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语文素养分析论文

2022-04-20

“语文素养”是语文新课改以来的一个核心理念,到底为什么以“素养”代替“素质”,如何理解“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有没有引发更深刻的教育观变革,这一系列问题的探讨使我们不得不面对作为一个理念的改革性意义,并进一步发现由此引发的“素质教育”与“素养教育”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冲突。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教师语文素养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语文素养分析论文 篇1:

艺术类院校语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及其培养分析

摘要:我国重视中等教育,旨在为社会各个行业提供足够的职业性人才资源,为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近几年,艺术类院校发展迅速,学习艺术的学生数量在逐渐增多,实现了人才的多学科式发展。如今,艺术类院校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主要是人们的教育思维模式发生了转变,若想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与文化修养,语文教师应发挥自身的职业道德,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为学生树立榜样。为此,就艺术类院校语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及其培养,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艺术类院校语文教师职业道德培养

现如今,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在学习基本文化课程的同时,开设了多种艺术类课程,旨在挖掘学生在音乐、美术、戏剧、影视等方面的潜能,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语文是艺术类院校教学任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基础类文化课程。艺术与语文具有密切的联系,语文教师应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与文化修养,注重艺术学科与语文学科间的衔接,对学生开展一系列的艺术性训练,对学生艺术学科学习具有良好的帮助。

一、艺术类院校语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当前,艺术类院校数量急剧增加,艺术类学科设置呈现多元化的态势,旨在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旨在培养艺术人才。语文是艺术类院校中各个艺术专业的基础文化课程,学习语文能充分锻炼学生的文化素养与艺术品格,且语文也蕴含有一定的艺术特色,都是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结晶。在文化课程与艺术类课程中,语文与艺术类课程间的衔接最为密切,语文教师在灌输基本语文知识点的同时,多多联系艺术学科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足够的艺术性元素,在提升学生基本语文基础点的同时,也能实现对学生艺术知识点的灌输,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若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科间的有效衔接,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将基本的语文知识点与艺术性观点传递给学生,会对后期学生的艺术学科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艺术类院校语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内容

1.基本的职业道德知识

在艺术类院校,语文是基础性课程,若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选择一个优质的语文教师非常关键。在选择语文教师时,教师必须具备基本的语文专业素养,必须通过专业考核,在语文教学中拥有独到的见解与知识素养,掌握基本的职业道德知识,是对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应提升自身的语文专业素养,饱读诗书,不断的拓宽自身的专业知识面,掌握创意性的语文教学手段,满足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课堂中重视对学生的科学引导。此外,教师还应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将艺术学科与语文学科相结合,可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2.爱岗敬业

除了基本的语文知识外,教师还应爱岗敬业,意识到自身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进而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作为教师就应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与义务,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重要目标,也是对教师语文教学能力的充分肯定。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责意识,教育与人,能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也可通过微信、QQ等平台为学生提供语文知识点的讲解,不受空间与时间的限制。

3.关爱学生

作为教师,应及时为学生提供服务,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与呵护,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兴趣爱好,能有助于后续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艺术院校的学生纪律相对较差,学生自律性差,且学生都选择住校,长时间无法回家。为了端正学生的学习心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对学生进行管理,经常与学生谈心,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日常生活,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一系列苦难,让学生无所顾忌地参与到学习之中,是教师职业道德发挥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艺术类院校语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

1.增强自身的职业素养,实现语文与艺术学科的巧妙融合

现如今,相较于普通的文化课而言,艺术性学科也并不逊色,且随着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教师事业的不断改革与发展,艺术类学科设置更具多元化,能满足学生来自不同方面的需求,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又拓宽了道路。作为艺术类学校的语文教师,其所占据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应转变传统语文的教学模式,应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应与所属的艺术类专业相结合,注重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衔接,既可灌输语文知识点,还能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教师应具备高度的职业素养,了解自身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应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将语文与艺术融合在一起,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兴趣,对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例如,对于戏剧类专业教学来说,教师应把握戏剧学科的关键点,在开展语文知识点教学时,可以用戏剧的形式对语文知识点进行演绎。在语文中学习《西游记》的相关片段时,为了更好地充实课堂,教师应在课下对《西游记》中所涉及的情境进行研究,根据情节与角色的设定,来充分设计与完善课堂,保证自身的教学计划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2.积极推进心理教育学习,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

