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思想道德论文

2022-04-16

摘要:“80后”农业人才是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群体中的新生力量,其职业素养状况关乎到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农业现代化进程。运用访谈法对三位“80后”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素养进行叙事探究。结果发现,虽然三位访谈对象的职业素养呈现良好的发展现状,但在其职业素养养成过程中存在些许阻碍。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新型职业农民思想道德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型职业农民思想道德论文 篇1:

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几个关键问题

随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深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取得显著成效。然而,目前各地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认识还不统一、工作进展还不平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遴选以及相关制度建立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从近年的实践来看,要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达到预期目的,务必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一、培育对象遴选确定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不是一种简单的教育和培训,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创新性工作。要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卓有成效,首先必须明确并遴选好培育对象。中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目的是引导和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生产技能和经营能力,促进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快速形成,吸引和留下一批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主体作用发挥明显的农业后继者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从根本上解决 “谁来种地”、“怎样种地”问题。这就对新型职业农民提出了较高要求。近年来,全国各地有关部门及大批专家学者对新型职业农民都进行了积极的研讨,目前已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和概念,即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且达到一定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在《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农办科〔2013〕36号)和《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农民培训工作的通知》(农办财〔2014〕66号)等文件中都对新型职业农民作了具体表述。从中可以看出,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兼业农民不同,新型职业农民是职业农民中的优秀者,其基本特征:一是新型职业农民是市场主体,其充分地进入市场,并利用一切可能的选择使效益和报酬最大化,一般不低于外出务工收入。二是新型职业农民把务农作为终身职业,具有高度的稳定性。三是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不仅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还要求其行为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承担责任。四是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受到社会的尊重。因此,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我们应准确把握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和内涵特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新型职业农民的遴选标准,正确遴选培育对象,让真正从事农业生产、迫切需要提升素质和生产技能、愿意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人优先接受培育。

二、教育培训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具有高素质的鲜明特征,决定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首先要对培育对象进行教育培训。要达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标,仅靠短期的一事一训的农民培训是不够的,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农业职业素质教育,使受教育者不仅具有基础、系统的农业知识技能,还要有农业方面的宽广视野、综合经营管理能力、优良职业道德和诚信经营意识等。因此,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至少是农业中专学历教育,短期培训仅是辅助环节。应按照“教育先行、培训常在”的理念,大力构建经常性短期技术培训、系统农业培训和农业职业教育互相补充的教育培训层次,坚持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并重。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中专学历教育,教育部、农业部在2014年4月已联合制定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这是为新型职业农民量身打造的中职教育方案,当务之急是各级政府应大力支持积极付诸实施。对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财政部已经列出专项资金进行扶持,各级政府也应配套资金努力扩大培训规模。应加快建立包括留地务农农民教育培训、农业后继者培养和认定后新型职业农民经常性培训的配套制度。为确保教育培训质量,要创新教育培训模式,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分类、分产业、分工种、分岗位开展培训,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分段安排课程,要注重实践技能操作,推行农民田间学校的教学培训方式,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要创新教育培训内容,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和农民实际需求安排教学培训内容,制定针对性强的培育计划,课程设置要符合农民特点和学习规律,教学实践活动要形式多样;要创新教育培训手段,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在线信息技术咨询、全程跟踪管理与考核评价等教育服务活动。

三、认定管理问题

认定管理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一个重点环节。从当前的实践看,各地对认定管理的认识还不够到位,认定主体不明确,职责划分不清晰,对于认定标准如何确定、认定后怎么管理,考虑得不周密。新型职业农民只有通过有效认定,才能得到确认并据此享受优惠政策扶持;只有搞好管理,才能规范新型职业农民、建设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认定管理是对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服务的基本依据,是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的载体和平台,应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管理。根据农业部的意见,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主要是对生产经营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对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主要开展农业职业技能鉴定并建立统计制度。

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县级政府要制定发布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明确认定条件、认定标准、认定程序、认定主体、承办机构、相关责任,建立动态管理机制。认定条件是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应包括思想道德、身体状况、从业经历和教育培训情况等。认定标准是新型职业农民必须达到的标准。要充分考虑不同生产力水平和当地实际,分产业确定初、中、高三个等级的认定标准,重点考虑专业技能标准、生产规模标准和收入标准,确保新型职业农民的收入不低于一般外出务工收入。认定程序是新型职业农民认定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的程序,各地应因地制宜制定认定程序和操作方案,一般需要发布公告、个人自愿申报、村委推荐、乡镇审查、县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办公室汇总审核,然后报新型职业农民评审认定委员会评审认定,认定后应由县级人民政府发证。新型职业农民认定主体是县级人民政府,由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由于认定工作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最好是委托各地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具体承办。认定后对获证的职业农民要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和科学管理制度,实行动态管理,明确相应权益。要坚持政府统筹、农民自愿、动态管理、政策配套等原则保证认定管理制度的可持续性;要通过规范、严格的认定制度和工作规程来保证认定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可靠性,有效防止认定工作出现徇私和寻求部门利益的倾向。

