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法制教育论文

2022-04-19

摘要: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呈现出了大数据特点。根据大数据的技术特点,提出基于数据驱动来实现高校网络舆情中的应急管理策略,并且利用大数据技术设计高校网络舆情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使得高校网络舆情应急管理更加科学合理,主动、及时发现网络舆情并发出预警,有效预防高校网络舆情的恶性发展,避免突发事件发生。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校网络法制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高校网络法制教育论文 篇1: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体系构建探析

摘 要: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当前必须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只有深刻理解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优化网络资源体系、健全管理体系、建立网络话语表达体系、壮大舆论阵地体系、强化队伍保障体系、拓展教育渠道体系,才能合理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体系。

关键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加强意识形态安全、抢占思想舆论阵地制高点、牢牢掌握网络主导权的战略需要。网络是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建设和管理工作,国家通过制定完善法律法规、出台政策,加强战略部署,规范互联网管理。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直接关系到我国意识形态安全。2014年底,中央59号文件颁布,特别强调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从战略高度开展了一系列工作部署。

高校是建设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国内外各种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交锋、争夺的主战场。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网络媒体成为西方国家推行意识形态的重要工具,各种社会思潮良莠不齐,对道德观、价值观及信仰认同的影响和渗透更隐蔽、更严峻,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安全。高校作为各种网络思想文化交流交锋的最前沿,构建全面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刻不容缓。

2.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环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领域、方式及手段上的延伸,更是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理念,它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单一的方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多元渠道和现代载体。党的十八大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网络快速发展的现实,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当前,门户网站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以其开放式、互动式、便捷化的特点,已经成为当下大学生信息获取和传播的主渠道。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给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墨守成规,只局限于被动的牵制改变,而应抓住机遇、适应网络时代发展,深入研究網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新方法,充分研究探索如何充分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独特优势,主动、自觉地适应网络载体的运作特点,创新教育理念,改进工作方法,以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手段,迅速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从而积极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

3.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实效性的紧迫任务。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需要从传统的单一主导式向多元化、互动式转变;教育重点从有形的管理向无形的教育转变。这种教育模式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重新思考和构建完善的工作体系,不仅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正确性、科学性、计划性,还需要对各种新媒体、新载体、新平台加以整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尤其是要针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必须从党的组织领导体系、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体系、规范管理的制度体系、学生党团的辅助体系和网络安全的预警体系等层面进行系统的建设。只有通过集中多方资源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地发挥整体效能,取得理想育人效果。

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体系构建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网络意识不强、“导师”角色缺位。与网络的发展速度和影响相比,虽然近年来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受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及实施推进的步伐仍然相对落后。网络最大的特点是开放性、及时性和互动性,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有效交流必须建立在互相认同和满足需求的基础上。但是,很多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还是习惯于传统教育模式,只是把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化工具和手段,以为只要把思想教育资源搬上网络或建个网站就行,而忽视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整体推进与实施。

伴随网络时代对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的变革,继而引发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创新,要以理论创新回答网络时代提出的新问题。当前,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不足主要体现在工作意识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自媒体、移动端时代的网络通讯与传播特点把握不够,思政教育网络建设的思路落后;对碎片化、视觉化时代的阅读与表达习惯认识不足,思政教育网络的语言与文本往往不合时宜;对评论化、开放化时代的言论与观点争鸣反应不灵,思政教育网络的内容往往缺乏论辩性。

2.资源布局滞后、内容形式单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很多高校都对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非常重视,建设了一批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或论坛,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也日益普及。但总体来看,目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相对较低是不争的事实,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统筹布局不够,信息割裂,联动力不强;平台建设滞后、内容单一,形式陈旧,语言呆板,影响力不足;主题网站的吸引力不强、被关注度不高;网络思政队伍缺乏专业性人才,专业队伍较弱,网络信息专家不多,思政工作者参与度不高,特别是高校各部门各自为政等问题,是很多高校面临的普遍困境。与此同时,高校思政教育网络资源和社会上的各类商业、娱乐、游戏网络资源处于同一时空、同一竞争平台。如果高校的思政网络资源没有特色、吸引力和影响力,那么在争夺受众的过程中必然会败下阵来,直接影响其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

