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职业技术教育管理论文

2022-04-26

摘要改革优化地方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加快推进其从管理转向治理的进程,是地方高职院校实现创新发展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当务之急。当前地方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存在地方政府干涉过多、外部环境有待优化,决策权和行政权重叠交叉、学术权相对弱化,内部制度建设滞后导致代表机构无法有效作为等缺陷。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地方职业技术教育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地方职业技术教育管理论文 篇1:

地方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摘要:地方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存在着统一状态,差异化模式是地方院校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它要求结合地方院校办学特色、学生个体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差异化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可以通过基于学校特色、就业差异和订单培养的方式来实现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差异化培养。

关键词:地方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据国家人社部统计,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约有630万名,加上往年毕业而未能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以及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缓慢,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作为全国高校中开设最普遍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其毕业生就业形势同样不容乐观,地方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就业面临部属院校与高职院校的双重压力,必须思考如何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地方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培养模式的现状

以湖北省为例,该省地方本科院校都开设了工商管理类专业,满足了地方发展对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但与名牌大学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相比,其就业压力大,优势小。而且,在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上,地方院校基本上都处于“大统一”的状态。笔者收集了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发现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趋同

总体来看,各高校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大致相同,某些高校的培养目标与教育部颁布的专业介绍中的专业培养目标完全一致,甚至与有些部属院校的培养目标相同,没有充分考虑结合学校特色、专业优势以及区域经济特征进行规划。培养目标层次性的趋同性,导致地方院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在就业时缺乏竞争力。

(二)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过时

经过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我国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已经得到缓解,甚至现在出现了相对过剩的局面,从一些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看,不少学校依然把培养“高级工商管理类专门人才”作为培养目标的定位,在当前就业压力下,如今工商管理类毕业生的工作流向更多地走向了企事业等单位的基层工作岗位,而且,从生源质量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来看,定位于“高级专门人才”明显不合时宜。

(三)专业人才培养重理论轻能力

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性质,决定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体现理论与实践并重,必须与市场接轨,才能为社会服务。然而笔者比较了一些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大部分院校的专业理论课的开设越来越多,越来越全,也体现了一些学校制订培养方案时与时俱进的态度,但这种方式挤占了实践环节课程的开设。另外,有些专业设置了实践环节,也仅仅流于形式。

(四)专业人才培养忽视个体差异

各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更多的是从自身的师资力量考虑来设置课程,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的角度很少,人才的培养更多的是批量式的进行,较少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化,教育趋向同质化,人才培养同质化,体现不出学生个体的特性,个人就业竞争力也难以形成。

二、地方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差异化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地方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就是结合地方院校办学特色、学生个体优势,打破标准化、规模化教育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差异化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地方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实施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我们可以从外部社会环境和自身发展来说明。

首先,从外部社会环境来看,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国家的经济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社会的发展对工商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多样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会形成不同的用人单位细分,尽管对同一专业来说,不同类型的雇主对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要求必然是不同的,例如,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这些用人单位尽管都会有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但其用人的标准是不同的,而且即使都是外资企业,只要是其所从事的行业不同,对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用人需求也是有差异的。差异化的人才需求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也应该是有差异的。如果所有的大学都以同种模式、同种标准来培养人才,整个国家的大学就可能出现趋同化,这种按照标准化、规模化的教育无法提供差异化的人力资源,是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差异化的需求。

其次,从自身发展来看,地方院校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的地方性。一方面它隶属于地方政府管辖,另一方面又与当地的经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这种地方性也意味着学校的发展需要的资源来源有限,在大学的竞争格局中,不能采取盲目跟进的策略,另外,从高考录取分数线就可以看出,地方本科院校相对于部属院校来讲,其生源质量相对要低一些,因此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就应该实事求是,从眼前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的需求、学生的特点来制订符合自身特色的培养方案。如果不顾资源相对贫乏的实际,简单地模仿发达地区的大学进行硬件投入,或以创建研究型大学来创办学校,争相引进高层次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其发展艰难、运行失调。只有在合理定位的前提下找到一条适合的发展道路,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建构一套运行良好的内部运行与治理机制。

