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分析论文

2022-04-27

摘要: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本文对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理性分析,探究了造成现阶段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困难的原因。最后提出通过制度保障、社会支持及家庭的引导构建全方位的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支持体系。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分析论文 篇1:

论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师的功能与角色定位

【摘要】在现有的关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研究中,基本集中在公平问题、农民工子女学校生存问题上,并从教育体制、户籍制度、财政体系、政府责任等宏观的角度展开一系列的原因分析。这些探讨往往过于宏观和庞大,没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在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过程中,作为微观层面的教师一直被人们所忽视,尤其是在一些农民工子女学校更为突出。农民工子女学校虽然营造了一个相对平等的就学环境,但是农民工子女中所存在的身份、心理和社会融合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作为最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一线教师,他们应发挥的教育功能和角色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师;功能和角色

在十几年的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民工子女随父母进入城市,成为城市基础教育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也关系到我国城市未来的繁荣与稳定[1]。在此背景下,国家提出了“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就读为主”的政策。除了设置公办农民工子女定点学校,许多城市还为此规范民办的农民工子女学校,以招收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入学就读。同时,基于现实条件的限制和受教育需求的增长,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存在也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补充。农民工子女学校由于生源背景较为接近,基本不存在公办学校农民工子女受同学歧视、与同学融合这些问题,在就学环境上实现了一定意义上的“平等”。然而,农民工子女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仍存在可能性的“不平等”。其中,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功能和所扮演的角色就处于一种至关重要的地位。实际上,作为一线教育者,一些教师对农民工子女及其教育的认识落后、角色定位不清等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开展和实效性,因此,转变教师的观念,发挥好教师应有的功能和角色,已经成为农民工子女学校教育的一个紧迫问题。

一、重新审视教师在农民工子女教育中的重要功能

今天,农民工子女学校的存在已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在一定度上解决了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民工子女在受教育过程中的公平、融合和心理等问题得到了有效处理。为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一线教师应发挥的功能。

1.教师能够推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公平

在西方教育理论中,教育公平的观念主要指教育机会均等。瑞典学者胡森认为教育机会均等包括起点平等、过程平等和效果平等三个阶段。[2]过程平等是指受教育过程中的平等,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主观因素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给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养程度不同的学生以平等对待;客观因素是指资源投人,包括人和物两个方面。人的因素是指师资力量;物的因素,既包括学校外部因素,又包括学校内部各种物质设施。从中可以看出,在过程平等中,教师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说农民工子女学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起点平等”,那么教师则成为关乎过程公平與否的关键。教师薄弱的教育公平意识间接加重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不公平。“教师既是教育公平程度的体现者,也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某些不公平现象的引发者”[3]。教师所提供的教育是包容性的,平等地尊重每一位学生是其最核心的价值理念。教师应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不论其出身和学习基础的差异,做到“每一个教师关注和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教育公平的理念”[4]。

2.教师能够促进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合

由于学生相似的背景,农民工子女学校解决了学生之间的融合问题,但在更广范围上他们却面临着社会融合的难题。所谓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是指在公平的价值理念下,使农民工子女在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与本地相融合,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5]。农民工子女学校本身形成了一个同质性较高的相对封闭群体,群体身份也随之固化。他们与城市学生被人为地区分开来,这加深了群体间的隔膜,造成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社会的困境。

农民工子女在随父母流入城市的过程中,有着城市和乡村不同生活的特殊经历。他们一方面已经或多或少沿袭了父辈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另一方面又每天所见、所闻、所感大量来自城市的信息、规范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由于社会角色的变化和身处两种不同文化的环境中所遭遇的外力,容易产生心理裂变和道德迁移。[6]教师应将来自不同背景的多元文化进行整合,提供一种多元文化整合的教育,是促进农民工子女教育过程融入的重要途径,也能提供公平、公正的教育视角或窗口。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发展其能力,避免农民工子女在城乡不同区域和文化环境下出现心理断层。在适应从乡村到城市的空间转换的同时,在心理上真正实现从“合”到“融”的转变过程[7]。使农民工子女实现对城市的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同化,以及对城市文化的认同和归属。

