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术教育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教育改革呼唤着职业技术教育,同时职业技术教育也呼唤着管理哲学。随着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管理哲学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首先介绍职业技术教育中的管理哲学的概念和体现,师生互动、内在动因都是管理哲学在职业技术教育的体现。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职业技术教育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职业技术教育管理论文 篇1:

基于功能分析的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研究

摘要:职业技术教育是社会事业教育中的一部分,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专业的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因此,急需要职业技术教育加强自身教育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以便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实用性人才。本文就社会发展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功能性需求进行分析,并对基于功能分析的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和改革措施进行探讨,以便有效提高职业技术教育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功能分析 职业技术教育 管理研究

文献标识码:C

1 引言

职业技术教育比较贴近个人对生产生活的直接需求,更能够有效的促进个体的专长发展,和个人的职业生涯具有密切的联系。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社会职能,需要为社会培养专业的技术型人才。劳动者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意识是社会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也是职业化和社会分工的重要前提条件。只有具备较高职业技能的劳动者,才能够为企业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提供更高的标准。因此,职业技术教育肩负着重要的任务,急需要提升其自身的教育水平和质量,从而有效的实现其教育的目标。

2 社会发展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功能性需求

2.1社会现代化的需求

社会现代是整个社会的变迁过程,主要是从传统的乡村社会以及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向现代工业和城市社会的转变过程。在整个社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知识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其次,在政治方面逐渐民主化和法制化。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是现代化理论中的重要部分,在实现政治民主化的时候,需要减少社会动荡,确保经济平稳的发展。经济现代化和其他社会现代化使得中国政治体系逐渐发生改变,变得越来越民主和法制。在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最重要的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因此,需要加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促进社会分工,使得社会的各个层面更加的精细化。然而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职能主要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以及具有职业意识的劳动资源,从而有效的促进社会专业化的实现。因此,职业技术教育的功能性可以有效的满足社会现代化的需求。

2.2职业技术教育的功能

其一,直接功能。教育的直接功能就是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针对职业技术教育而言,直接功能就是培养社会现代化建设的专业技能性人才。首先需要培养人的专业技能。在社会工业化的发展中,对专业要求比较高,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参与到社会工业化的发展当中,因此,职业技术教育可以有效的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可以根据社会就业岗位设置专业和选择教学的内容。其次,还需要培养人的职业意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在不断的变化,现代化的发展对劳动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意识。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并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其二,间接功能。职业技术教育的间接功能就是在培养专业技能和职业意识之后,需要将这些人才的功能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社会分工方面,会直接受到职业技术教育的影响,可以促进社会分工更加的完善。另外,在调整经济和社会结构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从而使得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不断朝着更加优化的方向发展。

3 基于功能分析的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和改革措施

3.1强化师资力量,提高教育水平

职业技术教育长期没有得到重视,社会对参与到职业技术教育中的教师和学校均具有一定的歧视。从而导致大多数优秀的教师不愿从事职业技术教育。使得职业技术教育中的教师力量严重不足,最终阻碍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因此,急需要加强师资力量建设。需要实行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对职业技术交易的系统进行完善,并建立一支优秀的、强有力的教师团队。需要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以及教育观念进行继续教育,巩固原有的知识,更新新技术和新技能,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有效的促进教师队伍的成长,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提高职业技术教育质量提供前提基础。

3.2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

职业技术教育能够有效的促进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的促进就业,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在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方面,可以设置职业技术学位,提高专业人才的地位。事实上,职业技术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高等教育机制相同,应该设置相同的评价考评机制,设置相应的学位,从而有效的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另外,还可以通过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来合理的分配教育资源。职业技术教育一直以来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主要是由于没有取得与普通教育同等的地位。通过新的教育法,将职业技术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想在同等的地位,可以有效的弥补职业技术教育的缺失,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同时,还需要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进行大力发展,国家可以对学生进入职业高中学习提供一些优惠政策,改变人们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陈旧观念。

4 总结

职业技术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实用性人才,在现代化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的重要的作用。因此,急需要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管理,提高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加强师资力量建设,从而有效促进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作者:胡千里 廖立红

职业技术教育管理论文 篇2:

