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德育学分制分析论文

2022-04-23

[摘要]现今,为了提高本科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各大院校都针对大学生积极开展有效措施,加强对德育方面的重视程度。目前各大院校教学的焦点不再仅关注于专业知识,而是将焦点转移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所以,通过采用德育学分制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通过学分制的科学评价来考核学生的德育素质,更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德育学分制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生德育学分制分析论文 篇1:

试论高职院校就业教育体系

[摘要]文章从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教育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角度,提出了构建人才培养系统中的就业教育体系的设想,并具体阐述了其所具有的“系统性、针对性、实践性”三个特征,同时还分析了构建所涉及的教育内容、运行机制和实施途径三个关键环节的具体要求。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系统 就业教育体系 构建与创新

[作者简介]田雷(1968- ),男,江苏苏州人,苏州大学阳澄湖校区城市轨道交通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苏州 215137)

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随之而来的就业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大学生就业教育成为近年来高校学生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并逐渐形成了“就业指导课程”和“就业服务工作”这两个主要的建设内容。审视当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实践,我们认为除了应继续加强上述两个方面的工作之外,还应该从系统化、一体化的角度,加快构建基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就业教育体系,以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就业教育的实效性。

一、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教育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业教育体系是通过各种途径、方法和手段展开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标过程中的要素总和。当前从就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角度,还存在以下三个主要问题:

1.组织领导机制的一元性有待强化。目前,各高职院校为了加强对就业创业工作的领导,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网络,但这样的组织领导机制在运行中其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并不理想。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真正形成“以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管理体制”,就业教育体系没有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导致就业工作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融合度不足。

2.工作运行机制的效能性有待提高。就业工作和就业教育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全局性,因此设立专门的工作部门,投入大量的人员是保证工作开展的必要前提。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各相关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工作目标内容、手段方法缺乏科学性,有时甚至出现职责不清、互相推诿的现象。因此,系统内部的统一性不够,就业教育的“合力共振效应”不理想,尤其是缺乏目标一致的整体设计和协调合作。

3.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系统性有待完善。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教育的实施途径主要是“课程教学”和“就业服务和管理”。课程实施中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学生感觉实用性不够。就业服务工作常仅限于方针政策讲解、就业信息发布等,零碎而不系统,计划性、主动性不够,满足不了高职毕业生对就业工作的各种需要。同时两者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之间又缺乏有机的、一体化的融合,存在着比较突出的“光说不练,光做不育”的“两张皮”问题。因此,就业教育还未真正全面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这正是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教育实施模式存在的根本问题。

二、创新人才培养系统中的就业教育体系的主要思路

所谓人才培养系统中的就业教育体系是把就业教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专业教学同步实施、同步评价,并贯彻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样,就业教育就不再只是作为应对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应急、应变措施,游离或附加于人才培养系统之外。而是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成为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办学定位的长效制度。

1.完善体系要素的系统性。高职院校的就业教育体系要解决校内专门课程教育、就业服务工作和就业教育活动之间缺乏整体设计、相互协同的问题。解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忽视就业教育的目标设定、内容选择、教学实施等问题。真正做到根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整体规划“就业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就业教育目标的确立和细化、就业教育课程的体系开发、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的建设、教育过程的组织管理、保障体系建设等,使之成为一种完整的、有效的职业素养训练系统。同时强化以下三个方面的系统性:一是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和教育评价之间的一致性;二是体现于人才培养方案,实践于人才培养模式,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从而体现其连贯性;三是实现相关工作系统的整合,提高教学系统和学生教育系统的整体性。

2.增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创新人才培养系统中的就业教育体系,除了要完善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相互支撑、相互配合的整体外,还需要按照活动课程的建设要求,专门设计具有校本特点的就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增强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各专业据此编制于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分学期地对全体学生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活动课程)。当然,设计专门化的课程体系并不是在原有课程系统中简单叠加一些与就业能力培养相关的传统课程,而应是在深入研究企业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基础上,采用现代课程开发技术,面向全体学生设计教育的内容及其实现的载体。