四、政策扶持问题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首要目标是要培育稳定、高效、可持续的农业从业生力军,实现未来有人务农、能人务农、职业务农。为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实行政策扶持,建立健全培养人才、激励人才、留住人才的良性机制。只有对新型职业农民落实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才能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吸引力,才能更好地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所以,强化扶持政策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关键及根本保障。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扶持应是全方位的,归纳起来可分为支持教育培养、扶持产业发展、提供保障服务等政策。一是要大力强化教育培养政策。各级政府应加大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投入力度,积极推动将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纳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助学和免学费政策范畴,对获证的职业农民,要建立免费继续教育制度,定期免费开展农技、经营、管理等培训。应加快农业职业教育、农民培训、农技推广等体系的融合,建立专兼职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与新型职业农民结对帮扶制度,保证新型职业农民的知识技术更新适应产业发展要求。二是要因地制宜出台产业扶持政策。以良好的产业政策增强农业吸引力、保障农业人才活力。新型职业农民需要以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为条件,应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出台土地流转政策,使土地适当集中;要在土地流转、农业补贴、金融信贷、农业保险、农业项目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倾斜力度,确保种地能得实惠。三是要积极创设保障扶持政策。用以解决农民职业化发展的后顾之忧,包括社会保障、服务保障、社会地位保障等。应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并享受职工养老与医疗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与农业社会化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直接服务于新型职业农民产业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各级政府制定有效的扶持政策措施,国家层面应尽快做好顶层设计,地方政府也要积极出台配套政策,形成稳定的制度。农业各部门以及财政、人社、发改、土地、教育等各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也应积极挖掘本部门的潜力,最大程度地支持扶持新型职业农民。

五、培育体系建设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项跨行业、跨部门、涉及众多影响因素的重大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必须有专门机构和专业队伍作主体支撑。从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来看,绝大部分已经形成了以农广校为主体,多元力量有序参与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对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要求不断提高,农业教育培训资源不足、机制不完善、条件不配套、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日益凸显。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建设迫在眉睫。最佳方案是充分发挥农广校五级办学体系的优势,加强全国农广校体系建设,使之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力军。因为,农广校具有贴近农村、贴近农民、理解农民办学优势,具有把农民职业教育办到基层去的丰富经验,最适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机制。虽然有的地方农广校办学条件相对薄弱,但他们积极创新办学模式深入乡村尽力为农民服务。同时,农业部一直强调加强农广校体系建设,2013年又专门下发文件、召开会议进行部署,有力促进了农广校体系的建设,多数农广校已成为当地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扛起了农民教育培训事业的大旗。因此,应重点依托各级农广校,整合农民教育培训资源,加强农民教育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迅速构建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一要构建以农广校为基础依托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各级农广校基础条件建设和功能建设,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制度化教育培训需求。二要构建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支撑的专业化、多元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平台。统筹协调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规划、计划、规范、模式等基础支撑。三要构建县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1+N+X”基础平台。“1”是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的县级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N”是以县级农广校为骨干的多个功能和优势互补的教育培训机构, “X”是建在特色产业专业村、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产业链上的现场教学及实训基地。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加大投入,不断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奠定坚实基础。

以上五个问题,遴选确定培育对象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前提,抓好教育培训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基础,搞好认定管理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抓手,加强政策扶持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保障,强化培育体系建设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支撑。如果有一项处理不好,则会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全局,务必在工作实践中认真把握。

作者:王留标

新型职业农民思想道德论文 篇2:

“80后”新型职业农民职业素养提升的叙事探究

摘 要:“80后”农业人才是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群体中的新生力量,其职业素养状况关乎到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农业现代化进程。运用访谈法对三位“80后”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素养进行叙事探究。结果发现,虽然三位访谈对象的职业素养呈现良好的发展现状,但在其职业素养养成过程中存在些许阻碍。为进一步提升“80后”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素养,提出三点建议:构建培育支持体系、创新培育内容及形式、搭建同辈群体交流平台,旨在充分发挥年轻一代新型职业农民的辐射带动作用,解决我国农村“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

关键词:“80后”新型职业农民;职业素养;叙事探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新型职业农民成长轨迹与培育路径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CKA160232)

作者简介:赵雨,女,曲阜师范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基本理论;宫政,男,曲阜师范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院2017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基本理论。

自2012年以来,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做出了指示。党中央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希望培育大批专业化、职业化的农业精英,为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职业素养是人们通过职业活动所体现出来的一系列品质,一般包含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习惯、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内容,如忠诚、敬业、爱岗等[1]。因此,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素养可有效激发年轻群体“爱农”“尚农”的乡土情感,有助于解决我国农村所面临的“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困境。查阅相关文献后发现,诸多学者对职业素养的研究仍聚焦于教师与学生两大群体,而有关新型职业农民职业素养的学术成果却寥寥无几。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叙事探究法对三位“80后”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素养现状进行深度剖析,以挖掘影响其职业素养养成的因素,并提出促进“80后”新型职业农民职业素养提升的对策和建议。

