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道德素养分析论文

2022-04-15

摘要: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掌握和实践工作能力的提升,还需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进行有效培养,并逐步帮助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知识丰富、素养完善、品质高尚的优秀青年。同时,教师需要通过思想修养的教育实施来完善学生的综合素养,并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探究与学习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民工道德素养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民工道德素养分析论文 篇1:

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策略

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新闻人越来越关注新闻传播的效果。新闻报道要想不失其生命力、影响力,关键要体现“人文关怀”情结。这种情结表现在新闻报道中,就是要瞄准民众关注的焦点事件,把客观事件展现给社会民众,尊重民众的知情权,关注新闻事件中当事人的生存状况和生存价值,维护民众应有的人格尊严。

目前,我国弱势群体的基数庞大,他们的情况关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等重大社会问题。新闻媒体在报道社会问题中体现人文关怀,既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责任,更是社会的基本需求。因此,新闻媒体应该真诚地关注弱势群体,尽可能地对他们给予帮助。另一方面,还要积极探索减少弱势群体数量、缓和社会矛盾的方法,为维护弱势群体正当的权益寻求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

人文关怀既要关爱、贴近人的精神心理问题,同时要关心和满足人的精神心理需求。人文关怀是对社会中个体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生存条件、人的未来发展和人的尊严的肯定和思考。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关注和规避两个方面外,还要满足民众的知情权,突出民众的本位意识,提升媒体的职业道德素养。

一、聚焦民生事件,关注弱势群体

聚焦民生是将民生作为新闻关注的焦点,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感情。新闻报道要体现人文关怀,就要求记者深入生活,体验百姓的喜怒哀乐,以朴实生动的语言展现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境遇。新闻工作者应该想民众所想、急民众所急,深入挖掘社会民生中的新闻细节。如面对老人被骗后的悲伤欲绝、农民因假化肥而颗粒无收的绝望、留守儿童呆滞的目光、农民工的简单与迷茫等新闻报道,新闻工作者要做到对弱势群体与社会底层的关注和关怀,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媒体和社会的关爱。

二、突出民众本位意识,彰显人性关怀

人文关怀突出对人的尊重、理解、关爱和呵护,新闻报道应该呼吁民众本位的回归,要以民众为主体并且满足民众的需求。公共事件新闻不但要客观地报道事件,理智科学地分析事件的来龙去脉,还应该把民众的内心感受放在首位,把深情的笔触投放到公共事件中生命个体的生存状况上,让民众看到生命在事件中的真实情况。在最近H7N9型禽流感报道中,在及时报道防控治疗禽流感的同时,将更多的新闻视角和新闻语言集中在防控行动中的人和患者身上,展现出人性的关怀,激发巨大的正能量。

三、满足民众知情权,提升媒体公信力

媒体的职责在于,提供给公众欲知且应知而未知的事实。新闻报道展现人文关怀,就要尊重民众的知情权,客观、真实地把新闻传递给民众,传递给社会。虽然灾害是令人触目惊心的,但民众是有情感、有理智的,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民众的切身感受。在人的生命受到伤害时,新闻报道中展现出关切之情、体现出人文精神,是一种对人的生命光彩的张扬,同时满足了民众的知情权,也能进一步提升媒体的公信力。

四、规避个人隐私,注意语言措辞

新闻报道中尽可能设法规避不雅或者不宜公开的画面,规避不当的语言措辞,保障被采访对象的私人信息不被不法获取和公开,个人隐私和个人生活不受外界非法侵犯和干涉,体现出新闻媒体对采访对象的尊重和人文关怀。尤其在案件类新闻报道中,应该站在案件当事人立场进行换位思考,给予采访对象必要的人文关怀。在揭露违法犯罪、教育群众的同时,降低新闻报道对其家人可能产生的隐性情感伤害。坚决不使用具有歧视性的、漠视人的生命与人格尊严的措辞,尽量避免暴露采访对象个人隐私,维护采访对象的人身权益。

五、提升媒体职业道德素养,感受群众心声

新闻媒体在理论上是社会大众的指引者和教育者,但在实践中因为受市场利益的驱使,新闻工作者有时为了追求“卖点”滥用新闻资源,新闻报道缺乏人文品位,缺乏人文关怀,造成新闻报道的有失偏颇。因此,媒体应该不断提升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养。新闻工作者只有具备了坚实的职业道德素养、人文综合素质,才能真正尊重、关怀报道对象,公平、公正地反映报道对象的生存状态。