在教师职业道德中,心理素质教育也是一项关键要素,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能有效端正学生的心态,消除学生消极的情绪。在艺术类学校中,相较于文化课来说,艺术学科的竞争力更大,学生为了日后的发展都拼劲全力在训练艺术课程,存在一点瑕疵就可能会被社会所抛弃,在此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与就业压力大。教师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足够多的德育思想,首先要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系数,这样才能严格规范学生的行为与生活态度,应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借助微信、QQ等聊天平台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在艺术类院校中,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班,专门为教师提供学习平台,以便后续教学工作的全面开展。

3.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发挥榜样带头作用

为了培养语文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学校应积极开展一系列的教师培训与实践类活动,针对不同的艺术学科展开不同的实践训练。学校安排教师到著名的艺术类院校进行学习与进修,了解其他学校语文教师的教学情况,从中总结经验,结合学生所学习的艺术学科内容,意识到自身所存在的不足,既要具备专业的语文教学能力,还要增强艺术学科认知,提高心理健康系数,以学生就业为前提,发挥自身的榜样带头作用,利于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中等院校应从实际出发,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为前提,充实教师的学习生活,能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获取教学心得,了解艺术生的特点与兴趣,在学科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以职业教育为前提,从长远角度着手,锻炼与培养学生的艺术专业素养,将艺术与语文相互衔接,进而打造更为实效性的课堂教学体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目前我国中等教育的发展形势来看,艺术类院校的数量在逐渐增加,艺术学科的类型在不断增多,利于实现学生的多向发展。为了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与文化涵养,语文教师应发挥重要作用,将艺术类学科的知识点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全面考量。为了培养语文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应加强对语文教师的培训,注重语文教师的德育教育,增强语文教师对艺术学科的认知,寻求学科间的衔接点,以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甄静.高职艺术专业语文课教学要与专业定位相适应[J].辽宁高职学报,2011,(04):26-27.

[2]全昌雄,赵明香.论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J].文学教育,2012,(07):95-96.

[3]孙璐.浅谈促进中职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课堂教学艺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5,(13):125-126.

作者:米合尔尼沙·依那依提

教师语文素养分析论文 篇2:

“语文素养”与教育观变革

“语文素养”是语文新课改以来的一个核心理念,到底为什么以“素养”代替“素质”,如何理解“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有没有引发更深刻的教育观变革,这一系列问题的探讨使我们不得不面对作为一个理念的改革性意义,并进一步发现由此引发的“素质教育”与“素养教育”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冲突。

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将人们早已习惯的“语文素质”、“语文能力”改为“语文素养”,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置于四大基本理念之首,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据统计,仅前言部分的“语文素养”反复出现达6次之多,“语文素养”已经作为语文教育的一个核心理念出现,可见其地位的重要性和目标的明确性。新课标提出“语文素养”,不仅在语文教育界扔下了一枚重磅炸弹,而且在整个教育界同样引起了强烈反响,相关的争鸣和讨论仍在不断进行着。

到底为什么以“素养”代替“素质”,如何理解“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有没有引发更深刻的教育观变革,这正是本文需要加以阐释和论证的内容。

一、“素养”是一个学习和实践意义的词汇

什么是“素养”?孙云晓说过:素养是在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一种价值观、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对人的态度、对人的行为等起稳定作用的素质才能叫做素养。这种素质融会成你生命的一部分,是和人的态度、人的价值观、人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连的,是近乎于本能的,是不需要什么条件、不需要外部压力、不需要别人的提醒,就会自觉自愿、心甘情愿地去做,这才能称之为素养。从以上一段话里面可以看出,孙云晓理解的“素养”,是包含了“素质”意义的一个词汇,它是人们生活和生存的一种素质反映,是人们通过长期的自觉的学习和实践所获得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认识。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会不加区分地直接将“素养”与“素质”混在一起使用呢,它们之间的根本属性有没有联系呢?我们发现,把道德素养说成道德素质,专业素养说成专业素质,科学素养说成科学素质的情形比比皆是,这里面到底有没有可以区分的东西呢?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素质”的意项有三个:①指事物本来的性质。②素养。③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素养”的意项只有一个:指平日的修养。而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辞海》1989年版的两个词语解释稍有不同,“素质”的意项只有一个: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某些素质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实践和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素养”的意项有两个:①经常修习涵养。②平素所豢养。从这些意项来综合比较,我们认识到,“素质”突出了事物先天、本来的性质特点,从生理学概念上分析,它关乎有机体与生俱来的生理解剖特点,即生理学上所说的“遗传素质”,它是人的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而“素养”则更注重于平时训练和实践中获得的品行和气质等修养,是指一个人在品德、知识、才能和体格诸方面在先天性的条件下经过后天性的学习与锻炼所达到的综合结果,能对人的各种行为起到长期的、持续的影响甚至决定作用。