3.突出教育过程的实践性。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就其形成规律而言,强调学习者应不断开展主体性实践。作为融合于专业人才培养系统中的就业教育体系,必然要开发“行动导向”的课程,积极实施“活动”教学模式,才能顺应当前高职教育课程发展趋势。因此,作为就业教育体系中的教育载体或教育过程,要避免陷入只注重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获得的传统模式,着力创新基于实践的体验、感悟、认识,探究、训练、熏陶等“教、学、做”合一的现代课程模式,并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个性化成长平台。

三、构建人才培养系统中的就业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

1.创设科学全面的教育内容体系。我们认为高职院校的就业教育并不包括为了学生就业而实施的专业教育和岗位实践能力的养成和训练,而是特指为了提升学生就业和谋生能力,培育职业素养而实施的一种专门化的教育。其目标主要指向学生个体的就业能力特质,突出学生就业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但同时也离不开对就业知识的掌握和职业情感的培育。因此,其教育内容由四个子系统组成。

第一,有关就业创业的知识系统。主要包括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就业准备与求职应聘、职业适应与个人发展、劳动安全与职业保障、创业活动与经营管理等五个学习领域。

第二,有关职业适应和发展的技能系统。主要包括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求职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发展能力训练等五个学习领域。其中,方法能力训练包括信息收集和运用、问题辨析和思考。社会能力训练包括自我教育与体验、合作交流与实践、礼仪修养与形象管理等。求职能力训练包括就业信息收集与分析、求职材料制作、面试技巧、职业心理调适等。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包括创意思维训练、创造技法实训、创业案例分析、创业计划编制、创业过程管理、创业模拟实训等。发展能力训练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管理、时间管理训练、拓展训练等。

第三,有关职业活动的情感系统。主要包括就业心理、职业道德、职业意识、企业文化等四个学习领域。其中,职业意识包括责任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安全意识、规范意识、服务意识、效益意识等。

第四,有关职业活动的行为系统。主要包括“6S”习惯养成训练(具体为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和安全等)、工作规范与纪律训练、工作礼仪与人际交往训练、自我管理和教育训练等四个学习领域。

2.构建新型的教育实施的运行机制。强调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与加强学生的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同等重要。就业教育的内容全面、丰富而又具体,而学校的教育时间特别是课内教学时间是十分有限的,而解决这一矛盾,就需要创新就业教育的实施机制。我们认为这种机制就是构建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德育学分制”。所谓“现代德育学分制”是指借鉴学分制的管理模式而创设的有关学生德育过程的管理机制。有必要说明的是,这里所涉及的“德育学分”不是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评价结果,而是对学生参与德育实践的成效和数量进行评价。“现代德育学分制”的改革,对人才培养系统中的就业教育的实施,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一,为就业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平台。根据教育内容的重要性和基础性,开展就业教育可以采用必修课程、选修课程、隐性课程、活动课程等不同的实施模式。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作为必修课程只能是少数的基础性内容,而选修课程又无法保证教育对象的全体性。因此,依托“德育学分制”的实施平台,把就业教育作为除了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主要内容,就能有效保证教育实施的广度和深度。

第二,能激发学生参与就业教育的主动性。“现代德育学分制”从制度设计上,把“德育学分”和“课程学分”同时作为了学生的学习要求和毕业条件。这样就在学生的德育“内在需求”基础上,增加了学习的“外在推力”,较好地体现了就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同步要求和同等重要。

第三,能促进就业教育内容体系的开发和实施。“德育学分”的实施,一方面规定了学生参加德育活动的数量和质量;另一方面同样也要求学校应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多更好的德育资源,形成以“行政系统”实施为主的“德育养成”和“专业教学”两轮驱动模式。这样,教育活动成为学校必须提供的实践载体和活动的资源,就业教育的实施也就得到了制度性和机制性的保障。

3.拓展基于人才培养过程的实施途径。其实施途径有以下表现形式:第一,把职业素养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列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就业服务工作和就业创业教育嵌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之中。把学生接受就业教育的情况和其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文化课程、专业课程的情况,实现同步实施、同步管理、同步评价,并把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作为评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二,按照上述就业教育的内容体系,开发一系列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专门化教育课程,通过“必修+选修”“正式课程+活动课程”“课程学分+德育学分”的方式,整合于学校“德育学分制”之中,并成为其核心内容。积极发挥学分制的“个性化教育”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学习和训练,保证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和教育过程的实践性。