总之,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是现代文明的要求,是媒体必须具备的社会责任。新闻媒体作为社会良知的“守望者”,要更好地为民众与社会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新闻工作者对外界的敏感和敏锐当建立在人文精神的基础之上。新闻媒体也要不断提高从业者的人文素养,包括高尚的情操、敏锐的洞察力,坚持良知、维护正义,有道德、有激情,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小燕:《媒体新闻职业道德的缺失》[J].《青年记者》2010年第8期

[2]王谦:《浅谈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培养》[J].《今传媒》2011年第10期

(包头日报社)

作者:贾星慧

农民工道德素养分析论文 篇2:

知行合一

摘 要: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掌握和实践工作能力的提升,还需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进行有效培养,并逐步帮助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知识丰富、素养完善、品质高尚的优秀青年。同时,教师需要通过思想修养的教育实施来完善学生的综合素养,并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探究与学习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关键词:高职;行为规范;思修

古代哲学家王阳明曾提出:知行合一。也就是说,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教育者需要帮助学生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统一、实现能力与素养的统一、实现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的统一。因此,作为高职学校的思修教师和辅导员,笔者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还需要针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进行培养和教育,并逐步帮助学生实现全面进步。在教育实践中,笔者将会通过传统美德的知识教育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与美德,并借此逐步完善学生的传统美德与品质;笔者会通过社会公德知识教学逐步完善学生的社会公德素养,并借此有效提升学生的社会公德品质与意识;笔者还会通过我国法律法规的知识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法律意识、增长法律知识,学会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保护他人。最后,高职学生经过思想修养知识的学习与研究不仅能实现道德品质的完善,还会据此有效规范自己的行为、约束自己的举止。

一、传统美德强化行为规范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中华传统美德的知识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我国传统美德的内容与相关知识,还能促使学生以此为鉴,并逐步将传统美德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加以秉持。最终,学生将会在传统美德的学习与践行中成为知行合一的优秀学生。

例如,在学习《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这部分知识时,笔者为了强化学生的知识学习与践行效果,就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资源的教学引入来激发学生的课堂探究与讨论。在多媒体资源的观察过程中,学生看到了有一位学生护送老奶奶过马路的场景、看到了有一位年轻人扶起摔倒孩童的场景、看到了在公交车上为孕妇让座的小学生……经过多媒体小视频的观看,笔者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究视频中人物的行为符合哪些传统美德、如果是你遇到这些情况将会怎么解决?学生在笔者的教育引导和问题分析中积极思考、认真探究、主动讨论,并逐步得出以下看法:上述三种场景中的第一个场景,学生的行为符合尊老的传统美德;第二个场景中年轻人的行为符合助人为乐、爱护儿童的传统美德;第三个场景中国的小学生符合关爱弱势群体、关爱他人的传统美德。笔者肯定了大家的见解,并与大家积极讨论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上述场景应该如何处理和应对。最终,学生不仅完成了知识学习,还将传统美德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加以秉持。

二、社会公德完善行为規范

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每一位学生都是“社会人”、每个人都需要为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因此,笔者在进行思想修养教育时,需要通过社会公德的知识教学来逐步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并保证学生在社会公德知识的学习与研究中能够将社会公德的内涵与内容牢记在心,并借此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自己的言行。

例如,在学习《社会公德》这部分知识时,笔者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行为是符合“社会公德”的?哪些行为是违背、破坏“社会公德”的?学生经过短暂的思考和讨论,纷纷举手回答问题。于是,面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首先请学生说一说哪些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学生在回答过程中,有的说文明礼貌、有的学生说助人为乐、有人说爱护公物、还有的学生说保护环境……接着,笔者询问大家在生活中遇见过哪些不符合“社会公德”的行为?大家经过思考说:公共场合抽烟、随地吐痰、大声喧闹、旅游景点写“到此一游”……笔者肯定了大家的见解,并表示社会公德包含内容十分广泛,希望大家能够将课本上的知识加以掌握,并将这些良好的、符合社会公德的品质铭记于心,并借此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三、法律法规健全行为规范

