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技术论文

2022-04-23

[摘要]高校扩招以及国家新的就业机制的确立,使新时期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面临着新挑战。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技术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技术论文 篇1: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

摘要: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及成长成才规律,采用统筹兼顾的方式方法达到其职业素养的全面持续提升的目标。目前,高校职业素养教育存在着诸多有悖于科学发展观的主要问题亟待解决,为此,本文提出了加强高校职业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教育规划上彰显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的地位;宣传教育上彰显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的力度;教育者良好的职业素养是职业素养教育的基本前提;完善教学条件、手段及考评方式是职业素养教育的可靠手段;与时俱进的内容革新是职业素养教育的时代要求。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途径

职业素养即职业素质的养成,就是一定的职业要求和规范在从业者个体身上的内化。是从业者生理和心理结构及潜能向着一定社会职业对人的行为要求与规范的定向发展与开发,属动态过程。不像职业素质那样相对的稳定与固化,强调的是从业者所具有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特性及其结构。在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心理诸素质中。影响职业技能素质形成有先天(如符合某一职业的体能)和后天(如技术和经验等)的因素,而职业道德和职业心理素质则是后天养成的,这些通过后天职业生活养成的适应岗位需要的素质,就是职业素养。从业者职业素养程度的高低决定了单位的未来发展,也决定了从业者自身未来的发展。是否具备职业化的意识、道德、态度和职业化的技能、知识与行为,直接决定了单位和从业者自身发展的潜力和成功的可能。人才产品的职业素养作为鉴定人才优劣的重要标准。应成为高校这个人才加工厂共同追求的目标,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应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和最终体现。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但人就其本质而言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科学发展观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包括人的教育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人不是物品,不是产品,也不是生产物质产品的原材料。高校的学生进了工作单位就是职工,进了机关要成为公务员。做医生要救死扶伤,做教师要教书育人,做战士要保家卫国。大学生,肩负着振兴国家和民族的重任,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扮演一个社会角色,作为高层次人才,应当比社会普通成员有更高的目标与要求,具备更高的职业素养。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的发展进步,人的发展进步有着自身的要求与规律。教育作为培养人、塑造人的事业,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和要求办事。诚然,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也要紧紧围绕以生为本,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及成长成才规律采用统筹兼顾的方式方法达到其职业素养的全面持续提升的目标。

一、高校职业素养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人类社会矛盾运动的复杂性,各个国家发展情况的特殊性,都要求理论与实际的紧密联系、职业要求与品性才能的完美结合。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特别是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科技成果转化为物质财富的加快。各门专业的实践性要求愈来愈高,大批的实践创新型人才已成为社会的急需。高校的目标任务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发明家和科学家,更多的是要把作为主体的学习者转化为高素质的劳动就业者,使其不但具有从事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更要有品德高尚,以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心的全面职业素养。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制约高校的发展瓶颈,职业规划课的开设不得不被广大学者及就业工作者提得异常响亮,但目前高校的职业素养教育普遍整体滞后,专业培养目标不能有效适应市场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知错位,阻滞了职业素养教育的开展

谈起高校的职业素养教育,还有不少人存在着误区,认为似乎专属高职院校。目前,在非职业类高校,职业素养教育平时很少提到,甚至于许多教师还不知道什么是职业素养教育、和自己有无直接的联系等,学生不知道自己的专业学习目标,只是在临近毕业时才开始为就业而了解职业,茫茫然地临时抱佛脚,缺乏起码的职业意识、责任意识。更谈不上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企业明确界定不招聘应届毕业生的真正原因。即便在不少的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从认知到贯彻都不够到位,往往仅仅满足于实际操作的“工具”型培养,侧重于技术和经验,相比之下,在职业道德和职业心理素质方面缺乏应有的重视。

(二)重理论轻实践,职业技能素质培训不足

许多高等院校目前在具体的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现象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采用的仍然是纯课本讲授,不能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偏重于对概念和理论知识的讲解,内容陈旧,没有把目前生产生活领域出现的各类实际问题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加以介绍解释,使该学科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力;许多教师缺乏相关专业工作经历,没有切实的实践体验,授课针对性不强,只是纸上谈兵,无法较好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很好地运用书本知识去分析社会中的实际问题,也不能用一些模型去评估现行的方针政策,所以学生普遍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职业道德、职业心理素质培养虚住

