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方法特征分析论文

2022-04-16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中高本衔接模式职业院校的学生德育现状,就职业院校学生目前出现的情况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具有中高本衔接特色的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新途径,通过改革教学授课、实践探索、文化宣传、工作方法等方式提高学生们的德育水平,达到德育现代化的教育效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德育方法特征分析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德育方法特征分析论文 篇1:

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调查与推进机制研究

摘要:调查发现,当前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存在课程体系散乱与实施保障不力,资源开发不足与整合融通欠缺,教师素养欠缺与专业研修缺失,教学方式枯燥与催生动力弱小等问题。要实现“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质性进展,应健全课程体系,深挖教育资源;壮大师资队伍,提升教师素养;构建高质平台,收获育人实效;完善保障体系,推进联动教育。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调查研究;推进机制

一、调查背景

为了全面达成“提升学校办学水平”这一教育目标,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财政厅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小学特色文化建设工程的意见》(苏教基〔2013〕19号)、《关于启动实施薄弱初中质量提升工程的通知》(苏教基〔2012〕22号)、《关于启动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的通知》(苏教基〔2011〕27号),全面细化落实中小学的“文化”“质量”“课程”等方面的建设工程。在进一步推进细化实施的过程中,应关注各学科核心素养的落脚点,鼓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在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上,着力开发课程资源,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点环节出发,确定项目建设的具体内容,有计划地逐步完成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完善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方法的“更新”。创新中小學的地方课程建设“新”模式,大力提高建设的质和量,适时发挥好“课程基地”在改革道路上的独特优势。在此背景下,我们实施了本次调研。

二、调查目的、方法及内容

(一)调查目的

1.通过项目形式,调研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现状、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取得的实际成果。

2.对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得失成败”进行讨论,深入分析其成因,对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措施、方法、途径提出对策。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以文献、问卷、访谈的方式进行。课题组查看各级各类学校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个案、记录等资料,切实了解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情况,据此设置调查问卷;形成初稿后,征求部分被调查人员的意见。课题组自2018年5月起,在两个月内,分别选取60所学校的教师(包括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及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访谈话题同问卷一起下发,以书面的访谈形式进行)。

(三)调查内容

1.首先从文献资料入手,整理概括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一些情况,发现其形成脉络,寻找理论的落脚点,确立本项调研的理论支撑、具体的调研内容与方向。

2.调研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现状。调研中,合理选择调研对象和内容,确保调研工作优质展开。

3.在对调研数据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发展趋势,并以问题为导向,寻找问题深层根源。

4.在发现问题、剖析原因的前提下,探寻“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难题,针对其中的“病症”,向教师、学校、地方教育管理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和解决难题的应对策略。

三、基本情况及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经统计有效卷1971份,收回率98.55%,合格率99.75%,具体情况如下:

(一)教师问卷调查特征分析

1.调查对象情况

(1)调查对象的性别比例(见表1)

(2)调查对象的学段分布(见表2)

2.学校传统文化课程设置情况

(1)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调查分析。调查发现,74%的被调查者意识到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认为学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

(2)传统文化教育融入现代教育体系应该突出的重点调查特征分析。调查发现,被调查者认为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生活化、社会化,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活动化、形象化,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化、常态化等非常重要。

(3)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调查分析。通过统计发现,仅7.69%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已比较完善。仍有四成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缺乏,还有约三成的被调查者认为比较缺乏。

(4)传统文化教育重点内容调查特征分析。调查发现,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重点内容主要为: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家国情怀教育、人格修养教育、传统礼仪教育、传统知识教育、传统技艺教育等。

(5)学校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内容调查特征分析。调查发现,学校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内容设置不够合理,主要集中在《三字经》《千字文》等经典蒙学内容;而对传统的优秀文化的广度和深度挖掘不够,其中“传统文化常识”仅占8.22%,“传统礼仪”仅占2.53%。

3.学校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实施情况

(1)学校传统文化教育选用教材调查特征分析。学校主要采用省编教材《淮海文化》进行传统的文化教育教学,而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严重缺乏,仅占10%左右。44.72%的学校仅采用支离破碎的“古典诗词摘录”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2)学校传统文化课程目标、内容、实施策略等设置调查特征分析。39.51%的学校没有对学校传统文化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策略等进行设置,33.87%的学校对相关内容设置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学校有效实施传统文化教育。

(3)学校为传统文化教育设立了专门课程调查特征分析。学校为传统文化教育设立了专门课程仅占30%,没有专门设立相关课程的学校占70%。

(4)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况调查特征分析。50%的学校开展了传统文化教育,30%的学校未开展传统文化教育,20%的学校仅仅是在部分班级开展了少量的传统文化教育。