第三,积极发挥已有课程的优势和渠道,落实“隐性课程”的实施。在公共文化课程建设中树立“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课程观,根据相应学科特点,有分工、有侧重地开展针对性训练。在专业课程的“行动导向”教学中,增加“职业意识素养”的培养内容和学习评价。在专业实践性教学中,把“工作规范”“职业行为”“职业习惯”等内容凸显和强化,并落实到教学目标、内容、过程、考核、评价的各个环节。

从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深入研究如何构建有效的高职院校就业体系,对推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也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拓宽大学生就业门路的切实之举。

[参考文献]

[1]芦京昌,徐明.高职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及发展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08(11).

[2]韩包海,冯建新.高职院校就业教育与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1).

[3]田雷.试论高职院校“一体化”德育工作机制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5).

[4]张永祥,梁正瀚.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高校全程化就业教育体系构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7).

[5]田雷.对职业院校德育学分制内涵与价值的反思[J].教育与职业,2011(33).

作者:田雷

大学生德育学分制分析论文 篇2:

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行德育学分制实践的思考

[摘 要] 现今,为了提高本科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各大院校都针对大学生积极开展有效措施,加强对德育方面的重视程度。目前各大院校教学的焦点不再仅关注于专业知识,而是将焦点转移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所以,通过采用德育学分制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通过学分制的科学评价来考核学生的德育素质,更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当然,任何考核方式都是双向的,所以,各大院校在采取该项措施时应该取长补短,建立健全德育学分制度。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行德育学分制的实践进行进一步分析和思考。

[关 键 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德育学分制;教育制度

当前,为了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很多高等院校都提出了德育学分制,该制度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因人施教,让他们的德育水平进一步得到释放和深层次提升。通过这种方式,培养综合性人才,保证学生个性化发展,让学生作为德育的主体,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使学生自觉接受德育,通过自身的能力进行深度研究,提高思想观念。同时,也弥补了传统德育的弊端,使德育更加多元化、丰富化,让学生主动参与德育。所以德育学分制全面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让学生有充分发展的空间。努力实现学校德育工作体系的现代化、个性化,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

一、应用型本科高等院校德育学分制现状

应用型本科大学指的是无学术型研究教育的本科学校。随着高校教育的改革,应用型本科高等院校越来越注重学生德育的发展,德育学分制的实施满足了学生德育的需求,通过落实德育学分制度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但是,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德育学分制的实行还不完善,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师与学生出现脱节现象

我国高等院校传统德育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教育。这种学习方式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丧失了学生自主选择的能力,以至于在学生德育方面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我们的德育过程中,由于学生处于这种被动的教育方式下,不能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院校实行德育学分制,应将学生和教师的两大主体地位相结合,同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尽可能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紧密结合,不要出现脱轨现象。将教与学进行统一教育和培养,教师通过创新教育渗透德育,同时依旧扮演传道授业的角色。同时,根据德育学分制将德育融入更多的课程中,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专业课程中接受德育,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平台。德育的开展让学生充满激情,能增强学生的思想观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道德认知与行为的脱节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高度强调各大高校应加强开展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了解道德教育知识和道德规范(其中包括道德思想和道德概念),让这种思想能够得到发展,树立正确的三观。因此,目前各大院校陆续开展道德教育,并通过书面理论和考核教学的方式,让大学生了解道德知识和德育的实施效果。而这种德育虽然能让学生初步了解道德规范,却无法看到实施道德后的真实效果。有的学生学习德育仅仅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考核成果并不能提高学生的道德行为,考核得到的思想道德的评价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弊端。古话说“人之初,性本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经历的丰富,人的性格、观念都会改变。德育学分制采取比较全面的措施,主要把学生的品质道德教育和日常行为相结合,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寻找有利于学生全方位发展的考核标准,尽量让学生做到道德认知和行为一致。