目前,高等院校普遍没有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存在着重智能和技能的传授,轻学习动机的激励;重学习材料的记忆,轻认知方式的培养,重书本知识、实训技能的考核和评价,轻日常行为规范、健全人格的评定,重教学内容选择,轻学习进取心、自信心、责任心培养;重理性训练,轻和谐发展等。在课程设置上,就业指导课常常由日常事务繁杂的学生管理人员兼职并且课时量不足,较少开设有相关专业的《职业规划》、《职业道德》和《职业心理学》等课程,学生普遍缺乏相关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心理素质知识。不知道“为干什么而学”、“干什么要学什么”、“于什么怎么学”等之类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也缺乏这方面的教育。没有使他们从思想深处真正认识到职业道德和职业心理素质是未来职业的需要,民族振兴的需要,国家发展的需要,客观形势的需要。显然这些现象都有悖于职业素养教育的宗旨,不利于职业激情与品格的培养。智力因素是创造力的基础,但不完全等于创造力,需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创造,培养学生的意识、毅力及“进取性”品质等非智力因素,全面推动学生素养的提升。

(四)教学条件、手段滞后,不利于职业技能的提升

职业技能的有效提升离不开优秀的实践教学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是体现职业素养教育水平的重要方面。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主体教育手段;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教学技能的采用,可以生动直观地将原来黑板上枯燥的理论模型和图表展示在学生面前,利用图形特征将抽象的、理论的东西形象化,使学生能较直观地感受课程内

容,缩短课本与现实的差距,加深学生的理解,加强学生与现实的衔接,有利于职业技能的直接提升。目前,各高校扩招后纷纷忙于上层次、上台阶,架子大但内涵发展不够,不少院校由于办学历史短,学生人数多,普遍缺乏“双师型”实习指导教师,加上经费不足,教学投入受限制等原因,实习实训条件、教学的硬件设施等方面就成为教育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表现在教学设备、仪器设施难以满足专业需求,特别是高、精、尖技术含量设备的缺乏,这与社会需求存在着较大差距,难以促成实习实训内容上的创新,从而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多媒体教室的严重不足导致了大部分教师在教育教学甚至实习过程中,采用的仍是传统的板书、口授相结合,学生不仅感到教学内容抽象、枯燥,而且难以掌握,职业技能提升步履维艰。

(五)考评方式不合理,缺乏对职业素养的有效考核

有学者用著名的冰山理论来对从业者的职业素养做形象说明,从业者的才能既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显性的因素包括外在形象、技术能力、各种技能等等,这些因素就像浮于海面上的冰山一角,事实上是非常有限的;冰山水底的隐性因素包括从业者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却占据着绝大部分,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着从业者的发展。不少大学生在显性素养方面表现还可以,但在隐性素养方面由于没有得到过有效地培训考核,所以比较欠缺。目前,在学生成绩的考评方式上,许多高等院校仍然采用的是期末考试“一锤定音”即一张试卷判定成绩的考核方法。由于老师出题的任意性和随机性很大,这种考核方式缺乏整体性、全面性和客观性,不能正确地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更不能正确地反映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情况。如果一张试卷做好就可以高枕无忧,如果失败,一学期的努力就会付之东流。而且,这种考核方式还容易助长学生平时懒散、考前突击、死记硬背甚至作弊等不良倾向,不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提升。

二、高校职业素养教育的主要途径

职业素养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培养大批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人才,是践行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高校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随着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型”向“大众化”发展,高校的就业压力日趋突出,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时代对从业人员的岗位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职业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良好的职业素养教育已势在必行。当然。一个人的索养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形成的。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即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要紧紧围绕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及成长成才规律采用统筹兼顾的方式方法达到其职业素养的全面持续提升由目标。

(一)教育规划上彰显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地位

高校要始终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摆在重要位置,这也是每个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必须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的重大问题。这对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高质量的人才至关重要。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教育规划上,应彰显它的重要地位,真正做到:专业教育和思想教育相结合;日常管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要站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高度。无论是社会学科还是自然学科,都要积极创造条件,做出科学规划;要把职业素养教育放到教学的重要位置。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要把职业素养教育与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开设中国历史、文化、道德等内容的选修课;要开办以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讲座。努力做到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使学生对职业素养教育入耳、人脑、人心,从而具有深厚的职业道德理论基础,更好地履行将来的岗位职责。

(二)宣传教育上彰显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的力度

学校要加大对职业素养的教育宣传,积极营造浓厚的成才育人氛围。要让不同专业的学生明白:真正的职业人,仅仅具有专业技能是非常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职业素养。而职业素养是一点一滴慢慢养成的,一是要靠教养,即学生在校通过专业技能训练获得职业认知、培养职业情感和养成职业行为习惯的过程;二是要靠修养,即在一定环境下,从业者通过自我教育,不断将本职业的社会要求内化为自身职业素质的过程。不同职业的从业者具有不同的素养要求,但诚实的品德、敬业的精神、团队的意识:负责的态度和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是每个从业人员都应具备的素养。要在坚持正确的理论教育和舆论引导下,突出大学生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教育,始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民主法制教育,树立学生的敬业精神、奉献意识,增强教育的实效性。结合学生在不同形势下的思想实际,举办校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和模范人物报告会,开办校园网,寓教于“网”,以丰富的网络内容和新颖的版面设计,吸引大批学生访问,使大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更生动、更贴近实际、更贴近学生、更贴近生活,造就出具有深厚职业素养的合格大学生。