法律是最低的道德准绳,一旦触犯法律,曾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在高职学生的思想修养课堂中,笔者还需要针对我国法律法规的相关知识来对学生进行讲解,并帮助学生建立懂法、遵法、用法、守法的意识与能力。

例如,在学习《依法行使法律权利》这部分知识时,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我国法律发展进程与基本的法律知识,于是在本部分知识教学中,笔者主要借助实例的课堂展示来帮助学生了解“依法行使法律权利”的行为和事件。在笔者的讲解中,学生通过“农民工讨薪”事件的了解和分析掌握了依法行使法律权利的意义和重要性,并表示自己也将在未来的生活中依法来维护自己与他人的合法权益、约束自己的各项行为。可见,学生在学习中实现了法律知识的掌握、法律意识的建立和法律素养的完善。

综上所述,笔者在针对高职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教育和约束时,如果仅仅依靠行为要求的提出与规定往往无法达成良好的教育管理效果。但是,如果教师将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育过程中,就能够帮助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实现良好道德品质的建立,并在知识实践与品质传递过程中实现“知行合一”。相信在笔者的教育引导和学生的积极配合下,定可以逐步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能力、素养、品质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金玲.论高职院校行为文化建设的内容及途径[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9,34(01).

[2] 李雯.论高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与养成教育引导机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1).

作者:干艳燕

农民工道德素养分析论文 篇3: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综述

摘要:农民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但也是收入来源不稳定、长期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的弱势群体。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农民工的规模将继续扩大。农民工市民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为此,本文对当前学术界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新阶段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研究综述

农民工作为我国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其总量已经达到2.53亿人。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农民工的规模还将继续扩大。农民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但也是收入来源不稳定、长期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的弱势群体。农民工城市身份的边缘化现象不利于四化的统筹发展,以及共同富裕与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为此,本文对当前学术界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新阶段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一、农民工问题的早期研究概述

国内对农民工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农民工数量的迅速增加,农民工问题成为国内研究的热点,学者分别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与人口学等不同学科拓展和深入研究了农民工的生存现状、生存环境、收入待遇、权益保护、医疗保险、教育文化、社会关系等问题,产生了大量著作和论文等形式的学术成果。早期研究农民工的著作集中分析了农民工的城乡流动问题,如,李培林的《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与社会地位》、李强的《中国大陆城市农民工的职业流动》、辜胜阻和刘传江的《人口流动与农村城镇化战略管理》、蔡昉的《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等。进人21世纪以后,对农民工问题的研究角度开始多元化。如,李培林主编的《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简新华等的《从民工潮到民工荒——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制度分析》、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蔡昉等的《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来自珠江三角洲的研究》、刘传江等的《中国第二代农民工研究》、王小章等的《走向承认——浙江省城市农民工公民权发展的社会学研究》等等,从多个方面对农民工问题展开研究。而以论文形式对农民工问题进行的研究更加广泛,如农民工流动与城镇化发展问题和社会分层问题、农民工的城市适应问题、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农民工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农民工与政府和市民的关系问题等等。总之,国内对农民工问题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一是农民工问题产生的原因、流动的致因和规模、流出方式、具体分布、内部分化及群体特征等问题。二是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基本权利、公共服务及政府作为等方面的研究。三是对农民工户籍制度及其相关衍生制度的研究,如就业制度、医疗保险制度、教育制度和住房制度等。这些研究为我国新阶段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深入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研究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市民化研究课题组认为,农民工市民化是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定居在城市,并逐渐成为市民的一种过程和状态,这个过程会伴随着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行为的变化。一方面,农民工市民化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结果,在某一个时段上,它是一种过程,在某一个时点上,它是一种结果;另一方面,农民工市民化必然伴随着文化的交融和生活、行为方式的变化。刘传江认为,农民工市民化包括职业地位和身份地位的改变以及自身文化道德素质、社会待遇的提高等多个方面。郑杭生认为,农民市民化是指作为一种职业和社会身份的农民在向市民转化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生存能力、取得市民基本资格、逐渐融入城市、具备城市居民基本素质的过程。赵立新认为,农民工市民化是农民逐步向城市市民转化的过程,是从农民身份转化为城市居民身份。它包括:户口的变动,由农村户口变为城市户口;地域的转换,由居住在农村转向居住在城市;产业的转换,由从事农业生产变为非农业生产;文化的转变,农民的生活观念、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等发生变化。胡杰成认为,农民工市民化首先是制度市民化,农民工由农民身份转为市民身份;其次是经济市民化,农民工在城镇中有相对稳定的工作,收入足够支撑家庭在城镇的基本生活,有稳定、舒适的住所,家庭团聚;第三是社会与文化市民化,农民工要形成城市化的生活、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