一、新型职业农民职业素养提升的时代诉求

新型职业农民正逐步在引领农村新风尚、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的目标是到2020年培育2 000万新型职业农民。随着这类农业从业群体数量的日益扩大,提升其职业素养无论是对于新型职业农民个体还是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均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职业素养是保证个体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用“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九个字精准地总结了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特征,涵盖了个体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等多重要素。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我国传统农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压力,这也意味着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风险在不断加大。从农业技术的应用上看,农机设备的升级虽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但对个体的技术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从农业资本的投入上看,农业的投入资金大且回收周期长,一旦遭受自然灾害或是个体对市场需求信息判断失误,将造成个人难以承受的经济损失。对新型职业农民职业素养进行培育,可塑造其职业态度,提升其抵御农业风险的能力,促进其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二)职业素养是推进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正规化建设的必备要素

受中国千年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在提到“农民”“农业”等字眼时,大部分人脑海中会不自觉地浮现“贫困”“落后”等形象。传统思想的束缚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导致愿意从事农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这加剧了务农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对此,国家通过宣传引导、资金补助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应具备责任意识,保持对社会、对他人、对生态环境负责的态度[2]。这是新型职业农民职业素养的重要体现,也是“新型职业”的重要内涵。重视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职业素养,有利于转变社会对其身份的认知,进一步凸显其职业属性,这对于深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三)职业素养是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的力量源泉

人的现代化是指人的个体现代化,是人的现代性发生、发展和实现的现实活动,包括人的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知识结构、行为方式由传统性向现代性的转变,也是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3]。我国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与此同时,传统农业工作者也正在向现代农业工作者转变。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培养现代人,不仅要培养“个体化”的现代农民,还要培养“群体性”的现代农民,以为我国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具有现代思维、意识的农业人才。因此,有目地、有计划地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素养,使他们获得新知识、新思想与新技能,这既是新时代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我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步。

二、“80后”新型职业农民职业素养的研究设计

1.本文的研究对象是“80后”新型职业农民。该群体是出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一辈,他们是成长于改革开放、教育扩张及独生子女等多个政策下的一代,复杂多样的成长环境赋予了他们鲜明而独特的时代特征。毋庸置疑,“80后”农业人才是我国新型职业农民中的“朝阳”群体,是我国农业发展中重要的劳动者,但该群体在农业人口中所占比例并不高。考虑到上述情况,笔者通过目的性抽样选取了三位性别、学历、地区均不同的新型职业农民(具体见表1),希望通过对三位研究对象的职业成长历程进行深度探究,以掌握其職业素养的发展现状,并深入剖析影响新型职业农民职业素养养成的因素。

2.本文的研究方法为叙事探究。叙事作为一种理解人类经验的重要方式,因其能够接近、揭示社会生活的“真相”,关注普通个体、“小人物”的思想与行为,揭示被理论话语所遮蔽的人类经验的故事性特征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并逐步成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显学”[4]。叙事探究作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可以挖掘到深层次的资料,因而适用于本研究,用以详细地描述出三位研究对象职业素养提升的自然历程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主要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形式,借助灵活的访谈提纲,合理把控访谈的节奏与进程,为收集充足的事实资料服务。笔者与每位访谈对象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后进入访谈现场,在征得对方同意的前提下进行录音,以保证访谈资料的客观性与完整性,为后续文本的整理与分析提供详实的资料。

三、“80后”新型职业农民职业素养的研究发现

(一)职业情感

三位研究对象的职业情感经历了由“被迫务农”到“义无反顾”的过程。情感是人类生命的本质力量,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缺乏情感的人犹如没有发动的机器,只有冰冷的外壳,缺乏生机和活力[5]。对于新型职业农民来说,职业情感是他们对农业这一行业能否满足其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这是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的最初起点与最终归宿。三位“80后”新型职业农民虽有较强的政策敏感性及勇于挑战的精神,但他们最初选择从事农业生产更多地是因为“被迫务农”。

ZHM曾在浙江某高校学习机械设计专业,他说:“数控车床加工这种专业,在农村根本就不实用,因为这些东西根本就用不到。”他虽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却深受浙江地区小加工厂经营模式的影响,在大二时便选择退学回家自主创业,其创业经历可谓是“一波三折”。他相继从事了加工苹果纸袋、批发水果、加工纸箱的工作,但并未获得理想的收益,均以自动放弃而告终。直到2014年,在苹果市场需求上浮、亲戚的引荐及农广校的帮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他承包了50亩地,开始从事苹果的种植工作。随后,ZHM在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中了解到电商的概念,进而学习如何运营淘宝店铺。2015年的10月18日,他卖出第一单产品;2016年,其年度营业额已达500万;而到2017年,其年度营业额更是直逼5 000万,可见其收益之高。

作为同龄人的LJ,在大学毕业后,先在私企工作,后又考取了事业编。在一次偶然机会,他发现种植生姜具有较高的利润,于是放弃了手中的“铁饭碗”,开始从事农业种植工作,并在亲友的介绍下参加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成为当地第一批青年农场主中的一份子。现如今,LJ的农业园区已颇具规模,并实现了种植、储存、加工、销售一条龙。在被询问到“如果可以重新来一次,是否会再次选择这个行业”时,他表示:“还会回来干,而且,我回来再走这条路的时候,会走得更好。”

