言,民间主体推动的网络动员事件能够具有较强影响力,其原因在于情感上打动了参与者,让更多有着同样遭遇、类似感受的人产生共鸣。在这样的格局下,政府管理部门主导的网络平台很容易被遗忘在大众的视线中,开展的网络动员活动应者寥寥,失去了大众的阵地。

(二)政府管理思路和手段欠缺柔性和隐性。政府管理部门在网络动员策略的发挥中,本身具有权威和强制的特征,在处理危机事件和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容易激发普通民众对政府权威的质疑。尤其在强制性权威消失的网络社会,任何一项网络动员活动,都需要政府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有更多理性而缜密的思考,采取更加柔性和隐性的方式开展工作。而这些正是当前政府管理部门在网络动员策略的运用中所欠缺的。

(三)高校多头管理,各自为政,造成资源浪费。网络既有技术层面的机构,又有管理层面的组织,既有信息共享的功能,又有宣传教育的目的。围绕着网络动员这样的策略,各方也自有想法和思路。比如在高校系统内,信息化办公室在技术层面给予支持和跟进,宣传部和组织部在党政方针政策上积极宣传,而学工部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层面大力推进。各方都有自身的职能,但在管理中难免有交叉与重合的工作内容。从现状来看,各方在涉及到重合内容方面各自为政,较少整合与协调。

(四)高校网络动员策略多功能性吸引,少价值性引导。高校努力推进新兴网络媒体与载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开发和运用,积极争取网络资源和主体,目前也颇有成效。比如作为大学生网络互动社区的易班日益受到关注。易班通过在其平台上开展各类校园活动、评奖评优等功能性吸引,培养了大学生对易班的用户粘度,使得易班在激烈的社交网站竞争中,成为学生们乐于驻足的大学网络家园。但是随着网络媒介的更新换代,微博、微信再次占据了主导,易班的地位受到较大的冲击,其育人功能的成效也大打折扣。在实际操作中,校园网、易班等官方网站将功能性的网络行为嫁接起来,虽然聚集了人气和访问量,但是在价值观的引导、社会热点的讨论以及个人兴趣点延展方面与一些热门媒体仍有一定的差距。

(五)高校对大学生网络动员活动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高校有关部门对网络时代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的紧迫感有一定认识,但在具体落实和制度政策支持方面却比较薄弱,鲜有高校出台校级层面的文件和通知,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指导和规范。这与党中央、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相比,显得有些头重脚轻。另外,高校对大学生网络动员活动的特性和影响还没有很成熟的认识和了解,尚未建立或形成完整的网络监督和管理机制。

三、网络动员策略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一)政府层面——加强网络平台的引领与疏导。政府要加强对网络思想形态的引领,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发挥其正向积极作用,同时规范网络社会动员,整饬有序,消除其消极负面的影响,在工作实践中实现由“堵防”向“疏导”、“引领”的转变。一是整合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在网络动员中正向引导的积极作用。既要发挥传统媒介主流意识宣传引领的功能,又要运用网络媒介汇集民意民情的特长,双管齐下,使网络动员朝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二是构建网络技术支撑平台,整饬网络秩序健康发展。要开发和使用网络管理的各种技术支撑平台,对网络信息和网民行为进行有效监管,维护网上信息交往秩序。三是构建网络动员最重要的资源——“信任”。政府要主动研究获得信任的方式方法,了解信任发生的机制,在网络危机事件的处理中尊重民意、民智,开明对待舆论,按照新媒介规律办事,采取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方法,取得民众的信任。