(5)学校传统文化课程开展调查特征分析。学校开展传统文化课程主要集中在每月一次或几次、每学期一次或几次,29%的学校开展的次数非常少。

(6)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师资来源调查特征分析。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师资来源非常单一,除了14%的参与调查者所在的学校设立了专职教师,79%的学校都是其他学科教师兼职实施。

(7)学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师接受相关培训调查特征分析。学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师接受相关培训不到位,仅11.76%学校组织教师进行全面培训,68.63%的任职教师没有接受过相關传统文化教育的培训。

4.学校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研究与评价情况

(1)学校组织教师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学”教研调查分析。学校组织教师进行相关“教学教研”活动的力度明显不够。不太重视和完全不重视的学校占48%左右;非常重视、比较重视的学校共占24%左右。

(2)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研究调查特征分析。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研究重视度不够,高度需要的仅占24.98%,22.36%的被调查者认为无所谓。

(3)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和督导机制调查特征分析。85.59%的参与调查者认为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和督导机制非常缺乏,仅6.47%的参与调查者认为相关机制已经形成。

(4)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调查特征分析(见图1)。从调查统计中可以看出,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认识明显不足,对规律性把握缺少经验;教学与实际情况不符,常有背离学生需求现象发生,教学内容选择不当,缺乏课程教材体系,教学方法更是缺少创新举措,还没有真正做到从知识型向素养性教育的转变;专业从事“传统文化”教育的老师严重缺乏;学校和社会家庭结合不紧密,全面的评估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对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研究不够等,成为当前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问题。

(5)学校传统文化教学亟须解决的主要问题调查特征分析。调查发现,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亟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和缺乏权威的教材,两大问题约占调查总数的75%,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学生问卷调查特征分析

1.参与问卷的学生学段分布(见表3)

2.学校现有课程中包含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数量调查特征分析。25.78%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内容过多,不能完全接受。从侧面反映出,学校无形中给学生增加了课业负担。28.49%的学生认为不能满足其需求。

3.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课时调查特征分析。学校都能借助品德与社会等课程,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所用课时设置比较合理。

4.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形式调查特征分析。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有超过两成的学生认为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形式不易接受;部分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也高达两成;其余的项目所占比例在15%以下。

5.学校传统文化教育专用场所调查特征分析。学校有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专用场所的占45.43%,54.57%的学校没有相关场所。

6.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急需的基本教学设备和教学设施调查特征分析。学校实施此项教育最需要的基本教学设备和教学设施中“传统文化系列教材”占29.93%,其余设备需求量也很大。

7.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网络资源建设调查特征分析。学生对学校此项教育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非常关心,46.75%的学生认为学校非常需要这样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

8.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学生满意度调查特征分析。学生对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满意度非常低,满意的占26.1%,不满意的占42.3%。

9.学生喜欢传统文化内容调查特征分析(见图2)。学生对像“三字经”“千字文”这样的传统读本不太喜爱,喜欢的仅占12.15%,学生对诗词文赋、书法、传统文化常识等兴趣较高,共占67%左右。

(三)访谈话题主要观点及分析

1.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多,但主题选择不明确

对于话题“您对当前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基本看法是什么?”我们主要访谈教学中已经实施的主要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总体上看,绝大多数被访者认为,当前学校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仅停留在宣传和背诵等肤浅的层次,对内容主题的构建、课程化实施等,存有明显的不足。

从成功的经验来说,有的认为学校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已经能够从热爱祖国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家国情怀教育、人格修养教育、传统礼仪教育、传统知识教育、传统技艺教育等方面进行选择。具体的内容主题以“三字经”等古典文学和诗词文赋、京剧、书法为主。

从存在的问题来看,有的认为学校对内容的挖掘缺少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比如,“传统知识教育”的内容仅停留在一些常见的知识收集与整理,缺少针对中小学生特点的内容,未进行分层次、分学段、分目标的整体构建与规划。有的认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仅停留在阅读一本书的层面,没有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爱好等统筹考虑。学校所提供的内容只有普遍性,缺乏针对性,尤其是缺乏因材施教的内容。

从建议方面来看,主要认为学校层面乃至上级的主管部门,能够构架传统文化体系,有整体规划,学校应有标配的个性化设计,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2.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形式丰富,但具体实效不理想

话题“您认为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怎样?你有怎样的具体建议?”这个问题如果梳理到位可以为学校的具体教学提供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措施。