可能考虑到现代汉语的运用习惯和人们的接受状况,“素质”之中还有一个意项就是“素养”,说明“素质”一词已经发展出了“素养”意义,这样一来,“素质”与“素养”之间就有了交叉关系。于是,人们也就不再加以认真辨析了,这也构成了目前很多人并没有将两者区分开来的真正原因。

我们再从几则古典文献上来看“素养”一词的来龙去脉,《汉书·李寻传》说:“马不伏历(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宋代陆游的《上殿札子》云:“气不素养,临事惶遽。”元代刘祁的《归潜志》卷七:“士气不可不素养。如明昌、泰和间,崇文养士,故一时士大夫,争以敢说敢为相尚。”这些句子之中的“素养”均有“修习涵养”的意思,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动作性词汇,至于“素养”演变成名词性词汇,是词义的一种发展,也是多项性的一种表现。

无论“素质”还是“素养”,都有一个“素”字打头,而“素”字是一个会意字,上是“垂”,下是“糸”。糸,丝。因为织物光润就容易下垂,本义是指没有染色的丝绸,后来就形容不加修饰的白色。《论语》: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翻译出来,就是:子夏问:“(《诗经》上说)‘美妙的笑靥多美好啊,顾盼多姿真多情啊,素粉描面更娇俏啊’。这几句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就像绘画一样,先有了白底子,然后才可以画上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之后呢?”孔子说:“给我启发的人是你卜商啊!现在可以与你讨论《诗》了。”我们暂且不论孔子赞赏子夏的原因,只讨论这里的两个“素”字,用的是同一个意思,都是指白色的底子。那就说明了“素”字的基本意义在诗经时代就已经十分明确了。所以,“素质”与“素养”之中应该包括这样的一个基本的意义,再加上“素养”具有的动作意义和自觉行为,“素养”已经不再是一种简单的习惯,而是变成了对社会公德、社会规则的一种理解,变成了一种生活的价值观和对待社会、对待他人的一种尊重,更可见“素养”用于人类成长生活之中的恰切性。

二、“语文素养”是教育观的一个重大突破

“语文素养”作为新课程语文标准的一个关键理念,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改革性意义的。因为语文素养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学生整体素质在语文方面的表现。

从行为层面来看,“语文素养”在语文学习中有一个长期修养和训练的过程,具有一个动态性的持续作用的过程。一旦形成了良好的语文素养,就能获得健康美好的生活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所以,实施语文教育,“语文课程应帮助学生获得内涵丰富的语文素养,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有效地发挥其作用,能适应需要,继续发展,不断提高。”

“语文素养”新理念的提出,较之“语文素质”更具创新性、合理性和前瞻性,更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也更有利于语文教育的良性发展。“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单纯由教师传授来完成的,也不是一种语文学习的终结状态,而是由学生自由地把优秀语文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涵养,伴随着语文教育过程而持续进行的一个过程。比较而言,“语文素质”只是一个名词性的词素,反映的是语文学习的一种静止终结状态,而“语文素养”却能揭示出语文水平生成的特点和原因,反映的是语文学习的一种行为过程状态。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程正在由过去孤立的知识传授及单一的技能操练形式,向一定情感与态度支持下的综合素养教育方向发展。“语文能力”的一般理解为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属于一种功用性素养的范畴,也可以叫做“能力素养”。人们已经不再把语文简单地理解为静态的知识和能力体系,更多地把它视为由一定时间、空间和语言运用构成的生态系统。新课标也突出体现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素养的设计思路,例如高中语文课程由五个必修模块、五个选修模块组成,以期促进学生语文鉴赏、应用、审美和探究等能力的和谐发展,获得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语言文字能力。用“语文素养”取代“语文能力”,意味着语文教育模式的重大突破与变革,将以往传统的孤立而显性的知识和能力教学,变成了鲜活而隐性的素养教育,形成了对以知识传授为重点的教学内容的冲击和对教师单方面课堂教学行为方式的变革,推进了文本与读者之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对话距离,开始着重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更多地注意语文知识和语言技能在实际运用状态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态和规律。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的高低,关键在于一个人对语文主动积淀的厚实程度。当语文知识积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人身上形成一种富有个性的文化底蕴。