BMB是访谈对象中的唯一一位女性新型职业农民。她为满足父亲“子承父业”的心愿,边兼顾家庭农厂的经营,边从事公司的会计工作。因受到来自家庭方面的帮助较大,其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历程较为顺利,经营收入的来源也更具多元化。虽然女性这一身份赋予了她认真、细心等特质,但她表示:“对于女孩子来说,还是希望有人陪伴,男孩会比女孩更有冲劲”。

通过分析三位“80后”新型职业农民的访谈数据可知,他们选择务农的原因并不是由深厚的乡土情怀所驱使,更多地是被农业生产所带来的经济利润所吸引。同时,超前的职业理念、一定的经济基础、家人的理解与帮扶是三位新型职业农民职业素养提升的“助推器”。

(二)职业技能

三位研究对象的职业技能经历了由“技不如人”到“游刃有余”的改变。职业技能是指在职业分类基础上,根据职业的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6]。新型职业农民是与医生、律师等同样具有专业性、独特性、职业性的群体,也属于高技能人才。三位年轻的新型职业农民所学专业与农业无关,且在农业技术与经验上无法与传统农民相比,却在各自的农业生产领域获得了良好发展。在此背景下,分析三位“80后”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技能的提升过程,对广大务农人员、培育工作者、成人教育研究者來说具有重要意义。

ZHM具有不懈求索与大胆创新的精神,能将互联网思维引入现代农业的生产和销售之中。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如何在众多电商中脱颖而出,成为他亟待解决的问题。他深知“术业有专攻”的道理,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正规化发展,他先后成立了种植、运营两支工作团队。一部分人负责苹果的种植、发货等工作,类似于“农业合作社”的组织形态,有时还会聘请一些熟识的新型职业农民来指导,同时进行农业信息和经验的交流;另一部分人负责整合全国各地资源,并进行淘宝的推广宣传等工作,主要工作人员包括运营总监、美工与客服等同龄人,其办公地点设在浙江,可以较好地与阿里总部进行沟通学习,这不仅满足了生鲜产品特殊的销售需求,还有助于打破农产品销售的时空限制。可以说,ZHM的农业种植与网上营销技能主要是在同辈群体的帮助下逐步提升的。

LJ在2012年刚接触农业领域时,便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规模化种植,这也使他在当时面临着巨大的投资风险,稍有不慎,便会遭遇“破产”。对此,他通过参加培育机构开设的课程、田间课堂及实践活动来弥补自己职业技能上的不足,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农业经验与知识。同时,国家政策与银行信贷等外部环境的改善,也为其后续的职业技能提升和农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例如,地方的行政审批、办理手续等都对新型职业农民实行“一路绿灯”,部分项目还实行免税政策与“先进后补”的政策。又如,部分银行对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利率较低的贴息贷款,以减轻新型职业农民的经济负担。目前,LJ的农业生产基地已建成了专门的技术检测实验室,为其后期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完备的基础设施。通过上述描述得知,外部环境的改善是LJ职业技能提升的主要因素。

而BMB表示,作为一个农业新手,对于任何农业知识,如打药的比例、修枝的时间,都要从头学起,直到“下面的工人没法忽悠你”的时候,这才算是真正的懂了。除了学习基本的种植技术外,她还积极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具体来说,她经常浏览农业网站、农业APP、甚至主动给政府相关部门打电话,通过多渠道收集并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在产品销售上,她主动联系一线城市的客户,将多级的经销变为直销,目的是为获取更大的利润。在项目开发上,她向国家政策靠拢,开发新的产业链,如我国教育部提倡中小学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她便在自己的产业园开发研学旅行项目,打造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产业品牌。通过上述描述发现,BMB个体能动性的发挥是其职业技能提升的关键因素。

三位“80后”新型职业农民在由“农业新手”向“农业专家”的成长过程中经历了重重磨练,他们职业技能的发展均是个体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过是各有侧重而已。其中,个体的性格、认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等属于内部因素,具有内发性与主动性等特点;而同辈群体、培育机构及国家政府部门的扶持则属于外部因素,具有支持性与辅助性的现实意义。

(三)职业理想

三位研究对象的职业理想由“混沌不清”到“有的放矢”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职业理想是个体基于自身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和职业情商等因素评估的基础上,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所希望达到的一种预期目标[7]。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理想反映了个体的价值取向与职业追求。三位“80后”新型职业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较高,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且善于运用信息技术,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逐步明晰了自己的职业理念,合理规划了其未来职业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三位“80”后新型职业农民均以农业种植业为始,与传统农民不同,却不以此为终,他们三人都注重生产经营模式上的“深度”,而非“广度”。例如:ZHM会借助于农业APP,为人口密集的小区提供上门服务,将农产品的线上销售与线下销售相结合;LJ逐渐脱离种植业,全面转变为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与种植户的互惠双赢;BMB在注重网上销售的同时,逐步开拓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总而言之,三位农业精英打破了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他们更加注重网络销售、农产品的深加工、农业与其他产业的结合,力求打造多样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四、“80后”新型职业农民职业素养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三位“80后”新型职业农民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善于运用新技术,敢于创新经营理念,可以说是一群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新生群体,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生产的主力军。但是,笔者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如农业生产者的投入大、农广校的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宣传力度较低等,而这一切均是我国新型职业农民职业素养提升路上的“绊脚石”。基于研究所得与现实考察,笔者提出以下三点建议,阐述了如何为我国“80后”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素养养成营造良好的培育氛围,以期为相关部门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合理的理论参考。