三、地方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地方高校要在特色上下工夫,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特点,注重地方的差异,培养出差异化的人才。地方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差异化,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一)基于学校特色的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考虑学校的行业背景及特色,基于学校特色的差异化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把学校的办学特色充分移植到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过程中,把学校的办学特色转化为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把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转化为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竞争力。要在学生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及教师指导过程中充分利用学校的办学特色和行业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内外资源,让学生在入校教育的过程中能感知到学校的行业背景。例如湖北中医学院的市场营销专业,因为其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医药学的相关知识,所以其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懂得药学方面的知识,又知道市场营销的专业知识,所以培养出来的人才倍受医药公司的青睐。

(二)基于就业差异的模式

就业差异模式,主要指工商管理类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可能偏向某个特定的行业领域,汽车行业、房地产行业等等,或不同性质的企业,外资企业、国有企业,这些不同行业或性质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是有差异的。现存的人才培养模式,假设学生的就业是非差异化的,培养人才都以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出来的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结果是“千人一面”,在人才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就业后又很难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如果我们能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就业差异,有意识地加强学生就业背景知识的培养,学生就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准确地找到定位,学生在工商管理类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就会结合行业或者企业的特点来学习,所学的内容会更加有针对性。例如笔者在教授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薪酬管理课程时,按学生未来就业方向分小组,分别有针对性地探讨不同行业薪酬管理方面的知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对知识的理解也觉得不再是那么空洞。

(三)基于订单培养的模式

订单培养模式就是学校与企业签订合同,由企业根据岗位人才的需求,通过校企业联合的方式培养出符合特定岗位需求的人才,学生毕业后到该岗位就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到企业顶岗实习,以利于毕业后胜任工作。这种校企业联合的方式,企业根据未来发展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员工,提高了企业人才来源的有效性,减少了企业的岗前培训环节,从而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有效性。例如湖北经济学院的市场营销专业主动地更新观念,创造条件,与武商集团合作,推行订单式教育,在专业的教学上,双方共同确定课程设置及实践性教学环节,校企双方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完成教学过程,整合学校和企业双方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优势资源,发挥协同效应,全面提升以应用为核心的教育质量。真正搭建起了學生、企业、院校间的桥梁,实现了三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杨春生,李军.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J].江苏高教,2007,(5).

[2]郑春华.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

[3]吴言忠,刘华海.工商管理专业模拟实训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

[4]杨宇.工商管理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探析[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作者简介:朱平利(1979-),男,湖北广水人,博士研究生,湖北工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魏想明(1965-),男,湖北应城人,博士研究生,湖北工业大学教授,研究方向:质量管理。

作者:朱平利,魏想明

地方职业技术教育管理论文 篇2:

地方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现状及优化的实现路径

摘 要

改革优化地方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加快推进其从管理转向治理的进程,是地方高职院校实现创新发展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当务之急。当前地方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存在地方政府干涉过多、外部环境有待优化,决策权和行政权重叠交叉、学术权相对弱化,内部制度建设滞后导致代表机构无法有效作为等缺陷。为此,地方高职院校应通过自觉践行学院章程、不断完善内部治理制度;精简内部组织机构、提升内部治理能力与管理效能;赋予地方高职院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探索行业企业参与治理的董事会决策方式、发挥多元利益主体的积极作用等路径优化其内部治理结构,提升内部治理能力。

【关键词】地方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基本现状;优化路径

地方高职院校一般是指由地方政府举办,位于省会城市以外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地方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水平,是其内部结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作用结果的直观反映,更是影响其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水平提升的核心因素。加快推进地方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与治理能力建设,引导其从行政化管理转向依法治理,促使地方高职院校实现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是地方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提出了“完善中国特色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加强章程建设,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深化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及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大力推进依法治校”等目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更是明确提出要“完善现代职业院校治理结构,完善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职业院校章程制度,提高职业院校治理能力。”

1 地方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内涵阐释

1.1 治理的内涵

虽然“治理”一词在当今社会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至今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专家学者们对治理的概念进行了诠释。当前学术界认同度比较高的概念是全球治理委员会在1995年提出的:治理是个人和公共或私人机构管理其公共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或不同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我国学者俞可平认为,治理是指官方的或民间的公共管理组织在一定范围内运用公共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需求;治理目的是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行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所以,治理与统治是有区别的,协调是治理过程中的基础;在治理过程中包含相关团体或公共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不只是一整套规划或一种活动,而是通过协商和综合多方利益下的制度安排。