从成功经验来看,有的被访问者认为学校能够巧妙地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组织教学。学校通过排练多种有趣的优秀传统文化节目、长期开展走班选课和优秀传统文化社团等活动,让学生逐步走进我国的传统文化,不断从中汲取文化养分。成功的案例有,东海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和平路校区的“吕剧进校园”,编排了《司马光砸缸》等数十个优秀吕剧,渗透中国历史、传统礼仪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从存在问题来看,大多数学校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缺乏创新创优精神。有的认为,学校采用的教育教学形式主要为强制学生背诵,采用多种形式背诵,学生陷入了死记硬背的沼泽,对其中的意思、文化的背景内涵等一概不知,严重挫伤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

从建议方面来看,教师普遍认为应该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不要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考试结合。有的教师认为,学校可以引入数字化教育形式,比如微课、慕课等形式,让学生随时可以学习传统文化,增加学习的机会。有的认为,应该把目光投到课余时间上来,制定长远的教育计划,不断提高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强化学生探究阅读优秀传统文化的意愿。

3.学生有学习意愿,却没有收到好的学习效果

学生的访谈,主要以“你是怎样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你学到了哪些内容?”为主,被调查者认为,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内容非常有意义,但是学习的机会却很少。

从成功的经验来看,城区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内容更多、形式更为丰富等优秀传统文化。乡镇和村小的孩子接受的学习内容以阅读为主。调查发现,学生在阅读必读书目,学习必背古诗时,已了解了一些经典名著,都能或多或少地接收到一些传统类文化知识的教育。

从存在问题来看,城区的学生参与度要远高于乡镇、村小的学生。即使是城区也约一半的学生缺少深入学习的机会,真正参与到有关传统类文化社团的比例不大,对接触的那些传统类文化内容理解以“肤浅”居多,学习兴趣不浓。乡镇、村小的学生多以机械记忆为主,有些学校以考试的形式,渗透《三字经》等相关试题,单纯地为考试服务,增加了学习的负担,有些学生已有厌倦之态。

从具体建议来看,学生更喜欢形式丰富的教育形式,如表演、诵读、大讲堂等形式,不喜欢背诵、测试、抄写等形式。希望学校能提供大型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扩大学习优秀传統文化的渠道,根据自身的喜好,有选择性地参与内容丰富多彩的社团等活动。有的学生喜欢以故事的形式了解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四、做法与成效

随着课程管理制度的实施和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东海县实施了“县域多彩课程”建设,多举措推进优秀的传统文化的课程开发,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学校传统文化课程种类多样

为进一步推进优秀的传统类文化进入校园,东海县编印了《可爱的东海》。访谈发现,这门课主要由班主任或品德、语文教师担任,在班级课程表中已经明确体现,课时也是比较充足的。被调查的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形式多样:美术学科有水墨画、毛笔字等;体育健康学科有传统棋类、中华武术等;音乐学科有吕剧、古筝、二胡等;手工学科有传统泥塑、剪纸等;文学类有古诗词诵读、小古文研读等;还有礼仪方面、茶艺方面、餐饮方面等。供学生可以自由选择。

(二)学生传统文化认知不断增强

常态开展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深深印入学生的头脑中,让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体验、理解。东海县抓住课程“可爱的东海”的落实,着力培养身体健康、性格开朗的现代学生,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组织开设多样传统文化类地方课。以学生为主体,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传统文化类社团,能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诵读的机会,学习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明,逐步爱上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并用文化来浸润心灵。

(三)学生传统文化素养逐步提升

在传统文化教育稳步推进的大环境下,东海县中小学以传统文化教育为抓手,开发了“符合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组建了学生社团,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不光习得了知识,也内化了热爱祖国、关心社会、传承文明等品质。在这些传统文化特色教育活动中,学生既可以丰富内在情感,也可以塑造个人品格,还起到净化心灵的作用。学生在感知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素养。

五、问题与成因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虽然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也得到了教育管理部门的应有重视,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课程体系散乱,实施保障不力

学校办学理念主要体现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上,这也是学校完成育人目标不可或缺的载体。相当多的学校开发了适合本校实际的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育就是其中之一。但调研发现,目前中小学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目标不明确,教育思路模糊;课程开发和设计比较散乱,年级间的衔接与融合不到位;课程内容没有经过系统遴选,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随意性较大,所以学生习得的相关知识技能也不系统;由于校本课程不受重视,所以也经常会因为学校有别的教学任务,而挤占这些特色课程的课时;师资匹配随意性大。

(二)资源开发不足,整合融通欠缺

学生所能接受到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往往局限于校园,其中,小学的品德、音乐、语文课本中有一些,中学的也就是政史、语文、音乐课本中有一些,其他学科中即使有也比较少;对本区域的历史文化资源更是缺少收集与整合,没有深度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多数体现为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而其他方面内容较少,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得不到充分挖掘;学生没有机会去零距离地接触与感受这些传统文明,也难以传承与发扬。