3.教师能够起到心理疏导器的作用

农民工子女正处于人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进入新的环境后,在不同程度上引发了他们新的心理发展危机,给他们人格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尽管农民工子女学校中基本不存在受同学歧视的现象,但是农民工子女仍普遍表现出比较内向、不够自信的心理特征,一些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有些农民工子女在众人面前不敢说话,无法与别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8]。在这种情势下,教师越来越需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励志教育。如果老师无暇或无力关注这一现象,给予合适的引导,长期消极心理状况势必影响他们的人格健康发展[9]。

作为教师,应该主动加强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熟练掌握心理辅导和咨询方法。学生的心理状况如何,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认真关注和考虑的方面。教师作为学校教育的执行者,有责任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地参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教师应该密切关注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健康。教师应该多与他们亲近,倾听他们在学习中的心理感受,情感需要乃至成长的烦恼。老师正确且有效的引导,将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针对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特点,学校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心理健康主题活动使他们科学认识生活环境,增强应变能力,提高心理素质。教师正确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引导他们合理调适自我、增强自信,顺利转化人格发展中的统合危机,适应城市,适应社会,走出城市“边缘人”的状态[10]。

二、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师的角色定位

教师这些功能的发挥是通过其自身的角色定位来实现的。由于农民工子女自身各方面的特殊性和差异性,使得农民工子女学校的教师除了传统的基本的角色以外,还应该扮演一些新的角色,以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消除农民工子女学生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1.知识的传授者

教师的基本角色,传道授业解惑是必不可少的[11]。在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师应根据农民工子女的特点改进传授知识的方法:首先,根据农民工子女的特殊情况,设定学习的目标,让他们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其次,根据学生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使教学策略的多样性得到更好的应用,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然后,进行小组活动、小组学习的方式,从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缺乏一种必要的交际能力,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小组,鼓励学生参加活动,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交能力,减少自卑和烦躁。

2.班级的领导者和管理者

班级能够产生凝聚力和亲和力,对于农民工子女,班集体就是他们第二个家,而教师就是这个“家庭”的家长和管理者。团结和睦的班风是建立一个“家庭”的基础,教师要注意树立和保持优良的班风;刻苦严谨的学风是“家庭”成员发展的保障,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学习规范,让学生参与进来,使整个班集体充满学习的热情;欢快轻松的活动是学生生活的“润滑剂”,通过丰富多彩的学校活动,逐步让他们展现自我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

3.学习的指导者

由于各地教育状况的差异,有的孩子进入新的学校后感到學习有一定的难度,如果不及时了解到这些情况,这些孩子很有可能会“掉队”,长此下去,将会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厌倦。在这个方面教师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要及时了解这些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尽快赶上来[12]。对教师来说,指导学生的学习、激发学习动机是首要任务。农民工子女需要的不再是过去教师使用老一套的方法与途径,更需要的是教师理解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作为教师应该先要理解什么是学生的学习动机,然后多给学生以表扬、鼓励和提示,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使他们减少自己与其他同学的距离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的好奇心。另外还要理解他们的压力,尽量减少学习压力,给他们营建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

4.人生航船的导航者

在日常的生活中,农民工子女由于缺乏父母的照顾,在很多问题上处于一种茫然状态,比如个人生理问题、情感问题、生活上的无序等等,教师都要起到家长的替代者、人生的导航者的作用。因为农民工子女的父母常年在外,或者很少有时间照顾学生,而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又是在学校中度过的,教师有大量的时间与学生相处,教师是学生心事的最好倾听者和建议者;学生一旦遇到问题,最先想到的是老师、家长,他们所要求得到的帮助,老师是第一个得知的。教师既成为了学生潜能的发现者也成为了学生要求咨询的接受者,同时还成为了学生咨询计划的支持者,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他们的楷模,教师的言行举止也是他们争相效仿的;而教师作为在给学生提供咨询的同时,也变相的促进了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5.农民工子女心灵的朋友

从农民工子女的构成来看,主要是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缺少必要的照顾,同时也很少与人交流,就是那些与父母一起外出的学生,在感情交流上也是很缺乏的。因此,若想教育好学生,教师应该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应该放下架子,深入到学生中,参加学生的活动和学生多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心理特征,并做好家访工作。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以及家庭情况进行谈心和教育。充分地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体。只有教师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教师才能自觉地去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开放、自由和包容的创造性环境,才能使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总结