1.2 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及内部治理结构的内涵

内部治理一般是组织内部通过对权力的有效配置,促使各种内部关系趋于平衡,从而确保组织的运行。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治理结构,即形成组织内部的权力配置和运行机制;二是治理对象,即对组织内的事项进行决策。地方高职院校作为一种融合“高等性”、“职业性”、“地方性”等特点的教育类型,其内部治理及治理结构脱离不了高等院校的共性特点,同时其独特的办学定位和功能决定了地方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特殊性。地方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是指对内部利益相关者的权力配置与制衡及利益实现的相关制度、体制和机制的总体设计。地方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水平及其治理成效主要取决于其内部权力系统对各种权力的有效配置与制衡。高水平的内部治理就是对利益相关者的权力进行合理配置,并促使其健康运行;其内部治理结构是指地方高职院校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的指导下,以有效组织和管理各项工作为目标,按照一定程序设置的组织机构及制定在全院范围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条例、规定和管理办法等文件的总称;判断其内部冶理结构是否科学、合理和有效,主要看地方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机构能否准确及时处理内部事务,并是否科学有效地配置好内部资源,更好地满足人才培养、技术服务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需要。简单地说,就是其内部治理结构能否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2 地方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基本现状

2.1 地方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主要模式和方式

我国地方高职院校经过近20年的改革发展,已初步建立起具备大学功能、体现大学特征的内部治理结构。第一,根据《高等教育法》与《中国共产党普通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文件精神,建立和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第二,机构设置和职能定位逐渐明晰。升格后的地方高职院校根据自身实际和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设置了功能较为完备的内设机构,一般分为若干职能部门、教辅部门和教学单位。第三,初步建立了专家学者、教授、教学名师等参与办学治学的机制。大多数地方高职院校设立了教学工作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及科研院所等机构,学有所长的专家名师、教授参与学院的教学与科研及其决策咨询等重要专业性事务。第四,民主管理体制逐步形成。地方高职院校一般通过党代会、教代会和工代会等形式,讨论决定学院改革发展以及人、财、物等重大问题,加强了民主办学、科学办学的制度基础。

2.2 地方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主要缺陷

2.2.1 地方政府干涉过多,外部环境有待优化

我国的《高等教育法》规定了我国高等院校独立的法人地位;“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高校要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制度。但地方高职院校作为地方政府举办的学校,由于地方政府干涉过多,地方高职院校在某种程度上是名义上的法人,地方高职院校的自主办学权很有限。地方政府总以直接或间接地方式对地方高职院校的收费、人员编制、人员经费、校级领导任命、专业设置等方面进行控制。这样使地方高职院校管理层在行使内部治理权时更追求当地政府的认可,容易忽视对学院改革发展、对学院人才培养、对社会等方面的责任。

2.2.2 内部组织相对封闭,决策权和行政权重叠交叉,学术权相对弱化

我国的地方高职院校大多由两所或多所中专学校升格而成,加之办学时间都不长,缺乏经验积累,致使其内部组织相对闭塞,与社会和行业企业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对接;学校行政化趋势较为严重,从学院领导到学院内部行政机构的领导,设置科级、处级、厅级等行政级别,行政管理人员比例过高;而且行政管理人员控制着学院人、财、物等资源。官本位影响着高职学院的科学治理与学术发展,学术权力从属于行政权力,包括学术事务在内的许多重大内部事项集中于行政管理层,有时甚至集中于少数领导。学校的决策缺乏教师主体、教学科研骨干的参与,这不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不利于大学按教育规律办学。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没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而完善,出现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的界限不清的尴尬局面,党政不分,以党代政,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的议事范围不清,责权利不明晰,导致地方高职院校的内部机构运转不顺畅,增加内耗,办事效率低下。因此地方高职院校传统、封闭的内部组织机构在管理创新和市场反应等方面往往显得治理能力不足,也不能适应开放性办学的治理要求。

2.2.3 内部制度建设滞后导致代表机构无法有效作为

近年来,在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框架内,《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法律为地方高职院校治理的现代化提供了制度支撑;但其内部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缺乏一整套合理的、切合自身实际的、可操作的内部制度体系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涉及办学自主权和利益格局的博弈时,习惯了政府主导、行政领导管控的模式,制度管理显得苍白无力。由于没有制度支撑,地方高职院校党代会、教代会、学术委员会、工会等代表性机构的作用和功能发挥非常有限,无法真正有效作为。只要交到教代会、工会代表大会等会议上的文件、表决事项一般都会通过。有时民主监督成了形式上的监督,维权成了形式上的维权,正义成了形式上的正义。由于地方高职院校欠缺具有自身特色的制度文化,严重影响了地方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进程。