(二)高校层面——加强网络文化和网络道德建设。面对大学生中出现的众多网络道德问题,学校不应把责任推向社会,更不能由此而排斥网络。在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加快网络立法、加强技术监控的同时,应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利用网络的巨大优势,扬长避短,积极寻求大学生网络动员的方式方法,其中关键是塑造优秀的网络文化,强化网络道德建设。一是加强网络文化认同,强化网络道德自律。要让大学生认识到网络资源将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财富,而高尚的网络道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学校既要通过有意识的道德灌输和道德渗透,促进大学生自我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又要教育他们学会自律,学会在网络中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抵制不良信息的干扰。二是强化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道德责任感。学校应充分利用德育课程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坚持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网络道德教育相结合、优秀传统文化与新兴网络文化相结合。同时,德育课中应增加网风、网德教育的内容,要教育大学生把网络道德规范和网络技术置于同等重要的层面加以学习和掌握,树立较强的网络道德责任感和坚强的网络道德意志,自觉遵守网络规范,不违背社会道德。三是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将其有机地整合到网络道德中。在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构建过程中,传统道德信息资源的开发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学校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积极组织优秀传统文化上网,让大学生在上网的过程中大量接触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在接触中潜移默化地净化自己的灵魂,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三)大学生个体层面——发挥网络动员主体的积极作用。大学生是网络动员的主体,应积极发挥他们在网络动员中的主体作用和主体意识,教育他们在发表言论、付诸行动之前应当更为理性。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当对学生的媒介素养加以引导,培养学生交流沟通、获取信息和价值判断、正确行动的能力。一要培养大学生逻辑判断和思辨能力。对于信息的真实性和合理性进行判断和分析。这需要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思维能力。对于网络谣言,作为大学生,首先要仔细反问,是谁发布这样的信息?为什么要发布这样的信息?这个信息的可信度如何?经过这样简单的思考,至少不要在网上扩散和传播这样的虚假信息。有了这样理性的思考,才会有理性的行为,不然很容易成为谣言的传播者。二要引导大学生合理的宣泄情绪。大学生在现实中的情绪往往通过网络加以宣泄。这也是一种自我放松的方式,但是如果以攻击、辱骂、侵犯的方式伤害他人或者集体、国家,这样的情绪表达会适得其反。如果大家能够保持一个好的网络环境交流,懂得如何更好地表达、论证自己的观点,少一些偏激,就会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和赞赏。三是提高大学生的法律责任意识。要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法律不仅在现实中起作用,在网络上也同样适用。网站不能放纵网络任意传递危害言论,一旦引发恐慌事件,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要从根本上净化网络空间,则需要每一名学生增强理性精神,提高责任意识。

(四)政府、高校、学生三位一体,做好网络动员舆情的分析研判与预警。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不仅成为集纳民意、表达民意、监督社会的重要渠道,而且正在成为政府、学校、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种重要选择。因此对网络空间所反映出的社会舆情,要做好分析和研判。政府、学校应本着公共利益的原则,对网络舆情予以高度重视,积极地回应民众诉求,引导民众进行科学合理的网络监督,保障网络舆论监督健康发展,从而保障公共权益的充分实现。一是要建立网络舆情处置预案。网络上的信息传播和扩散非常迅速,网络舆论的生成、发展和演进过程呈现出快速、复杂、多变以及不确定的特征。为此,必须建立相关的网络舆情处置预案,在对日常网络舆情分析的基础上,事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判断和假设,并做好相应的处置与引导方案。二是要建立日常联系协调机制。要通过平时的机制建设、人员培养和协调沟通打下应对突发事件的良好基础。对于学校来说要成立专门负责网络舆情分析的机构,对重点网站的舆情和重点论坛进行监控,对学生网络聚集地采取专职人员监测,一旦发生紧急事件,涉及的有关部门就可以在第一时间部署和开展工作。三是要注重培养网络“意见领袖”。政府和学校要注重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说理能力强的学生充当意见领袖。对网络舆情较集中的场所如各高校的论坛,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己的意见领袖,聘用学生作为兼职的“网络协管员”,密切关注学校论坛和校外主要网站动态。一旦焦点事件在网络上形成热议,由这些非官方的“意见领袖”积极参与讨论,与学生互动交流,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引导。

本文系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阳光计划”课题(课题编号:112YG16)《网络动员策略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的 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

责任编辑:姚 东

作者:雷丽 王树江

高校网络道德教育改进策略论文 篇2:

中外网络欺凌应对对策的比较研究

摘 要:网络欺凌已经在大学生群体中不断蔓延,对社会、学校和家庭构成了严峻挑战。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已根据本国当前社会背景及传统文化,对网络欺凌进行研究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文章通过对中外多国网络欺凌应对策略的对比分析,从国家、网络服务企业、学校、家庭四个层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对我国大学生网络欺凌应对策略的启示。

关键词:网络欺凌;应对策略;比较研究

引言

在网络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欺凌作为网络社交的副产品也在社会中不断蔓延。它是指匿名的个人或者群体通过短信、手机或视频剪辑、移动电话、电子邮件、网站等形式对他人进行的嘲讽、谩骂、骚扰等人身攻击行为[1]。根据研究表明,遭遇网络欺凌的大学生并不少见,并有超6成的学生不懂处理[2]。文章旨在通过对中外网络欺凌应对策略进行对比研究,借鉴和吸收国外经验,为我国大学生网络欺凌应对策略提供有益参考。