(三)教育者良好的职业素养是职业素养教育的基本前提

教育者因为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其自身的职业素养状况如何对学生起着直接的示范、带动和传递作用。教育工作者只有掌握职业素养教育的基本原则和科学方法,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表现出超强的职业素养。才能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成为大学生健康成才的引路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不仅是专业学生工作者的任务,而且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和义务。作为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不可能有大块的时间。长篇大论去讲大道理,而是要抓住时机,把职业素养的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甚至可以将对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专业问题相结合,使学生感觉到自身的素养与自己的知识能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生在“为什么而学习”这一问题上,有时概念并不十分清晰,但有一点是一致的,他们希望将来要干一番事业。这里要强调的是,学生最迫切、最直接的目的是应该为自己的生存而学习。目前就业竞争异常激烈,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必须学有所成,才能抓住机会,求得生存和发展。在教学设计中,融入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的教育。并让学生亲自到人才市场体验一下竞争的严酷性。增加学生生存的危机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形成良性互动。与此同时,要对学生进行增强学习信心的教育,教育他们认清差别主要不是智力因素,而是非智力因素,并列举出往届学生学有所成的典型,帮助他们增强刻苦学习的信心。通过上述教育,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实效性会普遍增强。

(四)完善教学条件、手段及考评方式是职业素养教育的可靠手段

完善的教学条件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前提,是实现职业素养教育的客观手段。为

此,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确定招生规模,加大教学经费投入,真正满足专业修养对教学设备、仪器设施的需求,这是因为高、精、尖技术含量设备是促成大学生实习实训内容上的创新与职业技能提升的重要前提,只有具备足够的多媒体室、语音室、微格教室、专业模拟实验室等。才可能有日常的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教学技能的采用,将抽象的、理论的东西给予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能较直观地感受课程内容,加强理论与现实的衔接,有利于职业技能的直接提升。此外,进一步改革教学内容、考评方式及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是增强职业素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手段。在扬弃灌输式教学方法,因材施教的基础之上,注重个性的发展,多开设考察课就有利于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激发创新意识,提倡创新思维,在学习方法上力求创意。在考试方法上也要深入改革,不能只搞单纯的笔试和过多的纯记忆类的试题,而应通过多种形式去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诸如口试、开卷考试、小论文、读书报告、实验报告和调查报告等。根据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优化课程体系,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加强课程与课程体系间的逻辑与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提倡专博结合,加速通才的培养。

(五)与时俱进的内容革新是职业素养教育的时代要求

由于职业素养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开放的体系,不同的企业、不同的社会和时代对人的要求是不同的,因此,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须做到:加强学生对现代企业文化的教育,寻找职业素养教育与现代企业要求的结合点,树立守规矩、讲标准、团队协作和成本效率意识,培养敬业和诚信的品德;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指导,人文素养是职业素养的基础,是巩固职业素养的着力点,务必将人文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加强对学生时代精神的教育,务必使学生明白职业是创造和谐的手段,其本质是与时俱进,要能独立自主、善于思考问题,并擅长借助网络等其它先进的科学技术积累更多的创造方法。职业素养教育应直接讲授大学生应具有的热爱职业。为祖国事业的发展积极做贡献的专业思想和人生价值取向,各个高校都应开设相关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心理学》等课程,讲授职业道德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使具有普遍性的职业素养教育,寓于专业的特殊性之中,更好地反映“做人”和“做事”的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做到教学内容切合大学生思想实际,把知识性与德性溶为一体,对大学生的要求明确、重点突出,培养符合社会职业要求并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型人才。

责任编辑 梅瑞祥

作者:贾义保

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技术论文 篇2:

高校职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

[摘要]高校扩招以及国家新的就业机制的确立,使新时期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面临着新挑战。面对新要求和新形势,文章提出通过坚持对大学生进行全程一体化服务职业指导的理念,精心打造课程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就业指导形式和内容、深入开展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估、加大创业教育工作力度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了解自我,掌握基本的就业创业政策和就业创业技能,进一步推动高校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指导 推进 服务体系 对策