3 建立健全地方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路径

3.1 自觉践行学院章程,不断完善内部治理制度

“规划纲要”提出了要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现代大学制度要求加强以章程为核心的大学制度体系建设。大学章程是学校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对大学的功能、机构、权利义务、相关制度及保障措施等进行规定,体现了大学依法治校的基本原则。地方高职院校要自觉贯彻执行本校的章程,自觉地将章程当成学校内部的“宪法”。首先要通过章程来确定党委领导、院长治校、专家治学、师生民主管理等领导体制,严格规范学校内部权力主体的责、权、利关系。其次,要以地方高职院校的章程为依据,在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充分酝酿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师资管理、社会服务等内部具体的治理制度。内部制度体系不仅要能够实现对地方高职院校的基本运行进行规范,而且要有利于对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重要问题进行把握,增强制度执行的可操作性。再次,以章程为引领的制度完善与执行要注重地方政府、行业企业、教师主体、学生和家长等利益相关者关心与投身学院管理,将共同治理、开放治理、分类治理等理念融入制度文本中。

3.2 精简内部组织机构,提升内部治理能力与管理效能

我国的地方高职院校大多由两所或多所中专学校合并升格而成,在客观上造成我国的地方高职院校行政管理部门众多,院级领导与中层领导设置过多,且中层机构权责不明晰、功能不明确,组织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下。地方高职院校优化内部结构要坚持“机构精简、权责明晰”的原则推进内部组织机构改革。第一,整合各党政机构设置,建立精简高效的组织机构。在明确机构职能的基础上对内部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进行调整,压缩一般性中层管理部门与行政管理人员。例如新加坡高职院校的中层机构一般不超过10个,有些行政部门和院系领导岗位中个别领导还同时兼任两种职务。第二,完善院、系二级管理体制,推进管理中心下移。在规范纵向组织之间管理和指导关系的基础上,扩大教学系部的自主权,不断整合优化学院的教学资源,转变学院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能,将管理权限下移到教学单位,建立以教学单位为中心的管理体制。教学单位作为地方高职院校办学和管理中心,在学院党委和行政的统一领导下,自主开展教育教学、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工作。第三,遵循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律,将校企深度合作融入地方高职院校上层、中层和基层三个层面的治理中,尤其要完善校企融合的基层教学组织,强化校企合作的教学治理。积极探索实践产教学研一体,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技术专家为兼职教师为一体的基层教学组织,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组织基础。

3.3 赋予地方高职院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使其内部治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健全地方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基本前提条件是赋予学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上级管理部门、地方政府要按照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为地方高职院校治理进行间接调控,赋予学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建设、人事分配和职称评聘等方面更多的自主权,围绕政府宏观“管学”与学校自主“办学”进行创新。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高校去行政化的要求,指导地方高职院校强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意识,弱化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的管理意识,推行地方高职院校领导和管理人员职业化。地方政府应当以市场方式来配置公共教育资源,通过立法、拨款、制定教育方针政策等宏观的手段间接影响地方高职院校的办学行为和内部管理行为;对地方高职院校具体办学行为的规范、办学质量的监控评价均通过一些非官方的第三方评价机构来完成,给予地方高职院校充分的自主权。这样既能避免政府对地方高职院校事务的直接干涉,使地方高职院校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逐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地方高职院校之间展开竞争,促使公共教育资源的公平合理有效配置,从而实现国家教育利益的最大化。

3.4 探索行业企业参与治理的董事会决策方式,发挥多元利益主体办学的积极作用

“规划纲要”提出要深化公办学校体制改革,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地方高职院校应抓住这一有利形势,积极争取上级教育等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的支持,探索由学院党委及行政负责人、地方政府代表、行业企业代表、教职工代表等共同参与的董事会(理事会)决策制度,把学院重大事务的决策权交给董事会。通过制定并执行董事会章程保障利益相关者各方的利益;明确董事会通过民主程序决定地方高职院校重大事项的机制,使行业企业有效参与高职院校治理真正落到实处。有效施行董事会决策重大事务的治理模式,首先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方式,特别要切实坚持党委的政治领导,使地方高职院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地方高职院校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社会主义的人手里,确保地方高职院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可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董事会应民主决策,通过科学合理确定董事会规模和构成、董事会职权、董事会议事规则等手段使董事会能够站在高职学院全局的角度,将高职学院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放在首位去决断相关事务。第三,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院)长负责制,保障校(院)长集中管理权力,让地方高职学院的院长充分行使高等教育法所赋予的行政权力,真正成为学校法定代表人和行政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地方高职学院的行政管理工作;同时建立院长权力约束机制和执行情况的问责机制,让院长的权力自觉接受有关监督机构、广大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与评价。第四,构建教授治学体系,保障教授等技术专家、学者自主治理学术与传授技能。地方高职院校要合理界定学术与行政的关系,努力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构建积极向上、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和创造的学术氛围。让专家学者勇于探索新知,敢于维护学术自由和学术公正。组建并赋予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等专业性组织应有的地位和治理权威。