华东师范大学巢宗祺教授在谈到为什么要用“语文素养”的问题时说:过去的语文教学,强调的是知识与能力这两条线,但语文教育中有些东西是无法纳入这两条线中去的。比如“语感”,它就不仅仅是一种能力,又如,过去将“语言积累”放在“知识”一块,也是不妥的。因此,用知识和能力还不足以概括语文教育的全部。现在的“课程标准”中采用“语文素养”,就是出于对学生整体素质在语文方面的表现,以及对这种目标的追求而提出来的。因此巢宗祺教授认为,“语文素养”这个概念,范围自然比“语文能力”更广了,增加了文化品位及修养,体现了语文的特点,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现了现实能力与前瞻能力的综合性的追求。

从“语文素质”、“语文能力”到“语文素养”,是新课程语文教育观的一个重大突破,标志着语文教育界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地位、目标和方法进行了全面反思,使语文教育绝不停留在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和知识积累的教学上,而是追求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的教学,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完美人格的塑造,是对历次语文教学大纲的一次历史性的超越。

三、“人文素养”是人之为人的第一素养

一个人的生活世界之中有着三大精神支柱:科学、艺术与人文。科学讲真,给人以理性;艺术讲美,给人以感性;人文讲善,给人以悟性。科学强调的是客观规律,艺术注重的是主观情感,而人文则渗透在两者之间,既有深刻的理性思考,又有深厚的情感魅力。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能没有科学,也不能没有艺术,更不能没有人文,所以,我们也可以把人的综合素养概括为科学素养、艺术素养和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从广义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基本素养包括了思想素养、道德素养、心理素养、业务素养、身体素养和文化素养等诸多内容,从结构上讲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种素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即任何一部分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都会受其他素养的影响和制约,并反作用于其他素养。其中的“人文素养”则是一个人立地为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它包括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社会及自然的关系,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在其中。一个人一旦缺乏了人文素养,失落了人文精神,必然会制约个人乃至社会、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

个人人文素养的质量是个人健康发展的结果,社会人文素养的质量是社会健康发展的结果。要提升人文素养,最关键的是要实施人文教育,包括语言教育、文学教育、史教育、哲学教育、艺术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等,在人文教育中接受文化的基本传统、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获得本民族共同认可的基本世界观、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促进个人同社会之间的相互认同。因此这种教育不是纯粹的知识教育,而是思想观念教育和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生命方式的教育。促使人文素养的形成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需要长期的熏陶和养成教育才有可能实现的目标。人文教育是通过优秀的人文文化来实现的,而优秀的人文文化则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通过不断的积累、提炼和升华而逐渐形成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当今时代以优秀的人文文化来武装学生的头脑、陶冶学生的身心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当前来讲,要想提高整个社会的人文素养,必须从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出发,从基础教育抓起。不仅要在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之中进行,还要在理工学科课程之中开展人文素养的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传统观点认为有了人文知识也就有了人文素质,于是乎在推进人文教育的时候,往往只是把文史哲的知识推介给大家。其实,人文素养的前提是人文知识的储备,但仅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人文素养的具备在于对人的关注和关怀,少却了这种对人的关注的人文精神,是谈不上具备人文素养的。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在具备了相当的学识水平、掌握了科学的艺术手法之后,尤其需要具备完美的人文素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教师人文素养的具体水平直接作用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水平,教师人文素养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的价值观、思想观和审美情操,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建构起到持久和深远的影响。

有人说,物质与精神,经济建设与人文修养,是社会前进与发展的两个翅膀。如果顾此失彼,不能协调发展,我们就会举步维艰,更不用说展翅飞翔了。因此,重视人文素养的养成和提高,在建设物质家园的同时,建设好我们的精神家园,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一件大事。