(三)教师素养欠缺,专业研修缺失

当下,在中小学一线教学“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师大多是“兼职”,这和师资队伍的结构有着密切联系。由于教师们肩负着“主科”教学任务,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储备明显不足,理解也明显不够深刻。“传统文化”教学的研讨氛围较淡,学校也没有对“传统文化”教学进行深入研究。

(四)教学方式枯燥,催生动力弱小

目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主要形式还是课堂传授,而各种社团、综合实践活动资源整合情况不容乐观。教师教学的方式多为传统的讲解,有大胆创新的少之又少,这种单一的教和机械的背诵,致使“传统文化”教学课程枯燥乏味,在无形中挫伤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由于学校和授课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理解的滞后,致使学生主动学习传统文化课程的动力不足,学习的愿望也不明显。

六、建议和对策

培养中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关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与质量。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从而不断提升中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格品质。

(一)健全课程体系,丰富教育资源

“课程”是能体现教育发展到一定时期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要求的,同时也关注学生发展,这是课程的特征。当然,课程和教材也能体现国家意志,体现社会进步对人才培养规格的需要,它也是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基本依据,同时直接影响“立德树人”的质量。所以,依据育人机制构建的,适合学生发展需要,又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和教材体系,完善关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和教材,确实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1.注重学科渗透教育和融合发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将课程的权利适时下放,使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灵活拓展的空间,从目标确立到内容选取、从方法运用到评价管理都留有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特长,适当整合学科与传统文化,使之有机融合。一是要精心研读教材,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胸有成竹,同时,在精确把握学科教学特点的前提下,深入开发在各门学科中隐藏着的传统文化资源。二是要潜心设计实施教学,选择适当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方法,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有目的地融合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协同发力育人。

2.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和融通创新

我们应重视“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作用。学校可从本地区的“传统文化”资源中,选择一些对中小学生学习起到关键作用的素材。各中小学要密切关注本地区的优势文化特色,从已有的资源中探寻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落脚点,在古今文化的交融中找准支点,推进区域文化课程的发展、融通。

3.编写地方文化读本和多元读物

传统的民俗、传统的技艺、思维的方式等具有较好的教育价值,用这些资源来编写普及教育的读本,既要富有一定的哲理,同时还应该浅显易懂,主要以故事的形式呈现,也要不断开发合理的内核,遴选适合学生学习的好素材,编写成内涵丰富、能引起阅读兴趣的普及性传统文化读本。在实施“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时要注意因地制宜。充分运用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进一步落实“传统文化”教育,邀请本地区知名专家对学校的普及性读本的编写进行理论指导,提升读本的文化内涵,使学生自小学起就有机会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熏陶、感染。

(二)壮大师资队伍,提升专业素养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必然要以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有力的支撑。从调研情况看,现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线教师,其现有的传统文化素养仍有欠缺。当下首要任务是加强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培训,提高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水平,培养他们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运用“传统文化”进行教学的能力。

1.组建骨干教师团队

一是遴选在“传统文化”教学中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发挥示范作用,以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一腔热情感化身边的同行。二是主动担当“传统文化”教学的践行者,以较高的教学艺术影响周边教师,从专业上指引他们成长,针对“传统文化”教学中的问题展开讨论,实现资源的共享,从而共同提升;带领身边的教师强化“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研究,营造独具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氛围,进一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高效开展。

2.加强专业素养研训

一要强化研训的针对性,始终突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有目的地弥补“传统文化”教育中的短板。要以满足一线教师的教学需求为研训目标,兼顾中华传统实践操作技能和文化理论知识。二要增强研训的普及性,扩大研训范围。要对所有老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教育,“传统文化教学”的专任教师要定期培训研讨。三要保证研而有效,合理设置中华传统文化研训内容,创新研训方式,可以从案例研究入手,为解决难题而开展集中研训活动,一研必有一得。

3.汇聚民间传承力量

非物質文化常常和老百姓密切相关,大多数以世代相传的形式出现,突出以人作为核心的技术类文化传承特点,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非物质文化常常以言传身教的形式为主,有表演、工艺、习俗等。在当前中小学中,为了缓解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师资短缺的现象,要有计划地调动那些有高超技艺的传承人,邀请他们走进校园,为学生们讲学,必要时可以聘请他们定期到学校进行授课,将那些更专业的中华传统文化展现给新时代的学生。

(三)构建多元平台,提高育人实效

1.搭建网络教育平台

在推进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工程时,要充分利用好网络这个先进的技术手段,有效推进中华传统文化信息的有效传播。成功搭建网络知识平台,创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主题网站,结合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内容,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情境,不光是为激发学生兴趣,也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其中的深远内涵,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利用校园现有的网络资源,在学校主题网站上设立中华传统文化专栏,建构一整套集音乐、美术、历史、文学于一身的现代“校本文库”,为普及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提供资源,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开放互动。