参考文献

[1]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万友根,徐世健.高职学院内部治理的行业专家参与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5).

[3]骆峤嵘.中国特色的高等学校治理结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11).

[4]孙鋆.试析现代大学制度视角下的大学章程建设[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06).

[5]雷世平.我国高职院校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研究[J].职教通讯,2013(10).

作者:刘高永

地方职业技术教育管理论文 篇3:

我国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变革研究

[摘要]我国现行高职教育管理体制是20世纪90年代前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产物,存在政出多门、职能重叠、统筹乏力等弊端,成为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障碍。根据高职教育的属性要求,应对管理体制进行地方化改革,在政府层级安排上以省级政府为主、市地级政府为辅,在部门职能上将单一部门模式作为目标框架,吸收多部门分散模式的优点,形成高职教育管理的整体性结构。

[关键词]高职教育 管理体制 变革走向

[作者简介]汤敏骞(1969- ),男,河南南阳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在读博士,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湖北 武汉 43007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一般项目“高职院校举办体制改革研究——以河南省高职院校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4JDGC007)

在我国高职教育系统中,高职教育管理部门之间、与其具有隶属关系的高职院校之间的组织结构及其相互关系构成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主管部门对所属高职院校具有干部任免、经费拨付、办学监督等行政管理权力,两者之间以权力命令与服从关系为特征,影响高职教育的结构布局、资源配置,决定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专业结构和办学效益等。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程中,开发高职院校的体制活力,研究完善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对促进现代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人才成长大有裨益。

一、高职教育管理体制的现状与成因

1.现状:条块分割。2002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首次提出建立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即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此后,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沿着这样的思路不断完善。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管理体制采取“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总体结构,在中央、省、市(地)三个行政层级,以行政隶属关系为主线,由各级政府设置教育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有关行业部门参与管理。其中,教育部门负责综合管理高职教育和直接管理部分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综合管理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行业部门负责管理与业务相关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以及直接管理自办的高职院校。

目前高职教育管理体制结构的特征表现为条条分割、块块分割和条块分割,管理职能的块块交叉与条块分割并存,但主要是条块分割。“条块分割”的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对高职院校发展所起的作用表现在正反两个方面:一方面,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其他业务部门与市地级政府分割履行职能,从不同政策领域和层次发力,分工合作,齐抓共管,推进具有各种隶属关系的高职院校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各管理部门未经协调出台的相关政策难以跳出部门视野,使得“大职教观”的理念缺乏行政组织的整体性架构支撑,①在实践中形成按照隶属关系分配政府财政拨款使高职院校经费来源渠道和经费数额不等的制度性“瓶颈”,财政投入总量严重不足,高职院校设置、专业设置、资源配置无法统筹管理,高职院校之间不同的办学状态和办学水平有失公平。

2.成因:高教体制改革遗产。20世纪90年代前后,我国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八字方针,由中央政府主导集中实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淡化和改变学校单一的隶属关系改革中央部门办学体制、加强省级政府统筹、变条块分割为条块有机结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计委等部门在各地配合下于1998年7月、1999年3月、1999年12月先后三次对国务院部门(单位)院校隶属关系进行集中调整,使中央部门办学、中央与地方关系等问题得到改观,建立了中央和省两级办学、以省级政府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新体制。

