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教育下心理健康论文

2022-04-23

摘要:文章阐述国学应用于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分析了大学生群体中就业心理不健康的诸多原因,指出国学应用于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并探讨国学应用于增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关键词:国学;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一、引言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的生命线。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大学生教育下心理健康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大学生教育下心理健康论文 篇1:

分析“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构建

[摘 要] 互联网属于一种新兴的媒体,自身具有独特的魅力,对于世界共同体的形成有很大的作用,可以使经济得到高速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对人们的心理也有一定的影响。主要针对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构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将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创新,使大学生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关 键 词] “互联网+”;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如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信息变革不断取得突破,不断深度融合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促进了产业升级,对人们的生活形成深刻的影响,这种发展为“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互联网+”在信息技术革命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要结合“互联网+”,从而展开新阶段的工作。

一、“互联网+”影响下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大学生对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现状

当前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已经离不开网络,网络在多个方面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很容易形成网络心理问题。大学生当今的心理咨询通常都是利用网络平台或者是学校的咨询室。很少利用社会上的心理机构寻求咨询,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通常就是心理知识的学习和心理基本方法的实践,这样可以发现心理问题,通过有效的方式进行解决。由于微博、微信的发展,大学生咨询的方式也变得具备多样性和高效性。

(二)高校对于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现状

我国高校不断完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每个高校的重视程度都是不同的,因此高校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仍旧存在不足。例如,很多学生通过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做在线心理测试,建立了健康电子档案,但是由于后续工作不够完善,只是注重初期建设,并没有形成网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忽略了学生的发展性问题,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除此以外,在经费上也无法得到保障,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出现滞后性。

(三)家长对于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现状

很多家长认为使用新媒体产品是一种能力,也关系到时尚和自我形象,因此对学生使用新媒体产品他们不会给予约束,甚至还会纵容孩子,使孩子网络成瘾。有些家长缺乏网络知识,对于网络功能夸大化,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信息的负面影响,这些信息甚至会导致孩子出现人格障碍,实施网络犯罪。

二、“互联网+”影响下构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一)构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学校要成立协调部门,并且组建相应的师资队伍。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需要将各个方面的思想进行协调,成立协调中心,大学生的网络心理教育机制才会良性运转。“互联网+”使网络具备了融合度,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不断加快,教育者需要将網络技能水平进行提高,善于发现大学生的时代问题,结合当今大学生高发的心理问题实施教育工作。同时,组建大学生网路心理健康工作组,增强人文关怀,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

(二)强化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监管保障机制

学校的网络监督机制需要不断得到强化,使当代大学生可以具备良好的信息氛围。建立网络监督部门,将网络信息监督机制进行完善,杜绝传播有害信息,要及时发现大学心理异常情况。利用这种机制,搜集舆情信息,可以把握大学的心理动态,对于大学生存在的网络心理问题及早控制。除此以外,建立有关大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的保障机制,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给予关注,给予支持,引进专业的人才,从而形成高素质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三)构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创新评估机制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建立创新评估机制,建立专业的研究团队,使教育创新具备科研支持,从而使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互联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利用“互联网+”载体,使用新媒体的各种特点,利用网络上的共享资源,将优质的网络教育资源实现普及。学校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使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机制进行创新,在评估过程中,其重点就是教育过程,并且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从而在当前“互联网+”影响下,探索出新的教育模式。

利用“互联网+”,使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会得到改变,会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一定的影响,我们要明确互联网不仅为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机遇,同样也是一种挑战,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使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得到规范,促进全体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喻永均.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8):57-60.

[2]沈立民.新媒体网络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商,2015(48):46.

[3]任静.网络环境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法制博览,2016(9):293.