[中圖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

为了应对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大学生对于职业指导的需求更加迫切,并且对高校职业指导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大部分高校需要对适应社会的需求变化和社会变化的新情况不断深入研究,转变比较落后的职业指导观念和现有指导工作方法,创新指导体制机制,不断实现职业指导信息化、专业化、全程化和全方位,逐步完善职业指导服务体系,踏踏实实地做好职业指导工作。

一、科学构建职业指导服务体系的重要性

促进各高校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科学构建大学生职业指导服务体系。高校应秉承“两端延伸,全程教育”的职业指导工作理念,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将职业指导教育引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一)坚持全程一体化的职业指导服务理念,能够更好地构建科学的职业指导服务体系

坚持全程一体化的职业指导服务,需要做到两点:一是两端延伸,全方位拓展就业指导服务人群。高校在招生宣传阶段通过课程设置说明、专业介绍、就业去向分析等,指导考生了解专业以及就业能力需求,提前规划大学生活;在毕业生离校之后,向暂缓就业的毕业生继续提供招聘、咨询指导、人才派遣等服务,回访调查了解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情况,发现问题后及时反馈到职业工作中。二是全程教育,全方位引导学生提升就业能力。通过新生教育与专业思想结合的方式,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职业指导师指引新生尽快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开启大学时代新的奋斗目标;在大学一年级至三年级的时间里,安排必修课程,提升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与职业素养;在大四一年时间里,开展就业形势教育、就业政策指导、就业技巧培训等课程,进行全程化和全方位相结合的就业指导服务,为提升就业满意度和就业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精心打造职业指导课程体系,能够建设更合理的职业指导体系

在新问题、新背景下,高校要如何建设出一个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以完善现有的课程体系,是非常值得深入探究的。科学有效的职业指导不仅对学生的职业前途有重大的影响,还能够提升学校的就业质量以及综合竞争力。高校逐步完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知识结构,帮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了解社会的供求现状。

很多高校十分重视大学生职业指导课程建设,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摸索,打造了极具特色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一是搭建职业指导课程平台。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专门设立“就业与创业”教育模块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面向新生普及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素养提升与就业指导”面向高年级学生提高职业素质与求职技能。就业课程在循序渐进的开展中,逐步形成了“规划职业生涯—提升职业素养—强化求职技能—启蒙创业意识”的“全程一体化”就业指导体系。二是实施精细化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丰富多样,案例教学、角色互换式教学、情景体验式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网络交流平台相互穿插。三是丰富就业指导教学资源。例如,华南农业大学组织编写的《大学生职业素质与能力拓展教程》等被列入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并且还编订了《大学生全程化职业指导创新教程》和《大学生全程化职业指导自助训练手册》等。

(三)以生为本,大力开展个性化职业指导,能够更全面提升职业指导体系

职业指导人员集中,层次单一,问题具有普遍性是在学校开展职业指导最大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蜻蜓点水、断断续续、零敲碎打式的职业指导能够奏效。个性化职业指导面向全体在校大学生,对大学生就业的特定要求进行了解,开展促进大学生就业个性化发展的活动,开设激发学生个性化潜能的课程。个性化职业指导不但使职业指导具有针对性,还能确保职业指导过程的持久、系统指导原则具有有效性。依据学生的个体需求,结合个性特征、职业生涯发展等实际情况,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要对学生开设更细致全面和更具针对性的职业指导。个性化职业指导可以从个性化职业指导课、个性化职业咨询、个性化就业信息、个性化专题讲座、个性化职业训练等方面进行。例如,华南农业大学就在个性化职业指导方面开展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学校个性化咨询服务由专人负责,每周安排专门时段的咨询时间,内容包括职业规划、求职指导、就业管理三个主题,帮助学生解决从新生的专业困惑到毕业前的求职障碍等各类求职困惑。从2012年起,职业指导师还进驻学生社区和公寓,为学生提供更贴心和周到的服务。学校开展“过来人”职场沙龙、“行业—专业—就业人才需求分析大赛”“职场精英训练营”等品牌活动,推行“企业精英进校园”系列活动,近三年累计与企业、志愿者组织、政府等社会资源共同举办讲座、论坛、职场沙龙等活动192场,务求将尊重个性的职业指导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针对贫困生的培养和就业指导,学校秉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工作理念,坚持“树信心,长技能,促就业”的育人思路,以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通过创新“免费培训+双学位资助+暑期出国研修”的资助形式,依托广东省合生珠江教育发展基金会每年提供的100万元资金,开展贫困生励志强能工程——“竹铭计划”,用于不断加强对贫困生的励志教育和精神扶贫力度。“竹铭计划”的实施,有效增强了贫困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水平,能够更加有效地保障服务体系