农民工子女大多数处于义务教育阶段,这一阶段对于儿童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他们在这一阶段所受的教育对他们以后能否很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体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13]农民工子女学校本身就是“不平等”的存在,学生同样要面临教育不公平、社会融合和心理适应等方面的障碍。因此,我们通过重新定位教师所承担的责任和功能,以及教师所面临的新角色,在一定意义上消除教育不公带来的消极影响。教师一方面要承担教育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家庭和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又要做好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合和心理适应工作。他们要帮助解决孩子在与父母分离、流动中带来的学业困难,既是孩子亲情缺位的替代父母,也是学生的心灵朋友,既是严格的老师,又是人生导航者。

教师,神圣而光荣,她既是一个称号也是一种职业,同时还是一种责任和爱心。作为教育者,尤其是教师,要用博爱的胸怀去温暖农民工子女的心[14]。教育工作要求教师必须从尊重每个农民工孩子出发,认识到每个农民工孩子都值得培养,从而教会他们怎样学习。农民工子女虽然来自农村,但是他们大多数对目前的生活状况都不满足,他们有强烈改变现实处境的愿望,不希望走父母的老路,渴望挣更多的钱,渴望通过受教育来改变命运。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具有独特的天赋,都有内在的潜力,都有向上、向善的内在要求。为此,教师充分认识自己的工作的重要性,并用自己的辛勤工作和爱心帮助流动人口子女克服从乡村到城市的跨越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学习、心理和文化适应问题,使他们在城市中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邱兴.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教师的观念转变与作为[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12):11.

[2][瑞典]胡森·托尔斯顿.社会环境与学业成就[J].张人杰译.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1.

[3]金琴.基于教育公平视角下的农民工子女教育研究[J].教育革新,2011(4):4.

[4]李慧.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问题探析[J].吉林教育,2010(4):38.

[5]湛卫清.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的困惑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8(10):58.

[6]卢军,周红,江文.伦理视域下的农民工子女个体心理城市融入[J].理论观察,2009(4):

101-102.

[7]翁细金,万荣根.融合教育的教师角色与使命[J].教育评论,2010(4):48.

[8]王清志.浅探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村教育,2009,7(8):18.

[9]黄兆信,郭丽莹.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职业能力面临新挑战[J].教育科学,2010,4(2):13.

[10]黄兆信,郭丽莹.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职业能力面临新挑战[J]教育科学.2010,4(2):

14-15.

[11]蔡斌.面对农民工子女的教师角色定位[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文综合版),2006,

26(6):73.

[12]孟勇.农民工子女教育救助问题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9,12(35):148-149.

[13]徐学俊.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论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6):9.

[14]邓美英,陶风华.人文关怀: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要过的坎[J].农业考古,2008,6:301.

作者:李玉

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分析论文 篇2:

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问题探析

摘 要: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本文对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理性分析,探究了造成现阶段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困难的原因。最后提出通过制度保障、社会支持及家庭的引导构建全方位的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支持体系。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融入城市教育 支持系统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我国的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流入城市。随着在城市工作的日趋稳定,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开始将自己的子女带到城市里居住、上学,农民工流动从“单个原子型”向“举家迁徙型”转变。调查统计显示:在2亿多的进城农民工背后有他们7000多万的子女,这其中有3000多万跟随他们进城,还有3900多万留守在家。根据是否随同父母流动,可以将农民工子女分为“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两个部分。人们通常所说的“民工子女”、“外来民工子女”、“民工子弟”、“打工仔子女”指的就是随同父母一起流入城市的“流动儿童”。本文研究的农民工子女是这些跟随父母进城的“流动儿童”。

一、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的重要意义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每八个城镇儿童中就有一个农民工子女,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则达到每三个儿童中就有一个农民工子女,这个规模不小的社会弱势群体在城市中的适应性和社会化问题不容忽视。对于这些农民工子女来说,在城市中公平地接受城市教育,融入城市教育是他们适应城市生活,融入城市生活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走好这一步对于农民工子女改变自身社会地位,对于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对于实现教育公平城乡融合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是改变其自身社会地位的有效途径

