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德育学分制试析论文

2022-04-23

[摘要]伴随大学发展,班级管理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班级管理面临着学习组织形式转变、学生心理特点转变、学生自我实现路径转变等多元冲击,传统班级管理模式式微。教育工作者需要重新认识班级管理的情感凝聚、自我管理、交往互动等功能,通过品牌班级塑造、学生自我服务、师生深度对话、任课教师参与等途径,加强班级组织再造,实现多渠道管理育人目标。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大学生德育学分制试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学生德育学分制试析论文 篇1:

基于精细化管理理念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研究

摘 要:随着高职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数量逐年增加的当下,以精细化管理理念对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途径进行新的探索及实施,细化各个重要环节,将原有的粗放型管理模式转变为“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确保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工科高职院校;学生党建;精细化管理

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是整个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学生党建的管理需要有精细化管理理念的适当配合。针对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我们需在学生党建工作中落实党建条例制度化、发展党员流程化、发展流程标准化、管理过程规范化。因此在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中采用精细化管理能够加强管理方向、组织核心能力及管理品牌的创造,吸收精细化管理精华,耕作于学生党建工作,促进学生党建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一、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1.保障制度滞后。在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形成保障学生党建工作科学化的长效机制,出现了党员对党的理论知识不扎实,学生党建工作比较沉闷;学生党员入党动机不够端正;党建教育形式单一,发展党员各阶段理论学习不足,目标性不明确等问题。

2.活动载体陈旧。只是单纯的完成上级党组织布置的任务,不注重工科类高职学生与现实情况实际,“为学生所需,受学生欢迎,使学生高兴”的高层次、持久性和有生命力的活动不多,没有很好地利用新载体来加强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3.工作流程粗犷化。有相关的流程,可是没有充分、准确地考虑到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从普通学生到学生党员在发展过程中学生的变化,以及在考察过程中是否进行科学化和量化的考核。

4.组织架构单一。传统的组织架构即院系党总支—学生党支部已难适应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发展,随着高职院校教育的大发展,我们更加需要多元化的教育构架来增加高职院校学生党组织的吸引力及凝聚力。

二、精细化管理在建筑与艺术系学生党建工作的实践和探索

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从实际出发,利用精细化管理的理念,针对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与艺术系学生党支部为试点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学生党建工作目标管理精细化

学生党建工作目标管理精细化为党建工作中其他的管理内容指引了方向,让其工作更为明确、清晰、细化、专业、有条理。学生党建工作目标管理精细化主要是针对学生在校期间,定期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规范学生党员的发展,加强对学生党员及考察对象的日常管理及加大其学生党员及考察对象的社会实践锻炼。

建筑与艺术系学生党支部分为4个方面对目标管理精细化进行有效的罗列及实施:一是加强学生党支部对意识形态的学习及管理。二是加强学生党建队伍的建设及提高。三是加强学生党建工作载体及体系的精细化管理。四是加强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形式及内容来提高凝聚力及影响力。

在精细化的工作目标指引下,系学生党建工作遵照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及方法,提高组织架构层次化、规范常规工作标准化、丰富工作载体多元化、保证工作制度流程化。更加完善地结合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特点及建筑与艺术系学生的特点,来达到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党员能很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政治的表率、学习创新的表率、廉洁奉公的表率、团结协作的表率。

(二)学生党建工作的组织架构精细化

传统的学生党建组织构架(院党委—系党总支—学生党支部)已经很难在新形势下适应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发展。在党员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学生党员发展的数量与质量的问题,少许党员入党动机的问题,发展阶段内培养滞后的问题等。基于存在的种种问题,建筑与艺术系学生党支部首先对基本的组织架构进行了分支的增加(院党委—系党总支—学生党支部—党员服务站、考察小组、网络平台),来加强学生黨支部的覆盖面及领导性。由学生党支部负责制定《入党积极分子考核条例》、《学生党员考核条例》、《实习生党员考核条例》、《优秀党员评比条例》对支部进行量化的管理,制定党校、入党积极分子考察期学习培训及党员培训的事宜;由党站及考察小组对学生党支部所制定的条例及培训计划进行落实及量化数据收集,并且加强开展校内与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得入党积极分子及党员能够更好地了解、融入社会;利用网络(建筑与艺术系学生党建网、QQ群、党员飞信群、微博)加强党校学员、入党积极分子、党员之间的联系,也可与他们沟通工作与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对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加大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不同的部门配套完成不同的事务,完善了系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遗漏性问题,整体的组织架构更具有完整性、标准性,促进学生党建工作能阶段性的成长。