论职业技术教育中管理哲学的应用与探索

摘要:教育改革呼唤着职业技术教育,同时职业技术教育也呼唤着管理哲学。随着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管理哲学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首先介绍职业技术教育中的管理哲学的概念和体现,师生互动、内在动因都是管理哲学在职业技术教育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在职业技术教育中,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必然需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只有同时发挥教师和学生各自的作用,才能确保职业技术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实现。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哲学;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引言

随着职业技术教育时代的来临,理论界和实践界都开始担忧职业教育管理。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然走过了扩大规模的发展历程,正逐步走向一个内涵发展的新阶段,但在管理实践中需要一些哲学思想和艺术策略,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的科学化、艺术化、人本化,真正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和谐发展。

二、职业技术教育中的管理哲学

(一)管理哲学是规定和诠释管理的科学与艺术的“黄金法则”

管理哲学一般是指科学管理中的普遍原理、原则和哲学观。美国哈佛管理丛书《企业管理百科全书》认为管理哲学是指最高管理者为人处事的信仰和价值观等。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观点是哲学恰恰就不是哲学。这是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从他的观点可以得出: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既需要从具体的职业技术教育实践中通过多维或反复的思辨和训练中汲取其知识和技术的养分,同时也需要从多种科学的交叉来获取管理哲学的精髓,即管理哲学中的多边主义的思维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管理哲学正是在“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这对矛盾的对抗、统一中形成并进一步发展,管理哲学的魅力就在于艺术与科学问相映生辉。

(二)管理哲学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体现

1 师生互动。在职业技术教育管理中,教育是主体,同师生分别发生互动、交换行为。互动突出了职业技术教育师生情感的事实;而交换则强调了教育的目的,即师生各想得到的物质。在职业技术教育的互动情境中,教师要主动按学生想要得到的标准与目标,不断调整和塑造自己的教育方法与策略,以达到影响调控职业技术学院中学生行为的效果,最终使相互之间的互动升华为和谐发展。从职业技术教育管理角色和技能的视角看,教师是职业技术教育中互动行为的核心与关键,是教师与学生互动关系的建设者、引领者和倡导者。因此,职业技术教育中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主动精神和权变能力,同时还要有人际互动的艺术,根据不同的教育情境作出积极回应、准确判断,以及能选择有利于良性互动的教育风格和调控技巧,从而积极地引导,甚至影响学生。

2 内在动因。在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日常管理中,学生的需求是产生教学动机甚至学生行为的基础,通常是以某种日常生活行为表现出来,适度的行为状态会激发某些学生努力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一旦这个状态过度,容易使学生产生不和谐行为,甚至是逆反行为。因此,将职业技术教育的技术教育作为诱因,通过对教师对学生的自尊、个人理想实现的尊重和开导,增加学生与教师的良性互动的机会。

(1)情感管理: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咨询、激励、正确的引导与积极的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内心情感;重视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与学生间的合作,找到师生间经济逻辑与感情逻辑的平衡;通过提高学生的内心的满意度,鼓舞学生的士气,使教师与学生的目标趋于一致。

(2)生涯管理: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的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能力、平时兴趣出发,与他们一起进行个人生涯设计,同时对他们的生涯计划的实现提供相关信息、咨询、引导、弹性时间等。个人生涯设计与规划能够持久地调动师生问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人性回归和全面协调发展。

(3)民主管理:学生获得权力、影响力,也是教育重要的内在动因。教师应逐步从命令式、传统式管理慢慢过渡到协商式、参与式,就是说,教师要真正参与到学习目标制定、学习方法适应、成绩进步情况等学生关心的事情中去。

三、职业技术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内涵

严格意义上说,“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在教师教学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以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的一系列教学活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学生的发展是教师发展的前提。职业技术教育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从对学生教育及学习的本位出发,并在其中“尊重人权、体现人性、考虑人情、不能超越学生在此人生中所处的发展阶段,不能忽视学生在被教育当中的各种需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点:对君权、神权思想的彻底否定与对人的基本权利的普遍尊重;对自由、平等、法治等的理想社会的价值追求,对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目标的渴望,也就是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对学生的“神本”与“君本”的超越中扬弃。虽然目前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无法使全部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共享人类所赋予的权益,但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则是实现和谐校园的根本途径,也是唯一的方法。