由于历史原因,农民工子女的父辈尽管为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却仍因知识、文化素质的欠缺导致社会地位低下,“农二代”要想摆脱父辈城市社会底层命运的延续,只能希冀于知识。农民工选择将孩子带进城市的初衷很大成分也是希望孩子在城市接受更加先进的教育,学会更多的知识,将来找个好工作,真正过上城市人的生活。

(二)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是城市化的必然要求

工业化—市场化—流动化—城市化—农民工—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问题,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因果链条。它表明,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不是偶然,而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必然结果,是工业化、市场化的必然产物,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问题是我国城市化的伴生物,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及时、全面地解决这一问题是顺利实现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三)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表现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我国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教育领域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工子女顺利地融入城市教育,按照城市户籍儿童的教育标准来教育这些孩子,使他们与城市户籍儿童共同享受城市的教育资源,包括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同等的考试机会,同等的升学机会,同等地享用城市公共物品的机会,是实现我国教育公平这一伟大使命的重要表现。

二、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面临的问题

1.社会制度上对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的排斥。

农民工子女面临各种社会制度上的排斥。比如:户籍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和各种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等,这些制度相互作用,使得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难以顺畅。

由于多年来我国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是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很多农民工子女的户籍不在城市,按照这个原则流入城市所在地方政府可以不必负责,而且经费下拨也不涉及这些非城市户籍的学生,而作为流出地的地方政府又无法跟踪负责这些外出儿童的教育,导致流入地的各级地方政府处于管理困难、经费不足的窘境。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没有城市户籍的这些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很难像当地户籍的孩子那样进入公办学校就读,享受公办学校优质的教育,即使现在高额“借读费”问题得到了解决,部分公办学校还是会因为经费不足而采用“班级人数已满”等借口将这些孩子拒之门外。

2.社会文化上对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的排斥。

乡土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冲突让农民工子女无所适从。这种乡土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冲突表现在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儿童在语言交流上、生活习惯上、交往方式上及价值取向上等,基于这些不同,农民工子女常常会觉得自己与城市格格不入,容易被城市的同学嘲讽,从而在心理上抵触,更加难以融入城市教育,其强烈的自尊心在遭受到挫折时便会更加不把自己当做城里学生,更加排斥城市的学习生活方式,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他们在公办学校和民工子弟学校之间更倾向于选择后者来维护自尊心和自信心。

尴尬的身份处境让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缺乏必要的归属感。一方面是无法融入城市教育,无法融入城市生活,另一方面又因为自己身处城市已经不是纯粹的农民,他们的户口是农民,却又是编外的市民,他们失去农民的权利,又不能享受市民的待遇。摇摆在城市和农村之间,身份不明,归属感缺乏,这种状态下他们融入城市,融入城市教育,实在困难。

3.社会经济水平上对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的排斥。

繁华的都市生活与拮据的现实条件之间的差距让农民工子女无法轻易融入城市教育。农民工由于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欠缺限制了其经济收入和职业方向,导致其子女在城市也很难拥有像城市儿童那样的学习环境和消费水准,即使和城市儿童一样进入公办学校学习也没有平等的家庭学习环境。他们的居所大部分是城乡结合部的简易房或者是一些环境恶劣的“城中村”,面积狭小,缺乏必要的学习条件。父母由于工作原因也无暇与他们积极互动,即使互动也多为强制性的指令。城市儿童也会因其家庭条件而不愿与农民工子女交往,久而久之,导致这些孩子孤独、自卑,不自信,更加不易融入城市教育。

(二)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原因探析

根据上面的种种表现,分析阻碍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的深层原因尤为重要。主要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单一局限的户籍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是产生问题的制度根源。

要想让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顺利实现融入城市社会的第一步,让他们不再有“流动”感,我们就必须剖析深层次的制度因素,而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单一局限的户籍政策和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这一问题的根源所在。

2.僵化的教育管理体制和不公平的教育财政政策是阻碍农民工子女真正融入城市教育的枷锁。

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与相应的教育结构、教育体制、教育财政政策的改革没有很好地衔接,教育管理体制相对滞后,导致农民工子女无法平等地享受城市化的教育,更无法融入城市教育中。