从以上界定可以发现,学者们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达成了一些共识。如,学者们都认为农民工市民化是农民工在城市经济地位的提升、获得城市市民的身份和权利、意味着文化素养的提高及与城市的社会融合等。

三、农民工市民化现状研究

现有研究普遍表明,农民工还没有顺利实现市民化,他们的城市适应水平较低,是一种“半城市化”和“虚城市化”,其在城市社会中普遍处于边缘化或底层地位。如,李强研究发现,农民工在城市社会分层体系中处于底层地位,二元劳动力市场将大部分农民工排斥在城市社会之外。刘传江认为,绝大多数农民工在城市的边缘和自我空间领域里“沉淀”为“外来边缘人口”,而且这种边缘性还存在代际传递现象。王春光认为,农民工在城市缺乏市民待遇,导致他们对城市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绝大多数农民工处于“半城市化”状态,并产生了社会隔离和边缘化问题。陈丰认为,尽管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进入城市工作,但事实上,从享受城市文明、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和各种不同层次需求来看,他们不仅缺少制度性接纳,还缺乏城市社会的认同;农民工只是城市边缘群体,他们处于一种“虚城市化”状态,而不是真正的城市化。

四、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研究

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是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的关键。农民工市民化是一个受综合因素影响的过程,要从多个角度全面考虑其面临的障碍。根据现有文献,现存一些制度、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互动、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社会资本和个人资本)、政府作为和农民工自身思想文化素质等是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障碍。

第一,户籍制度及其衍生制度阻碍了农民工市民化。程亮和郭剑雄认为,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较多,而制度尤其是户籍制度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户籍制度直接影响农民工所能享受的社会保障制度、医疗教育制度以及社会地位,而农民工的农业户口阻碍了他们在城市的生存和发展。王春光认为,“农民工”是一种制度性身份。也可以说,是基于户籍制度而设计的一整套制度导致了农民工问题的产生。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就业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等对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向上社会流动产生了消极影响。总之,现有研究普遍认为,农民工在城市首先面临着制度性排斥,户籍制度及其衍生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医疗教育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是农民工无法真正实现市民化的根源。这些制度产生的各种障碍,导致农民工在经济基础、政治权利、社会生活、文化和心理等方面无法顺利实现市民化。

第二,农民工与城市市民的各种摩擦和冲突阻碍了农民工市民化。从科塞的社会冲突理论出发,有学者认为,农民工与城市市民身份上的严重不平等、对各种资源的占有和争夺以及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差异合法性的怀疑是农民工与城市市民发生冲突的根本原因,而这种冲突阻碍了农民工市民化。蔡昉等学者提出了“既得利益论”,认为城市里的居民为了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会采取各种手段限制和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从而形成排斥农民工的各种歧视性政策,人为分割劳动力市场,阻碍农民工市民化。钱正武认为,农民工与城市市民的交往只限于业缘关系,在心理上存在着“社群隔离”现象。各种制度和体制导致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歧视,使农民工无法平等地与城市居民进行互动和交流,从而使农民工被排斥在城市主流生活之外,而城市市民与农民工两大群体的隔离不利于培养农民工的市民意识。王桂新等认为,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融合并不只是农民工单方面的问题,而是由农民工“融入方”和城市居民“受纳方”共同作用的过程。即使农民工单方面想融入迁居城市,但迁居城市居民“受纳方”的抵制态度也会影响其市民化进程。因此,农民工市民化受制于迁居城市的特质和居民态度。总之,农民工市民化是农民工与城市市民双向互动的过程,是两个群体之间逐渐融合的社会整合过程;不仅是农民工适应城市的过程,也是城市居民主动理解和积极接纳农民工的过程。因此,农民工与城市市民现在存在的各种摩擦、各种形式的冲突和群体间的隔离,已经成为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障碍。