3.意识形态漂移、价值判断模糊。网络不单纯是一个简单的信息源,更是意识形态、社会思潮的重要阵地。网络时代打破了传统媒体话语权的垄断,对主流意识形态形成了冲击和挑战。“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平等交互的对话表达方式,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层级限制,教育者不再是绝对“权威”;网络的“零时差”开放式传播,各类社会思潮良莠不齐,高校处于各类思潮交流融汇的前沿阵地。如果大学生对各种社会思潮缺乏辩证思考,就容易产生思想波动。特别是在全球化进程中,不同意识形态在开放条件下的竞争更加隐蔽。西方国家利用网络渠道,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往往采取更隐性含蓄的内容设计与传播策略,娱乐化、碎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年一代的政治倾向、价值判断和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

另外,社会转型时期各类矛盾频发,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产生了各种矛盾,如腐败、贫富差距扩大、各类群体利益冲突等。网络成为各种负面新闻的集散地,而主流媒体宣传的滞后、失语与网络负面新闻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更容易拨动、刺激人们的神经。网络舆论多元、思潮异化极易影响大学生的传统信仰和道德观念,甚至产生信仰动摇,这都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挑战。

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体系构建的对策建议

1.整体规划、全面建设,优化资源体系。网络正深刻改变着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已成为思想文化的集散地、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竞争的制高点。高校并非信息孤岛,网络的发展给师生的思维方式、沟通方式、表达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带来了诸多新的变化。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观念、行为模式、心理发展等方面都被深深地打上了网络烙印。在变幻复杂的网络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课堂和书本的简单整合,而是立足于信息网络系统的互联互通的“大融合”“大教育”。面对日新月异的网络发展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构建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对网络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和科学布局,加强组织协调和宏观管理,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当前和今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目标任务,整体设计网络资源建设任务,明确管理体系和规则,规划网络工作布局,既避免资源浪费、重复建设,又避免主次不分、各自为战。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整体合力,真正掌握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2.守土有责、协同配合,健全管理体系。齐抓共管、分工负责。建立起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领导责任。高校的宣传、学工、保卫、网络技术等部门,无缝对接,明确职责,覆盖到位,形成各部门、各院系、全校全员密切配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共同推进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要建立健全网络管理规章制度,继续加强对校园网、校内论坛的管理,加大对校内微博、微信公众号的管理力度,试行微博、微信备案制,通过必要的技术、行政、法律手段,尽可能减少各类不良信息的扩散和影响。第二,要加强网络道德与网络法制教育,引导、规范学生的网上行为,增强学生网上自律,使学生具有面对复杂网络信息自主判断能力,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和选择能力。

3.创新形式、内外兼修,建立网络话语表达体系。网络冲击着传统教育模式,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挑战,不仅对传统的教育理念提出新要求,对教育模式、内容、形式都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网络交流的日益普及,一些新兴的网络语言正逐渐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形成了特定的网络话语表达体系。“网言网语”在丰富人们思想情感表达方式和内容的同时,也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如果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了解网络语言,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表达方式,就很难融入网络的交流互动,更谈不上主动引导。

教育话语与受众接受心理的不对称使得网络思政工作吸引力不高,影响力不强,话语权偏弱。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必须在深入研究网络话语表达体系、在坚持正确教育方向的同时,着力研究适应当代大学生的网络表达方式和接受习惯,熟练使用和创新话语策略,实现传播效果和教育功能的效用最大化。要盡可能地贴近受教育者的实际生活、思想动态以及他们习惯的话语表达方式,不可生硬刻板、居高临下、脱离生活、空洞说教。思想政治教育者所作的话语表达在内容上要尽可能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在形式上力求与他们的日常话语表达方式相一致。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不断丰富和改善自身的话语形式,努力实现理论话语与生活话语的对接,以更加生动活泼、更接地气、更适应年轻人的话语风格来展开教育,拉近双方距离,实现良好的话语效果。

4.主动出击、疏导并重,壮大舆论阵地体系。网络带来传播迅捷、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信息同时,也掺杂很多负面信息,在全球化时代,更多网络信息和意识形态渗透、网络霸权、文化侵略甚至虚假、反动、色情、暴力等信息混杂在一起,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有些人打着言论自由的幌子,肆意歪曲事实,颠倒是非,恶意发布假新闻,混淆视听,对社会健康、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网络信息的控制难度越来越大。