(三)学生党建常规工作流程精细化

流程精细化是要求在学生党建工作中每个环节都需要有清晰、标准的考核制度,以便在每项学习、发展、考察等环节反映的工作效果都达到要求。

建筑与艺术系学生党支部将一些常规核心工作进行了细化,如在普通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及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上采用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由党员服务站、考察小组、学生支部大会形式为主针对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进行时事政治、党性知识等的学习,并利用党员服务站开设校内与校外实践活动。

细化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的成长教育,制定了《优秀党员评比制度》、《青马学习班制度》、《考察对象手册》、《实习生党员顶岗实习手册》等。

顶岗实践党员记录本:

优秀党员奖状:

针对校外实习党员建立五个结合的模式,1.实习指导老师与入党联系人相结合。安排党员及考察对象的联系人时尽量和自己的带队老师重合,实现了资源整合。2.实习检查与党组织活动相结合。3.党小组与实习地域相结合。把在同一个城市的学生但不区分专业合组为一个临时的党小组,这样便于集中的开展一些活动。4.定期回校教育与经常性网络教育相结合。5.政治表率与顶岗实践质量相结合。通过实习单位党组织的鉴定或者没有党组织的通过“师傅”的评价来综合体现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

(四)学生党建载体工作的精细化

在高职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当下,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也有了新的发展空间,把学生党建从单一的工作载体转向多元化的工作载体,使得学生党建工作更具有互动性、方向性、主导性及凝聚性。

建筑与艺术系学生党建工作在继承原有的传统工作载体的基础上结合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专业的特点,加强专业化、品牌化、特色化的学生党建工作载体创建。紧紧围绕学院党建工作重点,以全面的党建理论为核心,开展了五项工作载体,夯实了党建工作基础。即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载体,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更新思想观念;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促进各项工作提升;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载体,学用结合,树立了终身学习理念;以党建评估为载体,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构建了党建工作新平台;以党建创新项目为载体,促进了党建机制创新。在响应党员“创先争优”活动时,建筑与艺术系学生党支部以“五抓”为载体,不断加强新形势下党员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稳固学生党员专业化、精英化的培养。

(五)学生党建工作制度精细化

为了使精细化理念深入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去,建筑与艺术系学生党支部制定出相应的分类制度来更好地规范及落实。

党建工作主要以党员发展及再培养为主,在党员发展中我们将其分为三类,即入党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党员培养,各类均有相應的制度来约束。在入党培养过程中制定了党校学分制、党校党章学习小组制、社会服务学分制;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过程中制定了推优提名制、发展答辩制、考察小组管理制、入党积极分子日常管理制、社会服务学分制;在党员培养过程中制定了优秀党员评比制、党小组学习制、校内党员管理制、校外实习生党员管理制、党员联系人制、社会服务学分制。学生党建工作分类制度化设立很好地起到了保障、监督、激励、约束的作用,产生了很明确的工作方向及职责分工。以制度为核心,实现学生党建工作精细化、规范化。

三、结语

在工科类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中运用合理的精细化管理理念,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党建工作的效率性、规范性、制度性及标准性。新的抓手、新的创新加强了学生党员对社会的了解、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对业务的掌握及运用,认真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并体现在党的宗旨和行动纲领上,体现在每位学生党员通过履行党员宗旨和义务而表现出来的党员的魅力,来带动和推动每位学生从思想上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勤奋工作,努力创新,甘于奉献,扎实工作,促进多方面发展的稳定。

参考文献:

[1]辛洪斌.对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冶金企业文化,2007,(6).

[2]程样国,黄永瑚,王德友.试析新形势下高校院系学生党建工作功能与机制[J].德育新思维,2006,(12).

[3]萧莉,马国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组织体系创新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9).

[4]宋利.解读精细化管理[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7,(5).

[5]温德诚.精细化管理Ⅱ[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2-145.