第三,社会资本不足阻碍了农民工市民化。刘林平在研究深圳平江村个案时发现,平江人到深圳去务工和发展,依靠的是充足的社会资本,而不是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因此,社会资本是农民工市民化的重要依仗。曹子玮认为,农民工在城市中构建的社会网规模越大,获取的资源数量就越多,越有利于其实现市民化。反之,则不利于农民工市民化。刘传江和周玲认为,农民工实际占有社会资本的情况与农民工出现的边缘性特征高度相关,农民工是否融入城市的一个主要表现是其社会资本由传统关系型向以业缘为主的现代型转变。

第四,人力资本欠缺阻碍农民工市民化。张杨衍认为,受教育程度、是否受过职业培训和当前工作的持续时间等个人资本情况影响着农民工市民化。刘林平和张春泥认为,人力资本不仅影响农民工的就业、职业稳定性以及收入,还影响着农民工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化程度。张新岭认为,从根本上说,农民工面临长时间加班、收入低下、保障层次低、职业选择受限、就业空间狭小等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农民工文化程度总体低下且缺乏正常的劳动职业技能。因此,农民工自身人力资本不足是阻碍其实现市民化的重要障碍。胡平认为,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主要来自两方面:社会制度性障碍和农民工自身人力资本的欠缺。

此外,还有学者从各个主体认识上的误区,如城市居民、企业主体的短视行为等,来分析农民工市民化的阻碍。还有的从城市化进程、工会组织不完善、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和能力、农民工心理等角度分析农民工市民化的阻碍因素。如,钱正武认为,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在于:精神生活空虚、心理矛盾与冲突情绪严重、不愿参与政治、难以融入城市文明等。郑月琴认为,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在于心理和社会文化环境两方面,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需要调整农民工矛盾心态和建设城市文化。

五、农民工市民化的途径研究

农民工市民化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社会工程。应当加快剔除农民工市民化的诸多障碍,使农民工顺利融入城市、成为新市民。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市民化研究课题组认为,加快农民工市民化,需要推动政策、制度和机制等的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换代,通过产业调整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并完善城镇化建设,增强城镇功能,加快我国城镇化的步伐;加快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土地流转改革步伐,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何晓红认为,为了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必须要克服制度障碍、思想障碍、组织障碍、农民工自身素质障碍等的制约,通过加快法制进程、强化宏观调控、消除制度阻隔、重视教育培训、倡导人文关怀、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等来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朱信凯认为,根据我国国情,农民工市民化要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城镇化为方向,加快土地、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完善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谢建社基于社会分层理论,认为农民工市民化要根据农民工群体的不同特征渐进、分期、分批加以实现。林永博认为,为了实现农民工市民化应在六个方面下工夫,即,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保障农民工基本劳动权益,缩小其与城市市民的差异;建立和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创新有利于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管理制度;建立形式多样的廉租房制度;将农民工真正纳入城市的社会救助体系。欧阳慧认为,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应当分区域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构建过渡性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把农民工的住房安排纳入城市住房制度;建立城镇和工业征用农地与农民工转为市民的指标挂钩制度;为退出土地、举家落户城镇的农户建立专项扶持基金;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子女教育制度;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认为,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整体性政策框架与思路包括:促进农民工在城镇稳定就业,合理稳定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健全覆盖农民工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农民工的住房保障体系;建立覆盖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其参保比例和保障水平;推进农民工行使民主权利;完善农民工市民化过程中土地权利的实现机制,保护农民工的土地权益;以城市群为主体,增加城镇对农民工的吸纳和服务能力;建立福利和户籍合一的社会管理制度。此外,还有学者从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心理状态、农民工市民化与城市化战略的关系、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社会文化环境的改善等角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建议。

六、结论

综上所述,有关农民工市民化的研究已取得较丰硕的成果,并逐渐走向深入。从研究学科来看,参与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的包括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人口学和法学等多个学科;从研究内容看,农民工市民化研究包括了农民工流动、社会分层、政府作为、户籍制度、保障制度、社会建设、市民文化、公民权利等诸多方面。学术界普遍认为,农民工市民化是农民工获得城市身份、地位,并向城市居民靠拢、获得更多社会权利和保障、享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以及转变思想、生活和行为方式、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针对农民工市民化的诸多障碍,学者们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卫生制度、教育制度,以及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互动、社会资本和个人资本、城市化等方面提出了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建议。

作者:杨莉芸

上一篇:安全意识与煤矿安全论文下一篇:关于减压的企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