一、研究背景

随着因网络欺凌受到身心伤害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各国逐渐开始重视这一问题,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在网络欺凌的应对方面走在了前列,已根据本国当前社会背景及传统文化,对网络欺凌进行研究并制定了一定的对策,可供我们学习借鉴。

美国一直注重通过法律手段对网络欺凌行为进行规制,多次制定或修订了网络欺凌法律。2009年分别出台的《梅根·梅尔网络欺凌预防法》、《学校及家庭网络教育法》,明确规定了网络欺凌刑罚、学校在网络欺凌行为中的安全教育管理责任、网络服务提供商“通知-移除”责任并允许对网络欺凌施害者追加刑事责任[3]。

澳大利亚自2000年开始,不仅建设了以网络安全专员办公室、通信和媒体管理局(ACMA)、各级警察局及互联网热线国际协会为主体的反网络欺凌政府监管机构,且针对受害者、家庭及学校等不同对象,构建了投诉、培训、引导等多元化监管机制共同应对网络欺凌[4]。

日本已形成疏堵结合、以堵为主的网络欺凌应对策略。在法律层面严格立法,明确了网络服务提供商和政府等机构应对网络欺凌的责任与义务,同时颁布政策推动学校及家长共同承担网络安全教育责任。

我国自2009年学者开始关注网络欺凌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危害以来,学界从结构特征、现象及应对方式等层面对网络欺凌问题开展了相关研究,但从现状看,我们尚未建立起政府、学校及家庭多方协作的网络欺凌防范体系。

二、国内外网络欺凌应对方式及对策比较

网络欺凌具有隐蔽性、匿名性等特点,其危害往往在造成严重后果之前都难以被察觉,因此网络欺凌的干预策略应更加系统并能尽早实施。本研究将从政府、学校、家庭、网络服务企业四个层面对国内外网络欺凌应对策略进行对比分析。

(一)政府层面

主要从法律规制和监管体制两方面来描述。一方面,各国政府将网络欺凌纳入法律,其中,美国是典型依靠立法规制网络欺凌行为的国家,截至2013年年底,已有41个州制定或修订了针对网络欺凌的法律[5],法律规制内容涵蓋欺凌者责任、受害人法律救济权、网络服务企业责任等多方面。其余国家网络欺凌立法相对较少,但多数对网络服务提供商责任都有明确规定,如日本法律规定网络运营商有义务提供免费过滤信息服务,澳大利亚明确了社交媒体在网络信息传播中的法律责任。2015年7月,我国首次公布《网络安全法(草案)》,在网络安全立法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此次草案内容涵盖网络运行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监测预警等七大章则,但并未明确涉及网络欺凌问题及其违法责任。另外,各国在监管体制方面大致包括网络信息安全宣传及网络监管两类,前者多由国家主导或推动出版网络欺凌应对手册,以案例介绍等方式详细介绍网络欺凌相应内容及应对措施,提倡学校及家长向青少年普及相关知识,如日本、英国。后者则又细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由政府专门组建机构或工作组处理网络欺凌事件投诉(如澳大利亚),另一种是通过政府开通网络投诉热线、设立投诉网站等方式进行政策支持(如美国、日本),支持家长与青少年随时寻求帮助。

(二)网络服务企业层面

作为网络信息传播中介,网络服务企业通过合理规范的信息操作能有效遏制网络欺凌。各国网络服务企业主要采用技术管控、行业自律两种方式,以技术管控为主。企业须履行合理监管信息、及时移除被举报信息等义务,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网络服务企业均承担及时删除不良或被投诉的网络信息的义务,另有部分国家如美国的企业还须在信息流出端口不断升级信息过滤软件,更好的严把不良信息流出并保护用户隐私。行业自律是由网络服务企业自发组织开展文明上网,维护健康积极的网络环境,2013年,由全国百家网站发起的“绿色网络助飞梦想”活动,即是我国网络服务企业自发组织的倡议宣传自律活动。

(三)学校层面

学校作为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要场所,在网络欺凌事件的预防与处理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国主要从校规完善、教育宣传、安全维护及教育者队伍建设四方面应对网络欺凌。校规完善是在校纪校规中完善相关规定,如美国有学校明确规定,学生在校期间于网上发表涉嫌网络欺凌的不当言论将被处以纪律处分,但大多数学校在这一点上仍不够重视。教育宣传是学校选择的主要干预防范措施,但在教育侧重点方面不尽相同,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学校以课堂教学、朋辈辅导等方式将反网络欺凌内容渗透其中,引导学生共同抵制网络欺凌行为。而日本、德国教育则侧重于德育及价值观教育,让学生在合理规避网络风险的同时,形成善良、宽容、诚信的网络道德价值观。安全维护方面,学校从网络技术监控着手,通过改进网络服务等方式营造安全的校园网络环境。教育者队伍建设则侧重于通过对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或设立专门网络信息网站帮助教师充实网络欺凌知识,如英国对于教师网络欺凌知识培训有专项资金支持,澳大利亚Bullying No way!网站专设教师网页。