(二)必然性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同时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追求也越来越高,“物化”现象也日益突出,人也变成了经济类的动物,必然导致人的价值的衰退和生存意义部分丧失,这也会限制、阻碍甚至破坏人与人间的正常理解、沟通和交往。如果人的主体价值被忽视,人际的亲情、爱情、友好互助的平等合作精神被冷漠化,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和个性发展也将受到制约。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学生也关注自身的自由、情感、存在和自身价值,人与人间的尊重、信任、沟通、理解等人文精神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应承担起以人为本教育的理念先锋。

1 当代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趋势将更加注重素质与人才的特色,追求学生的个性、想象力和创造力。当前,我国的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信息技术层出不穷,人类的生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在知识经济时代,任何高新技术都是由人创造、使用,并为人服务的,反过来对人的知识、智慧、各方面人才的才能和创造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和未来的科技战实质上是人才战,知识和人才特别是高、精、尖技术人才将大幅度升值,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人的创造性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的地位、价值也必然不断提高,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对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学生也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以便使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展现。

2 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也需要充分发挥学生资源的作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是教师资源、信息资源和学生资源的整合共同起作用的结晶,而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资源。

职业技术教育中的教师是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的,即一切为了“育”好人。一所成功职业技术教育的学校,不仅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且需要发挥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充分挖掘其潜力。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需要在学校教师带领下学生同心协力去完成学校的发展目标,挖掘师生的内在潜力,才能真正体现其存在的价值。

(三)实现

职业技术教育不仅要强调“学生是教学的核心和动力,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发挥其学生的参与精神、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在教育过程中同时也要完成被教育者的自我成长、自我教育和自我学习目标。这是职业技术教育中教师“既教又学”这一特征的直接显现,而以提高教育效率为目标的职业技术教育,尽管都把对学生的关注作为教育的核心问题,但对学生的教育仅仅是手段,是作为“育人”而进行教育。因此,职业技术教育的理念应该依托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四、结论

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学生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每个学生应该都能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学习创造潜力,同时这也有助于挖掘出在职业技术教育当中学生每个人身上隐藏的财富。树立以人为本的职业教育价值观及教育理念,强调人本思想,也是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要体现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理念、教育方法之中,重要是体现在职业技术教育当中对学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体现在职业技术教育建设的整体氛围和校园文化里。

作者:付进扬 罗亮梅

职业技术教育管理论文 篇3:

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探究

【摘 要】 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有:课程管理主体的社会化、课程管理的多元性、课程管理的生成性等主要特点,这些特点的存在以及相应社会制度的侧面影响,导致了当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在课程管理方面出现了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的存在,并调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将是今后课程管理方面所需主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 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管理;问题分析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多元智力理论的‘高尔夫心理’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3JGA284)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介燕菁,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组织人事处助理馆员,在职硕士。研究方向:干部教育培训;朱晓东,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处长助理,硕士。研究方向:全民健身。

一、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及课程管理的内涵

1. 职业技术教育的概念界定

职业技术教育主要以职业技术教育的问题、方法、内容、形式以及发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职业技术教育定义为普通教育中的职业教育、为就业而开展的职业教育和作为终身教育的职业教育三种不同的分类。我国学者习惯称为:职业技术入门教育、职业技术准备教育、职业技术继续教育。

2. 职业技术教育课程

课程是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与实现,它根据学校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定位组织授课内容,安排教学环节,以实现学生培养目标所应掌握的知识及技能为最终目标。课程又作为一种人才培养的总的设计方案,始终贯穿于人类的各种教育活动之中,其在教育活动中的作用与地位是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但决定课程最终定位的是当前社会生产发展对教育活动发展的需要。

3. 职业院校课程管理的内涵

顾名思义,对于“课程管理”有两个理解维度,一个以课程为中心,一个以管理为中心。以管理为中心的重视制度与规范的制定,侧重监控与执行的研究,包括对整个管理体系的构建、监控的运行机制与可控程度、各管理环节执行的科学性以及各评价单元的权益分配等。以课程为中心的又分为三个层面的理解:一种是课程即学科,应以该学科的具体专家或老师为主;一种为顶层设计的理解,即课程管理应该归属于国家或地方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范畴;一种为微观层面的理解,即课程管理就是开设课程的学校所应具体操作的日常管理。

二、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管理的特点分析

1. 社会参与是课程管理主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管理于普通高等学校的教育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不仅需要学校管理领导的参与,还需要用人单位、企业行业协会人员及相关社会成员共同对课程进行开发及管理。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所有与课程相关的单位均有权利、有义务参与课程的管理,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管理体系,应包括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用人单位、相关行业协会等各方面人员的共同参与,而不仅仅是依靠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自身来进行管理。