(责任编辑:田 苗)

作者:朱婧 姚震

大学生德育学分制试析论文 篇2:

新形势下的高校班级管理

[摘   要] 伴随大学发展,班级管理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班级管理面临着学习组织形式转变、学生心理特点转变、学生自我实现路径转变等多元冲击,传统班级管理模式式微。教育工作者需要重新认识班级管理的情感凝聚、自我管理、交往互动等功能,通过品牌班级塑造、学生自我服务、师生深度对话、任课教师参与等途径,加强班级组织再造,实现多渠道管理育人目标。

[关键词] 大学;班级管理;时代价值;组织再造

我国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阶段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呈现出许多新的发展特征。从学生管理模式来看,如何进一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把握学生思想、心理新特点,更加注重对学生思想的引领和人生的导航,更加注重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和个性发展,更加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形成有利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且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引导性的管理服务模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一、变革中的大学与大学生

传统的班级管理受到网络化时代、学分制和选课制度实施、学生群体特质变化等多方面的冲击,班级概念日渐式微,教育工作者需要重新思考大学班级管理将以何种方式存在。

第一,从大学内在组织形式来看,有三点变化值得关注。一是分层分类教学冲击班级概念。通过实施选课制与英语分级制度,学生根据课程选择上课,个人意识中的班级概念逐渐弱化。二是社团的个性化选择冲击班级概念。社团成为大学期间学生成长的重要驿站,大学生将更多的课外时间投入到社团活动。三是学生社会化趋向冲击班级概念。就业压力导致学生过早关注社会,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前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班级行动步调一致的概念正在被打破。

第二,从青年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看,大学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90后”。这一代青年是独生子女加网络化的一代,他们有着怎样的心理特点,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互联网对他们的心理、行为、思想有什么样的影响,等等,这些都需要教育工作者认真研究。根据百度《90后洞察报告》和腾讯《中国90后青年调查报告》,结合日常教学中对青年学生的观察,我们发现,90后学生普遍具有以下特点:善于接受新事物,思想早熟,个性张扬、自信,充满激情,有社会责任感;对待恋爱的态度较为开放,崇拜成功人士,蔑视形式主义,不屑口号;经济独立性差,抗挫折能力弱;学外语的时间超过学习中文的时间,人机交流的时间超过人际交流的时间。根据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对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后喻文化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正从前喻文化向并喻文化甚至向后喻文化转变,管束模式难以为继,对话式、引领式将逐渐成为主流。

二、班级管理的时代价值

克拉克·科尔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分析,在1520年前成立的各种社会组织中,迄今仍以同样的名字存在、以同样的方式做着同样的事情的,全世界只有85个,其中70个是高校。慕课的兴起,逐渐消解着大学对知识的垄断。在这种情况下,班级管理具有的情感凝聚、自我管理、交往互动等功能愈显重要。

第一,情感凝聚功能。校友是大学组织发展最广泛的力量,而校友的凝聚更多以班级的形式存在。班级组织旅游、娱乐、聚餐、集体学习、节日庆典、纪念仪式等活动,会大大提升组织的凝聚力,增加群体在一起相处的时间,个体彼此之间产生吸引力,而这种相互融洽的关系,将成为学生成长路上重要的依靠。

第二,自我管理功能。班级是大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发展最基本的场所。班级管理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基础,相对稳定的班级是学生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作用的长期阵地和有效途径,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精神,培养学生的自理、自治、自立能力。

第三,交往互动功能。人,是组织中的最小单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是否彼此了解,能否通力合作,关系到组织是否和谐统一,也是组织目标能否顺利达成的关键。从班级特征来看,班级是学生进入社会最好的试验场,良好的人际互动、优良的组织架构,帮助学生在显性知识技能掌握的基础上,实现对默化知识的习得。同时,班级交往互动将为学生提供最为稳固的关系网,成为其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班级管理的组织再造

班级管理,作为高校管理的传统手段,在当前形势下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工作者需要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使班级管理在新的形势下焕发新的光彩。

(一)班级品牌塑造

班级管理的最高价值,就是让管理本身成为一种教育力量,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形成自主发展的良好氛围。其中,品牌班级的塑造是实现目标的关键。以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为例,学院拟定了班级品牌战略的实施步骤:一是明确品牌定位,即依据班级特点,树立班级在全校师生中的形象,有效区别于其他班级,展示出自身的竞争优势;分析自身不足,设计出符合班级实际情况的形象预期。二是开展品牌设计,即利用一系列元素,展开从物质到精神不同层面的“包装”,所有班级在进入学院之初通过有奖征集的方式选出班徽并制作了班服、班旗、班级主页。在每次学院相关活动时,各班都亮出自己的班级标志,提升班级的凝聚力。三是进行品牌推广,即提升班级在全校乃至更大范围内的知名度。如:对于班上的优秀人物,教师会竭尽全力推荐到学院和学校去。同时,各班制作VCR宣传片,在学院迎新晚会等相关活动开场时播放。