2.构建多元资源格局

一要重塑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学校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最重要场所,好的文化氛围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校园的文化背景自然就是学校的隐形名片,这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激励作用。因此,要高度重视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学校的教室布置、走廊及墙壁装饰等都可以有效突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二要围绕传统节日进行教育。在教育活动中,可以选择有教育意义的节日专门组织活动,可以是主题鲜明的朗诵比赛,可以是讲故事比赛,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民族认同感。三要严格组织研讨活动。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公共文化机构,充分挖掘纪念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源,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那些教育意义浓厚的古迹遗址、名人故乡、文化圣地等去学习考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四要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学生服务的,都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核心来开展活动,传统文化教育也不例外,在具体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应始终牢记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融合,真正实现教学方法的灵活和教学过程的新颖。

3.重视新型德育建设

一要高度重视德育建设,提高价值认识。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有目的地做好德育这项工作,使学生自动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做好学生思想教育的领路人,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二要转变德育方式,健全考评机制。一方面,合理提高德育教师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使德育教师在学校中也有和主科教师一样的地位,树立德育教师形象。另一方面,倡导评价主体的多样化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各学科教师和班主任是评价的重要主体,还应鼓励学生和家长共同参加评价,提倡档案袋式评价,既关注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行为表现,更要实现学生的品德素养提升。

(四)完善保障体系,推进联动教育

持续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多方教育的协同发力,更需要外部多种条件的强有力的保障。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尽早统筹规划,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积极参与。

1.发挥行政引领引导

一方面,要有正确的方向引领,做好做实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引路人。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主动贯彻落实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各方面政策,发挥示范引导作用,还要全面分析当前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困惑,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出台相关政策,凸显引领效能,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制度,为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提供方向引领。另一方面,提供服务支持,做好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践行者。教育主管部门要从不同层面调研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需求,将拥有的多种资源进行适切配置,为中小学提供资源和技术的有力支持。

2.完善督导评价体系

调查发现,当前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督导与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亟待解决。学校应精心挑选具备丰富教学实践技能的专家,具有扎实专业理论素养的研究人员及名师,组建一支可以指导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督查团队,全面负责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监管工作。对中小学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进行督查和有效评估,如实反馈检查结果,指明问题所在,监督及时整改,确保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质量,促进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

3.发挥家庭教育功能

引导学生家长自觉规范言行,以身作则,主动建构优良的家风,潜移默化地塑造孩子的优良品质,培养孩子优良的习惯,让孩子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加强家校合作,发挥育人合力。应明确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目标,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效能。学校定期组织主题讲座、知识教育论坛、优秀案例分享,建立家长委员会,发挥带动作用;听取家长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出的建议,监督学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亲子活动等,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孩子的世界。

責任编辑:赵赟

作者:刘加宽

德育方法特征分析论文 篇2:

中高本衔接模式职业院校德育教育新途径探究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中高本衔接模式职业院校的学生德育现状,就职业院校学生目前出现的情况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具有中高本衔接特色的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新途径,通过改革教学授课、实践探索、文化宣传、工作方法等方式提高学生们的德育水平,达到德育现代化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中高本衔接,职业院校,德育教育

引 言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提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 做好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工作与普通高校一样,在教育方法上同样需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德育工作者要充分了解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针对他们出现的一系列突出问题采取创新有效的教育途径,才能真正达到以德育人、立德树人的目的。

一 中高本衔接模式职业院校的德育现状

1.1 中高本衔接模式职业院校的特点

中高本衔接模式的职业院校是指中职、高职、本科联合办学的职业学校。办学层次包括中职+高职、高职+本科、中职+本科三个阶段,主要为社会输出创造能力强、技术水平高且素质高尚的优秀人才。职业院校的学生确实存在着自觉性差、普遍素质不高等问题,但是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还是能够塑造出道德修养与职业素养一致的社会人才。中高本衔接的最后是本科模式,毕业的学生拿到的仍然是本科学历的毕业证,在就业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仍然有大部分学生在德育方面有所欠缺,所以在职业院校中进行德育教育仍然任重而道远。

1.2 中高本衔接模式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出现的问题

(一)德育教育教学授课方式陈旧,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纵观当今各大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着对德育教育不重视的情况。许多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院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更多的时间都用于进行机械性操作教学与专业课训练,德育课程设置较少。虽然遵从国家的规定设置了相应的德育课程课时量,但是能够担任德育课程的教师数量十分有限,许多学校都是德育工作者比如辅导员老师兼任,在专业性上存在一定的差别,从而影响了教学的主体与客体。近些年,职业院校特别是中高本衔接模式办学的职业院校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通过一系列政策使德育教育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德育课堂这个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上,教学方法存在着一定的缺失,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原本基础知识有限理解能力有限,对所学习的德育知识一知半解且缺乏兴趣,从而导致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二)德育教育实践探索不理想,理论与实际脱轨