四、“素养教育”是一种根本的人生教育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性质与地位”中十分明白地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除了“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素养”作为一个核心概念提出来之外,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稿)》之中,同样随处可见“素养”一词,如“人文素养、文化素养、科学素养、健康素养、技术素养、数学素养、艺术素养、美术素养、音乐素养”等,其中的“科学素养”已经是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许多学科的核心概念。

至此,我们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现象,许多课程标准频繁使用“素养”一词,有的弃“素质”而用“素养”,有的和“素质”混合使用,两者之间已经没有了明确的区分,是不是在说明一个重要倾向,“素养”一词更具“后天教养效果”的意味。课程标准的编制者使用这个词时,一方面是在有意无意地强调课程的育人能动性,希望通过课程改革,努力营造良好的“课程育人环境”;一方面是在强调发展学生“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如果以上分析成立的话,实施“素养教育”已经势在必行。我们都知道,素质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的。要避免把教育纳入应试教育的轨道,我们就必须认识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的诸多方面。素质教育强调全人、全面、全程的教育,讲求因材施教,追求健康成长,反对应试教育片面强求升学率和重知轻能而忽视做人的教育。虽然素质教育已经作为教育方针之中的一个基本国策成为了国民的一种共识,然而,由于素质教育的“素质”一词的根本属性问题,往往使得教育的过程性、习得性和自主性不够明确,与当初新课程标准大张旗鼓地宣传“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还有一定的距离。如果以“素养教育”来反映“素质教育”内涵,也许不仅具有根源意义,而且具有发展意义。“素养教育”并不回避“素质教育”,它只是对“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补正。如果能够改变以往一种以“应试教育”的对立面出现的话,当以“素养教育”最为恰当不过。

“素养教育”首先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是提高文化修养、培养高尚情操、塑造高尚灵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教育。素养教育是一个使人不断获得自由、走向解放、展示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过程,是一个自由、自主、自觉的学习主体的培育过程。“素养教育”也是一种发展性和终身性教育,它把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放到重要地位,强调突出学生主动学习和自觉学习的方式,一改以知识积累为取向的单项式传授教学模式,转向以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为取向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式的学习,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喜欢学习和学会学习,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素养教育”更是一种个性化和社会化教育,它特别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经常启发学生对自身的素养进行理性的反思和纠正,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重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在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促使学生的素养发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能够勇敢地担当起社会赋予的历史重任。

一个人的素养不仅是个体生存和自我成长的必要条件,也是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素养是可以培育的,是可以发展的,也是可以形成社会效应的,因而“素养教育”是当今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题中之义。

作者:储建明

教师语文素养分析论文 篇3:

谈小学语文教师核心素养的界定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培养小学语文教师核心素养的重要性,然后阐述了语文教师核心素养的辨别,最后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师核心素养的界定,以促进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学科不断发展,同时提升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学生日后发展和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师;核心素养;界定

【基金项目】泰山学院教师教育研究专项课题“小学语文教师核心素养的贯通式培育研究”(JY-02-201919)。

新课改要求育人者自身必须拥有非常高的综合素养和较强的教学能力,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思想观。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党中央十分重视教师的核心素养,要求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开展科学合理的语文教学,促进学生积极健康成长。教育工作者要通过不懈努力,培养一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学生日后工作、生活和学习奠定基础。我国是在2014年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概念的。教育部十分重视培养教师和学生的核心素养,希望可以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将立德树人这一目标置于教学全过程,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

一、培养小学语文教师核心素养的必要性

小学语文教育是学生整体文化素养提升的基础,也是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小学语文教师核心素养的提升,能更好地促进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和主体性发展,能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审美情趣、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发展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拥有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师才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小学语文教师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直接接触学生。注重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可以使语文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对语文学科发展十分重要。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语文核心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掌握核心素养内涵,落实素质教育。语文教学不但能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能提升学生分析能力,为学习其他学科奠定基础。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与学生的语文素养一样重要,二者共同发展才能促进语文教学发展,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拥有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个性化成长,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文化和审美,促进学生积极健康成长。其次要注意教无定法,不能一味提倡新兴教学模式,使学生过度自由和放松,不利于学生成长。教学和发展都要适度,只有适度才能利用多元化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打破语文学科局限性