(二)学生自我服务

在班级活动的开展上,学院采取“活动项目投标制”,征集所有同学的意见,投票选出学期计划开展的精品活动,然后进行项目投标,让每个同学选择自己想要组织的活动,并成立活动组织团队。在促进学生自我服务方面,形成了班委宣誓制度,班委换届时,班干部需要在所有同学面前举行班委就职宣誓仪式,借此增强班委的责任感。创新品牌活动,每一季度都组织开展同学生日会;生活委员通过飞信将每日天气预报、与专业相关的财经新闻播报发给同学们。辅导员添加了每一位同学的飞信,制作了班级家庭日志,坚持每月每位同学轮流填写家庭日志,让大家在生活点滴中发现自己以及身边他人的优点。

(三)师生深度对话

当今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传统班级管理自上而下的指令发布、被动式的单向执行,那种“你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的说教式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班级管理工作。从学生的心理特征来看,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单纯的说教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比如在对待学生网络成瘾的问题上,教师应采取深度对话的方式,找准问题的病灶,启发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不要在了解事实之前就将学生的心理问题定性为心理疾病,要与学生站在同一战线,共同面对问题。

(四)任课教师参与

在“教师引导—干部搭台—学生唱戏”的班级管理理念下,重点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拓展班级管理职能,将班级管理同教学管理相结合,与任课教师形成合力。尝试使用“给任课教师的一封信”,信中包括对班级情况、学风和班级联系方式的介绍,搭建学生和教师交流的平台。针对教师对教育行业的认识和对学科专业的把握,鼓励学生积极同任课教师交流,将教师纳入班级管理之中。联系专业课教师参与到学生的专业学习指导、实习基地选择、行业任职等方面的推荐,邀请专业课教师担任学院财务案例分析大赛、挑战毕马威等活动的评委,将“教师引导”的理念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64-66.

[2]徐国兴.大学班级德育功能弱化之我见[J].江苏高教,1997(1).

[3]查康.“学分制”教育模式下加强对学生管理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3(4).

[4]卜玉华.试析当代我国学校教育公共伦理资源的亏空[J].中国教育学刊,2006(12).

[5]李安英,樊习英.关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与教育问题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3).

[6]薛华.班级规范管理与学生自主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 2010(2).

[7]李忠华.学分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与超越[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责任编辑 张淑光

[作者简介] 覃 莹(1982—),女,四川成都人,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讲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覃莹

大学生德育学分制试析论文 篇3:

普通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摘 要:旅游管理专业第二课堂建设对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在分析其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对国内高等教育第二课堂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概述,以桂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和师生双向交往系统四个方面,对旅游管理专业第二课堂建设内容进行探讨。

关键词:旅游管理;第二课堂;建设

进入新世纪,中国从世界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迈进,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进入兴旺大发展时期,旅游市场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旺盛,具备一定专业素养和技能的旅游管理人才是市场的“抢手货”。同时,旅游新业态、新产品不断呈现,社会对旅游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如何贴近专业的实际需求,紧跟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不断改革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是专业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过程的作用日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桂林理工大学在2014年8月出台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计划进行学分考核和相应的记分标准,明确了相关的考核办法和要求,成立了相应的管理小组,并从2014级学生开始试行。不同的专业对第二课堂的需求和要求是不同的,根据专业特点建立相应的第二课堂培养目标及教学模式才能充分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一、旅游管理专业第二课堂建设的必要性

高等院校培养目标是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第二课堂是在第一课堂教育以外进行知识、信息传递,是对常规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对于大学生全方位素质提高具有极大促进作用。面对新一轮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应紧跟时代发展之变,既要针对第一课堂教学设置与安排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实践环节等进行调整,更要从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辅助作用等方面进行二者的衔接和互补,使二者相辅相成。因此,在不断完善第一课堂教学前提下,认真研讨如何发挥第二课堂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方面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以及第二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行业特点决定旅游教育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前沿性,同时,旅游学科是综合性交叉学科,其对学生的培养要求既需要一定的专业素养又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广度和快速的适应能力及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素养的培养必须重视和完善第二课堂的辅助教育功效。第一课堂教育是围绕专业培养计划开展实施的,其调整既受限于时间,一届学生的教学计划一般不变动,同时也受限于内容,教学计划一部分课程设置从学分、学时到开设学期必须根据国家相关专业培养要求制定,是面向该专业所有学生的通识教育。另一部分课程根据不同院校的教学资源和特点进行设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被动的,统一模式的。第二课堂具有内容安排灵活丰富,形式多样富于个性化,注重实践和应用能力培养等优势。对于学生而言可以拓展多渠道学习方式,促进信息沟通和新知识的跟踪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弥补第一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促进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素养的提高,便于不断跟进、学习和掌握业态和产品新的变化。