(三)道德价值与关怀的脱节

道德价值定义为个人行为对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道德上的意义。曾有位意大利诗人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没办法用知识来代替。”知识对我们每个人和社会来说都很重要,从小我们就开始在课堂上吸收和运用知识。常言说:知识改变命运,可以看出知识对我们自身修养和以后生活的重要性,但是知识和道德相比,知识这个词就会黯淡无光。没有道德理念做基础,一个无德之人是无法得到群众的认可、无法得到大家的推崇的,这样的人在社会上无法得到成功。道德行为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只有我们能从自身做起,遵守道德,严于律己,才是道德的升华。而目前我国高校道德教育中,诚信的打折和价值观的缺失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德育学分制也成为一种公然的形式化,没有道德理念做基础,生活和学习没有规律,学风不正,学校就如同一盘散沙,体现不出道德的价值。

二、实施德育学分制的教学实践改革要点

教育改革后,很多高校都逐渐采用德育学分制作为学生思想考核的标准,也把它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估的考量,将德育的实施过程和成果规范化,把教学和实践相结合,但是,万物都具有两面性,皆有利与弊,怎样做到兴利除弊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教育方式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变

教育是为学生提供知识的舞台,应用型本科学生正处于道德品质和道德理念的养成阶段,目前,很多院校针对道德教育理念开展一些必修课和选修课等相关的课程,以此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等。通过这些理论学习对大学生进行德育,顺利实施德育学分制。但是教育理念是无形的,它太过抽象,这种教育方式缺乏一定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很难将道德理念和道德思维付诸实践。同时,因为传统教育太过枯燥乏味,只通过说教的形式开展教育活动,学生缺乏吸收知识的激情和对道德理念的领悟,使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获取德育知识。因此,教师应加强德育的生活化,调动班级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院校活动,热爱班级,用讲究卫生、懂礼貌、遵纪守法等行为来彰显高等教育对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视,展现德育学分制的优势。

(二)教育观念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

在很多学生眼中,道德理论或者道德教育只是一个词语,一个与我们生活无关的概念。并且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该理念过于冷漠,认为其不存在任何意义。虽然上课时学习了很多关于思想道德的知识,但由于学生思想观念没有得到升华,他们认为书本上得到的理论教育没有实际意义。就像现代大学的选修课考试,只要记住书面上的大体内容和范围,考试及格就可以。只是在规定的考试知识范围内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然后花费几个小时的时间将这些道德教育的重点进行无厘头的死记硬背,来应付当前的考试,虽然顺利通过了考试,但是对知识的了解还是微乎其微。全新的德育学分制的实行,使道德理念贴近生活,让德育直接成为影响学生成长、成才的工具,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生存发展,所以道德学分制的实行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措施,为了我国人才素质的提高,必须将这种道德思想深入贯彻到高校学生教育中。

(三)受教育者从客体到主体的转变

我国各大高校之前的思想教育方式都是纸上谈兵,只是以口头或者理论的形式进行教育宣传,仅仅把大学生作为知识的载体、道德理念的容器,不假思索地将理论教育全部灌输给学生,这样的教育方式对于道德教育毫无意义,对学生也是一种负担,甚至可能造成学生对思想知识的排斥。开展德育学分制体系,它将传统的书本知识付诸实践,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鼓励学生自修学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而德育学分制是将个人的德育情况以一种客观、公正的形式体现出来,让更多的大学生能够理解德育学分制的作用和效果。将学分制度公开化,让学生了解到德育学分制是通过检查、随堂考核、学分汇总和课堂表彰等方式进行的,激励学生陶冶道德情操。高校学生都有一股不甘落后的精神,这为德育学分制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在各大本科院校中,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德育比拼活动,有利于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攀比并不一定是金钱上的,学生之间进行学习的攀比也不在少数,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发现自身德育的不足,并努力提高自己的德育素质,这也是德育学分制的一种成功。

综上所述,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中,德育学分制的实施让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德育,深度钻研,还可以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德育知识,修满学分;还要让学生明是非,遵理法,帮助他人,提高自身修养;在与同学和朋友相处时,要做到言行合一,诚实守信,以人为本,互相尊重,互相照顾。总之,德育学分制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个性化的发展,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能动性和健全德育学分管理体制。该学分制度克服了传统德育的弊端,转移了教育主体,有利于教育的升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高校德育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发挥道德思想深入人心的潜能,让学生有明确的方向和理智的思维,成为全面发展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静怡.积极构建德育学分的评价与奖惩机制[J].思想·理论·教育,2001(4).

[2]刘明.高校德育学分制的效应分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3]张柳.基于综合素质培养为导向的德育分制度分析[J]. 大众文艺,2010(6).