语言和文字的概念十分丰富,并且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的必备知识。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认字、写字、阅读和写作能力,这些方面虽然看似比较全面,但限制了学生发展。尽管很多语文教师在不断增加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知识比重,但语文学科知识仍具有一些工具性,这样的语文教学无法传播充沛情感和价值观。这种教学模式具有诸多弊端,容易脱离语文学科的最终理念和最终教育目标。教师通常会不自觉地使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导致语文学科教学变得枯燥乏味,而很多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完成学习任务,不利于成长和发展。

并且,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不能充分开发学生智力。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可塑性较强,只有深入挖掘语文学科内容,才有可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会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通常会采用反复读诵或者练习的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具有较强的机械性,不利于学生发展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只有拥有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师,才会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打破传统模式的弊端。

二、语文教师核心素养的辨别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公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提出了中国学生应具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明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可以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解决“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新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核心素养呢?教师应该加深对语言相关要素的理解,准确把握语文教师核心素养,深化教育改革步伐,提升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一)文化和审美属于语文教师核心素养必备要求

语文教师必须拥有非常强的文化和审美能力,才能提升学生的语言素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承载着诸多传统文化内容。语言是文化的代言,也是文化的载体,通过语言和文字,学生可以充分了解文化魅力和传统文化内涵,有效发扬民族文化。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传承传统文化内容。但传统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并非可以快速全面掌握,这便要求语文教师拥有较高的核心素养。界定和明确核心素养以及语文核心素养,能为学生打下扎实基础,促进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同时,语文教师要具有非常强的审美能力,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提升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语文教师可以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优秀作品,使学生具有一定辨别和欣赏美的能力。学生会在欣赏过程中逐渐加深对语文学科的了解,并体会到祖国山河之美。语文教材的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语言美和情感美,提升学生的鉴赏和审美能力。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对文字美学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学生通过深入发现和了解语文学科,可以形成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培养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审美和鉴赏能力非一日之功,需要小学语文教师不断努力,才能形成滴水穿石之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育人价值,培养高素质人才。小学语文学科的学习是为学习其他学科奠定基础的,只有拥有较高语文核心素养的学生才能从容面对其他学科。

因此,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应该包括四个具体方面,首先是较强的语文能力,主要是指写作、表达和阅读等能力;其次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全身心投入到语文教学中,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再次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格素养,引导学生发现美好品质;最后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将包罗万象的语文知识传递给的学生,满足学生需求。

(二)不能將思维错认成语文教师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学科思维性非常强,但不能将思维当作教师的核心素养。因为思维是教师和学生必备素养,只有具有强大思维才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没有接触到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之前,思维性便是其基本的应具备能力。同时,学生会由于学习内容不断增加而提升阅读和写作能力,其思维能力也会随着成长而增强。学生在进行写作练习时,抽象思维和逻辑能力会不断增强;在分析语文教材时,想象思维会不断发展;在辨别语言时,辩证思维会得到发展。因此,在学生不断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思维能力也会随之不断增长。

学生的思维成长离不开对语文学科的学习。不能将思维能力纳入语文教师核心素养,主要是因为思维比较抽象。虽然通过不断教学可以提升思维能力,但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都无法针对思维进行具体训练。因此,语文教师虽然具备思维性,但并不能将思维纳入语文教师核心素养范畴内。思维蕴含在教师的语言和教学方方面面,语文学科与思维密切相关,但基础教育阶段的很多课程都是在发展学生思维,因此无法界定语文教师的思维独特性,也无法将语文教师思维纳入教师核心素养。虽然我国在不断发展素质教育,但不能给语文教师和语文学科增加太大压力。教师可以借此良机,彻底改头换面,这样做有利于语文教师准确培养和发展核心素养。

三、语文核心素养的具体界定

语文教师的相关素养分为素养、核心素养以及语文核心素养,这三个是相近但有所区别的概念。所谓语文核心素养的界定,是指语文核心素养的范围。下面将阐述素养、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的具体范围,帮助人们了解语文教师的相关素养。