要占据网上舆论至高点,引导话语权,必须主动出击,建立统一协调、反应灵敏、高效畅通的网络舆情收集、研判、报送、处置机制,对热点难点问题准确把脉,理性引导,组织专家学者对网络热点问题及言论快速反应、积极论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筑牢思想防线,提高网络免疫力。关注网络上的学生非正式组织,如微信公众平台、微博、论坛等,及时回应舆论关切,引导师生理性发言,同时要积极开展微博网评,利用论坛、微信平台等多种渠道,培育网上师生的正面声音,发挥他们网上舆论“定向导航”的作用。

化堵为疏,疏导并重,积极应对,坚持重大突发事件网络首发制度。通过论坛回帖、新闻跟帖、微博回应等方式及时客观传播信息,要杜绝在重大突发事件等关键时刻失语。同时,还要积极研究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和互联网传播的新规律、新特点、新趋势,加强对网络视频、QQ空间、微博、微信等新技术的研究,实现对互联网各类传播新载体的有效监控。

5.以人为本、夯实基础,强化队伍保障体系。网络信息化发展带动了技术设备的不断更新,高校应加大网络开发和建设投入,及时更新硬件设备,加快普及校园办公自动化,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数字化、网络化,积极开放网络教育课程,加强对新媒体技术应用和发展趋势的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创造条件。

要建设一支既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熟悉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熟练掌握网络技术,善于在网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专业队伍。重点建设好三支队伍:一是专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如思政课教师队伍、宣传思想工作者队伍等;二是以高校教师、学生辅导员为主体的兼职队伍;三是发展以学生骨干、BBS版主、微博微信“网络意见领袖”等为主体的“民间力量”。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意识形态安全、网络技能和知识水平培训,使其及时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体系的管理和维护技巧,积极运用微博、微信、QQ、飞信等自媒体、新媒体及手机移动客户端,疏堵结合,快速反应,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6. 无缝对接、去伪存真,拓展教育渠道体系。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思想政治理论课仍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面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和舆情的复杂态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进一步推进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探索和建设立体化、现代化、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主体活跃性和参与度,真正实现网上网下、课上课下无缝衔接和共同发力。例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思政课教学改革全面推进教学重点内容的创新设计,强化价值观引领,强化问题分析,着力解惑答疑,进一步提高现实针对性;已初步形成“专题讲授与研讨、社会调研实践教学、情景模拟与实景教学、现代多媒体网络平台教学”四大教学模块立体统一的教学新模式。例如:“概论”课组织所有学生参加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为期一个月的课堂辩论赛;组织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百年追梦”“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北京”“百姓心中的毛泽东”“我和父辈比精神”等为主题的社会实地实人调研。“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开展了“中国梦主题微电影”和 “中国精神、人文关怀微纪录” 拍摄展映活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以 “扶贫开放项目的设计与实施”为主题,组织学生进行决策分析,突出了哲学方法论的运用,举办了全校各班级的决赛和公开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集中进行了以“去伪存真”为主线的教学实践活动、引入课外实地调研、“情景再现(学生课堂演出)”教学和批判式论文写作,针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散布流传的、对青年大学生产生一定影响的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批判,增强“三个自信”。发挥课堂主渠道,还必须更好利用全校资源,更好建立思政课、专业课、学生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之间联系,才能真正发挥整体育人的合力。

总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由各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高校必须加快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积极利用网络媒体资源技术优势,变被动介入为主动介入,才能构建起全方位覆盖、全过程渗透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于 洋]

作者:李悦

高校网络法制教育论文 篇2: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应急管理探究

摘要: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呈现出了大数据特点。根据大数据的技术特点,提出基于数据驱动来实现高校网络舆情中的应急管理策略,并且利用大数据技术设计高校网络舆情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使得高校网络舆情应急管理更加科学合理,主动、及时发现网络舆情并发出预警,有效预防高校网络舆情的恶性发展,避免突发事件发生。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网络;舆情;应急管理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 背景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CNNIC)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较2018年底增长259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1.2%,较2018年底提升1.6个百分点。在这些网民群体中,学生最多,占比为26.0%。党过大学专科、本科及以上教育的网民群体占比分别10.5%、9.7%[1]。