(一)构建“80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支持体系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关系到社会各界的利益,其培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政府、银行、高等院校等多方的协助。(1)政府部门应增加资金投入。农业生产的周期性较长,且容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依据“80后”新型职业农民个体的经营规模、产业类型,政府提供不同层次的资金,这有利于调动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2)政府还需完善政策服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保障其顺利进行就要有相应的保障体系,如法律与政策保障体系、经费投入保障体系、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等[8]。具体举措包括深入完善土地流转政策及出台相关法案,以帮助新型职业农民进行规模化、组织化经营,缓解年轻务农群体的创业压力。(3)银行部门可将新型职业农民的资格证书与贷款利息相挂钩,并分为不同的等级,在最大程度范围内减少新型职业农民的资金压力。(4)媒体部门既要利用传统的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积极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比如在微信公众号上推出“最美新型职业农民”等内容,使更多民众了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5)“80后”新型职业农民普遍拥有中高等教育学历,其接受和掌握农业知识、技术的速度较快,因此,高等院校可以通过开设公共选修课,编选教学课本及研发新品种、新技术等方式充分发挥其教学、科研及服务社会三大职能,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和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创新“80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内容及形式

“80后”新型职业农民是一个来源复杂、背景多样的特殊群体,具有不同受教育程度及工作经验,所以对其职业素養的提升工作更需要做到“因人而异”。在培育内容上,其一,要继续讲授有关农业生产管理、经营理念、经营方式、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知识,以丰富务农人员基本的农业知识与技能。其二,要传授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中华民族能够历经千年风霜而更加坚韧,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持久涵养。因此,要深挖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对其进行“古为今用”的讲解。可将“三年视敬业乐群”“敬事而信”“言忠信,行笃敬”等传统思想引进课堂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敬业爱岗精神。其三,要开设适合女性新型职业农民的课程,如插花课、刺绣课、及心理辅导课等,对女性农民增加人文关怀。在培育形式上,首先,借助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线上教学,使新型职业农民能够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避免因农忙、工作等因素耽误学习的进程。其次,注重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实践性教学。新型职业农民的经验主要是在实际操作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因此,农民个体在学习完理论知识后应再深入到田间地头进行实践,同时,教师还需对此给予及时的反馈,以全方位地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素养。

(三)搭建“80后”新型职业农民同辈群体交流平台

同辈群体是非正式的首属群体或初级群体,指年龄与社会地位相近者的结合体,其群体成员在年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和社会地位等方面都比较相近,并经常在一起进行直接的交往与互动,如交际圈、沙龙活动、社团等,都是这类群体的活动类型[9]。向同辈群体学习成为大多数“80后”新型职业农民提升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要鼓励新型职业农民之间开展知识传授、技术交流、政策分享等活动,这种相互交流活动有助于激活农民个体的“惰性知识”,实现个体知识的重塑。与此同时,同辈群体间的频繁交流较容易产生社会性比较、观察学习及相互认同等氛围,从而形成较强的群体凝聚力与融入感。同辈群体对“80后”新型职业农民具有较强的群体庇护作用,是新型职业农民提升职业素养的关键社交圈。因此,搭建“80后”新型职业农民专属的信息交流平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要借助于传统的“座谈会”和“交流会”,即通过正式活动的交流,扩展自己的朋友圈,扩宽自己的职业视野。另一方面,要借助现代网络手段,运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组成“80后”新型职业农民学习群,为其构建协作学习环境,以实现农业信息的即时分享与交流,有效规避农业危机。

参考文献:

[1]王杨.职业素养教育:当为、必为、可为[J].职教论坛,2016(8):14-18.

[2]康红芹.新型职业农民:概念辨析与内涵新解[J].当代职业教育,2018(5):4-8.

[3]郑永廷.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1.

[4]何爱霞.专业社会化图景[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5]张意忠.论教师职业情感的生成与培育[J].高等教育研究,2010(5):56-61.

[6]陈灿军.加强高职人文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的相融性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7]张继延,万勇华.试论职业理想及其实现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5):77-78.

[8]郭耿玉.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保障体系研究[J].职教通讯,2019(13):45-50.

[9]朱安安.同辈群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社会学研究[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2):23-29.