二、第二课堂教育研究现状

关于高等教育第二课堂的研究相对比较丰富,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针对第二课堂教育进行了大量的探讨。这些学者大部分是从教师教学和学校管理出发并进行分析。

教师教学角度出发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围绕某一课程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探讨其现状和发展对策或建议,如英语,物理学、病理学、临床药理学以及思想政治等課程;(2)围绕人才培养探讨第二课堂建设,如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过程中的作用、如何设计经营第二课堂以及与第一课堂的关系等;(3)围绕第二课堂的定位进行思考。

学校管理角度出发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对第二课堂的重视度及教师的意识等方面展开,如彭惠芬在《高校第二课堂活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论》中就指出:学校领导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尤其是在学生或教师管理者进行资金或举办场地等资源申请时,如果是与学校其他活动的安排相冲突的时候,以第二课堂活动退让或者是首先保障第一课堂教学而导致活动的不能正常开展;教师意识不到位,学生积极性不强;(2)学校在第二课堂的规范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或对策,张科在《高校第二课堂活动课程化的实践与探索》一文中指出,要引入学分制和课程的理念,对第二课堂活动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将一切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知识增长、能力提高、素质养成的第二课堂活动,都看作是“课程”,呼吁教学辅助部门制定管理办法,使学生社团活动有序渐进,引导学生有选择地参与社团活动。

具体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第二课堂相关研究比较少,通过对中国期刊网进行搜索,目前共发现文献数量仅有7篇,主要探讨该专业第二课堂对学生语言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作用。旅游管理专业第二课堂教学模式的相关研究目前缺乏。

三、旅游管理专业第二课堂建设内容

(一)培养目标

确立科学的第二课堂培养目标是在第一课堂教学基础上切实完善和落实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一个核心问题。高校要培养合格的人才,首先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人才培养的延续和必备的补充。因此,第二课堂应该具有基于专业培养目标基础上的相应独立的培养目标。

桂林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把握未来高等教育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方向,针对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现实需要,面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业、旅游教学科研部门,着重培养适用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丰富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兼备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在此基础上,围绕第一课堂以突出重点,加强针对性为原则确立该专业第二课堂培养目标:立足地方凸显民族文化特色,将“寓民族文化于旅游教育”理念贯穿于学生特色培养环节;依托桂林旅游行业优势,在强化校地协同基础上强化实践能力,突出专业特点,提高就业能力;依托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国家旅游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优势,注重学生内涵发展,拓展国际化视野。

(二)课程体系

分析、总结目前全国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开展第二课堂的相关课程体系内容和形式,对其进行对比,并结合实际,从拓宽学生业务素质的广度、延伸其深度,同时具备较强的解决问题、驾驭知识的业务能力等角度出发提出适合旅游管理专业的第二课堂课程体系内容和形式。内容设计既要根据培养目标完成第一课堂延伸和补充作用,提升专业素养,又要实现学生社会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因此,其内容设计可以分为针对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两大模块。

专业能力培养模块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以必修课形式开设行业发展急需的新课程和反映民族地域文化特色的民族旅游相关课程,对于行业新动态因没有系统的或成熟的课程资源,可以通过报告和专题讲座方式完成,民族旅游方面可以将一些已成体系的民族旅游课程纳入教学内容体系。其次,借助于国外相关高校联合办学,互派留学生及桂林涉外旅游等相关平台,在第一课堂相关双语课程基础上进行拓展,设置部分双语专业技能和实物操作类课程,培养对外交流能力,拓展国际视野。最后,通过校企联合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创造条件增加学生理论付诸实践的学习机会,可以采取职业技能竞赛、挑战杯、大学生科技立项等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动手能力。该种模式要有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和组织。