大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新媒体传播平台,在微博、微信、QQ、客户端、直播平台、知识问答平台上进行信息的传播和分享。在这些新媒体技术的帮助下,使得网络舆情数据量急速膨胀,并且数据特征呈现多样性,具有大数据特点。因此,有必要分析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完善应急管理策略,基于大数据技术设计应急管理系统,提升高校网络舆情应急管理的水平。

2 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急分析

2.1 高校网络舆情产生原因

高校网络舆情产生的原因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校外和校内[2]。从校外来看,国内外政治军事、国家统一、民族情感、社会生活热点等问题会诱发,外部诱因也会引发高校网络舆情。从校内来看,高校内部管理方法不当、学生权益保护不当、奖惩失当、服务意识差、治安问题、学生个性突出等也会诱发网络舆情,比如说某高校食堂集体中毒事件、保安与学生发生冲突等问题,这些问题与学生个体息息相关,极易引起网络舆情的发酵。

2.2 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急特点

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群体对新媒体的依赖程度极高,信息的产生和传播速度都呈指数级增长。因此,高校网络舆情应急在大数据时代下也具备了一些新特点。

1)大学生群体网络参与度比较高。大学生群体人的整体年龄比较轻,想象力丰富,富有激情,往往会第一时间对网络舆情做出反应。然而,他们的思想意识却还不成熟,思考问题容易情绪化,对问题的认识往往浮于表面,容易受到不实消息的误导和负面网络舆情的影响。

2)网络信息内容多元化,数据类型复杂。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网络平台发布和浏览以图片、音视频为主的多媒体网络数据内容,与文本数据相比,这些数据的类型更加复杂、数据量也更大,爬取以及分析的难度也随之增加。

3)高校网络舆情突发性强,扩散范围广。由于大学生能够各类网络信息的渠道多、范围广,网络舆情的发生也呈网状快速传播,很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爆发舆情危机,往往使高校学生舆情管理者措手不及。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蔓延、扩散到更多的高校群体,甚至引起高校群体性事件。

4)高校网络舆情应急的敏感度较高。高校的一举一动都会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网络舆情事件不仅事关大学生,还会涉及学生背后的家庭,极易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因此,处理好高校网络舆情是有效防止严重事件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2.3 高校网络舆情应急管理机制

高校应该建立有效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预防和消除不良网络舆情的影响,不仅要维护高校的形象、利益和稳定,也要维护大学生群体以及社会公共利益。高校网络舆情的应急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了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快速反应、有效引导、部门联动[3]。

3 基于大数据的高校网络舆情应急管理

3.1 大数据在网络舆情中的应用

如图1所示为网络舆情大数据分析模型,利用大数据相关技术对大数据进行收集、分析、挖掘以实现一定价值和达成一定目标,将其具体应用到网络舆情的管理中。通过有效协调和利用各种大数据资源,在一定机制的推动下对网络舆情数据进行收集、挖掘、分析从而实现监测、预警、引导、控制并达到应急管理目的。

首先,它通過海量信息抓取、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对历史和现实数据的收集和挖掘,高校可以通过对一定地区以及时间段发生的相关事件数据进行汇总。其次,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进行有效的归纳总结。高校在面对突发的网络舆情事件时,可以通过大数据的网络分析,做出更有依据、更合理、更精准的应急决策。再次,在事后利用大数据对网络舆情产生的原因及应急过程中的各类信息进行融合分析,进一步提升应急管理的能力。

3.2 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应急管理策略

1)针对大数据特点,完善法律体系,应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发生。高校的稳定和发展事关社会稳定,要根据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的特点,完善法律体系,为高校应急管理提供法律的支撑。

2)建立多元合作联动,加强高校内部以及与高校、政府、企业的沟通合作。由于网络舆情信息传播渠道广泛,很难有单个高校或者组织来独立完成。因此,可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共同参与的合作联动机制。对于高校而言,可以与技术企业合作,将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等任务外包,并且加强高校内部以及高校之间的合作。