作者:仲海燕 吴璇

大学生德育学分制分析论文 篇3:

论新形势下如何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经济一体化和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当代大学生的德育工作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变的形势。新时代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和个性的多元化也使得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对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研究,已成为了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直面的问题。本文就高校教师的育人作用和如何在德育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高校德育的举措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旨在创新新时期高校德育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德育;工作实效;德育艺术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根据社会生活的变化和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在高校德育工作方面,作出了许多探索和改革,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成就,但德育工作“失效”的问题仍存在。面对新形势下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高对高校德育工作的认识,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实效艺术,促进学生更好成才,意义非常重大。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育人作用

“在当代高校这个特定的育人环境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是育人的一支最基本、最重要的队伍。”教师的根本不在“教书”,而在“育人”。也就是说,教师要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自觉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在现实中,有些教师没有育人意识;有些教师虽然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没有在实践中发挥育人作用。

1.教师应该增强育人意识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每一个教师都应有强烈的教学责任感。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教师乃由“独奏者”向“伴奏者”转变,但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弃时代赋予的教育权利和职能,而是要以高度的使命感担负起组织教育活动的责任,帮助、引导、教育学生,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作为教师,在认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应把德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德育资源,要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2.教师应提高育人能力

首先,教师应具备较高的知识素质、理论素质和较高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知识是教师职业形象的基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资本,教师没有很高的知识和信息含量以及丰富的文化底蕴,在教学生做人时就会显得力不从心。作为教师,还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和科研能力,只有技高一筹,学生才佩服,才会信服,这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引导学生。

其次,教师应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发挥人格感召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的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通过自己的知识教育学生,而且要通过自己的行为和人格教育学生。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是为人师表,教师应以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的人格。高校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自身高尚的人格去教育、影响、感召学生,才能产生巨大的教育效果。

最后,高校教师要提高计算机的运用能力,借助网络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高校学分制的实行使学生的流动性很大,教师想经常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很难。网络技术的发展使高校学生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网络上,网络已成为学生获取信息及娱乐交友的主要方式。高校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与学生联系、交流思想,分析学生的言论,从中把握其思想倾向,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工作。

二、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校德育工作的宗旨是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育人为中心,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也就是说,高校德育工作的主体是人,对象是人,出发点是人,落脚点也是人。高校德育工作应把学生当作德育的主体,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自我教育的创造性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个体差异,促进个性与社会性的全面发展。

1.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

道德行为的产生归因于受教育者的道德认识,而道德认识又归因于受教育者的需要。“学生是自身品德形成和构建的组织者,外在的道德规范体系和道德要求只有通过学生自愿(进而是自觉)地实践,取得认同,内化自身的道德需要,才能真正起到外化指导道德行动的作用。忽视学生内心的需要以及忽视学生自愿参与实践的需要都是无法达到理想教育效果的”[1]。高校德育要以大学生的需要为突破口,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疏导不合理的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使其通过自身思想内部的矛盾运动,将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人道德认识,再外化为道德品质。比如,当前高校中都有相当比例的贫困生,如何合理去解决贫困生的实际困难,如何满足他们的第二职业、勤工俭学以及自身素质和利益的多元需要,就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高校可以针对这种情况建立和完善助学贷款体系,强对勤工俭学活动的管理,充分发挥勤工助学工作的德育功能。

2.突出学生的个性要求

当今世界,社会需要日益多样化,国际社会向多极化发展,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日益多样化,这就迫切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克服单一和统一规模要求的弊端,逐步实现多样化和多层次化,从而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现个性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就意味着德育工作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根据对象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层次目标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分层次施教[2]。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增强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必须从实际出发,把先进性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区分层次,有的放矢,注重实际效果。”比如由于毕业分配方式的转变,学生的理想各不相同,有的想当教师,有的想考公务员,有的想自己创业,等等。在毕业生德育工作和就业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这样的工作方式才会产生实效而又充满艺术。

3.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当代高校德育实践表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成才的必由之路。国家教委在《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中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社会实践是促进理论与实际、学生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学校要把劳动教育、军政训练、社会实践纳入教育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应努力争取和借助社会各种教育力量,与社会企事业、部队、农村、机关共建社会实践基地”[3]。学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并把这项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学生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才能明确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标准,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提高思想觉悟;只有在实践锻炼中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和巩固高尚的道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4.积极发挥学生骨干队伍的作用