(四)家长层面

处理网络欺凌,需要家长对网络欺凌问题足够重视,并了解丰富的网络技术知识,便于与孩子沟通。因此大多数国家通过向家长普及网络知识、增强家校联系共同监督学生上网情况、开设专题培训班等多种方式倡导家长关注青少年网络欺凌问题,如日本提倡家长与学校共同培养孩子网络道德观,及时沟通、积极留意情绪及心理动态,合理限制上网时间;澳大利亚通过专门网站为家长普及网络基础知识,同时与欧盟共同举办面向家长的反网络欺凌培训会。

三、结论及启示

(一)研究结论

通过上述比较研究发现:首先,网络欺凌问题已引起各国广泛关注。大多数政府明确了网络服务提供商在信息过滤及移除方面的责任与义务,但甚少国家修法针对网络欺凌实施者进行责任追究,以及对受害者进行合法权益保护。而政策支持方面以网络投诉热线开通最为常见,但对网络欺凌知识与应对策略宣传重视不够;其次,目前网络服务企业都以快速移除涉及网络欺凌的不良网络信息为主要应对策略,但不少国家对于信息流出端口的信息过滤与信息传播监控重视度不够;再次,学校应对网络欺凌问题主要采用宣传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包含网络知识普及、网络信息识别、价值观培育等方面,但大多仅侧重于其中某一方面,教育不系统不全面。同时,学校对于校纪校规完善、教育者专业网络欺凌知识培训缺乏重视,在网络欺凌防范方面存在一定漏洞;最后,由于家长对网络知识的匮乏及对学校的依赖心理,目前家长对网络欺凌的应对仍十分欠缺,未能对网络欺凌问题引起充分重视,缺少对孩子上网情况的自发监督与信息反馈。

(二)研究启示

大学生网络欺凌应对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网络服务企业、学校与家长多方面共同努力进行全方位合作,我们还需要在以下方面继续完善与改进。

1. 政府应以法律规制为根本,明确多方权利与义务

根据各国立法经验来看,完善的法律法规是网络欺凌防治的坚实屏障,这就要求明确网络欺凌施加者、学校、网络服务企业等多方责任,以及对受害者的法律救济,从而为維护大学生文明健康的上网环境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首先,明确网络欺凌施加者的法律责任及受害者的合法权利,在修改民事法律或颁布相关司法解释时对网络欺凌做出专门规定,并认定适用赔偿,便于受害人提起诉讼得到合理补偿,且对潜在的欺凌者形成威慑力。其次,进一步明确网络服务企业法律责任,要求网络服务企业对一些可能导致侵权的危险性有一定的预见,履行安全保护及合理注意义务,并对怠于采取删除、屏蔽等补救措施的网络服务企业予以严惩。

2. 网络服务企业加强信息全过程监控,营造行业内自律管理氛围

目前,国内许多信息网络应用系统尚处于不设防状态,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性。应加强技术手段控制不良信息源头,对社交网络尤其面向大学生的校内网站、社交平台、应用系统实施严格的身份认证技术、防火墙技术、隐私保护技术,加强安全监察和管理,净化网络环境。同时,在目前网络欺凌法律不完善的情况下,网络服务企业更应该通过行业自律来规范行业内企业合理操作,尽快建立网络行业操作性规则自律机制,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3. 学校开展全面教育,注重诚信价值观及网络欺凌应对能力培养

研究发现,网络欺凌的受害者采取回避消极的应对策略更可能导致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6]。因此,学校作为大学生教育、学习、生活的主渠道与主场所,正确全面的教育与引导尤为重要。注重网络欺凌防范全面全过程教育,以案例座谈、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普及网络信息专业知识,在入学教育和日常教育中融入网络欺凌内容,增强学生对网络欺凌的认知,并给予针对性指导,增强学生网络欺凌侵害处理能力,以保证其能够积极有效应对网络欺凌危害。同时,完善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学校应对网络欺凌不容忽视的内容,应将道德教育渗透于各项教育与实践活动中,如利用展板、网络等媒介结合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传统道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社会实践丰富精神生活,从中培育大学生文明上网素养及诚信自律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网络社交中坚持诚信立身、友善待人的行为规范,自觉抵制并积极应对不良信息侵害,从根源上有效遏制网络欺凌在校园的蔓延。