即便是德育教育在中高本衔接模式的职业院校中得到了重视,知行合一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在于理论与实际有所脱节。职业院校的德育教育途径主要还是在于课堂的讲授,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多是输入理论,多是通过举例、视频、音频、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对理论进行理解,由于多是大班授课,实践的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后无法将其转化为实用的知识也无法通过实践增强记忆,长此以往会造成遗忘,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懈怠。

(三)德育教育文化宣传方式落后,跟不上时代的潮流

随着微博、抖音、直播等新媒体的发展,学生们的注意力被五彩缤纷的外界所吸引,通过新媒体的发展也在不断影响着学生们的价值观。由于学生的年纪尚且年轻对事物的想法还不成熟,定力也有所欠缺,对一些外界的事物会存在偏激、误解的看法,甚至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就业观,导致误入歧途。面对这种情况,职业院校在教育方式改革上需要德育工作者不断地探索创新。不能单单只依靠德育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要充分发挥辅导员、心理咨询教师、党政干部以及共青团的优势,创新工作方法,探索德育教育文化宣传的阵地,不断丰富文化宣传的形式,让学生感到有新鲜感才能真正提起他们的兴趣。

(四)德育工作者缺乏积极的工作态度和正确的工作方法

德育工作者不仅仅包括德育教师,还包括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心理咨询教师。[2]德育工作者是德育教育工作的主力,奋斗在第一线,他们的工作态度与工作方法决定了德育教育的实际效果。德育工作者很多都会把精力放在学校的建设、人才的专业性培养以及学生的管理上,从而忽视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甚至出现了有些辅导员疲于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工作态度不积极而淡化了德育教育的现象。

二 中高本衔接模式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新途径

2.1 转换德育教学模式,探索新时代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上,同样可以将新时代新技术与教学方法相结合,“互联网+课堂教学”应运而生。近年来,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教学模式成为教育学者研究的热点,虽然该领域的探究仍处于初期阶段,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师生需求的不断增加

,此类教学模式受到了广大职业院校的欢迎。线上与线下结合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课堂形式单一、学生主体性地位不足、课堂容量有限等缺点,同时此类教学模式还具有理论与实践具体结合、师生翻转互动、打破时间空间局限等优势。[4]在德育教育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德育教育理论,通过新颖的方式主动去接受知识,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目前职业院校线上的教学平台主要包括“超星”、“MOOC”、“智慧树”、“蓝墨云班课”等平台,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間,此类线上教育平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何运用好线上线下结合教学模式,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高德育教师运用网络技术的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线上指导等方式帮助德育教师普及APP应用知识,网络教育平台上上传详细的使用说明,提高教师运用新媒体进行授课的能力,只有教师熟练运用线上授课操作方式才能正确地指导学生使用。

(二)创新德育教育线上线下授课方式

线上授课可以通过轻直播方式取代旧直播,轻直播是指通过语音、短视频、文字、图片、微课等方式直播,避免了大量视频影像等数据实时上传造成卡顿、延迟、拥堵的情况,避免了旧直播的缺陷,使远在农村没有wifi或流量不足的学生也能参与到其中来,与学生们远程进行课堂互动。教师要充分利用云教材,布置学生自主的学习任务,跟踪督促学生自主学习过程,检验自主学习效果。线下授课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体优势,通过设计适合职业院校学生难度的课程内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三)创新德育教育线上线下授课环节

做好课前在线学习的内容设计,德育教师要精选德育教育内容,课前一周让学生学习相关课程内容课件视频,完成相关作业;线下上课时着重讲解学生难理解的重难点,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时展开讨论,总结归纳知识点,总结相关作业完成情况;设计好线上与线下的实践环节,完成相应的任务,做到理论实践相统一;最后集中检测学习效果。相比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线上线下结合使授课方式更加丰富,学生更加容易接受。

2.2 注重德育教育实践,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新形式

针对中高本教育模式职业院校在德育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学校学院一要建立职业院校学生德育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二要把德育实践纳入到教育教学的总体规划之中,规定学时学分,提供必要的经费。三要积极探索建立德育实践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增强德育实践的活动效果,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辅导员也要发挥作用,利用寒暑假,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等实践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加强对学生工作方法上的指导和工作技能上的培训。