[責任编辑    曹   稳]

A Narrative Study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of the "Post-80s" New Type of Professional Farmers

ZHAO Yu, GONG Zheng

Key words: the "post-80s" new type of professional farmers; professional quality; narrative study

作者:赵雨 宫政

新型职业农民思想道德论文 篇3:

百万扩招背景下涉农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改革

[摘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高职百万扩招是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提升的重大工程,是着眼于“三农”人才队伍短缺而提出的重大举措。当前涉农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面临着农业人才需求与供给错配、个性需求与专业供给矛盾的凸显、传统教学模式存在适应性偏差以及师资与教学资源的匮乏等现实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从新型职业农民求学诉求和产业需求出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守以产定需;创新教学模式,坚持分类培养;创新评价机制,坚持成果导向,建立适切性弹性学制制度,引领院校教学管理全方位变革。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百万扩招;模块化课程;全面乡村振兴

[作者简介]张恩广(1982- ),男,山东单县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王开香(1987- ),女,山东青岛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讲师,硕士;刘晓亮(1982- ),男,山东潍坊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讲师。(重庆  404155)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2019年度重大教改项目“三峡库区职业教育‘SCHG’联动模式助推乡村振兴行动研究”(项目编号:191043)、重庆市教委2020年青年科技课题“乡村振兴视域下新型经营主体协同发展机制研究”(项目编号:KJQN202003508)和重庆市教委2020年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新时代三峡库区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SKGH33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19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2020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两年内高职院校再扩招200万人。农村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服务乡村振兴所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对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等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农村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比较低、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相差甚远。由此,2019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高职扩招培养高素质农民有关工作的通知》,启动实施“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简称“农民学历提升计划”),计划提出培养100万名接受学历职业教育的高素质农民,提升涉农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农业农村人才的质量水平。而涉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该如何调整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是当前涉农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的意义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国务院部署高等职业院校扩招百万人才战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使其成为中国农业的未来,推动农民从身份向职业转变,通过在高职院校培训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生产技能、职业道德和经营管理能力,使得乡村人才振兴与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融合,充分挖掘涉农高职院校在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学历、增强技能、提高素质等方面的内在价值。

(一)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学历,助力乡村人力资本开发

当前,我国高素质农村农业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农村人力资源外流现象严重,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极少愿意留农务农,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大都是有文化的年轻人,导致留在农村的农业从业人员普遍缺乏科学知识和技術技能。高职扩招政策的实施是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提升的契机,改变大众对农民的固有认识,农民不是身份而是职业。精准瞄准学历教育对象实施高职学历教育,提高其文化水平和技术技能,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新一代农民,文化知识水平和技术技能会得到整体提升,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能产生长远的作用,也从根本上为农村培养一支具有先进技术技能的人才队伍。

(二)增强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助力乡村产业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物”的现代化体现在农业科技现代化,加强农业与科技的融合,运用科学技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人”的现代化体现在“农民”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必须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农村现有的农业劳动者整体技能水平偏低,影响先进技术和装备在生产中的应用,生产力得不到提升,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的匮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因此,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要求,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是党在新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三)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素质,助力乡村治理文明化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农民是乡村治理的主体,要充分挖掘农民的聪明才智,全方位引导农民参与乡村治理中的“德治、法治和自治”,激发农民参与乡村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农民的素质与思想道德水平决定了农村社会氛围的好坏,乡村治理必须要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这就要求涉农高职院校不仅要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技能技术水平,还要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精神文明水平,通过培养职业道德、法律意识、文化素养等思想意识,加强新型职业农民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约束意识的行为方式,实现村民全面自治,提高乡村治理文明化,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困境

(一)农业产业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错配

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发展处于结构调整期,农业产业人才需求与劳动供给存在明显错配。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快速,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农村劳动力断层,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严重,而且剩余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对于新技术技能接受度也偏低。农业产业化需要的是新型职业农民,是以市场为导向,在农业生产中能够准确把握市场变化,进行生产、经营、服务等专业化工作的人员。虽然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缺口还是较大,现存的农村劳动力数量和质量远远不能适配农业产业化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个体需求多样化与专业供给单一化矛盾凸显

新型职业农民按照经营方式可划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学习经历、生活阅历、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都具有显著差异,因此,不同类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对进入涉农高职院校学习有着不同的需求。据重庆市新型职业农民在高职院校学习需求的调研显示,新型职业农民由只关注专业技术学习,如养殖技术、种植技术,逐渐转向重视涉农经济组织、经营管理的学习。从技术需求方面来看,重庆市新型职业农民对水果类、药材类、畜牧水产养殖类等专业技术关注度较高。然而,重庆市涉农高职院校设置的农业类专业数量严重不足,农业类专业方向也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园林技术和畜牧兽医专业。由此可见,新型职业农民对专业技术多样化的需求与高职院校专业单一化之间的矛盾突出,涉农高职院校需要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制订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

(三)传统教学模式与新型职业农民需求存在适应性偏差

高职院校传统教学模式是以校内教学为主、实习实训为辅的教学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大多是全日制教学,即按照学校规定和教学方案组织学生全天学习。现实中,新型职业农民受农业生产规律、职业属性等因素的影响,全日制教学计划实施困难。另外,新型职业农民具有生源结构复杂、生源地域分布零散、经营类型多样、知识结构差异大等特点,传统教学模式无法适应新型职业农民多样化的需求,会影响激发农民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阻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效果。这就要求涉农高职院校教学模式需要灵活、教学内容需要实用、教学形式需要多元。