4. 家庭紧密配合,关注大学生上网动态

家庭是大学生们最好的支援力量,家长更应明确自身义务,不因与孩子身居异地而放任不管,通过各种方式关怀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烦恼,及时发现他们面临的问题并帮助解决。同时,家长还应了解大学生的上网习惯,增强网络知识,让自己的孩子充分认识到网络社交的特殊性及风险性,并加强与学生、学校的多方沟通,关注大学生上网动态及情绪波动,能够在发生网络欺凌后有所察觉并及时帮助孩子采用正确方式应对欺凌。

参考文献

[1]祝玉红,陈群,周华珍.国外网络欺凌研究的回顾与最新进展[J].中国青年研究,2014,11:81-85.

[2]江文,吴思仪,叶丽怡,等.地方高校大学生网络欺凌应对方式调查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5,22(6):82-87.

[3]Bauman.Cyberbullying: What counselors need to know[M]. Alexandria,VA: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2011.

[4]肖婉,张舒予.澳大利亚反网络欺凌政府监管机制及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15,11:114-119.

[5]黄方.网络欺凌行为的法律规制——以青少年为研究为重点[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4:51.

[6]Hyunjoo Na, Barbara L. Dancy, Chang Park. College Student Engaging in Cyberbullying Victimization: Cognitive Appraisals, Coping Strategies,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s[J].Archives of Psychiatric Nursing,2015,29(3):155-161.

作者:胡子鸣 力莎

高校网络道德教育改进策略论文 篇3:

基于信用度的互联网络自主管理策略研究

要从根本上抑制网络谣言的传播,净化网络空间,就必须培养网民的责任感和网络行为的自律性。为此,文章提出了基于信用度的网络自主管理策略。该策略以网民彼此监督为运作方式,以信用度增减为手段,提出综合运用心理学的说服技术、暗示技术和团体规范技术以及将虚拟利益转化为现实利益的利益诱导方法,间接地引导网民的网络行为朝良性发展。较以往的说教式管理,该策略不仅激发了民众主动参与网络活动的积极性,还降低了他们对网络管理者的抵触心理。同时,用户间相互监督举报机制,也极大地节省了管理成本。

网络自律 信用度 相互监督 自主管理策略

王彤,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课题 “基于数据挖掘的高校网络新媒体舆情监测与引导策略研究”(HE4014);天津市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虚拟社群的高校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策略研究” (125z004)。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认为,道德就其本质来说,是人类的自律意识;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理论家柯尔伯格认为道德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道德自律,使其达到不律而律;马克思曾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我国的古代教育家孔子也主张“克己”“自省”和“慎独”。[1]他们都认同人类道德的发展过程是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化,自律是道德所及的最高境界。

自律是出于人类内心的自我省察,是行为主体对自身所持的价值观与道德责任源自内心的认同;而他律则是指各种社会法律规范、政策制度及社会舆论等方面对其所施加对象的限制与约束,是外部监督机制。自律与他律互为条件、相辅相成,自律是实现他律的基础和归宿。任何他律只有和人们内心的自律潜意识相符合,才会被认同并尊重地服从。要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及网民素质,也只有采取突出网民的道德主体地位,激发其主体意识,才能促使其自觉地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实现他律向自律的关键转化。因此,网络治理应包含对网民进行自我教育的内容,以提升他们的自省和慎独素养。同时,自律的形成也离不开他律的制度保障,他律是自律的制度基础。人类道德的发展有一个从无律到他律、最后到自律的过程。而在构成个人品德的4种心理成分(道德认知、道德意志、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中,道德认知是塑造品德的基础和前提。良好且严谨的制度和监督体系的设计,可以树立明确的行为准则,使人们能够预知违规言行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和其自身所要承担的责任,从而更自觉地谨言慎行,克制情绪的随意外泄,做到自律。因此,规范网络行为除对网络主体的言行实施强制性的约束外,还具有促使网络主体自律意识提高的效果。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对互联网的管理工作,在十八大报告中着重提出“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的要求。2012年12月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在推动和规范我国互联网建设和维护公民在网络活动中合法权益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但法规只规定了法律主体的责任与义务及违法的后果,如何实现法规的要求,如何建立对网民行为的积极引导机制,则是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基于网络新媒体自身的特性,本文提出为培养和引导网民网络行为自律性的形成,在今后的网络管理策略中应建立基于网民间彼此相互监督的自主管理体系,让网民相互监督举报彼此的网络不良行为、政府作为评判者的管理模式,这一模式不仅培养了网民网络行为的自律性,弱化了网民与政府的对立情绪,而且极大地降低了网络管理的行政成本。同时,只有具备了较好的自我约束能力,网民才能善用网络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也更易于政府通过网络收集民意。