为了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现代消防意识、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增强青年学生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可以带领学生前往消防支队进行体验教学;为纪念“五四运动”,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重要使命,培养学生忧国忧民、爱国主义精神,可带领学生举办文艺汇演,普及“五四运动”知识;为了使广大入党积极分子能够深入了解党的基础知识,明确党的奋斗目标,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端正入党动机,可以号召职业院校的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校外党性实践活动,前往革命旧址遗址、红色纪念馆参观学习。

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形成“互联网+德育实践”模式。例如,四维时代推出的数字3D技术博物馆,足不出户就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红色教育。VR体验教学也是一种新式的德育教育方式,可带领学生去相应的VR体验馆重现当年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场景,既可以让学生感同身受对所学知识印象深刻,又可以丰富课外生活,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2.3 主动占领德育教育文化宣传阵地,探索潜移默化育人新机制

德育工作者一要注重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探索适应新时代的文化宣传方式,特别注重对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的应用。[5]二要主动占领德育教育文化宣传的新阵地,利用校报、广播电台、宣传栏、校园网等媒介多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德育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服务,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不断拓展文化宣传的渠道和空间。三要通过微信、微博、公众号、抖音等现代新媒体手段进行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

学校要利用好新媒体所带来的丰富资源,牢牢把握德育教育文化宣传的主阵地,将隐性德育教育与显性德育教育相结合,利用多种渠道展现出来,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例如:学工在线微信公众号,内部有时事政策、传统文化、青春榜样、阳光心理、辅导员说等几大板块,每日定时推送相关信息,给予学生思想引领。广大德育工作者在抖音上也可制作相关德育教育视频,如制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红色教育等内容,让学生们添加关注。做抖音视频要讲究技巧,一个抖音号专门做一个专栏,每条视频的长度、背景风格、配乐形式要基本保持一致,内容信息量也要控制在学生短时记忆深刻的时长,每条抖音视频要形式新颖、言简意赅、重点突出,这样做更容易吸引粉丝数量。如果抖音视频内容环节精心设计,比如设置悬念、营造氛围、讲述方式生动有趣,就会吸引大量的人群关注,从而达到利用新媒体与时俱进宣传德育文化、進行德育教育的效果。

广大德育工作者也可以利用空闲时间进行直播,可采取网络直播和抖音、小视频APP进行直播,利用各种直播平台,积极采取学生喜爱的方式活跃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积极互动,畅所欲言,欢迎每位同学表达自己看法,相互交流思想观点。互联网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他们交流、发展他们的个性,但是也容易使学生政治观念淡化、道德意识弱化、个人主义膨胀,加上职业院校学生自控能力较弱,很容易受到互联网的侵害。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在新生入学初就对学生进行正确使用网络教育,开展健康文明网络大赛和网络文明建设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文明意识,增强职业院校学生运用网络的能力,成立大学生网络文明自律组织,让他们进行自我教育,强化网络文明自律意识。

2.4 改进德育教育工作模式,探索德育育人工作新方法

(一)加强自我完善与发展

德育工作者要做到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热爱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工作,注重个人品德的培养。加强教育学、心理学、学生事务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工作技能水平,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通过实践努力发现自身的问题。同时还要主动学习网络知识,深刻了解网络为学生带来的机会和挑战,用心钻研,提前预知网络带来的问题。

(二)创新学生管理平台

德育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现代化的网络管理平台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对学生进行管理也可以采用新型的管理方式,比如“钉钉”、“今日校园”、“校园辅导猫”等平台的广泛运用。利用此类软件可随时随地可以查看学生及其家长的联系方式,方便联系;疫情期间,可以通过“定位打卡”的方式掌握学生的具体位置;还可以利用平台发布规章制度、校内通知,与传统的辅导员直接通知相比,效率大大提高,减轻了德育工作者的工作负担。在此类管理平台上,德育教育工作者也可通过校园百事通发布德育教育相关知识内容,从而引起学生的广泛关注。

(三)转变工作态度和教育方法

德育教育工作者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以谦虚谨慎、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尽量掌握一些时髦的网络用语,让学生们觉得更接地气。可以建立自己的抖音账户,积极了解学生关注的明星和关心的话题,积极主动与学生互动聊天,了解他们真正的需求,并从中调查出他们最喜欢的德育方式。同时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喜爱的德育方式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不断转换自己的工作方法,适应新时代新要求,作新时代的弄潮儿。

结束语

中高本衔接模式职业院校德育教育水平的提高一定程度取决于德育教育工作者对方法上的选择,要想达到德育现代化的教育效果,需要各个部门齐心协力,共同研究探索德育新方法、新途径。目前就职业院校来说,充分利用新媒体是较为有效新颖的方式之一,将其运用在教学授课、实践探索、文化宣传和工作方法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德育教育的吸引力。对于中高本衔接模式的职业院校来说德育教育的新途径探索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需要脚踏实地,认真研究,为之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7.