(一)素养的具体范围

我国是具有优秀文明的古国,“素养”一词最早可追溯至汉代。《汉书·李寻传》中提到:“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宋代陆游在《上殿札子》中提及:“气不素养,临事惶遽。”这里的“素养”指的是修习涵养的意思。自我国推行素质教育以来,“素养”一词便经常在各类文献中出现,但各类专家学者都没有对“素养”进行界定,主要是因为我国出现“素养”一词时间较早,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素养”的含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将“素养”解释为“平日的修养”。虽然汉语词典对“素养”做出了明确的解释,但“素养”一词运用到不同文章中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含义。“素养”主要是指人在某一领域的水平,也有一部分文章中的“素养”单纯地指修养。因此,通过整合汉语词汇不难发现,“素养”与“素质”“技能”概念相近,但“技能”所涵盖的内容较为单一,虽然“素质”这一词的内涵在发展中不断地丰富,但相比而言,“素养”一词更科学全面。因此,我国在不断推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提出了注重培养和发展师生的素养。可以说,“素养”一词全面涵盖了主流价值观,更加符合教育目标,对教育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方便教师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核心素养的具体范围

“核心素养”的“核心”指的是中心,中心是指事物最主要的部分,因此,“核心素养”便是指主要的素养。提倡培养核心素养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理念,对教育改革和教育深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教学揭开了新的篇章。我国教育专家学者和西方国家教育专家学者都在不断深入研究核心素养,希望可以通过核心素养推动教学改革,促进教育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不难看出,世界各国都对教育十分重视。我国著名教授林崇德先生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在目前教育界中是比较有权威的,他认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因此,发展和培养教师核心素养,可以回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核心素养是现代社会人们必备的品质,也是教育最终的目标,只有不断根据学生特点调整教学策略,才能将立德树人理念贯穿教育全局,培养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语文核心素养的具体范围

想要理解语文核心素养,首先要对语文学科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认知。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科素养的一种,是核心素养在语文学科领域的具体化。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并能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灵活运用的语言能力;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语文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要素构成。这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既有所侧重又相互融通。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之间是依存关系,两者之间能够互相支持;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语文学习也是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品质发展的重要途径。

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语文学科时培养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思想观。因此,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和教师必须共同具备的品质。语文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都离不开语文核心素养,因此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学科的价值体现。教师拥有语文核心素养后,才有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语文学科教学效率和质量,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价值。本文所探讨的语文核心素养,是指语文教师在素质教育时代下,充分掌握语文学科知识,并有能力将语文核心知识点教授给学生,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所以,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学科的最终追求,只有拥有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师才能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才能不断促进教育改革步伐。

(四)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学科的最终发展目标

教师的语文核心素养对语文学科和学生具有重要意义。自2014年提出核心素养概念至今,我国在不断推行和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教导。实践证明,语文教师核心素养关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也关乎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因此,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学科的最终发展目标,对语文学科发展具有里程碑式意义。语文教材内容和语文教学评价都是围绕学生提供服务的,促进学生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语文课程目标和语文教材内容相互涵盖,不分彼此,虽然二者的作用不同,但价值导向和发展目标一致。语文核心素养对教师和学生发展十分重要,培养教师语文核心素养是发展语文教学的前提,因此一定要加强对语文教师核心素养的重视,不断积极培养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

四、结语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对培养小学生健全人格,引导小学生积极健康发展十分重要。语文学科不但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和思想性,而且可以促进素质教育发展,调整传统教学结构,培养具有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为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奠定基础。少年强则国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只有不断提升教师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才能深化教育改革。我們一定要加强对语文教师核心素养的重视,不断提升语文教师核心素养,使教师积极影响学生发展,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参考文献】

褚慧.基于蒙古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混合式学习课程设计[J].教学研究,2019,42(03):116-120.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何璇.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要素与内涵研究——基于美英等五国数学课程目标比较[J].数学教育学报,2019,28(05):84-91.

杨伟.语文核心素养概念的背景、意义与理论资源——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创新[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07):99-10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7:3-5.

陈钧玲,黄瑞夷.从“教读文”转向“教读法”——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变革之一[J].语文知识,2017(02):59-61.

罗先慧,李金云. 2016年度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综述——基于《复印报刊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论文转载情况的分析[J].语文知识,2017(05):17-21.

刘妍,马晓英,刘坚,等.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一[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02):29-44.

作者:于亚楠

上一篇:环保局环境监测论文下一篇:融雪剂环境污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