一、网络实名制与自主管理

对互联网的治理不能仅仅依靠行政手段,尤其是在互联网舆论方面,使用强制性的行政手段很容易激起网民与政府间的矛盾。网络的治理应该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制衡力量,互联网能够发展壮大与民众的巨大需求和广泛参与是密不可分的。但互联网只是一种传播信息的物理平台,本身并不涉及政治和意识形态,对互联网的管理实质上还是对人的管理,是通过技术与制度手段对人们获取和发布信息的管理。

网络实名制是实施网络自主管理的前提条件,知晓了用户的真实身份,使其在网络中的言行可以被追溯,其网络行为可以被监督。同时,用户又不仅仅是被监督的对象,他们也可以成为监督其他用户的监督者,即每一名网络用户“都可以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依靠网络用户彼此相互监督的自主管理策略不同于现有的网络管理方法,它不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不用担心因实施审查而降低网民的参与热情。相反,它还能够充分调动网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网络活动,活跃网络氛围,并使网络空间自动得到净化。那么,网络的自主管理该如何实现呢?

1. 明晰政府与商业网站间的责任

政府不应包办所有的网络治理工作,但政府的职责也不应由商业网站代行,这就要求必须明晰政府和商业网站间各自的责任。自从20世纪90年代我国接入互联网以来,政府在探索网络管理的过程中,采用过多种办法,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在对网络管理的实践与探索中,管理部门逐步认识到用过去管理传统媒体的方法是无法有效管理网络新媒体的,新媒体传播工具使民众有了更多自由言论的空间,改变了以往由国家完全掌控所有媒体的格局,国家意志很难通过传统媒体形成舆论一致。[2]当前我国将网络舆情监控与引导机制的建设作为网络管理的主要对策,其监控与引导水平还处在初级阶段,需要与其他管理手段协同配合。这就要求改变政府的职能定位,不能仅简单依靠自建官网或将商业网站官媒化来争夺新媒体的传播主导权,政府要通过提供权威性的第三方支持来间接地影响与规范社会化的网络行为,做那些商业网站需要但自身又无法单独实施的基础性工作,如平衡公共媒体的公共职能与商业网站的排他性、竞争性间的矛盾;打破商业网站间的技术与商业阻隔,使不同网站的用户能够相互关注;打破新媒体寡头的垄断,使政府的新媒体角色不受制于少数网站等。在网络实名制环境中,迫切需要由政府发挥其公信力的领域有用户身份识别、统一用户信用评级标准、按同一的标准评判与处置网络信息举报等。

2. 实名多维注册模式决定自主管理策略

实名注册模式可分为一维注册模式和多维注册模式两种。注册模式决定了由谁掌握用户真实身份这一核心问题,从而决定了匿名的范围、保护用户隐私的水平和用户信用度管理策略等方面的不同。一维注册模式要求用户直接向商业网站注册,采用该注册模式,用户的个人信息由商业网站直接掌握,由于每个自然人都具有单纯基础身份信息和作为不同领域身份标志的社会身份信息,[3]一维注册模式混淆了对两种信息的认证。二维注册模式则在用户与商业网站间存在一个中间注册机构,用户先在这个中间机构注册,然后再通过中间信息码在各商业网站注册。如果在用户和商业网站间串行存在多个中间注册机构,就构成了多维注册模式。多维注册模式因商业网站不直接掌握用户的真实身份信息,无法和真实身份匹配,故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网民的个人信息不被滥用。掌握国民基本信息的“公安部户籍网”非常适合作为这个中间注册机构,这是因为国民基本信息属于国家信息资源,国家动用公共财政可以在国家层面上保护和维护这些数据本身不受任何商业利益驱使。

3. 建立网民个人信用度机制

个人信用度,就是一个人的可信程度。在如何设置初始信用度、从哪些方面考察个人信用度以及影响个人信用度的不同因素所占权重的设置等问题上,不同学者、不同的管理人员有各自的观点。对信用度的管理一般应包括初始信用度的设置、信用度增减机制和信用度分级管理等内容。