改革后,高职教育管理体制成为遗留问题。根据当时教育部的要求,省级政府要利用政府机构改革的契机调整省内各业务厅局所属学校的管理体制,原则上各业务厅局不再办学,非教育部门举办的高校划归教育部门管理,地方高校以地方教育部门管理为主 ,希望“厅局所管学校应该调整其隶属关系,彻底解决行业办学的问题,有条件的学校应使它更加综合一些,结构布局不合理的要及时进行调整”。②改革后,高校举办主体的结构整体下移,之前中央层面存在的问题下移到省域层面,问题集中领域由普通高等教育领域聚焦在高职教育领域,出现省级业务厅局和市地级政府分割办学、省级业务厅局高校数量超过教育部门高校数量的省域中观举办格局。“条”“块”从中央部委、省级政府下移指向省级行业厅局、市地级政府。时任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总结说:“管理体制改革在中央这一级已经基本完成,各省市一级并没有完成,并且也很不平衡。”③相应的,省级政府和市地级政府的高职教育管理权限、责任如何分配,省域高职院校“条块分割”的隶属关系格局如何规划调整,成为新的课题。

二、高职教育发展的体制困局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教育管理分成国家、地区、地方和机构四个管理层次,前两个层次通常较为关注政治、经济因素对决策的影响。④这四个教育管理层次与我国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中的中央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各部门)、省级政府(包括省级政府各部门)、市地级政府(包括市地级政府各部门)和高职院校本身四个层级相对应。马林逊根据责任与决策所在的政府层次对教育体制作了划分,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市地级政府的高职教育管理分别与中央集权型、地区管理型和本地管理型三种体制大致对应。⑤在我国,随着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国家层次、中央集权型)改革的结束,高职教育被纳入中央、省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地区层次、地区管理型)为主进行统筹的宏观管理体制。同时,因为高职教育属于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还被要求纳入市地级政府(地方层次、本地管理型)的职业教育规划。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政府的高职教育管理权经过两次下放,第一次下放是从中央集权到中央、省两级分权,第二次是在第一次分权的基础上发展为中央、省、中心城市三级分权,行政权力和管理重心逐次下移。目前高职院校(机构层次)的隶属关系主要在省、市两级,举办主体为省级教育部门和其他行业部门、市地级政府以及少数大型国有企业,管理主体则包括具有综合管理职能的教育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这种管理体制兼有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的单一制管理模式和多部门分散制管理模式的特点,其中,以分散制管理模式的特点较为突出。这种分散管理型模式使得政府对高职教育的管理政出多门、职能重叠、统筹乏力、教育资源配置(高职院校布局、专业布点等)重复和分散,导致人才培养多于用人需求、办学效益低于预期目标,使高职教育在普通高等教育中处于整体落后的局面。

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职教法〉修订的实证研究》课题组面向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第40期高校领导干部进修班的来自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20所高职院校的书记、校长,收集了关于管理体制方面的建议。调研对象一致认为:“管理体制是高职教育面临的最大体制性障碍,高职院校的发展必须突破管理体制障碍。”⑥

面对以上困局,未来是沿着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继续完成既定目标,由中央政府宏观指导,省级政府在省域主导,省、市地两级管理,打破部门举办体制,高职院校统一转由教育部门管理;还是在主导部门或机构的宏观指导下,强化行业企业的办学与管理权,另走一条与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目标和路径不同但符合高职教育规律要求的道路?这一问题事关高职教育发展规律的理论探索,更关乎高职教育实践的发展,亟待研究和解决。

三、高职教育管理体制的应然内涵

1.高职教育属性。首先,高职教育属于职业教育。“职业性说”认为,职业是个人通过技术技能获取生活来源的工作类别,人只有掌握职业必需的技术技能才能维持职业活动。高职教育应结合职业的特点和要求,既为社会用人单位培养合格劳动者,也为个人成长立业服务。⑦其次,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教育功能层次与劳动分工天然相联,工作复杂程度高低不同要求职业岗位人员的工作能力凸显层次性,这种劳动分工层次差别要求高职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有功能层次区分⑧。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瞄准职业或职业岗位需求,用人部门参与培养的技术型“专才”,⑨相当于西方国家培养技术员、工程师层次职业人才的教育即“高等专业技术教育”,与为“学科发展”培养“通才”的普通高等教育区分开来。

鉴于高职教育的以上属性,高职院校在办学中应与实际部门紧密联系,根据行业、企事业单位的需要及其职业或岗位的技术技能规范要求,吸收社会用人单位合作,共同开展具有职业性、高教性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计划、教学内容等教育教学活动。为了完成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教育应采取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办学机制和管理体制,与社会用人单位等实际部门开展合作办学。

2.高职教育行政权力组织设计。高职教育管理权力的组织分布既涉及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纵向安排问题,相关理论观点概括为“政府层级说”;又涉及政府部门之间的横向安排问题,相关理论观点概括为“部门职能说”。