作者:苏小林

大学生教育下心理健康论文 篇2:

国学视角下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探索

摘要:文章阐述国学应用于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分析了大学生群体中就业心理不健康的诸多原因,指出国学应用于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并探讨国学应用于增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国学;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

一、引言

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的生命线。“90后”独生子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对就业竞争压力诱发的心理问题日渐增多,就业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制约他们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深化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利用国学精髓提升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促进实效性,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形成有竞争力的人才群,对于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二、大学生群体中就业心理不健康的诸多原因

1.沉湎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网络时代受各种思潮诱惑影响,思想和行为容易偏离轨道,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容易出现偏颇,就业心理上也容易出现不良情绪,不少大学生被网络的精彩深深吸引,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寻找心理满足。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地疏导,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2.交际障碍形成心理压力每年大学生都要面临毕业就业,因为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出现“高校毕业生心理失衡期”。导致心理失衡的原因之一是高校毕业生在找工作中对陌生的就业环境、陌生的人际关系不适应而产生困惑所造成心理失调。现代大学生的交际障碍主要表现为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不懂交往的技巧。

3.就业压力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就业市场的不景气导致在校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及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成为诱发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比如错误的家教方式、单亲家庭环境等的消极影响、高消费攀比行为、对贫困生的歧视及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等等。所学专业不对口等使大学生就业处于冲突与痛苦之中,可能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疾病。

三、国学应用于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

1.以国学经典提升大学生职业道德修养。将国学经典文化作为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学强调人要有自知之明,不断反省自我,基于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妄自尊大”、“妄自菲薄”等不健康心理状态,我们可以用“中庸之道”来调理;用国学“严以待己、宽以待人”“忠恕之道”“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

2.以国学价值观塑造大学生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对于个人私利的正确态度是“义以为上”、“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中国国学的思想人格是君子,即成为有知识、有才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达者兼善天下,复合担道,利济苍生,不达严于律己,独善其身,修身养性”,这些思想传递着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正能量,是大学生塑造正确的就业价值观的有力杠杆。

3.以国学的人生观升华大学生科学的就业观。科学的就业观是保持就业心理健康的基础。国学的提倡“仁”、“义”之信念。强调“忠恕之道”,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达到“善”的境界,实现人际关系和谐、身心和谐,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观。

四、以国学增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实践探索模式

通过多种方式充分利用国学增强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

1.座谈会模式。通过大学生座谈会笔者了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在现代教育体系下,一些大学生“知、情、意”不平衡,智商比较高,情商比较低,意志力薄弱,不能很好地管理自己。学校、家庭乃至社会在就业方面给予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关照和疏导缺失,大学生就业心理发展尚未稳定,他们害怕失败、害怕被拒绝,心理上的矛盾冲突突出。这些矛盾解决不好,就可能引发大学生就业心理疾病甚至极端行为的产生。

2.选修课模式。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国学教育和大学生职业生涯选修课,我们可以引用魏书生、李阳等的实践经验从“人人都能成功;学会感恩,促进生命成长;激发潜能,提高自信;立即行动,形成习惯”等四个方面,剖析人的潜能开发、自我观念培养、良好习惯养成、坚持正确学法和职业生涯规划等问题。全面揭示“成功就是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反复做”的深刻哲理,鼓励学生要以乐观的态度、坚强的毅力、科学的方法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扬起理想的风帆,一生都要坚信“自强不息,终将获胜!”。

3.讲座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国学文化讲座。用国学“安身立命、乐天知命”教育大学生珍爱生命;用“困而弥坚、挫而愈奋”的精神激发大学生增强耐挫能力;用“修身之道”使大学生人格至善至美;用“忠恕之道”使大学生认识到通过宽容、沟通和双赢和谐人与人的关系;用“经世致用”教育大学生“乐群贵和、重义轻利”,塑造大学生理想人格;用“中庸之道”使大学生保持内心世界的动态平衡。

4.网络模式。加强网络就业心理健康教育。面对伴着网络长大的90后一代,研究如何跟随网络载体变化发展的步伐,笔者在工作实践中,注重加强对大学生网络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加大对高品位、高质量文献的推荐。我校国学文化和心里健康教育方面的纸质文献数万册,电子文献上千种,对于问题大学生,实施特色服务,针对不同的需求,实行订单式推荐服务。

五、结语

综上所述,使国学与“90后”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有机结合,及时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卓有成效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和实践活动,促进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健全人格,增强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作者单位: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本文为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度立项课题《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整合的研究与最佳模式探索》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NJSY11247。

参考文献:

[1]王家莲.儒家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J].商,2013(02):246.