3.农民工子女及其家庭在城市的生活环境与社会待遇是影响其融入城市教育的重要因素。

一直以来城里人与乡下人、本地人与外地人的身份差别随着各类政策的限制已经深深地烙在了人们的脑海中,形成一种独特的认知。农民工子女及其家庭在城市社会中的处境也是这个烙印最突出的表现,他们渴望被尊重,却又在融入城市教育的过程中一再被提醒自己与城市孩子的不同。

4.对于农民工子女的身份界定消极是导致农民工子女在心理上难以融入城市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因。

“农民工子女”、“流动儿童”、“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等一系列不平等的身份标签出现在各种报纸杂志甚至一些政策法规中,这无疑是一种歧视和偏见行为,时刻提醒这些孩子注意自己的身份。

三、构建全方位的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支持体系

让农民工子女走出尴尬境地,融入城市教育不仅需要政府、学校、家长的努力,而且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构建全方位的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支持体系。

(一)完善的制度保障

1.完善户籍制度,消除户籍壁垒,进一步改革农民工子女登记管理制度。

由于各地财政体制相对独立,教育经费的投入和社会保障等都是以现有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只有完善户籍制度和农民工子女登记管理制度,消除户籍壁垒,才能减少户籍所承载的附加功能,在城乡平等和城乡统筹的原则上,逐步实现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儿童的同等化,实现“同城待遇”。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农民工及其子女享受城市公民待遇。

农民工及其子女也是城市的主人,应该享受城市公民的待遇,因此需要政府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采取相应配套措施,研究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医疗、保健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其社会地位,从制度上保障其城市公民权利,鼓励其以主人的身份融入城市。

3.完善中央及各省级政府的农民工子女教育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为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提供物质保障。

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逐步确立不同地区义务教育的成本标准,在此标准的基础上建立起地方政府分担义务教育成本规范化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地方政府财政无法承担的采取国家教育经费直接拨款,拨款以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向城市广大农民工子女倾斜。

(二)全面的社会支持

1.撕去标签,转变观念,消除歧视,营设公正、平等的社会氛围。

撕去农民工子女这个“廉价”的身份标签,用“新市民”、“城市第二代”等中性词取而代之。同时消除“城市人和乡下人”的歧视性观念,为他们融入城市教育营造公正平等的社会氛围。

2.开展广泛的尊重“新市民”社会教育活动,尤其是对教师和城市儿童的教育。

媒体和社会各界要积极宣传城市“新市民”的重要性,倡导全社会尊重“新市民”,尤其是与这些“新市民”融入城市教育息息相关的教师和同学。

3.创立各种志愿机构、慈善机构长期有效的干预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

虽然很多民工子女已经进入了公立学校,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留在民办子弟学校学习,这些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更多的志愿者、慈善机构的参与。

(三)正确的家庭引导

家庭、学校和同伴是影响儿童成长的主要因素,家庭又承担着抚养教育儿童的基本职责,所以家庭的引导对于孩子融入城市教育至关重要。农民工父母应尽可能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注意培养孩子的方法,避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和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

同时,家长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注重沟通交流,推动其子女融入城市教育。家长可以参加一些社区或者学校举办的法律法规、家庭教育知识讲座,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教育孩子的知识水平,用正确平等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及时有效地为孩子排忧解难,推动其更快更好地融入城市教育。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属于社会公平的范畴,而社会公平历来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实现教育公平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在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新时期,促进教育公平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教育问题是一个社会教育的合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努力。

参考文献:

[1]崔学华.流动儿童融入城市教育的社会支持研究.社会工作,2010,(12).

[2]聂洪辉.新生代农民工及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探析.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06).

[3]谢志强,潘嘉.游走在城乡夹缝中得流动儿童,精神文明导刊,2008,(01).

[4]白文飞,徐玲.流动儿童社会学研究综述.教育导刊,2008,(05).

[5]郑家裕.促进城市流动儿童社会融合的政策诉求.青年探索,2006,(04).

[6]邹泓,屈智勇.我国九城市流动儿童生存和受保护状况调查.青年研究,2004,(01).