2. 课程管理的多元性

课程管理的多元性,已成为当前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管理的趋势和研究方向。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不同学校采取不同的课程设置办法,這种针对学生专业与水平差异而开展的管理办法,均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也相应地培养了学生能力。

3. 课程管理具有一定的生成性

生成性是与预设性相对的。所谓预设就是预先设定,在管理时套用固定的管理模式或者对预先制定好的指令进行管理上的执行。而生成性的管理以生产实践为基础,根据具体情况及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灵活管理。在职业院校的建设发展阶段,不同的学校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及办学性质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办学风格及办学理念,在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往往会发展传统与现实相冲突的现象,因此要在考虑到学校自身办学特色的同时,与时俱进,不断调整管理的措施与手段。课程管理的生成性还体现在管理者与教学者共同探索课程问题的互动之中,课程管理的决策就是管理者与教师沟通、分析、共同探究的结果。

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 课程管理囿于传统教学模式

尽管当前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与探索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但对于大部分学校的课程管理,仍按传统教学管理模式为主,受传统的教学思想影响较大。笔者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存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较深,很难跳出固有的管理经验模式;二是就目前学校的课程管理人员来看,多为从事专门教学的人员,对专门的课程管理方面的研究较浅,未能很好地了解课程管理的背景与具体内涵;三是对“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中心”的理解有一定的局限性,认为学校工作即是教学工作,教学工作就是管理好日常教学安排及考试安排,学校管理活动就是教学管理活动,相对独立地撕开了课程与教学之间的联系,将课程问题置于可忽视问题,导致了很少有课程管理或者认为教学管理即是课程管理。

2. 课程管理制度的灵活性有待提高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方面主要以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等23门基础课程和通用性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等文件为主。高等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上主要以最新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含目录外专业)》,在教学改革及课程管理上以《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为主。由于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更多的是在大的方向上颁布的指导性的教学计划及教学思想,而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不同特色职业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培养目标又不尽相同,相互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这种差异为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学的衔接沟通、学历的互认、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办学均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3. 课程手段效果不明显

课程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既受到外部因素的制约,也受内部因素的影响,在整个课程管理过程中,若想在获得外部因素的大力支持之余,还能够掌控好内部因素的协调关系,从根本上提高课程管理的质量和效果,必须要考虑课程管理手段的科学性问题。笔者在对职业院校课程管理所采取的方法中发现,大多院校以行政管理手段为主,仅有个别院校对课程管理应采取的技术手段有所侧重。这种集权式的行政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课程管理的活力,而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所培养的對象必须面对面向企业需求,职业学校课程系统的复杂性与企业需求的突变性,使课程在实施开展及评价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这些不可预测问题的解决是行政手段所无法单独处理的,如何将行政管理手段与其他技术手段科学地整合在一起,使其合力能更好地服务与人才培养的过程,是当前职业学校课程管理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4. 课程管理内容规范性不足

一个科学而规范的课程管理应对每一部分、每一环节都有具体而规范的要求。对职业教育的课程管理来说,对其课程管理规范性的要求,一方面来自教育行政机构发布制定的有关课程标准,一方面来自其对应的行业职业标准。但由于我国目前的职业资格证书认定制度尚在完善健全之中,在权威性方面,有所欠佳,被企业行业的认可度较低。这种统一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标准的局限性及职业标准的不完全认可性,一方面迫使职业学校在办学时更多的向企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所倾斜,提高了其自主开发课程的积极性,一方面也使其因缺乏统一标准而随意性较大。就出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开发与实施在质量与效果上的差异性,好的极好,差的极差,整体上拉低了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水平。

当前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正处于不断完善与调整中,深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课程改革是核心要素,而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程的科学管理。目前的课程管理模式、内容及手段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在具体实施时应考虑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要重视教育对学生终身培养的要求,在手段上有所创新、在内容上有所突破、在方式方法上更加灵活,以加快推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管理的科学化。

参考文献:

[1] 李海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9.

[2] 关北光,李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年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现状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28).

[3] 黄建军.市场经济条件下中等职业学校课程管理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8.

责任编辑:吴雁玲

作者:介燕菁 朱晓东

上一篇:现代高校教育管理论文下一篇:教师授课教育培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