(1)影响信用度的日常行为表现。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因素都可以用来考察用户的信用度,如人的职业、受教育程度、年龄、政治面目、宗教信仰、有无恶意欠费、是否遵守各项法律制度等。总之,凡属个人特质信息和日常生活所涉及事情,无论大小巨细,理论上都可以作为增减信用度的因素。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所有因素都可以作为网络个人信用度评价指标被采纳,一些虽然合理但不易测评和量化的评价因素不能被采纳,至于当前哪些指标可以用于考核个人网络信用度,还需要各行专家的具体论证,并随我国社会信息化程度和社会认可程度的变化而调整。但在评价因素选择上,遵循“越是细小之处,越能够反映人的道德与信用的高低”这样一条规律,因为面对公权或比个人力量强大得多的力量时,表现出的顺从与遵守,不足以表明个人内心的认同,而更可能是畏惧。

(2)初始信用度的设置。用户注册时,可依据其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及其他个人信息分配一个中等的信用度值,作为初始信用度。之所以选用中等的信用度值,是使新注册用户不因信用度值过低而压抑,从而降低参与的兴趣;同时,也不应给予过高的初始信用度值,这是因为一些用户为了保全较高的信用度值,而过于谨言慎行,同样也会降低参与的积极性。搞网络自主性管理,就得尽可能让每名用户都发声,没有用户的广泛参与,就无法暴露他们的思想,也就谈不上自主管理。

初始信用度设置后就要根据该用户的日常行为表现和网络行为表现进行增减。

(3)基于网民相互监督的自主管理策略。网络不当行为举报机制是网络自主管理的核心内容,以“网民间互相监督,举报不良网络言行;管理人员受理举报并负责查证;举报人与被举报人信用度增减”为操作流程,构成了网络自主管理的模式。比如,网民A举报网民B在网上有不当言行,经查实就要按危害程度降低网民B的信用度,同时增加网民A的信用度;而如果网民A的举报为不实举报,则按其举报的严重程度,扣减信用度。

(4) 信用度分级管理。信用度分级管理既是一种引导策略,又是网页信息的组织形式。首先,将信用度高的用户发布的信息排在靠前的位置,可以激发发布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其次,可以方便阅读信息。读者可以按信用度范围过滤信息,在自己时间较紧张时,只阅读那些信用度高的作者发布的信息,而在时间较充裕时,可以扩大阅读范围。再次,在自主管理的初期,聘任专门的网络信息监督员案件。要实现更高程度的自主管理,必须从网络用户中选择网络信息监督员,高信用度的用户自然就成为网络信息监督员的候选人,当自主管理发展到最高阶段时,就不再设置具体的信息监督员了,而是由所有网民担当信息监督员,这时网民的个人信用度就成为评判效果的关键因素。最后,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中,读者难辨信息的真假,往往以个人的好恶选择性地认可信息,长此以往,会扭曲读者的辨识力。同时,一些花言巧语之徒,假借专家之名,骗取网民的信任,成为被蒙蔽网民心目中的“舆论领袖”。个人信用度可以揭穿这些网络骗局,为网络管理者发现和培养真正的“舆论领袖”提供依据,从而更好地引导网络舆论走向。

总之,基于信用度的自主管理模式体现了网络自律机制的主旨,即使用网络是每个人的事情,管理网络也应是每个人的事情。自律的主体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这是区别于其他管理模式的特色所在。该管理模式充分调动了网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了网络管理者与网民的直接对立,而网民在举报与被举报活动中明辨了是非,周而复始,就构建起了基于用户信用度的自主管理体系,实现了网民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目标。

二、考察网络行为的其他因素

除用户信用度外,还存在其他几个对网络管理和网络舆情监控非常重要、而信用度却无法涵盖的参数,它们是活跃度、传播力和覆盖度,[4]它们共同构成了网络言论的影响力。其中:

活跃度是指一个用户在网络中的活跃程度,主要用其发言与回复的次数来衡量。当然,从理论上讲,阅读量也是反映用户活跃程度的一个指标,可以用上网次数与时长来考察,但需要甄别某些用户长时间挂网而不操作的现象。同时,阅读网页是被动的网络行为,故初期可以不将其作为活跃度考察指标。