作者:娄妤

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分析论文 篇3:

关于城市农民工子女体质健康问题的若干社会学分析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流动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随父母流入城市。这一群体的生存状况和体质健康理应受到更多重视。农民工家庭、农民工子弟学校和社会环境是影响农民工子女健康的主要社会因素。本文认为,全社会应形成合力,引导农民工家庭重视子女体质健康,加强农民工子弟学校的体育建设,加强针对农民工子女的安全教育等。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对策

1.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进一步推进,社会流动和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未成年子女随同父母流入城市已经成为了当前农村人口城市化流动的特征之一。在农民工问题日益受到党和政府重视的背景下,这一群体的生存状况和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农民工阶层子女的体质健康却没有得到更多的重视,尤其是在当前我国青少年总体体质健康状况堪忧的状况下。全社会形成合力,对城市农民工子女的体质健康状况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研究,这不仅是对改善城市农民工阶层生存状况的进一步深化,而且是切实改善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一个组成部分。

2.当前农民工子女体质健康问题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社会流动人口范围和数量的迅速扩大,城市流动人口的特征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与第一代农村流动人口“离土不离乡”的间歇往返流动相比,流动人口逐渐呈现出举家和携带子女流动的现象,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健康等问题随之而来。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这一状况。1996年国家教委印发《城镇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就学办法(试行)》等一系列加强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法规文件,密切关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由于改革的渐进性因素等影响,在实践层面上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和成长环境问题一直不尽人意,而应市场需求自发产生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因教育条件和效果薄弱,显然难以解决这一问题。2006年5月17日,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规定了随父母到流入地的农民工子女将以进入公办学校为主要就学方式,并加强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和扶持。农民工子女的体质健康问题作为教育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

3.影响城市农民工子女体质健康的因素分析

3.1家庭方面。

3.1.1农民工家庭中家长的体育价值观念对其子女体育锻炼有直接的影响。农民工家庭中家长的体育健身知识和体育价值观念是影响农民工子女体育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长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使农民工家长把子女有学校读书,能有个好成绩,将来有个好工作,提高社会地位作为主要目标,并不十分鼓励和支持子女从事体育健身。

3.1.2农民工家庭的经济状况对其子女的体育锻炼也有着很大的制约影响。农民工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含量低的职业,收入普遍较低,社会地位不高。2005年的相关统计表明:全国农民工平均月工资为921元,只相当于城市工人平均月工资1346元的68.4%,而且80%的农民工月工资在千元以下,甚至有27%的农民工月工资在500元及以下[4]。处在学龄期的农民工子女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的旺盛期,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而这种比较低的生活水平势必会影响他们的营养摄入,进而影响他们的体质健康。农民工家庭较低生活支出也难以承受子女进行体育活动的物质条件开销。

3.1.3农民工家庭结构对其子女的体育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农民工受农村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比较深,如农民工家庭中非独生子女的家庭比例要远远高于城市家庭,受农村重男轻女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同等条件下男孩受教育的条件优于女孩,这不仅影响了一部分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条件和机会,而且使一部分子女失去了他们在学校良好的环境下进行系统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的条件。

3.2农民工子弟学校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对待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态度,由以前的“取缔”、“限制”到“默认”,再到“关心”和“扶持”,逐步形成了以鼓励人口流动、提倡公办学校接受农民工子女为主,办好农民工子弟学校为辅的政策[5]。

3.2.1农民工子弟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对农民工子弟体育的影响。农民工子弟学校多为私立学校,盈利是他们的主要目的。在农民工子弟学校成立早期,主要目的是为了农民工子女有学上,都有托管的性质,课程的设置主要是语、数、外等学科,体育课较少开设或以学生的自由活动为主,体育课程不够完善,主要是“放羊式”的上课方式,课程的内容也主要以学生自发的游戏为主。这样严重影响了农民工子女学习全面、科学的体育健身知识和锻炼方法,不利于农民工子女的发展。

3.2.2农民工子弟学校体育教师的配置对农民工子女体育的影响。农民工子弟学校的体育教师在成立初期大都是由其他教师兼任,只要负责组织学生,防止学生发生事故,或者教授一些简单的、零散的体育知识。这成为影响农民工子女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3.2.3农民工子弟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对农民工子女体育的影响。农民工子弟学校校舍条件差,早期的学校由于规模小,为躲避有关部门的稽查、节约成本等,大都是租用废弃的厂房、仓库或校舍,有的甚至是临时搭建起来的窝棚,体育场地几乎是空白[6]。这严重制约了体育课的进行和体育活动的开展,进而影响了农民工子女的发展。