3)基于数据驱动提升网络舆情的应急管理水平,贯穿于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快速反应、有效引导、部门联动。通过对网络中的海量实时数据进行监测分析,基于数据使得应急预案的制定更加精准、精细,做出准确的有效引导,部门联系应对危机。

4)培养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要增强网络使用法制教育,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大学生更要懂得如何合理、合法使用公民的言论自由。

3.3 基于大数据的高校网络舆情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设计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网络舆情应急管理中,只有监测预警及时、分析研判准确,才能做出有效的快速反应,引导网络舆情,多部门联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如图2所示,高校网络舆情应急管理系统应对网络舆情动作的基本组成,包括了监测分析系统、引导决策系统、联动处理系统。

其中监测分析系统是基础,是应急管理的重中之重。高校应对校内外重要的网络信息进行监测,比如说校园论坛、QQ群、微博、微信、知乎等,采用大数据相关技术进行汇总数据、分析数据、提取主题、预测趋势、提前预警等。通过制定各种舆情评估指标,将数据转化成可以进行分析的信息,评估舆情产生的级别,能够主动预防网络舆情进一步的自我恶化而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

如图3所示,监测分析系统包括了数据监测系统、数据分析系统、舆情评估系统。具体功能:1)数据监测系统是通过采用大数据技术,对网络海量数据信息进行爬取和汇总,发掘出与主题相关的舆情信息输出。2)数据分析系统对异常数据信息进一步的分析,主动识别社会热点和敏感话题,对比事件特征对主题观点进行有效分类,输出分析报告。3)舆情评估系统根据评估细则确定网络舆情的级别,比如说可以将级别划分为橙色、黄色和红色,根据级别的不同,发出预警警报。

4 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以及应急管理机制,提出基于大数据技术实现高校网络舆情中的应急管理策略,使得高校网络舆情的应急管理基于数据驱动,更加科学合理。同时,提出设计高校网络舆情应急管理信息化系统,能够主动、及时发现网络舆情,根据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发出预警,有效预防高校网络舆情朝着恶化的形势发展,避免突发性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ac.gov.c n/2019-08/3 0/c_112493 8750.htm.

[2]李伶俐.网络环境下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D].成都:電子科技大学,2017.

[3]周洋易.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舆情预警研究[Dl.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8.

[4]卿立新.创新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管理[J].大数据时代,2018(9):68-70.

[5]闫素霞,班秀萍,王金苗,等.大数据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现状与对策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35(9):54-55,64.

[6]曹艳芳.大数据背景下政府网络舆情危机治理的策略[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7,18(2):58-61.

【通联编辑:光文玲】

作者简介:裴浩(1984-),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管理,大数据技术。

作者:裴浩

高校网络法制教育论文 篇3:

高校网络道德失范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高校网络道德失范现象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加强网络道德建设势在必行。文章对加强高校网络道德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高校 网络道德 失范

[作者简介]王晨晖(1971- ),男,山东日照人,山东交通学院,副研究员。(山东济南250023)

网络道德是对网络信息时代人们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而发生的社会行为进行规范和调节的伦理准则。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发展,网络道德正强烈冲击和影响着传统道德,网络道德失范现象不容忽视。如何认识网络道德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探索与研究新时期网络道德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乃至全体教育工作者的新课题。

一、高校网络道德失范的现状分析

网络给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乃至娱乐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不健康的网络道德问题也不断向传统道德进行挑战。传统道德依据社会舆论、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来判断一个人的品质,传统道德主要依靠人们自觉的内心观念来维持,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和社会性。一个有道德的人要学会并做到与他人和谐相处,要服从社会、集体、家庭或国家的需要。网络生活中,有悖于传统道德的现象普遍存在,高校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层出不穷。

1.网络信息内容的多元性,导致“西化”“分化”的意识形态冲击着传统社会道德标准的主导地位。目前互联网上50%以上的信息是英文信息,汉语仅为0.5%。网络内容及信息的发布呈多元性和非控制性,因此,网络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思想、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侵蚀,有害身心健康的黄色流毒、制造社会政治经济混乱的黑色信息、游戏赌博等大量耗财敛财的白色诱惑、庸俗化的灰色资料以及“黑客”的侵扰,使传统社会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