各高校应该把组建一支高水平的职业指导服务队伍作为高校职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可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加强职业指导人员的培训进修,着力提高职业指导队伍的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提高从业素质。一是定期开展相关的职业指导课程和举办各类培训班,培训的内容应该包括职业指导有关理论培训、职业咨询知识与技巧培训、个人和群体职业指导技能培训、特殊群体的职业指导技能培训等;二是加强职业指导研讨和学术交流,提高职业指导人员的感性认识,可以经常组织开展多层次的学习交流和研讨,邀请校内外的职业指导专家现场指导等;三是鼓励职业指导人员参加国家级和国际上的职业指导师考试,选派职业指导人員参加校内外职业指导的培训课程,以增强指导老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四是积极选派负责职业指导工作的教师到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挂职学习,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工作,包括人才招募、员工培训、人事管理、校企合作等,为学校职业指导人员搭建一个学习、交流和实践的平台。一方面,能帮助他们开阔视野、丰富阅历,提升队伍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能较好地挖掘社会资源,使学校与地方、企业建立起稳定、友好的合作关系。

二、完善职业指导体系的措施

伴随着国家经济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与院校的联系日益密切,大力加强校企合作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发展的战略之一,同时也是我国高校体制机制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引领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创新发展的方向。校企合作可以使高校的科研发展和人才培训等多方受益,可以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提供可靠的途径,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提供平台,也为高校人才优化结构的建设和全面发展提供比较好的借鉴和参考。在完善职业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创新职业指导形式和内容,提升职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完善校企合作模式,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不但可以培养社会与市场共同需要的人才,而且能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同时还是高校与企业谋求共同发展、优势互补的最重要模式。在这一模式下,不仅高校学生可以充分参与社会实践增长见识,企业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生产运营成本,提高经营利润。人才培养实践的校企合作,尤其是深度校企合作逐渐成为我国培育新时代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形式,成为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几年,不断深化校企合作机制,努力搭建实习就业平台,走校企联合培养的创新之路,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和针对性。

(二)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创新职业指导内涵和方法

大学生积极参与职业指导教育的重要原因是对职业指导有需求和兴趣,如果职业指导的内涵和方法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或者内容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一定会影响大学生参与职业指导教育与活动的积极性,不利于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高校要根据社会的职业发展与人才需求状况,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不断优化和丰富职业指导工作内涵,完善职业指导工作的方法和方式,提高大学生参与职业指导教育活动的积极性。高校为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职业环境,提供更具有针对性、实践性的就业辅导,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化水平,密切与企业的合作,开展一系列就业指导活动。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一是举办“过来人”职场沙龙,围绕就业、创业、考研、留学、实习等主题,邀请优秀校友回学校为同学们分享经验,指点迷津,开展职场沙龙活动;二是开展“行业—专业—就业”人才需求分析大赛,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意识和社会调查研究能力,不断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学生参赛热情空前高涨;三是聘请工作经验丰富的校友、企业高管担任学生生涯导师,在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学习及实习就业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指导与实训机会;四是开展“职场精英特训营计划”,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邀请资深企业人士担任讲师,引进企业培训理念,为在校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职场培训课程,以提升学生的职业化水平。

(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施公共性职业指导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大多选择自主择业的市场调节变革模式,这样的模式不但加强了高校与社会的联系,而且凸显了教育与市场相结合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这就需要高校的职业指导与社会用人需求和大学生职业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职业指导课程内容,逐步完善职业指导理论与方式,使其能与社会发展同步,跟上时代步伐。因此,高校在开展职业指导时要充分调动社会的参与性,实施公共性职业指导,通过连接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各类职业介绍结构、各类职业培训结构,以及其他各类社会资源的引进和整合,争取社会认知和认同,获得人力资源更加实际的开发和岗位信息的最大开放性。目前,高校与社会劳动部门主要有几种合作方式:第一种是与劳动部门联系了解招聘情况,组织学生到人才市场进行调查,增强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感知认识,提高大学生对其学习的重视程度;第二种是高校定期聘请人才劳务部门的有关人士给大学生做专业讲解或开展职业指导讲座,内容包含国家就业政策、市场就业形势、各个专业领域就业情况等;第三种是高校职业指导部门要经常及时地与劳务部门联系,向本校大学生发放职业资格测试和认证信息,增加大学生的就业资本和资源。