“政府层级说”的理论基础是科层制理论和国家结构形式理论,实质是中央、省、市地三级政府之间的行政、财政关系问题,在高职教育管理中主要是省、市地两级政府的纵向关系问题。高职教育管理应以地方管理为主,管理体制要符合地方性的要求,学者相应提出“省级统筹说”和“市地统筹说”两种思路以分别对应集权管理型和分权管理型两种模式。“省级统筹说”与集权管理型模式相应,是根据高职教育在教育层次上属于高等教育范畴、高等教育由省级政府统筹管理的认识衍生的观点,主张高职教育在地方管理上应由省级政府发挥主要作用,市地级政府仅负责对本地的中等职业教育进行统筹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高等教育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所以“省级统筹说”具有直接的法律依据。“市地统筹说”与分权管理型模式相应,是根据高职教育在教育类型上属于职业教育范畴、职业教育由市地级政府统筹规划的认识而衍生的观点,主张高职教育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和省级政府的宏观指导下,由市地级政府将包括省级行业部门在本地举办的高职教育一并纳入本地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进行统筹管理。在“市地统筹说”中,政策与法律之间存在冲突。1991年10月、2002年8月和2014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三份关于职业教育的文件都支持市地级政府承担统筹职业教育发展的责任,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四条仅授权市地级政府领导和管理中等及其以下教育的权力,因而市地级政府缺乏管理高职教育的法定授权。由于市地级政府缺乏管理高职教育的高效力制度依据和相应的行政权力、经济实力和专业能力,实践中只有若干副省级城市党委成立教育工作委员会或高校工作委员会,与市教育局合署办公,对属地高职教育以及其他高校进行统筹指导,其他一般市地级政府难以对高职教育进行统筹管理。⑩

“部门职能说”的理论基础是管理幅度理论和关于“条条”关系的整体性治理理论,实质是按照功能结构匹配原则对高职教育行政权力在一个政府层级的机构(部门)之间的横向数量配置和权限进行划分,相应的方案有统一管理型(单一部门管理型)和分散管理型(多部门管理型)两种模式。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属于由多个政府部门共同参与管理的分散管理型模式,没有采取统一管理型(单一部门管理型)模式。省级各相关管理部门的一般分工是:主管部门主要负责高职院校的人事和基建经费管理,领导班子配备归口省委组织部,思想政治工作由省委高校工委负责,核拨事业经费由省市级财政部门负责,办学规模、布局层次、专业设置、教学业务、招生就业、教师职称评审等由省教育部门分别会同省发展改革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市属高职院校实行省、市(地)双重领导,以市(地)为主的管理体制。多部门分散管理型模式要求高职院校应与各司其职的管理部门逐一互动,以争取政策、资金、人员、物资等办学资源。这种管理模式使高职院校发展受制于与分散的多个管理部门的互动状况,制度设计有失公平,又分散高职院校的办学精力,最终影响高职院校的办学效率。

四、思考:沿循抑或创新

在公平和效率的双重考量下,我们要思考适合于高职教育发展的政府层级安排和部门职能设计,以确定现行高职教育管理体制的未来走势是保持旧制还是有所创新。

1.政府层级方面。针对“政府层级说”中“省级统筹说”和“市地统筹说”各自的制度依据、资源禀赋,在现有宪法和法律框架下,在中央对全国高职教育实行国家层次统一领导的前提下,省域应坚持以地区层次的省级政府管理为主、以地方层次的市地级政府对本地高职院校的管理为辅的管理体制。省级政府直接管理各高职院校的干部人事、财政经费拨款和指导教育教学业务,市地级政府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面向本地办学等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经济帮助、人力资源和物资设施支持与服务。

为了提高治理能力,应改进现有职业教育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提升或赋以联席会议决议以强制效力,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2004年6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了由教育部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农业部、扶贫办共7个部门和单位组成的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统筹全国职业教育工作,力图使职业教育管理工作形成合力。随后,部分省、市(地)相继建立和实施省级或者市(地)级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2005年10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县级以上地方政府也要建立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自此,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成为各级政府协调职业教育工作的基本制度。