2.网络信息沟通的虚拟性,导致“麻木”“无奈”的道德意志冲击着传统社会道德基础的行为方式。调查显示,40%左右的大学生曾利用网络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80%以上的网民承认存在发布虚假信息和言论,网络诚信意识淡薄。“人机”交流,使现实世界中的人际关系出现隔阂,痴迷“网恋”使现实人际交往疏远,人际情感缺损甚至“畸形”。个体行为麻木不仁,意志消沉;个体心理紧张、孤僻,严重的便形成网络“成瘾症”“疏离症”。

3.网络信息占有的开放性,导致“自由”“解放”的自我意识空前膨胀,社会责任感缺失。虚拟社会的独特环境为网络道德主体提供了极大的自由空间,其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展示的隐蔽个性得以淋漓体现。网络“虚拟实在”的特性,使部分网民的现实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迷失,有近2/3的学生认为“黑客”是电脑创新人才。在摆脱了传统社会的管理与控制后,部分网民便制造病毒和黄色垃圾,网络成为他们宣泄的舞台。作为校园网中最活跃的网上空间,BBS以及聊天室中不健康的内容和黄色段子屡见不鲜。大学校园里置校规校纪于不顾,昼伏夜出的“网虫”大有人在,一度贪恋网络而丢弃学业或违法犯罪的事件时有发生。

二、加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高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青年大学生群体网络道德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到大学校园的网络文化建设,甚至会影响到整个社会乃至国家的未来。

1.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以几何级数迅猛增长,高校大学生成为主要“触网”群体。据调查,我国在校大学生上网的比例已经接近70%,在上海等地重点高校大学生中经常使用网络的平均达到90%以上,大学校园正成为我国Intrenet用户最密集的区域。

2.网络道德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调查显示,大学生经常使用网络的比例在60%以上,其中有网络成瘾倾向的达6.4%。另据报载,某高校试读和转学的学生中有80%以上是因为过度沉迷于电脑娱乐和网络聊天、游戏。当前,发生在网吧的悲剧及由于网恋诱发的犯罪、网上骗局等举不胜举,网络对高校学生的负面影响,已经引起教育界高度重视。大力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对青年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三、加强网络道德教育,预防和消除网络道德失范

网络社会说到底还是人的社会,信息时代需要人们的智慧和理性,更需要人们的道德风尚。预防和消除网络道德失范,构建健康向上的网络道德环境,是网络社会赖以存在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根本保证。

(一)规范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预防和消除网络道德失范的切入点

1.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网络道德建设。美国计算机协会就一般伦理道德和职业行为规范作了规定: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避免伤害他人;要诚实可靠;要公正并且不采取歧视行为;尊重包括版权和专利的财产权;尊重知识产权;尊重他人隐私;保守秘密。

美国华盛顿“计算机伦理道德研究所”推出了“电脑道德伦理十戒”:不应该用计算机去伤害他人;不应该去影响他人的计算机工作;不应该到他人的计算机里去窥探;不应该用计算机去偷窃;不应该用计算机去做假证;不应该拷贝或利用你没有购买的软件;不应该使用他人的计算机资源,除非你得到了准许或者做出了补偿;不应该剽窃他人的精神产品;应该注意你正在写入的程序和你正在设计的系统的社会效应;应该始终注意,你使用计算机时是在进一步加强对同胞的理解和尊敬。

2.国内网络道德的原则和道德规范建设。根据我国国情、传统道德和网络道德现状,需要制定以下网络道德原则和规范。

网络道德原则是:(1)全民利益原则。一切网络行为必须服从于网络社会的整体利益,网络社会新局面和网络运行方式必须以服务于社会一切成员为最终目的。(2)平等互利原则。网络社会中人人平等,网络行为主体既为网络信息和网络服务的使用者和享受者,也是网络信息的生产者和提供者,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3)自律原则。要求自己的网络行为自由必须在网络道德规则的范围内实现。

网络道德规范是:珍惜别人的劳动,尊重别人的智慧;不散发反动的、迷信的、淫秽的内容,不散布谣言,不搞人身攻击;要自尊自爱,提倡网络文明用语,要注意网络语言美,不谈论庸俗话题,不使用粗俗的语言;利用计算机技术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弘扬民族文化,与不道德的行为作坚决的抗争;培育知识产权意识,不盗用或抄袭他人的程序,不使用盗版软件等等。