3.2.4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课余体育活动对农民工子女体育的影响。农民工子弟学校由于对学生课余体育活动不重视,因而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不足,学生上体育课缺乏教师的指导和组织,课余体育活动以自发的游戏为主,学生参与度不高,不利于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3社区等社会环境方面。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作为农村向城市转化的一个中间、“边缘”地带,兼有城市和农村的一些特点,由于管理相对较松,就业机会多,物价水平特别是房租较低,成为农民工主要的聚居地。城乡结合部的社区是农民工子女除家庭、学校生活以外主要的生活空间,但是受城乡结合部的社区体育在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较少,社区体育指导、社区体育组织、管理比较混乱、不成体系,社区群众的体育意识不足等方面的影响[7],城乡结合部社区的体育氛围不浓,农民工子女进行体育活动的条件、氛围也相对较差,不利于他们在社区等校外活动中参加健身,增强体质。

4.增进农民工子女体质健康的对策

4.1加强宣传,引导农民工家庭重视子女体质健康观念。

4.1.1通过宣传和普及基本健身知识,促进农民工家长健身观念的形成,使他们在了解城市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基础上,树立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的价值观念,进而使其子女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主动积极参加体育健身。

4.1.2对农民工家长进行宣传、教育,逐步改变他们的传统家庭观念中妨碍子女教育和体育健身的不利因素,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子女成才观念,消除对子女的性别歧视。

4.2加强农民工子弟学校体育建设。

4.2.1完善农民工子弟学校的体育课程体系。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和监督,要求农民工子弟学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等法律法规中的规定开设体育课,按照《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完善体育课程体系;建立符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学生体质健康测量和监控体系,消除因为体育课缺失和体育课程体系不完善而影响农民工子女发展的消极因素。

4.2.2加强农民工子弟学校的体育师资建设。以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依托,采用“结对子”和“帮带”等方式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师资进行完善,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为农民工子弟学校体育开展提供稳定的、高质量的师资保障。

4.2.3加强农民工子弟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建设。在农民工子弟学校符合中小学办学标准和学校能正常运营的前提下,提高农民工子弟学校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对已有体育场地、器材、设施进行合理的规划、开发和利用,加大对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资金和物质投入,保证体育课、课余体育活动的正常进行。

4.3形成社会合力,为农民工子女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4.3.1在建设和完善城乡结合部的社区体育体系的过程中,应将农民工群体纳入社区体育的规划和管理中。这样不仅有利于城乡结合部的社区体育发展,而且有利于促进这部分社区的农民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快地融入到城市生活当中,对于营造良好的社区秩序和体育健身氛围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农民工子女加入到这部分社区的体育活动中,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在社区进行体育锻炼的途径和空间,这有利于农民工子女形成良好的体育健身习惯,避免不良环境对农民工子女的身心的不利危害。

4.3.2消除社区等社会环境中影响农民工子女健康成长的公共安全因素。农民工家庭主要聚居在城乡结合部,该地区影响农民工子女身心健康的消极因素较多,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重视对外来人口聚居区的环境管理,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5.结语

在当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包括农民工子女在内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大好形势下,社会各个方面共同努力,使农民工子女的体质健康得到切实改善,这不仅是关系到青少年体质健康和民族体质改善的问题,更是关乎社会公平,实现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目标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2005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J].中国学校体育,2006,(10):6-8.

[2]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7,(1):5-25.

[3]范先佐.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教育公平与制度保障[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1):13-20.

[4]李培林,李炜.我国农民工的经济地位、社会态度和社会政策的分析与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07,(16):27-28.

[5]吴新慧,刘成斌.出路与保障——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国家政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7,(7):19-21.

[6]李培林.中国农民工经济社会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206-226.

[7]崔东霞,黄延生.城乡结合部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7,(2):89-91.

(作者房绍运、李红梅均系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作者孟凡涛系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作者:房绍运 李红梅 孟凡涛

上一篇:交易成本经济学管理会计论文下一篇:国民经济与福利发展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