根据新公共管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不管是单一制国家还是联邦制国家,在政府管理过程中,都注意发挥包括次一级政府在内的更多参与者的作用。在实施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的过程中,我国各级政府也应吸收各相关方面代表,共同构建社会合作伙伴机制,共同参与决策进程。实施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应明确规定参会各方不仅包括现已规定的政府管理方代表,还必须包括与职业教育相关的社会用人单位(雇主方)、高职院校(同时代表受雇方)两方代表参会。三方派出同等数量的人员,形成决议,严格遵照事前制定的有约束力的会议规则,必须考察参会人员所代表的有关方面的最终意见。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决议应整理各相关方面提出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使各相关方面的立场和利益在这一机制的运行过程中达到协调、统一,增进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所作决议的代表性和可执行性,推动我国高职教育从单一管理主体的线性管理模式向有牵头机构主导的多部门共同治理模式转变。

2.部门职能方面。针对“部门职能说”,未来的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可将单一部门管理型模式作为目标框架,吸收多部门分散制管理模式的优点,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高职教育管理新结构。针对多个政府部门共同管理一所高职院校的多头管理问题,学者提出,简化政府部门的职业教育管理职能,明确政府部门的职能主要是主导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办好示范性职业院校;主要的改进方向是培育能将教育和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行业组织并在职业教育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111991年10月、2002年8月和2005年10月国务院先后发布了三份关于职业教育的专门文件,1996年9月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这些政策文件都一再强调职业教育各管理部门之间的职能分工,即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国家计划、劳动人事、财政等综合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毕业生就业状况发布、经费来源和其他有关的职业教育工作,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对行业职业教育进行行业指导、推进校企合作和质量评价。这一管理格局及上文提到的运行弊端是受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分权、竞争和激励的影响而出现的,而针对这些政府机构碎片化改革的整体性治理理论应运而生。

整体性治理理论着力于政府内部机构和部门的整体性运行,主张管理从分散、破碎走向集中、整合。121997年,英国的佩里·希克斯基于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批判,提出以有效解决民众问题为主旨,以协调、整合为机制凝聚机构、连接部门,面向纵向治理层级、横向治理功能和跨公私部门三种环境进行政府整体运作,提高政府治理效率。2005年,英国的帕特里克·邓力伟针对公共服务碎片化、政府组织功能散裂化的问题,提出以顾客需要为基础,以合并功能相近机构的逆部门化和碎片化、大部门式治理等为内容的“重新整合”整体主义思想,旨在简化和变革政府机构与工作对象之间的关系。

根据整体性治理理论的要求,在理念上,我国高职教育管理部门应回归公共性治理理念,摒弃封闭施政的消极思想,以解决高职院校发展问题为主旨,主动发挥管理和服务职能;在结构上,应打破政府内部机构之间条块分割的局面,将功能相近的部门或机构进行归并,明确教育行政部门作为综合职能部门进行宏观政策管理,主要依靠行业组织对高职教育发挥专业指导职能,在各政府部门之间形成整体合力,共同推进高职教育事业的发展。

[注释]

①董仁忠.“大职教观”视野中的职业教育制度变革研究[D/OL].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104[2016-04-01].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0&CurRec=1&recid=&filename=2008146369.nh&dbname=CDFD9908&dbcode=CDFD&pr=&urlid=&

yx=&v=MjE1NzhNMUZyQ1VSTHlmWU9kbkZ5emtXcjNKVjEyN0ZySzhHTkxLcHBFYlBJ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c=.

②周远清.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取得历史性的重大进展[N].中国教育报,2000-12-15.

③周远清.完善体制改革 深化教学改革 强化教育思想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2(11):5.

④⑤(美)W.L.博伊德.教育大百科全书:教育管理[M].高洪源,译.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2,23.

⑥佛朝晖,邢晖.转型期高职院校发展的政策期待——基于对120名高职院校书记、校长的调研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3(1):16.

⑦俞启定.职业教育应突出“职业”性[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7(3):41.

⑧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6.

⑨杨金土,孟广平,严雪怡,等.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1999(4):61.

⑩李振江.青岛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问题与对策研究[D/OL]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42[2016-04-01].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2&CurRec=1&recid=&filename=2007144061.nh&dbname=CMFD2007&dbcode=CMFD&pr=&urlid=&yx=&v=MjE3MjZLOEd0SEtycEViUElSOGVYMUx1eFlTN0RoMVQzcVRyV00xRnJDVVJMeWZZT1JwRnlqbFc3N0pWMTI3R2I=.

11励增艳,孔存慧.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主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8(5):58.

12竺乾威.从新公共管理到整体性治理[J].中国行政管理,2008(10):57.

作者:汤敏骞

上一篇:物联网框架下道路交通论文下一篇:良性循环发展水利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