作者:吴秋懿

大学生教育下心理健康论文 篇3: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身心交互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摘 要]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形式德育化、角度消极化、方法单一化等倾向。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的积极力量,身心交互辅导注重身体和心理的一体性、激发积极身体体验。在积极心理学的启示下,大学生身心交互的心理辅导,用体验式辅导方式,弥补以往心理教育单纯语言引导的不足,构建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身心交互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是践行“中国梦”的主力军,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在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实际工作中存在着教育的德育化、问题化、运动化等消极倾向,极易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入误区。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新兴的心理学思潮,主张关注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的健康幸福,符合当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尝试从积极心理学视野来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积极心理学的理念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诞生于20世纪末应势而生,它是心理学史上具有革命意义的学科,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谢尔顿和劳拉·金,研究对象是普通人的心理活动,针对大部分人的心理状况来指导人们如何关注人性里面的积极潜质,从而更好生活的学科。

积极心理学认为,过去心理学过度关注人的心理损伤、缺陷和伤害,忽略对力量和优秀品质的研究;认为心理治疗不应只对损伤、缺陷的修复和弥补,也应加大对个人所拥有的潜能、力量的发掘;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更是关于工作、教育、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人的积极品质,相信人本身存在着某种优胜于其他生命形式的源泉力量,这种力量就是人外显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通过这种力量,人们完全可以从积极的角度去面对我们的心理疾病,实际上,大量关于情绪心理治疗的研究发现,“安慰剂”起到了50%-75%的作用。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治疗策略,可以增强被治疗者的力量,而不仅仅是修复其缺陷。这种关心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理念,正悄然影响着今日的心理学和心理治疗。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困境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相对比较晚,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5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多次提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教育部陆续颁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2001年3月)、《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工作的通知》(2003年2月)、《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2004年4月)。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出台,明确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目标、任务要求、工作体系、建设标准、途径方法、保障措施,强调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在协调发展。

与此同时,广大心理工作者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层面和实证层面展开了大量研究,获得了丰硕成果。但随着近年来社会生态环境的复杂化、人文环境的多元化,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以马加爵、药家鑫、黄洋事件为代表的多起大学生他杀、自杀事件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广泛关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

1. 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的德育化

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的推广是在本世纪,各高校纷纷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大多挂靠学校学生处,以通过行政手段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且教育的开展更多的是依靠学校管理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由于绝大多数辅导员老师没有心理学背景,在实际工作经常通过“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德育教育替代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常常是利用每年一度的“5.25”进行,结果是心理健康教育“五月来、六月走”。这种心理问题德育化,给学校和个人都带来极大的隐患。

2.心理健康教育角度的消极化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与重视,不得不说是与极端个案有很大关系。人们往往通过抑郁症、精神分裂、自杀、他杀等病态的心理疾病了解到心理健康,并开始关注更多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每年新生入学,各校都会组织大规模的心理调查,排除心理障碍学生所带来的隐患。学校管理者更多也是关注心理危机问题,最大程度减少因心理障碍所引发的恶性事件。其实,这与心理学研究的初衷背道而驰,更是偏离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过分突出心理的消极面,关注少数“问题人群”,忽视大部分正常群体,忽略心理学积极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导向和促进作用。

3.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单一化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运用很多方法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尤其在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机制、心理干预的普适原则及应对策略等方面做了一定探索。但这些方法更多是在理性情绪治疗和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上,通过认知评价、理论说教的谈话式认知矫正,改变个体的认知或者改变对早期伤害性事件的看法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这种方法可以在短时间消除症状,但容易反复,不能解决大学生的根源性心理问题,不能调动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愿望的积极性。亦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研究并未取得实质性的干预效果,且不能在大学生中大规模推广。