(四)深入开展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估,以市场需求为职业指导的方向

当前的劳动力市场是买方市场,从宏观上看,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劳动力供需总量和结构上的矛盾造成的。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大学生职业指导人员必须充分了解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具体要求,以市场为导向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的毕业生。这就需要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完善调研制度,定期组织调研,深入了解用人单位招聘时对大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和偏好,获得毕业生就业能力的真实数据,分析教学培养过程对学生就业质量、职业发展潜力等方面的影响,从而明确高校职业指导的方向和目标。

(五)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力度,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和指导服务

随着国家大力鼓励、支持青年创业,大学生创业教育已逐渐为各地政府和高校所重视,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成为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各个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需要加强彼此间的交流沟通,在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方法,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优化教育资源,以达到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目标。一是高校要通过校内外一系列的宣讲活动,更新高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教育观念,增强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二是高校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讲座,组织创新创业大赛,如举办企业家论坛和杰出校友经验交流会等,增强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感性认识,为现在或将来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高校要通过教师教学活动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其创业素质。在高校课堂教学方面开设“创业教育”必修课,开设工商行政法规、企业家创新精神、创业与风险投资管理等选修课程,并且让教师在其他课程教学中渗透创业意识教育方面的内容。

构建高质量的职业指导服务体系是一项涉及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高校不但要在校内建立并不断完善职业指导服务体系,还应当与大学生家庭、社会各界人士和相关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加强联系,及时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和制度变革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各类职业对大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帮助学生在就业和创业两方面了解自我、了解职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从而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孙志新,孙鹏.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13).

[2]宋瑛璐.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管理模式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3).

[3]王洁.论高职院校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J].高教探索,2013(10).

[4]赖爱平.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职业指导,2012(1).

[5]吴莉,段金龙.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的困境及路径选择[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1).

作者:潘红 刘月秀 张日新

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技术论文 篇3: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

摘要:信息技术的进步,使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教育技术进行了深度融合,推动了教育技术的进步、教育效率的提升和教育组织的变革,为教育促进社会经济和生产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互联网+”时代下教育资源、教学形态、师生关系、社会形态都发生了变迁,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提出了更多要求,作为培养专业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需重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构建具有高职院校发展特色的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体系。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

一、引言

当前,移动互联、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都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无所不在地广泛应用,正在带来人类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特别是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它通过运用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的双轮驱动,给教育资源形态、教学形态和学校的形态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实现了教学方式的变革,推动了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近年来,专家学者们对“互联网+”教学模式的特点、师生的变化、教学生态化发展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但对“互联网+”模式下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研究不多。为适应社会发展,促进高校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能力与品质提升,2014年3月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对高校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体系提出了具体要求。[1]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出台,其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框架内容和培养要求做出了细致规划。[2]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国际间的竞争激烈、国与国之间差距拉大的背景下,为了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培养专业人才队伍,我国逐渐加强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特别是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在专业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在“互联网+”时代,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引发了社会的关注。我们知道,在高校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是处于核心地位,信息技术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使人们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性。作为培养专业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在“互联网+”时代必须重视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研究,明确构建具有高职院校发展特色的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体系。

二、职业核心素养内涵与发展变迁

(一)职业核心素养内涵

职业核心素养是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概念,[3]主要是指学生应养成的能够促进自身长远发展,适应社会发展和职业所需的必备能力和品质,综合表现为知识、能力、态度、意识、价值观等方面的结合,是每个学生走入社会发展所必备的个人素养,且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连续和持久的过程。[2]

(二)职业核心素养发展变迁

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就对高职院校人才的职业素养培养方向作了总体要求,特别强调职业操守,以及爱岗敬业精神的培育。[4]2004年教育部《關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颁布,明确指出“高职院校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操守、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的人才” [5]。可以看出,我国对于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要求注重“职业性”和“实用性”。2010年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猛,在此阶段对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融入了新的要求:既要具备技术应用能力,又要符合产业转型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需要。2012年6月颁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重新定位了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目标,指出培养符合产业转型发展和技术创新需要的综合型人才。[6]2014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为了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渴求,高职院校应以为社会输送大量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为培养目标。”[7]通过对比、分析和总结,可以看出,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是对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2016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时,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要突出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第一次以文件的形式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8]这种工匠精神就是一种职业素养,高职院校作为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机构,必须加强对这些未来“工匠”们的培养,通过职业教育,培养他们的工匠精神和职业核心素养。

2016年9月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划分为三类: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分别对应国家、个人和社会三个层面,主要包括18种基本素养,这一框架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党对教育提出“立德树人”的培养要求而制定的,明确指出了学生未来的培养目标:要全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个人的价值追求和必备的德行操守。[2]