社会能力培养模块主要借助于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社会实践活动,文体类竞赛、志愿服务和社团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该种模式主要依靠学生自我组织进行,同时自我组织过程也是社会能力培养的一个环节,实现学中教,教中学,学生自我教学相长。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专业教师以顾问或参谋的角色定位进行建议和指导,具体负责学生工作的相关教辅人员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第二课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以学生为本,突破第一课堂传统教学中教师中心地位,发展学生多方面潜能,使学生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乐于在该领域探索并自我感觉良好,因此必须分析、论证适合的、突破传统的、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并在一定程度上是主角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针对专业能力培养模块内容,因其课程专业性较强,所以,一方面避免类似于第一课堂的讲授方式,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seminar和演讲并辅以一定的专业知识主题讲座和报告等形式围绕业态新知识进行探讨,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另一方面针对比较成熟的相关知识体系内容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如慕课等指导学生广泛涉猎学科相关知识,专业教师负责学习方法的指导和重点问题的解惑,遵循以问题为基础的自助学习教学手段。专业教师给出某方面的核心问题之后,学生查阅和收集相关资料并组织讨论和归纳,最终解决问题,同时鼓励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

针对社会能力培养模块内容教学,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目前各高校在此方面相对比较成熟,其内容和形式是学生比较欢迎的,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教育通过党校、团校进行,社会实践和服务平台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和实践能力,各种专业技能培训和学术、科技、创业等比赛(下转245页)(上接208页)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社团活动和文体类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自我发展能力。但其存在的问题是如何进行管理和避免活动随意性以及如何使活动和学科课程教学相互补充和受益。

(四)建立师生双向交往系统

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一直是困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问题。第一课堂是专业素养教育的基石,是通识教育,教学主要是讲授为主的师生单向交往系统,学生的参与、选择性和自主发挥受到一定的局限。第二课堂的教学内容应既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 又符合学生多方智能发展的要求,同时在授课方式上, 贴近生活和现实,吸引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具体实践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可以此为出发点研究如何建立第二课堂双向的师生交往系统,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实现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目前,高校专业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基本是围绕课程开始和结束,教师完成指定的教学时数后结束一门专业课程,师生交往也随着课程的结束而结束。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位于雁山校区,教师居住在屏风校区或市区,大约1小时的两地交通使得学生基本是课外与专业教师很难随时相见探讨问题,师生之间面对面交往存在实际困难,但可以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可以搭建多种网络平台,如网站、论坛、微博客等实现网络化教学和师生的即时沟通、信息共享。根据第二课堂教学内容划分不同模块,同时结合专业教师的专业特点进行具体分工,几位教师负责网络平台某一模块内容的课程设计和指导,学生在该网络平台上与教师进行沟通。通过网络提供的多渠道、可交互的开放环境,建立高效的师生课堂以外的学习沟通双向交往系统以促进第二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核算教师的工作量和进行考核以及如何对学生进行监管。

四、结语

目前,总体来讲,高校第二课堂建设没有与第一课堂形成统一的整体进行统筹规划和设计,缺乏系统考虑和设计,其教学主要是通过系列的文体活动,知识技能竞赛,报告、讲座和社会实践等开展进行,培养目标模糊或缺乏,培养计划不完整等问题导致其稳定性、连续性差。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对旅游管理专业第二课堂建设进行相关研究,一方面整合资源,将社会经验引进课堂,同时将第一课堂知识带出校园,有效地实现该专业课内与课外、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学习与实践的高效衔接;另一方面提高第二课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和考核的针对性,实现第二课堂教育教学从活动型向建设型转变,学生参与第二课堂从自发型向自觉型转变;推进实践教育环节的建设,在培养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应用能力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嚴军.创新第二课堂教学模式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2] 刘长青.关于加强第二课堂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30).

[3] 曹冰雪,杨宝嘉.论高校第二课堂实行学分制的必要性[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0,(9).

[4] 张晓明.利用第二课堂开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科学,2013,(1).

[5] 赵瑜.优化高校第二课堂推进创新人才培养[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4).

[6] 罗伟.探索第二课堂教育模式,推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北京教育(德育),2009,(Z1).

[7] 刘奇.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6).

[8] 杨杏芳,李水平.培养创新人才是大学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J].高等教育研究,2000,(3).

[9] 武晓峰.学术第二课堂: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7).

[10] 孙丽华.试析高校第二课堂的设计与经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2).

[11] 彭巧胤.高校第二课堂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1,(5).

[责任编辑 王玉妹]

作者:赖晓华 滕汉书

上一篇:小微企业发展税收政策论文下一篇:语文教学论临床教育学论文