(四)师资与教学资源适配性不足

新型职业农民采取集中学习的教学模式难度大,采取分散性组织教学和管理,又使当下捉襟见肘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和教学资源面临严峻考验。首先,教学资源短缺,很多涉农高职院校都在转型,农业类专业不断减少,高职院校现有的培训课程内容和农民需求错位、培训场地缺乏、培训针对性不够、实用性不强、培育特色缺失,导致普教化现象严重,使得高职院校处于“田间课堂讲理论”的尴尬境地。其次,从师资力量来说,参与培训农民的教师本身工作量大、任务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时间不固定,农忙季节与培训时间冲突的时候会占用教师大量课余的时间。此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涉及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内容,需要涉农高职院校提供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但部分高职院校高水平“双师型”教师的短缺也使得培育的新型职业农民跟不上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步伐。

三、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改革路径

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涉农高职院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涉农高职院校不仅要“扩容”,还要“提质”,要优化专业布局,深化办学体制和育人机制改革,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新生态。

(一)专业跨界:坚持以产定需,组建专业群优化专业结构

开展有关农业产业的调研,将调研结果作为决策的基本依据,优化专业结构,摸清当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对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掌握不同农业结构对不同类型农业人才的需求,掌握当地特色产业或优势产业的发展现状。根据不同农业产业对不同类型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按照农民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规律,以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为职业标准,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组建专业群。涉农高职院校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和新型职业农民的类型差异,制订不同的培养方案,实现分类管理,有效反映不同类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岗位能力要求与标准,将专业知识、技术能力、职业素养融为一体,切实满足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需要。新型职业农民是为乡村振兴培养的“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其培育时会涉及农业技术、管理经营、电商等不同专业知识,这要求涉农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时,需要跨学院、跨专业组建专业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新型职业农民的求学诉求。

(二)课程重构:坚持跨院系组合,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为了促进涉农高职院校助力新型职业农民能力提升,在课程开发上,以新型职业农民技术技能提升为中心,跨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以宽基础、模块化为原则,重组教学资源,开发模块化课程,培养不仅有深厚的农业知识,扎实的农业技术能力,又懂营销、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根据新型职业农民对于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需求,模块化课程体系可以划分为公共基础模块、职业领域模块和职业领域实践模块三大模块,其中职业领域模块包括专业核心模块、专业方向模块和专业拓展模块(如图1所示)。

1.公共基础模块是为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的规格和质量,使其掌握满足农业生产生活需要的基础知识,为其后续专业知识学习、职业技能培养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传统教育、身心健康教育、基础知识教育等人文教育。

2.专业核心模块是为新型职业农民了解、掌握和应用农业生产技术、农业创业、农业经营管理、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业财务管理、休闲农业与旅游等相关基本理论知识,为后续专业方向模块学习奠定基础。

3.专业方向模块是最核心的内容,专业方向模块应以问题为导向,进行开发设计,涵盖新型职业农民在进行学历教育时跨专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本模块学习,学生不仅能将不同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锻炼学生设计项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专业能力。专业方向模块的设计需要根据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或特色产业,兼顾新型职业农民自身发展需求,至少选择农林技术、畜牧兽医、水产养殖、农业工程和经济管理五個模块中的一个。例如,重庆根据当地农业情况,大力发展柑橘、茶叶、中药种植等产业,重庆市的涉农高职院校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时,可以选择农林技术模块,同时应重点突出果树生产经营、中药材生产经营、茶叶生产经营等细分模块内容教学(如图2所示)。

4.专业拓展模块是为新型职业农民作为管理经营主体应该具备的领导能力、管理能力而设计的高阶模块,主要包括战略管理、领导艺术、创新与营销、组织管理、质量管理等相关知识,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经营和营销的能力。

5.职业领域实践模块是专业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新型职业农民选择的专业方向,开展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实践课程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真实的工作场景和具体的工作任务,强化新型职业农民的专业技能,使其能与新型职业农民职业标准对接。

(三)创新教学模式:坚持分类培养,创设乡村振兴学院

高职扩招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分类培养过程是涉农高职院校不断创新教学的过程,也是深化“三教”改革、落实“三全育人”理念、提升学院内部治理能力的过程。一是坚持分类培养。根据新型职业农民的特点,了解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基础、技能水平和诉求,尊重个性差异,坚持分类培养,制订分类教学计划,灵活安排教学活动。有效落实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差异化、培养模式个性化、课程方式模块化、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方式灵活化的要求。二是创设乡村振兴学院。坚持扎根农村、服务农民、送教入村的原则,涉农高职院校在不同农村区域创设乡村振兴学院,将教学重心下移,创新农民课堂教学模式,将农忙季节与教学环节相结合,将农业生产环节与教育内容相融合,打造田园课堂、庭院学堂、科技小院等职业农民培育场所。三是灵活安排学习形式和学习时间。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学习需求,涉农高职院校依托乡村振兴学院可有效拓宽职业农民学习渠道、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根据各个教学点和农村生产实际,打造“校园+农业产业园”“半工半读”“线上线下”等灵活的教学方式,学习时间上打破全日制安排,采用周末制、半日制、农闲集中制等方式,保证职业农民能够准时、按时上课。四是开发云平台,以信息技术助力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首先,涉农高职院校可以开发信息化的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立体化教材,及时将农业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以及典型生产案例引入教材。其次,涉农高职院校打造可以体现现代农业产业的岗位性和职业性的网络教学资源库,为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提供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模块,满足其个性化学习诉求。最后,涉农职业院校因地制宜建设实习实训基地,与当地产业基地建立联系,汲取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涵盖的技术、工艺、管理方法、经营理念等,帮助新型职业农民开阔眼界、解决实际问题,练就扎实的专业技能。