(三)“互联网+”时代职业核心素养

“互联网+”时代,国际上几乎所有的职业核心素养框架的构建方向都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满足国家、社会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为培养出高素质人才,世界各国纷纷构建了人才培养核心素养框架,但鉴于各国教育模式、教育焦点等不同,学生核心素养的构建也不同,其中最具特色的有美国的整体系统型和日本的同心圆型。对比国际社会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和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有一些通用的指标,如自主学习能力、应知应会能力、创新能力、信息获取和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规划与管理能力等。[2]这些能力显示了“互联网+”时代对于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框架构建时,应该借鉴这些通用的指标要求。笔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应是培养综合、全面发展的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其职业核心素养按照个人层面和社会活动层面划分为工匠精神、自主学习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人际关系与团队合作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职业规划发展能力等方面。

三、“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变迁及对学生的影响

(一)教育资源形态的变迁,改变了学生学习资源获取方式

传统的教育资源是教材、教辅资料和教师的教案,但在“互联网+”时代,这种传统的教育资源形态发生了变化,教育资源形态数字化主要包括网络平台下的在线课程、微课堂、直播课堂和翻转课堂等,这种新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大量的教育信息。同时这些数字化资源的使用,使学生可以脱离教师和课堂,打破了教育的时间和空间界限,数字化教育资源可以大规模共享,它使受众之间不再有边界。[9]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随着教育资源形态的变迁,教师会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运用这些资源,课后也会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寻找和发现这些新的学习资源,更多地让学生参与到这种新颖的学习中去。但这些学习资源获取方式,会使个别成绩落后的学生产生学习负担和压力。

(二)教学形态的变迁,使学生学习方式个性化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的教学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如学生在课堂上遇到不懂的问题,在课后可以通过在线课程、微课堂和翻转课堂再次听课,也可以在线上对问题向老师留言请教,学生也可以自己组建小组进行团队合作学习,深入探究讨论学习的主题。这种教学形态可以实现学习的互动,也可以自定步调,使学生学习个性化,并能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互联网+”时代并不是将原来的平面教学资源简单地变成数字资源,不是简单地对教材呈现的内容方式进行搬家,而是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资源的高度融合。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实现了教学形态的变迁,进而使教学方式发生变革,培养学生适应学习、交互学习和个性化学习,这也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幅提升。

(三)师生关系的变迁,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能动性

目前,在我国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师生关系一般是以教师为主导,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绝对支配地位,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主体地位。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主要基于面对面的课堂交流,以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为主,教师是学习内容的传授者,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不能完全发挥,大部分学生认为老师教的都是对的,其所说的也是正确的,学生对知识的批判性不够强烈。但在“互联网+”时代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出现,使学习资源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师生关系的变迁明显,以往主要以课堂上的交流为主,现在更多地转向网络,这能增强学生学习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使师生之间转变为“导师—助手”的关系。[10]这种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情境,对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面临着师生面对面交流的减少,学生对教师的“陌生”感逐渐显现等问题。

(四)高校形态和社会形态的变迁,改变学生接受学习的态度和观念

“互联网+”时代高校的形态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出现,高校变得更加开放和融合,同时教育信息化带来了社会形态的变迁,教育社会化、社会学习化,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深入,促使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当今社会学习资源无处不在,学习成了人们生存和进步的一种方式,伴随高校形态和社会形态的变迁,学生主体地位更为突出,这改变了学生接受学习的态度和观念,高校走向了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education)越来越走向学习(learning),“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但这也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9]

四、“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路径

“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在教育领域进行了广泛运用,推动了教育技术的进步、教育效率的提升和教育组织的变革,为教育促进社会经济和生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当前我们置身于“互联网+”的时代,信息技术更新速度之快,信息技术应用范围之广,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影响着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重视“互联网+”基础教育,加快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科技的进步使得互联网联通万家,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高科技的电子产品给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习惯等带来了巨大影响。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技术型和应用型的人才,学生的动手能力相对比较强,在“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越来越强,在学习技能过程中,对遇到的一些问题会认真钻研,这时只需手机或电脑等信息化设备搜一搜就能查到与问题有关的一些知识点,并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但长期以来,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不太重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能力的培养,这无形中影响了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计算机课程的设置,组织“互联网+”课程教育,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树立信息应用的意识,提高学习判断思维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

(二)厘清“互联网+”教育的多元性,努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互联网+”时代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且获取途径便捷,学生和教师之间有一个平等交流的空间,在这个虚拟交流空间,学生可以自由评论。但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模式使得学生缺乏批判性思维,尤其是在课堂上习惯了以教师授课为主,教师的话全是权威、经典,并不受质疑的,学生往往习惯于被动接受,学习过程中只求标准答案,课堂上也总是只出现一种声音,缺乏批判性思维和质疑精神,追求一致性思维成为教学的主旋律。