三、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身心交互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积极心理学成为当代心理学新的研究热点,众多研究者认识到以往病态心理健康观和传统教育手段已经成为阻碍当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快速发展的首要因素。因此,如何发现和培育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激发其正能量,是目前心理健康工作面临的重要挑战。

1.运用身心交互的辅导,突破/丰富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

现代生理心理学、神经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创伤往往沉淀在身体细胞和机体神经之中,当创伤情景再现,这种神经链接会自动弹出,并伴随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这种模式已经根深蒂固的植于身体之中。国外心理实践研究已不仅仅停留在头脑的认知层面,而是加入“身体”这个关键因素,通过心理外现的身体动作为媒介开展“身体+心理”的帮助辅导,即运用动作促进个体情绪、情感、身体、心灵、认知和人际等层面的整合,增强个人意识,改善人们的心智。

具体而言,身心交互辅导是基于身心健康的一体观念,以身心积极体验为教育的突破口,通过心理教师创造、解释身体表达,或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索身体感知,或学生们自己协同创作等方式,唤醒身体与心理的链接,引导学生从身体的生理机制转变开始,结合认知及实践训练手段,把对身体的感知、澄清作为心理健康的中心和桥梁,促进心理自愈机制形成。这种以身体为着眼点,激发积极身体体验,不同于以往心理健康教育中单纯的语言引导,而是强调身体的感知、身心交互作用的实践。

2.通过积极的身心体验,激发大学生心理正能量

身心交互心理辅导模式是激发人体自身的积极体验,唤醒大学生对身体的感知力和控制力,恢复身体和心理相互作用的能力,降低神经系统的警觉度,维护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提高机体的抗压阈值。这种辅导是以团体的形式,通过机体的活动和团体的互动,在老师的引导和团体创作过程中,发掘大学生的乐观、希望、自我接纳、自尊、宽容等人的天性,获得快乐感、幸福感、满意感、认同感情绪高峰体验,通过身心交互发展,使其自觉的对群体凝聚力、利他行为、社会责任感,甚至是实现给予爱、接受爱等方面的能力得到增长。

与传统的心理辅导相比,身心交互辅导有着其独特之处,在身体层次上,帮助人们加强肢体的协调能力,提高身体素质; 在情感层次上,帮助人们变得更愉悦和自信; 在精神层次上,能提高人的认知能力,动力和记忆力。当传统的心理辅导途径难以用语言方式接近和帮助大学生时,“身体+心理”的身心交互辅导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不仅和传统心理辅导是相辅相承,且帮助人们充分调动自身的潜力。

3.身心交互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意义

大学时代是个体生命中最幸福、快乐的时间,即便曾有某些报道表明一部分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但实证研究和临床咨询实践中均发现,多数大学生都拥有正常、积极的心理状态,对自我有较为全面积极的了解,对未来有较强的控制感,在整体上拥有较为健康积极的状态。传统心理学的疾病模型仅关注心理健康的消极面,关注个体现有的心理问题的发生而忽视对大学生人性中积极面的关注和内在潜能的发掘与培养,在本质上影响了心理问题形成后的干预实践,不能全面反映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全貌。

身心交互的心理辅导模式在积极心理学框架下,关注大学生心理的积极层面,从生理和心理、身体和心灵相互影响的研究方向,抓住“动作”这一突破口,辅导大学生接纳身体、提升自我意识和自尊水平,表达和宣泄情绪及缓解压力,改善人际互动,提升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这种教育方式和手段,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中尚属空白,在国内学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中是一个盲点,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大规模发展,优化大学生心理品质,促进高校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有效开展,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徐黎黎.以课程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王喆,王惠珍,翟惠敏.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研究〔J〕.护理学报,2012,(06).

〔4〕李瑞玲,李笑梅,李连玉.对大学生加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2010,(04).

〔5〕武成莉,王淑敏,宋宝萍.积极心理学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1,(05).

〔6〕郑爱明,李梅.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2014,(11).

〔7〕Sheldon K M,King L 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3)

〔责任编辑:侯庆海〕

作者:贾锐

上一篇:大学生德育学分制分析论文下一篇:有教无类钢琴音乐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