传播力可从被阅读量来体现,包括点击率、回复次数、下载次数和转载次数以及被多次转载而形成的传播链长度等。

覆盖度是指发布信息的内容所涉及的领域。由于网络内容纷繁复杂,故该指标暂且粗略地按网民对不同板块的参与程度来统计。

三、自主管理机制实施效果的预测

1. 启用“用户标志码”,强化个人信息的保护措施

参与主体间的相互监督与举报机制一方面极大地调动了网民网上参与的热情,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网民间彼此的猜忌,需要有更加严格的个人信息保护措施。为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引入“用户标志码”的管理机制。使用者的标志码设置主要有两种方法,分别是单标志码模式和多标志码模式。如果一名使用者在同一时间段内,只拥有唯一的标志码,则称为单标志码模式;反之则称为多标志码模式。单标志码与使用者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管理起来比较简单,但存在较高的泄露使用者个人身份及其隐私的风险。而在多标志码模式中,用户可以同时使用不同的网络标志码从事网络活动,从而降低了暴露身份的可能性。[5]

2. 能够激发网民积极参与的热情

由于有了信用度这把衡量标尺,在网民间产生了比较明确的竞争意识,一方面,他们比以往更关注各项网络活动,希望通过发现和举报其他网民的问题言行和高参与度来提高自己的信用度;另一方面,也在防范自己被其他网民举报,从而增强了对自身行为的约束。这种现象的出现既有好的一面,也可能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有益的方面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当前由于即时通信设备的广泛使用而带来的轻率与浮躁,使网民在发言前有了思考,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造谣与传谣现象的发生。当然,负面的影响则是增加了网民间彼此的猜忌。一定程度的自我防范心理是社会生活必需的,而过度防范则不利于人与人间的合作与交流,这也是要求网络自主管理与必要的引导手段相结合的原因之一。

3. 间接引导策略的实现

由于网络环境具有自由和开放的特性,采用传统管理模式不能消除网络传播的负面影响,而且过于严厉的管制手段反而会影响网络信息资源的正常开发与利用,所以应注重将心理学中的说服技术、暗示技术和团体规范技术综合运用到网络引导策略中。常规的引导策略,如主动设置议题、事先培养舆论领袖等,要与各种引导手段相结合,可以通过树立榜样或经各种暗示渠道乃至管理员与网民间的直接约谈进行直接与间接的干预。同时,在网页布局上,将信用度高的网民发布的信息排在前面,引导网民正面参与网络活动。此外,利益诱导策略也可以被用于网络管理中,如可以用一定的网络信用度换取一定的物质或金钱奖励,这种将虚拟利益转化成现实利益的做法在一些网络游戏中已普遍被使用,对玩家确实起到了巨大的吸引作用,采用信用度换物质奖励的策略,可以鼓励网民对高信用度的追求,也必定会成为间接引导网络行为的有效方法。

4. 能够大规模地减轻网络舆情监督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检测效率

与直接干预相比,自主管理的好处是高效、灵活,增强了自觉性、降低了成本。由于有了举报机制,从事网络舆情监督的人员不再需要逐条人工判读全部的网络言论,他们的工作主要是处理被举报的信息,从而极大地减轻了工作强度。当然,因为涉及信用度增减问题,对于作为裁判的信息监督员的判断能力有了更高要求,他们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对网民的举报给予明确的答复。

四、有待改进的问题

1. 划分他律与自律的界限。网络自主管理的目标是主动培养网民网络行为自律性的一种手段,是在现有他律主导下的有限自律。如何划分他律与自律的边界,辨明什么情况需要管理者及时干预、什么情况不需要,以争取他律下的较大自律空间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问题。

2. 虽然新网站已率先尝试了对微博社区的自主管理模式,[5]并效果很好,但受理网络举报的仍然是受聘的管理人员,还没有达到真正的网民自主管理。如何以信用度为标准,让信用度高的网民成为监督员,甚至最终让所有网络用户都成为监督员,从而达到完全的自主管理,是今后的追求目标。

3. 网民网络行为的改变具有隐含性和渐变性的特点。在如何评估自主管理的效果上,还有待探索更具体化、精确化的测评方法。

参考文献:

[1] 夏伟东. 道德本质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89-91.

[2] 王彤. 高校网络新媒体舆情监测与对策研究[R]. 天津市教育系统2011年调研成果,2011:1.

[3] 刘建明. 解析媒体传播力[J]. 传播学论坛,2010(12):59-62.

[4] 王彤. 网络实名制下的自主管理策略研究[J]. 当代传播,2013(1):48-50.

[5] 网络杂谈. 网络实名制:赞成与反对[EB/OL]. 2012-04. http://ar.newsmth.net/thre ad-9dc455548bf3fb.html.

[6] 参考消息. 新浪尝试微博社区自主管理[N]. 参考消息,2012-05-30(15).

作者:王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