(四)优化师资建设:混编教师队伍,深化校企合作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要求高、任务重,这就要求涉农高职院校的教师具有优秀的教学能力、过硬的技术技能、高水平的农业综合素养。打造新型混编教师队伍,重组教育教学智力资源,通过“软引”“内培”“外聘”等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加强顶层制度设计,要充分发挥政策驱动力。充分落实高职院校用人自主权,打破传统人事编制藩篱,建立健全灵活的学校人事制度,多渠道引进人才。从农村优秀的农业经营者中选出农村实用型人才,从涉农科研所和企事业单位(如农经站、果树站)聘请前沿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建成由高职院校教师、行业专家、企业技师和乡土人才组成的混编式师资队伍。二是要积极推行高职院校自我培养、企业科研机构助力的教师培养模式。多渠道培养发展本校师资队伍,通过农业产业园挂职锻炼、科研院所访问学习、深入一线社会服务等方式,提升教师的实践技能与教学能力,打造面向不同新型职业农民的专业化教师团队,以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最终目标。三是跨专业、多类别聘用教师,优化师资队伍。根据新型职业农民多样化求学诉求,结合涉农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立、办学模式,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重点充实创新创业、投资融资、质量管理、生产管理、财税管理、供应链管理、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师资。

(五)管理变革:坚持成果导向,建立适切的弹性学制,引领院校治理

评价与管理改革是保障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发展的重要机制。完善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体系,改革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涉农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一是坚持成果导向,用好“1+X”证书制度。在国家资历证书框架下,涉农高职院校为在校学习的新型职业农民建立个人终身学习成果账户,用于学分的储存、转换与提取,实现“1”代表的学历证书与“X”代表的职业资格证书有机衔接,对符合职业资格或者标准的新型职业农民可以免修相对应的课程,比如拥有农民技术员职称、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者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新型职业农民,经过涉农高职院校或者继续教育部门审核,其可以利用证书兑换相应科目的学分,实现学分相互转换。二是深化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更加灵活的弹性学制。在弹性学制下,高职院校制定弹性学制管理办法和学分制管理办法,新型职业农民可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学习偏好制订学分计划,规划自己学习生涯和职业生涯。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完成某一模块课程即获得相应学分,并存入学校学分银行个人学习账户中,通过学习积累学分,并对最终结果进行认定。涉农高职院校可以建立2~6年的弹性学制,针对成绩优异达到毕业水平的新型职业农民,其可以申请提前毕业;而不能按期毕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可采用分阶段、分模块完成学业,确保基于学分制的学籍管理工作有序展开。三是涉农高职院校组建扩招指导委员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制订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方案,做到学历教育与培训教育相融合,提高学校内涵建设水平。

总而言之,涉农高职院校要以新型职业农民特征分析为基础、以分类培养人才方案为关键、以混编教师队伍为重点、以学校内部治理为保障,创新教学组织模式,盘活校内外教育资源,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学分成果转换账户,探索适切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陈春霞.乡村精英再造: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场域与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36):47-52.

[2]陈春霞,石伟平.新型职业农民胜任素质形成规律研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0,32(6):69-76.

[3]陈朋.以有效乡村治理助力乡村振兴[N]经济日报,2021-01-16(5).

[4]陈文胜.以“三治”完善乡村治理[J].农村工作讯,2018(5):61.

[5]樊梦瑶,张亮.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农民职业化培育的变迁与展望[J]成人教育,2019(10):43-47.

[6]李娜.高职扩招背景下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J].教育与职业,2020(20):56-59.

[7]林克松,袁德梽.人才振兴:职业教育“1+N”融合行动模式探索[J].民族教育研究,2020,31(3):16-20.

[8]庞学光.农业院校应该成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中坚力量[J].教育发展研究,2020,40(21):3.

[9]任怡平.新时期高职院校百万扩招的政策邏辑、难点梳理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0(22):27-33.

[10]幸荔芸,袁德梽,林克松.跨界融合与精准扶助:乡村振兴战略下涉农高职“1+N”农民培训模式的行动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3):31-36.

[11]杨光龙,黄玉芳.高职扩招背景下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现实问题与应对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20(4):71-74.

[12]张恩广,张智,施丽红.“产赛教”融合促进高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机理与路径[J].职教论坛,2020,36(11):52-57.

作者:张恩广 王开香 刘晓亮

上一篇:施工合同建筑管理论文下一篇:体育教学中的赏识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