(二)加强网络日常道德教育引导是预防和消除网络道德失范的立足点

网络道德的行为主体是使用网络的有思想意识的人而非机器本身。高校应适应网络发展的新形势,把对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生活的基本要求纳入学生管理规定之中,在日常管理和教育中加强对学生进行网络法制和网络道德教育,努力做好网络道德教育“四进”工作。

1.进课堂。把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公德教育,把网络道德、网络法规专题列入学生必修的“思想品德”课程,有些高校已经对此进行了有效的尝试。

2.进头脑。加强对上网大学生的自律教育,提高大学生判断信息和选择信息的能力。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大学生上网的法治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

3.进社团。高校应通过学生社团,组织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倡导网络文明,号召广大同学从自身做起,严格自律,以实际行动来影响和带动周围同学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不文明的网上信息,以正面引导的方式,形成网上道德和文明上网的风气。

4.进舆论。高校要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各种形式,加大网络道德的宣传力度。倡导褒扬善举德行,谴责鞭挞不道德行为,从而使整个高校的网络环境形成良好的道德动力。

(三)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是消除网络道德失范的制高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全面加强校园网建设,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高校必须将网络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注重网上正面引导,主动占领网络道德教育的空间。要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和有关要求融入网络道德教育之中,增强师生上网的政治意识、法治意识、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自律意识,增强抵制反动、色情、暴力和种族歧视等信息垃圾入侵的能力。

1.加强网络科学管理。首先是制度管理。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和相应的管理体制,强化网络法制教育。建立适应日益发展的网络技术、网络行为的法律法规和制度机制,通过纪律处分和利益机制的调控,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保驾护航。其次是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在学校的网络信息平台中设置信息“过滤器”,将不良信息拒之门外,在网页浏览器中内置不良信息过滤软件,以保证网上信息的文明、健康。

2.依托校园网,建设特色网站。要结合高校学生特点,创建适合大学生特点的网络平台,占领网上道德教育阵地,增加吸引力,提高感染力。目前,各高校多数建立了各种网站,但对学生的吸引力并不大,有材料显示,在经常上网的大学生当中只有10%的人数经常访问校内的网站。因此,要依托校园网,把握时代脉搏,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网上牢牢把握导向,唱响主旋律。加强网络服务功能,结合形势,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在网上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栏目,要从学生角度去思考,要立足于精神生活的高雅情趣,寓教于乐,增进学生对其中所包含的政治思想内容的认同,争取学生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有效地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要以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核心,探索建设一些学生参与性强的网站,建设“红色网页”,以丰富多彩的信息内容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心灵。设计上要图文并茂,尽力做到科学、合理、艺术、巧妙,提高吸引力,强化交互功能,不断将党的方针政策和文明健康的文化信息输入网络,引导大学生在网络中吸取营养,陶冶情操,增强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思想的能力,使校园网真正成为服务大学生、凝聚大学生的重要阵地。

3.开展网上道德教育。要加强网络互动交流。利用网络的互动特点,利用BBS,E-mail,OICQ,MSN,Chart-room等功能,建立网上道德教育平台,及时获得各种咨询和反馈意见,真正形成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教育、齐抓共管的格局,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易为学生接受,更符合“得人心、稳人心、暖人心”的客观要求,提高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效率。

(四)建立网络道德教育大系统并形成合力是预防和消除网络道德失范的着力点

德育工作倾向社会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封闭的学校道德教育不符合现代道德教育的趋势。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要注意校内外协调一致,建立学校、社会、家庭整合的道德教育系统。要大力培养一批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和勇于开拓创新、善于联系实际的德育工作干部队伍,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

网络道德教育同传统道德教育一样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做到管理、教育、引导结合起来,网上与网下教育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防堵相结合,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发挥作用,通过各种形式,树立高尚的网络道德,真正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工作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刘志伟,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4]王晨晖.网上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3(1).

作者:王晨晖

上一篇:电力企业生产管理论文下一篇:教育专业美术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