[2] 栾宇,王占仁.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角色定位研究[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12.

[3]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12-09.

[4] 王岳喜,张云芳. 职业院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特征分析及实施路径[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01.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S]. 中发[2004]16号.

作者简介:

姓名贾娜,性别女,出生年月 1991.09.15,民族满,籍贯吉林长春,学历硕士,工作单位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研究方向 思政方向

作者:贾娜

德育方法特征分析论文 篇3: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摘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德育渗透是一种隐性的德育灌输,本文从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分析开始,就初中数学中德育渗透对教师的要求,以及如何挖掘教材进行德育渗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德育;数学教学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的实施和推广,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为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学生进行德育不仅是对德育教师的要求,也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应尽的义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利用数学课堂进行德育渗透,须以教材为主要工具,应有意识有目的地抓住每一个可以渗透德育的契机,对学生进行广泛的德育。下面,就初中数学教学的德育渗透谈谈我的几点思考。

一、了解初中生心理的特征,是进行德育渗透的基础

对于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首先要备好学生,做好学情分析,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摸清初中生的心理特征。青少年时期的初中生,由于处于不成熟向成熟发育的急剧变化之中,性成熟期开始,在体型和外貌上逐渐接近成人,在这个时期他们的心理既敏感又叛逆。初中生进入青春期后,对外界的各种事物特别是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非常敏感,争强好胜,不甘落后的心理十分突出,羞耻感也相应发展起来。他们情绪丰富而又复杂,充满热情和激情,但也容易喜怒,情绪反应强度相比成人大得多,而且开始更多地注意自己的形象,自尊心快速发展。这个时期学生的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要求成人将他们当做大人看待,理解并尊重他们。如果这种需要无法得到满足,自然会产生很强烈的叛逆。所以在初中生各项生理、心理指标尚不完善,缺乏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时,对其进行德育渗透要避免威胁其自尊的事件发生。

二、具备高尚品德的数学教师,是进行德育渗透的前提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教师没有高尚的品德,那么就不能教育出具有良好品德的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前提是,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的育人观念,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一个好老师,不仅对学生有学习上的影响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人格上的感召力。师德高尚,就是一部生动的人生教科书,学生受其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刻的、终生受益的。因此,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是学科渗透的关键。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由于在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是直接呈现,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认真贯彻“教育法”和“新课程标准”,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接受能力,把德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潜移默化,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三、充分挖掘初中数学教材,是进行德育渗透的关键

(1)以数学史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数学史是数学家的奋斗拼搏史,在数学家前进的道路上充满艰难险阻,他们有着过人的胆识、勇气和毅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中国数学家的光辉历史和杰出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思想。如在我国著名的数学典籍《九章算术》中,首次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运算法则,使得代数学早于西方于公元前2000年就已经产生了;著名的勾股定理是西周数学家商高最早提出来的,称商高定理;刘徽首创“割圆术”,科学地得出徽率(圆周率)3.14;祖冲之对圆周率进行运算得出杰出成果3.1415926<π<3.1415927。在现代,我国科学的丰硕成果同样也令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自豪,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起、推广的优选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科学试验,创造了很大的经济价值;陈景润成功地证明了数论中“(1+2)”定理,被誉为“陈氏定理”;美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吴健雄因在科学上的巨大成就而荣获诺贝尔奖等,这些真实典型的数学史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也激励起学生学习的进取精神。同时让学生懂得数学落后即科技落后,科技落后就会挨打,就会丧权辱国,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和追求真理的良好品质。

(2)要充分领会教材,找到德育渗透的点。数学教材是数学课堂进行德育的主要工具,在数学教材中蕴涵了丰富的“育人思想”,尤其是现行的新教材中增加了很多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只要我们教师深入分析教材,钻研教材,就能找到。如通过正数与负数,绝对值概念,有理数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及其相互转化的教学,方程与方程组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初步的对立统一观点的教育,使学生了解从事物正反两个方面认识事物的观点和方法。通过分式四则运算的训练,使学生养成作业工整,格式规范、方法合理的良好学习习惯。通过分式方程验根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负责,过细工作的良好品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解直角三角形的教学,培养学生把简单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如测量距离、工程建筑、航位测定,进一步让学生认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等等。

总之,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寓德育于数学教学全过程,但切忌生搬硬套,不可将数学课变为德育课,那将失去数学课的教学本质。在实践时做到切合实际、因材施教,才能达到数学教学与德育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莫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章华芳.初中数学课堂德育渗透的实践[J].教学月刊,2007

(9).

(邳州市红旗中学)

作者:鲁作良

上一篇:对外贸易结构调整论文下一篇: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