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党团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党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通过业余党校和马列、党章学习小组,加强大学生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学生党员开展工作,形成以学生党员为核心的学生骨干队伍”。学生骨干队伍是开展德育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离不开学生党员、班团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组织作用。高校德育工作者要精心培养和严格要求学生干部,使之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等活动以及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给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进而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作用。

三、进一步加大学校的德育工作力度

德育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虽然高校德育工作整体开展得有声

有色,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学生素质低下,淡薄德育工作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新时期高校的各个基层单位要进一步突出德育的核心地位,把德育工作狠抓落实,切实把德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管理机制,结合实际,健全有关规章制度,把德育工作贯穿于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无形环境中去,齐抓共管,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

1.建立一套科学的工作机制

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来激发教师的育人意识,使之积极主动地把德育渗透到课堂教育中去,如工资提升、奖金设置、育人津贴的发放和切实给予关心、尊重、理解、表扬,肯定工作成绩。健全投入机制,主要指保证德育工作的经费投入问题。高校既要加大对德育队伍进行表彰奖励的经费投入,采取切实措施,解决德育专职人员和“两课”教师的学习培训、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待遇等问题,改善其工作、生活条件;还要加大对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德育设施、设备和活动场所基地的经费投入,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娱乐环境。健全信息沟通机制,使上级能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思想发展变化动态,以便及时地针对学生的实际做好德育工作,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此外还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估机制。德育工作评估是使德育由软变硬、由虚到实的重要措施,各高校应定期对本校各学院、各部门德育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年终进行评估。

2.树立“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意识

“学校的所有老师都应是德育教师,学校的所有课程都应是德育教程,学校的所有活动都应是德育活动,整个学校就是一所德育学校”。高校德育工作必须落实全员育人,德育工作并不是专职的职政工干部和“两课”教师的事,所有的专业课教师,管理部门、服务部门的全体工作人员,都有责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高校在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拓宽教育渠道,协调多方力量,采取各种方法来实现共同目标,真正做到全方位育人,形成齐抓共管的教育格局。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两课”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其他文哲学课的道德功能;一方面要加强德育工作专职队伍建设,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学生会和学生社团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中的自发性作用。

3.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

文化对德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道德需要文化的滋养,德育需要文化的烘托。在高校德育中,应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首先,要改善学校的物质环境,即营造优美的校园绿化环境。其次,要加强校风学风建设。校园文化的集中表现是校风。在高校我们要大力弘扬爱党爱国爱校的校园精神,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努力形成学校以育人为本的校风。高校应努力营造老师以敬业为乐的教风,学生以成才为志的学风。再次,高校要在微观上建立互助、互爱、团结和睦的人际环境。随着高校学分制的实行,学生的班级观念较之以前有所淡化,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重要影响;学生的人际交往关系比过去扩大了,不同班级和专业学生接触的机会更多。因此,高校要加强集体主义教育,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还要结合班级文化建设,着力加强宿舍文化教育,让学生的学习生活空间充满健康和谐的氛围,有助于学生在无形中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健全校园网

互联网的发展,不仅为高校德育提供了现代化手段,而且使网络成为高校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高校要花大力气抓好德育网络的工作,投巨资建设校园网络系统,建立自己的网络阵地。健全校园网首先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去占领网络阵地,给社会经验不足的学生以正确的引导,防止和纠正一些人利用网络传播错误的观点和思想。其次,高校校园网还要创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思想类网站,在网上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过这些内容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具有可读性、服务性。再次,高校要尝试利用网络来管理学生,党支部、团组织以及学生社团可以利用校园网开展工作。总之,校园网要开发更多的学生所关注的信息资源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郭志峰.关于德育新模式的再思考.东疆学刊(延吉),1998,(2).

[2] 陈昌贵.能力培养:德育改革新视角.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

[3] 郭声健.德美并重是解决德育低效问题的有效途径.中国教育报,1995,(3):8.

作者:杨润叶

上一篇:新形势下高中教育教学论文下一篇:大学生教育下心理健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