“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模式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实现了世界的互联,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学生获取资源的渠道越来越多样。“互聯网+”教育多元,高职院校教育管理者要努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挑战权威”,对于有异议的地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释疑的方式来寻找正确答案,慢慢地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实现自主学习过程中快速搜索和处理信息能力的提升。因为在信息搜集过程中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能提高学生阅读、思考和选择、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过阅读搜集信息,思考选择有价值的信息,并通过利用这些信息,并与“权威”信息比较,批判性地汲取知识,在批判性的学习过程中审视自我和他人的思维,在思维碰撞中达到统一,这也是验证统一的过程。同时也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开放思想,发散思维,独立判断和思考,并在思考过程中完成自我调节。这是学生学习目标明确、独立判断、独立思考和职业素养不断提升的过程。

(三) 运用“互联网+”教育的便捷性,全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这要求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者要根据学生的特性,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自助学习的能力。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要在遵循学生发展规律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术。“互联网+”教育模式下,要让学生多与数字化教学资源接触,可以根据学生的时间安排,合理选择课时,真正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学习,从而不断掌握学习的技巧和规律。“互联网+”时代教育有着充分的便利性,同时“互联网+”教学创新了教育手段和学习形态,利用网络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工具,灵活地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按照个人喜好,合理安排学习,总结反思学习情况,调整学习状态,通过比较不同的学习方式得到最优的学习效果。教师要通过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充分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实现学习效率最大化,并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接受“互联网+”教学空间大的特性,加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互联网+”教育扩大了教学空间,涌现了许多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这使得教育需要突破原有课程和专业的界限,这种“互联网+”教育新模式对学生职业素养中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卓越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高职院校学生适应“互联网+”时代潮流的要求,也是21世纪全球经济化对人才的要求,更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學生应具备的职业核心素养。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帮助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提倡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最新的教学工具、学习工具和信息化设备来完成学习任务。

同时,要为学生创设各种丰富且不断持续更新的学习环境,将跨学科、跨专业的不同知识运用到要解决的问题之中,促进不同知识之间的融合和迁移。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将教学目标和任务项目化,教学中多采用活动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参与到基于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以及合作学习能力的提升,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的目标。在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下,要侧重提高学生的专业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合理和科学地使用新技术,通过动手体验方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进行发现学习和探索学习,以此不断提升学生分析和推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在不同情境中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11]

(五)正视“互联网+”时代的新要求,全力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的关键时期,对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专业技能外,综合素质也尤为重要,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勇敢正视和面对这些要求,工作中要全心全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全过程,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科学、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指导和体育等基础课程,将这些课程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职业发展相结合,通过相关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有政治觉悟、有人文涵养、有健康的心灵、有明晰的生涯规划和有强健体魄且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同时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人际关系与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在“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只有通过这样的培养和教育,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才会养成,才能为我国快速发展的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提供有利的人力资源支撑。

五、结语

“互联网+”时代下教育资源、教学形态、师生关系,以及高校形态和社会形态都发生了变迁,作为高校教育管理者需要冷静面对这些变化,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中要坚持“教育为体、互联网为用”的初衷。[12]无论信息技术如何快速发展,在培育学生核心职业素养的过程中,始终牢记“互联网+”时代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要求,工作中应尊重和遵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规律,注重教育的宽度和长度,将教育与学生的成长发展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应该结合信息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明确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内容和框架,在制订人才培养目标时,融入“互联网+”时代对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要求,考虑到国家、社会未来发展和学生个人的需要,高瞻远瞩,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同时,根据学生的发展特性,借助互联网的优势,探索“互联网+”教育模式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把学生培养成热爱学习、勇于承担、团结互助、爱岗敬业、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和技能型综合素养高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Z].2014-03-30.

[2]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Z].2016-09-13.

[3]  陈彦晓.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河北职业教育,2015,(2):69.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Z].2000-01-17.

[5]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Z].2004-04-02.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Z].2012-06-14.

[7]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2014-05-02.

[8]  李克强.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Z].2016-03-05.

[9]  杨银付.“互联网+教育”带来的教育变迁与政策响应[J].教育研究,2016,(6):5.

[10]  王启龙.职业教育如何步入“互联网+”时代[N].中国教育报,2007-01-03(009).

[11]  宋灵青,田罗乐.“互联网+” 时代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新理路[J].中国电化教育,2017,(1):81.

[12]  赵国庆.“互联网+”教育机遇、挑战与应对[N].光明日报,2015-06-09(014).

作者:郭金龙 龚绍波 李银春

上一篇:职业学校教育技术管理论文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高效课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